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技术校本培训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教育技术校本培训方案.doc(1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08年上学期实验小学现代教育技术校本培训方案一、培训计划培训师资队伍是开展现代教育技术的前提。要让教师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让现代化的教学媒体更好地为教学服务,改变一支粉笔教一代的局面,关键的因素是人。目前,大量的教学媒体被闲置,表面上由于软件不够,而事实上,主要是由于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许多教师之所以不支持教育技术的运用,实质上是害怕和逃避新的挑战。因此,发展现代教育技术,必须首先重视教师的培训。必须把建设一支具有强烈的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意识、先进的教育理论和熟练的操作技能的教师队伍作为发展现代教育技术的首要任务。为了培养一支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具有较高业务能力的教师和干
2、部队伍,从而实现变革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探讨新的更有效的教育、教学模式,促进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的目的,我们可以做以下几方面工作:1、学习现代教育理论,更新教育观念,为全面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创造良好的条件。在小学教育教学中,是否需要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以及如何运用现代教育技术,首先有一个认识问题。只有真正认识到:现代教育技术的进步与利用在促进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转变中,在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和实施素质教育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才可能在小学教育、教学中积极创造条件,全面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在我校培训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实践中,我们主要通过观点讨论、每月文摘、课题研究、论文交流等形式的学习使教师真正能
3、体会到在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中,人是关键因素,高素质的教师能积极推广和发展现代教育技术,而低素质的教师是现代教育技术推广和发展的最大障碍因素。促使教师树立终身学习观念,具有教育科研和不断创新的意识,努力调整和改进自身的知识和能力结构,为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创造良好的条件。2、以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和计算机操作水平的提高为主开展一系列培训活动,形成一支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具有较高业务能力的教师和干部队伍。我校的教师计算机培训经过部分教师带头学、全体教师参与学和不同教师分层学习三个阶段,经过前两年的努力,我校所有教师都能熟练地操作计算机,教师们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据统计,我校有90%的老师在备课、作
4、业时能主动想到用计算机;57的教师用计算机来处理日常书写工作已成习惯;所有年青教师都能利用平台制作课件并用于教学中。计算机辅助学生成绩管理系统一出台立即被教师所接受,应用后得到了家长和社会的赞赏。在此基础上学校要继续做好教师的培训工作,以胜利小学师资培训五年规划为指导,以小学教师教育研究素质的培养课题研究为主线,开展有效的活动,实现师资队伍现代化。一方面抓好常规电教设备使用和常规电教教材制作的培训。定期组织全校教师学习幻灯、投影、录音、录像、视频实物展示器等常规电教设备的使用和简单维护,使教师能掌握和利用常规电教设备的一般功能和深层的功能,进一步提高常规电教设备的有效使用率。不断提高教师制作常
5、规电教教材的能力,制作出更高档次的常规电教软件。另一方面继续对所有教师按不同要求进行计算机知识的培训,使每位教师在原有的基础上都得到提高,培养一批有一定综合开发能力的软件设计人员和学科软件开发的带头人。我校对教师计算机应用能力采用的是分层次培训,目的是使教师进一步熟悉计算机的功能,具有使用计算机为我们的教学工作服务的意识,提高教师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学校每学期均要专门制订教师培训计划,教师现代教育技术的培训是其中的一个部分,具体安排详见每学期的培训计划。3、积极开展现代教育技术专项实验研究,提高教师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和意识。由校长主要负责开展有关现代教育技术实验,以中青年教师、主管教学
6、、教研、科研的行政、学科组长、软件开发的技术骨干教师为主,大胆实践,探索教改新路子。在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性研究的总课题指导下,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重地开展一系列课题研究。探索在学科中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人机交互式的辅助教学模式;组织教师开展以课堂教学为主的大屏幕投影式的辅助教学模式,开发适合课堂教学的优秀CAI软件和多媒体教学软件,研究利用计算机优化学科教学过程,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与效率等问题(主要结合语文四结合实验开展);开展计算机与小学语文、数学学科整合的研究,提高计算机教学与学科教学的效率,加强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探索计算机教学的新路子;还要巩固和发展投影、录音、录像在教学中的应用,
7、有意识地引导教师开展多媒体组合教学研究;注意对发挥闭路电视功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研究;并鼓励教师对网上学习的研究等。4、做好各项工作的定期自检、总结和汇报工作,提高教师学习、研究、总结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每学期进行一至二次校内的自检工作,对课题研究、软件开发、教改试验课展示、教师培训活动等计划的实施情况作认真检查落实,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学校要鼓励教师总结经验,撰写有关现代教育技术实施情况的论文和总结,以便于各地交流。同时要做好软件资料的收集、推广和应用工作。建立各学科的学习制度,各学科每学期安排一至二个单位学习时间,由电教组统筹安排,学习软件资料的使用;电教组要及时向各学科提供软件资料和最新计
8、算机教育方面的信息,将各学科的软件资料分别立册,把有关文字材料复印给各学科组,供老师参考和选择,所有软件资料逐步实现计算机管理;有针对性地选录教育教学资料,并整理编辑成教学软件,学科教师间合作编制一些简单的、适合课堂教学的软件,学校将教师们设计并编制的好的软件和课堂教学片断收集起来,争取每年至少出一张教学光盘。教师现代教育技术的培训是件长期、复杂的工作,我们一定在上级研究机构和领导的组织、指导下扎扎实实地做好。二、培训宗旨开展信息化教育的关键,在于拥有一大批具备良好信息素养的教师,教师素养的提升必须依靠自身的学习以及有关部门组织培训活动才能实现。我校骨干教师的培训将以教育部文件中小学教师信息技
9、术培训指导意见(试行)为纲领,对我校教师信息素养现状进行调查后,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开展“融技术于课程”、“以课题研究带动培训、以培训促进课题研究”的“研训一体化”培训活动,在我区培养一批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研究的科研型探索者,深刻领会新课程标准的精神的个性化实践者。三、培训对象与目标要求(一)培训对象:45岁以下的教师(二)培训目标要求:总体目标:了解信息技术在现代社会特别是教育领域中的地位与作用,树立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改革的意识;掌握信息技术应用的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初步具备将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用于教育教学中的能力;建立科学的、基于信息技术的现代教育思想和观念,初步掌握继续学习信息技术
10、新知识的能力。具体目标要求:1、了解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信息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与作用,掌握微型计算机系统的结构与组成,了解信息技术有关版权保护与信息安全知识。2、掌握计算机操作系统的一般操作与使用,具有使用教学软件的能力。3、掌握文字处理软件的使用,能编排教案、试卷、论文等。4、了解因特网的信息服务,能利用因特网获取、交流、处理与应用信息,初步掌握将因特网的信息服务应用于教学工作的方法。5、了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应用的模式和基本理论,能选择与评估教学信息资源,具有比较先进的与信息技术相适应的教育思想和观念,建立在学科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初步掌握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能力。6、掌
11、握文稿演示软件的使用,能编排和演示教学内容。7、能够应用电子表格软件进行教学信息的综合处理,如统计、数据的图形显示、排序等。8、掌握网页制作的基本方法,了解如何利用网络进行教学和学术交流。9、掌握文字、图形、图像、动画、声音、影像等素材的编辑与制作的基本方法,能制作简单的教学素材与教学软件,具有初步的教学素材与教学软件开发能力。其中,15作为“初级培训”的目标要求;17作为“中级培训”的目标要求;19作为“高级培训”的目标要求。45岁以上教师都要接受“初级培训”;35-45岁教师都要接受“中级培训”;35岁以下的教师接受“高级培训”。三、培训内容与教材(一)培训内容:1、初级培训(培训学时:5
12、0学时)模块一信息技术基础知识: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应用;微型计算机系统的结构与组成;常用微型计算机系统的主要技术指标、型号及配置;微型计算机的基本操作;与信息技术有关的版权保护和信息安全(选学:信息及信息处理技术简介,多媒体技术常识)。模块二操作系统:操作系统的功能,启动与退出;图标、窗口、菜单、对话框的概念与操作;文件、文件夹、驱动器的概念与操作;资源管理器的基本功能与使用;复制与粘贴;画图软件及其它附件的使用;一些常用应用程序的安装、启动与删除;计算机病毒的防范;帮助信息的使用(选学:计算机软硬件资源的管理与维护,操作系统的设置)。模块三文字处理:学会一种汉字输入方法,建议采用拼音输入法;文
13、档的建立、打开、保存、关闭等;文档的基本编辑:文字的输入、插入、删除和修改,文本块操作;文档的排版:字体、字型、字号、字间距、行间距、段落格式的设置;文档的页面设置与打印输出;表格制作、公式编辑、绘图、图文混排等;帮助信息的使用。模块四因特网基础:网络的基本知识;因特网的发展与信息服务;E-mail(电子邮件)的使用;信息的浏览、搜索、查询与利用;文件传送与远程登录;国内外一些主要教育网站的介绍(选学:因特网的接入,局域网教学网、校园网的使用)。模块五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应用的优势、特点与基本理论;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学资源的评价、选择和利用;国内外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应用的模式、
14、案例与实践经验。2、中级培训(培训学时:80学时)中级培训的内容除了模块一至五之外,加上下列的模块六和模块七:模块六文稿演示:文稿演示软件的功能、特点及应用;创建幻灯片或利用模板建立一个幻灯片;输入编辑文字、图片、表格、语音、动画、视频或其它对象等;编辑与修饰幻灯片及使用超级链接;设置放映方式和效果,放映与打印幻灯片;组织与整理幻灯片。模块七电子表格:电子表格的基本知识;表格数据(常量和公式)的输入和编辑;常用函数及其应用;表格的格式化;表格中图表的创建和编辑(选学:表格数据的管理,工作簿的简单操作)。3、高级培训(培训学时:120学时)高级培训的内容除了模块一至七之外,加上下列的模块八和模块
15、九:模块八网页制作:网页的概念;网页的建立和修饰;网页中文字、表格、图像、语音、动画、视频的使用;网页的链接;网页的组织与发布(选学:交互网页制作)。模块九多媒体软件制作: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多媒体信息的采集和压缩技术简介;图像、语音、动画和视频的简单处理;多媒体制作工具的使用;多媒体课件质量评估。四、培训措施1、开展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要坚持集中培训与分散培训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注重培训的计划性、针对性和实用性,从实际出发,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实施培训,特别要注重发挥远程教育手段的优势,确保培训的质量和实效。2、在做好周密培训计划的基础上,分期分批选送教师到培训机构参加短期集
16、中培训。同时,各中小学校要挖掘潜力,积极组织“校本培训”,认真引导教师自学自练,利用多种渠道完成全员培训任务。3、在培训过程中,应坚持按需施教的原则,根据不同对象组织培训活动,采取讲授、上机操作与研讨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一般应以上机操作为主、讲授为辅,原则上上机操作时间应不少于信息技术培训总学时的三分之二。4、信息技术培训还应结合教育教学活动,注重更新教育思想、观念,加强应用信息技术能力的培养,使教师能学以致用,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在各自的学科教学中积极使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计算机辅助教学,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五、具体培训安排模块学习内容作业安排1学习计算机基本操作,了解培训的总
17、体安排和考核方式、评价量规。结合各自学科或实验课题,自报研究专题和教案设计课题或章节。2教育技术概述和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基础。制作一个介绍教育技术与当前热点学习理论的简单演示文稿。3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理论和实践制作介绍新课程标准中信息技术的地位与作用以及学习新课程标准的体会的较复杂的演示文稿。4新课程改革中信息技术的地位与作用了解网上查寻资料的方法,并练习使用目录和搜索引擎查找关于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理论和实践方面的资源,学习使用网络通讯工具进行交流。5搜寻信息,了解学习资源的概念、类型及其搜寻方法分学科和实验课题组学习制作体现学科专题或课题特色的学习网页或网站。6了解实验课题开展方法,学习信息化教学设计开始构思论文并收集与论文相关的资料,访问未来教育望站,设计信息化教案模板并构思信息化教案。7研究性学习的开展与案例分析尝试在自己的信息化教案中体现研究性学习的理念。8信息化教学技术初步设计一个信息化教案,思考有关的信息化评价问题。9信息化教学评价修改信息化教案,关注评价工具的选择和设计。六、培训时间和地点时间:每周二上午语文教师:第二节课数学教师:第三节课地点:微机室和电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