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绪论.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染病绪论.ppt(4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1传染病学传染病学感染与免疫感染与免疫传染病的特征传染病的特征流行过程及影流行过程及影响因素响因素传染病的诊断传染病的诊断 传染病的治疗传染病的治疗 传染病的预防传染病的预防 总论总论2v一、传染病:一、传染病:v由各种由各种病原体病原体感染机体体后引起的具有感染机体体后引起的具有传染传染性性的疾病。的疾病。3v感染性疾病感染性疾病:指由病原体感染所致的疾病指由病原体感染所致的疾病v传染病和感染性疾病的区别和联系传染病和感染性疾病的区别和联系4v病原体包括:病原体包括:v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v病原微生物:病原微生物:v病毒、细菌、螺旋体、支原体、衣原体、立病毒、细菌、螺旋体、支
2、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阮毒体、霉菌等克次体、阮毒体、霉菌等v寄生虫:寄生虫:v原虫和蠕虫原虫和蠕虫5v寄生虫病:寄生虫病:v寄生虫所引起的疾病寄生虫所引起的疾病v感染性疾病:感染性疾病:v由微生物和寄生虫所引起的疾病由微生物和寄生虫所引起的疾病6v二、传染病学:二、传染病学:v研究传染病在人体研究传染病在人体内、外内、外环境中环境中发生、发展及发生、发展及转归转归的原因和规律,并研究早期诊断方法和有效防的原因和规律,并研究早期诊断方法和有效防治措施,促使患者早期恢复健康,消除其传染性,治措施,促使患者早期恢复健康,消除其传染性,以控制传染病在人群中传播的科学以控制传染病在人群中传播的科学7v
3、传染病学研究重点:传染病学研究重点:v传染病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治方法、流行病传染病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治方法、流行病学和预防措施,达到防治结合的目的。学和预防措施,达到防治结合的目的。8v传染病学属于临床医学:传染病学属于临床医学:v与基础、临床、预防等其他各学科均有联系与基础、临床、预防等其他各学科均有联系9v初步掌握传染病防治的基本理论和实际初步掌握传染病防治的基本理论和实际技能,在医疗工作中贯彻预防为主的方技能,在医疗工作中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达到最终消灭传染病的目的。针,达到最终消灭传染病的目的。10v传染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传染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v传染
4、病多发生在经济不发达尤其是贫穷落后传染病多发生在经济不发达尤其是贫穷落后的国家和地区,具有很大的传染性和流行性。的国家和地区,具有很大的传染性和流行性。11v历史上传染病曾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历史上传染病曾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v公元公元6世纪发生鼠疫第一次世界大流行,世纪发生鼠疫第一次世界大流行,仅欧洲即死亡近一亿人。仅欧洲即死亡近一亿人。14世纪又发生第世纪又发生第二次大流行,欧洲死亡二次大流行,欧洲死亡2500万人,亚、非万人,亚、非两洲死亡两洲死亡2400万人。万人。12v师道南(师道南(1736)“天愚集天愚集鼠死行鼠死行”诗中诗中写到:写到:“东死鼠,西死鼠,人见死鼠如见东死鼠,
5、西死鼠,人见死鼠如见虎,鼠死不几日,人死如圻堵。昼死人,虎,鼠死不几日,人死如圻堵。昼死人,莫问数,日色惨淡愁云护。三人行,未十莫问数,日色惨淡愁云护。三人行,未十步,忽死两人横截路步,忽死两人横截路”。132003年非典年非典v2003年年1月,广东省发生两起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病月,广东省发生两起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病例最早发生在例最早发生在2002年年11月月16日。日。2003年年1至至2月间,月间,广西、湖南、四川三省分别有少数输入性病例报告。广西、湖南、四川三省分别有少数输入性病例报告。很多不具备收治条件的医院开始收治非典患者,由很多不具备收治条件的医院开始收治非典患者,由于防护不到位
6、,交叉感染严重。于防护不到位,交叉感染严重。v3月月27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北京为非典疫区。全国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北京为非典疫区。全国累计报告诊断病例累计报告诊断病例5327例例(其中医务人员其中医务人员969例例),死亡死亡349例。例。6月月2日,全国首次出现无新发病例报告,日,全国首次出现无新发病例报告,此后再无新增病例。此后再无新增病例。6月月13日,世界卫生组织将广东日,世界卫生组织将广东从从“近期有当地传播近期有当地传播”的名单上删除。的名单上删除。6月月24日,世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解除对北京的旅行警告。界卫生组织宣布解除对北京的旅行警告。14A(H1N1)型流感)型流感v20
7、09年年3月,墨西哥暴发月,墨西哥暴发“人感染猪流感人感染猪流感”疫情,并迅速在疫情,并迅速在全球蔓延。全球蔓延。WHO后将其更名为后将其更名为“甲型甲型H1N1流感流感”。6月月11日,日,WHO宣布将甲型宣布将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警告级别流感大流行警告级别提升为提升为6级,级,全球进入流感大流行阶段。全球进入流感大流行阶段。v此次流感为一种新型呼吸道传染病,其病原为新甲型此次流感为一种新型呼吸道传染病,其病原为新甲型H1N1流感病毒株,病毒基因中包含有猪流感、禽流感和人流感三流感病毒株,病毒基因中包含有猪流感、禽流感和人流感三种流感病毒的基因片段。种流感病毒的基因片段。v截至截至2009
8、年年12月月27日,甲型日,甲型H1N1流感在全球已造成至少流感在全球已造成至少12220人死亡。人死亡。v中国卫生部于中国卫生部于2009年年5月月11日确诊中国内地首例患者。截至日确诊中国内地首例患者。截至2010年年1月月10日,已有日,已有124764例甲型例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流感确诊病例,其中其中744例死亡。除例死亡。除海南海南外,所有省区都报告了死亡病例。外,所有省区都报告了死亡病例。15v随着物质生活条件改善、文化素质提高、卫生知随着物质生活条件改善、文化素质提高、卫生知识普及和政府认真贯彻执行识普及和政府认真贯彻执行“预防为主预防为主”的方针,的方针,使得传染病的防治
9、取得了显著成绩。使得传染病的防治取得了显著成绩。1989年我国年我国正式通过了正式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表明了我国对传染病防治工作的重视。表明了我国对传染病防治工作的重视。16v已消灭的传染病已消灭的传染病:v天花、脊髓灰质炎天花、脊髓灰质炎v基本消灭、控制或减少的传染病:基本消灭、控制或减少的传染病:v白喉、人间鼠疫、猩红热、百日咳、麻疹以白喉、人间鼠疫、猩红热、百日咳、麻疹以及五大寄生虫病(血吸虫、疟疾、钩虫病、黑及五大寄生虫病(血吸虫、疟疾、钩虫病、黑热病、丝虫病)热病、丝虫病)17v如血吸虫病解放初期患病人数约如血吸虫病解放初期患病人数约1千万
10、,受威胁人千万,受威胁人口在口在1亿以上,解放后,党和政府重视亿以上,解放后,党和政府重视“血防血防”工工作,设立了专门防治机构,群防工作,余江县消灭作,设立了专门防治机构,群防工作,余江县消灭了血吸虫病时,毛主席写下了了血吸虫病时,毛主席写下了送瘟神二首送瘟神二首,1970年基本上消灭了钉螺,杜绝了新的感染,呈现年基本上消灭了钉螺,杜绝了新的感染,呈现“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的景象。的景象。18v对传染病的防治工作仍然不能放松,因为对传染病的防治工作仍然不能放松,因为传染病有流行三环节和疫源地等方面的流传染病有流行三环节和疫源地等方面的流行病学问题,而
11、且传染病具有传染性。行病学问题,而且传染病具有传染性。v死亡率死亡率=发病率发病率病死率病死率19v有些传染病,如病毒性肝炎、感染性腹泻、结核病等仍广泛有些传染病,如病毒性肝炎、感染性腹泻、结核病等仍广泛存在,而且传染病有疫源地、传入性以及流行三环节,因此,存在,而且传染病有疫源地、传入性以及流行三环节,因此,只在某些地区或国家被控制或消灭的传染病,仍有死灰复燃只在某些地区或国家被控制或消灭的传染病,仍有死灰复燃的可能(如我国的性病、血吸虫病等),而且一些新的传染的可能(如我国的性病、血吸虫病等),而且一些新的传染病不断被发现(艾滋病、莱姆病等)。因此,对传染病的防病不断被发现(艾滋病、莱姆病
12、等)。因此,对传染病的防治工作不能掉以轻心。治工作不能掉以轻心。20我国当前传染病主要特点我国当前传染病主要特点v1.传染病总体发病率明显降低,经典传染病显著减少趋势;传染病总体发病率明显降低,经典传染病显著减少趋势;v2.部分传染病发生部分传染病发生“回潮回潮”,包括霍乱、伤寒、结核病及脊,包括霍乱、伤寒、结核病及脊髓灰质炎等;髓灰质炎等;v3.少数传染病如性传播疾病(少数传染病如性传播疾病(STD)呈增加趋势;)呈增加趋势;v4.由于儿童预防接种,部分传染病如麻疹发病年龄上移;由于儿童预防接种,部分传染病如麻疹发病年龄上移;v5.发现较多新传染病:如艾滋病、发现较多新传染病:如艾滋病、O1
13、39血清型霍乱、血清型霍乱、非典、非典、禽流感等。禽流感等。v6.西部大开发对传染病预防控制的影响。西部大开发对传染病预防控制的影响。v7.生物恐怖的可能性及其防范。生物恐怖的可能性及其防范。21新发传染病的概念新发传染病的概念v1995年国际上出现了一个新词汇年国际上出现了一个新词汇“新发现的传染病新发现的传染病”(EID):近三十年在人群中新认识到的或新发现的那些能造成地域:近三十年在人群中新认识到的或新发现的那些能造成地域性或国际性公共卫生问题的传染病。性或国际性公共卫生问题的传染病。v根据新发传染病存在的历史及被发现的过程,可将其分为两根据新发传染病存在的历史及被发现的过程,可将其分为
14、两类:类:v第一类是与其相对应的已基本上得到控制而又重新流行的古第一类是与其相对应的已基本上得到控制而又重新流行的古老传染病,如结核病,西尼罗病毒病等,称老传染病,如结核病,西尼罗病毒病等,称“再肆虐的传染再肆虐的传染病病”(REID);v第二类是过去可能根本不存在,现在才出现的传染病,像艾第二类是过去可能根本不存在,现在才出现的传染病,像艾滋病、莱姆病、滋病、莱姆病、O139型霍乱、型霍乱、O157:H7出血性肠炎、汉坦出血性肠炎、汉坦热、甲型热、甲型H1N1流感等。流感等。22新发传染病的流行特点新发传染病的流行特点v1.人兽共患性:野生动物源性传染性人兽共患病作为新发传染病已经成人兽共患
15、性:野生动物源性传染性人兽共患病作为新发传染病已经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因素。对人类造成了巨大的全球负担。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因素。对人类造成了巨大的全球负担。v2.细菌及病毒为主导病原体:细菌及病毒基因突变的可能加大及速度加细菌及病毒为主导病原体:细菌及病毒基因突变的可能加大及速度加快使得新发病原体不断增加,新发传染病的流行成为可能。快使得新发病原体不断增加,新发传染病的流行成为可能。v3.传播速度快,流行范围广:传播速度快,流行范围广:AIDS自自1981年发现首例病例以来,至年发现首例病例以来,至2006年年5月已覆盖全球月已覆盖全球200多个国家,感染人数达多个国家,感染人数达6500
16、万人。万人。SARS、人禽流感及甲型人禽流感及甲型HlNl流感均在较短时间内形成了全球大流行。流感均在较短时间内形成了全球大流行。v4.不确定性:对新发传染病的传播规律认识不足,缺乏基线资料评估,不确定性:对新发传染病的传播规律认识不足,缺乏基线资料评估,在对其流行趋势进行判断以及采取控制措施方面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在对其流行趋势进行判断以及采取控制措施方面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如,在我国报告的传染病疫情中,约如,在我国报告的传染病疫情中,约60因没有病原学证据,而被定义因没有病原学证据,而被定义为不明原因疾病。为不明原因疾病。23影响新发传染病出现的主要因素影响新发传染病出现的主要因素v除了病
17、原体和宿主本身的原因之外,影响新发传染病发生和出现的因素除了病原体和宿主本身的原因之外,影响新发传染病发生和出现的因素还有:还有:v(一)自然因素:(一)自然因素:v动物性传染病在自然界自然循环,当气候条件发生改变时,可能影响传动物性传染病在自然界自然循环,当气候条件发生改变时,可能影响传染病的进化和传播。染病的进化和传播。v温度和湿度是疾病传播最重要的因素。蚊媒传播疾病的发生对气候变化温度和湿度是疾病传播最重要的因素。蚊媒传播疾病的发生对气候变化敏感,气候的改变常常会导致媒介地理分布敏感,气候的改变常常会导致媒介地理分布(如孳生地、水源、植被等如孳生地、水源、植被等)和数量和数量(成熟周期、
18、叮咬率、生存率等成熟周期、叮咬率、生存率等)的改变,影响病原体繁殖和传播,的改变,影响病原体繁殖和传播,而影响疾病的发生及播散,而影响疾病的发生及播散,v许多重要传染病的发生主要取决于媒介对外部的气温和湿度的敏感性。许多重要传染病的发生主要取决于媒介对外部的气温和湿度的敏感性。如厄尔尼诺现象产生的气候变化,可能是登革热扩散的主要因素。气候如厄尔尼诺现象产生的气候变化,可能是登革热扩散的主要因素。气候变化引起海水温度和海平面升高可能使水源性传染病发生率升高。气候变化引起海水温度和海平面升高可能使水源性传染病发生率升高。气候变化所致的人口迁移和对卫生设施破坏能间接影响疾病传播。恶劣气候变化所致的人
19、口迁移和对卫生设施破坏能间接影响疾病传播。恶劣气候对农业影响所致的营养不良,以及紫外线辐射增加对人体免疫系统的潜对农业影响所致的营养不良,以及紫外线辐射增加对人体免疫系统的潜在改变,可能使人体对传染病的易感性进一步增加。在改变,可能使人体对传染病的易感性进一步增加。24影响新发传染病出现的主要因素影响新发传染病出现的主要因素v(二)社会因素(二)社会因素v1.人口快速流动:人口增长和日益加快的城市化进程致使数亿人居住环人口快速流动:人口增长和日益加快的城市化进程致使数亿人居住环境卫生恶化,疾病随着人口的增长以及人们向拥挤的城市迁移而肆虐。境卫生恶化,疾病随着人口的增长以及人们向拥挤的城市迁移而
20、肆虐。容易在人群中传播的疾病如流感都容易在城市中流行。贫穷、战争和自容易在人群中传播的疾病如流感都容易在城市中流行。贫穷、战争和自然灾害引起的大规模人口迁徙,并使许多人得不到最基本的医疗服务和然灾害引起的大规模人口迁徙,并使许多人得不到最基本的医疗服务和药物,造成传染病传播流行;而已有医疗卫生体系不足,会使一些已经药物,造成传染病传播流行;而已有医疗卫生体系不足,会使一些已经得到控制的传染病死灰复燃。得到控制的传染病死灰复燃。v2.药物滥用:致病菌产生抗药性,病原微生物的生命周期短,发育迅速,药物滥用:致病菌产生抗药性,病原微生物的生命周期短,发育迅速,容易通过交换或突变产生新的基因,抗药性通
21、过遗传不断积累,而大量容易通过交换或突变产生新的基因,抗药性通过遗传不断积累,而大量产生具有抗药性的新耐药菌株。耐药谱越来越广,增加了疾病控制难度。产生具有抗药性的新耐药菌株。耐药谱越来越广,增加了疾病控制难度。我国近我国近10年来结核病发病率显著上升的主要原因是耐药菌株。年来结核病发病率显著上升的主要原因是耐药菌株。v3.科技飞速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医疗手段的提高,新的医疗设备、科技飞速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医疗手段的提高,新的医疗设备、动物器官移植、免疫抑制剂等广泛使用,也加速了病毒、细菌等病原体动物器官移植、免疫抑制剂等广泛使用,也加速了病毒、细菌等病原体的扩散、变异和进化,出现一系列
22、新的致命新病原体感染传播。的扩散、变异和进化,出现一系列新的致命新病原体感染传播。v如艾滋病人死后捐献器官,致使如艾滋病人死后捐献器官,致使5人感染。人感染。25影响新发传染病出现的主要因素影响新发传染病出现的主要因素v(三)经济活动:(三)经济活动:v1.自然资源过度开发:野生动物是自然疫源地病原体的天然储藏库,这自然资源过度开发:野生动物是自然疫源地病原体的天然储藏库,这些原本存在于动物体内的病原体并在动物之间传播的传染病与人类和平些原本存在于动物体内的病原体并在动物之间传播的传染病与人类和平共处,互不干扰。人类生产、开发行为使人类与自然界尤其是动物宿主共处,互不干扰。人类生产、开发行为使
23、人类与自然界尤其是动物宿主与媒介宿主接触机会更为密切,一些野生动物身上的病原体不断传播到与媒介宿主接触机会更为密切,一些野生动物身上的病原体不断传播到人间,导致一些原存在于自然界中不为人所知的疾病感染人类的机会大人间,导致一些原存在于自然界中不为人所知的疾病感染人类的机会大增,人类进入自然疫源地被感染后,又向更大区域传播。病原体从一个增,人类进入自然疫源地被感染后,又向更大区域传播。病原体从一个物种转移到另一个物种,往往导致一种新的传染病流行。物种转移到另一个物种,往往导致一种新的传染病流行。v2.全球贸易快速发展:贸易全球化使物流全球化,交通发达使海空运量全球贸易快速发展:贸易全球化使物流全
24、球化,交通发达使海空运量大幅增加,沾染、污染或夹带了致病微生物、传播宿主的商品货物在全大幅增加,沾染、污染或夹带了致病微生物、传播宿主的商品货物在全球范围内快速流动,有可能让某些传染病迅速传播,发生新的疫情。球范围内快速流动,有可能让某些传染病迅速传播,发生新的疫情。26影响新发传染病出现的主要因素影响新发传染病出现的主要因素v(四)生活方式的改变:如生活电器化、性(四)生活方式的改变:如生活电器化、性乱行为、吸毒、猎食野生动物、个人卫生习乱行为、吸毒、猎食野生动物、个人卫生习惯、国际旅行、户外探险等行为对于传染病惯、国际旅行、户外探险等行为对于传染病向新的人群传播扮演着重要角色。向新的人群传
25、播扮演着重要角色。27影响新发传染病出现的主要因素影响新发传染病出现的主要因素v当代正处于一个全球化加速发展的时代,世界各国的距离越来越短,人当代正处于一个全球化加速发展的时代,世界各国的距离越来越短,人与人的距离越来越近,经济全球化预示着新发传染病的全球化;随着人与人的距离越来越近,经济全球化预示着新发传染病的全球化;随着人类对自然开发不断扩大,自然环境、人口特征与行为方式不断变化,科类对自然开发不断扩大,自然环境、人口特征与行为方式不断变化,科学技术快速进步等,一方面促进了微生物的遗传变异,加速了新的、耐学技术快速进步等,一方面促进了微生物的遗传变异,加速了新的、耐药的、高致病性的病原株的
26、出现,同时也加速了原本存在于自然环境中药的、高致病性的病原株的出现,同时也加速了原本存在于自然环境中的传染病源传播人类的机会。的传染病源传播人类的机会。v尤其严重的是尤其严重的是生物恐怖和实验室生物恐怖和实验室对微生物基因改造等人为选择性制造的对微生物基因改造等人为选择性制造的新的致病微生物,使新的病原出现的危险性更大,而不断发生的人为生新的致病微生物,使新的病原出现的危险性更大,而不断发生的人为生物恐怖和实验室泄漏事件使新的高致病性病原体的传播危险进一步加大,物恐怖和实验室泄漏事件使新的高致病性病原体的传播危险进一步加大,是发生新突发传染病的最危险因素。是发生新突发传染病的最危险因素。v在这
27、种背景下,我国在短期内出现大范围暴发流行新发传染病的几率显在这种背景下,我国在短期内出现大范围暴发流行新发传染病的几率显著增加,在人与病原体之间的著增加,在人与病原体之间的“军备竞赛军备竞赛”将不断升级,这必将对我国将不断升级,这必将对我国的公共卫生、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带来新的挑战。的公共卫生、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带来新的挑战。28感染病面临的三方面挑战感染病面临的三方面挑战v1.病原体:病原体:v新发现的传染病大多数是病毒感染,具有隐蔽性和变异性,并在新发现的传染病大多数是病毒感染,具有隐蔽性和变异性,并在变异过程中逐步培养起对已有药物的抗药性。变异过程中逐步培养起对已有药物的抗药性。vWHO
28、报告:报告:“目前药物失去作用的速度与科学家发现新药的速度目前药物失去作用的速度与科学家发现新药的速度差不多差不多”。v滥用抗生素现象愈演愈烈,也许有一天人类将面对没有任何药物滥用抗生素现象愈演愈烈,也许有一天人类将面对没有任何药物可以制服的可以制服的“超级病原体超级病原体”。29感染病面临的三方面挑战感染病面临的三方面挑战v2.机体:机体:v人类在进化途中,创造了迥异于自然生态系统的人工生态系统,人类在进化途中,创造了迥异于自然生态系统的人工生态系统,养尊处优,生活方式发生了重大改变,人类的健康和生命在一养尊处优,生活方式发生了重大改变,人类的健康和生命在一定程度上不再受定程度上不再受“优胜
29、劣汰、适者生存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生物控制机制的约的生物控制机制的约束,而依赖于人工系统的维持,免疫力与生命力均与野生动物束,而依赖于人工系统的维持,免疫力与生命力均与野生动物不可同日而语,因此容易感染动物源性传染病。不可同日而语,因此容易感染动物源性传染病。30感染病面临的三方面挑战感染病面临的三方面挑战v3.环境:环境:v全球环境破坏是近年来新老传染病频发的重要因素。全球环境破坏是近年来新老传染病频发的重要因素。v如,人类活动大量释放温室气体,全球气候变暖,给携带病毒的蚊虫、如,人类活动大量释放温室气体,全球气候变暖,给携带病毒的蚊虫、蜱等害虫创造更广阔的生存空间,使他们不再局限于热带;
30、蜱等害虫创造更广阔的生存空间,使他们不再局限于热带;v水坝和水库积聚大量的静水,适合蚊虫繁衍生息;水坝和水库积聚大量的静水,适合蚊虫繁衍生息;v嗜食野味增加了病毒从野生动物宿主转移到人类宿主,引起新的疾病流嗜食野味增加了病毒从野生动物宿主转移到人类宿主,引起新的疾病流行的机会;行的机会;v经济全球化、人员流动频繁化、交通快捷化,都会促使新老传染病的不经济全球化、人员流动频繁化、交通快捷化,都会促使新老传染病的不断发生和蔓延。人类寿命的延长和死亡率的下降造成了人口爆炸,从断发生和蔓延。人类寿命的延长和死亡率的下降造成了人口爆炸,从1900年的年的16亿到现在的亿到现在的60亿以上。亿以上。31第
31、一节第一节感染与免疫感染与免疫v一、感染(传染):一、感染(传染):v病原体侵入机体后与机体相互作用、相互病原体侵入机体后与机体相互作用、相互斗争的过程。斗争的过程。致病力致病力病原体病原体机体机体抵抗力抵抗力32v1.病原体被清除:机体一方力量强大。病原体被清除:机体一方力量强大。v2.隐性感染隐性感染v3.病原携带状态:病原携带状态:v4.显性感染显性感染v5.潜伏性感染潜伏性感染致病力致病力病原体病原体机体机体抵抗力抵抗力二、感染过程的表现(感染谱)二、感染过程的表现(感染谱)潜伏潜伏 显性显性 携带状态携带状态 隐性感染隐性感染 病原体被清除病原体被清除 频度频度频度频度33病原体被消
32、灭或排出体外病原体被消灭或排出体外v在在人人体体有有效效的的防防御御作作用用下下,如如皮皮肤肤粘粘膜膜的的屏屏障障作作用用、胃胃酸酸的的杀杀菌菌作作用用、多多种种体体液液成成份份的的溶溶菌菌、杀杀菌菌作作用用、血血脑脑屏屏障障和和组组织织细细胞胞的的吞吞噬噬作作用用等等均均能能使使病病原原体体在在体体内内被被消消灭灭或或通通过过鼻鼻咽咽、气气管管、肠肠或或肾肾排排出出体体外外,人人体体不不出出现现任何病状。任何病状。34病原携带状态病原携带状态v按病原体种类不同又分为带病毒者、带菌者按病原体种类不同又分为带病毒者、带菌者与带虫者。与带虫者。病原体在人体内停留于入侵部位病原体在人体内停留于入侵部
33、位或在离入侵处较远脏器继续生长繁殖,而人或在离入侵处较远脏器继续生长繁殖,而人体不一定出现疾病的表现。体不一定出现疾病的表现。v病病原原携携带带者者一一般般分分为为三三种种:健健康康携携带带者者、潜潜伏伏期期携携带带者者、恢恢复复期期携携带带者者(暂暂时时和和慢慢性性,以以3个月为界)个月为界)35隐性感染隐性感染v又又称称亚亚临临床床感感染染,是是指指病病原原体体侵侵入入人人体体后后,不不引引起起组组织织损损伤伤或或病病理理损损害害轻轻微微,临临床床上上多多无无症症状状、体体征征和和生生化化变变化化,只只有有经经免免疫疫学学检检验才发现已被感染。验才发现已被感染。36潜伏性感染潜伏性感染v又
34、又称称潜潜在在性性感感染染。在在传传染染过过程程中中,人人体体与与病病原原体体在在相相互互作作用用时时,保保持持暂暂时时的的平平衡衡状状态态,不不出出现现临临床床表表现现,一一旦旦人人体体防防御御功功能能降降低低,原原已已潜潜伏伏在在人人体体内内的的病病原原体体便便乘乘机机繁繁殖殖,引引起发病。起发病。v如:水痘如:水痘-带状疱疹带状疱疹37显性感染显性感染v又又称称临临床床感感染染。病病原原体体入入侵侵人人体体后后,通通过过病病原原体体及及其其毒毒素素的的作作用用或或机机体体的的变变态态反反应应而而产产生一系列的组织病理变化和临床表现。生一系列的组织病理变化和临床表现。38三、传染病发生的条
35、件三、传染病发生的条件v传染病发生的条件有三个:传染病发生的条件有三个:v机体机体v病原体病原体v环境。环境。39侵袭力侵袭力毒力毒力包括包括外毒素外毒素内毒素内毒素数量数量变异性变异性特异性定位特异性定位传染过程中病原体的作用传染过程中病原体的作用40传染性过程中机体的免疫反应传染性过程中机体的免疫反应v1非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v(1)免疫屏障()免疫屏障(2)吞噬作用)吞噬作用(3)体液作用)体液作用v2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v(1)细胞免疫()细胞免疫(2)体液免疫)体液免疫v3变态反应:变态反应:在在在在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染病和寄生虫病的发病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机制中起重要作用。许
36、多病原体通多病原体通过变态反反应而而导致致组织损伤。41非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v免疫屏障:包括皮肤粘膜屏障、血脑屏障、胎免疫屏障:包括皮肤粘膜屏障、血脑屏障、胎盘屏障盘屏障v吞噬作用吞噬作用:在肝脏、脾脏、骨髓、淋巴结、肺:在肝脏、脾脏、骨髓、淋巴结、肺泡及血管内皮有固定的吞噬细胞谓之巨噬细胞;泡及血管内皮有固定的吞噬细胞谓之巨噬细胞;在血液中游动的细胞名为单核细胞,以及血液在血液中游动的细胞名为单核细胞,以及血液中的中性粒细胞,均具有强大的吞噬作用,包中的中性粒细胞,均具有强大的吞噬作用,包括趋化、吞入、调理、杀灭等过程。括趋化、吞入、调理、杀灭等过程。v体液作用:血液、各种分泌液与组织液
37、含有补体液作用:血液、各种分泌液与组织液含有补体、溶菌酶、干扰素等杀伤物质。体、溶菌酶、干扰素等杀伤物质。42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细胞免疫细胞免疫vT细胞被某种病原体抗原刺激后能对该抗原产细胞被某种病原体抗原刺激后能对该抗原产生致敏,当再次与该抗原相遇时,则通过细生致敏,当再次与该抗原相遇时,则通过细胞毒性和淋巴因子杀伤病原体及其所寄生的胞毒性和淋巴因子杀伤病原体及其所寄生的细胞。细胞免疫在对抗病毒、真菌、原虫和细胞。细胞免疫在对抗病毒、真菌、原虫和部分在细胞内寄生的细菌(如伤寒杆菌、布部分在细胞内寄生的细菌(如伤寒杆菌、布氏杆菌、结核杆菌、麻风杆菌)的感染中起氏杆菌、结核杆菌、麻风杆菌)的感
38、染中起重要的作用。重要的作用。T细胞还有调节体液免疫的功能。细胞还有调节体液免疫的功能。43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体液免疫体液免疫v当被某种病原体抗原致敏的当被某种病原体抗原致敏的B细胞再次受到细胞再次受到该抗原刺激后,即转化为浆细胞,并产生能该抗原刺激后,即转化为浆细胞,并产生能与致敏与致敏B细胞抗原相对应的抗体,即免疫球蛋细胞抗原相对应的抗体,即免疫球蛋白(白(Ig),如如IgG、IgM、IgA、IgD、IgE等。等。在感染过程中最早出现在感染过程中最早出现IgM、是近期感染的标是近期感染的标志,有早期诊断的意义。志,有早期诊断的意义。IgG在感染后临近恢在感染后临近恢复期时出现,持续时间较长。复期时出现,持续时间较长。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