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剖析指标体系解读.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66773339 上传时间:2022-12-2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业剖析指标体系解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专业剖析指标体系解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业剖析指标体系解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业剖析指标体系解读.doc(1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专业剖析指标体系解读一、专业剖析的作用专业是学校开展教学工作的基本单元,也是学校与社会需求的结合点,专业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着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的水平,是学校办学水平、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的重要标志。选取专业进行质量剖析和评估,是落实专业建设工作,提高学校整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的有效途径,也可以实现对人才培养过程实行有效的监控。为此,推出了一套高职专业质量标准和评估方案,这套专业评估剖析方案既可以用于高职专业自身进行自我评估,也可以用于学校对专业建设的检查与监控,还可以用于国家或地方对高职高专院校的评估中对专业的剖析。二、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高职专业剖析以教育部高职高专教育

2、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为主要依据,以“加强规范、提高质量、兼顾效益”为指导思想,坚持了如下原则:1、以就业为导向的原则 在整套方案材料中,突出就业为导向的主题,强调满足社会需求和用人单位的需要,把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符合度、培养目标与用人单位人才规格的一致性、毕业生的就业率、社会评价、实践教学环境与职业环境的吻合度(逼真度)、实践教学项目的“真刀真枪”等作为重要的考核指标。2、能力本位的原则 在整套方案材料中,围绕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突出能力的培养,坚决避免学科本位的思想和行为,把能力本位思想贯穿在教学全过程的考核中,在课程体系的设计上按照技术应用性人才的培养规律,在课程结构上根据能力培

3、养的需要整合知识,形成新的课程,课程形式、考核形式都要求采取多种形式,引进职业资格或职业技术等级证书及学生获得证书均有明确的考核要求。学生职业素质,教师的双师性也围绕能力培养来要求与考核。3、全面性原则 全面性原则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全员性,参与专业的教师、学生及一切有关人员均在被考核评估之中,二是全过程性,覆盖专业教学的所有环节。三、各评价项目A级标准的内涵1、专业设置和专业培养目标专业设置建立在充分的行业分析和市场需求分析的基础上,体现了主动适应社会需求并以需求变化为导向适时调整的思想;专业设置有明确的职业面向;专业名称科学、规范、口径宽窄适当。培养目标有准确的职业定位,体现了主动服务于行

4、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知识能力素质等规格表述清楚、与培养目标一致,操作性强。有专业设置(建设)指导委员会,并能在教学管理中发挥显著的作用。2、课程体系和课程结构课程设置依据职业能力培养需要;课程体系与结构设计充分体现就业导向、能力本位的人才培养特点,并形成职业能力培养系统化课程,技术应用性人才的特征明显。实践课程突出,与理论教学相辅相成、相互融合,体现技术应用性人才培养规律;专业培养方案能够引入职业资格恰当、技术含量较高的职业资格证书或技术等级证书,有效实施“双证书”教育。课程整合充分满足专业教学需要,能够自行开发课程。专业培养方案规范、稳定,并具前瞻性,以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专业培养方案,并

5、形成了专业特色,能够及时主动对经济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做出反应。3、科目课程所有科目课程教学大纲规范,在体现技术应用性人才培养要求方面成效显著,实验、实训大纲有创新、适用性强,并在高职课程标准制定方面进行探索。依据课程内容采取灵活多样的课程范型,效果显著。能优先选用省部级以上获奖高职高专教材和优秀课件,选用近三年出版的高职高专教材的比例60%;重视教材建设,并有参加编写的省部级以上规划或获奖教材。4、教学环节教学基本文件和教学管理档案保存齐备,分类清晰,客观、准确记录教学过程和质量动态。各类课程均有符合能力培养的考核标准,根据不同课程范型采取灵活的考核形式;在专业职业能力考核上有独到措施,有一定影

6、响面。能以学生为中心,注意运用多元智能理论,针对学生特点授课,开展参与式、互动式教学;对不同范型课程能采用不同形式的教学方法;积极推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全面推广多媒体教学,且运用得当,效果明显,积极运用网络教学。教学管理规范有序、运行稳定;教研活动有计划、围绕新时期高职教学改革开展工作效果明显。5、职业素质教育职业素质教育设计思路清晰,认识深刻,在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教学设计中得到突出体现。开设了有关职业素质教育课程,教师对职业素质教育准确领会,并充分渗透到教学全过程,在毕业生身上得到较好体现。制定了符合专业人才培养的职业素质教育改革方案,有创新,措施得力。6、教学环境有相当数量的可利用的专业

7、图书;有相当先进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电子阅览室和教室能充分满足专业需求。实践教学条件能够保证实践教学需要,能够开出技术领先的实验和实训项目,有一批可利用的最先进的实践教学设备。教学和建设经费高于教育部标准,学校有专项经费投入专业建设,专业自筹经费能力强。7、产学研合作产学研结合深入到专业共建、课程共建、专业师资队伍共建、校内外实训基地共建、技术研究、开发、推广、服务等方面,达到双赢互惠。形成了以专业指导委员会为轴心,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专业主动为行业企业服务、行业企业积极参与专业建设的机制,成效显著。8、师资队伍学生:教师16:1;50%专任教师周学时12。青年教师中研究生学历或硕士及以上学位比

8、例达35;高级职称(不含高级讲师)比例达30以上;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中双师素质教师比例达70以上;专业带头人和教学、管理人员梯队合理,作用显著。专业带头人知识能力素质优秀,在专业建设中能很好发挥作用;专业带头人和专业教师具有丰富的相关职业经历;教学中能很好地运用高职教育规律,为人师表,从严治教,教学改革和教学质量意识强,教学水平普遍较高,多方评价满意率高;主持或参与专业科研项目;主持或参与高职教育教学研究项目,成果丰富,多项获奖。兼职教师队伍来源、数量稳定,生产经验丰富,学术水平较高;兼职教师数占专业课与实践课教师合计数之比达到20%;兼职教师注重研究教学,教学效果好。建立了有利于提高教师质量

9、和师德风范的机制与政策,效果显著;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及保障机制行之有效,措施得力。10、学生素质学生职业专门技术能力合格率达到90%;计算机应用能力普遍较高;近三届学生参加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累积通过率达到75%,或有证据说明多数学生英语应用能力高。大多数学生能够较好地掌握必备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并能在实践中灵活运用;重视毕业实践环节的工作,学生毕业实践质量较高。社会实践和科技文化活动开展有成效;大多数学生具有良好的伦理道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修养,考风考纪好;具有良好的学习能力、工作能力和创新思维及能力;学生在科技竞赛和其他竞赛中均有获奖;学生普遍身心健康。专业教学改革与社会职业资格证书

10、制度接轨,学生参加专业规定的职业资格或职业技能证书考试通过率达90%。11、毕业生就业初次就业率达到90%;就业指导工作成效显著;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系统运行良好,反馈准确、及时。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评价称职率达到80%;近3年专业录取新生平均报到率90%;社会声誉在本地区同类专业中处于较高水平。12、专业特色在专业建设思路、人才培养模式、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等方面形成了鲜明特色,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效果显著,符合中国国情和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取得了一系列受到社会广泛公认的标志性成果。专业特色是专业在长期发展建设过程中,通过研究和实践探索,以创新精神解决培养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不断积淀形成的专业特有优

11、质风貌。专业特色主要体现在:专业建设观念、思路;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产学研结合;学生能力培养;教学管理制度创新等几个方面。四、专业评估指标体系的特点1、突出以就业为导向的专业课程建设思想在评估中的作用,在确定各项质量标准和评估指标等级的内涵时,始终贯彻这一基本原则,以此引领专业课程改革的方向。2、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在界定评估等级标准内涵时,参照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方案,将易于量化项目给予明确的数量要求,同时控制定量项目范围,以防止因过多定量而导致问题简单化;对不宜量化的项目则通过文字表述给出定性标准,并采取了增加观测点的方法,力求避免概括性描述产生的问题界定模糊。 3、坚持

12、“高标准、严要求”的基点。当前我国高职教育发展不均衡,大部分专业仍维持较低水平,但在制定专业质量评估标准过程中并未因此而降低标准,而是立足于发挥质量标准的积极导向作用,通过专业评估树立优秀典型,推动高职专业整体规范化建设,激励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尽快显示出高职专业特色。4、体现课程在专业中的核心地位。专业的本质是实现某一培养目标的、一系列具有一定逻辑关系的课程组合。因此,指标体系始终围绕课程筛选、确定质量标准的各个项目,在专业设置和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和结构、科目课程等相关项目界定时尽可能分解、细化。课程实施的重要保证是教学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师资队伍、教学环境、产学合作等,这些项目也作为专业

13、质量标准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5、体现技术应用性专业教育的特征,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的学科性专业质量标准。在深入研究技术应用性人才培养特点的基础上,按照技术应用性教育的要求制定高职高专专业质量标准,界定各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的内涵。如:课程体系引入职业资格证书或技术等级证书;教学环节采用以面向问题和任务的教学方式;增加实践教学比重;多安排专业核心能力训练等等。6、着眼于高职专业的改革创新,鼓励专业主动进取、发挥优势、办出特色。在我国高职教育发展走过了学习借鉴国外高职教育模式阶段之后,要持续健康地发展,必须鼓励高职院校结合我国政治、经济形势的发展现状不断改革和创新具有中国特色的高职教育模式。又由于

14、我国目前区域经济发展存在较大差异,要坚持高职专业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方针,各专业就必然拥有自身的特色。因此,在高职专业质量标准中特别开辟了“专业特色”项目,强调高职专业建设要重视社会经济发展导致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内涵的扩展,坚持以课程改革为核心,在专业建设观念和思路、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科目课程、产学研结合、教学管理等方面不断突破和创新,切忌格式化、盲目借鉴。五、课程范型一种基本的课程模式。经常用到的课程范型有四种:学科中心范型、活动中心范型(做中学)、问题中心范型(又名核心课程范型,例如MBA)、和能力中心范型。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专业剖析指标体系专 业 分 析 指 标部 分 支

15、撑 材 料一、专业设置和专业培养目标专业设置的针对性、灵活性和适应性,专业设置与职业的衔接,市场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度,能以人才市场需求变化为导向适时调整,专业特色鲜明。1、近三年高职专业目录;2、新增专业申报材料;3、本地区相关行业、企业人才需求现状分析及未来需求预测;4、专业设置和培养目标确定的调研报告;5、知识、能力、素质分解图表;6、订单培养协议;7、社会、用人单位对专业毕业生的反馈信息;专业名称的规范性和科学性,专业口径宽窄适当。培养目标、职业定位的准确性。培养规格(知识、能力、素质)表述明确,与目标定位一致,具有可操作性。二、课程体系和课程结构课程结构设计合理,符合高职教育培养技术应用

16、性人才的目标。关于制定(修订)高职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该专业培养方案(或教学计划);该专业建设和各项教学改革的思路和措施;教学计划执行情况;教学执行计划(各学期教学进程表)、教学任务书、课程表课程体系体现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人才培养特点,并形成职业能力培养系统化课程。实践课程体系突出,与理论教学相辅相成,符合技术应用性人才培养规律。课程形式灵活多样针对专业培养目标,以科目课程改革为基础,进行必要的课程整合或开发新课程。有一套科学、规范、稳定的专业培养方案(或专业教学计划),能够根据产业和经济结构变化适时调整更新。引入职业资格证书或技术等级证书,实施“双证书”教育。专 业 分 析 指 标

17、部 分 支 撑 材 料三、科目课程有比较规范的科目课程教学大纲和实验、实训大纲。课程教学大纲、实验、实训大纲;专业及专业基础课教材、实验(实训)指导书、CAI课件。科目课程体系符合技术应用性人才培养的特点。必修实践实训课开出情况,是否开设了综合性实践训练课。重视教材建设,能够组织自编实验、实训指导书,满足实践教学需要。教材选用合理,能够选用优秀高职高专教材及优秀课件。四、教学环节教师教学(包括理论和实践教学)档案规范、齐备。课程教学工作计划表、教学进度表、教案、学生考勤表、试卷分析情况报告、教学日志、教学总结;试卷、实验报告、实训(实习)报告、毕业设计(论文);教研室教学研究计划、教研活动记录

18、、工作总结。能针对学生特点授课,注意运用多元智能理论,因材施教,开展互动式教学。理论课程、实验课程、技能训练课程、综合训练课程等均有考核标准,并采用灵活多样的考试形式,如:笔试、面试、操作等。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对不同的范型课程采用不同的教法,推广多媒体教学,且运用得当,效果明显,积极进行网络教学。教学管理规范有序、运行稳定;教学事故发生率低,教学改革有思路,教研活动有计划,能围绕新时期高职改革开展工作。五、职业关键能力与职业素质教育职业关键能力、素质教育在专业教学计划中的体现。相关教学文件,活动记录,典型案例,工作总结等。职业关键能力、素质教育在教学计划执行过程中的体现,是否贯穿整个教学

19、过程。职业关键能力、素质教育改革创新的措施、力度、成效。学生心理咨询工作开展情况。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素质教育讲座开展情况。专 业 分 析 指 标部 分 支 撑 材 料六、教学环境该专业必需的实验、实训软硬件保障情况。1、实践教学管理规章制度;2、实训基地开出的实践教学项目统计表;3、专业可利用教学资源情况表(包括图书、电子图书资料、校园网、机房等);4、各项专业教学、建设经费投入情况表校内、校外实训基地运行状态及保障机制。实验室实验开出率、实训基地利用率情况。与该专业有关的图书馆藏、图书流通、电子检索情况。该专业教学及建设运用校园网情况。该专业教学及建设的经费支持保障情况。七、产学研合作

20、在专业设置、培养目标和规格、专业培养方案设计方面的合作。1、产学合作协议书、合同书;2、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资料及活动会议记录;3、技术报告、成果鉴定报告。4、科研课题统计,包括课题名称、经费、结题报告、论著、获奖情况。在理论和实践课程教学方面的合作。在面向社会、行业进行技术培训方面的合作。为企业解决技术攻关、项目推广方面的合作。校企人员互兼互聘方面的合作。学生实习、实训方面的合作。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方面的合作。教师承担、参与企业科研课题方面的合作。八、教学改革与创新教学模式、课程方案改革。1、经过整合的主要课程(3-5)门;2、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考试模式改革的事实陈述;3、专任专业课教师参与

21、企业技术研究、开发、推广服务和培训的有关资料。科目课程改革。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改革。教学管理体制(学分制)改革。产学研合作改革。专 业 分 析 指 标部 分 支 撑 材 料九、师资队伍该专业师资队伍整体梯队结构状态。1、师资队伍(含兼职教师)基本状况表(提供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双师结构情况等);2、专任教师科研和教改开展情况表;3、教师培养进修和经费投入情况表;4、科研(包括课题名称、负责人、经费、结题报告、论著、获奖情况等)2专业带头人、教研室负责人、教学骨干等专任教师配备情况。3专任教师科研及教改开展情况。4兼职教师来源、数量、素质、教学效果。5该专业师资队伍保障机制、建设情况。6该专业教学及学生管理队伍情况。十、学生素质该专业近三年录取入学学生成绩、报到率。各项情况统计表近三年学籍处理情况。学生社会实践、科技文化活动。学生计算机、英语水平考试及应用能力学生专业综合能力,抽查毕业设计(论文)。学生各类比赛获奖情况。十一、学生就业适合高职教育的就业保障机制各项统计、调查情况汇总近三年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该专业对毕业生跟踪调查及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综合评价情况该专业的社会声誉。十二、专业特色专业特色介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