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学设计方案有哪些123108.pdf

上传人:赵** 文档编号:66754303 上传时间:2022-12-20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520.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物理教学设计方案有哪些123108.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初中物理教学设计方案有哪些123108.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物理教学设计方案有哪些123108.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物理教学设计方案有哪些123108.pdf(1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初中物理教学设计方案一 一、基本情况分析:通过上学期的教学工作,我的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能够从容的面对课堂的各种突发的状况,与学生的相处也更加的融洽,初步建立了师生之间的友谊,学生也适应了我的讲课方式,能积极的在课堂表达自己的见解,同我讨论,形成了比较好的学习氛围,在这学期一定要继续的保持这种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教学工作能有更大的提高。上一学期四班学生的成绩一直很不理想,大部分学生的成绩都下降了,学习好的学生的成绩有很多也是毫无起色,学生的学习动力不足,学习方法与态度也不好,没有清楚的认识自己和

2、他人,不知自己该干什么,这与整个班级的学习气氛不好有很大的关系,尖子生少,两级分化较突出的状况依然存在。物理是一门自然科学,跟平时的实际生活比较接近,在下一步的教学上要进一步改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进行探究性的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思维,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需要师生在本期倍加努力,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教材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要求出发,在知识选材上,适当加强联系实际、适当降低难度,既考虑现代生产发展与社会生活的需要,又考虑当前大多数初中学生的学习水平的实际可能。在处理方法上,适当加强观察实验,力求生动活泼,既有利于掌握知识,又有利于培养

3、能力、情感和态度,使学生在学习物理的同时,获得素质上的提高。二、工作目标:1、知识与技能 a、通过常见的实力或实验,了解重力、和摩擦力。认识力的作用效果。能用示意图描述力。会测量力的大小。知道二力平衡条件。了解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原因。通过实验探究,理解物体的惯性。能表述牛顿第一定律。b、通过实验探究,学习压强的概念。能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知道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了解测量大气压强的方法。通过实验探究,认识浮力。知道物体浮沉的条件。经历探究浮力大小的过程。通过实验探究,初步了解压强和流速的关系。c、能用实例说明物体的动能和势能以及它们的转化。通过实验探究,学会使用简单机械改变力的大小和方向

4、。2、过程和方法: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a、经历观察物理现象的过程,能简单描述所观察的物理现象的主要特征。有初步的观察能力。b、能在观察物理现象或学习物理的过程中发现问题的能力。c、通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学习拟订简单的科学探究计划和实验方案,能利用不同渠道收集信息,有初步的信息收集能力。d、通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初步认识科学研究方法的重要性,学习信息处理方法,有初步的信息处理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a、能保持对自然的好奇,初步领略自然现象中的美妙与和谐,对大自然有亲近,热爱和谐相处的情感。b、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

5、于探索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道理。c、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能体验战胜困难,解决物理问题的喜悦。d、养成实事求是,尊重自然规律的科不态度,不迷信权威,具有判断大众传媒是否符合科学规律的初步意识。4、成绩目标:平均分 43 分,优秀率 15%,合格率 75%。5、个人进修目标 作为新教师我一定虚心学习,尽快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严格备课并遵照学校要求严格执行二次备课制度,逐步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三、主要工作与措施 要注意研究学生的心理特征,了解他们的知识、能力基础,从实际出发进行教育,并且根据他们的反应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安排。由于学生的基础差异比较大,所以要注意因材施教

6、,针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要针对他们的具体情况予以耐心帮助,鼓励多做物理实验和参加物理实践活动,使他们基本达到教学要求。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可采取研究性学习等多种方式,培养他们的创造和探索能力。初中物理教学设计方案二 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2.知道滑轮的作用;3.会根据要求使用和组装滑轮组。(二)过程与方法 在认识滑轮的过程中,体会对比的探究方法。(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关心生产、生活中滑轮的应用,有利用滑轮的意识。教学媒体和教学技术选用 多媒体课

7、件、滑轮、细绳、钩码、弹簧测力计、刻度尺 实物教具、实验器材和多媒体课件分别在本课的引入、学生探究、板书等环节中应用,它们的使用可以更好的激发学生兴趣,引起学生的好奇,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充足的实验器材,使学生的学习资源更为丰富。教学方法 讲授、小组交流讨论法、实验探究、引导发现法、归纳、对比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教学难点:使用和组装滑轮组。教学评价方式 1、通过观察实验,关注学生在观察现象、操作等活动中的主动参与程度与合作意识,及时给与鼓励、强化、指导和矫正。2、通过实验探究,给学生机会,在自然放松的状态下,将思维充分发散,提示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过程,并

8、反馈了班级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知道技能的掌握情况,使老师可以及时诊断学情,调查教学。教学和活动过程 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设计意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课前预习小组交流 教师在学生中指导 学生对导学稿自主学习内容进行交流,2 位学生上黑板前组装滑轮 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台上展示 新课引入 一、设置问题,引入新课 1、温故知新:回顾杠杆的知识点 1)杠杆有几类?2)杠杆一定是直的吗?3)杠杆可以是圆的吗?学生快速回答三类杠杆的特点。新旧知识联系,为滑轮的学习打下基础,从杠杆不一定是直的,可以是圆的认识

9、中自然引入本节课题:滑轮二、进入新课,科学探究 (一)滑轮 一)小组活动:播放滑轮图片,观察滑轮的结构,让学生说说滑轮的结构特点。滑轮:周边有槽、能绕着轴转动的小轮。让学生观察课本漫画图片 思考:小孩子通过滑轮反被重物提上去,你能解释其中的原因吗?设疑:你能想出一个办法,让小孩子通过滑轮轻松地把物体拉上去吗?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就能容易地解决这个问题。(二)定滑轮、动滑轮 1、怎样区分定滑轮和动滑轮?演示:观察小组展示的两同学组装的滑轮,分别提升物体有什么不同?辅之动画图片理解。师生一起归纳出定、动滑轮的定义。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

10、提供优质的文档!定滑轮:轴固定不动。动滑轮:轴随物体一起运动。学生体验:让一女同学通过定滑轮、动滑轮拉一袋沙子,感觉有什么不同?2、研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 一)提出问题:1)是否省力?2)是否省距离?3)什么情况下使用定滑轮?什么情况下使用动滑轮?二)实验前弄清下面几个问题:A、这个实验需测量哪些物理量?B、使用弹簧测力计时应注意什么问题?投影图片和演示实验,让学生弄清拉力 F、物重 G、拉力移动的距离 s、物体升高距离 h 如何测量。(强调:物重=物体重+动滑轮重,拉定滑轮时,测力计用手托住向下拉)三)学生进行分组实验:1)学生展示设计实验表格 定滑轮 动滑轮 2)学生分大组组装定滑轮、动

11、滑轮进行实验 物重 G/N 物体移动方向 物体移动距离 h/m 拉力 F/N 拉力 方向 拉力移动距离 S/m 3)三组学生展示实验数据,师生共同分析得出实验结论 结论 1:使用定滑轮不省力,不省距离;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实质是等臂杠杆。结论 2:使用动滑轮可以省力;但费距离,且不改变力的方向。实质是省力杠杆。(用多媒体课件播放讲解定、动滑轮的杠杆原理)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4)学以致用:投影生活中实例图片,学生用得到的实验结论分析生活中应用定、动滑轮的例子。(三)滑轮组 1、小结引入 小结定滑轮、动滑轮的优点,引入滑

12、轮组。提出问题:滑轮组在工作时有什么时特点?通过实验验证猜测。2、实验探究滑轮组特点 1)学生展示预习组装图 2)学生观察投影图片,两种组装的绕线方式有什么不同?从四个方面思考:A.绳子的起点 B.拉力的方向 C.拉力的大小 D.移动的距离 3)学生分两大组进行实验 物重 G/N 物体移动方向 物体移动距离 h/m 拉力 F/N 拉力 方向 拉力移动距离 S/m 4)展示学生甲、乙两图滑轮组实验数据,分别取三小组实验数据。师生共同分析,归纳得出结论。结论:使用滑轮组提起重物时,若绳子重和摩擦不计,动滑轮上有 n 段绳子承担物重,提起物体的力就是物重的,但自由端移动的距离是物体升高高度的。教师强

13、调绳子段数是绕过动滑轮承担物重的绳子。写成式子:S=nh 5)说一说,议一议。投影几组滑轮组的图片,让学生观察绕线方法有什么不同,找出计算绳子段数的规律。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让学生观察滑轮的结构 小组交流合作解决展示的问题,小组代表展示。学生投影展示 分组实验:学生动手实验,边实验边记录数据并进行交流讨论,归纳出定滑轮、动滑轮的特点。学生展示数据,小组交流得出结论。学生用所学知识分析生活实例,回答使用什么滑轮,有什么好处。学生思考回答,猜测 学生观察滑轮组组装,绳子起点在动滑轮,拉力方向向上,起点在定滑轮,方向向下。

14、学生分两大组分别完成甲、乙两图实验。学生边实验边记录数据。学生观察小组交流得出数绳子段数的规律。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归纳能力。通过观察、思考、设疑,让学生产生解决问题的欲望,激起学生学习兴趣。边演示、边讲解,学生通过实验和动画图片加深理解定滑轮、动滑轮的定义。利用学生体验提出问题:为什么使用定滑轮、动滑轮提升物体用力不同?为学生探究定滑轮、动滑轮的特点设疑、激趣。如何测拉力移动的距离 s、物体升高距离 h 对初二学生来说是个难点,利用多媒体和演示让学生清楚橾作。表格设计所测物理量,让学生初步掌握表格设计能力。分两大组分别实验,可节约时间,也可从多个小组实验分折数据,得出实验结论的

15、普遍性 用多媒体课件播放讲解定、动滑轮的杠杆原理,因不是重点,可略带过。学以致用,加深对所学知识理解。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学生通过观察,得出组装滑轮组规律,为探究滑轮组特点操作打下基础。分两大组分别实验,可节约时间,也可从多个小组实验分折数据,得出实验结论的普遍性 滑轮组的省力情况学生不容易总结,需教师引导一步步归纳,有利于学生理解。让学生观察讨论分析得出规律,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小结新课 三、课堂小结 教师出示课件小结本节所学知识点。小结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的特点。学生利用投影的知识框架进行小结回答。学生在知识比

16、较中巩固所学知识 学生小结,体现学生“主体性”课堂练习 四、课堂检测 请同学们完成导学稿“课堂检测”完成导学稿“课堂检测”及时反馈,利用课件和导学稿,提高课堂容量和效率 初中物理教学设计方案三 一、教学任务分析 本节学习密度及物质密度的测定。密度是第六章的一个核心概念,它与第五章已经学过的比热容概念相类似,也是一个反映物质特性的物理量。密度是学习压强、浮力知识的基础,是重要的基础知识。完成本节内容需要有质量、体积等知识基础,同时还需要有质量测量和体积测量等实验基础。本节以学生已有的“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质量不同”这一经验引入,通过经历“探究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过程,得出“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成正

17、比,且比值是一定值”和“不同的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同”,在此基础上形成密度的概念。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通过“测定物质的密度”实验,进一步巩固天平和量筒的使用,加深对密度概念的理解,体会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之一,了解生活中利用密度鉴别物质的一般方法。本节的教学要求学生主动参与,在实验的过程中,学会通过客观现象探究其背后隐含的客观事实,认识形成物理概念的科学探究方法,体验合作探究和小组间的分享对于科学探究的重要性。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密度的概念。理解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2)学会设计实验方案,测定物质

18、的密度。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探究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实验,感受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2)通过“单位体积的质量”是物质的特性之一的得出过程,认识分析数据、正确处理数据在科学实验中的重要性。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探究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实验,养成小组合作与交流分享的团队意识。(2)通过“测定物质的密度”实验,形成认真踏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3)通过密度知识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介绍,感悟物理学与其他自然科学间的紧密联系。(4)通过阅读“王冠之谜”,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领略科学与人文的不凡魅力。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密度的概念。难点:密度概念的形成过程。四、教学资源 1

19、、学生实验器材(每 46 人一套):体积相同的木块和泡沫海绵;相同规格的铁钉若干;相同体积的小铜块、铁块、铝块若干;托盘天平;量杯;量筒;烧杯和水等。2、演示实验器材:体积相同的水、食用油、牛奶;烧杯和托盘天平等。3、自制 PPT 幻灯片、多媒体教学设备。五、教学设计思路 本设计的内容包括密度、测定物质的密度等两部分内容。本设计的基本思路是:以生活中的实例和探究小实验为基础,从学生已有的“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质量并不相同”生活认知经验出发,通过分组实验“探究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在各小组分析处理实

20、验数据、交流实验结果的基础上,建立密度的概念。通过学生实验“测定物质的密度”,进一步巩固对密度的理解,了解密度知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本设计要突出的重点是:密度的概念。方法是:通过体验、演示、探究等递进式的实验,强化密度概念的形成过程;通过与比热容概念的类比、各物理量之间关系的辩析,加深对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的理解;通过“测定物质的密度”实验和密度知识的应用,进一步强化对密度概念的理解。本设计要突破的难点是:密度概念的形成过程。方法是:通过观察演示实验的现象,发现并提出问题;通过学生实验自主探究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在实验过程中经历讨论、小组间交流、实验数据记录、分析和进一步处理实验数据,得到

21、单位体积的质量可以反映物质的特性,从而形成密度的概念。本设计注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关注对学习兴趣的激发和物理知识与生活、其他自然科学的紧密联系,重视学生的自主实验探究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引领、启发和点拔作用,进而养成探究意识和通过实验获取数据、分析处理实验数据、归纳实验结论的能力。完成本设计的内容约需 2 课时。六、教学流程 1、教学流程图 2、教学流程图说明 活动 I 学生活动 1 用手掂量体积相同的木块和泡沫海绵,感受它们质量上的差异。情景 I 演示实验 将分别盛有相同体积水、食用油、牛奶的相同规格的烧杯,两两组合放到已调好平衡的托盘天平上,观察现象。活动 II 学生实验 1

22、利用给定的器材探究“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并对实验数据进行进一步分析处理。活动 III 小组交流 小组间分享交流实验成果,得出不同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不同的。活动 应用 1 阅读教科书 P5 页上的常见物质常温下密度表,进一步理解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情景 II 视频 播放鉴别未知矿石的片段,引出如何测定物质密度的主题。活动 学生实验 2 测定物质的密度。活动 应用 2 密度知识的应用。3、教学主要环节 本设计可分为两个主要的教学环节。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第一环节,自主实验、探究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通过分小

23、组的实验探究,结合对数据的分析与处理,得出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一定值的结论。而后小组间对各自的实验结论进行交流,得出不同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同,形成密度的概念。第二环节,学生实验,测定物质密度 通过小组讨论、方案设计,分别测出给定物质的密度。七、教案示例 第一课时 (一)引入 1.学生活动:用手掂量体积相同的木块和泡沫海绵,感受它们质量上的差异。结论: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质量不相同。2.演示实验:将分别盛有相同体积水、食用油、牛奶的相同规格的烧杯,两两组合放到已调好平衡的托盘天平上,观察现象。结论:体积相同的不同液体质量一般不相同。提出问题: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有什么关系?(二)新课 3

24、.密度 (1)学生实验:“探究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分小组利用给定的器材进行实验,记录体积与质量的数据并对实验数据进行进一步分析处理,得出“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一个定值”的结论。(每小组桌上可以摆放两种以上的物质,以便操作熟练的同学可以在完成对同种物质的探究任务后,可以对不同种物质进行探究。)(2)小组交流 各小组派代表介绍实验及对数据的处理过程,阐述各自得出的结论。结合各小组研究对象的不同整合数据,开展进一步的综合分析,得出“不同的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同”的结论。(3)密度定义、公式和单位 结合上述过程得出密度的定义公式:密度=质量/体积,介绍密度的物理量符号,并由定义式导出密度的单

25、位:千克/米 3。而后简单介绍“千克/米 3”与“克/厘米 3”之间的换算关系。4.密度也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复习比热容概念,将密度与比热容进行类比。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辩析下列说法的正确与否:根据“密度=质量/体积”,密度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根据“密度=质量/体积”,密度与物体的体积成反比;某种物质的密度与物体的质量、体积无关。阅读教科书 P46 页,了解影响物质密度的因素,进一步加深理解密度是反映物质本身特性的一个物理量,与自身的质量与体积均无关。5.同一物质所处的状态不同,密度也会不同 结合固体、液体和气体各状态

26、分子间隙的不同以及物质热胀冷缩的性质,分析同种物质不同状态时密度的差异。(密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普遍,学生接触的机会比较多,因此可以多介绍一些生活常识,如水在 4时密度最大等。)(三)知识应用 6.巩固练习 (1)运用已学知识完成教科书 P6 和 P7 页上的例题 1 和例题 2。(2)水的密度为 1.0103 千克/米 3,要求学生利用已有知识叙述其物理意义。第二课时 (一)引人 1.用黑色颜料涂黑一铁块或小钢块,要求学生判断组成此物体的物质,即给出问题“如何鉴定物质?”,然后播放科学上鉴别未知矿石的视频片段,引出测定物质密度的课题。(二)新课 2.测定物质的密度(1)设计实验方案 固体

27、物质密度的测定 结合已有的密度知识,讨论需要测量的物理量以及需要使用的测量仪器。对于学生设计的实验方案中不完善之处,教师要通过有针对性的提问并引导同学补充完善。由于形状不规则固体体积的测定需要借助量筒间接测量,所以首先要强化量筒的正确读数:要让学生明确所谓在量筒内加入适量的水就是指能将待测固体浸没又不应该让水和待测固体的总体积超过量筒的量程。然后,讨论在水中漂浮及沉底物体体积测量的方法,最后确定“测定固体密度”的实验方案。液体密度的测定 “液体密度的测定”的关键是要讨论具体的操作细节,即是要先测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然后将适量液体倒入量筒记下倒出液体的体积,然后再测出剩余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两次

28、质量值相减得出倒出液体的质量,将此质量除以液体的体积就是所测液体的密度值。(要详细讨论这一操作之所以能有效减小误差的原因)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2)学生实验 根据讨论、交流后的实验方案,分小组分别测定铜块、木块、水的密度。(实验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巡视与指导,及时发现学生操作过程中的问题并加以纠正)(三)知识应用 3.巩固练习 (1)通常说的“铁比木头重”是指铁的 比木头大。(2)利用已有知识完成教科书 P8 页上例题 3.(3)一只玻璃瓶的质量为 0.5 千克,装满水后质量为 1.5 千克。若用它来装煤油,则可以装多少千克?(已知 煤油 =0.8103 千克/米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