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语文教学中.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初中语文教学中.doc(1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从中学语文教学实际谈高效课堂构建的必要性宁洱县磨黑中学 杨坤武【摘要】实践表明,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弊端不少,往往只是单一的在教学手段和形式上做文章,难以形成提升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的长效机制,难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此,深挖初中语文教学内容,构建高效课堂已经成为中学语文教学的唯一选择,只有利用高效课堂的模式,才能不断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和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推进素质教育新课程改革。【关键词】中学语文教学 高效课堂 构建 必要性课堂教学作为师生活动的中心环节和基本组织形式,是学生获取知识、锻炼能力和提高各种技能的主要途径。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由于教学受很多因素的影响,从而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低下,使得
2、学生对语文学习不感兴趣,认为学习语文的重要性不大。而且,学生在课堂上对教师安排的任务不重视。要改变初中语文教学效率低下的问题,就只有改变现状,使学生爱上语文课堂,积极调动他们的思维,激发他们的智慧,使语文课堂成为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场所。但是,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一直以来却高负低效、事倍功半,现行的语文课堂教学已经深陷于低效或无效的泥淖。笔者通过调查研究,结合二十多年的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实践,总结出初中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 首先是三维目标的割裂。三维目标的有机统一是语文教学促进学生发展进而保证语文教学有效性的内在机制。但是在语文课程实施中却出现了三维目标割裂的现象:其一是“游离”于语文知识、
3、技能之外的过程、方法,为活动而活动,这种活动既不利于语文知识、技能的掌握,又无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是没有价值的,因而是低效、无效的。其二是“贴标签”式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即脱离教学内容和特定情境,孤立地、机械生硬地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这种教育是空洞的、无力的,因而也是低效甚至无效的。其三是只关注知识的传授和技能训练的课堂教学现象依然存在,这种教学在强化知识、技能的同时,冷落、忽视了过程、方法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从而从根本上阻碍了学生的发展。其次是教学内容的泛化。初中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使语文教学从内涵到外延都产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由于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缺乏有效把握的经验,在
4、实施层面上便出现了教学内容的泛化现象,其突出表现就是学科味不浓,教材受到冷落,学科特有的价值没有充分被挖掘出来。如语文课,或者丧失自我,异化为生物课、历史课、物理课、文化课、思品课、班会课等;或者忽视语言文字,重在人物形象、主题思想、写作技巧的分析,高唱人文主义,教学内容虚泛、空洞;或者教师急于向课外延伸、拓展,学生独立阅读、感悟课文的时间得不到基本的保证。第三是教学活动的外化。新课程实施以来,课堂变活了,这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热情和主动精神,但在“参与”和“活动”的背后,却透露出浮躁、盲从和形式化倾向,学生内在的思维和情感并没有真正被激活。典型表现在:“自主”变成“自流”,
5、只赋权却不增能,语文课堂教学展现的是学生肤浅表层的、甚至是虚假的主体性,失去的却是教师有针对性的引导、点拨和具体帮助的重要职责;合作有形式却无实质:学生之间在缺乏问题意识和交流欲望的背景下,应付式、被动式地进行“讨论”,缺乏平等的沟通和交流,尤其是缺乏深层的交流和碰撞;探究有形无实,学生只是机械地按部就班地经历探究过程的程序和步骤,缺乏好奇心的驱使和思维的探险以及批判性的质疑,从而导致探究的形式化和机械化,变成没有内涵和精神的“空壳”。有人批评我们的课堂有“温度”无“深度”,也是这个道理。课堂上学生“脸通红,眼发光,手直举,嘴常开”,虽然让人感受到热闹、喧哗,但极少让人怦然心动,究其原因,就是
6、课堂缺少思维的力度和触及心灵深处的精神愉悦。第四是教学层次的低下。与学生的两个发展水平相对应,语文课堂教学可以分为两个层次:针对最近发展区的教学是高层次的教学,针对现有发展区的教学是低层次的教学。显然,只有高层次的教学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从教学实际来看,当前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突出问题就是,教学滞后于学生的发展水平和学习能力(学习潜力)。从具体一节语文课来说,我们首先要弄清楚哪些教学内容是属于现有发展区的问题,是学生可以通过独立学习掌握的,哪些教学内容是属于最近发展区的问题,是需要同伴互助和教师帮助才能掌握的。现在的课堂教学往往层次不分明,教师常常花很多时间解决学生能够独立解决的问题,这不仅导致
7、教学水平和效益的低下,更为严重的是阻滞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以及学生责任感的形成。有人曾经指陈中学语文无效教学的重要原因就是:语文老师的解读思维活动与学生同在一个层次上,他要讲的不用讲学生就已经自明,即便这个时候老师明智地采用提问式,让学生自己给自己讲,这仍然是浪费教学资源。因为这对学生来说没有增加新的信息。教师讲授往往只是对文本信息的重复性归纳,是学生已经懂得的“真理”,学生不能从老师那里摄入任何有效的能够生成思维能力的成分。这是当前语文课文本解读最失败的地方。从教学全过程来说,整个语文教学过程应该是一个“从教到学”的转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作用不断转化为学生的学习能力,随着学生学习能力由
8、小到大的增长,教师的作用在量上也就发生了相反的变化,最后是学生完全的独立,教师作用告终。遗憾的是,现在的语文教学缺乏一种动态的、变化的观点,教与学始终处于平面、定格的关系。先教后学,教多少学多少;教支配、控制学甚至替代学;学的独立性、独立品格丧失了,教也走向了其反面,成为遏制学的“力量”;教师越教,学生越不会学,越离不开教,学生虽然获得了知识,但学习能力并没有真正的提升。所以,教学层次也就始终上不去。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现在常看到这样的怪现象:年级和学段越高的课堂,教师教得越多,教得越满,学生越加被动。第五是教学预设与生成的冲突。“教学预设”,即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标,预先设定教学方案。教学是一种
9、有目的的行为,教学需要进行有目的的预先设计。“教学生成”,是课堂对话情景中师生对知识、能力和情感的即时性的获得与发展,是课堂教学由封闭走向开放,由僵化走向灵动,由重复走向创造的超越。 教学是“预设”与“生成”的矛盾统一体。语文课堂的生机在于巧妙处理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教师只有进行艺术而有弹性的教学预设,在课堂上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促进学生的动态生成,才能让语文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好的“预设”与“生成”,犹如一次美丽的邂逅,而语文教师就是这美丽邂逅的总导演。 不管语文教师预设时有多么严谨到位的考虑,也不可能穷尽语文课堂的可能性的生成,因为课堂教学是动态发展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凭借教育智慧
10、在教学中机智生成,即在教学实践中因学情的变化,对目标、内容、过程、方法的适当调整,使学生顿悟,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或方法上实现自我建构。第六是教学目标指向不明。教学目标要么不具体,要么太琐碎;或者指向不明确,导致学生学习的热情低。教学目标应当在把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的前提下确立,让教育既走在发展前面,又不至于超出学生可接受的程度。也就是说,教学目标的确立不是玩文字游戏,而应是切实立足于学生的实际,满足学生发展的欲望。但是,语文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往往制定一些诸如“训练学生朗读的能力”“掌握人物形象的分析方法”“让学生接受爱国主义教育”之类大而空的目标,难以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完成;或者制定“掌握某某
11、几个实词和虚词”之类的目标,显得太具体琐碎而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第七是面面俱到,一面不到。在应试教育还占据教师头脑的今天,语文教师唯成绩论英雄,唯恐讲授不够精细,影响考试成绩,所以教学中面面俱到,对知识点不分重难点。我们知道,课堂教学的有效和高效,首先是讲授内容的精心选择,哪些内容该讲哪些内容不该讲,应视课堂教学重点和学生掌握的情况而定。游离于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难点的内容坚决不讲,无助于学生知识点掌握的内容坚决不讲,无助于学生能力提高的坚决不讲,学生已经掌握的内容坚决不讲,学生一经合作交流就能掌握的内容坚决不讲。讲授的内容只有精心选择,高度压缩,才有课堂的高效率和高效益。第八是教师授课语言
12、表达能力差。为什么学生的作文语言苍白无力,毫无文采?教师往往只从学生身上找问题的症结,而忽略了自身的问题。大家都知道,教师的语言表达力好,一方面可以激起自己讲话的兴趣,从而在实践中不断地强化自己的语言表达力;另一方面,能成为学生竞相仿效的榜样,从而不断地把教师语言表达的特征内化成为自己的语言特点。所谓“耳濡目染,不学而会”,正形象地说明语言表达的作用。据心理学的观察资料表明,教师语言中常出现的语义、修辞和语法等方面的错误,往往是他的学生语言贫乏和不正确的原因之一。这就说明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如何,对学生起着一种直接的内化作用。第九是阅读教学设计不恰当。阅读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但是语文教
13、师有的没有恰当的阅读教学方法,阅读教学流于形式,无的放失;有的片面追求升学率,在阅读训练中针对考纲考点,考什么就讲什么,肢解语段,导致无明显训练效果;有的忽略了文本对阅读教学的示范作用,失去阅读教学的最佳时机课堂;有的阅读教学缺乏计划性,毫无体系;有的教师自身阅读量小,或者根本不读,整体感悟能力不高。这样一来,使得阅读教学中设计不出有质量的、对学生有启发性的问题,不能帮助学生有效的提高对文本的理解。第十是因循守旧,创新之路走偏。有的教师严格遵循教材,上课循规蹈矩,不敢越雷池半步,生怕给学生学习带来困难,上课时“说的说,听的听”。因此,课堂气氛沉闷。有的教师不分析教材的编写意图,随意更换内容,总
14、想迎合新课程倡导“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师生互动”的教学方式与课改理念,不顾学生和教学实际“鼓励”学生探究、合作、交流,整堂课热热闹闹、气氛活跃,实际上学生学习漫无边际,课后一知半解,最终造成课堂教学低效。综上所述,由于语文教师认识上存在的偏向和对“大语文”教学认识的不足,现在通行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往往造成学生学习状态低迷,学习兴趣渐失,学习能力低下,主动精神与创造力缺乏,课堂上没有了生命活力的焕发与学习主体个性精神的张扬,课堂上感觉不到生命的挑战与学习者的内在愉悦。究其原因,从理念方面说,是语文教师的人文意识过强,语文意识过弱;从课堂操作上看,是语文教学一直难以走出“教课文”的弊端,而进入“
15、教语文”的境界。特别是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行之时,如果不及时有效地解决课堂教学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将会严重影响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形成,限制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必须进行彻底的改革,使教学摆脱以往枯燥的教学情境,以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和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来吸引学生,提高他们在语文课堂上的主动性。在新课标理念下,语文教学必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把课堂的时间、空间、学习过程都还给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的认知需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各种能力的提高和发展。所以,构建优质高效课堂是每位中学语文教师理应思考
16、、探索的主要课题,因为:首先,构建高效课堂是深化素质教育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新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变原有的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个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的学习。自从推行素质教育以来,学校的软硬件设备得到了极大的充实,课程设置齐全了,原来的课时设置减少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时间增多了,但是教学任务没有减少。针对这一种情况,关键在于教师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和效率,也就是构建真正的高效课堂,实现课堂的高效益、高效率和高效果,使学生真正的会学、学会和乐学,使学生健康积极的发展,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幸福感和成功的
17、喜悦。其次,构建高效课堂是推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转变的需要。先进的教育观念要通过先进的教育方式体现出来,教育观念转变本身也要在教育方式转变中进行,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高效课堂的构建将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改变着教师每天进行着的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教学行为。教师的教学方式与教学行为将发生极大的改变。在对待学生的态度上,教师将尊重每一位学生,赏识每一位学生;在对待学生的学习上,教师将更加注重帮助与引导;在对待自我成长上,教师将更加注重自我反思;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教师将更加注重合作。高效课堂中,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是教学活动的研究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流、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高效课
18、堂,学生将真正成为学习和教育的主人,将成为生活的主人,成为独立的、积极参与社会的、有责任感的人。第三,构建高效课堂是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需要。高效课堂的构建,主要是通过创设宽松和谐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问题意识;重视教学中的操作与活动,鼓励学生主动积极参与;尊重学生个性与才能,关注个体差异,满足学生发展的不同需要;洞察学生的内心情感世界,培养学生自我反思,自主调控能力;给学生提供自我表现的机会,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精神,鼓励学生大胆创新。让课堂成为学生思想活跃,情感交流,展示自我的场所。课堂真正成了学生释放生命光彩的大舞台,学生不迷信书本,不迷信教师,而是以自己的思维进行学习。
19、构建高效课堂,将真正使学生获得自主学习的能力、与人合作交流的能力、探究与创新的能力,满足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第四,构建高效课堂是新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的需要。新课程改革中教学管理制度的重建是高效课堂构建的重要任务。教育思想观念的更新、教学与学习方式的转变,需要相应的教学管理制度为其保驾护航。教学管理制度的重建,将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观念和行为问题,高效课堂教学管理制度的探讨必然使我们课堂教学质量得到提升,从而加速我们前进的进程。第五,构建高效课堂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课堂教学改革的关键在于教师,教师在课堂上永远处于主导地位。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激发者、辅导者,教师不能把传授课本知识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和目的,要把教学的重心放在如何促进学生的“学”上,从而真正实现教师为了不教而教。在高效课堂中,教师的角色将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课堂不只是教师表演的舞台,而是师生交流、互助的天地,随时随地把自己放在与学生同样的高度,尽可能地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参考资料:1.高效课堂九大“教学模式” 山东文艺出版社2010年8月第1版 李炳亭 著2. 高效课堂22条 东文艺出版社2010年5月第1版 李炳亭 著3.杜郎口“旋风”(修订版) 东文艺出版社 李炳亭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