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考试大纲及题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考试大纲及题型.doc(3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11年统计从业资格考试大纲 目 录 说明 统计基础知识考试大纲第一章 总论第二章 统计调查第三章 统计整理第四章 统计指标第五章 时间数列第六章 统计指数第七章 抽样调查基础知识第八章 统计分析基础知识 统计实务考试大纲第一章 统计报表制度综述第二章 统计分类与统计分类标准化第三章 基本单位统计第四章 生产活动统计第五章 能源统计第六章 财务统计第七章 劳动统计第八章 固定资产投资统计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题型示例 统计法基础知识考试大纲第一章 统计法基本问题第二章 统计调查管理第三章 统计资料的管理和公布第四章 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第五章 统计违法行为与法律责任第六章 统计监督检查与行政争
2、议的解决统计法基础知识题型示例说 明 按照统计从业资格认定办法的要求,统计从业资格考试包括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和统计法基础知识两个考试科目。其中,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科目包含两个部分。鉴此,统计从业资格考试大纲由三部分组成,即统计基础知识考试大纲、统计实务考试大纲和统计法基础知识考试大纲。统计从业资格考试大纲将考生应该掌握的内容分为若干章节,每个章节有三个方面的要求:一是学习目的与要求;二是学习的主要内容;三是考核知识点。其中考核知识点涵盖了统计从业资格考试的命题范围,命题范围反映了统计从业资格考试对考生的如下基本要求:掌握考试大纲各章节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及其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3、并能运用这些概念、原理、方法,分析和解决有关的理论和实际问题。为适应统计从业资格考试答题科学化、规范化的要求,从2009年开始,考试试题全部采用了客观性题型。其中,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科目考试的题型是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和综合应用题四种题型;统计法基础知识科目考试的题型是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和案例分析题四种题型。为便于考生的学习和备考,大纲列出了各类题型的示例。2007年5月,国家统计局发布了新修订的统计从业资格认定办法,进一步规范和完善了统计从业资格考试制度。2009年,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进行了修订,新统计法于2010年1月1日开始实施。此间,
4、随着统计工作的改革和发展,国家统计局颁布了一些新的规章和制度。适应这种形势,并总结以往统计从业资格考试工作的经验,我们在2009年的基础上拟定了2010年的考试大纲。2010年统计从业资格考试大纲符合新统计法及其相关法规、规章、制度的规定,与基层统计工作实际结合得更加紧密,其基础性、通用性、实用性的特点也更加突出。与2010年的考试大纲相比,2011年的考试大纲没有变化。统计基础知识考试大纲第一章 总论学习目的与要求:学习并掌握统计的涵义、统计学中的基本概念以及统计的任务与过程。学习的主要内容:第一节 统计的涵义一、什么是统计二、统计工作、统计资料、统计学三者之间的关系第二节 统计学中的基本概
5、念一、总体与总体单位(一)总体(二)总体单位(三)总体与总体单位的关系二、指标与标志(一)指标(二)标志(三)指标与标志的区别(四)指标与标志的联系三、变异与变量(一)变异(二)变量第三节 统计的任务与过程一、统计的任务二、统计的过程(一)统计的工作过程(二)统计的认识过程考核知识点:第一节 统计的涵义1.什么是统计 2.统计工作、统计资料和统计学三者之间的关系第二节 统计学中的基本概念1.总体 2.总体单位 3.指标 4.标志 5.变异 6.变量 7.总体与总体单位的关系 8.指标与标志的区别与联系第三节 统计的任务与过程1.统计的任务 2.统计的工作过程 3.统计的认识过程第二章 统计调查
6、学习目的与要求:学习并掌握统计调查的概念、作用和种类;统计调查方案的设计;统计调查的方式;统计调查中数据搜集的方法;统计调查误差的种类及控制途径。学习的主要内容:第一节 统计调查的概念与种类一、统计调查的概念与作用二、统计调查的要求三、统计调查的种类(一)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二)连续调查和不连续调查(三)统计报表和专门调查第二节 统计调查方案一、调查目的二、调查对象、调查单位和报告单位三、调查项目和调查表四、调查时间和调查期限五、调查的组织计划第三节 统计调查的方式一、定期统计报表二、普查三、重点调查四、抽样调查五、典型调查六、各种统计调查方式的结合运用第四节 统计资料搜集的方法一、初级资料
7、搜集的方法(一)直接观察法(二)报告法(三)面谈访问法(四)邮寄访问法(五)电话访问法(六)互联网访问法二、次级资料的搜集方法三、企业事业单位统计资料的搜集(一)原始记录(二)统计台账(三)企业内部报表四、统计资料报送的形式第五节 统计调查资料的质量控制一、统计调查误差的种类二、控制统计调查误差的途径(一)控制登记误差的方法(二)控制代表性误差的方法考核知识点:第一节 统计调查的概念与种类1.统计调查 2.统计调查的要求 3.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 4.连续调查和不连续调查 5.统计报表和专门调查第二节 统计调查方案1.调查对象 2.调查单位 3.报告单位 4. 调查项目 5. 调查表 6. 调
8、查时间 7. 调查期限 8.调查的组织计划第三节 统计调查的方式1.定期统计报表 2.普查 3. 重点调查 4.抽样调查 5.典型调查 6.各种统计调查方式结合运用的意义 第四节 统计资料搜集的方法1.直接观察法 2.报告法 3.面谈访问法 4.邮寄访问法 5.电话访问法 6.互联网访问法 7.企业事业单位原始记录 8.统计台账 9.企业内部报表 10.次级资料的搜集方法 11.统计资料报送的形式第五节 统计调查资料的质量控制1.统计调查误差 2.登记误差 3.代表性误差 4.登记误差的控制 5.代表性误差的控制第三章 统计整理学习目的与要求:了解并掌握统计整理的意义和步骤;统计分组的概念、作
9、用和方法;次数分布的概念;分布数列的种类、变量分布数列的编制;次数分布的表示方法;正态分布的概念;数据的计算机录入汇总与质量控制;统计表的概念、构成、内容、分类及其基本编制规则。学习的主要内容:第一节 统计整理的内容和方法一、统计整理的概念和任务二、统计整理的内容三、统计整理的方法第二节 统计分组一、统计分组的概念二、统计分组的作用三、统计分组方法(一)选择分组标志的原则(二)统计分组方法四、统计分组体系(一)简单分组与平行分组体系(二)复合分组与复合分组体系五、统计工作中常用的统计分组第三节 次数分布一、次数分布的概念二、分配数列的种类三、变量数列的编制(一)单项式变量数列的编制方法(二)组
10、距式变量数列的编制方法四、次数分布的表示方法(一)列表法(二)图示法五、正态分布第四节 数据的计算机录入汇总与质量控制一、计算机汇总的步骤二、数据录入的质量控制第五节 统计表一、统计表的概念及作用二、统计表的构成和内容三、统计表的分类四、统计表的编制规则考核知识点:第一节 统计整理的内容和方法1.统计整理的概念 2.统计整理的意义 3.统计整理的内容 4.统计整理的方法第二节 统计分组1.统计分组 2.统计分组的作用 3.统计分组的方法 4.统计分组体系 5.简单分组 6.平行分组体系 7.复合分组 8.复合分组体系 9.选择分组标志的原则 10.统计工作中常用的统计分组第三节 次数分布1.次
11、数分布 2.分配数列 3.品质数列 4.变量数列 5.组距 6.组限 7.等距数列 8.异距数列 9.组中值 10.频数 11.频率 12.正态分布 13.编制单项式变量数列 14.编制组距式变量数列 15.计算组限与组中值 16.计算频数与频率 17.用列表法和图示法表示次数分布 18.正态分布第四节 数据的计算机录入汇总与质量控制1.计算机汇总的步骤 2.数据录入的质量控制 3.计算机数据审查方法第五节 统计表1.统计表 2.统计表的作用 3.统计表的构成 4.统计表的内容 5.统计表的分类 6.统计表的编制第四章 统计指标学习目的与要求:学习并掌握统计指标的涵义、特点、作用和种类;总量指
12、标、相对指标、平均指标和标志变异指标的概念、作用及计算方法。学习的主要内容:第一节 统计指标与统计指标体系一、统计指标的涵义二、统计指标的特点和作用三、统计指标的种类四、统计指标体系第二节 总量指标一、总量指标的概念和作用二、总量指标的种类(一)总体单位总量指标和总体标志总量指标(二)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三、总量指标的计量单位(一)实物单位(二)价值单位(三)劳动时间单位四、总量指标的计算原则第三节 相对指标一、相对指标的概念二、相对指标的作用三、相对指标的种类和计算原则(一)同一总体内部之比的相对指标(二)两个总体之间对比的相对指标(三)计算相对指标的原则第四节 平均指标一、平均指标的概念、作
13、用及分类(一)平均指标的概念(二)平均指标的作用(三)平均指标的分类二、算术平均数(一)简单算术平均数(二)加权算术平均数三、调和平均数(一)简单调和平均数(二)加权调和平均数四、几何平均数第五节 标志变异指标一、标志变异指标的概念及其作用二、标志变异指标的计算考核知识点:第一节 统计指标与统计指标体系1.统计指标 2.数量指标 3.质量指标 4.总量指标 5.相对指标 6.平均指标 7.标志变异指标 8.统计指标的构成要素 9.统计指标的特点 10.统计指标的作用第二节 总量指标1.总量指标 2.总体单位总量指标 3.总体标志总量指标 4.时期指标 5.时点指标6.实物单位 7.价值单位 8
14、.劳动时间单位 9.总量指标的分类标准 10.单位总量和标志总量的关系 11.时期指标与时点指标的区别 12.总量指标的作用 13.总量指标计量单位的种类 14.总量指标的计算原则 15.总量指标的计算第三节 相对指标1.相对指标 2.系数、成数、百分数、千分数 3.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 4.结构相对指标 5.比例相对指标 6.动态相对指标 7.比较相对指标 8.强度相对指标 9.相对指标的作用 10.相对指标的计算原则 11.各种相对指标的计算第四节 平均指标1.平均指标 2.简单算术平均数 3.加权算术平均数 4.简单调和平均数 5.加权调和平均数 6.平均指标的作用 7.算术平均数与调和
15、平均数的计算 8.几何平均数第五节 标志变异指标1.标准差及其计算 2.标准差系数及其计算第五章 时间数列学习目的与要求:学习并掌握时间数列的概念、作用、种类、特征和编制原则;计算平均发展水平(序时平均数)、增长量、平均增长量、发展速度和增长速度、平均发展速度和平均增长速度。学习的主要内容:第一节 时间数列的概念和种类一、时间数列的概念二、时间数列的作用三、时间数列的种类(一)总量指标时间数列(二)相对指标时间数列(三)平均指标时间数列四、时间数列的特征五、时间数列的编制原则第二节 时间数列的水平指标一、发展水平二、平均发展水平(一)平均发展水平的概念和作用(二)序时平均数的计算三、增长量(一
16、)逐期增长量(二)累计增长量(三)逐期增长量与累计增长量之间的关系四、平均增长量第三节 时间数列的速度指标一、发展速度(一)定基发展速度(二)环比发展速度(三)定基发展速度与环比发展速度之间的关系二、增长速度三、平均发展速度和平均增长速度(一)水平法(二)累计法考核知识点:第一节 时间数列的概念和种类1.时间数列 2.时间数列的作用 3.时间数列的种类 4.时间数列的特征 5.时间数列的编制原则第二节 时间数列的水平指标1.发展水平 2.平均发展水平(序时平均数) 3.增长量 4.平均增长量 5.平均发展水平与一般平均数的关系 6.平均发展水平的作用 7.序时平均数的计算 8.增长量的计算 9
17、.平均增长量的计算第三节 时间数列的速度指标1.发展速度 2.增长速度 3.年距发展速度 4.年距增长速度 5.发展速度的计算 6.增长速度的计算 7.平均发展速度的计算 8.平均增长速度的计算第六章 统计指数学习目的与要求:学习并掌握指数的概念、分类、作用及指数体系的应用;计算综合指数,能够利用综合指数体系进行因素分析。学习的主要内容:第一节 统计指数的概念及其应用一、统计指数的概念二、统计指数的分类(一)个体指数和总指数(二)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三)动态指数和静态指数三、统计指数的作用第二节 总指数及其编制方法一、综合指数的编制方法(一)综合指数的概念(二)综合指数的编制方法(三)
18、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的编制方法二、平均指数及其编制方法(一)平均指数的概念(二)平均指数的编制方法(三)平均指数与综合指数的区别和联系第三节 指数体系及其因素分析一、指数体系的概念及作用二、指数因素分析法的步骤三、综合指数体系因素分析第四节 几种常用的统计指数一、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二、国房景气指数三、消费者信心指数四、企业家信心指数(宏观经济景气指数)五、股价指数考核知识点:第一节 统计指数的概念及其应用1.狭义的指数 2.广义的指数 3.个体指数 4.总指数 5.动态指数 6.静态指数 7.统计指数的分类 8.统计指数的作用第二节 总指数及其编制方法1.平均指数 2.综合指数
19、3.平均指数的编制方法 4.平均指数和综合指数的区别与联系 5.编制数量指标综合指数 6.编制质量指标综合指数第三节 指数体系及其因素分析1.指数体系 2.综合指数体系因素分析第四节 几种常用的统计指数1.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 2.国房景气指数 3.消费者信心指数 4.企业家信心指数(宏观经济景气指数) 5.股价指数第七章 抽样调查基础知识学习目的与要求:学习并掌握抽样调查的基本概念和有关知识。学习的主要内容:第一节 抽样调查的概念、特点及分类一、抽样调查的概念与特点(一)抽样调查的概念(二)抽样调查的特点二、抽样调查的种类(一)非概率抽样(二)概率抽样第二节 抽样推断的几个基本概念一、
20、总体和样本二、总体指标和样本指标第三节 抽样误差一、抽样误差的概念(一)代表性误差(二)抽样平均误差(三)影响抽样误差的因素二、抽样平均误差的计算(一)样本平均数的抽样平均误差的计算(二)样本成数的抽样平均误差的计算(三)总体方差未知时的解决办法三、抽样误差的允许范围(一)抽样极限误差(二)抽样误差范围估计的可靠程度(三)极限误差的计算第四节 参数估计一、点估计二、区间估计第五节 样本单位数的确定一、影响样本单位数的几个主要因素二、必要抽样单位数目的计算(一)推断总体平均数时,必要抽样单位数目的计算(二)推断总体成数时,必要抽样单位数目的计算考核知识点:第一节 抽样调查的概念、特点及分类1.抽
21、样调查 2.随机原则 3.抽样调查的特点 4.抽样调查的种类 5.非概率抽样 6.概率抽样 7.重复抽样 8.不重复抽样 9.简单随机抽样 10.系统随机抽样 11.分层随机抽样 12.整群抽样第二节 抽样推断的几个基本概念1.总体 2.样本 3.总体指标 4.样本指标第三节 抽样误差1.系统误差 2.随机误差 3.抽样平均误差 4.抽样极限误差 5.影响抽样误差的因素第四节 参数估计1.点估计 2.区间估计第五节 样本单位数的确定影响样本单位数的几个主要因素第八章 统计分析基础知识学习目的与要求:学习并掌握统计分析与统计分析报告的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学习的主要内容:第一节 什么是统计分析一、
22、统计分析的概念二、统计分析的特点三、企业统计分析的作用四、统计分析的程序第二节 常用的统计分析方法一、对比分析法二、比例分析法三、速度分析法四、动态分析法五、弹性分析法六、因素分析法七、相关分析法八、模型分析法九、综合评价分析法第三节 统计分析报告写作的特点与原则一、统计分析报告写作的特点二、统计分析报告写作的原则考核知识点:第一节 什么是统计分析统计分析的概念、特点、作用、程序第二节 常用的统计分析方法常用统计分析方法的种类第三节 统计分析报告写作的特点与原则统计分析报告写作的特点、原则统计实务考试大纲第一章 统计报表制度综述学习目的与要求:学习并掌握统计报表制度的基本概念、性质、框架、内容
23、;统计报表制定、管理与实施的过程。学习的主要内容:第一节 统计报表制度基本框架一、国家统计报表制度(一)周期性普查制度(二)经常性调查制度(三)非经常性调查制度二、部门统计报表制度三、地方统计报表制度第二节 统计报表制度的管理一、统计报表制度管理的相关法规依据二、管理机构与职责权限三、管理原则与事后监督第三节 统计报表制度的贯彻与实施一、普查制度的贯彻与实施二、经常性和非经常性调查制度的贯彻与实施考核知识点:第一节 统计报表制度基本框架1.国家统计报表制度 2.部门统计报表制度 3.地方统计报表制度 4.普查制度 5.经常性调查制度 6.非经常性调查制度第二节 统计报表制度的管理1.统计报表制
24、度管理原则 2.统计报表制度管理的法规依据 3.统计报表制度管理机构及其职责权限 4.统计报表的法定标识第三节 统计报表制度的贯彻与实施普查制度、经常性、非经常性调查制度的贯彻与实施第二章 统计分类与统计分类标准化学习目的与要求:学习并掌握统计分类、统计分类标准和统计分类标准化的基本概念;统计分类标准化的作用和特点;常用统计分类标准的主要内容。学习的主要内容:第一节 概述一、统计分类、统计分类标准、统计分类标准化的概念二、统计分类标准化的作用三、统计分类标准化的特点第二节 常用统计标准分类介绍一、全国组织机构代码编制规则二、统计用区划代码三、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四、三次产业划分规定五、关于划分企业
25、登记注册类型的规定六、关于统计上对公有和非公有控股经济的分类办法七、统计上划分城乡的规定八、统计上大中小型企业划分办法(暂行)考核知识点:第一节 概述1.统计分类 2.统计分类标准 3.统计分类标准化 4.统计分类标准化的作用 5. 统计分类标准化的特点第二节 常用统计标准分类介绍常用统计标准的类别及其主要内容、适用范围第三章 基本单位统计学习目的与要求:学习并掌握基本单位的概念;法人单位和产业活动单位的条件;法人单位与产业活动单位的关系;基本单位统计的主要内容。学习的主要内容:第一节 概述一、基本单位的概念二、法人单位和产业活动单位的条件三、法人单位与产业活动单位的关系第二节 基本单位统计的
26、主要内容各类单位的基本标识、主要属性、基本状况和其他主要数据等第三节 基本单位统计调查方法一、经济普查年份的基本单位统计二、非经济普查年份的基本单位统计考核知识点:第一节 概述1.基本单位 2.法人单位 3.产业活动单位 4.法人单位与产业活动单位的关系第二节 基本单位统计的主要内容1.基本单位统计的范围 2.基本单位统计的主要内容第三节 基本单位统计调查方法经济普查年份和非经济普查年份的基本单位统计调查方法第四章 生产活动统计学习目的与要求:学习并掌握生产活动统计的基本概念;生产活动价值量统计和实物量统计的主要内容;生产活动主要统计指标、效益指标的计算方法。学习的主要内容:第一节 概述一、生
27、产活动统计概念二、生产活动统计范围三、生产活动统计单位和对象第二节 生产活动价值量统计一、增加值的概念及计算方法(一)生产法增加值(二)收入法增加值二、国民经济各行业总产出的概念及计算方法三、生产、销售与库存价值量统计第三节 生产活动成果的实物量统计一、农业产品产量二、工业产品产量、销售量、库存量三、运输业运输量、周转量第四节 生产活动成果统计分析指标一、增加值率二、工业产品销售率考核知识点:第一节 概述1.生产活动统计的概念及范围 2.各门类生产活动统计的单位和对象第二节 生产活动价值量统计1.增加值、总产出、中间投入、固定资产折旧、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及各行业总产出的基本概念和
28、计算方法 2.工业生产、销售、库存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 3.批发零售贸易业的购进、销售、库存额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 4.生产法增加值与收入法增加值计算方法的区别第三节 生产活动成果的实物量统计1.生产活动实物量统计的基本概念 2.农业产品产量指标统计的范围 3.工业产品产量、销售量、库存量指标统计的范围 4.运输业运输量、周转量指标统计的范围第四节 生产活动成果统计分析指标增加值率、工业产品销售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第五章 能源统计学习目的与要求:学习并掌握能源统计的概念、统计范围、主要统计内容、统计指标、统计原则及方法。学习的主要内容:第一节 概述一、能源统计的概念二、能源统计的研究对象三、能源
29、统计的任务第二节 能源统计的主要内容一、能源购进统计二、能源消费统计三、能源库存统计考核知识点:第一节 概述能源统计的概念、研究对象和任务第二节 能源统计的主要内容1.能源购进量、消费量、库存量的概念 2.能源购进量、消费量、库存量的统计范围、核算原则及计算方法 3.能源加工转换的投入量、能源加工转换产出量、综合能源消费量等的计算方法第六章 财务统计学习目的与要求:学习并掌握财务统计的基本概念、目的及作用;财务统计的主要分类;企业财务统计和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统计的主要内容;财务主要统计指标的概念及其资料来源。学习的主要内容:第一节 概述一、财务统计的基本概念二、我国财务统计的基本情况第二节 企业
30、财务统计的主要内容一、企业资产负债财务统计二、企业损益财务统计三、企业工资、福利、增值税财务统计第三节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统计的主要内容一、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统计的主要指标二、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统计主要指标的内容考核知识点:第一节 概述1.财务统计的概念 2.我国财务统计的基本情况第二节 企业财务统计的主要内容1.企业财务统计指标的分类及其作用 2.企业资产负债财务统计、企业损益财务统计和工资、福利、增值税财务统计的主要指标的概念 3.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统计的内容 4.收入、成本及费用、利润及分配统计的内容 5.工资、福利、增值税统计的内容第三节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统计的主要内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统
31、计的主要指标及其内容第七章 劳动统计学习目的与要求:学习并掌握劳动统计的主要内容;主要指标的概念、定义、范围和计算方法。学习的主要内容:第一节 概述一、劳动统计研究对象二、劳动统计主要内容第二节 从业人员统计一、从业人员的概念和范围二、在岗职工的概念和范围三、从业人员统计的原则和方法四、从业人员的构成统计五、从业人员的变动统计第三节 城镇劳动力就业与失业统计一、就业人员的概念和范围二、失业人员的概念和范围三、城镇失业率第四节 从业人员劳动报酬统计一、单位从业人员劳动报酬的概念和范围二、在岗职工工资总额统计三、平均工资的计算方法考核知识点:第一节 概述劳动统计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第二节 从业人员
32、统计从业人员、单位从业人员、在岗职工、期末人数、平均人数、长期职工、临时职工等统计指标的概念、统计原则、统计范围及计算方法第三节 城镇劳动力就业与失业统计1.就业人员、失业人员的概念 2.城镇失业率的计算方法第四节 从业人员劳动报酬统计1.单位从业人员劳动报酬的概念 2.在岗职工工资总额的概念及构成 3.工资总额包括的各项指标的概念及内容 4.工资总额不包括的范围 5.平均工资、平均实际工资、平均实际工资指数的计算方法第八章 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学习目的与要求:学习并掌握固定资产投资统计的基本概念、工作任务及主要内容。学习的主要内容:第一节 概述一、固定资产及固定资产投资的概念二、固定资产投资统计
33、的作用第二节 固定资产投资统计的主要内容一、建设项目统计二、投资完成额统计三、资金来源统计四、新增固定资产统计五、新增生产能力(或工程效益)统计六、房屋建筑面积统计七、投资经济效益统计八、房地产开发投资统计考核知识点:第一节 概述1.固定资产的概念 2.固定资产投资的概念第二节 固定资产投资统计的主要内容1.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的概念及构成 2.房地产开发投资的概念及构成 3.新增固定资产的概念及条件 4.新增生产能力统计的主要指标 5.房屋建筑面积统计的主要指标 6.投资经济效益统计的主要指标 7.房地产开发投资统计的分类 8.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的计算方法和计算价格 9.新增固定资产的计算条件
34、和计算方法 10.固定资产投资经济效益主要指标的计算方法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题型示例一、单项选择题(选出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选项的代表字母填写在答题纸上) 对某省饮食业从业人员的健康状况进行调查,调查单位是该省饮食业的( )。A.全部网点 B.每个网点 C.所有从业人员 D.每个从业人员正确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有2个以上正确答案,请将正确选项的代表字母填写在答题纸上,多选、错选、漏选、未选均不得分) 判断一项资产是不是固定资产应依据( )。A.它在生产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B.自然形态 C.使用年限 D.单位价值 E.实物形态正确答案:ACD三、判断题(请将答案符号填写在答题纸上,正确
35、的划“”,错误的划“”) 从业人员是指从事一定社会经济活动并取得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的人员。( )正确答案:四、综合应用题(每题有若干组答案选项,每组有1个或1个以上正确答案,请将正确选项的代表字母填写在答题纸上,每组分别计分,在每组选项内多选、错选、漏选、未选,该组均不得分) 某企业2001-2006年期间工业总产出资料如下表所示:某企业2001-2006年期间工业总产出 单位:万元 年份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2006年工业总产出200220231240252262请回答:(1)该企业2001-2006年期间工业总产出数列属于( )。A.总量指标时间数列 B.数量指标时间数列 C.时期数列 D.时点数列(2)该企业2001-2006年期间工业总产出的年平均增长量为( )万元。A.10.33 B.12.40 C.42.00 D.62.00(3)该企业2001-2006年期间工业总产出的年平均增长速度为( )。A. B. C. D. (4)该企业2001-2006年期间年平均工业总产出为( )万元。A.239.33 B.239.14 C.237.43 D.234.17正确答案:(1)AC (2)B (3)C (4)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