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考试大纲及复习要点.docx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30978109 上传时间:2022-08-07 格式:DOCX 页数:177 大小:263.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考试大纲及复习要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7页
《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考试大纲及复习要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考试大纲及复习要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考试大纲及复习要点.docx(17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Four short words sum up what has lifted most successful individuals above the crowd: a little bit more.-author-date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考试大纲及复习要点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复习和考试要点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考试大纲考核能力要求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是统计从业资格认定办法所规定的、获取统计从业资格证书的考核课程之一。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从事统计工作的人员,应当达到统计从业资格认定办法所规定的“具备从事统计工作所需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要求。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的考核要求分为识记

2、、领会、简单应用和综合应用。识记:了解有关概念、方法、公式的含义,并能正确表述和做出判断。领会:在识记的基础上,能全面把握有关概念和基本方法,并能掌握有关概念和方法的联系和区别。简单应用:在领会的基础上,能够运用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对有关的理论及实际问题进行定量和定性基本分析。综合应用:在简单应用的基础上,能用学过的多个知识点,综合分析和解释比较复杂的问题。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1考试采取闭卷笔试的方式,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试卷总分为100分。2考核范围包括本大纲考试内容所规定的知识点及知识点下的知识细目。3试卷中对不同能力层次要求的分数比例为:识记占30%,领会占40%,应用占30%。4试卷中试

3、题的难易程度分为:易、较易、较难、难四个等级。每份试卷中不同难易程度试题的分数比例为3331。5本课程考试题型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综合应用题。其中,单项选择题30题,每题1分,共30分;多项选择题10题,每题2分,共20分;判断题20题,每题1分,共20分;综合应用题3题,每题10分,共30分。考核内容和考核要求第一部分总论一、考核内容1统计的相关概念(1)统计的涵义2统计学的基本概念(1)总体和个体(2)样本与样本单位(3)指标与标志(4)变异和变量3统计的过程(1)统计的工作过程(2)统计的认识过程二、考核要求1统计的相关概念识记:统计工作的定义;统计资料的定义;统计学的定

4、义。领会:统计不同涵义之间的关系。2统计学的基本概念识记:总体的定义;个体的定义;样本的定义;样本单位的定义;指标的定义;标志的定义;标志的分类;标志值的定义;变异的定义;变量的定义。领会:总体与个体之间的关系;指标与标志之间的关系;总体的基本特征。3统计的过程识记:统计的认识过程。领会:统计的工作过程。 第二部分统计调查一、考核内容1统计调查的相关概念(1)统计调查的定义(2)统计调查的基本要求(3)统计调查的分类2统计调查的方案(1)统计调查方案的内容(2)调查目的(3)调查对象、调查单位和报告单位(4)调查项目和调查表(5)调查时间、调查期限和调查空间(6)调查的组织计划3统计调查的方式

5、(1)普查(2)概率抽样调查(3)重点调查(4)典型调查4统计资料的搜集方法(1)原始资料搜集的方法(2)次级资料搜集的方法(3)企业事业单位统计资料的搜集(4)统计资料的报送形式5统计调查资料的质量控制(1)统计调查误差的种类(2)统计调查误差的控制途径二、考核要求1统计调查的相关概念识记:统计调查的定义;原始资料的定义;次级资料的定义;统计调查的基本要求。领会:统计调查的分类。2统计调查的方案识记:统计调查方案的定义;调查目的的定义;调查对象、调查单位和报告单位的定义;调查项目和调查表的定义;调查项目的注意事项;调查表的构成形式;调查时间、调查期限和调查空间的定义;调查组织计划的定义。领会

6、:调查对象、调查单位和报告单位的关系。3统计调查的方式识记:普查的概念;普查的组织方式;概率抽样调查的定义;概率抽样调查的误差;重点调查的定义;典型调查的定义。领会:概率抽样调查的特点;概率抽样调查的方法。4统计资料的搜集方法识记:原始资料的搜集方法;次级资料的搜集方法;企业事业单位统计资料的搜集;统计资料的报送形式。5统计调查资料的质量控制识记:统计调查误差的种类;统计调查误差的控制途径。第三部分统计整理一、考核内容1统计整理的相关概念(1)统计整理的定义(2)统计整理的意义(3)统计整理的步骤2统计分组(1)统计分组的定义(2)统计分组的作用(3)统计分组的原则(4)统计分组的方法(5)统

7、计分组体系3统计分布(1)统计分布的概念(2)统计分布的编制过程(3)组距式变量数列编制的基本概念(4)统计分布的表示方法4统计表(1)统计表的概念(2)统计表的构成和内容(3)统计表的分类(4)统计表的编制规则二、考核要求1统计整理的相关概念识记:统计整理的定义;统计整理的意义;统计整理的步骤。2统计分组识记:统计分组的定义;统计分组的作用;统计分组的原则;统计分组的关键;分组标志选择的原则;划分各组界限;统计分组体系。3统计分布识记:统计分布的定义;统计分布的分类;变量数列的分类;组距与组数的定义;等距数列与不等距数列的定义;组限与组中值的定义;频数与频率的定义;统计分布的表示方法;列表法

8、;折线图;11曲线图;12饼图。领会:组距与组数的关系;直方图。简单应用:统计分布的编制过程;组中值的计算;频数与频率的计算。4统计表识记:统计表的定义;统计表的作用;统计表的构成;统计表的内容;统计表的编制规则。领会:统计表的分类。第四部分统计指标一、考核内容1统计指标的相关概念(1)统计指标的定义(2)统计指标体系(3)统计指标的特点(4)统计指标的分类2总量指标(1)总量指标的定义(2)总量指标的种类(3)总量指标的计量单位(4)总量指标的统计要求3相对指标(1)相对指标的定义(2)相对指标的作用(3)相对指标的分类(4)相对指标的统计要求4平均指标(1)平均指标的定义(2)平均指标的作

9、用(3)平均指标的计算(4)平均指标的统计要求5变异指标(1)变异指标的定义(2)变异指标的作用(3)变异指标的计算二、考核要求1统计指标的相关概念识记:统计指标的定义;统计指标的作用;统计指标体系的定义;统计指标的特点;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的定义。领会:统计指标的分类。2总量指标识记:总量指标的定义;总量指标的作用;单位总量和标志总量的定义;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的定义;总量指标的计量单位;总量指标的统计要求。领会:总量指标的分类;单位总量和标志总量的关系;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的区别。3相对指标识记:相对指标的定义;相对指标的计量形式;相对指标的作用;相对指标的分类;相对指标的统计要求。简单应用:计

10、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的定义及计算方法;计划执行进度相对指标的定义及计算方法;结构相对指标的定义及计算方法;比例相对指标的定义及计算方法;比较相对指标的定义及计算方法;强度相对指标的定义及计算方法。4平均指标识记:平均指标的定义;平均指标的特点;平均指标的分类;平均指标的作用;调和平均数的定义;众数的定义;中位数的定义。综合应用:算术平均数的定义、分类及计算方法。5变异指标识记:变异指标的定义;全距的定义;平均差的定义。领会:变异指标的作用。简单应用:标准差系数的定义及计算方法。综合应用:方差和标准差的定义及计算方法。第五部分时间序列一、考核内容1时间序列的相关概念(1)时间序列的定义(2)时间序

11、列的作用(3)时间序列的分类(4)时间序列的编制原则2时间序列的水平指标(1)发展水平(2)平均发展水平(3)增长量(4)平均增长量3时间序列的速度指标(1)发展速度(2)增长速度(3)平均发展速度(4)平均增长速度二、考核要求1时间序列的相关概念识记:时间序列的定义;时间序列的作用;时间序列的分类;时间序列的编制原则。2时间序列的水平指标识记:发展水平的定义;平均发展水平的定义;增长量的分类;逐期增长量和累计增长量的定义;平均增长量的定义。领会:逐期增长量和累计增长量的关系。简单应用:相对指标、平均指标时间序列平均发展水平的计算方法。综合应用:总量指标平均发展水平的计算方法。3时间序列的速度

12、指标识记:发展速度的定义;发展速度的分类;定基发展速度和环比发展速度的定义;增长速度的定义。领会:定基发展速度和环比发展速度的关系。简单应用:平均发展速度、平均增长速度的定义及计算方法。第六部分统计指数一、考核内容1统计指数的相关概念(1)统计指数的定义(2)统计指数的分类(3)统计指数的作用2总指数的编制方法(1)综合指数及其编制方法(2)平均指数及其编制方法3指数体系及因素分析(1)指数体系的相关概念(2)指数因素分析法的步骤(3)综合指数体系的因素分析4几种常用的统计指数(1)采购经理指数(2)国房景气指数(3)企业景气和企业家信心指数(4)消费者信心指数(5)股价指数二、考核要求1统计

13、指数的相关概念识记:统计指数的定义;个体指数和总指数的定义;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的定义;动态指数和静态指数的定义;统计指数的作用。2总指数的编制方法识记:总指数的编制方法;综合指数的概念;平均指数的定义。领会:综合指数的编制方法;综合指数和平均指数的关系。简单应用:平均指数的编制方法。综合应用:数量指标综合指数和质量指标综合指数的编制方法及注意事项。3指数体系及因素分析识记:指数体系的定义;综合指数体系的概念。领会:指数体系的作用;指数因素分析法的步骤。综合应用:综合指数体系的因素分析的方法。4几种常用的统计指数识记:采购经理指数;国房景气指数;企业景气和企业家信心指数;消费者信心指数;

14、股价指数。第七部分统计报告一、考核内容1统计报告的基本概念(1)统计报告的定义(2)统计报告的作用(3)统计报告的特点(4)统计报告的分类2统计报告的写作(1)统计报告的写作要求(2)统计报告的写作流程二、考核要求1统计报告的基本概念领会:统计报告的定义;统计报告的作用;统计报告的特点;统计报告的分类。2统计报告的写作识记:统计报告的写作要求;统计报告的写作流程。第八部分统计实务基本概念一、考核内容1统计报表制度(1)统计报表制度的定义(2)统计报表制度的分类(3)统计报表制度的管理机构(4)统计报表制度的管理原则与事后监督(5)统计报表制度的贯彻与实施2统计单位(1)统计单位的概念(2)统计

15、单位的划分(3)统计单位的统计原则3企业一套表(1)企业一套表的定义(2)企业一套表的实施意义(3)实施企业一套表的规划和目标(4)实施企业一套表的基本思路(5)企业一套表的相关概念4主要统计指标(1)国内(地区)生产总值(2)工业生产增长速度(3)居民消费价格指数(4)住宅销售价格指数(5)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6)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粮食产量(9)单位国内(地区)生产总值能耗(1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二、考核要求1统计报表制度识记:统计报表制度的定义;统计报表制度的分类;国家统计报表制度;统计报表制度的

16、管理机构;统计报表制度的管理原则与事后监督;统计报表制度的贯彻与实施。2基本单位识记:统计单位的概念;统计活动的划分;个体经营户。领会: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法人单位和产业活动单位的关系;统计单位的统计原则。3企业一套表识记:企业一套表的定义;企业一套表的实施意义;实施企业一套表的规划和目标;实施企业一套表的基本思路。领会:企业一套表的相关概念。4主要统计指标识记:国内(地区)生产总值、工业生产增长速度、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住宅销售价格指数、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粮食产量、单位国内(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城镇单位在

17、岗职工平均工资等统计指标的资料来源、数据公布。领会:国内(地区)生产总值、工业生产增长速度、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住宅销售价格指数、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粮食产量、单位国内(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等统计指标的基本定义、核算(编制/统计)方法。第九部分统计标准一、考试内容1统计标准概述(1)统计标准的相关概念(2)统计分类标准化的作用(3)统计分类标准化的特点2常用统计标准(1)组织机构代码(2)国民经济行业分类(3)三次产业划分规定(4)统计用区划代码(5)城乡划分代码(6)统计上大中小微型企业

18、划分(7)企业登记注册类型(8)企业控股情况划分二、考核要求1统计标准概述识记:统计标准的相关概念;统计分类标准化的作用;统计分类标准化的特点。2常用统计标准识记:组织机构代码;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统计用区划代码;城乡划分代码;企业登记注册类型。领会:三次产业划分规定;企业控股情况划分。简单应用:统计上大中小微型企业划分。第十部分企业主要统计报表一、考核内容1基本单位统计(1)基本单位的统计方法(2)基本单位的统计内容2从业人员及工资统计(1)从业人员统计(2)工资总额统计3财务统计(1)财务统计的定义(2)资产负债(3)损益及分配(4)人工成本及增值税(5)土地和固定资产支出4生产活动统计(1

19、)生产活动统计的定义(2)国民经济生产活动总体统计(3)国民经济生产活动分行业统计二、考核要求1基本单位统计识记:基本单位的统计方法;基本单位的统计内容。2从业人员及工资统计领会:从业人员期末人数;从业人员工资总额。综合应用:从业人员平均人数;从业人员平均工资。3财务统计识记:财务统计的定义;人工成本及增值税;土地和固定资产支出。领会:营业收入;营业成本。简单应用:资产总计;负债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4生产活动统计识记:生产活动统计的定义;建筑业总产值;批发和零售业总产值;住宿和餐饮业总产值。简单应用:农业总产值;工业总产值。综合应用:国民经济生产活动总体统计。考试题型示例一、单项选择题(每题

20、只有1个正确答案,将正确答案选项的代表字母填写在答题纸上;每题1分,30道题,共30分)1当前,我国居民消费价格调查对象包括的商品(服务)共( )。A六大类 B七大类 C八大类 D九大类二、多项选择题(每题有2个或2个以上正确答案,将正确答案选项的代表字母填写在答题纸上,多选、错选、漏选、未选均不得分;每题2分,10道题,共20分)1当前,我国统计上划分大中小微企业依据的指标是( )。A从业人员 B工资总额 C资产总额D营业收入 E利润总计三、判断题(判断对错,正确的划“”,错误的划“”;将各题答案符号填写在答题纸上,每题1分,20道题,共20分)1我国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一般采用“产品法”进行计

21、算。( )四、综合应用题(每题有若干组答案选项,每组有1个正确答案,将正确答案选项的代表字母填写在答题纸上;每题10分,其中每组2分,3道题,共30分)1为了解北京市2010年统计从业资格考试情况,北京市统计局从所有参加考试的人员中随机抽取了200人进行调查,这200人的考试成绩统计资料如下:分数人数(人)60分以下6070分7080分8090分90分以上1852734413合计200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题干中北京市统计局的行为属于( )。A统计资料B统计学 C统计工作D统计方案(2)题干中的变量是()。A分数B人数C分数的具体数值D人数的具体数值(3)题干中北京市统计局所采用的抽

22、样方式属于( )。A简单随机抽样B多阶段抽样C分层随机抽样D整群随机抽样(4)题干中所抽取的200人构成一个( )。A总体B样本 C总体单位D样本单位(5)题干中200人的平均成绩是( )。A74分 B74.1分 C75分D75.1分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复习要点第一章 总论统计:【指对与某一现象有关的数据进行搜集、整理、计算和分析等的活动】。【一般理解为三个含义:统计工作、统计资料和统计学】。统计工作:即统计实践活动,是指利用科学的方法,对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的信息资料进行搜集、整理和分析的工作过程。统计资料:是指通过统计工作取得的、反映社会现象的各项数据资料以及与之相关的其他实际资料的总

23、称。统计学:是指研究如何对统计资料进行搜集、整理和分析的理论与方法的科学。三者的关系:1、统计工作与统计资料是统计活动过程与活动成果的关系,统计工作影响统计资料,统计资料支配统计工作。2、统计工作与统计学是统计实践与统计理论的关系,统计工作经过总结得到统计学,统计学又反过来指导统计工作。3、统计工作是先于统计学而发展起来的。(一)统计学中的基本概念51、总体与个体(总体单位)(1)总体:又称统计总体,是指客观存在的、在某种共性基础上由许多个别事物结合起来的整体。【各个事物在某一方面的共同性(“同质性”),是形成统计总体的一个必要条件。】【总体的基本特征:同质性、大量性、差异性。】(2)个体:又

24、称总体单位,是指构成统计总体的个别事物的总称。【一个统计总体中所包括的单位数如果是有限的,称为有限总体;】如果是无限的,则称为无限总体。对无限总体不能进行全面调查,只能调查其中一小部分,据以推算总体;【对有限总体既可以进行全面调查,也可以只调查其中的一部分单位。】总体是由总体单位构成的,但是总体和总体单位的概念不是固定不变的,随着研究目的的不同,总体和总体单位也会由所不同,总体和个体的关系随研究而转换。2、样本与样本单位(1)样本:从总体中抽取出来,作为这一总体的代表的部分个体组成的集合体。(2)样本单位:构成样本的每一个个体。样本单位的数目称为样本量 样本特点:样本单位必须取自总体内部、从一

25、个总体中可以抽取许多种不同的样本、样本是总体的代表、对样本进行调查是为了对总体进行推断。3、指标与标志(1)指标:是说明总体数量特征的概念。例:工业总产值指标还可以是反映总体现象数量特征的概念及其具体数量。例:2009年某地区工业总产值3000亿元。都能用数值表示。如:GDP、人口数等。(2)标志:是说明个体(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可分为:【品质标志,表示事物的品质属性特征,不能用数值表示】,如性别、民族等;数量标志,表示事物的数量特征,可用数值表示,如年龄、工资等。【标志的具体表现:是在标志名称之后所表明的属性或数值,称为标志值。】指标与标志的区别:【1、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而标志是说明总

26、体单位特征的。】2、标志可以分为不能用数值表示的品质标志与能用数值表示的数量标志两种;而指标都是用数值表示的,没有不能用数值表示的指标。联系:1、有许多指标的数值是从总体单位的数量标志值汇总而来的。2、指标与数量标志之间存在着变换关系。4、变异与变量8(1)变异:标志在同一总体不同总体单位之间的差别就称变异。标志按其个体的表现分为:不变标志,对所有个体都有完全相同的具体表现的标志(同质性);变异标志,是指在个体之间具有不同标志表现的标志(差异性),又分:品质变异标志和数量变异标志。【总体的同质性和个体的变异性是进行统计核算的条件。】(2)变量:数量变异标志称为变量。数量变异标志的表现形式是具体

27、的数值,称为变量值。例:2012年统计上岗培训班浦东区域学员650名,徐汇区域430名在题中,“学员人数”变量,“学员650名”变量值按变量值的连续性可把变量分为连续变量与离散变量两种。连续变量的数值是连续不断的,相邻的两个值之间可作无限分割,即可取无限个值,用测量或计算的方法取得(特例是“年龄”是连续变量)。离散变量的两个变量值之间只能取有限个变量值,只能用计数的方法取得。在社会经济统计中,一般表现为只能取整数的变量为离散变量。(二)统计的工作过程10-11【统计的工作过程划分为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和统计分析四个阶段。】、统计设计,明确统计指标和指标体系,以及对应的分组方法,是统计工

28、作第一阶段,是整个统计工作的前提。【统计设计所制定的方案包括:统计指标体系、统计分类目录、统计报表制度、统计调查方案、统计汇总或整理方案、统计分析方案等。】、【统计调查是整个统计工作的基础。】向客观实际搜集统计资料的工作过程。、统计整理 统计整理处于统计工作的中间环节,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把反映个体的大量原始资料,转化为反映总体的基本统计指标的过程。、统计分析是统计获得成果的阶段。【统计的认识过程是:从定性认识(统计设计)到定量认识(统计调查和统计整理),再到定量认识与定性认识相结合(统计分析)。这种质一量一质的认识过程是统计的完整过程,】虽然每个阶段有各自的独立性,但他们又是相互连接的统计过

29、程,缺掉哪个环节都会出现偏差。 第二章 统计调查(一)统计调查的相关概念1、统计调查:根据统计设计方案对调查的要求,运用科学的调查方法,有组织地、有计划地、系统地向客观实际搜集统计资料的工作过程。搜集资料主要是原始资料,有时也包含对次级资料的搜集。【原始资料(初级资料)指向调查单位搜集的尚待汇总整理的个体资料。】次级资料(文案资料)是已经经过加工整理的资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总体现象。是经过加工整理的二手资料。【关系:次级资料是从原始资料过渡来的】。2、统计调查的基本要求:准确性、及时性、全面性,是衡量统计工作质量的重要指标。三者之间的关系:准确性是基础、及时性是关键、全面性是保障。3、统计

30、调查的分类:(1)按调查对象包括的范围不同,分为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全面调查是对构成调查对象的所有单位进行逐一的、无一遗漏的调查,包括全面统计报表和普查。】非全面调查是对调查对象中的一部分单位进行调查,【包括非全面统计报表、抽样调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非典型调查方法都叫抽样调查,依据被调查单位的选择是否按随机原则分为概率抽样和非概率抽样。【全面统计报表是一种:全面、经常性、报告法调查方法。】(2)按调查登记的时间是否连续,分为连续调查和不连续调查。连续调查是为了观察总体现象在一定时期内,(通常是一年内)的数量变化,它要求随着调查对象的发展变化,连续地进行调查登记,例:月报。不连续调查是

31、间隔一个相当长的时间(通过是一年以上)所作的调查,一般是为对总体现象在一定时点上的状态进行研究。例:设备调查、耕地调查。(3)按调查的组织形式的不同,分为统计报表和专门调查。统计报表是按照国家统一规定表示要求,自下而上地逐级提供统计资料的一种调查方式。统计报表绝大部分是定期统计报表,是我国统计调查的基本组织形式。【我国的统计报表,目前大多是全面统计报表。】专门调查是为了研究社会经济现象某种情况或某项问题而专门组织的调查。这种调查大多是一次性调查。【专门调查包括普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抽样调查等】。(二)统计调查的方案一个完整的统计调查方案应包括六项内容:1、调查目的;2、调查对象、调查单位和

32、报告单位;3、调查方式和调查方法;4、调查项目和调查表;5、调查时间、调查期限和调查空间;6、调查的组织计划等。1、确定调查目的:确定调查的目的就是明确在调查中要解决那些问题,通过调查要取得什么样的资料,取得这些资料有什么用途等。明确调查目的是设计调查方案的关键所在。2、明确调查对象、调查单位和报告单位。调查对象是根据调查目的、任务确定的调查的范围,即所要调查的总体,它是由某些性质上相同的许多调查单位所组成的。调查单位是所要调查的现象总体中的个体,即调查对象中的一个一个具体单位,它是调查中要调查登记的各个调查项目的承担者。报告单位是负责向统计调查机关提交调查资料的单位。【调查单位和报告单位有时

33、是一致的】。3、调查方式和调查方法。确定用何种组织方式进行调查以及采用何种方法取得资料,即确定调查方式和方法,生活中有普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概率抽样调查等多种方法,一般根据调查对象的特点,需要将多种调查方式和方法结合起来完成所需资料的搜集工作。4、制定调查项目和调查表。调查项目是指对调查单位所要调查的主要内容,也就是调查单位的各个标志的名称。注意:1.调查项目涵义明确,不含糊不清。2.必要性和可取性。3.项目之间尽量相互关联,以便于检查资料的准确性。调查项目的给出形式:调查表或调查问卷(定性为主)。调查表:按一定结构、顺序排列调查项目。由表头(反映调查目的)、表体(调查项目)、表脚(明确责任

34、,便于查询)三部分组成。必须附有关简明扼要的填表说明。调查表的形式:单一表:每张表只登记一个调查单位,可容纳较多调查内容。一览表:可集多个调查单位于一张表,便于汇总,调查内容不能过多。5、调查时间、调查期限和调查空间。调查时间:调查资料所属的时间。时期明确规定起止时间;时点明确规定统一的标准调查时点。调查期限:调查登记工作起止时间。调查空间:统计调查在什么地区、多大的范围内进行。6、调查的组织计划。为确保调查实施而制定的具体工作计划。主要包括:调查的组织领导机构、调查人员的组成和培训、调查文件的准备和试点、经费的预算和开支、调查资料的报送、调查结果的提交等。(三)统计调查的方式。常用的统计调查

35、方式:普查、概率抽样调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1、普查是专门组织的一次性的全面调查,用来调查属于一定时点上或时期内的现象的总量。是一次性的,全面性的,周期性的。普查的组织方式:一是组织专门的普查机构;二是由被调查单位填报。在组织普查工作时,要遵守以下几点:第一,确定普查的标准时间。第二,普查的登记工作应在整个普查范围内同时进行,以保证普查资料的时效行、准确性,避免资料的搜集工作拖得太久。第三,同类普查的内容和时间在历次普查中应尽可能保持连贯性。2、概率抽样调查,又称随机抽样调查(概率抽样),是从研究的总体中按随机原则抽取部分单位作为样本进行观察研究,并根据这部分单位的调查结果来推断总体,以达到

36、认识总体的一种统计调查方法。调查目的在于推算总体数值,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起到全面调查的作用。【特点:按照随机原则抽取样本;每个个体被抽中的概率是已知的;根据样本的资料推断总体的情况。】简单随机抽样:一步抽样法,要求在被调查总体中不加任何分组、划类、排队等,完全随机抽取预定个数的调查单位作为样本。总体中的每个单位都有相同的被抽中的概率。系统随机抽样:也称机械抽样或等距抽样,是先将总体中各单位按一定的标志排队,然后每隔一定的距离抽取一个单位构成样本。分层随机抽样:又称类型随机抽样或分类随机抽样,按照某一标志,先将总体分成若干组(类),其中每一组(类)称为一层,再在层内按照简单随机抽样方法进行抽样。分

37、层抽样对总体推断的误差是四种基本抽样方法中最小的。整群抽样:先将总体按某一标志分成若干组,其中每个组称为一个群,以群为单位经行简单随机抽样,然后对抽到的群内的每个单位都进行调查,而对未抽中的群不做调查。整群抽样的抽样误差较大。概率抽样的误差:由于总体中随机抽取样本时,所抽到的个体组成的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的偏差。影响概率抽样的误差因素:样本单位数目(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抽样数目越多,抽样误差越少);个体标志变动程度(个体标志变异程度越大,抽样误差越大);抽样方法(不同的方法会有不同的抽样误差)。应用范围:1、对一些不可能进行全面调查的现象,必须用抽样调查的方式取得资料。2、对一些难于进行

38、全面调查而又必须取得全面调查的社会现象。3、对一些不需要进行全面调查的社会现象。4、对普查等全面调查资料的质量进行检验,可利用抽样调查方法。它的不足之处,只能提供宏观数据或某些微观数据,不能提供地方各级领导机关所需要的某些数据。3、重点调查:是一种非全面调查,属于非概率抽样。是在所要调查的总体中选择一部分重点单位(单位数占比重很小,但调查的标志值占绝大比重,能大致反映被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进行的调查。【适用于只要求了解基本状况和发展趋势,不要求掌握全面数据,而调查少数重点单位就能满足需要。】特点:投入少,速度快,以少反映全貌趋势。举例:国家统计局近年来积极推进企业一套表联网直报制度。4、典型调

39、查。是一种非全面调查,同样属于非概率调查。它是根据调查的目的与要求,在对被调查对象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有意识地选择若干具有典型意义的或有代表性的单位进行的调查。主要作用:补充全面调查的不足;验证全面调查数据的真实性。举例:重大普查后选若干典型单位检查数据准确程度。优点:灵活机动、通过少数典型即可取得深入详实的统计资料。缺点:易受主观认识影响,严重时可能会产生较大偏差。适用于:同其他调查的结合使用,以避免片面性。在统计法第十六条规定:搜集、整理统计资料,应当以周期性普查为基础,以经常性抽样调查为主体,综合运用全面调查、重点调查等方法,并充分利用行政记录等资料。(四)统计资料搜集的方法统计调查包

40、括搜集原始资料和搜集次级资料,次级资料来源与原始资料。1、初级资料搜集方法:直接观察法、报告法、面谈访问法、邮寄访问法、电话访问法和互联网访问法。面谈访问法分入户访问法和街上拦截访问法。(1)直接观察法,由调查人员到现场对调查对象亲自进行观察和计量以取得资料。如:农作物产量的实割实测。优点:数据准确性较高。缺点:较费人力和时间。只适合于对现实发生的现象进行调查。(2)报告法(报表法),由报告单位根据原始记录和核算资料,按统计机关颁发的统一的表格和要求,按一定呈报程序提供资料。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统计报表。优点:调查者较省时省力;促进被调查者形成制度。可保证数据项目的完整性和数据涵义、口径的统一

41、性。缺点:只能获取指定的原始数据,其他原始数据须用其他方法。易发生虚报瞒报现象。面谈访问法,由访问员与被调查者见面,通过直接访问来填写调查问卷。分入户访问法和街上拦截访问法。街上拦截访问法可以有访问员访谈和电脑访问两种手段。(4)邮寄访问法,通过邮寄问卷(纸质表或磁盘等)对被调查者进行访问。(5)电话访问法,通过电话对被调查者进行访问。可采用电话号码簿抽样法和随机拨号法确定被调查者。分中心控制电话访问和电脑辅助电话访问(CATI)两种方法。CATI的优势有:能够建立良好的跳问模式;能够当场对数据进行审核;支持程序问卷的再使用。(访问误差和访问效果的好坏,不能确定。)(6)互联网访问法,通过互联

42、网对被调查者进行访问。包括电子邮件问卷和网页调查法。2、次级资料搜集步骤:(1)据研究目的内容判别所需资料的类型(宏观微观、动态静态) 。(2)找资料来源(统计公报、统计年鉴、书报杂志所提供的文献资料、基层积累的各种数据资料)(3)资料的查找(参照有关著作论文末所列参考文献目录、检索工具)(4)的资料进行清理、补充(补充完善有用的,剔除无用的)优点:获取资料较为方便、容易,调查成本低。缺点:有效性、完整性有一定局限性。3、企业事业单位统计资料的搜集关键是抓好原始记录和统计台账两项基础工作(1)原始记录:是按照统计、会计和业务三种核算的要求,通过一定的表格形式,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情况所作的最初的直接的数字或文字记载。最初性、直接性。原始记录分为:综合性原始记录和单项事件原始记录。(2)统计台帐的特点和分类,统计台帐是根据编制统计报表、满足经营管理需要而设置,按照时间的顺序进行登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成人自考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