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复习.docx(1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3年水生野生动物保护 复习 水生野生动物保护 复习 1水生野生动物保护是研究如何保护生物物种及其生存环境, 从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科学,目标是评估人类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提出防止物种绝灭的具体措施 2保护生物学产生:(1)最初由于森林、渔业和野生动物的管理问题而提出这一概念;(2)下一个世纪可能成千上万甚至数百万的物种将灭绝,因而产生了什么是对生命有利的主张而不是只考虑人类;(3)水生野生动物保护的形成还因为科学家、动物园、植物园、一些政府机构和私人基金会的努力,这些人提出了一些挑战性的问题 3为什么要开设: 主要以水生野生动物为主,是因其为渔业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目前地球上经济利用价值
2、最高的野生动物资源。 但目前水生野生动物的种类和数量正在急剧下降 4我国水生野生动物资源特点 (1)海洋:我国濒临太平洋,有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四大海区 面积达470多万km2 面积达470多万km2 大陆岸线长达18000多公里,岛屿岸线14000多公里 渔场面积有280万km2 近海水域纵跨暖温带、亚热带和热带 渔业资源复杂多样,种类繁多 但我国的四大海区全为半封闭的陆缘海,缺乏大洋性洄游种类的资源补充,渔业资源主要依赖地方性种群,具有相对独立性,即封闭性 单一种类的产量一般为几万至几十万吨,利用持续时期较短,资源基础单薄 世界四大渔场:北海道渔场、秘鲁渔场、纽芬兰渔场、北海渔场 (2)
3、内陆 我国湖泊、河流,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东 北三江平原(黑龙江、乌苏里江和松花江)、青藏高原、蒙新地区和云贵高原; 沼泽主要分布在东北山地、三江平原和川西若 沼泽主要分布在东北山地、三江平原和川西若尔盖高原等。 内陆湿地和水域总面积3800万hm2,占国土面积的4 生物种类繁多 5水生野生动物定义为:在自然的水体环境里生长的各种动物的总称 它不是一个分类学上的类群,而是一个生态类群(ecological group),即生态行为相似的生物类群组合,包括了生活在水中的各种动物类群。 如果按生活习性划分,水生野生动物又可分为:浮游动物,游泳动物,底栖动物 6我国水生野生动物资源利用现状 海洋:
4、过度的捕捞超过了海洋渔业资源所能承受的范围,造成传统优质渔业品种的資源衰退 内陆: 酷渔滥捕、围湖造田、拦河筑坝、交通航运和海洋海岸工程等人类活动的增多,使水生生物生存空间被挤占,洄游通道被切断、栖息地物生存空间被挤占,洄游通道被切断、栖息地及生态环境遭严重破坏,生存条件不断恶化。 7生物多样性matter: 人类以多种方式依赖生物多样性:直接提供有价值的东西(食物,木材,药材等) 间接价值:美学、精神、文化、娱乐等 维持生态稳定,提供初级产品,营养循环,土壤形成,水体净化,气候调节,疾 病调控等 8水生野生动物的价值: (1)直接利用价值(Direct Value) 也叫使用价值或商品价值,
5、是人们直接收获和使用生物资源所形成的价值和使用生物资源所形成的价值。 包括消费使用价值(不经过市场流通而直接消费的一些自然产品的价值)和生产使用价值(指商业上收获的,用于市场上流通和销售的生物产品的价值)两个方面。 (2)生态价值 (Ecological Value) 各种生物在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生物资源的非消费性使用价值是由生态系统的功能与生态效益所决定的,保护生物资源可以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 (3)存在价值 一些物种的存在,能为所在地区的人民带来某种荣誉感或心理上的满足 (4)选择价值 保护生物资源,可以为人类引种驯化野生动植物,培育新品种提供更多的可供
6、选择的机会。 (5)科学价值 大多数的生物在科学上都有重要的研究价值。目前,生命科学的实验材料主要是各种类型的生物。 (6)美学价值 生态旅游(ecotourism) (休闲娱乐价值):在不破坏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的前提下,与自然资源的前提下,利用生物资源所开展的旅游活动叫做生态旅游。 1生物多样性:所有来源的形形色色的生物体,这些来源包括陆地、海洋和其他水生生态系统及其所构成的生态综合体,这包括物种内部、物种之间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三个层次:遗传(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 2遗传多样性 广义:指地球上所有生物所携带的遗传信息的总和,通常谈及生态系统多样性或物种多样性 时也就包含
7、了各自的遗传多样性。 狭义:主要指种内不同群体间(两个隔离地 理种群间)及单个群体(种群)内个体间的遗传变异总和,即基因多样性 特点:生物种内、可遗传、表现多层次 表现形式的层次: 在分子水平可表现为核酸、蛋白质、多糖等生物大分子的多样性; 在细胞水平可体现在染色体结构的多样性以及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多样性; 在个体水平,可表现为生理代谢差异、形态发 育差异以及行为习性的差异 3遗传多样性的起源: (1)遗传突变(包括点突变和染色体突变) (2)染色体突变(染色体数目、结构和大小的改变) (3)点突变 (4)指在核酸上一个或少数核苷酸的改变,包括碱基替换、插入或缺失突变(或称移码突变) (5)重组
8、(包括DNA分子间重组和染色体重组 ) -DNA重组指分子间通过交换等相互作用而产生新的分子形式 -染色体重组,传统上也称遗传重组,通常指两个同源染色体间部分区段的交换或互换 4研究遗传多样性的意义 有助于进一步探讨生物进化的历史和适应潜力 有助于推动保护生物学研究 有助于生物资源的保存和利用 -利用遗传多样性来培育高产、抗虫害的家养品系 -新的药物的发现和制取、人类遗传疾病的诊断治疗、生物活性物质的基因工程生产、生物资源的鉴别和利用、有害生物的检测和预防等 5物种多样性:指生命的有机体即动物、植物、微生物物种的多样化【代表物种演化的空间范围和对特定环境的生态适应性,同时给人们提供了资源和后备
9、资源】 物种多样性的两方面含义 1)一定区域内物种的总和 2)生态学方面的物种分布的均匀程度,常常是从群落水平上进行研究,或称生态多样性或群落物种多样性 6生态系统多样性:在特定的空间和时间范围内,生物和环境在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过程中所形成的统一体。 生态系统多样性有两个含义:不同生态系统中物种的种类不同;一定的自然地理区域和行政区域内生态系统类型的不同 7 影响水生野生动物种群数量的主要原因: 资源过度开发: (1过度捕捞【捕捞强度不足时,种群组成中生长比较慢的高龄鱼会增多,导致种群生产率下降,生长潜力不能充分发挥;捕捞强度过高时,种群中达到可捕规格、但尚未达到最迅速生长阶段的个体大部分会被
10、捕掉,种群就主要由低龄鱼所组成,种群的生产率也 会下降】 (2不合理利用鱼翅、饵料等 (3水体过度利用:大水面过度放养、过度增殖放流 水体环境退化: (1水域环境污染(富营养化、病原生物、农药、重金属、工业化学物质) (2 水域物理特性退化(泥沙沉积、水量减少和流量不稳定(植被破坏)、水域盐碱化的影响) 水环境完整性的破坏和片断化: (1 水域沿岸环境整治 (围湖造田、河道渠化破坏河流生态系统 ) (2 水域环境片断化(江湖阻隔、拦河筑坝 ) 8江湖阻隔的后果: (1)使产漂流性卵鱼类仔鱼入湖育肥困难,湖泊鱼类资源难以从江中得到补充,出现“小型化”现象,资源逐渐衰竭 (2)改变了湖泊的湿地特性
11、,湿地面积和质量大大下降,对污染的生物降解能力下降,原有的生态平衡遭到破坏,极易造成富营养化 (3)加速湖泊的萎缩,使得围湖造田成为可能; 另外,湖泊面积的缩小,使得湖泊蓄水能力降低,防洪能力减小 1生物多样性评价 概念:通过多种方式系统地搜集各种生物多样性现状、压力和保护措施的信息,对其作出定 性或定量分析和判断,并对生物多样性保护提 出建议的过程。 评价流程: 2生物多样评价的范畴:生物多样性现状评价、威胁评价、保护评价 生物多样性现状评价:遗传水平多样性,物种水平多样性,生态系统水平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威胁评价:生境丧失、片断化和退化,外来种入侵 ,资源过度利用, 环境质量恶化 生物多样性
12、保护评价:包括对法律、机构、政策、保护设施、科学技术、信息 管理、公众参与、国际合作及资源利用的评价 3生物多样性评价指标体系 状态:生物多样性当前情况和趋势,包括生态系统数量、质量,受威胁和濒危种及其生境类型 压力:社会经济因素影响生物多样性,包括生境丧失、过度利用、环境恶化 利用:生物多样性利用价值,包括食物和服务 响应:为了改变现状而采取的措施,包括项目、工程、立法、制度、资金支持等 4生物多样性灾害四重奏 生境的破坏和片断化(最大的威胁) 栖息地破坏、热带雨林面积减小、荒漠化 外来种入侵 资源过度开发(不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环境质量恶化(杀虫剂污染、水体污染、大气污染、全球性的气候变化
13、) 5生境片断化:一个面积大而连续的生境缩小并分割为两个或更多小块的过程 -林窗形成(gap formation):干扰从生境内部开始 -片断形成(fragmentation):干扰从生境外部开始 【与片断化后果有关的几个因素】 片断隔离的时间 与其它片断间的距离和连接度 片断大小和形状 片断在景观中的位置 【片断化的后果】 最初两个现象: 各片断之间的隔离(isolation) 内部小气候(microclimate)的变化(如太阳辐射、风和水分循环) 进一步导致片断中物理、化学和生物学因素的一系列变化(生态系统的变化、物种局域灭绝和物种多样性下降、边缘效应、生态学后果) 1外来种入侵 土著种
14、:指在其过去或现在的自然分布区域和扩散潜力范围内(即物种自然分布,或无直接间接引入或不需要人类干预能够存活繁衍的范围)的物种、亚种或更低级的分类群 外来种:指出现在其过去或现在的自然分布范围以外(即在原分布范围以外自然定殖的、或没有直接或间接引进、或没有人类活动就不能定殖)的物种、亚种或更低级的分类群,包括能够存活下来并繁殖的任何部分、配子或繁殖体 外来入侵种:指在自然、半自然生态系统或生境中定居下来的,对本地生物多样性产生影响并构成威胁的外来种 2生物入侵 当外来种进入一个新的地区并能存活、繁殖,形成野化种群,其种群的进一步扩散已经或即将造成明显的生态和经济后果,这一事件称生物入侵 3外来种
15、的传播 (1)人为传播:有意引进【如引进各种农作物或畜禽优良品种、观赏植物、天敌昆虫和授粉昆等。如喜旱莲子草、凤眼莲、米草、水盾草、薇甘菊】 无意传入【在各种国际交往的过程中,随进口的货物、交通工具及其他载体,偶然传入新的区域】 (2)非人为传播:借助自然因子传播到达新的区域,这些自然因子包括风雨、气流、江河、动物的迁移等等,如紫茎泽兰。 【外来种入侵的一般过程】 4入侵种的主要特点 传播能力强、对环境的适应性强、生命力强 【入侵机制】 -外来种的生物学特性【繁殖力强、生理抗逆性强、摄食能力强】 -入侵种与土著种的相互作用 -群落的可侵入性 -生境变化 【入侵种与土著种的相互作用】 -缺乏天敌
16、的控制,但不完全是如此 -种间抑制,有时是导致入侵成功的主要因素 -外来种与土著种间的竞争,外来种在新生境中的竞争能力往往强于生态位相似的本地种,通过排挤后者获得成功 -外来种的协同入侵。如携带病原体或寄生虫的外来种 -杂交促进入侵 【入侵种的影响】 -入侵种使生物多样性下降。少数种取代大多数其它物种,导致区域和全球范围内的生物均匀化、生态系统及其功能的退化 -对入侵地国家造成社会经济损失 5生态位:有多种定义,最初定义“一个物种或亚种所占据的最终的分布单元”,称为空间生态位 6鱼类入侵过程的几种模型: ( 1、运输引入建群扩散成为有害种 ( 2、引入成为有害种 ( 3、建群停滞扩散 ( 4、
17、引入逃逸建群成为有害种 7外来种的控制 (1.法规防治 控制外来种传播危害的最直接手段就是阻止其传入,即检疫。通过立法采取强制手段禁止危险性的外来种传入,是控制外来种的首要措施 (2.扑灭 有害外来种传入新区后,为彻底消灭这一外来种时所采取的行动,是一种紧急措施 (3.传统生物防治:对环境安全,经济合算,效果持久 (4.综合治理 有害生物综合治理(IPM) ,是当前国际上普遍公认并广泛采用的有害生物治理策略 1遗传修饰生物体genetically modified organisms (GMOs):利用生物技术将某生物基因转移到他种中, 改造生物的遗传物质,使改造的生物性状向人类需要的目标转变
18、。 2生物安全:防范转基因生物对人类、动植物、微生物和生态环境构成的危险或者潜在风险 -原因:遗传修饰生物体,也称转基因生物,可能给环境、人类健康甚至伦理道德各方面带来危机【生态危害:食物链效应、基因污染、逃逸为入侵生物;伦理问题:健康影响、违背自然规律、商业伦理】 3生物多样性与生物技术 (1)生物多样性是生物技术的基础【生物多样性的开发利用是生物技术创新的最重要的源泉,人类对赖以生存的地球过度地利用和破坏,将毁灭生物多样性】 (2)生物技术在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持续利用中的作用 -降低人类对生物资源的需求,寻找新的遗传多样性,并开发和研究基因资源,获得有效的药物和治疗方法; -检测生物多样性,
19、对未知物种进行定名和描述。系统分类学,对微生物进行培养和筛选,揭示遗传多样性; -生物技术在生物迁地保护的作用,如人工授精、选择性育种、胚胎移植、胚胎切割等 -解决外来种问题,运用雄性不育产品、基因工程产品、性引诱剂等 -解决小种群问题,在小种群中,遗传变异的丧失和有害突变的固定是不可逆的和不可避免的 1自然保护区定义:保护区专门用于生物多样性与有关自然和文化资源的管护,并通过法律和其它有效手段进行管理的陆地和海域 职能: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基地,开展科学研究的天然实验室,进行宣传教育的自然博物馆,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典范 水生野生动物保护 复习 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宣传纲要 野生动物保护 保护野生动物 保护野生动物 野生动物保护 野生动物保护 野生动物保护 保护野生动物 水生野生动物救护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