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社会学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社会学复习资料.docx(3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3年社会学复习资料 社会学概论新修 第一章 什么是社会学 社会学就是“社会运行论” 1.从研究对象上看,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与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简单地称为“社会运行论” 2.“社会良性运行与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是其他具体社会科学都涉及但不做专门研究的问题,这是社会学在研究对象上的特点。 3.社会运行和发展的类型:良性运行、中性运行、恶性运行;协调发展、模糊发展、畸形发展。 A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社会的经济、政治与文化及其各自内部、层次之间相互促进,社会障碍、失调因素控制在最小化。 B中性运行和模糊发展:社会运行有障碍,发展不甚平衡,有较多明显的不协调因素,但
2、尚未危害社会常态运行。 C恶性运行和畸形发展:社会运行发生严重障碍、离轨、失控。 社会学的基本问题: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学的基本问题。所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指两者互生、互动的过程,而不是那种僵死的二元对立的关系 原因:(1)定义社会学的对象都离不开两者的关系问题;(2)区别社会学的学派是根据这个问题来划分的;(3)确定社会学的属性是以这个问题为准绳的;(4)社会学的主要内容无一不是直接或间接地包含着、体现着社会与个人的关系问题。 社会学的功能(四个方面):1描述功能社会是怎样的 2解释功能社会为什么这样 3预测功能社会将会怎样 4规范功能社会应该怎样 第二章 社会学的产生与发展 西方社
3、会学的经典人物 1.奥古斯特孔德社会学之父 法国实证主义哲学的创始人,被西方社会学界公认为社会学的创始人,鼻祖。在1838年出版实证哲学教程第4卷时孔德第一次使用了“社会学”这一概念,把社会学界定为研究社会秩序和社会进步的科学 2.赫伯特斯宾塞 英国实证主义哲学家、社会学家,社会学创立时期重要的代表人物。他的代表作有社会静力学、进化的假设、社会学研究、社会学原理等。斯宾塞的社会学理论主要有两个:一是社会有机论,一是社会进化论。 社会学概论新修 3.迪尔凯姆 有的译为杜尔凯姆或涂尔干,法国著名社会学家和社会活动家。他于1896年在法国创办社会学年刊,并在法国大学里第一个开设了社会学课程,是历史上
4、第一个获得社会学教授职位的人,被西方誉为“第一个对日常生活的特定现象进行社会学研究并系统形成一套富有生命力的方法的学者。” 4.马克斯韦伯 德国早期杰出的社会学家,与迪尔凯姆一道被公认为西方现代社会学的奠基人。韦伯的研究兴趣十分广泛,早年主要从事历史和法学的研究,后来才涉足社会学。其主要著作有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经济与社会、社会与经济组织理论等。 当代社会学主要理论流派 一、结构功能主义帕森斯、默顿 结构功能主义初步形成于本世纪30一40年代,鼎盛于60年代,至今仍是西方社会学中的主要流派之一。到七八十年代,结构功能的分析方法已被广泛地应用于西方社会研究,并不断地被西方社会学者改进与发展。
5、 1.帕森斯:提出了AGIL模型,即任何一种社会系统都应具有四种功能: (1)适应功能:系统必须适应环境并从环境中取得资源,使之得以生存和发展 (2)目标实现功能:系统必须确定自己的目标及目标的轻重缓急 (3)整合功能:系统必须协调内部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以维持一定的和谐 (4)模式维持功能:系统必须使各部分具有动力和动机,并按一定的秩序和规范参与系统内部的动态过程 2.默顿:进一步发展了结构功能主义,提出了“中层理论”策略,以及新的功能分析范式,引导人们对现实社会结构的客观后果、社会变革的原因进行功能认识,做出功能评价,大大拓宽了功能分析的领域,并将结构功能主义推到一个新阶段 二、社会冲突理论
6、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西方社会开始出现多种解释社会冲突的理论,反对帕森斯关于社会的价值一致、均衡与整合的观点。这一理论认为:冲突是每一个社会都无法避免的,是社会生活的普遍现象;权力分配和社会报酬分配的不均是冲突产生的根源;冲突对社会的作用不仅具有破坏性的一面,而且还具有建设性的一面。这一理论的代表人物有美国的功能冲突论者科塞和德国的辩证冲突论者达伦多夫。 1.科塞:冲突是价值观、信仰、以及稀少的地位、权力和资源分配上的斗争。科塞强调冲突的 社会学概论新修 正面功能,他提出了冲突五项功能:(1)冲突对社会与群体具有内部整合功能;(2)冲突对社会与群体具有稳定的功能;(3)冲突对新社会与群体具
7、有促进功能;(4)冲突对新规范和制度的建立具有激发功能;(5)冲突是一个社会中重要的平衡机制。 2.达多论夫:冲突是由于权力分配引起的,最好的办法是各利益集团各司其事,这样虽时常会有些小冲突,但却限制了严重冲突的集中爆发。 三、社会交换理论 交换理论是60年代开始兴起的。它依据心理学的行为主义和经济学的功利主义理论而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视为一种计算得失的理性行为的理论。美国社会学家乔治霍曼斯1961年出版的社会行为:它的基本形式和彼得布劳1964年出版的社会生活中的交换与权力成为社会交换理论在西方兴起的标志。 四、符号互动理论 符号互动理论是一种反实证主义的主观社会学,这一理论的核心观点是:社会
8、现象与社会行为只有通过人际间的互动和相互影响才能得到解释,而人际互动是以运用符号以解释和确定相互间行动的意义为媒介的,因此,社会是个人借助符号互动的产物。符号互动理论的分析框架是由库利、米德、布鲁默等人建构的,而米德是这一理论核心体系的创立者。 第三章 社会研究方法 社会学研究方法论原则 社会学研究方法论原则,是确定研究者的基本方向、影响研究性质的基本观念和定律。方法论原则通常包括:(1)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2)逻辑思维方法原则;(3)社会学的一般化理论 社会学研究的主要方法论? 1.实证主义方法论 (1)孔德 实证主义方法论最早由法国古典社会学家孔德系统地提出。 这种方法论把理性限制在感觉
9、经验范围之内,以区别于过去神学的、形而上学的方法论。他认为只有在经验的范围内,理性才能是实证的,提出用自然科学的观点和方法来研究社会,建立一门社会物理学,即社会学。 (2)迪尔凯姆 真正建立起属于社会学的实证主义方法论的,则是法国的社会学大师迪尔凯姆。在其著社会学方法的准则(1895)一书中,涂尔干提出了社会学方法的原则。他认为“第一条也是最基本 社会学概论新修 的规则是:要把社会事实作为物来考察” 在他看来,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一样,都是受客观必然性支配的,可以用研究自然现象的实证方法来对社会加以分析和解释。与孔德、斯宾塞不同,他又指出不能直接用物理学、生物学或个体心理学的观点来解释社会,必须
10、用社会学的观点来解释社会。 涂尔干认为,不能从个人方面,必须从社会结构方面来解释社会现象,社会结构是一个客观实体。这被称为方法论的整体主义。 涂尔干还专门探索了社会学的方法,提倡用社会调查的方法获得经验资料。 涂尔干对实证主义的发展,使他的方法论原则成为20世纪主流的社会学研究的指导思想。 (3)概括 早期实证主义方法论的基本观点: 第一,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和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一样,都是纯客观的;社会现象背后存在着必然的因果规律。 第二,社会现象是可以被感知的,经验是科学知识的惟一来源,只有被经验证明了的知识才是科学的,否则就是形而上学。 第三,作为一门科学的社会学,它的任务在于说明社会现象是什
11、么,而不是应该是什么。科学只回答真与假的问题,不能回答善与恶、美与丑的问题,因此事实和价值的区分是社会学研究者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2.理解方法论 (1)狄尔泰:19世纪中后期德国哲学家w狄尔泰首先对在社会学中占统治地位的实证主义发起了理论挑战,他强调人文科学的特殊性及其与自然科学的区别性,反对实证主义把自然科学方法绝对化。 他认为人是有自由意志的,因而人的行为是无法预测和无规律的;社会事件同样都是独特的,偶然的,也无规律可循,对于人和社会的研究不能像实证主义者那样用自然的方法进行研究,而只能以人文学科的主观方法对具体的个人和事件进行解释和说明。的主张是人文主义方法论的代表。 (2)马克斯韦伯
12、是反实证主义方法论者中最重要的代表。社会学上把韦伯所开创的社会学研究传统称为“理解社会学”。实际上,他既反对实证主义,也反对主观主义。 (3)概括 反实证主义方法论的主要特征包括: (1)强调在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之间作出区分,突出社会现象的特殊性、不可重复性,要求社 社会学概论新修 会学使用与自己研究对象的特点相适应的方法,反对把自然科学的方法绝对化。 (2)突出社会行动者的主体性、意识性和创造性,反对把人当作非人格的客观结构的物化现象。 (3)主张借助价值关联,理解人的主观意义在社会认识上的重要作用,在社会认识上要求对社会事实和价值判断、理论和实践作出分别处理,因而具有相对主义的倾向。 尽管
13、在社会学发展历史中,反实证主义的方法论始终未能占据主导地位,但它却一直有很强的影响,并与实证主义方法论传统共同构成现代西方社会学方法论的两大重要基石。 3.唯物史观方法论 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与涂尔干、韦伯一起被并称为社会学的三大奠基人。在此处我们仅以介绍马克思本人的方法论思想为主。 从方法论的角度看,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具有哲学方法论和具体研究方法论这两层含义: (1)哲学方法论: 在哲学层次上,马克思的唯物史观是考察整个社会的具有普遍意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其基本观点包括: 第一,从经济因素出发解释社会。 第二,承认社会发展存在着客观的规律。马克思把社会运动看作受客观
14、规律支配的自然历史过程,这个过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并决定人的意志和意识。 第三,以历史的动态的观点分析社会,认为社会是处在经常发展中的动态的有机体。 第四,对基本社会矛盾的分析是研究社会的根本方法。 马克思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辩证运动出发解释人类社会的一般结构和历史发展规律。 (2)具体研究方法论:在研究方法的层次上,马克思的辩证法具有两大特点: 第一,强调研究过程的经验性和实践性。马克思强调知识来源于实践,重视以客观的历史事实与社会事实来说明普遍的社会规律。 第二,把社会作为一个整体来加以研究,侧重分析社会结构及各个分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以便对社会发展变化的原因作出
15、解释 社会学主要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2田野调查法3实验法4历史比较法 第四章 社会的构成 什么是社会?社会是人类的共同体。 社会学概论新修 (一) 社会的本质 1.语源学上的“社会” 2.西方社会学者对社会的解释A社会唯实派 B社会唯名派 3.马克思主义的解释 社会的本质既不是在整体,也不是在个人之中,而只能在人与人的关系、个人与整体的关系中去寻找。 A社会不是单个个人的堆积或简单相加,它是人们的联系或关系,是人们相互交往的产物,是全部社会关系的总和。 B人们的交往首先是在生产、分配、交换、消费中发生的经济交往,因此,人们之间的最基本的、决定其他一切的关系是生产关系。生产关系是社会的基础和本
16、质。它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物质关系。 社会在本质上是生产关系的总和,是以共同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而相互联系的人们的有机总体。 (二)社会构成的要素:人口要素、资源要素、环境要素、文化要素 社会结构和社会运行 (一) 宏观社会结构 社会结构:社会系统的构成要素间持久的、相对稳定的联系模式,即社会系统的静态构成状况。 宏观社会结构,是社会的整体结构,即整个社会关系的构成状况,包括社会的经济结构、政治结构和文化教育结构。 具体来说,社会制度以及世界体系代表了社会的宏观结构。 (二) 微观社会结构 微观社会结构:是由各种具体的、基本的社会单位构成现实社会的形态。 微观社会结构中,基本的结构单位
17、主要包括:个人、角色、群体、组织、社团、社区等。 (三)社会运行与社会转型 1.社会运行:社会有机体自身的运动、变化和发展。包括纵向与横向两个方面。 纵向运行:社会的变迁与发展。 横向运行:社会诸要素、社会诸系统的交互作用。 2.社会转型: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社会纵向运行,一般是指社会从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或者说由传统型社会向现代型社会转型的过程。 社会转型度:是衡量社会转型程度的重要指标体系,可分为速度、广度、深度、难度和向度五 社会学概论新修 个指标或次级概念。 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将社会区分为两种类型:公社社会和社团社会。 公社社会 公社社会是指多数社会关系都建立在血缘关系和地缘关系基础上的
18、社会区域共同体。 A血缘关系:是以血亲或生理联系为基础而形成的社会关系。氏族、宗族(家族)和家庭等。 血缘关系的功能: 正功能:联系社会与群体,使之增强内聚力从而形成牢固的整体作用。不同时期作用不同。 反功能:使人处于一种被动的地位上,易使人懒惰,束缚人的发展。 B地缘关系:是建立在人们空间与地理位置关系基础上的社会关系。 我国的地缘系统:国家省市县(大区或小城镇)乡(街道)村(居民区)邻里地缘关系。 正功能:维系社会的稳定。 反功能:束缚人们的发展 社团社会:是指建立在非人情的、正式的、契约化的和专业化的关系基础上的社会,如现代城市社会。 在社团社会,职业和业缘关系是主要社会关系。 业缘关系
19、:以人们广泛的社会分工为基础而形成的社会关系。它是在血缘与地缘关系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业缘关系的作用: 正功能:(1)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2)反映社会前进的步伐和整个社会的面貌 负功能:把人局限在某一职业上,限制了人的发展,使人长期从事枯燥乏味的机械性劳动。 第五章 文化 文化的特征: 1.文化的习得性。文化是后天习得和创造的,不能通过生理遗传;文化的超个人性,个人只有在与他人的互动中才需要文化,接受文化,影响文化。 2.文化的复合性。文化现象不孤立存在,由多种文化要素复合在一起。例如,电视、电影、宗教等。 3.文化的象征性。文化具有广泛的意义,远远超出文化现象所直接表现的那个窄小的范
20、围。 4.文化的共享性。文化一经产生就要被他人模仿、效法、利用。横向传递和纵向传递。 社会学概论新修 亚文化类别:是指仅为社会上一部分成员所接受的或为某一社会群体特有的文化。 (1)民族亚文化:它是为社会中少数民族群体所特有的文化。 (2)职业亚文化:指为各种职业群体特有的文化。 (3)越轨亚文化:指为一些反社会集团所特有的文化。 文化的功能 (一)认同功能:文化是民族分野的标志 (二)规范功能:文化使社会有了系统的行为规范 (三)整合功能:文化使社会团结有了重要的基础 (四)涵化功能:文化塑造了人 第六章 人的社会化 社会化的概念 狭义社会化是指个人接受社会文化并被社会认可的过程。它的主要对
21、象是儿童和少年,强调个人对社会文化模式的学习和掌握。 广义社会化是指个人学习社会文化、扮演社会角色并形成人格的整个一生。 所谓社会化,是指个体在与社会的互动过程中,逐渐养成独特的个性和人格,从生物人转变成社会人,并通过社会文化的内化和角色知识的学习,逐渐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 社会化的类型 一、预期社会化 1 儿童期(0-14)是社会化过程的开端,在该阶段进行的主要是初始社会化。从时间上说初始社会化在整个社会化过程中所占的比例比较小,但却是整个社会化的基础。初始社会化失败,将直接影响到后期的智力和情感发展。 2.青年期:承上启下的特殊时期。大量进行的是预期社会化。预期社会化在整个社会化过程中都在
22、进行,尤其在青年期表现得最为明显。容易产生“自我认同危机” 二、继续社会化 1.成年期 个体在青年期结束后即进人成年期,直到60岁左右退休。 成年人的社会化主要是在初始社会化基础上的发展社会化或继续社会化。 (1)初始社会化已经完成,自我形象已经基本确立,人格已经基本定型; (2)个体有很强的自主选择和创造能力,不但能够根据自己的意志去选择扮演某种角色,还 社会学概论新修 能根据自己的意志去创造某种角色。 (3)个人在成年期需要扮演的角色比人生任时期都要复杂,并且,扮演得成功与否将直接影响到个体在社会中的地位。 2.老年期 老年社会化所要面对的是身体机能、社会地位和声望的下降,疾病和死亡。 典
23、型的老年社会化问题: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59岁现象”(一些老年人难以接受退休后社会声望下降的后果而丧失自我认同的结果);因身体机能下降、疾病而产生的对死亡的恐惧、忧虑等消极的生活态度。等等。 三、再社会化 再社会化:指全面放弃原已习得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重新确立新的行为标准和价值规范。 A再社会化着眼于人的改造,发展社会化着眼于人的完善;(罪犯洗心革面,重新做人) B再社会化的形式一般比发展社会化要剧烈; C再社会化虽然着眼于人的改造,但针对的不一定是负面的,形式也不一定是强制性的。(新兵入伍、移民) 四、发展社会化:指的是成年人为了适应新形势提出的角色要求而进行的学习过程。 社会化的主体
24、1.家庭 (1)家庭教育和家庭环境的影响是一个人社会化的开端,它为个人一生的社会化奠定了基础。 (2)家庭环境对个人社会化的意义在于对儿童感情和爱的培养。 (3)家庭中父母的权威对儿童社会化具有重大影响。 管教孩子的几种方式:民主型、专制型、权威型 2.学校 学校是专门为社会化目的而设立的学习机构,强调社会化的专门性、系统性,带有强制性。 学校是一个组织机构。有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学生必须学习和遵守这些行为规范和准则,按规范的要求扮演自己的社会角色,理解和把握在组织群体中的人际关系。 3.同龄群体 同龄群体指由那些在年龄、兴趣爱好、家庭背景等方面比较接近的人们所自发结成的社会群体。 特点:(1)
25、大多数活动不由权威事先安排,而以独立的姿态,在平等的基础上与他人交往。可以培养儿童的独立意识、灵活性,提高能力。(2)形成较为明晰的群体亚文化 4.工作单位:是个人进行职业社会化的主要场所。 社会学概论新修 工作单位给人们提供了一个检验和发展家庭及学校社会化成果的场所 5.大众传播媒介: 指社会组织为在广大社会成员之间传递信息、互通情报所采用的各种通讯手段,如广播、电视、报纸、书籍等。 在现代社会中,它的影响表现出形式上的多样性、内容上的丰富性和受众的广泛性,对人们的价值观念具有导向作用,对人们的行为活动具有暗示作用。 社会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社会化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每个人再社会
26、化过程中都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惑,矛盾,冲突。 1.早期社会化的困境 儿童和青少年生理和心理上还不成熟,缺乏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主要以模仿的形式接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对新奇的东西感受特别强烈。 需要社会提供相对稳定和统一的社会规范和价值标准,提供令人信服的社会权威形象。 当前中国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社会价值体系发生剧烈变化,加剧了社会化的困境。 2.社会化的偏差和失败 无效的文化传递:上一代的文化知识和规范因故未能有效地传递给下一代。其显著后果是造成反社会的人格。例如青少年犯罪。 使人处于不利地位的社会化。例如“户籍制度”是不利于农村青年社会化的机制。“应试教育”使不适合这种机制的青年处于不利地位
27、。 3.代差 代差指社会的不同世代之间在价值观念和行为选择方面出现的差异、隔阂,甚至冲突。反映的是社会结构、社会生活变化的速度和程度。 正确的认识:(1)是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正常现象(2)对代差的性质做具体分析。不论年龄,凡是进步的,就鼓励;反之就限制。 对策: 社会角色:是指与人们的特定社会地位相一致,与社会对这个地位的期待相符合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模式。 社会角色扮演:当一个人具备了充当某种角色的条件,并按照这一角色所要求的行为规范去行动时,就称为角色扮演。 社会学概论新修 第七章 社会互动 社会互动含义:社会上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通过信息的传播而发生的具有相互依
28、赖性的社会交往活动。 社会互动需要的因素与条件。 社会互动情境 根据社会互动的目的,我们可以划分出熟悉情境,工作情境,社交情境三种不同类型。 A购物,商业谈判,工作会议,上课等都是工作情境。在这种情境下,互动双方有特定的目标,有明确的分工,言谈举止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而且很少情感的交流。 B宴会,郊游属于社交情境,为了互动而互动,并无目的。却具有重要的沟通功能,增进了解。可能有些感情投入,促进关系发展。 C熟悉情境是我们与熟人日常交往的场合。亲戚,家庭成员,邻居,下班后同事的交往就属此类。无特定目的,方式随便。 社会互动的类型 (一)不同行动主体之间的互动 : 1.人际互动:是作为行动者的个人
29、之间有意识、有目的的相互作用的过程。最常见、最一般。 特征:(1)主体是具体的个人;(2)多数是直接的、面对面进行;(3)都明白各自的角色,彼此行动的目标和手段是明确的。(4)双方的行动和反应都是及时的,双方能直接感受到互动的结果;(5)感情具有一定作用 2.群体互动:群体与群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特征:(1)虽然由群体成员来实现,但群体成员不是以个人身份出现,而是以群体代表的身份出现,尽量削弱人际互动的色彩,多数比较正式化。如单位之间、国家之间。(2)群体内部的关系是影响群体互动的重要因素。 (二)不同性质的社会互动 1.合作: 不同个人或群体之间为了达到共同的目的而互相配合的互动方式。 合作
30、需要的条件:(1)目标一致;(2)能力互补;(3)讲究信用。 2.竞争:是不同个人或群体为了各自获得同一目标而进行的互动方式。目标物可能是财富、权力、名誉和爱情等。 竞争建立的基础:(1)存在占有同一目标的个人或群体,同一目标产生竞争点,对于不同目标的追求不形成竞争。(2)目标是稀缺的,参与者都希望独自占有这一目标,而不是共享,竞争具有排他性。(3)目的主要在于获得目标物,而不在于反对其他竞争者。 社会学概论新修 3.冲突:人与人或群体与群体之间为了各自获得共同珍视的目标而采取的斗争、压制、破坏以至消灭对方的互动方式。 冲突与竞争的区别:前者将对方视为敌对者,注意力集中在敌对者身上,而不是目标
31、物身上。 特征:(1)冲突是一种反对或对立关系,以共同珍视的目标物的稀缺为基础; (2)参与者的价值是视对方为“异己”,双方在根本利益上是对立的,不能共存。 (3)具有破坏性,非理性; (4)团体之间的冲突可能加强群体内部的团结。 (三)集体行为(集合行为) 集合行为又称集体行为、大众行为。指一种人数众多的自发的无组织行为。一般有三个特征: 1.人数众多。它是同一时间内采取相同行动的许多人共同做出的。 2.无组织性。通常是自发的、非理性的,变化无常,很少处于均衡状态。 3.行为者相互依赖。 集合行为有哪些表现? 恐慌:指人们在面临某种直接威胁时,所出现的紧张状态及违反常规的行为。 谣言:是从不
32、知名的来源发生、通过非正式的途径而传播的信息。 流行:是指一个时期内在社会上流传很广,盛行一时的外表和行为的风格,是一段时间内为人们广为崇尚的生活模式 第八章 社会群体 社会群体的内涵: 社会群体又称社会团体,它是社会赖以运行的基本结构要素之一.广义:泛指一切通过持续的社会互动或社会关系结合起来进行共同活动,并有着共同利益的人类集合体。 狭义:指由持续的直接的交往联系起来的具有共同利益的人群。 群体存在的基础 A从个体方面看,个体有群居的本能,并希望在群体中满足各方面的需要。 (1)工具性需要:群体帮助个体完成单独不能完成的工作。 (2)表意性需要:群体为个体提供情感支持和自我表达的机会。 B
33、从社会自身看,群体是社会生产(物质资料生产和人类自身生产)过程中的产物。群体生活是社会的本质。 社会学概论新修 群体的类型 (一)初级群体与次级群体(依据成员间关系的亲密程度) 1.初级群体:直接群体、基本群体或首属群体,其成员相互熟悉、了解,以感情为基础结成亲密关系的社会群体。典型:家庭、邻里、朋友和亲属等。 1)初级群体的作用 正功能:A.承担社会化的任务。B.满足人们的感情需要C.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 负功能:A.微观心理,可能压抑个性的形成和个人积极性的发挥,限制个人的社会发展。B.宏观结构看,正规组织中初级群体的存在,有可能干扰正式组织关系,破坏组织结构,妨碍组织效率的提高和组织目标的
34、实现。 2)我国社会转型期的初级群体: A从群体成员资格的获取看,现在人们选择,组合初级群体的自由度有所增加。 B从初级群体的发展趋势看,在转型期,初级群体将日渐衰落。 初级群体的发展趋势:首先,社会分化加剧,初级群体原有功能不断发生转移。其次,初级关系日趋松懈。最后,一些初级群体已经名存实亡。 C从初级群体日益衰落对社会生活的影响来看,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消极的一面。 3)问题:A.有可能提供更多的个人自由。B.有可能促进更大范围的社会整合。C.初级群体的衰落与初级关系的淡化,标志着人们更多地领先正式分工及规章制度等次级关系来处理问题。D.初级群体的衰落也削弱了非正式控制手段的影响力,增加了
35、社会控制的难度,并带来人际关系的疏远、冷漠,妨碍了人们的感情生活,导致一些不利于人的发展的社会问题。 2.次级群体:间接群体或次属群体,指成员为了某种特定目标集合在一起,通过明确的规章制度结成正规关系的社会群体。感情联系少,面对面的接触有限,主要依据既定的角色联系在一起。其典型是各类社会组织:军营、学校、大工厂和政府部门。 (二)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 (三)内群体与外群体、 1.内群体:成员对其有团结、忠心、亲密及合作感觉的群体,即成员在心理上自觉认同并归属于其中的群体。多数人以此为中心。 2.外群体:泛指内群体成员之外的其他任何“别人”的结合。内群体中的成员对外群体和成员抱有怀疑和偏见,甚至
36、蔑视、厌恶、仇恨、挑衅等态度,心理上无任何归属感。 3.内、外群体常相互隔离,甚至处于对立的地位。彼此有严重的厉害冲突时,易导致抵制、争斗、侵略等行为。 社会学概论新修 (四)所属群体与参照群体 (五)血缘群体、地缘群体、业缘群体与趣缘群体 群体凝聚力 1.含义:群体内聚力,指群体吸引其成员,把成员聚集于群体中并整合为一体的力量 2.群体内聚力发展一般表现为三个层次: (1)人际吸引,尚未形成规范压力。 (2)成员对规范的遵从,将自己的目标与群体目标相结合。 (3)成员把群体目标看成自己的目标,产生强烈的认同感与归属感。 3.群体凝聚力的因素 (1)心理因素:群体自身是否对其成员具有吸引力和成
37、员个人是否感受到这种吸引力 (2)利益因素:个人和群体利益能否保持一致 关系结构:结构能否遵循一致性原则和互补性原则 (3)权威因素:具有权威的领导(领导资格的合法性、个人魅力)和成员对此权威的认同、拥护 环境因素:当内部尚不存在分裂,而外部又面临巨大压力与威胁时 群体规范:是指在某一特定群体活动中,被认为是合适的成员行为的一种期望,是群体所确立的一种标准化的观念。 作用:(1)一种公认的社会力量,内化为人们的心理尺度,成为各种言行的判断标准。(2)指示人们满足需要所采取的方式和相应的行为目标,规定了人们日常行为的范围和准则(3)促成群体成员行为的一致和协调,发挥了维持群体生存的功能。 群体领
38、导:在群体内部关系中处于中心位置,并能对群体其他成员进行引导和施加影响的角色 群体中的领导形式: (1)工具性领导,指引该群体为达到最终目标而奋斗。 (2)表意性领导,力求造成群体的团结与和谐。 领导作用: 婚姻家庭制度的发展阶段:血缘家庭普那路亚家庭对偶家庭专偶家庭 当前家庭的类型:1核心家庭2主干家庭3联合家庭 家庭的功能: 1.感情交流2.教育(社会化)3.经济4.满足性需要5.生殖6.赡养和抚养 代际关系问题:同一家庭上代人与下代人之间的关系。现代家庭生活的代际关系主要包含两个相互关联的方面:一是文化认知,二是行为选择。 社会学概论新修 代际关系问题与代差问题 群体领导作风: (1)权
39、威型(独裁型):领导人独自决定群体政策和分配任务,几乎是单纯发号施令。 (2)民主型:倾向于与群体成员讨论、交流确定政策和任务。 (3)放任型:领导人散漫怠惰,对群体成员不指导或组织,任其自由行动。 具体情境实施采取不同的方式 第九章 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 社会地位:具有社会意义的社会属性就叫社会地位,指的是社会关系空间中的相对位置以及围绕这一位置所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 社会地位可以分为正式的社会地位与非正式的社会地位。 社会分层:依据一定具有社会意义的属性,一个社会的成员被区分为高低有序的不同等级、层次的过程与现象。社会分层体现了社会不平等。 社会流动:人们在社会关系空间中从一个地位向另一个地
40、位的移动。一般也包括地理空间的流动。广义:个人社会地位结构的改变。狭义:人的职业地位的改变。 社会不平等:是对垂直分化所产生的各阶级、各阶层之间关系的集中概括,指的是各阶级、阶层对相对稀缺的社会价值物在占有量、获取机会和满足需求的程度上存在着差异性。 马克思主义的阶级理论: 1.阶级的含义:“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集团,由于它们在一定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其中一个集团能够占有另一集团的劳动。” 2.阶级产生的条件(1)生产力发展,剩余产品的出现(前提、可能);(2)私有制的出现(现实) 西方社会分层理论:韦伯三位一体的分层模式 (1)经济:市场购买力“钱袋的鼓瘪”(利) (2)声誉:受
41、出身门第、仪表风度、生活样式等因素影响。(名) (3)权力:为实现自身意志,无视他人意愿而支配他人的能力。(力) 特点:(1)多元分层标准;(2)采用了具有连续性的定量标准;(3)引进主观分层标准 分层的标准 1.以外显地位为划分标准。如人们从事的正式职业 社会学概论新修 2.潜在地位为标准。如收入、教育程度、技术水平等 常用的社会分层标准:收入、职业、教育程度、权力等 分层的方法: A基本方法有:1.主观法:自我评分法。2.声誉法。3.客观法。 B具体方法有:五等分法、基尼系数法、恩格尔系数法、不平等指数法、社会经济地位(SES)测量方法等。 精英理论与马克思阶级理论的区别P213 影响社会
42、流动的因素 A先赋因素:指个人生而具有的或自然得到的属性。例如,籍贯、家庭出身、排行、亲属关系、性别、体质、容貌等。在传统社会它起决定作用,易形成封闭性社会体系。 B人力资本:在工业化、科技发展为主的劳动力市场中,教育逐渐被视为影响职业地位最重要的变量。 C文化资本:指借助于教育的行动所传递的文化物品。习惯、语言、风格、生活方式、人际交往,以及制度化的资格证书、教育文凭等等。 D社会资本:亦称为社会关系资源,指一个人所拥有的持久的人际关系网络 社会流动:社会流动是指人们在社会关系空间中从一个地位向另一地位的移动。 (一)合理的社会流动是社会良性运行的重要协调机制 1.合理的社会流动(促进社会良
43、性运行)的一般标准: A量的合理性:适应社会需要和社会承受力的流动量,使社会流动量保持在社会发展需要和社会承受、容纳能力之间的特定阈限内。 B质的合理性:社会流动体现的原则与社会的基本制度要求相适应。现阶段合理流动的基本原则是机会均等原则。 2.合理的社会流动对社会运行的协调作用 1)形成开放、动态的分层结构取代封闭、固定式分层结构,有助于消除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 2)能够拓宽社会各层次之间的接触界面,有助于各层之间的相互了解和相互联系,加强了社会整合程度。 3)有效地激发人积极性和开拓进取精神。 3.机会均等原则的体现 1)普遍性原则:是用来衡量社会地位的开放性质是否合理的标准。 (A)社会
44、地位开放范围的普遍性:社会地位所提供的流动机会应向所有合乎条件的人开放, 社会学概论新修 而不是只向部分人开放。 (B)筛选标准的普遍适用性:筛选标准适用于某一类别内所有的人,不因人而异。 (C)实现标准的普遍可能性:这些标准是人人通过努力而达到的,而不是只有部分人才能达到。 2)自获性原则:用来衡量个人获得社会地位的条件是否合理的标准。 (A)应当排除或缩小个人的社会先赋条件对其流动的影响。 (B)不承认个人的分层归属性或集团归属性是其流动的唯一条件。 (C)个人的后天努力是影响其流动的决定因素 (二)影响社会流动的因素 1.先赋因素:指个人生而具有的或自然得到的属性。例如,籍贯、家庭出身、排行、亲属关系、性别、体质、容貌等。在传统社会它起决定作用,易形成封闭性社会体系。 2.人力资本:在工业化、科技发展为主的劳动力市场中,教育逐渐被视为影响职业地位最重要的变量。 3.文化资本:指借助于教育的行动所传递的文化物品。习惯、语言、风格、生活方式、人际交往,以及制度化的资格证书、教育文凭等等。 4.社会资本:亦称为社会关系资源,指一个人所拥有的持久的人际关系网络。 第十章 社会控制 1.社会控制: 广义的社会控制,是指社会组织体系运用社会规范以及与之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