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语文试卷001150.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一语文试卷001150.pdf(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北京八中 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练习题 第 1 页 共 6 页 20152016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练习题 年级:初一 科目:语文 班级 姓名 考生须知 1 本试卷共 6 页,共五道大题,20 个小题,满分 100分。考试时间 120分钟。2 在试卷和答题纸上准确填写班级、姓名、学号。3 答案一律填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4 考试结束,将试卷和答题纸一并交回。第一部分 积累 运用(共 37 分)一、本大题共 11 小题。(第 3 题 1 分,其余每题 2 分,共 21 分)阅读
2、下面的文字,完成第 1 3 题。中国人口味之杂,堪称世界之冠,但也有一定规律可循。有人说南甜北咸、东辣西酸,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饮食文化的地区差异,同时,也反映了人们的口味与地理环境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山西人能吃醋,可谓“西酸”之首。他们吃饭前,往往先把醋瓶子拿过来,每人喝三调羹醋用以“解馋”。改革开放前,每逢春节,别处都供应一点好酒,太原的油盐店却都贴出一个条子:“供应老陈醋,每户一斤。”有人来给姑娘说亲,当妈的先问:“他家有几口酸菜缸。”酸菜缸多,说明家底子厚。另外,福建人、广西人爱吃酸笋,越酸越能显出制作者的水平。傣族人也爱吃酸,酸笋炖鸡可是一道传统名菜。山西等地的“西方人”何以爱吃酸
3、?打开中国地图,可知这些地区,特别是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及其周边地区的水土中含有大量的钙。因而他们的食物中钙的含量也相应较多。这样,通过饮食,易在体内引起钙质淀积,形成结石。这一带的劳动人民,经过长期的实践经验,发现多吃酸性食物有利于减少结石等疾病,久而久之,他们也就()。1 文中加点汉字的笔顺笔画及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堪”字的最后一笔是“点”,读“kn”。B.“咸”字的最后一笔是“点”,读“xin”。C.“钙”字的一共 10 笔,读“i”。D.“较”字的第三笔是“提”,读“jio”。2 文中划曲线句“酸菜缸多,说明家底子厚”,其中“底子”含义与下面各句中的“底子”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
4、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北京八中 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练习题 第 2 页 共 6 页 意思相近的一项是()A.国家在经济建设上有了很大的进步,但物质条件还是困难,因为以前底子太坏。(谢觉哉 要永远同人民群众同甘共苦)B.她穿着一件白底子小红花的衬衫。C.每逢写计划,我只是打个底子,叫工人再补充。(刘宾雁 在桥梁工地上)D.她重重盯了我一眼,似乎把我底子全估计出来了。(沈从文 新湘西行)3.请结合语境,在文中括号处填写衔接恰当的一句话 4 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衰微(shui)女佣(yn)脑髓(su)气冲斗牛(d
5、 u)B.污秽(hu)可汗(k)宰割()潜心贯注(qi n)C.炽痛(ch)亘古(n)花圃(p)鲜为人知(xi n)D.崎岖(q)重荷(h)默契(q)一拍即合(j)5 下列各组词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喉咙 低哑 杂乱无章 万丈狂谰 B.深宵 踌躇 妇孺皆知 忘乎所以 C 肿胀 斑澜 锋芒必露 亦复如是 D.筹画 磐石 一返既往 家喻户晓 6 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人迹罕至 (罕:稀少)但当涉猎(但:只)B.义愤填膺 (膺:胸)警报迭起(迭:屡次)C.沥尽心血 (沥:滴)锲而不舍(锲:刻)D.群蚁排衙 (衙:衙门)死而后已(已:已经)7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丑小鸭的作者是
6、丹麦童话作家安徒生,他还创作了卖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儿。B.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的作者是俄国诗人普希金,普希金的著名诗作还有自由颂等。C.木兰诗选自明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是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D.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8.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方法理解不当的是()A.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理解:这两句诗运用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将庐山瀑布雄伟壮观的景象描绘得极为生动。B.绚丽多姿的石笋群,如群峰争雄,鹰飞鱼跳,似仙鹤起舞,龙腾虎跃。理解:这句话运用比喻和对偶的修辞手法,形象地描绘了石笋群的多姿多彩。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
7、联网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北京八中 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练习题 第 3 页 共 6 页 C.啊!黄河!你是中华文明的摇篮!理解: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地赞颂了黄河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D.友谊是什么?友谊是联系情感的纽带,是相互沟通的桥梁。理解:这句话运用比喻和反问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友谊”的特点。9.下面对四个汉字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A.岳:会意字。从山,从丘。本义:高大的山。B.景:形声字。从日,京声;上形下声。本义:日光。C.峻:形声字。从山,雋(jn)声。本义:高而陡峭。D.众:象形字。“众”从三人。“三”表示众多。本义
8、:众人、大家。10.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不断与外来文化交流的国家,许多成语留有外来文化的痕迹。比如“六根清净”中的“六根”就来自佛教用语,指“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清净”比喻已无任何欲念。下列成语均含有外来文化成分的一组是()A.掩耳盗铃 守株待兔 世外桃源 B.当头棒喝 精卫填海 夸父追日 C.杀鸡取卵 刻舟求剑 亡羊补牢 D.五体投地 天方夜谭 功德无量 11.根据语境,将下列句子填入横线处,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汉字是音形义的结合体。有些汉字以形表意,使用汉字时往往观其形而得其意。如“门”()字,观其形,则明其意为左右对开的两扇门。_因此,学习、使用汉字时,我们要注意形与意的紧
9、密结合。“休息”的“休”字,由“人”和“木”两部分组成,就是“人”靠着“树”歇息 其实,有些形声字的声旁也是表意的 不仅象形字如此,会意字也是如此 如“文盲”的“盲”字,声旁“亡”既表音也表意,“盲”就是“亡”了“目”A.B.C.D.二、默写和名著阅读。(共 16 分)12.默写(共 11 分)(1)木兰诗中表现行军速度之快、军情紧急的诗句是:,。(2)木兰诗中表现木兰战功显赫,受到嘉奖的句子是 ,。(3)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李白春夜洛城闻笛)(4),。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5)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李白峨眉山月歌)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
10、文档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北京八中 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练习题 第 4 页 共 6 页(6)论语中有很多关于“孝”道的论述,请你根据记忆写出一句:13.名著阅读(共 5 分)升入初一以来,学校开设了阅读课,各班在老师的组织下“共读”了不少经典作品,请按要求完成下面各题。(1)我推荐 (作者)写的 ,书中主要的文学形象是 。(写一人即可)(3 分)(2)概括叙述这部作品中最让你感动的一个情节。(60-80字左右)(2 分)答:第二部分 理解 感悟(共23分)三、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1417题。(12分)【甲】伤仲永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
11、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乙】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
12、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14.下面加点词的词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 分)A 忽啼求之 见事之晚乎 B 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以军中多务 C 但当涉猎 但闻黄河流水 D 以钱币乞之 自以为大有所益 15.解释下面加点的字。(4 分)(1)不能称前时之闻(2)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3)见往事耳(4)更刮目相待 16.翻译下面句子。(4 分)(1)或以钱币乞之。(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北京八中 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练习题
13、 第 5 页 共 6 页 17.乙文的题目是编者加的。请根据文意,另选角度为乙文拟一个题目(限用 4 个字),并说明理由。(2 分)四、阅读下面文章,完成 1820 题。(11分)粥里春秋 陆建华 刚刚懂事,读过几年私塾的父亲就一字一顿地教我牢记: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还多次让我跟着他高声朗诵悯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念是念了,也歌唱式地朗诵了,其实只是挂在嘴上而已。年龄稍大以后,特别是亲眼目睹了村民们为了粮食所付出的艰辛劳动,才逐渐掂出这些格言和诗句的分量。三月播种。一家人随着东方的第一缕霞光早早起身,把冒出娇嫩芽尖的稻种,小心翼翼地均匀
14、地撒在秧床上。四月插秧。辽阔的原野上,一方又一方的水田镜子般平整,倒映着蓝天白云,使人恍然觉得,那些身手矫健的插秧女是把碧绿的秧苗栽插在青天之上。五月,六月,七月。追肥,拔草,治虫。高温悄悄来了,村民们像照料子女一样侍候庄稼,不怕苦,不怕累,只要庄稼长得好,就喜笑颜开,心满意足。天热闷人,他们说:好!不冷不热,五谷不结呀!双腿被蚊虫叮得奇痒难忍,被蚂蟥吸得鲜血淋漓,他们只是笑笑。终于,稻谷一天比一天饱满了,远远望去,一眼望不到边的稻田逐渐变得金光闪烁,气象万千。村民们不辞劳苦种植粮食的过程,使自幼在农村长大的我印象深刻,而村民们对粮食无比珍惜的情景,更是让我终身难忘!邻居房大伯,每当新谷登场,
15、他最爱的是先煮一锅新米粥细细品尝。他喝粥时的陶醉神态,使人觉得,他喝的不是粥,而是人间难得一见的美食。更难忘的是,一碗粥喝罢,他要仔仔细细地把碗舔得干干净净,不留一丝痕迹,那碗便如水洗过一般。第一次见房大伯舔碗,我很以为怪,回家告诉父亲,父亲神情庄重地说:你记住,这就叫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此生见粥多矣!最难忘的是那个全民饥饿的年代,村民们被指示拆灶砸锅,全部到大食堂吃饭。那时家家断炊烟,户户无鸡鸣,食堂每天只供应两顿粥。分粥时,两名服务人员一人用大铁铲在一个大缸内不停地搅拌,让沉在缸底的少得可怜的米粒浮上来,另一人负责往满脸饥饿的村民碗里舀粥。说是粥,其实是稀汤,碗里的米粒屈指可数但是,在
16、饥饿面前,人与人之间却显现出相濡以沫的真情。那时,我们大学生里多数男生到月底总要饿一两顿,甚至一两天。这时,早就留心的女同学会伸出援助之手:呶,我这儿有吃不完的饭票,给你们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北京八中 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练习题 第 6 页 共 6 页 面对桌上小小的一卷饭票,男生们推来让去:我不饿!我不饿!饭票往往被硬塞到最瘦弱的男生手里。其实,她们哪里是吃不完?他们哪里会不饿?这盘中粒粒,又岂止是普通的生活小事?那时心里想起那熟悉的诗句,只会有沉甸甸的感触。(11)我庆幸我的儿孙们赶上衣食无忧一天比
17、一天幸福的时代。单就米粥来说,什么八宝粥、银耳绿豆粥、莲子荷叶粥等等,花样翻新,名目繁多。我仍然固执地要求我的儿孙们什么时候都不可忘记古训!儿孙们接受了我的意见,并付诸日常生活中。那一天,我见到正上小学三年级的孙儿,在饭桌上严肃地批评刚上小学的孙女:提醒你多少次了,你总是改不了到处丢饭粒的毛病!不是刚背过唐诗吗,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啊!(12)我听后欣慰地笑了,笑着,笑着,却又不知怎的忽然间热泪盈眶 (选自文人品粥,有删改)18对悯农的内涵,作者有一个深入理解的过程。请用四字词语填空。(3 分)刚刚懂事,年龄稍大,上大学时,19请说说文章第段划线句子的含义。(3 分)答:20.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作者以“粥里春秋”为题蕴含了哪些丰富的情感?(120字左右)(5 分)答:第三部分 写作 表达(共 40 分)五、作文(共 40 分)记忆中,总有一段时光令我们难以忘怀:或轻松愉悦,或焦虑紧张,或幸福甜蜜,或痛苦忧伤剪一段时光,让它在你的笔下缓缓流淌吧!请以“那一段 的时光”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请将题目补充完整后写在作文纸第一行的恰当位置。2字迹工整,卷面整洁。3文中不要出现你所在学校、班级师生的真实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