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微生物实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微生物实验教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3年微生物实验教案 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教案实验项目 实验一 微生物学试验常用玻璃仪器洗涤及干热灭菌 教学时数 3学时 实验目的与要求 1认识微生物实验所需要的各种器皿,了解常用工具和仪器的名称、用途。 2掌握对玻璃器皿的清洗、包扎方法与干热灭菌的操作过程。 实验原理 微生物学实验要求较高的无菌状态,因此,实验所用的器皿,大多数要进行消毒、灭菌从而用以培养微生物,所以对其质量、规格、洗涤和包扎方法均有一定要求。 清洁的玻璃器皿是实验得到正确结果的先决条件,包扎方法要能保证防止污染杂菌。 干热灭菌的原理,空的玻璃器皿一般用干热灭菌。干热灭菌是利用高温使微生物细胞内的蛋白质凝固变性而达到灭菌的目
2、的。细胞内的蛋白质凝固性与其本身的含水量有关,在菌体受热时,当环境和细胞内含水量越大,则蛋白质凝固就越快,反之含水量越少,凝固缓慢。与湿热灭菌相比,干热灭菌所需温度要高(160170),时间要长(12h),但干热灭菌温度不能超过180,否则,包器皿的纸或棉塞就会烧焦,甚至引起燃烧。 实验材料与设备 1培养皿、大试管、三角瓶6只、烧杯(500ml)2只、烧杯(1000ml)1只、小试管6只、吸管(0.2ml 2支,0.5ml 2支,1ml 2支,5ml 2支)共8支。 2去污粉、肥皂、清洗剂、毛刷。 3棉花、扎绳、包扎纸。 实验步骤 (一) 学习下列常用仪器的种类、规格和应用范围 1.培养皿 由
3、一底一盖组成一套,常用的培养皿皿底直径90 mm,高15mm,皿底皿盖均为玻璃制成。制成平板,可用于分离、纯化、鉴定菌种、活菌计数以及测定抗生素、噬菌体的效价等。 2.试管 (1)大试管(约18mm180mm) : 可装倒平板用的培养基,可作制备斜面用(需要大量菌体时用),装液体培养基用于微生物的振荡培养。 (2)中试管(1315)mm(100150)mm: 装液体培养基培养细菌或做斜面用,用于细菌、霉菌、病毒等的稀释和血清学试验。 (3)小试管(1012)mm100mm:一般用于糖发酵或血清学试验,和其它需要节省材料的试验。 3.三角瓶 规格有100mL、250mL、500mL和1000 m
4、L用来装无菌水、培养基和振荡培养微生物等。 4.烧杯 规格有50mL、100mL、250mL、500mL和1000mL 用来配制培养基与各种溶液等。 5.吸管 规格有0.1mL、1mL、2mL、5mL、10mL用来量取转移各种溶液等。 6.量筒 规格有50mL、100mL、250mL、500mL。 (二) 学习玻璃器皿的洗涤方法 1.新玻璃器皿的洗涤 在2%的盐酸溶液中浸泡数小时,用自来水冲洗干净。 2.旧玻璃器皿的洗涤 (1)试管、培养皿、三角瓶:洗衣粉和去污粉洗刷,自来水冲洗 A 装有固体培养基:刮掉,洗涤 B 带菌的器皿:2%来苏尔或0.25%新洁尔灭消毒液中浸泡24小时或煮沸0.5小时
5、,然后洗涤 C 带病原菌培养物的器皿:先高压蒸汽灭菌,倒去培养物 (2)玻璃吸管:吸管尖端与装在水龙头上的橡皮管连接,反复冲洗 A 吸过血液、血清、糖溶液或染料溶液等的玻璃吸管:立即投入盛有自来水的容器中浸泡,实验后集中冲洗。 B 塞有棉花的吸管:用水将棉花冲出,然后冲洗 C 吸过含有微生物培养物的吸管:2%来苏尔或0.25%新洁尔灭消毒液中浸泡24小时然后洗 D 吸管内壁有油垢:洗涤液中浸泡数小时,再冲洗 (三) 学习各种器皿的包扎 1.培养皿的包扎:牛皮纸或旧报纸包紧,一般以58套培养皿包成1包 2.吸管的包扎: 3 在上端约0.5cm处,塞入一小段1.5 cm长的棉花(勿用脱脂棉),目的
6、是避免将外界或嘴中杂菌吹入管内,或不慎将菌液吸出管外。用45 cm宽的长纸条卷起来3.试管和三角瓶等的包扎:用橡皮塞和牛皮纸。 (四) 干热灭菌 1装入待灭菌物品 将包好的待灭菌物品(培养皿、吸管等)放入电烘箱内,关好箱门。物品不要摆太挤,以免妨碍空气流通;不要接触电烘箱内壁的铁板,以防包装纸烤焦起火。 2升温 接通电源,拨动开关,打开电烘箱排气孔,让温度逐渐上升。当温度升至100时,关闭排气孔。 3恒温 当温度升达到160170时,恒温调节器会自动控制调节温度,保持此温度2h。 干热火菌过程。严防恒温调节的自动控制失灵而造成安全事故。 4降温 切断电源、自然降温。 5开箱取物 待电烘箱内温度
7、降到70以下后,打开箱门,取出灭菌物品。 指导与训练方案 1.通过本次实验你认识了微生物学实验常用的哪些器皿? 2.简述玻璃器皿洗涤的基本要求。 3.简述干热灭菌的操作步骤。 实验项目 实验二 培养基的制备与灭菌 教学时数 4学时实验目的与要求1了解培养基的配制原理;掌握配制培养基的一般方法和步骤。 2了解常见灭菌、清毒基本原理及方法;掌握干热天菌、高压蒸汽灭菌及过滤除菌的操作方法。 实验原理 培养基是人工按一定比例配制的供微生物生长繁殖和合成代谢产物所需要的营养物质的混合物。培养基的原材料可分为碳源、氮源、无机盐、生长因素和水。根据微生物的种类和实验目的不同,培养基也有不同的种类和配制 4
8、方法。 从培养基的组成成分可分为: 1.合成培养基:由各种纯化学物质按一定比例配制而成。 2.半合成培养基:一部分纯化学物质和一部分天然物质配制而成。 3.天然培养基:利用天然来源的有机物配制而成。 从培养基的物理状态可分为: 1.液体培养基:不加凝固剂的液体状态培养基。 2.固体培养基:在液体培养基中加入2%左右的凝固剂的固体状 态的培养基或农副产品培养基。 3.半固体培养基:在液体培养基中加入0.20.5%凝固剂而成的半固体状培养基。 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是一种应用最广泛和最普通的细菌基础培养基。察氏一号培养基是一种应用最广泛和最普通的霉菌培养基。 高压蒸汽灭菌方法主要是通过升温使蛋白质变性
9、从而达到杀死微生物的效果。当蒸汽压达到1.055kg/cm2时,锅内温度可达到121,一般维持20min,即可杀死一切微生物的营养体或芽孢,而达到灭菌目的。 实验材料与设备 1.器材 试管、三角瓶、烧杯、量筒、玻璃棒、培养基、分装器、天平、牛角匙、高压蒸汽灭菌锅、pH度纸、棉花、牛皮纸、记号笔、麻绳、纱布、吸管、培养皿、电烘箱、注射器、微孔滤膜过滤器、镊子等。 2.试剂 牛肉膏、蛋白胨、NaCl、琼脂 实验步骤 1.称量溶化调pH过滤分装加塞包扎灭菌无菌检查 2.干热灭菌:装入待灭菌物品升温恒温降温开箱取物 3.高压蒸汽灭菌:加水装物品加盖加热排冷空气加压恒压降压回零排汽取物无菌检查 4.过滤
10、除菌:组装灭菌连接压滤无菌检查清洗灭菌 关键步骤及注意事项1.要严格按配方配制。 2.调pH不要过头。 3.干热灭菌要注意物品不要堆放过紧,注意温度的时间控制,70C以下放物、取物。 4.高压灭菌要注意物品不要过多,加热后排除冷空气,到时降压回零取物。 5.过滤除菌要注意各部件灭菌,压滤时,压力要适当,不可太猛太快,滤膜要注意清洗保存。 指导与训练方案 1.培养基配好后,为什么必须立即灭菌?如何检查灭菌后的培养基是无菌的? 2.在配制培养基的操作过程中应注意些什么问题?为什么? 3.培养微生物的培养基应具备哪些条件?为什么? 4.培养基的配制原则是什么? 5 实验项目 实验三 环境和人体微生物
11、的检测及无菌操作技术教学时数3学时 实验目的与要求 1.通过检测环境和人体中微生物的存在,体会微生物分布的广泛性。 2.学习无菌操作的技术,掌握利用稀释涂布平板法从土壤中分离微生物的方法。 实验原理 自然环境中和人及动物的体表、体内都存在大量的微生物,它们一遇到适合的条件就会大量繁殖。当把取自不同来源的含菌样品接种于含有生长发育需要的各种营养成分的固体培养基时,就会形成肉眼可见的微生物集体群落-菌落。 每种微生物菌落都有其独有的特点,如大小、颜色、表面干燥或湿润、隆起或扁平、粗糙或光滑、边缘整齐或不整齐等。因此,可以通过平板培养来检测不同环境下微生物的数量、种类和特点。 实验材料与设备 1.恒
12、温培养箱、磁力搅拌器、移液枪 2.培养基: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察氏一号培养基;地面以下5-10cm的土壤; 3.酒精灯、无菌棉棒、无菌生理盐水、涂布棒、记号笔、培养皿、吸管、试管、三角瓶 实验步骤 1.无菌操作技术 在酒精灯火焰旁操作,将融化并冷却至不烫手的灭菌固体培养基倒入无菌的培养皿,倒量为容积的1/31/2或者覆盖皿底5毫米左右,然后平放到桌面待其凝固即为无菌平板。 2.土样的稀释分离 制备土样悬浊液:称取土样1g,迅速倒入盛有99ml无菌水和玻璃球的三角瓶中,置入磁力棒,搅拌10-15min,使土样充分打散,即成10-2的土壤悬浊液。 6 稀释:用无菌移液管吸10-2的土壤悬液0.5m
13、L,放入4.5mL无菌水中即为10-3稀释液,如此重复,可依次制成10-310-6的稀释液。(注意:操作时每一个稀释度换用一支移液管,每次吸入土液后,要将移液管插入液面,吹吸3次,每次吸上的液面要高于前一次,以减少稀释中的误差。) 3.环境及人体各部位取菌样 4.标记、培养 标记: A-1- 10-5姓名 按培养基类别:细菌培养基-A,霉菌培养基-B 按3个大组:、按4个中组:1-4 按样品类别:10- 5、10- 6、口腔-a、鼻腔-b、头发-c、空气-d按个人标记:姓名 培养:将接种的平板分别放入细菌和霉菌培养箱中培养。霉菌保持25-27,3-5天;细菌35-37,1-2天。 指导与训练方
14、案 1、无菌倒平板时注意的事项有哪些? 2、平板接种后为什么要倒置培养? 3、通过本次试验你学到了什么?有什么体会? 实验项目 实验六 细菌的单染色与革兰氏染色 教学时数 3学时 实验目的与要求 1.学习对细菌的涂片、染色和无菌操作技术。 2.了解染色原理、学习并掌握单染色和革兰氏染色技术。 实验原理 细菌的细胞小而透明,在普通的光学显微镜下不易识别,染色后,菌体与背景形成明显的色差,从而能更清楚地观察到其形态和结构。 微生物学中常用的是单染色法和革兰氏染色法。染色部位分芽孢、鞭毛、荚膜染色 其机理主要是由于两类细菌的细胞壁成分和结构不同。G+菌,肽聚糖多,脂质少,酒精不易进入; G-菌,肽聚
15、糖少,脂质多,酒精易进入 实验材料与设备 1.菌种:E.coli (大肠杆菌)、B.subtilis(枯草芽孢杆菌)、玉米细菌等 2.试剂:石炭酸复红染色液、革兰氏染色液(草酸铵结晶紫、碘液、95%乙醇、沙黄染色液) 7 3.其他:显微镜、载玻片、生理盐水、酒精灯、接种环、吸水纸、擦镜纸等 实验步骤 一、单染色法: 滴无菌水 涂片自然干燥 固定染色水洗干燥镜检(高倍镜、油镜) 二、革兰氏(Gram)染色法 1.涂片 2.初染:在做好的涂面上滴加草酸铵结晶紫染液,染1-1.5分钟,倾去染液,流水冲洗至无紫色。 3.媒染:先用新配的路哥氏碘液冲去残水,而后用其覆盖涂面14.脱色:除去残水后,滴加
16、95%酒精进行脱色约 30 分钟,后水洗。 秒,后立即用流水冲洗。 5.复染:滴加番红染色液,染1-1.5分钟,水洗后用吸水纸吸干。 6.镜检:观察染色结果并绘图。 指导与训练方案 1.革兰氏染色过程中大肠杆菌、枯草杆菌、玉米细菌、金黄葡萄球菌等分别被染成什么色,分别为革兰氏反应的什么菌 ? 2.涂片用的玻璃片为什么不得有油污?为什么涂片要求菌膜要均匀、薄? 3.革兰氏染色的原理 4.染色注意事项有哪些? 实验项目 实验七 微生物的显微镜计数、大小测量和酵母菌的死活鉴别 教学时数 5学时 实验目的与要求 1.学习并掌握利用显微镜直接计数的基本方法。 2.了解并掌握酵母菌的死活鉴别染色的原理和技
17、术 实验原理 1.两种常用计数方法,即直接计数法(血球计数板计数法)和间接计数法(平板菌落计数法)。本实验是利用血球计数板进行直接计数。 2.利用血球计数板,在显微镜下进行计数,由于计数室的容积是一定的,所以可以根据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微生物数目来换算成单位体积内的微生物总数目。由于此法计得的是活菌体和死菌体的总和,故又称为总菌计数法。 3.美兰(氧化型呈蓝色,还原型呈无色),活的酵母菌具有将氧化型美兰还原成还原型的能力,故染色后是透明的,而死的酵母菌则被染成了蓝色。 计数方法:计数时,通常数五个(或四个)中方格的总菌数,然后求得每个中方格的平均值,再乘上25或16,就得出一个大方格中的总菌数,
18、然后再换算成lml菌液中的总菌数。 8 设被选作计数的中方格中的总菌数为A,菌液稀释倍数为B, 如果是25个中方格的计数板,则1mL菌液中的总菌数=A/525104B=50000AB(个) 如果是16个中方格的计数板,则1mL菌液中的总菌数=A/416104B=40000AB(个) 实验材料与设备 酵母菌悬液(市售的干酵母粉)血球计数板、盖玻片、吸水纸显微镜、接种环、分类计数器 0.1%的美蓝染色液 实验步骤 1 制备菌悬液、染色 用吸管吸取菌悬液(1滴)加入试管,用生理盐水(8滴)进行稀释,滴加(1滴)美兰染色液。 2 加菌悬液样品 将清洁干燥的血球计数板盖上盖玻片,再用毛细滴管将摇匀的菌悬
19、液由盖玻片边缘滴一小滴,让菌液沿缝隙靠毛细渗透作用自动进入计数室,用吸水纸吸去多余水液(注意一定不要有溢出和产生气泡)。 3 显微镜计数 加样后静止1 min,先用低倍镜然后换成高倍镜,计数时,对位于线上酵母菌,一般只数上方和左边线上的,当酵母菌芽体达到母细胞大小的二分之一时,可记作两个细胞。计数一个样品要从两个计数室中计得的值来计算样品的含菌量。 4 清洗血球计数板 计数完毕,将计数板在水龙头下冲洗干净,切勿用硬物洗刷,洗完后自行晾干或用电吹风吹干。 5.计算 :利用相应公式进行计算(见前面公式或者课本公式),并将实验结果填入作业中的表格内。 实验注意事项 1.要正确使用显微镜,光线亮度要调
20、的合适。 2.菌液制备要精准,稀释倍数要合适。如果浓度过大就再稀释,如果过小再重做。 3.计上不计下,计左不计右。出芽计一半 4.浓度稀释标准:以每小方格内含有5-10个酵母细胞为宜,一般稀释10倍即可。 5.计数室内一定不要有溢出和产生气泡。 6.其他微生物孢子技术与酵母菌类似,基本操作一样。 7.确保血球计数板清洗干净。 指导与训练方案 1.使用血球计数板计数时,应注意什么? 2.将计数结果填入表格中。 3.简单说明酵母菌死活染色的原理。 实验项目 实验八 微生物细胞大小的测定 教学时数 3学时 实验目的与要求 9 1.了解测微尺的构造和使用,学习并掌握测定微生物细胞大小的方法。 实验原理
21、 微生物细胞的大小的测量是在显微镜下用目镜测微尺来进行的,但由于测量的是放大后的图像,故目镜测微尺在不同放大倍率下每格实际代表的长度也随之变化,因此,需用物镜测微尺来校正在不同放大倍率下目镜测微尺每格所代表的实际长度。 物镜测微尺是中央刻有精确刻度的载玻片,一般是将1 mm等分为100格,每格长001mm,即10 um,它不直接用于测量细胞大小,而是用于校正目镜测微尺的每格的相对长度。 实验材料与设备 酵母菌悬液(市售的干酵母粉)或者制作的霉菌装片 目镜测微尺,物镜测微尺、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吸水纸、0.1%的美蓝染色液 实验步骤 ()装目镜测微尺 (二)校正目镜测微尺 1.将物镜测微尺刻
22、度面朝上放在显微镜载物台上 2.先用低倍镜观察,将目镜测微尺刻度与物镜测微尺的刻度平行。使两尺的第一条刻度线相重合,再寻找两尺的另 10 一条重合的刻度线,分别记录两重合线之间物镜测微尺和目镜测微尺所占的格数,由公式计算出目镜测微尺每格所代表的长度。 3.用同样的方法换成高倍镜进行校正,记录并计算在每种倍率下目镜测微尺每一格所代表的长度。 (三)酵母细胞大小的测定 1 制备菌悬液、染色: 用吸管吸取菌悬液(1滴)加入试管,用生理盐水(8滴)进行稀释,滴加(1滴)美兰染色液。 2 制片: 用吸管吸取1滴上述菌悬液滴加到干净的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注意一定不要有溢出和产生气泡),将多余菌液用吸水纸
23、吸干。 3 显微镜下观察、测量:在不同倍率下测量菌体的长度和宽度,记录测定值,并计算出酵母的长、宽值。 指导与训练方案 1.为什么更换不同放大倍数的目镜或物镜时,必须用镜台测微尺重新对目镜测微尺进行校正? 2.如何校正目镜测微尺? 如何测定细菌的大小? 实验项目1实验1 常用玻璃仪器包扎及干热灭菌;培养基的制备(口述)与高压蒸汽灭菌(操作-必做) 1.1 培养皿、试管、吸管的洗涤包扎及干热灭菌(操作-必做) 1.2 培养基分装到三角瓶和试管与高压蒸汽灭菌(操作) 实验项目2 实验2 无菌操作技术,倒平板和接种(操作-必做) 1.倒平板,以清水代替;试管接试管;试管接培养皿 实验项目3 实验3 细菌的革兰氏染色(操作-必做) 1.枯草杆菌 实验项目4 实验4 微生物的显微镜计数(操作-必做) 酵母菌实验项目5实验5 微生物细胞大小的测定(操作) 会校正和测量酵母菌或真菌菌丝 微生物实验教案 微生物实验 环境微生物实验教案 微生物实验心得 微生物,真菌实验 微生物实验复习 微生物实验总结 微生物实验韩语 微生物实验总结 微生物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