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语文听课记录[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语文听课记录[推荐].docx(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3年语文听课记录推荐 说明文听课记录 苏州园林 一 提出问题:景物、特点、地方、不同类型、结构方式、说明方法、表达方式、说明顺序、情感。 二 自由阅读课文,找出苏州园林的特点。 整体:1.亭台轩榭 2.假山池沼 总 3.花草树木 4.近景远景 分 局部:1.角落美 2.门窗图画美 3.色彩美 总 三说明方法: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摹状貌、引用、作诠释。 四修辞手法的查找 五说明顺序:逻辑顺序 评语: 1.分析课文时很有层次感,从整体到局部很清楚,帮助同学很好地处理了课文的逻辑顺序。 2.在讲授新课时,也及时复习了说明方法,与实际相结合,巩固了知识点。 3.在讲授课程的过程中及时
2、复习了说明方法、表达方式、修辞手法三种知识点。 4.分析说明方法时详略得当,重点突出。以学生为主体,同学积极发言活跃了课堂气氛 现代文听课记录 列夫托尔斯泰 一、导入 1、作者简介: 2、请学生介绍列夫托尔斯泰(你对托尔斯泰了解多少?) 二、整体感知 大体分为两个部分: (15)刻画托尔斯泰的外貌特征; (69)描写托尔斯泰那非同寻常的眼睛。 三、精读文本 1、速读第一部分(15),四人一组讨论:作者从那些方面来刻画托尔斯泰的外貌特征? (须发、面部轮廓结构、面部特征、长相、拜访者的态度。) 2、各段各自抓住了什么特征?并找出文中比喻和夸张句子加以体会。 (1)须发的特点:多毛,浓密的胡须(反
3、复描写) 比喻和夸张铺排兼用: 植被多于空地喻“脸庞多毛”; 皱似树皮喻黝黑的脸膛; 纠缠不清的树根喻眉毛; 泡沫喻鬈发; 像热带森林般浓密须发; 卷起的滔滔白浪大胡子。 作用:浓墨重彩的描绘,使人产生美的遐想。(比较插图) (2)面部轮廓结构:失调、崎岖、平庸,甚至粗鄙。 大量的排比:整个面部像粗制滥造的小屋;额头像树柴;皮肤像村舍外墙那样粗糙。 (3)面部特征:外貌丑陋 重点写面容表情,毫无避讳地展示了托翁外貌丑陋的一面。 (4)长相:普通 穿戴方面、职业方面、社会角色方面意在表明托尔斯泰属于俄国普通大众。 关键句:他与全体俄国人民同呼吸共命运揭示这一点,也就是揭示出托尔斯泰的人生追求和心
4、路历程。 3、为何要写托尔斯泰的外貌令拜访者感到失望这一段呢? 写心目中的托尔斯泰与亲眼所见托尔斯泰的巨大反差,又一次全方位地了解了他的身材特点、言行特征、待客的方式,对他的形象又有认识,同时也是过渡段。 四、布置作业: 你觉得茨威格在对托尔斯泰的外貌刻画中,那些地方描写得最精彩?为什么? 【评:紧抓住描写手法的运用来教学是教师着重强调,通过对比让学生很容易地找出托尔斯泰的特点。美中不足之处在于师生之间的互动似乎少了些。可以将更多的主动交给学生,当然需要学生有高度的自觉性,老师对于教材的驾驭能力。】 现代文听课记录 老王 一、导入。 二、设问导读。 (一)、画说老王: 意在培养学生细致观察的能
5、力,对他人关注的习惯。 (二)、问询老王: 意在唤起学生对他人的关心和同情,为后面学生阅读课文蓄势,让学生带着自己的问题读书。 (三)、走近老王: 1、简介杨絳。杨絳-钱钟书-围城。 2、生读课文。 三、点拨导思 (一)评说老王: 请用老王是一个_的人,表现在_。的形式表达出来。 (二)、品味老王:文章中最能打动你的是哪个片断?在这个片断中打动你的又是哪些细节? 小组交流体会。请同学们把自己的独到体会说出来,与大家分享。 (意在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能力和创新能力。) 【评:课堂的条理很清晰,亮点在什么地方呢?问题的设置上面真的很到位,每个问题都充分考虑到了对学生某个方面能力的培养。】 说明文听
6、课记录 中国石拱桥 一导入新课: 二简介作者 三检查预习 1生字词积累。 2读了本文,你了解中国石拱桥的特点以及赵州桥和卢沟桥的不同之处? 四初读课文,看看作者写出了石拱桥的什么特点。 1提示:请同学们找出哪些段落是写赵州桥的,哪些段落是写卢沟桥的? 联系课后思考练习题一,填空。 2学生读,填空,教师巡视指导。 3总结: 名称 位置 修建年月 赵州桥 横跨在河上 修建于公元605年左右。 结构特征 1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 2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面三刀个小拱。 3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 4全桥结构均匀。 卢沟桥 位于永定河上 修建于公元1189到1192年间 由11个半圆形石拱组成
7、,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桥宽约8米,路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砌桥墩,把11个石拱联成一个整体,是一座联拱石桥。 中国石拱桥的特点是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 【评:通过对比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够容易明白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学生也能够很容易找到答案。但是没有将说明文的方法融入到课堂教学中,不能不说是遗憾。后来与老师交流得知,是第二课时的内容。】 文言文听课记录 醉翁亭记 一、第三段释义讲解 1学生逐句翻译,教师点拨。 2本段共四句话,一句话是一幅图画,给每幅图起名字。 明确:滁人游图 太守宴图 众宾欢图 太守醉图 3滁人游图中共写了哪几种人?太守宴图中有哪些
8、佳肴?众宾靠什么欢?太守醉图中,太守的神态怎样? 4本段写的什么? 明确:滁人、宾客、太守游山饮宴场景 前呼后应:本意是前面的人在呼喊,后面的人在应答。现多用来比喻写文章首尾呼应。 觥筹交错:本意是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现在多形容许多人相聚饮酒的热闹情景(常含贬义)。 二、第四段释义讲解 1学生逐句翻译,教师点拨。 2宴饮结束就要“归” 3本段点出了三种“乐”,分别是什么? 这些乐中谁的乐境界最高?为什么? 明确:禽鸟之乐游人之乐太守之乐 衬托:用禽鸟之乐衬托游人之乐,用游人之乐衬托太守之乐。 4太守一词全文出现了九次,直到最后才道出它是谁,揭开谜底。 5纵观全文作者到底在“乐”些什么?包含哪些
9、方面? 明确:一是“山水之乐”,并因“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寄情山水排遣郁闷的欢乐;二是“宴酣之乐”,就地取材“山肴野蔌”,佐酒“非丝非竹”,众人“起坐喧哗”,太守“颓然其间”;三是“乐其乐”,自己虽被贬滁州,但经过自己的努力,使滁州百姓安居乐业,纵情山水,作者为他们的安乐而感到快乐,为经过自己的励精图治达到政通人和的地步而感到快乐。所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是一种“与民同乐”的理想境界。 本文中心思想把握两点:作者借山水之乐派遣内心的郁闷表现“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 三、学后总结 1古今异义词 2词类活用 山行六七里 在山上,名词作状语。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像鸟儿的翅膀,
10、名词作状语。 名之者谁 命名,名词用作动词。 自号曰醉翁也 取名,名词用作动词。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前乐)以为乐,动词。(后乐)乐趣,名词。 3“而”的一词多义,见课后练习二 4判断句 “者也” 【评:中规中矩的一节文言文教学课。基础知识是落实到了实处的,没有花哨的形式与复杂的互动环节。但是学生是真正能够学到知识的。尤其是最后的总结部分,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突出了重点,指明了方向。让学生有的放矢。】 语文听课评语记录 小学语文听课记录 小学语文听课记录 小学语文听课记录 小学语文听课记录 语文听课记录推荐 小学语文听课记录 小学语文听课笔记记录 初中语文听课记录 人教版初二语文听课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