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救援课件.ppt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66722230 上传时间:2022-12-19 格式:PPT 页数:189 大小:3.6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应急救援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89页
应急救援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8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应急救援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应急救援课件.ppt(18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一节 重大事故应急救援系统及预案导论第一章 概论1.1 事故应急管理简介 事故应急管理的内涵包括预防、预备、响应和恢复四个阶段。在实际情况中,这些部分往往是重叠的,但每一个部分都有自己单独的目标,并且成为下个阶段内容的一部分。预防预防(Precaution)响应响应(Response)恢复恢复(Recover)预备预备(Preparation)l预防就是从应急管理的角度,防止紧急事件或事故的发生,避免应急行动。l预备又称准备,是在应急发生前进行的工作,主要是为了建立应急管理能力。l响应又称反应,是在事故发生之前以及事故期间和事故后立即采取的行动。l恢复工作应在事故发生后立即进行,首先使事故影

2、响地区恢复最起码的服务,然后继续努力,使该地区恢复到正常状态。1.2 事故应急救援的基本原则和任务 事故应急救援工作是在预防为主的前提下,贯彻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区域为主、单位自救和社会救援相结合的原则。应急救援的基本任务包括:l立即组织营救受害人员,组织撤离或者采取其他措施保护危害区域内的其他人员。l迅速控制危险源,并对事故造成的危害进行检验、监测,测定事故的危害区域、危害性质及危害程度。l做好现场清洁,消除危害后果。l查清事故原因,评估危害程度。1.3 事故应急救援系统 事故应急救援系统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主要内容:l 应急救援组织机构;l 应急救援预案(计划);l 应急培训和演习;l 应

3、急救援行动;l 现场清除与净化;l 事故后的恢复和善后处理。1.3.1 应急救援系统的组织机构 应急救援系统的组织机构包括五个方面:l应急指挥机构协调应急组织各个机构运作和关系;l事故现场指挥机构负责事故现场应急的指挥工作、人员调度、资源的有效利用;l支持保障机构提供应急物质资源和人员支持的后方保障;l媒体机构安排媒体报道、采访、新闻发布会;l信息管理机构信息管理、信息服务。1.3.2 应急救援预案 应急救援预案又称应急计划。用计划指导应急准备、训练和演习,乃至高速的应急行动。l对可能发生的事故进行预测和准备;l人力、物资等资源的确定与准备;l明确应急组织和人员的职责;l设计行动战术和程序;l

4、制定训练和演习计划;l制定专项应急计划;l制定事故后清除和恢复程序。1.3.3 应急训练和演习 训练和演习可以看作是应急预案的一部分或继续,通过培训和演练,把应急预案加以验证和完善,确保事故发生时应急预案得以实施和贯彻,主要目标是:l测试预案和程序的充分程度;l测试紧急装置、设备及物质资源供应;l提高现场内、外的应急部门的协调能力;l判别和改正预案的缺陷;l提高公众应急意识。1.3.4 应急救援行动应急行动需要以下资源的支持和保障:l人力资源;l物资与装备;l个人防护装备。首要的应急行动是确定现场对策,即应急行动方案:l现场初始评估;l危险物质的探测;l建立现场工作区域;l确定重点保护区域;l

5、行动的优先原则;l增援梯队。1.3.5 事故现场的清洁与净化 对现场中接触污染的员工和应急队员必须进行清洁净化,设备清洁也是一个重要的环节,还要考虑伤害和医疗前的净化、分类及处理。1.3.6 事故后的恢复 应急救援行动结束后,对系统进行的恢复活动主要包括:l现场警戒和安全;l清洁;l对从业人员提供帮助;l对破坏损失的评估;l保险的索赔;l事故调查;l重建。1.4 应急救援系统的运作 应急救援系统为顺利完成救援任务,首先应明确系统的结构体系。前面已经论述了各机构在应急救援系统中的职责和功能。当事故发生时,系统进入有效的整体运作状态,完成整个应急救援任务,实现减轻事故后果的目的。1.5 应急救援的

6、组织准备与基本程序 应急救援准备工作,主要是抓好组织机构、人员、装备三落实,并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制度,使救援的各项工作达到规范化管理。事故应急救援工作涉及众多部门和多种救援队伍的协调配合,为有序实施事故救援,应建立起行之有效的应急救援网络体系。网络体系应包括事故应急救援的指挥体系,各救援部门的通讯网络,以及与上级救援部门的联系网络。除此之外,还应与本区域的公安、消防、卫生、环保、交通等部门建立起协调关系,以便协同作战。1.6 国外重大事故应急系统简介1.6.1 美国重大事故应急系统1.6.2 英国重大事故应急系统1.6.3 澳大利亚重大事故应急系统第二章 应急救援预案的分级、分类及基本要素2.

7、1 应急预案的基本要求 制定应急预案的目的是为了发生事故时,能以最快的速度发挥最大的效能,有序的实施救援,达到尽快控制事态发展,降低事故造成的危害,减少事故损失,基本要求是:l科学性;l实用性;l权威性。安全生产法、消防法、职业病防治法等法律特别强调了对重大危险源、使用有毒物品和消防安全重点单位要制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2.2 应急救援预案的分级 根据可能的事故后果的影响范围、地点及应急方式,建立我国事故应急救援体系,可将事故应急预案分为五种级别:l级(企业级)应急预案l级(县、市/社区级)应急预案l级(地区/市级)应急预案l级(省级)应急预案l级(国家级)应急预案2.3 应急救援预案的类型及基

8、本要素2.3.1 应急救援预案的类型 根据事故应急预案的对象和级别,应急预案可分为下列四种类型:(1)应急行动指南或检查表(2)应急响应预案(3)互助应急预案(4)应急管理预案2.3.2 应急救援预案的基本要素(1)组织机构及其职责(2)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价(3)通告程序和报警系统(4)应急设备与设施(5)应急评价能力与资源(6)保护措施程序(7)信息发布与公众教育(8)事故后的恢复程序(9)培训与演练(10)应急预案的维护2.4 应急救援预案的文件体系2.4.1应急救援预案的文件体系 应急预案要形成完整的文件体系,以使其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成为应急行动的有效工具。(1)一级文件总预案(2)二级文

9、件程序(3)三级文件说明书(4)四级文件对应急行动的记录2.4.2 应急救援预案的主要程序文件 一个完整的应急预案应包括:(1)预案概况(2)预防程序(3)准备程序(4)基本应急程序(5)专项应急程序(6)恢复程序第三章 应急救援预案的策划与编制3.1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步骤 通常编制事故应急预案的步骤如下:(1)成立预案编制小组(2)收集资料并进行初始评估(3)辨识危险源并评价风险(4)评价能力与资源(5)建立应急反应组织(6)选择合适类型的应急计划方案(7)编制各级应急计划3.2 成立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小组 预案编制小组代表来自以下部门:(1)安全(2)环保(3)操作和生产(4)保卫(5)工程

10、(6)技术服务(7)维修保养(8)医疗(9)环境(10)人事 此外,小组成员也可以包括来自地方政府社区和相关政府部门的代表。3.2.1 资料收集和初始评估 编制小组的首要任务就是收集制定预案的必要信息并进行初始评估,包括:(1)适用的法律、法规和标准(2)企业安全记录、事故情况(3)国内外同类企业事故资料(4)地理、环境、气象资料(5)相关企业的应急预案等 初期,编制小组的工作可以分为三部分:(1)危险辨识、后果分析和风险评价(2)明确人员和职能(3)明确需要的资源3.2.2 应急反应能力分析3.2.3 编制应急救援预案的注意事项 预案的主要部分是整体反应策略和应急行动,还要有足够的灵活性,以

11、适应随时变化的实际紧急情况。预案应包括至少六个应急反应要素:(1)应急资源的有效性(2)事故评估程序(3)指挥、协调和反应组织的结构(4)通报和通讯联络程序(5)应急反应行动(6)培训、演习和预案保持3.3 危险辨识与风险评价 危险辨识与风险评价是编制应急预案的关键,所有应急预案都是建立在风险评价的基础之上的。3.3.1危险辨识与风险评价的程序 风险评价程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资料收集(2)危险危害音速辨识与分析(3)风险分级(4)提出降低或控制风险的安全对策措施3.3.2 危险辨识方法3.3.2.1 危险辨识的主要内容 危险辨识过程中,应坚持“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死角”的原则,对

12、存在的危险、危害因素进行辨识与分析。A 厂址及环境条件B 厂区平面布局C 建(构)筑物D 生产工艺过程E 生产设备、装置3.3.2.2 危险辨识方法 危险是指材料、物品、系统、工艺工程、设施或场所对人、财产或环境具有产生伤害的潜能。危险辨识就是找出可能引发事故导致不良后果的材料、系统、生产过程或场所的特征。A 材料性质分析B 生产工艺和条件C 相互作用矩阵分析法D 利用安全评价和分析方法3.3.3 重大危险因素与危害因素的辨识 重大危险、危害因素是指能导致重大事故发生的危险、危害因素。目前,国际上已习惯将重大事故特指为重大火灾、爆炸、毒物泄漏事故、1993年,国际劳工组织(ILO)通过的预防重

13、大事故公约中,定义重大事故为:“在重大危险设施内的一项生产活动中突然发生的、涉及一种或多种危险物质的严重泄漏、火灾、爆炸等导致职工、公众或环境急性或慢性严重危害的意外事故”。3.3.4 危险辨识注意事项 危险辨识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危险、危害因素的分布(2)伤害(危害)方式和途径(3)主要危险、危害因素(4)重大危险、危害因素3.3.5 危险辨识结果3.3.6 风险评价 风险评价,也称安全评价,是对系统发生事故的危险性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评价系统发生危险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已寻求最低的事故率、最少的损失和最优的安全投资效益。常用的危险评价方法可分为定性评价方法、指数评价方法、半定量

14、评价方法和概率风险评价方法等几大类。3.3.6.1 定性评价方法3.3.6.2 指数评价方法3.3.6.3 概率风险评价方法3.3.6.4 风险评价软件3.4 人员和职员的确定 正确实施应急预案必须要明确职责,特别是什么时候由谁来指挥。编制小组可根据企业正常生产管理系统职位来分配紧急时的任务,这样能减少培训以保证紧急时正确指挥 编制小组应该认真审查领导的能力和在休假时的指挥系统,要保证负责人员经过良好培训,能够在更高级指挥人员到来之前应对局势。最常见的紧急时刻实施的重要应急功能:(1)通讯和外部关系联络,包括媒体(2)消防与营救(3)物质泄漏控制(4)工艺和公用设施(5)工程措施(6)环境状况

15、(7)医疗救护(8)安全保障(9)后勤保障(10)行政管理3.5 应急资源的评估 本阶段,编制小组要评价企业在紧急情况下所具有的资源和控制紧急事故的人员。l报警要求有良好的系统。l应急时使用的通讯设备是至关重要的。l应急时所需要的设备类型。3.6 应急反应组织的建立 应急预案的一个最重要的目的是建立应急反应组织,能在紧急时刻,在最短的时间内及时部署完毕。3.6.1 最初反应组织 最初协调应急行动的责任一般由当班经理负责。最初阶段,当班经理要临时担任企业应急总指挥的功能。职责分配要预先明确,而不是等到紧急时刻再开始。3.6.2 全体应急反应组织3.6.3 企业应急总指挥 企业应急总指挥的职责为:

16、(1)分析紧急状态和确定相应报警级别(2)指挥、协调应急反应行动(3)与企业外应急反应人员、部门、组织和机构进行联络(4)直接监察应急操作人员的行动(5)保证现场和企业外人员安全(6)协调后勤方面以支援反应组织 企业应急总指挥的职能可由企业总经理担任,企业应急总指挥的主要功能是总体指挥,大量实际反应和协调任务主要由负责生产或安全的副总指挥执行,因为他更具有技术、经验和更熟悉应急反应操作。企业应急总指挥是分配给企业组织内的工作职位,而不是某个人。所有应急职位特别是企业应急总指挥应该有代理人,以免企业总经理或其他领导不在现场时代替履行职责。3.6.4 反应操作副总指挥 反应操作副总指挥的主要职责是

17、:(1)协助企业应急总指挥组织和指挥应急操作任务(2)向企业应急总指挥提出应采取的减缓事故后果行动的对策和建议(3)保持与现场操作副总指挥的直接联络(4)协调、组织和获取应急所需的其他资源、设备以支援现场的应急操作3.6.5 事故现场副总指挥 事故现场副总指挥是在直接事故现场最高级的应急反应组织指挥,主要职责是:(1)所有事故现场操作的指挥和协调(2)现场事故评估(3)保证企业人员和公众的应急反应行动的执行(4)控制紧急情况(5)现场应急行动与在应急指挥中心的反应操作副总指挥的协调 我国核电厂应急组织由核电厂应急指挥部及其领导的应急响应组组成。l应急总指挥由核电厂厂长(总经理)担任,第一副厂长

18、、运行负责人等作为替补人员。应急总指挥的职责是全面负责应急状态下厂区的一切应急响应活动和应急计划里规定的核电厂应当在场外执行的任务。l应急运行指挥由主管核电厂生产运行的副厂长(副总经理)担任,其首要任务是全面负责核电厂的运行、评价并向应急总指挥报告核电厂的安全状态,在应急指挥部启动之前代行应急总指挥的职权。l技术后援指挥由主管核电厂工艺技术副厂长(副总经理)担任,负责向应急总指挥和运行指挥提供运行控制、补救措施、防护措施、环境监测等方面的技术支持。3.7 应急预案的组成 应急预案的具体组成主要包括准备程序、基本应急程序、特殊危险应急程序等内容。3.7.1 准备程序 准备程序是整个应急预案的第一

19、部分内容,主要论述针对事故应急行动所需采取的应急准备,包含若干子程序。3.7.1.1 评审程序(1)横向回顾(2)纵向回顾3.7.1.2 明确应急责任程序 该程序对事故应急者的职责做一个简单的说明:A 总指挥来自应急指挥中心B 事故现场指挥者来自事故现场指挥中心C 公共关系代表来自媒体中心D 支持人员来自技术支持机构,包括安全人员、环境工作者、医疗人员等E 信息管理人员来自信息管理部门3.7.1.3 应急资源和应急能力评价程序A 应急资源(1)应急人员(2)应急设备,分为现场应急设备和场外应急设备B 应急能力(1)内部应急能力(2)外部应急能力3.7.1.4 培训程序 培训的效果好坏是整个应急

20、预案能否成功得到实施的关键性因素,必须包括:(1)灭火器的使用以及灭火步骤的训练(2)个人防护措施(3)对潜在事故的辨识(4)事故报警(5)紧急情况下人员的安全疏散3.7.1.5 训练与演习程序 训练与演习的主要目的包括:(1)测试预案和程序的充分程度(2)测试应急培训的有效性和应急人员的熟练性(3)测试现有紧急装置、设备和其他资源的充分性(4)提高与现场外的事故应急部门的协调能力(5)通过训练来判别和改正预案和程序中的缺陷 要实际开展应急演习,必须做好下列准备:(1)制定完整的演习计划(2)做好演习中所有管理部门的准备工作(3)现场外的应急队员与应急部门的准备3.7.2 基本应急程序3.7.

21、2.1 报警程序 在发生紧急情况或突发事故的过程中,任何人员都有可能发现事故或险情,此时他们的首要任务就是向有关部门报警,提供事故的所有信息,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采取适当的应急行动。在具体执行报警操作时,应该根据事故的实际情况,决定报警的接受对象即通告范围。3.7.2.2 通讯程序 通讯程序描述在应急中可能使用的通讯系统,以保证应急救援系统的各个机构之间保持联系,程序中应考虑下列通讯联系:(1)应急队员之间(2)事故指挥者与应急队员之间(3)应急救援系统各机构之间(4)应急指挥机构与外部应急组织之间(5)应急指挥机构与伤员家庭之间(6)应急指挥机构与顾客之间(7)应急指挥机构与新闻媒体之间3.

22、7.2.3 疏散程序 疏散程序主要内容是从事故影响区域内疏散的必要行动。疏散程序应该说明疏散的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并确定由谁决定疏散范围,还应告知给被疏散人员疏散区域所使用的标识与具体的疏散路线,在疏散程序中还应针对受伤人员的疏散制定特殊的保护程序。该程序的补充包括提供事故现场区域的路线地图、危险区的标注、可供人员休息或隐蔽的掩体。3.7.2.4 交通管制程序交通管制程序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A 警戒B 约定的交通管制C 快速交通管制3.7.2.5 恢复程序 当事故现场应急行动结束以后,应该开展的最紧迫的工作是使事故中一切被破坏或耽搁的人、物和事得到恢复,进入正常运作状态。恢复所需时间的长短一般取

23、决于:(1)受损程度(2)人员、资源、财力的约束程度(3)有关法规的要求(4)气象条件和地形地势等其他因素3.7.3 特殊危险应急程序 特殊危险应急程序是主要针对具体事故以及特殊条件下的事故应急而制定的指导程序。其具体的程序内容根据不同的事故情况而定,通常除了包括基本应急程序的行动内容以外还应该包括特殊事故的特殊应急行动内容。存在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的企业常发生的事故是,危险品的泄漏及其引发的火灾、爆炸等,在特殊的情况下也可能会遭遇台风、洪水等自然灾害的侵袭。3.7.3.1 危险品泄漏3.7.3.2 火灾3.7.3.3 台风3.7.3.4 洪水第四章 应急救援行动4.1 应急救援行动的一

24、般程序4.1.1 事故发生区 事故现场、企业或社区负责人或安全主管部门应采取以下行动:(1)掌握情况(2)报告与通报(3)组织抢救与抢险4.1.2 事故发生区的附近地区(1)交通民警(2)社区或街道(居民委员会)工作人员4.1.3 应急指挥中心(部)(1)值班员的行动(2)指挥组的行动(3)其他有关组织的行动4.2 事故评估程序 不论是谁,只要发现危险的异常现象,第一反应人就要开始启动应急。对事故分级有几种方法,不同的人判断相同事故会产生不同的分级。为了消除紧急状况下产生的混乱,应参考企业和政府有关部门制定的事故分级指南。大多工业企业采用三级分类系统:l一级预警,是最低应急级别l二级现场应急,

25、是中间应急级别l三级全体应急,是最严重的紧急情况 核工业应急标准有更加详细的分级:(1)应急待命(2)厂房应急(3)场区应急(4)总体应急4.3 通告和通讯联络程序 通讯联络对于有效的协调不同应急组织的应急行动是非常重要的。4.3.1 报警4.3.2 通知企业人员4.3.3 通知外部机构4.3.4 建立与保持企业内的通讯联络4.3.5 建立和保持与外部组织的通讯联络4.3.6 向公众通报应急情况4.3.7 向媒体通报应急信息4.4 现场应急对策的确定和执行4.4.1 初始评估 初始评估应描述最初应急者在事故发生后几分钟里观察到的现场情况,包括事故范围和扩展的潜在可能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情况,

26、以及是否需要外界援助。处理危险物质泄漏引发的事故的关键是确定事故物质。4.4.2 危险物质的探测 危险物质的探测实际上是对事故及事故起因的探测,需要探测和了解的情况包括:(1)所涉及物质的类型和特性(2)泄漏、反应、燃烧的数量(3)密闭系统的状况(4)控制系统的控制水平和转换、处理、中和的能力4.4.3 建立现场工作区域对危险物质事故要设立三类工作区域:(1)危险区域(2)缓冲区域(3)安全区域4.4.4 确定重点保护区域在这个区域中,要考虑:(1)人员接触(2)对事故现场内重要系统的考虑(3)对环境的考虑(4)财产(5)现场外的财产(6)应急人员的工作区域4.4.5 防护行动4.4.5.1

27、搜寻和营救行动 进行营救行动的人员应该穿戴防护服,营救人员应成对工作,配备自持式呼吸器。4.4.5.2 人员查点和集合区4.4.5.3 疏散 人员应该横向穿过泄漏区域下风以减少在危险区的暴露时间。4.4.5.4 现场安全避难 当毒物泄漏时,一般有两类保护人员的方法:疏散或安全避难4.4.5.5 企业外疏散和安全避难 迅速有效的对公众通报是十分重要的。4.4.6 应急救援行动的优先原则(1)员工和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优先(2)防止事故扩展优先(3)保护环境优先4.4.7 应急救援行动的支援4.4.7.1 医疗救治4.4.7.2 临时区行动4.4.7.3 互助与协调外部机构行动4.4.7.4 值勤和

28、社会服务4.4.7.5 恢复和重新进入4.5 核电站应急行动4.5.1 通知与应急组织的启动4.5.2 应急通讯4.5.3 事故后果评价4.5.4 防护行动4.5.5 补救行动4.5.6 应急照射控制4.5.7 污染控制和医学救护4.5.8 应急状态的终止4.5.9 核电厂应急设施 包括应急控制中心、后备应急控制中心、主控制室、备用控制室或第二控制室、技术支援中心、应急通信中心、应急监测中心、应急后果评价中心。4.6 应急设备与资源4.6.1 基本装备(1)通讯装备(2)交通工具(3)照明装备(4)防护装备4.6.2 专用装备(1)消防设备(2)危险物质泄漏控制设备(3)个人防护设备(4)通讯

29、联络设备(5)医疗支持设备(6)应急电力设备(7)资料(8)重型设备4.6.3 现场地图和图表 应急信息图表是应急救援的重要工具,在发生事故时地图能提供出主要的现场特征,将有利于应急者识别潜在的后果。现场经常会有变化,把它们变化的数据标到地图上是很重要的,定期的更新将确保地图的信息的质量,确保应急者有最新的地图版本。第五章 应急救援培训、训练与演习5.1 应急培训、训练与演习的指导思想及基本任务 应急培训、训练与演习的指导思想应以加强基础,突出重点,边战边练,逐步提高为原则。应急培训、训练与演习的基本任务是,锻炼和提高队伍在突发事故情况下快速抢险堵源、及时营救伤员、正确指导和帮助群众防护或撤离

30、、有效消除危害后果、开展现场急救和伤员转送等应急救援技能和应急反应总和素质,有效降低事故危害,减少事故损失。5.2 应急培训5.2.1 应急培训计划5.2.2 需求分析5.2.3 课程设计5.2.4 应急培训的基本内容5.2.4.1 报警5.2.4.2 疏散5.2.4.3 火灾应急培训5.2.4.4 不同水平应急者培训A 初级意识水平应急者B 初级操作水平应急者C 危险物质专业水平应急者D 危险物质专家水平应急者E 应急指挥级水平应急者5.2.5 特殊应急培训 基本应急培训提供了一般事故伤害的应急培训,但一旦事故发生,应急队员就很有可能暴露于化学、物理伤害,放射性和病菌感染等各种特殊事故危险中

31、,仅掌握一般应急技能是远远不足以保护应急队员的生命安全的,因此必须对他们进行此类特殊事故危害的应急培训。5.2.5.1 接触化学品5.2.5.2 受限空间营救5.2.5.3 病原体感染5.2.5.4 沸腾液体扩展蒸汽爆炸5.3 应急救援训练与演习5.3.1 应急救援训练与演习的目的训练和演习将尽可能模拟实际紧急情况,要实现以下目标:(1)在事故发生前暴露预案和程序的缺点(2)辨识出缺乏的资源(包括人力和设备)(3)改善各种反应人员、部门和机构之间的协调水平(4)在企业应急管理的能力方面获得大众的认可和信心(5)增强应急反应人员的熟练性和信心(6)明确每个人各自岗位和职责(7)努力增加企业应急预

32、案与政府、社区应急预案之间的合作与协调(8)提高整体应急反应能力5.3.2 训练演习和类型应急训练主要包括:(1)基础训练(2)专业训练(3)战术训练(4)自选课目训练演习类型有:(1)单项练习(2)组合演习(3)全面演习或综合演习5.3.3 训练准备与计划5.3.3.1 必要性分析5.3.3.2 训练计划计划过程包括以下几步:(1)确定范围(2)选择训练类型(3)确定成本和责任(4)目的说明(5)优化目标5.3.3.3 确定范围A 确定操作程序B 参加组织C 人员D 危险类型(1)危险必须具体(2)确定风险程度E 地理区域F 真实程度5.3.3.4 选择训练类型完成上述分析后,可选择训练类型

33、。5.3.4 演习的组织与准备5.3.4.1 成立演习委员会其主要职责是:(1)确定演习目的、原则、规模、参演的单位(2)协调各参演单位之间的关系(3)确定演习实施计划、情景设计与处置方案,审定演习准备工作计划、导演和调整计划(4)检查和指导演习准备与实施,解决准备与实施过程中所发生的重大问题(5)组织演习总结与评价5.3.4.2 阐明演习的文件5.3.4.3 对演习的述评5.3.4.4 计算机模拟5.4 评估评估的主要目的是:(1)辨识应急预案和程序中的缺陷(2)辨识出培训和人员需要(3)确定设备和资源的充分性(4)确定培训、训练、演习是否达到预期目标5.4.1 训练和演习的评估训练和演习的

34、评估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评估人审查(2)参加者汇报(3)训练和演习的改正5.4.2 评估报告评估报告应包括:(1)训练或演习总结,包括目的、目标和场景的评论(2)对重大偏差/缺陷的总结(3)建议和纠正措施(4)完成这些纠正措施的日程安排5.4.3 应急训练和演习应注意的事项(1)可设立专门的小组来负责训练和演习的设计、监督和评价(2)负责人应拥有完整的训练和演习记录,作为评价和制定下一步计划的参考资料(3)可邀请非受训部门应急人员参加,为训练、演习过程和结果的评价提供参考意见(4)应尽量避免训练和演习给生产与社会生活造成干扰第六章 企业应急预案格式与内容示例6.1 简介6.1.1 目的6.

35、1.2 职责6.2 应急预案依据的法律、法规6.2.1 国家法律、法规(1)安全生产法(2)职业病防治法(3)消防法(4)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5)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6)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7)其他法律、法规6.2.2 地方政府法规6.3 定义(1)预警(2)现场应急(3)全体应急(4)极危险物质(5)应急指挥中心(6)企业应急总指挥(7)操作员(8)物质安全数据单(9)应急反应预案(10)应急人员6.4 范围和适用性6.4.1 企业概况(1)企业发展历史(2)生产能力(3)组织机构(4)重大危险源清单6.4.2 适用性6.4.2.1 危险辨识、评价6.4.2.2 实施程

36、序6.4.2.3 其他企业/机构的预案6.4.2.4 相关政府机构6.5 操作的概念预案确定的操作的概念为:(1)应急状况的评价(2)应急状况及时有效的减缓(3)应急反应行动的管理(4)通知企业和厂外人员和组织(5)紧急状况的恢复6.6 应急分级6.6.1 预警 这个级别包括发生影响企业安全的所有事件。6.6.2 现场应急 这个级别包括事故已经发生或者升级,企业重要部分需要关闭,要立即采取行动以保护现场人员的事件。6.6.3 全体应急 这个级别包括那些危险已经发生或者升级,需要关闭企业重要单元的事故。6.7 指挥和控制6.7.1 最初应急组织 在紧急情况下,值班的操作人员组成最初应急反应组织。

37、6.7.2 全体应急反应组织 一旦应急确定为现场或全体应急,企业应急总指挥召集全体应急反应组织。6.7.2.1 企业应急总指挥6.7.2.2 通讯联络负责人6.7.2.3 应急操作指挥(一般为维修经理)6.7.2.4 事故现场指挥(一般为安全经理)6.7.2.5 公共信息负责人(一般为人事经理)6.9 应急能力6.9.1 设施主要应急反应设施如下:l主控中心l企业消防站(替代应急指挥中心)l行政大楼会议室6.9.2 设备6.9.3 应急电力和照明6.10 防护行动6.10.1 企业内6.10.1.1 行动基准6.10.1.2 通知企业人员6.10.1.3 人员清点6.10.1.4 人员疏散重新

38、组合6.10.1.5 搜寻和营救6.10.1.6 重新进入6.10.2 企业外6.10.2.1 行动基准6.10.2.2 外部通报和反应6.10.2.3 安全躲避和疏散6.11 通报和通讯程序6.11.1 现场6.11.2 企业外6.11.3 公共信息6.11.3.1 新闻发布和事故报告6.11.3.2 社区反应6.12 保持应急反应能力6.12.1 应急预案培训6.12.2 培训和教育6.12.3 训练与演习6.12.3.1 目标6.12.3.2 行动6.12.3.3 评估6.12.3.4 应急预案训练6.12.4 通讯演习6.12.5 消防演习和培训6.12.6 应急预案和应急程序复检6.

39、12.6.1 应急预案的复检6.12.6.2 应急程序的复检6.13 恢复和重新进入6.13.1 恢复6.13.2 重新进入应急程序,ERP-110应急程序,ERP-400附件A:应急总指挥应急检查表,ERP-400应急反应程序,ERP-6006.14 社区(政府)应急救援预案大纲6.14.1 预案介绍6.14.2 应急救援机构联系方法6.14.3 应急响应功能6.14.4 污染控制与清洁6.14.5 文件化(报告)及后继调查6.14.6 检测和更新预案的程序6.14.7 危险分析(一览表)第七章 应急救援预案检查表 制定应急救援预案的目的是快速、有序、高效的控制紧急事件的发展,将事故损失减小

40、到最低程度。为了保证应急救援预案的完善,应建立应急救援预案检查表,以核实应急救援预案内容是否全面、系统、可靠。7.1 基本要求7.2 危险辨识、风险评价及事故预防7.3 应急指挥与控制7.4 应急反应机构7.5 监测、报警与通讯联络7.6 关闭应急程序7.7 应急设备与企业外援助7.8 警戒与疏散7.9 应急培训、训练和演习7.10 重新进入和恢复第二节 煤矿重大事故抢险救灾一、矿井灾害预防及处理计划n矿井灾害预防及处理汁划是煤矿企业为了防止灾害事故的发生和在一旦发生后,预先制定的抢险救灾方案,是进行事故救援活动的行动指南,对于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有重要意义。规程规定

41、:“煤矿企业必须编制年度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并根据具体情况及时修改补充。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由矿长负责组织实施。煤矿企业每年必须至少组织1次矿井救灾演习。”一、矿井灾害预防及处理计划n(一)矿井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的编制n 煤矿企业根据本矿井的事故隐患进行分析研究,然后对事故隐患的潜在危害和事故应急救援来编制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以下简称计划)。计划由文字说明、附图以及抢险救灾消防材料设备和必要的工程规划表组成。文字说明既要详尽确切,又要避免繁琐冗长。可尽量采用示意图和表格表示,计划必须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应能起到防止事故发生,并在一旦发生后,能有效地阻止事故扩大和快速营救人员的目的。一、矿井灾害预

42、防及处理计划n具体内容:n1必备的图纸及技术资料n (1)矿井通风系统图、反风试验报告以及反风时保证反风设施完好可靠的检查记录.n (2)矿井供电系统图和井下电话的安装地点。n (3)井下消防、洒水管路,排水管路和压风管路的系统图。n (4)地面和井下消防材料库位置及其储备的材料、设备、工具的品名和数量n (5)井上下对照图,图中应标明井口位置和标高,地面铁路、公路、钻孔、水井、水管、贮水池及其他存放供处理事故用的材料、设备和工具的地点。一、矿井灾害预防及处理计划n具体内容:n2文字说明n (1)可能发生事故地点的自然条件、生产条件及预防的事故性质、原因和预兆。n (2)出现各种事故时,保证人

43、员安全撤退所必须采取的措施。n (3)预防及处理各种事故、恢复生产的具体技术措施。n (4)实现预防措施的单位及负责人。n (5)参加处理事故指挥部的人员组成、分工和其他有关人员名单、通知方法和顺序。计划中人员的分工要明确具体,通知召集人的方法要迅速及时。一、矿井灾害预防及处理计划n具体内容:n3安全迅速撤退人员的措施n (1)及时通知灾区和受威胁地区人员的方法(电话、音响、放特殊气味等)及所需材料设备。n (2)人员撤退路线及该路线上需设的照明设备、路标、自救器及临时避难硐室。n (3)风流控制方法、实现步骤及其适用条件。n (4)发生事故后,对井下人员的统计方法(一般采用矿灯牌和考勤记录统

44、计人数及其姓名)。n (5)救护队员向遇灾人员接近的移动路线。n (6)向待救人供给空气、食物和水的方法。一、矿井灾害预防及处理计划n具体内容:n 4处理灾害和恢复生产措施的编制原则n (1)处理火灾事故,应根据已探明的火区地点和范围制定控制火势的方法,风流调度原则和方法,防止产生瓦斯、煤尘爆炸的措施、步骤,采用的灭火方法,防火墙的位置、材料和修建顺序等。n (2)处理爆炸事故,关键是写出如何迅速恢复灾区通风,用适当风量冲洗灾区,避免出现或消除火源,防止瓦斯连续爆炸的措施。n (3)其他事故(煤与瓦斯突出、冒顶、透水、运输提升和机电事故等)的预防和处理措施,也应根据本矿井具体情况制定。为使计划

45、尽量与客观事物发展过程相吻合,就需要通过调查研究和集中群众智慧,然后根据现状和历史教训编制出切实可行的计划。而且,随着客观条件的变化(采掘计划的变更、通风系统的改变等),每季度还要对计划做出相应的修改与补充。一、矿井灾害预防及处理计划n(二)审批与贯彻执行n (1)计划必须由矿总工程师负责组织通风、采掘、机电、地质等单位有关人员编制,并有矿山救护队参加,还应征得矿安全监察站同意。n (2)计划必须在每年开始前1个月报矿务局(公司)总工程师批准。n (3)在每季开始15天,矿总工程师根据矿井自然条件和采掘工程的变动等情况,组织有关部门进行修改和补充。n (4)已批准的计划由矿长负责组织实施。n

46、(5)已批准的计划应立即向全体职工(包括全体矿山救护队员)贯彻,组织学习,并熟悉避灾路线。各基层单位的领导和主要技术人员应负责组织本单位职工学习,并进行考试。没有学习过或考试不及格,不熟悉计划有关内容的干部和工人,不准下井工作。计划如有修改补充,还应组织职工重新学习。n (6)每年必须至少组织1次矿井救灾演习。对演习中发现的问题,必须采取措施,立即改正。一、矿井灾害预防及处理计划n对于具有复杂通风网络的现代化矿井,编制计划较复杂,特别是计划中的处理事故措施很难订得准确无误。为此国外利用计算机编制事故处理计划,能根据输入的有关开采工作动态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n (1)确定矿工用最短时间沿着充满火

47、灾气体的巷道,从事故区和受威胁地区撤退到新鲜风流的最短安全路线。n (2)计算各救护小队的最短行动路线,选定抢救人员的措施和初期阶段处理事故的方法。n (3)计算火灾发生后的通风稳定性,选取防止风流逆转的措施等。二、矿井灾害事故与救灾n(一)矿井灾害事故n 1矿井灾害事故概念n 事故是人们在进行有目的的活动中,发生违背人的意愿的意外事件,它迫使人们有目的的活动暂停或永久停止。凡是能给煤矿生产或人员生命安全、财产造成严重危害的事故统称煤矿重大灾害事故。煤矿重大灾害事故影响范围大、伤亡人员多、中断生产时间长、损毁井巷工程或生产设备严重。n 煤矿中常见的重大灾害事故有5类:瓦斯、煤尘爆炸;矿井明火火

48、灾;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突水;冲击地压和大面积冒顶。二、矿井灾害事故与救灾n值得注意的是,煤矿五大灾害中虽然不包括全矿井突然停电事故,但这类事故如不及时正确地处理,往往会酿成重大灾害。因此,必须把全矿井突然停电视为可能产生重大事故的重大隐患,认真对待。全矿突然停电还会直接影响生产,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二、矿井灾害事故与救灾n全矿突然停电后应采取的安全措施包括:n (1)受停风影响地点必须立即停止工作、切断电源,将采掘工作面人员撤至进风巷,必要时撤至地面。n (2)打开井口防爆门(盖)和有关风门,充分利用自然通风。n (3)各地点瓦斯检查员汇报瓦斯、放炮情况,检查井下正在检修的电气设备是否处于送电

49、状态,若是,必须予以断开。n (4)派救护队加强瓦斯涌出异常地区的瓦斯检查;加强采空区,特别是封闭火区有害气体的检查。n (5)井上来电后,及时启动主要通风机,并检查回风井防爆门(盖)是否关闭。n (6)当确认井下处于安全状态后,有害气体不超限时,才向井下采区、采掘工作面等逐级送电。n (7)制定安全措施,正确排放积存的瓦斯。二、矿井灾害事故与救灾n2矿井灾害事故的特点n(1)突发性。n(2)灾难性。n(3)破坏性。n(4)继发性。n 正由于存在上述特性,就要求指挥者在重大灾害事故面前冷静、理智、全面地考虑问题,提高指挥决策能力,有针对性地做出正确的决策,以减少事故的损失。国内外有些煤矿在重大

50、灾害事故的突然冲击下,指挥者缺乏应有的救灾知识或缺少冷静、缺乏预想,出现指挥失常,使事故扩大的案例多次发生,这血的教训应引起足够的重视。二、矿井灾害事故与救灾n(二)抢险救灾n 1抢险救灾时的组织领导n 规程规定:煤矿发生事故后,矿务局(公司)局长(经理)、矿长和技术负责人必须立即采取措施组织抢救,矿长负责抢救指挥,并按有关规定及时上报。矿井发生重大事故后,必须立即成立抢救指挥部并设立地面基地。矿山救护队队长为抢救指挥部成员。井下基地指挥由指挥部选派具有救护知识的人员担任。矿山救护队队长对矿山救护队抢救工作具体负责。如与其他矿山救护队联合作战时,应成立矿山救护联合作战部,由服务于发生事故的煤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家庭教育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