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霞面对“卡壳”的策略.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郝霞面对“卡壳”的策略.doc(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南通市第八届教师专业成长优秀论文评比学科类别:学前教育面对“卡壳”的策略如皋市吴窑镇中心幼儿园 郝霞 联系电话:在开设公开活动或是日常教学活动时,我最担心在组织幼儿集体活动时“卡壳”,活动前做方案一再推敲,可活动中依旧不断“卡壳”,为什么?集体活动中幼儿人多,不同的幼儿有着不同的思维方式、经验积累与兴趣爱好,面对同一个老师、同一套方案他们常常会有不同的感受和想法,当然也就会提出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使老师预设的活动方案的进程、方式、方向受阻,发生“卡壳”。对于一次具体的活动而言,“卡壳”是偶然的,对于一个长期在一线工作的教师而言,面对“卡壳”是不可避免的。以下是我在课堂教学中的拾贝,针对这些案例,
2、践行指南精神,游刃有余地处理“卡壳”问题,享受教育的乐趣,促进自己的专业发展。案例一:今天下午是美术活动小鸡,活动前,我一方面对此做了精心的设计:由欢快的歌曲小小蛋儿把门开导入,在游戏我是可爱的小小鸡中让幼儿通过身体动作演绎小鸡的各种动态与趣事,接着,请幼儿画出自己表演或喜爱的小鸡的样子,最后,将自己的作品插进展区的作业袋中,与同伴共享。另一方面做了一些必要的物质准备:(1)油画棒;(2)绘画用纸。我自己觉得活动设计脉络清晰,环环相扣,动静有序,步步为营,但是万万没想到活动中竟发生了“卡壳”。随着欢快的乐曲小小蛋儿把门开的淡去,我请幼儿想一想自己在生活中、图书中、电视中看见的小鸡的样子和爱做的
3、事,和好朋友一起把它表演出来。话刚出口,性急的孩子就坐不住了,纷纷站起身来准备表演。正当我满心欢喜的时候,突然,从后面传来张帅小朋友的声音,一个不应该在此时发出的声音“老师,今天要画小鸡吧。”当时我一呆本该是自己说的话,不想让孩子捷足先登了。教育策略:赞赏引起“卡壳”的问题或行为,挖掘其中闪光的东西,激励幼儿主动地参与集体活动。怎么办?绘画活动应有的情绪与经验的铺垫没有了,整个活动穿针引线的桥被移走了。一时间我满脑子想的就是:不要破坏全班幼儿刚刚培养起来的愉快的跃跃欲试的情绪,也不能打击张帅的积极性,尽量让这次活动愉快地、顺利地进行下去。当时我控制住自己激动的情绪,微笑着问张帅小朋友是怎么想到
4、的。张帅说:“我看见钢琴上放了许多纸和油画棒,你刚才又让我们唱小鸡的歌,我猜今天一定是叫小朋友画小鸡。”我环视全班后说:“张帅,你说对了。平时大家都说你聪明,看来聪明不是无缘无故的,一定是你的细心观察与思考使得你这样。所以,我建议小朋友们一起来夸夸你,谢谢你为我们的活动开了个好头。”小朋友们一起大声地说:“张帅,你真聪明”。我接着说:“其实,我们班会细心观察与思考的小朋友很多,下面我们就来比比,看谁平时观察小鸡最细心、观察别人表演最细心、画出的小鸡最有趣,说不定你比张帅还棒呢。”有了对引起“卡壳”的行为的激励评价,维持或创造了宽松、愉快的活动环境,幼儿在活动中不用欲言又止,真正能全力参与活动,
5、享受活动,使活动最终只属于幼儿自己。案例二:随着隆冬季节的来临,人们对阳光的热爱是与日俱增。心想这次安排的歌唱活动“我给太阳唱支歌”一定会受到孩子们的喜欢。果然,孩子们在一个小游戏中熟悉了歌词后,轻轻地跟在老师的钢琴后唱到:“太阳太阳亲亲我,脸儿好暖和,太阳太阳摸摸我,手儿热乎乎,太阳太阳喜呀喜欢我,我给太阳唱支歌,唱支歌。”听来软软的、暖暖的,我几乎沉浸在歌声里面了,欣赏的目光从小朋友们的脸上一一掠过,突然发现张程晨一脸不乐意地坐在那儿,嘴巴一动也不动。我走到她位置前,用眼神、手势示意她唱,她说:“太阳在天上,又听不见(我唱歌)。” 我和其他的孩子都一呆,活动一下子“卡”住了。教育策略:质疑
6、引起“卡壳”的问题,让幼儿在相互的辩解中解决问题,继续跟着既定的方案发展。这首歌是用一种拟人的抒情的手法完成的,张程晨是以一种客观的现实的目光去审视的,不能说她错,但也不能因为她对这一问题的独特的思考而舍去人们对美好事物的一种近似童话式的表达。告诉她,这是打比方,对于一个小班第一学期才三周岁多的孩子来说太深了,于是,我想从孩子的角度来分析、解决这个问题。于是,就请全班的小朋友来议一议这个问题。“太阳离我们老远的,我爸爸用(纸折的)火箭都射不到。”“太阳(离我们)不远,我妈妈说我睡懒觉时,它照到我屁股。”“可以用手卷一个喇叭,对着太阳说话、唱歌。”“大声点。”“轻轻的,因为太阳就在教室的窗子上。
7、”张程晨一听乐了,说:太阳有的时候还照在我的嘴巴上。于是,就愉快地加入到歌唱活动中来了。“卡”在幼儿相互的辩解中化解了,活动继续按着既定的方案发展。孩子的世界不同于成人的,他们有自己独特的观点和对这一观点的解释。当教育活动被“孩子气”式的问题卡住时,不妨让孩子自己去解决。案例三:快过春节了,我们小班年级组专门设计了一个主题活动:过新年。今天,按照一周活动安排表,该和小朋友们一起话“过年的食品”啦。小班的小朋友们对吃可是特别感兴趣,今天一定会是一个愉快而丰富的活动。果然,我刚开了个头,孩子们就七嘴八舌的说开了。突然,一个孩子大叫起来:“哇,外面下雪了。”大家不约而同地向外张望,只见铜钱大小的雪花
8、在窗外飘飘洒洒。孩子们纷纷跑到窗边,全身心地看起了雪花。我的“过年的食品”“卡壳”了。教育策略:顺着引起“卡壳”的问题的思路,找到幼儿的新的兴趣点,向着幼儿需要的方向看齐。孩子们的兴趣点转移了,他们的需要变了,我该怎么办?想办法把孩子们的目光再吸引到原课题上来吗?不,我觉得那样太残忍了,也太不了解纲要和指南精神了那么多小朋友的需求,那么多小朋友的乐趣,怎忍心剥夺。更何况,雪作为一种自然资源,在我们这个地区还是很少见的,为什么不“将错就错”利用好这一资源,追随幼儿的兴趣点,满足幼儿的需要呢?于是,我带着全班的孩子们跑向了室外那漫天飞舞的雪花。我们用手去抓、用嘴去亲、用眼去欣赏、用耳朵去听,用我们
9、的心去感受我们喜爱的雪花。相信这时的孩子是最快乐的,这时的经验积累是最实在的。“过年的食品”卡的壳我没能解开,我觉得孩子们得到了更多,沉下心来细想一想:有的“卡壳”本就不用解,解了反到会变成一个错。案例四:三八妇女节到了。按照惯例,今天安排了一次传统的音乐活动好妈妈。这一活动我已经组织过多次,每次都能激起孩子对妈妈浓浓的爱,把歌唱得甜甜的、动作做得美美的。所以,今天走进教室组织好妈妈活动的刹那,我是信心十足的。我先请幼儿谈谈妈妈的辛劳、妈妈的好(给“我为妈妈做点什么?”做些感情铺垫)。话刚出口,从黄文倩小朋友那儿就传来不和谐的声音“老师,我妈妈不做什么,我妈妈就睡觉。”语气中不满尽显。成睿思也
10、应和到:“我妈妈也不做什么,我妈妈最喜欢睡觉。”当时我的头“嗡”地一震,怎么办?撤?那哪儿行!爱妈妈的教育是肯定要进行的,如果幼儿对自己的妈妈都没有爱,他现在和将来哪儿来的亲社会行为呢?不撤,又怎么办呢?教育策略:顺着引起“卡壳”的问题的思路,找到一些可以充当桥梁的东西,向着需要的方向看齐。现在,这几个孩子连最基本的对妈妈的肯定都没有,怎么唱我的好妈妈呀? 我思量再三,决定顺着黄文倩提出的问题的思路,找到一些可以充当桥梁的东西,向着自己需要的方向看齐。于是,我振作起来,顺着黄文倩、成睿思的话搭起了桥梁:老 师:“倩倩、思思,你们知道妈妈什么时候开始睡觉吗?”黄文倩:“不知道。”成睿思:“我睡觉
11、的时候妈妈不在家里。”老 师:“妈妈去哪儿了。”成睿思:“妈妈在医院(上班)。”黄文倩:“妈妈在店里(卖东西)。”老 师:“哦,原来你们的妈妈晚上还要做事。那么,晚上你和谁在家里,又干什么呢?”成睿思:“和奶奶一起看电视。”黄文倩:“爷爷和我玩。”老 师:“晚上,你们和爷爷奶奶在家里看电视、做游戏,累了,就上床睡觉了。妈妈还必须在店里、在医院里做事情,要很晚很晚才能回家,很晚很晚才能睡觉”结果,孩子满意地笑了,我的思路开始畅通无阻,教学又进入预定的轨道活动中出现的“卡壳”就像河上出现的断桥,老师要做的,就是寻找修复桥梁的材料,把坏处、断处修复,使桥梁畅通无阻。案例五:大班音乐童话剧活动小兔乖乖
12、是历届大班幼儿所喜闻乐见的。情节曲折有趣,道白琅琅上口,歌曲富有角色特征,幼儿表演起来是乐此不疲。今天在表演游戏活动中,小朋友们又在玩小兔乖乖了,可当唱到“打打打,打死大灰狼”时,兔妈妈(张同远小朋友)突然说:“不能打(大灰狼)不能打(大灰狼),打了(大灰狼)要被警察叔叔抓。” 张同远的话引起了小朋友们的争论,有的小朋友强烈反对,有的小朋友觉得张同远说得对,争论的双方不约而同地把目光投向我。教育策略:悬起引起“卡壳”的问题,让幼儿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自己动手、动脑,找寻解决问题的金钥匙。眼看着音乐活动“旁逸斜出”无法进行下去。我觉得这不仅仅是个一句两句说不清楚的问题,也不应是老师给个答案就完事的问
13、题。于是我故意装着一脸疑惑地说:“是吗?警察为什么要保护野狼呢?狼受保护了,小兔子该怎么办呢?老师也不太清楚。这个问题放学以后我们分头去找人问、去查资料,明天大家把问到的、查阅到的情况一交流不就知道了吗?”现在大灰狼要吃可爱的小兔宝宝被兔妈妈看见了,就像有坏人要伤害你被你妈妈看见了一样,你说,你的妈妈会怎么办?兔妈妈会怎么办呢?”孩子们不约而同地说:“打死大灰狼。”游戏又继续下去,但悬念已在幼儿心中,相信今天晚上一定有不少小朋友在动手、动脑解决这个问题,明天这个“卡壳”的问题一定不会再成为问题。大班幼儿已经有自己的主见,愿意主动探究,老师不妨把引起幼儿关注的、通过自己努力与家长协助能基本解决的“卡壳”的问题抛给他们,一则提高活动效率,二则培养幼儿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一直以为“卡壳”是不可避免的,现在看来也不一定。活动前,老师对孩子能力的了解程度,对一些材料的设计与选择的思考程度有时也会成为活动中引起“卡壳”的因素。每当此时,老师要做的就是及时审踱,从幼儿的思维与学习特点出发找到新的适用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