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普通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水平评估指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普通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水平评估指标.doc(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广东省普通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水平评估指标本指标体系包括4个一级指标领域,11个二级指标项目,54个要素。一级指标二级指标权重1教学管理1.1教学理念1.2教学计划102教学保障2.1教学人员2.2教学条件103教学过程3.1教学常规3.2教学研究3.3教学评价3.4教学资源604教学效果4.1课程达标了4.2学业水平4.3充分发展20说明:1评估结论为:“优秀”、“合格”和“不合格”三种。2本方案二级指标共11项,总分值100分;得分达到总分的85%以上,结论为“优秀”;达到总分的60%以上为“合格”;得分在总分的60%以下,结论为“不合格”。一级指标二级指标评估标准分值评分操作方法得分备查材料
2、自评他评1.教学管理11教学理念体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要求。实施素质教育,体现创新教育,具备先进的信息技术教学理念。坚持启发式教学。面向全体学生。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和个性发展。5每个要素各1分。能够体现信息技术教学理念的有关材料,如发表的论文或出版的著作等。12教学计划按照广东省教育厅关于开展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的通知(粤教基200447号)的要求,开齐必修模块,开足课时(达到课标教学要求)。按照广东省普通高中选修课开设指导意见(粤教研20057号)的要求,开够选修模块,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选修课程。学校信息技术科组有教学工作计划、学年和学期教学计
3、划,目标明确,措施具体。学校有信息技术教学发展规划。5要素2分;要素各1分。信息技术科组年度教学工作计划。各年级信息技术备课组教学计划。信息技术科组本学年度课程计划安排表。信息技术科组周课程表。信息技术教研活动安排表。2.教学保障21教学人员信息技术专任教师数量足够,满足信息技术教学工作需要,能够高效率完成教学工作;全体信息技术教师都具备规定学历资格;拥有教师资格证书,使用普通话进行信息技术教学和交流。信息技术科组长有本科以上学历或高级职称,每学期听课不少于15节,并承担信息技术教学课题研究;信息技术老师每学期听课不少于12节,并且做好听课记录,能够积极参与评课。信息技术科组有教师专业发展计划
4、和制度,落实信息技术教师继续教育学分管理制度,信息技术教师修足继续教育学分,开展了校本教研和校本培训。重视抓好青年教师、骨干教师培养工作。有在当地有声誉较高的信息技术学科带头人,每学期能开设有一定影响的示范课、研究课。信息技术教师具有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整合的能力,多媒体信息技术教学授课占60%以上,所有信息技术教师均能熟练维护计算机及网络教室,熟悉校园网,能自行开发多媒体课件。信息技术教师工作量与其他学科同等计算,信息技术教师参与课件制作、校园网络设备维护、学科资源网站建设等按照1:1.5(粤教研19962号)比例记入工作量。6每个要素1分,一项缺失扣0.5分,扣完为止。要素中未达到的,该
5、项得0分。校本教研年度计划和专题总结材料。信息技术学科带头人基本要求。信息技术专任教师情况表。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化发展计划及制度。信息技术教师听课记录本。22教学条件学校计算机、多媒体计算机教室、网络中心按照(广东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样本学校装备标准(试行)(粤教装备200414号)、广东省中小学图书馆(室)建设标准(粤教装备20043号)执行,并得到充分使用,而且提供给师生有足够的开放时间,能够促进学生学习。学校经费使用计划中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软件、图书等与信息技术教学密切的项目有足够权重。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上机操作不低于总课时的50%。校园网有宽带接通广东省基础教育网,并有相配套的信息技术教
6、学应用软件,信息技术教学应用(含教师备课、课堂教学、学生学习)充分。4每个要素1分。信息技术专用室(含网络中心)设备配备情况、使用制度、使用效果等。相关信息技术方面的经费使用情况表。学生上机操作登记册。3.教学过程31教学常规学科组和年级组备课制度完善,有固定的交流和研讨时间;全体信息技术教师都能根据学生发展需要,备学生、课标、教材、教法和学法,课课有教案(或教学设计);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努力挖掘各种潜能和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形成了自己的个性和特色。教学内容严谨、科学、适度,注意联系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知识与技能”教学目标明确,让学生体验“过程与方法”,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教育因素,渗透“
7、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学生参与教学过程,教学氛围宽松,师生关系和谐。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互活动充分,合作学习有效。积极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比较熟练地制作各种教学课件;教学手段直观,运用多种教学媒体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板书简要工整,布局合理,层次分明。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不断优化,教学方法灵活得当,符合授课内容要求,能启发、诱导学生主动学习。教师课堂组织、调控能力强,对突发情况能予以及时、恰当的处理;教师能根据教学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教学活动;教师教学有创意,评价反馈及时有效。教师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能根据教学要求对自己的学习做出评价,并不断调控自己的学习。教师为学生的学
8、习提供必要的学习资料和具体的学法指导;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 教师教学有创意,能发挥自己的特长,形成自己的特色。教师根据课程标准要求设计作业,内容精选,难易适度,数量适当,及时批改和讲评学生作业。24各要素各3分;其他每要素2分。信息技术备课组备课记录。信息技术教师备课本及教案(或电子教案)。学生作业及信息技术学科测试试卷。学生对信息技术教学的评价材料。信息技术教师对学生的课堂教学辅导。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评价反馈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基本要求。3.2教学研究教学教研制度完善,有多层次、多形式的教研活动,有过程记录。信息技术科有地市级以上立项课题;信息技术教学科研课题能结合
9、教学实际和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信息技术教学质量提高。80%以上的信息技术教师参与各种信息技术教学课题的研究,研究的课题有过程记录、阶段总结或有论文等成果。教学研究具有一定学术水平,能在地市级以上教学教研活动中交流或获得地市级以上教育部门(或学术团体)的奖励。信息技术教师能不断地总结教育教学经验,经常写教学札记(或教学反思),有具体的改进措施和具体的教学效果。近三年有信息技术教师能在各级各类刊物发表教育教学论文2篇以上。18每个要素3分;要素中未达60%,该项得0分。要素中未达到的,该项得0分。信息技术科教科研项目立项、检查和结题的实施记录及成果表。教学教研制度及校本教研活动记录。上级、外校到信
10、息技术科组听课和开展信息技术教研活动的记录。发表刊物的论文、宣读论文、获奖论文证书复印件。33教学评价教学评价按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和广东省普通高中信息技术等级考试大纲进行。按广东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学校教学管理意见(粤教基200483号)要求进行学分认定,信息技术模块学分认定,由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测验两部分组成,终结性测验包括笔试(含闭卷和开卷)和操作考试;学分认定过程清晰,操作规范,真实有效。学生积极进行自我评价,教师自觉完成自我评价和教学反思,教学评价关注学生差异及不同发展需求。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质量高,听课评价优良课比例不少于60%,其中优秀课不少于10 %。按照广东省普通高中信
11、息技术等级考试大纲进行信息技术等级考试。 10每个要素2分。要素中未达到的,该项得0分。信息技术学分认定标准及学业考核成绩。学生自我评价及教师自我评价材料。近三年来每个年级各个模块考卷及成绩统计分析。每个年级学生等级考试成绩及成绩统计分析。34教学资源鼓励、聘请社区专业人士、家长参与信息技术教学活动,积极开展社区青少年信息技术教育活动。积极开发社区信息技术课程资源,建立社区信息技术教育资源开发利用计划,建立社区信息技术教学实践机制,有社区信息技术实践基地、场所或联系点。能按照省要求配齐各年级各类教学资源,如教材、教辅、教参、教学软件、多媒体教学资源包、各类杂志刊物并有相配套的课程光盘,信息技术
12、教学应用(含教师备课、课堂教学、学生学习)充分。校园网满足教学、管理等需要,学校有主页,信息技术教学有交互学习平台,开设模块教与学资源丰富。8每个要素2分。社区信息技术教育活动登记表信息技术教学资源目录4.教学效果4.1课程达标信息技术教学达到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的课程目标,达到广东省普通高中信息技术等级考试大纲规定的要求。三年共完成1个信息技术必修模块和1个选修模块的学习,并获得4个必修学分(含重修后获得)的学生达100%。根据广东省普通高中选修课开设指导意见(粤教研20057号)要求,每个学生在完成4个必修学分之外,再选择修习1个选修模块,必修、选修共获得6个学分,鼓励修习更多的选
13、修模块。6每要素2分;要素中未达到的,该项得0分。学生学分管理登记表4.2学 业水平模块学分认定考核内容按广东省普通高中信息技术等级考试大纲规定的要求,终结性测验合格率达95%;抽测考试(考核)合格率达95%。学生达到广东省普通高中信息技术等级考试一级70以上,二级5以上。开展丰富多样的信息技术选修二课程(含信息技术兴趣小组),有规范的课程管理制度;参与学习信息技术选修二课程的学生总数占全校学生数15%以上。9每个要素3分。要素中未达到的,该项得0分。 信息技术模块测试情况 近三年学生入学、等级考试成绩。 学生获奖证书。4.3充分发展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学生具有一定的学习信息技术科学的能力,有交流与合作能力,个性和潜能得到发展。学生具有一定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近三年参加各级信息学(计算机)奥林匹克竞赛、中小学电脑作品制作活动大赛、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信息技术项目)、中小学机器人大赛,有学生获市级以上奖励。学生应用信息技术促进学习发展的能力得到充分发展。5每个要素各1分;要素各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