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硕士研究生导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硕士研究生导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3年硕士研究生导师 化学与化学工程系 化学是现代科学体系的重要基础学科之一,其应用也与人类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它的发展支撑了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引领了科学与技术进步,架起了生命科学的桥梁,推动了新材料的开发和应用。目前,化学还在能源、环境、制药、信息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发展。 北京科技大学化学学科世界排名连续3年进前1%,学校每年发表的高水平论文中近一半来自于化学学科。化学学科现有专任教师52人,其中中组部“千人计划”两人,“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教育部长江学者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获得者2人,教育部新世纪人才6人,北京市科技新星4人。 化学专业依托化学一级学科博士点(理学),化
2、学一级学科硕士点(理学),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硕士点(工学),化学工程硕士点(工学)。现有北京市重点交叉学科“光电信息材料与器件”和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功能分子与晶态材料科学与应用”等实验室。另外,还有材料化学、环境化学、药物合成化学、能源化学、发光材料、计算化学等研究与开发平台。实验室总面积约2500m2,各种仪器设备总值近3500余万元。 1979年化学学科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在几十年的办学过程中,不仅重视对学生专业知识的传授,更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和研发能力的培养。学生基础扎实,动手能力强,社会认可度高。除到国外和国内读博进一步深造外,学生毕业时通常到外资企业和国内大型企事业单位工作,涉及的行业
3、包括化学和化工领域、材料领域、环保领域、制药行业、以及行政管理单位等。就业率达到100%。 研究生招生的具体情况请见我校研究生院网站:。 热烈欢迎热爱化学、充满理想的年轻学子报考我系的研究生! 第 1页 共 7 页 导师研究方向简介 以下导师均在化学、化学工程与技术、化学工程(专业学位)招生。有关导师的详细资料请见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网站 边永忠(化学系,化学专业和化学工程与技术专业) 教授,博士生导师。E-mail:yzbian。 主要研究方向:卟啉酞菁类化合物、富勒烯及纳米碳管的配位化学和超分子化学,以及这些大型共轭体系在功能分子材料及器件方面的应用基础研究。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 常志东(化学系,化学专业和化学工程与技术专业) 教授,博士生导师。E-mail:zdchang。 主要研究方向:(1) 微乳相形成机理与性质;(2) 基于界面现象(气液,液液,液固)的分离工艺、工程研究;(3) 绿色表面活性剂合成化学与工艺。 共发表学术论文六十余篇,分别获国家教委、冶金部科技进步三等奖各一项;研制的“红外高温节能涂料”被国家科委、计委和经贸委批准为优秀节能科技成果和国家级重点推广项目,现已产业化,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 陈飞武(化学系,化学专业和化学工程与技术专业) 教授,博士生导师。E-mail:chenfeiwu。 主要从事计算化学,理论
5、化学方法和数值计算方法的研究,及其在原子和分子体系中的应用。目前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开壳层的微扰理论,多参考态微扰理论,多参考态相互作用计算,约化密度矩阵理论,以及溶剂效应,化学反应以及反应活性预测等方面。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基金,以及北京科技大学422人才基金等项目多项。 弓爱君(化学系,化学专业和化学工程与技术专业) 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E-mail:gongaijun。 主要研究方向:(1)生物农药方向。包括标准品制备、发酵新工艺、新剂型、蛋白修饰、菌种诱变、 第 2页 共 7 页 分析检测等研究工作;(2) 微生物腐蚀与防腐方向。包括腐蚀微生物的检测、腐蚀机理、防腐微
6、生物筛选、基因工程及防腐机理研究;(3) 微囊藻毒素标准品制备。采用化学技术从微囊藻中提取藻毒素,并制备成纯品和标准品,研究藻毒素的分析方法和水体分布规律。 主要科研项目:国家科技平台项目,苏云金杆菌HD-1伴孢晶体标准品制备研究;北京市项目,苏云金芽孢杆菌易粉碎固态培养基的工业化实施;北京市项目,妫水湖理化生指标全面分析;国家科技平台项目,土壤中易腐蚀微生物对典型材料的腐蚀规律及机理研究。 李文军(化学系,化学专业和化学工程与技术专业) 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E-mail:wjli。 主要研究方向:(1)纳米TiO2和纳米钒酸盐等光催化材料的研究;(2)绿色表面活性剂的合成与应用;(3)稳定
7、同位素的研究;(4)红外高温节能涂料。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企业合作项目共二十余项,发表科研论文六十余篇,获得专利十余项,获得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 姜建壮(化学系,化学专业和化学工程与技术专业) 长江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博士生导师。E-mail:jianzhuang。 主要研究方向:光电功能分子的设计、合成与制备研究。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 刘杰民(化学系,化学专业和化学工程与技术专业) 教授,博士生导师。电话:010-62333751。电子信箱:liujm 主要研究方向:(1)异味污染与控制技术;(2)环境样品前处理技术。 主要从事环境
8、分析化学领域研究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项目1项,北京市科技新星项目2项,参加国家863重点项目、重大专项和中国科学院重大科研装备研制项目各1项,厂协课题多项。 袁文霞(化学系,化学专业和化学工程与技术专业) 教授,博士生导师。E-mail:wxyuan。 主要研究方向:(1)石墨烯先进材料合成与性能。石墨烯是2023年底英国科学家首次发现的一种新的碳元素结构形态,它的问世立刻掀起了全世界的研究热潮。本研究方向致力于探索新的化学合成方法,合成高质量高性能的石墨烯以及石墨烯基复合材料。(2)太阳能光催化分解水与CO2转化耦合研究。绿色能源是重要的研究领域,本方向针对太
9、阳能-化学能转化的前沿科学问题,以发展新型的光催化材料和光催化反应体系揭示光催化剂性能与结构之间的关系。(3)新型Fe基超导体结构性能研究。新型Fe基层状化合物是2023年由日本科学家发现的、继铜氧化合物之后的第二大高温超导家族。本方向以探索无砷新型Fe基超导体为对象,系统研究化合物的成相规律、结构特征以及超导性质等物性。 第 3页 共 7 页 主持和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多项。 杨运旭(化学系,化学专业和化学工程与技术专业) 教授,博士生导师。电话: 13488862605,E-mail:yxyang63。 主要研究方向:(1)手性分子的有机合成化学研究。寻找建立新的仿酶催化体系,开展仿酶
10、催化不对称合成。对具有极大市场潜力的手性功能分子材料,生理活性物质或天然产物进行新合成方法研究。以新反应、新试剂,新方法,开展手性抗病毒抗感染类药物、胃动力药物、抗高血压药物的工艺合成及工艺改造。(2)有机超分子化学研究。以超分子化学理论为指导,开展分子识别研究。合成特异性主体化合物,开发小分子荧光识别探针。 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研究,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研究以及企业相关委托研发课题。 范慧俐(化学系,化学专业和化学工程与技术专业) 教授。E-mail:fanhl。 主要研究方向:(1)阻尼减震聚合物乳液研究;(2)有机光电材料研究;(3)聚合物基吸波材料研究;(4)驱油用表面活性剂
11、合成及应用研究。 主持和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防科工委项目及国家重大专项子课题。 李建强(化学系,化学专业和化学工程与技术专业) 教授。E-mail:lijq;ljqustb。 研究方向为:(1)光谱分析,复杂物质分析;(2)电子废弃物无害化处理的基础研究;(3)铋系超导前驱粉制备过程中有关机理研究。 主要从事分析化学、复杂物质分析、环境污染物的综合利用等方面的研究和教学工作。长期从事原子吸收光谱、原子发射光谱及分光光度分析的教学工作和光谱分析、复杂物质分析及环境污染物的回收处理的研究工作。着重在对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主持国家自然科
12、学基金两项,厂协项目多项。 曹艳秋(化学系,化学专业和化学工程与技术专业) 副教授。 电子邮箱 :yqcaohx 主要研究方向:复杂体系中目标组分的分离、富集及分析制备。 研究概况:主要开展环境样品及食品安全方面微痕量组分的分离分析,如天然水体中微囊藻毒素的分析,参与牛奶中三聚氰胺分析标准的建立(原料乳中三聚氰胺快速检测 液相色谱法,GB/T 224002023),目前课题是从天然蓝藻中分离富集微囊藻毒素的研究。 第 4页 共 7 页 参与国家科技平台项目多项。 叶亚平(化学系,化学专业和化学工程与技术专业) 教授。E-mail:yypfree。 主要研究方向:(1)材料结构与性能关系的研究:
13、包括介孔分子筛的制备及其催化性能的研究,纳米颗粒的制备及纳米结构的组装和应用;(2)环境污染的治理与资源化生态恢复:包括水污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的治理及相关设备开发研究;(3)电极过程动力学研究。 主持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 李新学(化学系,化学专业和化学工程与技术专业) 教授,E-mail:xinxueli。 1969年生,山东菏泽人,1991年获东北石油大学工学学士学位,1996年获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工学硕士学位,2023年获浙江大学理学博士学位,2023年北京大学博士后出站后到北京科技大学工作。致力于油田化学品合成、气体净化技术等应用性课题的研究,近年承担课题5项,总
14、经费160万元。发表学术论文和教学研究论文10余篇。 王明文(化学系,化学专业和化学工程与技术专业) 副教授。电话:010-62333871,电子信箱:mwwang。 200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主要研究方向:纳米发光材料、长余辉材料。 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多项。 刘世香(化学系,化学专业和化学工程与技术专业) 副教授。电话:010-62333871,电子信箱:lsx6408 198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现主要从事无机功能材料研究,以新型发光及显示材料(advanced luminescence and display material)为主,如三基色发光材料、长余辉发光材料、L
15、ED发光材料、发光低温共烧陶瓷材料等,主要应用于各类照明设施及显示器材。 近年来在各级刊物上发表论文近20篇,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 项。 车平(化学系,化学专业和化学工程与技术专业) 副教授,系副主任。E-mail: cheping。 获吉林大学硕士学位,中科院博士学位,北航材料学院博士后出站。从事无机功能材料的结构分析和特性研究工作。现主要从事功能材料的晶体生长、结构分析及光、电、磁、热特性研究。 研究方向: 1、新型航空发动机热障涂层材料; 2、稀磁半导体; 3、光催化材料。 肖军平(化学系,化学专业和化学工程与技术专业) 第 5页 共 7 页 副教授,E-mail:xiao1229。 主
16、要研究方向:有机合成。 研究概况:长期从事有机合成研究,参与过有机光致变色材料合成(国家973研究项目)研究,主要从事石油开采用表面活性剂的合成研究 王碧燕(化学系,化学专业和化学工程与技术专业) 副教授,E-mail:bywang。 主要研究方向:高性能锂电池和电容器。 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多项。 李旭琴(化学系,化学专业和化学工程与技术专业) 副教授,理学博士,E-mail:lixuqin 研究方向:(1)药物合成化学:包括抗肿瘤药物二氢丹参酮、金圣草黄素,肿瘤多药耐药抑制剂tariquidar的化学合成;(2)有机反应新方法:金属催化的有机反应新方法研究。 目前主持科技部“重大新药
17、创制”子课题1项,完成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项目1项。 邓金侠(化学系,化学专业和化学工程与技术专业) 副教授,理学博士,E-mail:jxdeng。 研究方向:1.负热膨胀材料制备及应用研究;2.复合钙钛矿微波介质瓷的制备及相结构研究; 3.新型功能材料制备过程物理化学。4.复合钙钛矿氧化物的制备及电性能研究(铁电、介电、电化学阻抗等)。 闫红亮(化学系,化学专业和化学工程与技术专业) 副教授,E-mail:hongliangyan03。 纳米科技的发展已经并将继续为基础与应用科学,如物理、化学、材料、光电、生物和医药等,带来重大影响。本实验室的主要研究方向是纳米材料的合成、表征及性质研究。欢迎
18、有志于此的同学加入本实验室,硕士研究工作将引领您进入前景广阔的纳米世界。 孙长艳(化学系,化学专业和化学工程与技术专业) 副教授。E-mail:cysun 主要研究方向:(1)稀土配合物的自组装与发光性质研究;(2)金属-有机微孔材料的设计合成与吸附性质研究。 柴成文(化学系,化学专业和化学工程与技术专业) 第 6页 共 7 页 高级工程师。E-mail: chai。 研究方向:(1)精细化学品合成与应用:高效缓蚀剂,绿色环保缓蚀剂的合成、应用技术和缓蚀机理研究,利用新型缓蚀剂解决苛刻条件下油气田的各类腐蚀问题。研究开发新型、环保增塑剂,改善现有增塑剂的合成技术和路线,降低生产成本;(2)应用
19、电化学:本研究方向包括应用电化学基本理论和技术及其在油气田开发领域的应用,主要有油气田模拟条件下材料腐蚀与缓蚀机理、电化学处理含油污水方法及机理研究等。 周花蕾(化学系,化学专业和化学工程与技术专业) 副教授,工学博士。E-mail:hlzhou05。 主要从事无机化合物、多孔炭材料的制备及应用研究;主要负责的研究项目有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用于CO2/CH4气体变压分离的碳分子筛的制备研究”,以及与药厂合作的“高效药物脱色用活性炭的制备研究”, “新型钙系脱硫剂的物化特性研究”等;参与的研究项目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高剪切条件下泡沫生成和稳定性的机理与调控”等。 路丽英(化学系
20、,化学专业和化学工程与技术专业) 副教授,理学博士,E-mail:luly。 吉林大学化学系无机化学专业 获学士学位,1994.9-1997.6 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分析化学专业,获硕士学位,2023.9-2023.1 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物理与化学专业 获博士学位。 研究方向:磁性纳米材料。 原小涛(化学系,化学专业和化学工程与技术专业) 副教授 E-mail:yuanxt 2023.6 北京科技大学 材料物理与化学专业 获工学博士学位;2023.9-2023.4 北京科技大学应用化学专业获理学硕士学位。 研究方向:智能小分子凝胶的研究及应用;含能化合物的制备与评价;新型功能材料的制备与研究 科研项目:省部级军工项目1项; 航天部专项课题1项;厂协课题等。 第 7页 共 7 页 硕士研究生导师 硕士研究生导师评语 硕士研究生导师评语 硕士研究生毕业导师评语 硕士研究生毕业导师评语 硕士研究生选择导师须知 硕士研究生导师与研究方向简介 硕士研究生导师推荐信 硕士研究生导师推荐信 硕士研究生导师自荐信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