2022届高考语文人教版一轮学案:专题五 文言文阅读 第五节 第2讲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66936921 上传时间:2022-12-23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45.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届高考语文人教版一轮学案:专题五 文言文阅读 第五节 第2讲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2022届高考语文人教版一轮学案:专题五 文言文阅读 第五节 第2讲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届高考语文人教版一轮学案:专题五 文言文阅读 第五节 第2讲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届高考语文人教版一轮学案:专题五 文言文阅读 第五节 第2讲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docx(2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2讲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必备知识真词类活用(一)名词的活用1.名词作状语凡是谓语前面的名词如果不是主语,则必然活用作了状语。类型示例(解释加点的词语)(1)表动作行为 的状态、方式与 工具,译为“像一样” “在”“用”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 翼:(2)表动作行为 的方位、地点, 译为“在”“ 向 ”“从”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 廷:(3)表动作行为 发生的时间,译 为“每”“在”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日:(三)宾语前置一一判定形式,调整提前宾语到动词后标志句语+于“见”字句:见+ 谓语、见+谓语+ 于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廉颇蔺相如列传)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

2、颇蔺相如列传) “受”字句:受+谓语+于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赤 壁之战)“为”字句:为+动词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过秦论) “ 为 所”句、” 为所”句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 国论)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被”字句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永遇乐京 口北固亭怀古)注:并不是所有带“被”字的都为被动句,如“秦 王复击轲,被八创”中的“被”译为“遭受”, 这句并不是被动句无 标 志 句无固定格式感斯人言。(琵琶行并序) 而刘夙婴疾病。(陈情表)文言文中,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一般置于动词或介词之后,但在一定条件下,宾语会前置。类型示例否定

3、句中,代 词作宾语,宾 语前置。(句中 有否定词“不、 弗、未、毋、 无、莫”等)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邹忌讽齐王纳谏)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寡人之于国也) 疑问句中,疑 问代词作宾 语,宾语前置。 (句中出现疑 问代词“何、 谁、孰、恶、 安、焉、胡、 奚、曷”等)沛公安在?(鸿门宴) 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以“之”或“是” 为标志,用于 加重语气,宾 语前置。(“之” “是”无实义)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师说) 惟兄嫂是依。(祭十二郎文) (四)省略句一一分析上下文,补充成完整的句子陈述句中,介 词“以”的宾 语常常要前 置;且介词的 宾语是方位词

4、 的,也常会前 置一言以蔽之(成语) 夜以继日(成语) 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 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鸿门宴) 在句子中省略某一词语或某种成分的现象,是古今共有的。不过, 在文言文里这种现象更突出,而且有些在现代汉语中一般不能省略的 句子成分,在古代汉语中也经常被省略。最常见的省略方式有以下几种:类型承刖省略主语省略谓语省略 蒙后 省略 对话 省略 承前 省略 蒙后示例沛公军霸上,(沛公)未得与项羽相见。(鸿门宴)(公)度我至军中,公乃入。(鸿门宴)樊哙日:“今日之事何如?”良日:“(今日之事)甚急!”(鸿门宴)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因跪请秦

5、王(击缶)。秦王不肯击缶。(廉颇蔺相如列传)省略省略动词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之)以事。(鸿门宾语宴)省略省略宾语介词宾语竖子不足与(之)谋!(鸿门宴)省略介词“于”列坐(于)其次。(兰亭集序)省略省略介词介词“自”两岸青山相对此孤帆一片(自)日边来。(望天门山)省略省略兼语使(之)快弹数曲。(琵琶行并序)(五)定语后置一一察看标志词,译成定语修饰中心词在现代汉语中,定语是修饰和限制主语或宾语的形容词、名词、 代词等,一般放在中心词前。这种语序古今一致,但在文言文中,除此 情况外,定语也可以放在中心词后。定语放在中心词后面,构成定语后 置的形式。在翻译的时候,要注意把后置的定语提

6、到中心词前面。类型示例中心词+后置定求人可使报秦者。(廉颇蔺相如列传)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荆轲刺秦王)语+者中心词+ 之+后置 定语+者石之铿然有声者。(石钟山记)马之千里者。(马说)中心词+ 之+后置 定语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中心词+ 而+后置 定语+者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五人墓碑记)中心词+ 数量词 定语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鸿门宴)(六)状语后置一一分析句子结构,调整状语到动词前在现代汉语中,介词结构经常放在谓语或主语之前,作句中或句 前状语;而在文言文中,这种介词结构却经常放在谓语动词后面作补 语。翻译时,习惯上把它当作状语,所以将这种语法现象

7、称为状语后 置。状语后置的形式一般有三种:类型示例动词+以+宾语申之以孝悌之义。(寡人之于国也)动词+于(或能谤讥于市朝。(邹忌讽齐王纳谏)“乎”,相当 于“于”)+ 宾语形容词+于+宾语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七)主谓倒置一一辨明语气,调换主语谓语位置现代汉语里,谓语一般放在主语之后,但是,有时为了强调谓语, 也可以把它放到主语之前,这就叫谓语前置,或叫主语后置。这种谓语 前置的句式,通常出现在感叹句或疑问句中。类型示例表疑问语气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信陵君窃符救赵)表感叹语气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八)固定句式一一看清固定结构词,固定格式固定译固定句式也叫固定结构或凝固结

8、构。它的语法特点就是由一些不 同词性的词凝结在一起,固定成为一种句法格式,表达一种新的语法 意义,约定俗成,经久不变。熟练地掌握这些句式,可以收到事半功倍 的效果,对快速、正确地进行文言文翻译非常有帮助。按表达的语气 可将其分为六类:类型示例陈述语气陈述语气有以(有用来的)、无以(没有用来的)、有所(有的)、无所(没有的)、比及(等到的时候)、为所(被)疑问奈何(怎么办)、何如(怎么样)、如何(把怎么样)、得 语气无耶(莫不是,该不会)何其(多么)、一何(何等、多么)、唯(惟)是强调语气。如: 感叹唯利是图。“是”起提宾作用,无意义,“唯(惟)”表示对象的 语气口 唯一性等 反问 无乃乎(难道

9、不、恐怕、只怕吧)、得无乎(难道语气 吗)、何之(有)、不亦乎(不也吗)假设诚则(如果,那么)、然则(既然这样,那 关系么;如果这样,那么) 选择与其孰若(与其,不如)、其关系 其耶(邪)?(是呢,还是呢?)技法归纳1 .如何判断词类活用(1)划分句子成分。找出主语、谓语、宾语、状语,弄清楚词语在 文句中位置、成分和作用。以今律古分析。分析各个成分的词类是否和现代语法规则一致,不一致的就是活用。(3)辨析词类活用。必须能清楚词语原来的词性和基本意义和词语在句中的词性和意义(即语境义)。2 .文言句式判断技巧(1)要熟练掌握与现代汉语不同的文言句式的特点。古代汉语中 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有判断句

10、、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特殊句 式)、固定结构等几类。判断句、被动句要从结构特征上去掌握,省略 句则要联系上下文去推求省略的部分,倒装句要掌握宾语前置、定语 后置、主谓倒置、状语后置的规律,固定句式要记住它们的习惯用法。(2)要熟悉与现代汉语不同的文言句式的标志。许多与现代汉语 不同的文言句式都有标志性词语,如被动句、宾语前置、固定句式等, 往往都有标志性词语,复习时要归类梳理,熟练掌握它们的特点,这样 能够提高文言句式的判定速度和准确度。一“即学即练一1 .阅读下面的文言短文,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宋陈谏议家有劣马,性暴,不可驭,蹄啮伤人多矣。一日,谏议入厩, 不见

11、是马,因诘仆:“彼马何以不见?”仆言为陈尧咨售之贾人矣。尧 咨者,陈谏议之子也。谏议遽召子,曰:“汝为贵臣,家中左右尚不能制, 贾人安能蓄之?是移祸于人也! ”急命人追贾人取马,而偿其直。戒仆 养之终老。时人称陈谏议有古仁人之风。仆言为陈尧咨售之贾人矣。尧咨者,陈谏议之子也。(5分)译文:汝为贵臣,家中左右尚不能制,贾人安能蓄之?是移祸于人也!(5 分)译文:【解析】第(1)句“者,也”表判断,是判断句。第(2)句“ 为” ”也”表判断,是判断句;“制”后面省略了宾语“之”;“安能蓄之”是反问句。答案:(1)仆人说马被陈尧咨卖给商人了。陈尧咨是陈谏议的儿子。你是朝中重臣,家里尚且没有一个人能制

12、服这匹马,商人又怎么能 养它呢?这是把祸害转嫁给别人啊!附【译文】宋朝陈谏议(“谏议”为官职名)家里有一匹劣马,性情暴躁,不能 被人驾驭,踢伤咬伤人很多次了。一天,陈谏议进入马厩,没看到这匹 马,于是责问仆人:“那匹马为什么不见了?”仆人说马被陈尧咨卖给 商人了。陈尧咨是陈谏议的儿子。陈谏议马上叫来儿子,说:“你是朝 中重臣,家里尚且没有一个人能制服这匹马,商人又怎么能养它呢?这 是把祸害转嫁给别人啊! (陈谏议)赶紧命人去追赶商人,牵回马,并 把买马的钱退给商人。(他)告诫仆人要把那匹马养到老死。(因此) 当时的人们称赞陈谏议有古仁人的品质。2 .阅读下面的文言短文,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

13、现代汉语。(5分) 刘秀至哪、定陵,悉发诸营兵。诸将贪惜财物,欲分兵守之。秀日:“今若破敌,珍宝万倍,大功可成;如为所败,首领无馀,何财物之有! ” 秀与诸营俱进,自将步骑千馀为前锋,去大军四五里而陈。王寻、王邑 亦遣兵数千合战。秀奔之,斩首数十级。诸将喜日:“刘将军平生见小 敌怯,今见大敌勇,甚可怪也!且复居前,请助将军! ”(选自资治通鉴卷第三十九,有删改) 译文:【解析】“为所”表被动,“首领”的意思是“头”,“之”是宾语前 置的标志。答案:如果被敌人打败,连脑袋都留不住,还拥有什么财物!附【译文】刘秀到了邮县、定陵等地,调动各营的全部军队。各位将领都贪 吝财物,想要分出一部分土兵留守。

14、刘秀说:“现在如果打败敌人,就 会拥有万倍的珍宝,可建立大功业;如果被敌人打败,连脑袋都留不住, 还拥有什么财物! ”刘秀和各营部队一同出发,亲自带领一千多名步兵 和骑兵充当前锋,在距离(王莽)大军四五里远的地方摆开阵势。王寻、 王邑也派几千人出来迎战。刘秀带兵冲了过去,斩了几十人的首级。 各位将领高兴地说:“刘将军平时看到弱小的敌军都胆怯,现在见到强 敌反而变得很英勇,太奇怪了!还是我们在前面吧,请允许我们协助将 军!”.阅读下面的文言短文,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2.名词用作动词文言文中名词后面带了宾语,该名词活用作了动词。类型示例(解释加点的词语)(1)名+名(代)籍吏民

15、,封府库籍: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名:能愿动词+名假舟楫者,非能水也水:(3)副词+名左右欲刃相如 刃:(4)名词+ 补语(介 宾补语)沛公军霸上军:3.名词的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名词用作使动词,是指这个名词带了宾语,并且使宾语所代表的 人或事物变成了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名词用作意动词,是把 它后面的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看作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示例(解释加点 的词语)规律总结(1)既东封郑, 又欲肆其西封封:成为11丰语名词宾语 使(让、令)徐孺下陈 分)魏庞涓伐韩。韩请救于齐。齐威王召大臣而谋曰:“蚤救孰与晚 救?”成侯曰:“不如勿救。”田忌曰:“弗救则韩且折而入于魏,不如 蚤救之

16、。”孙膑日:“夫韩、魏之兵未弊而救之,是吾代韩受魏之兵, 顾反听命于韩也。且魏有破国之志,韩见亡,必东面而诉于齐矣。吾因 深结韩之亲而晚承魏之弊,则可受重利而得尊名也。”王曰:“善!” 乃阴许韩使而遣之。韩因恃齐,五战不胜,而东委国于齐。韩请救于齐。齐威王召大臣而谋曰:“蚤救孰与晚救?”(5分) 译文:夫韩、魏之兵未弊而救之,是吾代韩受魏之兵,顾反听命于韩也。(5分)译文:【解析】第(1)句中“韩请救于齐”是介词结构后置,“蚤”通“早”, “孰与”是固定句式。第(2)句中“兵”是“军队”的意思,“是” 相当于固定句式,可译为“这是”,“顾”是“却”的意思。答案:(1)韩国派人向齐国求救。齐威王

17、召集大臣商议说:“早救(韩国) 与晚救(韩国)相比,哪一个更好呢?”韩国、魏国的军队没有疲敝,我们就去救援,这是我们代替韩国承受魏国军队的攻击,却反而是听命于韩国了 O附【译文】魏国的庞涓攻打韩国。韩国派人向齐国求救。齐威王召集大臣商 议说:“早救(韩国)与晚救(韩国)相比,哪一个更好呢?”成侯邹忌说:“不如不救。田忌说:“我们不救韩国,韩国将会灭亡并且被魏国吞 并,还是早些出兵救援为好。”孙膑却说:“韩国、魏国的军队没有疲 敝,我们就去救援,这是我们代替韩国承受魏国军队的攻击,却反而是 听命于韩国了。况且这次魏国有吞并韩国的野心,待到韩国快灭亡时, 一定会向东再来恳求齐国。(那时我们再出兵,

18、)既可以加深与韩国的 亲密关系,又可以趁魏国军队的疲敝(攻打它),就可以一举两得,名利 双收。”齐威王说:“好! ”便暗中答应韩国使臣的求救,让他回去(却 迟迟不出兵)。韩国以为能依仗齐国,(便奋力抵抗,)但五次大战都大 败而归,只好把国家的命运寄托在东边的齐国身上。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张文曜字稚圭,贝州武城人。隋大业末,徙家魏州之昌乐。幼孤, 事母、兄以孝友闻。贞观初,第明经,补并州参军。时李勃为长史,尝 叹日:“稚圭,今之管、萧,吾所不及。”勃入朝,文灌与属僚二人皆饯,勖 赠二人以佩刀、玉带,而不及文耀。文瑾以疑请,勃日:“子无为嫌。 若某,尢

19、豫少决,故赠以刀,欲其果于断;某放诞少检,故赠以带,俾其 守约束。若子才,无施不可,焉用赠?”因极推引。再迁水部员外郎。 时兄文琮为户部侍郎,于制,兄弟不并台阁,出为云阳令。累授东西台 舍人,参知政事。乾封二年,迁东台侍郎、同东西台三品,遂与勖同为 宰相。俄知左史事。时高宗造蓬莱、上阳、合璧等宫,复征讨四夷, 京师养厩马万匹,帑盾寝虚。文耀谏日:“王者养民,逸则富以康,劳则 怨以叛。秦、汉广事四夷,造宫室,至二世土崩,武帝末年户口减半。 夫制治于未乱,保邦于未危。人罔常怀,怀于有仁。臣愿抚之,无使劳 而生怨。隋监未远,不可不察。”帝善其言,赐缙锦百段,为减厩马数 千。(1)若子才,无施不可,焉

20、用赠? (5分)译文:(2)臣愿抚之,无使劳而生怨。隋监未远,不可不察。(5分)译文:【解析】第(1)句中“焉用赠?”是反问句和省略句。若:至于,解释为 “像”也可以。施:施展。焉:哪里。第(2)句中“无使”后省略宾语, “不可不察”前省略主语。抚:抚慰、安抚。监:通“鉴”,引申为“教 训”。察:省察。答案:(1)至于你这样的才华,没有什么不能干好的,哪里需要用赠物 (的方式来警策)呢?我愿意去安抚百姓,不要使(他们)因劳累而产生怨恨。隋朝的教训 离今天不远,(我们)不能不省察。附【译文】张文耀字稚圭,是贝州武城人。隋朝大业末年,迁家到魏州的昌 乐。(张文曜)幼时丧父,他侍奉母亲、兄长,凭借孝

21、顺友爱闻名乡里。 贞观初年,(他)考取明经科,被补任并州参军。当时李勃任并州长 史,(李勤)曾经赞叹着说:“稚圭,(是)当今的管仲、萧何,我比不上 他。”李蓟入朝,文耀与属僚二人都为他饯行,李勃把佩刀、玉带赠给 属僚二人,但是没有赠送东西给文灌。文璨把心中的疑问向李勃请教, 李勃说:“你不要多心。像属僚中的某某,做事犹豫缺少决断,所以赠 给他佩刀,想使他遇事能果断;属僚中的某人行为放纵不检点,所以我 赠给他玉带,使他遵守各种规章法令。至于你这样的才华,没有什么不 能干好的,哪里需要用赠物(的方式来警策)呢?”李勃就极力推重引荐 张文耀。(张文耀)后升任水部员外郎。当时,他哥哥文琮是户部侍郎,

22、按照当时的制度,兄弟不许同时在台阁任职,于是他出任云阳县令。屡 加升迁,官至东西台舍人、参知政事。乾封二年,又升任东台侍郎、同 东西台三品,于是和李勃同为宰相。不久,兼任左史事。当时唐高宗造 蓬莱、上阳、合璧等宫殿,再征讨边疆,京师马厩养官马万匹,官家储 藏钱币和粮食的府库逐渐空虚。张文IS上谏言说:“王者养育百姓, 使百姓安逸就会富足而且安康,使他们忧劳就有怨恨而致反叛。秦、 汉时期广征边疆部族,大建宫室,到秦二世时就土崩瓦解,汉武帝末年 百姓人口减半。所以制治应在国家没有动乱之时,保国要在朝廷没有 危险之际。人没有永远不变的心,只是归心仁政。我愿意去安抚百姓, 不要使(他们)因劳累而产生怨

23、恨。隋朝的教训离今天不远,(我们)不 能不省察。”高宗皇帝认为张文瑾的谏言很正确,(因而)赐给(张文瑾) 缗锦百段,因为(张文璞)的谏言裁减了几千匹官马。蕃之榻下:(3)越国以鄙 远鄙:(1)判断方法:首先判定这个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 然后再看它是否具有认为宾语怎么样的意思。(2)翻译方法:主语认为宾语是名词;主语把 宾语当成名词(4)侣鱼虾而 友麋鹿侣 :友:(二)动词的活用1.动词用作名词当这个动词在句子中具有明显的表示人与事物的意义时,即活用 作名词。示例(解释加点 的词语)规律总结(1)追亡逐北 亡:动词的主要作用是充当谓语,但有时也出现在主语 或宾语的位置上(有时前边有“其”或“之”

24、),表 示与这个动词的动作行为有关的人或事,这时它就 活用为名词了弹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 出:入:盖其又深,2.动词的使动和为动用法则其至又加少 矣至:动词的使动和为动用法一般只限于不及物动词。不及物动词本来不带宾语,用于使动或为动时,后面就可以带宾语。示例(解释加点 的词语)(1)土许以负秦曲负:项伯杀人, 臣活之活:后秦击赵 者再,李牧连 却之却:(4)等死,死国规律总结发出I I车语名词宾语使(让、令)可乎有些动词所表示的动作,是主语表示的人为了宾语死: 所表示的人或物而发出的后人哀之(三)形容词的活用而不鉴之哀:1 .形容词用作名词当形容词处在句中主语或宾语的位置时,它已不再表示人或事

25、物 的性质或特征,而是表示具有某种性质或特征的人或事物时,即活用 为名词。类型示例(解释加点的词语)(1)形容词用在“其”“之”后充当中心语时, 活用为名词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乏困:(2)形容词作主 语、宾语时,活 用为名词群贤毕至贤: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幽暗昏惑: (3)形容词用在 数词后面作中 心语,活用为名 词四美具,二难并 美:难:.形容词用作动词指形容词带宾语后,具有了动词的性质,它和宾语的关系是动宾关系。类型示例(解释加点的词语)(1)能愿动词+形容词火尚足以明也 明:形容词+名(代)(项伯)素善留侯张良 善:(3)形容词表示某种动态不知东方之既白白:3.形容词的使动和意动

26、用法形容词带上宾语后,使宾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 表示的性质或状态,这就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就是把形容词放在宾语前面,表示主观上认为(觉得)宾语所表示的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示例(解释加点的词语)春风又绿江 南岸绿:大王必欲急臣急:既来之,则安规律总结形容词使宾语 具有某种性质 或状态主语+形容词+宾语安:吾妻之美我 *者,私我也美:且庸人尚羞 之,况于将相乎羞: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 于师耻:安:吾妻之美我 *者,私我也美:且庸人尚羞 之,况于将相乎羞: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 于师耻:认为主语+形容词+宾语主语认为宾语具有 某种性质或状态自我

27、核对:(一)1.(1)像翅膀一样(2)在朝廷上(3)每天2 .(1)登记 命名(2)游水(3)杀(4)驻扎、驻军. (1)使成为边境 (2)使放下 (3)把作为边邑(4)以为侣以为友 (二)1,逃亡者 (2)出产的东西 收入的东西(3)到达的人2.(1)使担负 (2)使活 (3)使退却 (4)为而死为哀叹(三)1. (1)缺少的东西(2)贤能的人 幽深昏暗、叫人迷乱的地方(3)美好的事物难得的贤主和嘉宾2. (1)照明 与交好 (3)显出白色3.使变绿 (2)使急 (3)使安 认为美 以为羞(觉得羞耻)(6)以为耻(把当作耻辱) 亘文言句式 (一)判断句一一分清类别,添加成含有“是”的句子在现

28、代汉语中,一般是在主语和谓语之间用判断动词“是”来表示判断。但在古代汉语里,“是”多用作代词,很少被当作判断词。因此,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古代汉语是借助语气词来表示判断的。者,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也”句“者”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游褒禅山记)也”句也”句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鸿门宴)“也”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廉颇蔺相如列传)字句刘备天下枭雄。(赤壁之战)无标志今臣亡国贱俘。(陈情表)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过秦论)用“为、用“为、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鸿门宴)乃、即、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则、皆、梁父即楚将项燕。(史记项羽本

29、纪) 必,等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副词表此皆良实,志虑忠纯。(出师表) 判断,此雄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 用“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赤壁赋) 表否定判断指示是寡人之过也。(烛之武退秦师)词,这动词,表 不知木兰星女郎。(木兰诗)判断(二)被动句一一看清标志词,翻译成“被”的意思所谓被动,是指主语与谓语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也就是说,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行为的被动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施事者。 在古代汉语中,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行为的被动者的句式叫被动 句。被动句主要有两大类型:一是有标志的被动句,即借助一些被动词 来表示被动;二是无标志的被动句,又叫意念被动句。分类形式示例有“于”字句:谓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师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