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杠杆教学设计(精选多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杠杆教学设计(精选多篇).docx(12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3年杠杆教学设计(精选多篇) 推荐第1篇:杠杆教学设计 杠杆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杠杆,能从常见的工具中辨别杠杆,能正确画出杠杆的示意图; (2) 能在杠杆上确认支点、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的位置,会画杠杆的力臂; (3) 能根据杠杆的特点及作用效果,将杠杆分类。 2、过程和方法: (1)通过观察各类杠杆,了解杠杆的结构,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通过探究实验,归纳总结出杠杆的平衡条件,培养学生乐于探究的品质和归纳总结能力; (3)通过对生活中实例的简单分析,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兴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实例列举,使学生感受到杠杆在生活中有广泛的
2、应用,培养学生善于在生活中发现物理现象的良好习惯,并能利用所学知识简单解释生活中所用到的杠杆原理,让学生感受到物理学习的乐趣。 二、教学重难点 能正确分析杠杆的五要素并画出杠杆力臂;掌握杠杆的平衡条件,并能加以简单运用。 三、教学用具 多媒体,实验用具。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提问法,实验法,问题讨论法等。 五、教学过程 1、引入新课 观察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杠杆工具(图片),是否认识或使用过它们,能叫出它们的名字么?(如羊角锤、瓶起子等) 有了以上工具的存在,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这些能给我们提供方便的工具都称为机械。日常生活中见到的那些复杂的机械也都是由简单机械组合而成的。今天我们从基
3、础学起,先来认识一个简单的机械。 大家都很熟悉瓶起子,请一位同学来示意如何使用瓶起子。首先用起子钳住瓶盖,然后抵住瓶盖,用力扳起身,瓶盖就被打开了。那么,你知道瓶起子是根据什么原理制造的吗?实际上它是根据杠杆原理制造的。今天大家就共同来探究我们认识的第一个简单机械杠杆。首先,我们来认识什么是杠杆? 2、杠杆的五要素 通过观察和日常生活中的体验,杠杆需要具备什么样的条件呢?(学生讨论回答) 都是硬棒(软的不行,直的弯的都可以); 工作过程中都在转动,转动过程中有一点是不动的; 除固定不动的点外,还要受到两个力的作用,一个能使它转动,另一个阻碍它转动。 对图片进行分析,得出杠杆概念及其五要素: 杠
4、杆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如果能绕着固定点转动,这根硬棒就叫杠杆。 杠杆的共同点: (1)绕着固定点转动。 固定点杠杆的支点 (2)受到力的作用。 动力和阻力 支点O杠杆绕着转动的点 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 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 展示一组图片,思考这些工具在工作过程中,是否是杠杆?若为杠杆,确定支点的位置、动力、阻力作用点和方向。 动力的作用效果不是由支点到动力作用点间的长度决定,而是由支点到动力作用线间的距离决定。我们把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间的距离叫做动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间的距离叫做阻力臂。(力臂概念) 练习杠杆示意图的画法。 3、杠杆的平衡条件 (展示实验用杠杆)大家看,这就是一个简单的杠杆
5、装置,我们接下来将用 它来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杠杆的中间十字交会点就是杠杆的支点O。现在取5个等质量的钩码,将其中2个挂在杠杆左端第三格上,作为杠杆的阻力。剩下的3个作为杠杆的动力,若使杠杆平衡,这三个钩码刚好挂在右端第2个格上。改变阻力臂和阻力的大小,继续实验,分析杠杆的平衡条件,将实验结果填在表格内。 (同学归纳总结)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4、杠杆的分类 1省力杠杆:L1L2,起子省力费距离 2费力杠杆:L1L2,钓鱼杆费力省距离 3等臂杠杆:L1L2,天平既不省力也不费距离 5、课堂小结和练习 杠杆概念,五要素,杠杆平衡条件。 六、板书设计 杠杆 杠杆: 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如果
6、能绕着固定点转动,这根硬棒就叫杠杆。 五要素:支点O,动力F1,动力臂L1,阻力F2,阻力臂L2 杠杆平衡条件: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F1L1=F2L2 赵燕 推荐第2篇:杠杆教学设计 杠杆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第四节“杠杆”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实用性,杠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它源于生活,服务社会,充分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这一理念。二是探究性,杠杆平衡条件要求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得出F1L1F2L2这一结论。三是基础性,这一节是学习滑轮和其他机械以及机械效率的重要基础。本节内容设计如下。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杠杆,知道杠杆的几个
7、概念,会确认并画出力臂; 2知道杠杆平衡条件; 3了解杠杆的一些应用。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杠杆中的几个概念。 2经历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过程,进一步学会提出问题,分析归纳实验数据。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关心社会生产、生活,保持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 并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2逐步建立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 【教学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通过探究得出杠杆平衡条件。 难点:1通过实验,理解力臂概念。 2杠杆平衡条件的运用。 【实验器材及教学媒体的选择与使用】 铁架台,木棍,砖块,绳子,弹簧测力计,钩码,杠杆原理演示器(教材图13.45),三角板,多媒体设
8、备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1用古埃及人搬运巨石修建金字塔的故事导入; 2出示砖块、铁架台、木棍、细绳等,请同学上台模拟古埃及人搬运巨石修建金字塔的情景,调动学生激情。 二、认识杠杆 用同学上台模拟古埃及人搬运巨石的实物,介绍支点O、动力F 1、动力臂L 1、阻力F 2、阻力臂L2(如下图)。 三、探究:杠杆平衡条件 1用上图实物,演示并讲解什么叫杠杆平衡。 2提出问题:如果将支点右移,观察L 1、L2如何变化?F1又会如何变化?反之,又会怎样变化呢?(学生凭经验应该说能回答正确)。3探究:杠杆平衡条件 (1)参照教材图13.45,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9、 (2)为什么要改变几次钩码重和位置(F 1、F2以及L 1、L2)? (3)分组合作探究,教师巡回指导。 (4)学生填写数据,并引导学生仔细分析实验数据,找出规律。 (5)学生交流发言,最后总结得出杠杆平衡条件: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即F1L1=F2L2 5巩固与拓展 (1)在上面实验中,如果将两个钩码(质量均为50g)挂在右端8cm处,则在右端20cm处要用多大的力才能使杠杆处于平衡状态?方向如何? (2)用弹簧测力计演示、验证。 (3)设问:如果将弹簧测力计改为斜向上拉,则读数会如何变化? (4)学生猜想,教师演示,设问:为什么会这样变化? (5)引导学生找出斜向上拉时,F 1、F2
10、以及L 1、L2在哪里?F2与L2的乘积变了没有?比较L1是变大了还是变小了? 四、杠杆的应用 1引导学生画出以下几个杠杆的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1)羊角锤拔钉子 (2) 收渔网 (3) 天平 2、比较以上三种杠杆中的动力、动力臂的大小,学习三种类型的杠杆。省力杠杆:L1L2,省力但费距离,如(1) 费力杠杆:L1 等臂杠杆:L1=L2,既不省力也不省距离,如(3) 3请同学们举例,生活中都有哪些杠杆,分别属于什么类型?有没有既省力又省距离的杠杆呢? 五、设计练习 阅读科学世界,思考并讨论如何算出大象的重量? 推荐第3篇:杠杆教学设计 杠杆教学设计 小学科学杠杆的教学设计与反思 【设
11、计思路】 本节课设计,从学生生活入手,激发学生的兴趣并提出问题,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的欲望,进而了解杠杆平衡的条件,以及省力杠杆、费力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本节课以探究实验为基础,通过实验探究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体现从生活走向科学课堂,从科学课堂走向现实生活,提倡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努力构建一种对话合作与探究的课程文化,让研究性学习走进科学课堂,走进科学教学,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在引导学生探究物理知识的同时,张扬学生个性,最大限度的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学情分析 】 五年级的学生已初步形成形象思维,这是他们学习科学知识的一种重要的思维形式,他们厌倦教师的单独说教,希望老师创
12、设便于他们进行观察的知识环境,给他们发表自己见解和表现自己才华的机会;希望教师满足他们的创造愿望,让他们获得施展自己创造才能的机会。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1)认识什么是杠杆,认识杠杆的几个概念。 (2)能从常见工具和简单机器中识别出杠杆。 (3)知道杠杆的平衡条件及其杠杆的一些应用。 2、过程和方法 (1)观察和操作杠杆,体会杠杆的作用。 (2)经历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过程,学习分析实验现象,寻找数据间规律,从中归纳实验结论的一般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关心生活,生产,自然现象中杠杆的使用。 (2)乐于在周围生活中发现和分析各种杠杆,具有利用杠杆方便自己工作的意识。 (3
13、)培养科学探究中的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实验探究杠杆平衡条件,并用杠杆平衡条件来分析解决简单问题。 (2)难点:理解杠杆的概念,会画出杠杆的示意图。 【课前准备】:课件、激光笔、杠杆尺工具6套、钩码6套、实验记录表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咱们班里,谁的体重处于无法动摇的第一位? 对呀,说到重量级人物,在班里,李老师可是首屈一指的。你们谁能把李老师给搬动?谁来试试? 勉勉强强能把老师搬动一点,谁能想办法把老师轻松的搬动?可以借助一点工具或者机械。 对学生回答进行点评 用木棍翘。你真聪明。一根棍子,当用它撬重物时,它就是一个简单的机械杠杆。(板书课题:
14、杠杆) 其实,用一跟棍子就可以轻松搞定。一根棍子,当用它撬重物时,它就是一个简单的机械杠杆。(板书课题:杠杆) 二、 (一)提出问题 说到杠杆,可能大家比较陌生,但这个杠杆大家一定很熟悉。(出示跷跷板图片)这是?谁玩过?你都是和谁玩的?看来大家一般都是和跟自己差不多重的朋友玩的,那如果老师这个重量级人物也想和大家一起玩,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情况呢?假设老师和许朝阳一起玩,老师的重量是90KG,许朝阳的重量是45KG,老师想了想,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课件展示) 1、跷跷板平衡,学生、老师都在两端尽头。 2、跷跷板平衡,学生在一端尽头,老师在另一端一半。 3、跷跷板学生在一端尽头被翘起,老师在另
15、一端尽头压下。 4、跷跷板学生在一端尽头压下,老师在另一端靠近支点处被翘起。 (二)学生大胆猜测 你认为这种情况,能还是不能。请同学们大胆猜,牛顿说过没有大胆的猜测,就没有伟大的发现。 (三)实验验证 大家的猜测对不对呢?得大家亲自来验证。为了帮助大家验证,老师这里为大家准备了几样材料。大家看,这套工具中一共有4样,一个底座,一个支架、一个杠杆尺、还有一节铁钉。杠杆尺两侧各有两个螺母,谁知道这是干什么用的?(调节平衡)你们能把这些工具模仿跷跷板给大家组装起来吗? 好,不过老师需要提醒大家注意以下几点: 1、底座、支架是有正反之分的。 2、器材是塑料的,不要使用蛮力,以免损坏。 3、组装完成后,
16、调节杠杆尺平衡。 4、小组合作,控制声音,不要影响他人。 听明白了吗?我们看哪个小组速度最快,小组长,拿出器材开始。 同学们的速度真快,好,如果我们要验证的话,我们可以把许朝阳的重量用一个钩码代替,那么老师的重量应该是几个钩码?(2个) 在我们验证过程中,你认为我们需要注意哪些细节? 1、注意观察钩码应该悬挂的位置。 2、小组分工合作。 3、完成实验记录表。 好,老师下面要看大家哪个组合作的最好,哪个组速度最快。小组长拿出钩码,开始实验。 (四)交流汇报 请小组长保管好本组的实验器材,不能再动。 哪个小组来交流一下你们的验证结果? 第一种,不能。 第二种:能 第三种:能 第四种:能 刚才你们猜
17、对了吗?同样的人,同样的杠杆,为什么结果不同呢? 这是因为其中有三个点起到了关键作用。这三个点分别是:起支撑作用的支点、承受重物的重点、对杠杆用力的力点。(在黑板上简单一画杠杆,指出并板书支点、重点、力点)因为是要把老师翘起来,所以老师相当于一个重物,所以这里就是重点。许朝阳来翘,她是用力的,所以这是力点。很简单,很好记。 三、探究杠杆的作用 (一)杠杆平衡实验 这三个点的不同,就决定了杠杆的作用不同,我们现在就来探究一下。请大家在杠杆上自由调整钩码的数量与位置,当杠杆平衡时,记录好如下数据:(出示实验记录表)左侧钩码的重量为物重,右侧钩码当做施加的力。在实验时,请注意以下几点: 1、小组分工
18、合作。 2、左侧为物重,右侧为拉力。 3、杠杆每侧只能选择一个位置悬挂钩码。 4、在杠杆平衡后再做实验记录。我们看哪个小组完成的次数最多。(尽量给学生充足的实验时间) 学生动手实验。 汇报实验结论 小组长保管好实验器材,不能再动。 小组汇报实验记录,教师录入电脑(单独word文档) 请大家仔细观察我们实验的数据,你发现,杠杆平衡后有什么特点? 重量*重点到支点的距离=拉力*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二)探究杠杆省力 请大家再看这些实验数据,当支点到力点的距离与重点到力点的距离不同时,拉力与重力相比,是省力了,还是费力了。请小组合作,完成下面这个实验记录表三。 小组汇报 省力杠杆的用处大家都明白,可是
19、这个费力杠杆有什么用呢? (费力杠杆省距离) 那既不省力也不费力的杠杆有什么用?(天平) 三、生活中的应用 看来大家对杠杆理解的比较透彻了,那老师来考考大家。 这些图片中哪个是省力杠杆,哪个是费力杠杆,哪个是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 看来大家对杠杆已经了解的比较深了,那老师给大家出个难题: 古希腊科学家阿基米德说过一句话:“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翘起整个地球。”你认为他能成功吗?为什么? 同学们,其实我们人身体中也有一些杠杆,你知道在哪里吗?请大家课下思考,这节课上到这里,下课。 省力杠杆:羊角锤 剪铁的剪子 扳子 钳子独轮车铁锹动滑轮 费力杠杆:剪布的剪子 扫帚镊子筷子 船桨 缝纫机踏板 钓鱼竿
20、等臂杠杆:天平定滑轮 推荐第4篇:杠杆教学设计 杠 杆教学设计 台安县第二初级中学 邢磊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认识杠杆,能画出杠杆的五要素。 知道杠杆的平衡条件。 了解杠杆的一些应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杠杆的结构 通过探究,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杠杆的应用,进一步认识物理是有用的,提高学习物理的兴趣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了解杠杆的构造(五要素)实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及其探究方法的设计 难点:会画出杠杆的力臂; 二、教具:教师:铁架台、杠杆、钩码、大剪刀、钳子、大镊子、羊角锤、起子、钉有钉子的木板、未启封的饮料; 学生:(1)剪刀、纸;钳子
21、、铁丝;镊子、砝码,筷子、豆子, (2)铁架台、杠杆、钩码(50g,8个)、弹簧测力计(5N 量程) 教学环境:多媒体设备、实物投影仪等。 三、复习 请画出下面点到线的距离。(学生演板) 四、导入 古希腊学者阿基米德曾经说过“给我一个立足点和一根足够长的棍,我就能搬动地球”,真能如此吗?为什么他敢于发出这样的豪言壮语呢?想了解其中的道理吗?这就是我们这一节课要学习的杠杆。(板书课题) 五、新课讲授 师:那么什么是杠杆呢? (一)杠杆定义 师:生活中还有那些杠杆?你能举出几种在日常生活当中见过的杠杆吗?(学生举例) 出示投影片:起子、剪刀、羊角锤、抽水机柄、指甲刀等。教师指出,这些都是杠杆,然后
22、让学生找出它们的共同点:一支硬棒,在力的作用下,能绕固定点转动。需要注意的是杠杆并非一定是直的。 (二)杠杆的五个要素: 师要了解杠杆是如何工作的,首先要了解杠杆的五个基本要素: 1、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O)(用红笔标出) 2、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F1) 注意:动力指的是作用在杠杆上的力,受力物体是杠杆,动力作用点在杠杆上。(教师演示) 3、阻力:阻止杠杆转动的力。(F2) 同样,阻力也是作用在杠杆上的力,受力物体同样是杠杆,阻力作用点也在杠杆上。(教师演示) 还有那些因素会影响到杠杆的工作呢? 演示实验:请学生挑书包,感受力臂的变化对杠杆的影响。 学生实验:利用弹簧测力计完成实验,体
23、会杠杆的力臂对杠杆工作情况的影响的作用,归纳出力臂的概念。 4、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L1) 动力作用线的定义在课本的下面(学生阅读) 在我们这个例子中,如何才能画出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教师演示) 我们把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叫动力臂。 5、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L2) 那么如何画出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呢?阻力作用线的距离不够长怎么办?(教师演示) 师:我们把这五个要素叫做杠杆的五要素。现在我们来练习画一个(出示投影) 学生在学案上按要求画出动力臂阻力臂。 学生总结画力臂的步骤。 (三)实验: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学习完了杠杆的五个要素后,我们思考一个问
24、题:跷跷板是杠杆吗?体重不同的两人能不能让跷跷板稳定下来?学生思考讨论。猜想力和力臂都会影响杠杆平衡。 师:我们通常是在杠杆平衡或非常接近平衡的情况下使用杠杆的,所谓的平衡指的是杠杆在静止,或匀速转动。 在我们这个实验中的第一步应该把杠杆在水平位置上调平,为什么这样做,请同学们思考一下(解释原因)。请同学们观察一下,如何才能达到这一目的呢?(找学生起来说做法,教师演示) 师:那么在做实验的过程中能否再去调节杠杆的平衡呢?(学生回答) 实验的第 二、第三步应该怎么办,请同学们继续看书。 师:在这个实验中我们要做几次?我们用什么来当动力和阻力?为了统一一下标准,我们把支点右边的钩码当动力,支点左边
25、的钩码当阻力。在这三次实验中同学们可任意的取三次值,让杠杆达到平衡。现在请同学们按照课本上的实验步骤开始做实验。(学生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找几组的实验数据投影,并分析数据。 师:在这三次实验中,同学们能否找出一个规律来?(请学生回答)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师:对,这就是我们这一节课要研究的杠杆平衡条件。(板书) 杠杆的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如果用字母表示的话这个公式可以写成:F1L1=F2L2 也就是说,当阻力和阻力臂一定的时候,我们使用杠杆所用的动力是与动力臂成反比的,动力臂越大,所用的力就越小,这也就可以解释为什么我们可以用较小的力产生较大的力了。阿基米德之所以敢于发出那
26、样的豪言壮语就是因为他发现了杠杆的这个平衡条件,也就是杠杆原理。阿基米德没能翘起地球,却有一名物理教师利用杠杆原理提起了一头大象,并测出来了大象的质量。怎么做的呢? 分析例题,投影学生的结题过程。 这道题目告诉我们使用杠杆可以省力, 那么所有的杠杆都是为了省力吗? (四)阅读:生活中的杠杆:(如果时间不够就留作课后处理) 让学生阅读杠杆的应用,理解三种杠杆的区别和优缺点,并会例举三种杠杆,掌握区分三种杠杆的方法。 1、省力杠杆,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省力费距离。如:撬棒、修枝剪、羊角锤、钢丝剪等 2、费力杠杆,动力臂小于阻力臂,费力省距离。如:钓鱼杆、裁衣剪等 3、等臂杠杆,动力臂等于阻力臂,不省
27、力也不省距离。如:天平讨论生活中的杠杆。 六、小结 在这一节课中我们主要学习了那些知识,请同学们来总结一下(学生总结) 当堂检测 1下列工具在正常使用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A B C D 2如图所示,分别沿力F 1、F 2、F3的方向用力,使杠杆平衡,关于三个力的大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沿F1方向的力最小 B沿F2方向的力最小 C沿F3方向的力最小 D三个力的大小相等 3.一个人用1.2m长的扁担挑起重200N和300N的两桶水,肩膀应放在离200N的这桶水多远? 推荐第5篇:杠杆教学设计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中学 2、学科:物理 3、课时:1 4、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28、 小木棍(或长铅笔),铁架台,砖块,细绳,弹簧测力计,杠杆原理演示器,钩码 学生准备: 1请同学们阅读古埃及人搬运巨石修建金字塔的故事; 2用砖块、铁架台、木棍、细绳等,请各小组同学模拟古埃及人搬运巨石修建金字塔的情景,并交流心得体会。 二、教学课题 知识与技能: 1认识杠杆,知道杠杆的几个概念,会确认并画出力臂;2知道杠杆平衡条件;3了解杠杆的一些应用。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杠杆中几个概念。2经历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过程,进一步学会提出问题,分析归纳实验数据。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关心社会生产、生活,保持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 并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2认
29、识科学探究中必须有合作精神。 三、教材分析: 本节的引入面向学生的生活,学生在生活中使用过或看到过很多机械,由此引入对简单机械的研究,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的课程理念。接着让学生亲自体验使用钳子、锤子、起子能省力,从而提出为什么能省力。为学生创设了一个问题情境,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四、教学方法 首先从学生的生活基础和已有的知识系统出发,引导学生认识日常生活中的杠杆,总结得出杠杆共同的特征在力的作用下能绕固定点转动的硬棒。进而介绍杠杆的支点、动力、阻力;然后介绍杠杆的平衡状态;接着探究使杠杆平衡时需要力的大小与那些因素有关,进而引入力臂的概念(如何突破该难点后面将作为重点分析);最后探究杠
30、杆平衡的条件及应用。 五、教学过程: 探究点一:杠杆 出示:【百度图片】 指导学生观察教材P64图13.4-4所示的几种工具并想一想,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自学杠杆部分,完成下列问题: 1、定义:在力的作用下能够饶着 转动的 叫杠杆。 2、五要素:支点指 ;动力是 ;阻力是 杠杆转动的力;动力臂是 到 的距离;阻力臂是 到 的距离。 力臂的做法:【百度图片】 3.用同学模拟古埃及人搬运巨石的实物,认识支点O、动力F 1、动力臂L 1、阻力F 2、阻力臂L2 4.观察【百度图片】,找出杠杆的五要素。 警示:不论动力、阻力,都是杠杆受的力,都对杠杆起相反方向的转动作用。 问题思考: 杠杆必须是直
31、的吗?支点一定在杠杆上吗? 师点拨思考。 探究点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杠杆平衡指杠杆在动力和阻力的作用下 或 。 问题:当杠杆平衡时,动力、动力臂和阻力、阻力臂之间存在怎样的定量关系呢? 你的猜测是: 实验探究 1、阅读P65,思考实验步骤 2、分小组进行实验探究(注意成员分工,边实验边记录) 3、根据实验数据得出的结论是: 若用F 1、F 2、L 1、L2分别表示动力、阻力、动力臂和阻力臂,杠杆的平衡条件可表示为: 思考:杠杆只能静止在水平位置吗?你能让杠杆在非水平位置平衡吗?试一试。本实验中,让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有什么好处呢? 老师点拨杠杆在水平位置的好处。 力臂可以直接在杠杆上测量。
32、探究点三:杠杆的应用 1.画出以下几个杠杆的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1)羊角锤拔钉子 (2) 收渔网 (3) 天平【百度图片】 2、比较以上三种杠杆中的动力、动力臂的大小,学习三种类型的杠杆。省力杠杆:L1L2,省力但费距离,如(1) 费力杠杆:L1 【杠杆在生活中的应用视频】 4.阅读科学世界,思考并讨论如何算出大象的重量? 建构体系: 1、杠杆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如果能绕着固定点转动,这根硬棒就叫杠杆 2、支点O杠杆绕着转动的点 动力 使杠杆转动的力 阻力 阻碍杠杆转动的力 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距离 阻力臂 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 3、杠杆的平衡条件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33、 当堂检测 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一根硬棒就是杠杆( ) (2)杠杆可以是直的、弯的或者其他形状的( ) (3)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杠杆( ) (4)动力、阻力只能分别作用在杠杆支点的两侧( ) 2关于力臂,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点之间的距离叫做动力臂 B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叫做动力臂 C力臂一定在杠杆上 D力臂的大小不可能为零 3如图中,杠杆刚好平衡,若要使A端下降,B端上升,可采用的办法是:(每个钩码的质量相同)( ) A两边各减少一个钩码 B两边各增加一个钩码 C两边都向左移动相同距离 D两边都向内侧移动相同距离 4、在钓鱼竿天平羊角锤
34、 理发剪刀 缝纫机踏板 铡刀 瓶盖扳子等简单的机械中,属于省力杠杆的有 ,属于费力杠杆的有 ,属于等臂杠杆的有 . 5、一支刻度准确的杆秤,若换了质量较小的秤砣,用它来称量物体质量的结果:( ) A、比实际的大 B、与实际质量相等 C、比实际质量小 D、无法判断 6、一杠杆正处于平衡状态,如果在这个杠杆上再施加一个作用力那么该杠杆: A、仍有可能平衡,只要这个力加在阻力这一边 B、仍有可能平衡,只要该力加在动力作用点和阻力作用点之间 C、仍有可能平行,只要这个力的作用线通过支点 D、杠杆不可能平衡,因为多了一个力 作业布置: 六、板书设计 第四节 杠杆 一、探究杠杆 1、什么是杠杆 杠杆一根硬
35、棒、在力的作用下如果能绕着固定点转动,这根硬棒就叫杠杆 支点O杠杆绕着转动的点 动力 使杠杆转动的力 阻力 阻碍杠杆转动的力 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距离 阻力臂 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 二、杠杆的平衡条件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用比例式表示 七、教学反思: 杠杆的五要素这一部分让学生分组讨论,合作自学,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先让学生通过观察杆秤的平衡猜想杠杆的平衡条件,然后自己设计实验验证猜想或否定猜想,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这种教学形式落实了三维教学目标,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合作、交流能力,让学生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教师引导学生用探究出的规律去解决问题,引导学生进行
36、反思、总结。这样做会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和感悟进一步升华,有利于学生科学素养的提升。本节课突破了课本中心、教师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探究中、合作中、体验中学到知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参与者。 推荐第6篇:“杠杆”教学设计 1.教材分析 杠杆是苏科版初中物理第十一章第一节内容。教材从活动“拔图钉”引入,通过“你能用手把它拔出来吗?”来激发学生的动手愿望。活动结束后,引导学生交流讨论“哪一种方法更方便、省力”,从而引出杠杆的定义。教材以“用螺丝刀拔图钉”为例,介绍了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接着引
37、导学生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最后得出f1l1=f2l2,使学生完成对杠杆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华。教材还提供了我国古代发明的关于杠杆的许多器具,介绍我国古人对杠杆的认识,用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学情分析 本节内容与日常生活联系密切,学生已经从生活中对杠杆获得了丰富的感性认识。学生通过一年的物理学习,也已经初步掌握了物理探究活动的一般过程与方法,形成了初步的信息处理能力,能够根据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得出正确的结论。初中生有好动的优点,什么都想试一试,而且有敏锐的观察力,敢想敢做,这些都适合进行探究式教学。 3.教学目标 3.1知识与技能 知道杠杆、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的概念; 会
38、画动力臂、阻力臂; 理解并会运用杠杆的平衡条件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3.2过程与方法 能够画出动力臂、阻力臂;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进一步提高探究能力及交流合作能力; 提高学生实验数据的分析、处理能力。 3.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养成实事求是、严谨细致的科学作风; 养成友好开放的合作精神; 通过了解我国古代对杠杆的研究,进一步增强民族自豪感。 4.教学重点 学画动力臂、阻力臂; 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过程与方法。 5.教学难点 对动力臂、阻力臂的理解; 探究过程中的数据分析。 6.教学方法 问题法、分组探究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7.教学工具 钉有图钉的木板,小木块,螺丝刀、钳子、钉锤、铁
39、架台、杠杆、钩码、弹簧测力计,等等。 8.教学过程 问:木板上钉了一只图钉,你能用手把它拔出来吗? 学生动手力图拔出图钉,但是很难拔出来。 师:在你们面前的实验桌上提供了螺丝刀、钳子、钉锤和木块,你怎样利用这些器具把图钉拔出来? 学生开始积极踊跃地动起手来。 问:哪位同学能起来回答一下你是怎样把图钉拔出来的? 学生争先恐后地举手回答。 师:小组讨论一下哪种方法更方便、更省力? (在实验前已经分好小组,3人一组,每小组一个实验桌。) 实验小组开始激烈讨论。 提问小组讨论的结果。 师重点归纳出几种是利用杠杆拔出图钉的方法,为后面的教学做好准备。 师: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有许多类似的方法来完成任务,请
40、看一段动画片段。 ppt展示:打开啤酒瓶的动画片段;衣服夹子的动画片段。 问:这些工具在工作时有什么共同特点? 学生回答:都要动。 问:怎样动? 学生回答:转动。 引出定义:在物理学中,将一根在力的作用下可绕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称作杠杆。 介绍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 利用投影仪一步一步标示支点、动力、阻力(可直接在投影的纸张上标示出来)。 然后在投影的纸张上示范画出动力臂、阻力臂并指出从支点向一个力作出的垂直距离就叫力臂。 学生练习:作出下面三图中的动力臂与阻力臂。 (注意:练习的设计要简单,但是能紧扣知识点,且尽量是日常生活中学生经常接触到的例子。) 在学生练习时教师可对不会画的学
41、生个别指导,注意语气要亲切,不可打击学生的积极性。 师讲解与评价:收几份画得比较好的图,利用投影仪展示一下,这样做既可以起到表扬作用,又可以为其他学生展示一个正确的规范解答。师再强调一下画图的方法与注意点。 ppt动画展示:一个是会挑水的人挑起两桶水的动画;一个是不会挑水的人只挑起其中一只桶的滑稽画面。旁白:我就纳闷了,挑同样的两桶水,我和他差别咋就那么大呢? 师:没有挑起两桶水的那个人不知道杠杆的平衡条件,即杠杆在什么情况下能够平衡。那你们猜猜看,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之间满足什么样的关系,杠杆才能平衡呢? 学生开始踊跃表达自己的猜想。 师:你们能不能利用实验桌上的器材就你的猜想设计一个实验,探究我们实验桌上的杠杆在什么情况下能够水平平衡? 补充:本实验中的杠杆当然在水平位置、倾斜位置都可以静止(即平衡),我们就以水平平衡为例探究一下杠杆的平衡条件。另外,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也给我们的测量带来方便。如上面的练习3中所示,此时动力臂、阻力臂与杠杆恰好重合,我们可以直接从杠杆上读出力臂的长。下面你们开始设计实验。 提问几个学生:请把你的实验设计给大家说一下。 师:你们讨论一下他们这几个实验方案,如何改进? 师总结:通过你们的讨论,我们就以大多数人赞同的步骤进行实验: 钩码和弹簧测力计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