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认识三角形教学设计及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认识三角形教学设计及反思.docx(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3年认识三角形教学设计及反思 认识三角形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P2224。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联系实际和利用生活经验,通过观察、操作、测量等学习活动,认识三角形的基本特征,初步形成三角形的概念,了解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2、使学生在认识三角形的有关特征的活动中,体会认识多边形特征的基本方法,发展观察能力和比较、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 3、使学生体会三角形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图形,并在学习活动中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图形的兴趣和积极性。 【教学重点】三角形的基本特征以及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特性。 【教学难点】在操作活动中探究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
2、第三边。 【教学准备】 学生每人准备小棒若干根(包括4厘米、5厘米、6厘米、10厘米长的小棒)、三角板、钉子板、饮料吸管一根、剪刀等。 教师准备相关的多媒体课件一套。 【教学过程】 一、生活激趣,引入新课。 多媒体课件呈现长江三桥图片。 1、谈话:雄伟壮观的长江三桥是我们南京又一处迷人的夜景。在图上你看到最明显的是什么图形?(三角形) 2、揭题:大家已经认识了三角形,但是三角形还有一些特征是我们不熟悉的,今天我们将继续研究有关三角形的知识,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学生在学习认识三角形之前,对三角形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从学生熟悉的长江三桥图片入手,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使学生初
3、步感受到数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二、探究三角形的特征 1、寻找生活中的三角形 举例:生活中你在哪见过三角形?能不能举例说说? 老师也找了一些请大家欣赏。 1 师:三角形在我们的生活中可真是无处不在。 2、做三角形 刚才大家找了这么多三角形,你能想办法做出一个三角形吗? 学生可能会用以下四种方法: (1)用三根小棒摆一个三角形; (2)在钉子板上围成三角形; (3)直接沿着三角尺的边画三角形; (4)用直尺在方格纸上画三角形。 展示学生制作的三角形,并指名说说做的过程和想法。 3、画三角形 请学生先在头脑里想一想三角形的形状,然后在作业本上画出三角形。 谈话:三角形的各部分都有自己的名称,请自学
4、书上22页的内容,并在自己的三角形上标出各部分的名称。 提问:为什么这些图形都叫做三角形?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所有的三角形都由3个角、3条边和3个顶点组成。) 4、在点子图上画两个三角形。 提示:以图中的点作为三角形的顶点。 学生画好后再指名说说三角形的基本特征。 (设计意图:通过寻找生活中的三角形,使学生从整体上感知了三角形,唤起了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也使学生初步感受到数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从“这个图形为什么叫三角形呢”这一问题入手,用“图形名称”引发对话,唤醒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初步认识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学生在“做三角形、画三角形、比较三角形”等活动中由具体到抽象,由生活到数学,
5、逐步实现了三角形概念的主动建构,这一过程也是数学化的过程,也体现了不同的人学习不同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获得不同的发展的新课程理念。) 三、探索三边关系 1、理解“围成”的含义。 提问:我们已经知道三角形有三条边,那么围一个三角形一般要准备几根小棒? 如果老师这样摆,行吗?应该怎么摆? 2 指出:围一个三角形,我们要把相邻两根小棒的首尾相连。 设疑:我们用这三根小棒围成了三角形,那么如果任意给你三根小棒是不是一定能围成三角形呢? 学生讨论说出自己的想法。 2、折饮料管初步感知 拿出一个饮料管请学生任意折成三段,看能否围成一个三角形。 学生活动后,展示成功与失败的作品。 谈话:有的同学能围成一
6、个三角形,有的同学却不能,这里面有什么奥秘呢? 思考:为什么会这样?怎样才能使它围成三角形? 学生讨论,交流。 下面我们就通过动手操作来寻找答案。 (1)探究第一个条件: 拿出A=10厘米、B=6厘米、C=3厘米的小棒围成一个三角形。 质疑:为什么不能围成三角形呢? 讨论:B、C两边的长度要符合怎样的条件,才能和A边围成三角形? 交流并检验 小结:要围成一个三角形,B边和C边的长度和就必须要大于A边。 (2)探究第2个条件。 质疑:如果 A=2厘米,B=6厘米、C=3厘米能围成三角形吗? 讨论得出:要围成三角形,A边和C边的长度和要比B边长。 (3)探究得第3个条件: 质疑:如果A=2厘米,B
7、=6厘米、C=10厘米能围成三角形吗? 讨论小结:还要符合第3个条件,A边和B边的和要大于C边。 3、形成结论。 (1)问题:要围成一个三角形,三条边要同时满足几个条件? B+CA A+CB A+BC 你能用一句话概括吗? (2)小结:三角形中任意两条边的长度和大于第三边。 3 (设计意图:原教材中让学生在“做”图形活动中发现现象、研究原因、体会规律,而小棒是老师提供的,为什么提供这样的长度,探究目的不明,探究活动只是按照老师的指令去概括这几组线段的共同特点,学生体验不深入。所以我让学生通过折饮料管,在实践中发现了数学问题,引发了认知冲突。然后从“为什么这样的三条线段不能围成三角形”这个可以探
8、究的问题切入,以“怎样的三条线段才能围成三角形”这富有挑战性的问题作为教学的核心,引导学生建立猜想,组织动手实验,自主探究,从而使学生明确探索的目的。这样引导学生体验探究发现的全过程中建构知识,使知识层层推进,不断地“引人入胜”,最后得出正确的结论。既让学生体验了成功的喜悦,又有效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方法。) 四、巩固结论 1、下面每组中的小棒能围成三角形吗?为什么? (1)6厘米,4厘米,2厘米; (2)5厘米、2厘米、5厘米。 (3)6厘米、2厘米、5厘米 你可以拿出相应的小棒围一围,看自己的判断是否正确。 2、快速判断: 老师这儿还有3组小棒,你会判断吗?(6厘米,8厘米,5厘米) 交流
9、:你是怎么判断出来的?能不能只算一次就判断?有什么诀窍? 小结:如果两条短边的长度和大于长边这个条件符合了,那么就意味着三个条件全都符合了。 3、玩一玩:用三根小棒围成一个三角形,其中的两根小棒的长度分别是10厘米和6厘米,那么第三根小棒的长度是多少?你认为第三根小棒可以有多少种情况? 学生通过操作会发现:第三根小棒的长度在4厘米与16厘米之间,它有无数种可能。 (设计意图:充分挖掘教材资源,练习设计层层深入,既巩固了新知,又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再次让学生投入不同领域广泛应用的三角形情境中感受数学的美,体会学习数学的价值,有效激发学生继续探索知识的兴趣,发展
10、积极的情感体验。) 五、全课总结 4 这节课上我们共同探索了三角形的特征以及三角形三边关系,我们知道了所有的三角形都由3个角、3条边和3个顶点组成,通过大家的努力我们还发现了三角形任意两边长度的和大于第三边,并找到了简单的判断方法只要两条短边长度的和大于长边,就能围成三角形。 利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能帮我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六、实际应用 1、情景:从学校到少年宫有几条路线?走哪条路线比较近? 应用:能用今天的知识解释吗? 2、学习你知道吗? 感受三角形的稳定性以及三角形的稳定性的应用,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反思】 认识三角形这节课是四年级下学期我上的一次校教研组的研讨课,在上这一节
11、课之前,我们数学组进行了集体备课,但最终也没有说出到底该如何才能让学生水到渠成的接受并理解“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这一难点。最后,我师父说:“你回去再好好琢磨琢磨吧!”三角形的认识是建立在对角,线段的基础上来学习的。这一节课主要分三个部分:一是认识三角形,制作三角形;二是探索三角形边的秘密;三是联系生活,应用拓展。 在第一和第三环节没有什么问题,关键是第二环节的突破。最终我采用了反面突破的方法,通过折吸管的活动是学生发现:并不是随便给三根线段就能围成三角形的。从而引出:那么怎样的三根线段才能围成三角形呢?经过反复思考后我是这样设计的:把三角形的三条边,固定名称A边,B边和C边。给出这三
12、条线段的长度(这三条线段围不成三角形),让学生发现围不成的原因。学生很快发现,有一条线段太短或太长,总之就是“接不上”,怎么办呢?学生很快得出三个条件: B+CA A+CB A+BC 最后让学生自己用语言总结,有好学生带头说,大部分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操作中就理解并接受了这一难点。随后的教学也没出现什么问题。 如果从目标达成和学生反应看,这节课的任务我是完成了,但是我这样的做法是不是科学呢?课后我又认真思考,并咨询了我们教研组长。我想了一下两个问题: 1、数学中的很多定理对于小学生而言很难理解,更不知从何说起,这时候,如果教师能换个角度思考,比如从问题的反面出发,利用反证法解决,可能会使问题变得简
13、单易于接受。 2、在本节课中我的做法不够科学,虽然我给三角形固定了边的名称,但是但我改变线段长度时,其实已经变成了三个三角形,而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指的是在同一个三角形中。 3、数学是严谨的,在为了更精彩的突破难点时,一定要从问题的本质出发,不能违背科学。后来我又思考了一个方法,可不可以,给出三角形的两条边,让学生搭配低三条边,在搭配的过程中,体会出三边关系。可这样做,会不会把教学给加深变难了呢? 通过这节课,我体会到了,教学有法无定法这句话的深刻道理。在教学中我们无法做到完美,每一节课总有遗憾,要想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我们必需时时反思,事事反思,在反思中改进,在反思中提高。 王洁 永丰小学 2023年8月20日 认识三角形教学设计及反思 认识三角形教学反思 认识三角形教学反思 认识三角形教学反思 认识三角形 教学反思 三角形的认识教学设计及反思 三角形的认识教学设计及反思 认识三角形教学设计 认识三角形教学设计 认识三角形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