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的坚定脚步.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教学的坚定脚步.doc(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语文教学的坚定脚步品读教学的一点认识奉贤区实验小学 徐娜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是真实、朴实、扎实。语文课就应该充分利用文质兼美的课本,引领学生抓住内容精彩之处、语言运用经典之处,品读语言文字,让学生从课文中的字、词、句甚至标点符号的比较、揣摩、感悟、运用中得到人文的关怀,受到语言的熏陶,努力使学生提高语文素养。相信,这样以“品读语言”为核心的语文课才能让我们的学生都沉浸在“语言文化”的无穷魅力中,让每一个学生都“想说”、“会说”、“能说”,使我们的语文课真正散发出迷人的光彩!古往今来,人们对读书都有一个坚信不疑的信念,那就是“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朱自清先生在论朗读中强调指出:“读的用处最广大,语
2、文教学中应该重视它。”新大纲中也明确指出:“小学各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朗读教学能切实地提高学生语言感悟能力,把学生带入教学所需要的情境中去,使学生在朗读中陶冶情操,在朗读中得到美的享受,在朗读中成为学习的主人,在朗读中发展自我个性,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在潜移默化中得到锻炼和提高!所以,在朗读教学中,我经常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和句子进行大声的朗读训练。在教学烟台的海一课时,我组织学生读全文,学生喜欢哪个季节的自然段就站起来读哪个自然段,有个学生从头至尾都在站着饱含感情地大声朗读,我问他为什么,他说:
3、“烟台的海实在是太美了,什么季节我都喜欢,所以每个自然段我都要读。”有时为了突破教学重点难点,我让学生反反复复地朗读重点段,并且让他们根据自己的理解确定朗读的重音、停顿、音调和情感,读出他们自己的真情实感,而不是千篇一律地要求学生应该怎么读,把朗读的自主权完全交给学生,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这个时候学生也往往会带给你惊喜。只有对文本读熟读流利了,才能真正开始“读中有品,品中有读”。而品读是要有感情的,没有感情的品读是没有色彩、没有生命力的,只有激活学生的情感,才能把学生引入课文所描述的情境,在读中充满表达的欲望。而兴趣是学习最好的动力和源泉。阅读教学中,我们要通过激情导趣,增强感受,唤起体
4、验,深化理解,触发创意,促进个性化阅读。例如:篇幅短小,文质兼美的文章,可以巧用电教,可根据内容选配背景音乐图画等,拓展愉悦空间;内容较为浅显的文章,可让学生互学互教互评等;这样的多样化阅读教学不会使学生感到厌倦,相反,学生们伴随着音乐、影像等进入学习情境,智慧的火花会不断被引燃,思维发散的广度和深度不断递增。便能真正唤起学生的感受体验,变被动的接受为能动地自己学习,从而使学生的阅读个性得以充分彰显。观潮这篇课文是四年级语文新教材中的一篇以写景为主的散文,文章语言优美,词语丰富,句子变化错落有致。通过对钱塘江潮来之前和来之时的描写,体现了钱塘江潮水是天下奇观的这个主题。课前准备:我让学生查找有
5、关钱塘江的资料以及其他的“天下奇观”的资料。(让学生自觉主动地查找学习资料,自我准备。在开展每个学习任务之前,我都布置学生,自己上网查阅与学习相关的资料,这个准备过程,本身就是一个自我探索的过程。学生在学习活动前都要花较长时间自己查找资料,作好准备,这样,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索能力的培养,有利于这些活动的顺利开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潜能。)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我抓住课文最后两小节,也就是潮水来时进行着重设计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我把着重点立足在朗读训练和语言文字训练上。在导入新课时,我先让学生观看了钱塘江的多幅图片,让学生对钱塘江有个初步的认识。(多媒体技术的图像显示模拟逼真,使教学内容形声化,表现
6、手法多样化,对学生的感官进行多路刺激,从而创设一种学生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课文录音让学生对课文进行初步感知之后,我直奔重点段落。首先在学生自由朗读过课文4、5小节后,通过一个填空练习让学生对潮水有一个整体感知,从而达到理清文章脉络的目的。接着,我说:“课文中用了许多美妙的语句把这天下奇观描写得可真惊心动魄。下面我们来细细地品味品味。”出示学习要求:选择你喜欢的一句句子读一读,说说你喜欢它的理由。在给学生一定时间自由思考准备后,我说:“接下来在你的小组内交流。”然后请学生大组交流。学生一下子就找到文章重点句子“那浪越来越近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学生说出
7、了喜欢的理由是:“这里把浪比作千万匹白色战马,把声音比作千万辆坦克,可以看出钱塘江潮水气势很大。”这时我适时播放潮来之时的视频,让学生感受钱塘江潮水奔腾而来的气势。为了说明课文中两个比喻用得贴切,我又播放了千军万马浩浩荡荡奔腾而来,以及山崩地裂的场面,让学生直观比较。(讲解课文时,采用多媒体启发学生的想象力,达到理解知识的目的。多媒体教学就是把抽象的文字信息转化为形象的图像、感性的音乐,从而使学生把握教材的内涵,理解其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课本中的许多名家名篇,有的语言流畅明快,有的语言生动活泼,有的语言凝炼含蓄,有的语言朴实感人,有的语言富有哲理性。运用多媒体可充分帮助学生体会文章的语言。)在
8、学生对课文进行了充分理解的基础上,我设计了一个练习让学生学以致用:“学习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描述电闪雷鸣时的情景。”这一环节学生完成得比较好。由于事先播放视频让学生得以直观感受,加上平时的积累做得比较好,学生完成得比较理想。有的学生把闪电比作银蛇,把雷声比作锤打大鼓,;有的学生把闪电比作白剑劈开夜空,把打雷比作大炮齐鸣还有的学生还能活学活用,利用文中现成的语句加以描述:“那雷声像千万辆坦克同时开动,发出山崩地裂的响声,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在语文课教学中,教师要适当的运用多
9、媒体激发学生的灵感。)在兴趣地引导之下,学生很愿意进入课文中和文本进行对话。而每个文本,都有其内在的文本意义和独特的言语表现形式,在阅读文本时,不管融入多少个人的经验,还是要从特殊的言语形式入手,通过对文本意象及意象之间的联系的把握去理解文本的意义。教师应该以课文为例,在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语言认知规律和阅读学习规律的基础上,平等地提出阅读要求,精心地设计阅读对话,通过不露痕迹的阅读提示,把自己阅读、研究教材时的发现,巧妙地换成学生个性化阅读中的感悟,让学生真正地体验到伴随着个性化阅读的那种豁然开朗似的快乐。如我在教詹天佑这篇课文第4段“勘测线路”时,先引导学生品读课文,感受詹天佑严肃认真
10、的工作态度、以身作则的工作作风以及那颗强烈的爱国心,然后就指导学生进行深入地读书,通过范读设境、想象移情、多元解读等多种探究朗读形式来读出詹天佑的令人感动之处,激活学生的思维,积淀学生的语言。如“詹天佑经常勉励工作人员时说的话”就采用了设置情境的方式来进行多元朗读:在施工委员会上,詹天佑面对着所有的铁路建设者,慷慨激昂地勉励工作人员“”;看到有些工程人员偶尔粗心,施工质量不是很高,语重心长地勉励工作人员“”;极个别工程人员因为条件艰苦,消极怠工,严肃而恳切地勉励工作人员“”。而“詹天佑不怕重重困难,勘测线路”这一部分则通过想像情境,交流画面的形式来表达心中的那份感动。如引导学生想象“攀山越岭,
11、勘测线路”、“深夜灯下,伏案绘图”等这些画面来身临其境地读,体会詹天佑身先士卒的工作作风。“詹天佑的内心活动”这部分则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多元解读:如果强调这是中国人修的第一条铁路,怎么读?如果强调詹天佑的坚定信念和克服困难的决心,该怎么读?如果强调修不好铁路的后果,那又该怎么读?让学生通过反复朗读、揣摩,明白理解的角度不一样,朗读的侧重点也就不一样,关键在于是否能表现出詹天佑的爱国情怀。学生的每一次朗读,无不体现着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无不渗透着学生强烈的情感。这样的多元探读,使学生感悟语言的能力增强了,使学生的语言思维更活跃、更深刻了。在阅读教学中,教师除了把自己阅读、研究教材时的发现,巧
12、妙地换成学生个性化阅读中的感悟,更多的则应巧设探究点,培养学生的质疑意识,引导学生多角度、深层次挖掘文本内涵。“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个性化阅读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不断发问,提倡主动思考的质疑态度和批判精神。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就要为他们提供积极思维的广阔舞台,巧设探究点,使学生的理解与文章的主题充分融合,以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挖掘教材中可资质疑之处,精心设疑,通过设置连续性的、有层次的问题,或开放性的,有一定难度的问题,组织和引导使学生更明确地突击重点、直击难点、撞击疑点。借此把思考引向深入,把学生引向新的“最近发展区”,以引起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感知,审视。 其次,在课堂阅读教
13、学中,教师要多设置一些诸如“你最喜欢什么?”“你的观点有哪些?”“你是否有这样的经历?”等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同学们放开思维空间,畅谈自己的情感体验,或大胆想象,或相互争议,以理服人,以开启学生的探究性思维,真正使学生成为思想的主人。 再则,教师要善于鼓励学生在学习中质疑问难,大胆提出自己的困惑;要善于鼓励学生提出追问性的问题。让学生在质疑释疑中激起认识的冲突,促使学生的求知欲由潜伏状态转入活跃状态,这样,学生个性阅读的创造力便能得到最好的锻炼。如屋顶上的月光这一课,由于本课的主人公巴赫心中充满着对音乐的无限渴望,他在学艺途中克服了所有的困难,使得作者深为感动,文中多处出现了赞美的评述:如,“曲
14、谱的美妙使人沉醉其中,被困窘折磨的灵魂此时似乎插上了翅膀,在月光下任意翱翔。”(含义:生活虽然窘困,但是对巴赫来说只要有音乐,就能让他的心自由飞翔,他是为音乐而生,为理想而活的。)还如,“音乐如泣如诉,有身世坎坷的感叹,有遭遇挫折的悲伤,更有对美好理想的追求和对光明的无限渴望。”(含义:在巴赫的音乐中已经融入了生命的激情和对理想的追求,音乐是他的生活,生活就是他的音乐。)还有课文最后一节中的语句等。这些富含深意的语句,都是学生不能一下子理解的,只有通过教师的循循善诱,引导学生对不理解的地方进行质疑,培养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样不仅让学生理解了文本内涵,还训练了他们的学习能力,一举两得。 提高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朗读的能力,在读中质疑,在读中感悟,由老师教变为学生自主学。品读是一门高深的学问,它的面很广,点很多,切实地抓住其中的点,有效地运用于课堂教学中,是我在今后的教学中还需不断的追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