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管理信息系统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管理信息系统总结.docx(1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3年管理信息系统总结 第一章:信息系统和管理 1、信息,数据的概念及联系:信息是关于客观事实的可通信的知识。数据是记录客观事物的、可鉴别的符号。联系:信息是经过加工以后、对客观世界产生影响的数据。 2、信息的性质:事实性、时效性、不完全性、等级性(战略级、战术级、作业级)、变换性、价值性。 3、信息的度量:&信息量的单位是比特。&信息量的多少是由消除对事物认识的“不确定程度”来决定的。消除的不确定程度大,则发出的信息量就大。即一个信号所取得的信息量与出现该信号的概率成反比。 4、系统的概念及特征:&系统是由处于一定的环境中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并为达到整体目的而存在的集
2、合。&特征:整体性、目的性、相关性、环境适应性。 5、信息系统的概念及组成:&概念:是一个人造系统,它由人、硬件、软件和数据资源组成,目的是及时、正确地收集、加工、存储、传递和提供信息,实现组织中各项活动的管理、调节和控制。&组成:信息处理系统、信息传输系统。 6、信息系统的类型:作业信息系统、管理信息系统。 7、信息系统的发展阶段:&电子数据处理系统EDPS(20世纪50年代70年代);&管理信息系统MIS(20世纪70年代至今);&决策支持系统DSS(20世纪90年代至今)。 8、信息系统和管理的关系:计划、组织、领导、控制。 9、决策和决策过程的四个阶段:&决策:是人们为达到一定目的而进
3、行的有意识、有选择的活动。&四个阶段:情报、设计、选择、实施。 10、决策问题的类型:&结构化决策:简单、直接,有固定的规律可以遵循,能用明确的语言和模型加以描述。&非结构化决策:复杂,没有固定的规律可以遵循;没有固定的决策规则和通用模型可依,决策者的主观行为对各阶段的决策效果有相当影响。&半结构化决策:有一定规律可循,但又不完全确定。&管理信息系统主要解决结构化的决策问题,而决策支持系统则以支持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问题为目的。 第二章:MIS概念 1、MIS的概念:是一个由人和计算机等组成的能进行管理信息收集、传输、加工、保存、维护和使用的系统。它能实测企业的各种运行情况,利用过去的数据预测未
4、来,从全局出发辅助企业进行决策,利用信息控制企业的行为,帮助其实现规划目标。又是一门综合管理科学、系统理论、计算机科学的系统性边缘学科。 2、管理信息系统的特点:&它是一个为管理决策服务的信息系统;&为组织进行全面管理的综合系统;&人机结合的系统;&与先进管理方法和手段相结合的信息系统;&多学科交叉的边缘科学。 3、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基于管理任务的系统层次结构(纵向结构)。&基于管理职能的管理信息系统结构(横向结构)。 4、影响MIS应用的环境因素:&生产过程的特征,不同的企业有着不同的生产特征和千差万别的内、外部环境,因而要求采用不同的管理方法。&组织规模,它决定着系统应用的目标和规模。
5、&管理的规范化程度,是管理组织、过程等的科学性与合理性的要求,管理的规范化程度受企业规模的影响较为明显。&组织的系统性,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管理信息系统的成败。&处理信息与人,必须充分吸收人的经验和智慧,把计算机与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人和计算机各自的长处。 第三章:MIS的技术分析: 1、数据处理的主要目的:&把数据转换成便于观察分析、传递或进一步处理的形式;&从大量的原始数据中抽取、推导出对人们有价值的信息以作为行动和决策的依据;&科学地保存和管理已经过处理的大量数据,以便人们能方便而充分地利用这些宝贵的信息资源。 2、数据处理的基本内容:数据收集;数据转换;数据的筛选、分组和排序;数据的组织
6、;&数据的运算,;数据存储;数据检索;数据输出。 3、数据文件的概念:是为某一目的而形成的同类记录的集合,记录是文件中数据组织的基本单位,由若干个数据项组成,数据项又是数据处理的最小单位。 4、模型的层次:&数据模型:网状模型、层次模型、关系模型;&概念模型。 5、数据库保护:& 数据的安全性及保护措施:&指保护数据库以防止不合法的使用所造成的数据泄露、更改和破坏。&可以通过设置登录密码(或者用户标识和鉴定)、权限控制(存取控制)、数据加密(OS安全保护)等措施得以保障。& 数据的完整性:是指数据的正确性、有效性与相容性。包括实体完整性、参照完整性、用户自定义的完整性。&并发控制。&数据库恢复
7、。 6、计算机网络的概念:是用通信介质把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的计算机和其他网络设备连接起来,实现信息互通和资源共享的系统。 7、计算机网络的分类和结构:&分类:局域网、广域网、城域网。&结构:点-点信道网络、共享信道网络。 第五章:MIS的战略规划和开发管理 1、MIS战略规划的概念:是一个组织的战略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于MIS长远发展的规划。这项工作的好坏往往是MIS成败的关键。 2、管理信息系统战略规划的作用:&合理分配和利用信息资源,以节省信息系统的投资;&通过制订规划,找出存在的问题,正确地识别出为实现企业目标MIS系统必须完成的任务,促进信息系统的应用,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指导M
8、IS开发,用规划作为将来考核系统开发工作的标准。 3、管理信息系统战略规划的内容:&MIS的目标、约束及总体结构;&单位的现状;&业务流程现状、存在的问题及流程中新技术条件下的重组;&对影响规划的信息技术发展的预测;&近期计划。 3、诺兰阶段模型:初装、蔓延、控制、集成、数据管理、成熟。 4、开发管理信息系统的策略 :&“自下而上”的开发策略:是从现行系统的业务状况出发,先实现一个个具体的功能,逐步地由低级到高级建立整个MIS。&优点:可以避免大规模系统开发可能出现运行不协调的危险。在初装和蔓延阶段,常常采用这种开发策略。&缺点:系统设计不够周密,由于缺乏从整个系统出发考虑问题,随着系统的进展
9、,往往要作许多重大修改,甚至重新规划、设计。&“自上而下”的开发策略:强调从整体上协调和规划,由全面到局部,从探索合理的信息流出发来设计信息系统。&适应场合:“自下而上”的策略用于小型MIS系统的设计;而“自上而下”的策略用于大型MIS系统的设计。 5、制定MIS战略规划的常用方法:&企业系统规划法,即BSP法,&U/C矩阵法是划分子系统的一种重要方法。&关键成功因素法。 6、开发MIS的方法:&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分为三阶段:系统分析、系统设计和系统实施。优点:强调开发人员与用户的紧密结合,从开发策略上强调“从上到下”,注重开发过程的整体性和全局性,结构化开发方法适用于大型信息系统的开发。缺
10、点:开发过程复杂繁琐,周期长,系统难以适应环境的变化。适应范围:大量信息系统的开发。&原型法:基本思想:开发人员首先要对用户提出的问题进行总结,然后开发一个原型系统并运行之。开发人员和用户一起针对原型系统的运行情况反复对它进行修改,直到用户对系统完全满意为止。优点:贯彻的是“从下到上”的开发策略,它更易被用户接受。缺点:不适用于开发大型的管理信息系统,每次反复都要花费人力、物力,如果用户合作不好,盲目纠错,就会拖延开发过程。&面向对象方法。&CASE方法。 第六章:MIS的系统分析 1、管理信息系统分析的任务:在充分认识原信息系统的基础上,通过问题识别、可行性分析、详细调查、系统化分析,最后完
11、成新系统的逻辑方案设计,或称逻辑模型设计。 2、可行性分析的任务和内容:&任务:明确开发应用项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内容:管理上的可行性、技术上的可行性、经济上的可行性。 3、可行性分析的报告:系统简述;项目的目标;所需资源、预算和期望效益;对项目可行性的结论。 4、详细调查的目的和原则 :&目的:掌握现行系统的现状,发现问题和薄弱环节,收集资料,为系统化分析和提出新系统的逻辑设计做好准备。&原则:用户参与。 5、详细调查的方法和内容:&方法:召开调查会、访问、发调查表、参加业务实践。&内容:管理业务调查、数据流程调查。 6、数据流程图的定义:是一种能全面地描述信息系统逻辑模型的主要工具,它可
12、以用少数几种符号综合地反映出信息在系统中的流动、处理和存储情况。 7、数据字典的内容:是对数据流程图中的数据项、数据结构、数据流、处理逻辑、数据存储和外部实体等六个方面进行具体的定义。 8、数据流的定义:由一个或一组固定的数据项或数据结构组成。定义数据流时,不仅要说明数据流的名称、组成等,还应指明它的来源、去向和数据流量等。 9、处理逻辑的定义:仅仅是对数据流程图中最底层的处理逻辑加以说明。 10、描述处理逻辑的工具:决策树、决策表、结构英语表示法。 11、业务流程的分析过程的内容:对原有流程进行分析;优化业务流程;确定新的业务流程;确定新系统的人机界面。 12、数据属性分析:&静态特性分析。
13、&动态特性分析:固定值属性、固定个体变动属性、随机变动属性。 13、系统逻辑方案的基本内容:新系统的业务流程;新系统的数据流程;新系统的逻辑结构;新系统中数据资源的分布;新系统中的管理模型。 14、确定新系统的数据处理方式:&成批处理方式:特点是费用较低而又可有效地使用计算机。适用情况:1)固定周期的数据处理;2)需要大量的来自不同方面的数据的综合处理;3)需要在一段时间内累积数据后才能进行的数据处理;4)没有通讯设备而无法采用联机实时处理的情况。&联机实时处理:特点是面向处理,数据直接从数据源输入中央处理机进行处理,由计算机即时作出回答,将处理结果直接传给用户。尽管及时,但费用较高。适用情况
14、:1)需要反应迅速的数据处理;2)负荷易产生波动的数据处理;3)数据收集费用较高的数据处理。 第七章:MIS系统设计 1、系统设计的任务:在系统分析提出的逻辑模型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地进行物理模型的设计,主要是为了解决“怎么做”的问题。 2、系统设计的主要工作:总体设计;代码设计和设计规范的制定;系统物理配置方案设计;数据存储设计;计算机处理过程设计。 3、系统设计中应遵循的原则:系统性、灵活性、可靠性、经济性。 4、代码的种类:顺序码、区间码、助忆码。 5、模块化的概念:就是将程序划分成若干个模块,每个模块完成一个子功能,把这些模块汇总起来构成一个整体,可以完成所要求的整个系统的功能。 6、输
15、入设计的原则:控制输入量;减少输入延误;减少输入错误;输入过程应尽量简化。(从输出设计到输入设计) 7、系统设计报告的内容:系统总体设计方案;代码设计方案;输入和输出设计方案;文件设计方案;程序模块说明书。 第八章:MIS的系统实施 1、系统实施的主要内容:包括物理系统的实施、程序设计与调试、项目管理、人员培训、数据准备与录入、系统转换和评价等。 2、程序和系统调试的目的:是发现程序和系统中可能存在的错误并及时予以纠正。 3、程序调试的常用方法:实验法、理论法。 4、系统切换的方法:&直接切换法:就是在某一确定的时刻,老系统停止运行,新系统投入运行。一般只有在老的系统已完全无法满足需要或新系统
16、不太复杂的情况下采用这种方法(系统风险很大)。&并行切换法:在新系统投入运行时,老系统并不停止运行,而是与新系统同时运行一段时间,对照两者的输出,利用老系统对新系统进行检验(是最可靠也最常采用的系统转换方法)。&试点过渡法:先选用新系统的某一部分代替者系统,作为试点,逐步地代替整个老系统。 5、系统运行管理及维护:&MIS系统的日常管理:a.系统运行的日常维护:包括数据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录入及处理结果的整理与分发。b.系统运行情况的记录:能够反映出系统在大多数情况下的状态和工作效率,对于系统的评价与改进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MIS系统的维护:a.程序的维护:根据需求变化或硬件环境的变化对程
17、序进行部分或全部的修改。b.数据文件的维护:数据文件的维护有许多是不定期的,必须在现场要求的时间内维护好。c.代码的维护:应由代码管理小组进行。变更代码应经过详细讨论,确定之后应用书面写清、贯彻。 第十章:信息系统的管理 1、项目进度的计划:进度控制通过计划执行的监督和检查、计划延误的分析和解决等活动来实现。 2、信息系统评价的目的:是检查系统是否达到预期的目标、技术性能是否达到设计要求、系统的各种资源是否得到充分利用、经济效益是否理想,指出系统的长处与不足,为以后的改进与扩展提出意见。 3、信息系统的评价内容:总体水平、系统性能和经济效益。 4、信息系统的评价指标:系统性能、经济效益、定性效益。 第十一章:决策支持系统 1、决策支持系统DSS的定义:是以信息技术为手段,应用决策科学及有关学科的理论与方法,以人机交互方式辅助决策者解决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决策问题的信息系统。 管理信息系统总结 管理信息系统总结 管理信息系统总结 管理信息系统总结 管理信息系统总结 管理信息系统总结 管理信息系统总结 管理信息系统 管理信息系统 管理信息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