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品社课程标准解读(优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品社课程标准解读(优秀).docx(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3年品社课程标准解读(优秀) 品社课程标准解读 2023-10-08 10:04:28| 分类: 默认分类 |举报|字号 订阅 一、课程标准研制的基本思想。 1、品德培养回归生活; 2、关注儿童的现实生活; 3、积极引导儿童的发展; 4、情感、态度、行为习惯、知识技能培养的内在统一; 5、倡导自主、探索性学习; (一)品德培养回归生活。 1、没有脱离生活的道德; 2、只有在生活中才能形成和发展人的德性; 3、品德培养遵循的是生活的逻辑; 4、品德课与生活课、社会课的综合为学生开辟了通向生活的渠道,有助于品德培养的加强; (二)关注儿童的现实生活。 1、尊重儿童生活的教育意义:儿童只有在他
2、自己的生活中才能接受教育的引导; 2、课程不是儿童生活的简单翻版,而是它的锤炼和引导。童正在进行中的生活具有它自身的价值,它不只是为未来生活做准备。课程必须充分重视这种价值。本课程所呈现的是一个儿童的生活世界。 内容标准和活动建议都力图从儿童的生活情景出发,课程营造的世界是用他们自己的眼睛所观察到的世界,是用他们的心灵感受到的世界。 课程文化力求成为一种儿童文化,富有童心、童趣。课程的实施不仅要促进儿童发展,而且要使它成为对儿童有乐趣的生活。 (三)积极引导儿童的发展 1、积极引导是儿童发展的需要。 2、尊重儿童与积极引导相结合,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品德培养之路。 3、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
3、以及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会议的有关精神,以此作为基本价值导向。 积极引导的必要:儿童作为发展中的人,有接受教育引导的需要。 在多元价值的社会里,需要有正确的价值引导。 中国特色的品德培养之路:既不是传统教育的强行灌输、机械训练,也不是西方道德教育中的价值中立、道德相对主义,是在两者结合上下功夫。 (四)情感、态度、行为习惯、知识技能培养的统一。 1、儿童是具有完整生命表现的人:在生活中他的认知、情感、意志、行为总是作为一个整体投入的。 2、课程标准力求使学习过程成为儿童整体生命投入的过程: (1)重视儿童的经验与体验。 (2)既学做人,又学知识学做事;在学知识、学做事中学做人;在学做人的关照下,
4、学知识学做事。 (五)倡导自主、探索性学习。 1、教学过程是儿童参与的过程: (1)课程标准所设计的主题与活动大多,需要儿童动手动脑去做、去探索的。 (2)教学的过程是引导儿童自己去感受、领悟、表达的过程。 2、自主探索有助于提高教学实效性。 3、并不排斥接受性学习和传授性教学。 二、课程标准的理念与基本思路 (一)品德与生活课的基本理念。 1、培养儿童热爱生活应当成为学校课程的重要追求; 2、学校教育应当有效地促进儿童的精神成长; 3、学校教育应当保护和培养儿童自身的学习活力; 4、参与是儿童的权利; 5、探究是儿童的天性; 6、低年级教育应与学前阶段相互衔接,构筑儿童后续发展的基础和动力;
5、 7、学校教育应当尊重并适应儿童能力的多样性; 8、儿童的生活本身是学校宝贵的教育资源; (二)品德与生活课程设计思路。 三条轴线是: 儿童自身、儿童与社会、儿童与自然。 四个方面是: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有爱心、有责任感地生活;智慧地、有创意地生活。 (三)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基本理念 1.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行为习惯;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社会责任,具有参与和创造生活的积极态度和愿望;为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奠定基础。 2.品德与社会课以社会生活为对象,通过学生与其周围的自然环境、社会和他人的联系,从态度、能力、知识三个方面促进学生的社会化发展。 3.品德与社会课立足于
6、学生个人生活与社会生活的联系,依据多元线索以综合主题形式构建、组织学习内容和学习活动。 4.品德与社会课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学习活动的实践性,通过体验、探究、解决问题等多种学习方式实施课程。 5.品德与社会课负有促进儿童人格形成的重要使命,是培养自信的、有抱负的社会主义新公民的重要途径,是义务教育课程结构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四)品德与社会设计思路。一条主线:儿童社会生活;逐步扩大的生活领域:个人、家庭、学校、社区、家乡、国家、世界。社会生活的主要因素(主题):社会环境、社会活动、会关系。 三、“课程标准”与教材建设。 1、“一个中心”,以学生发展为本。 2、“两个支柱”,终身教育、全人经验
7、。 3、“一个杠杆”,现代信息技术。 4、新教材的追求。 整合学生需求、社会需求和学科发展的均衡性;淡化学科体系;强调情感、态度、价值观借助对生活世界的理解发挥作用;在强调基础的同时,强调方法比知识本身重要,能力比概念本身重要;强调实践性(内容与形式相结合)、综合性和弹性(选择性和教材的非专业化);强调对课程的自主开发;强调时代性。 四、教学建议。 1、重视学生生活经验; 2、全面把握课程目标; 3、丰富拓展教学过程; 4、灵活充实教学内容。 五、在不断追问中提升教学的境界。 追问一:教学回归怎样的生活世界? 1、回归现实生活世界。 回归与教学内容和任务相对应的现实世界(航标与旋涡。生活的简单
8、罗列。忘记了教学目标而盲目回归,最终失去生活跑题 ,朋友)。 生活的锤炼与提升 (如何看待城乡教育差异 ,通事故) 2、回归精神层面的生活世界。 生活世界包括两个层面一是现实的、具体的;二是理想的、精神文化层面的生活。教学应当同时关注这两个层面。教学要帮助学生思考和认识生活的意义、目的、价值以及什么样的生活值得去过。回归可能的生活。(社会提倡的层面与社会允许的层面) 追问 二、课堂教学需要什么样的教学氛围? 学生需要安全、和谐、愉快、健康的教学氛围; 教学氛围应当有利于师生的共同成长; (教学是一个生命的过程,既是学生的也是教师的生命过程) 以为快节奏,高密度,大信息量就是教学的高效益(是否真
9、的高效率?新修订的数学课程标准提出知识点的计量标准、比广度、知识点除以课时单位时间,一节课不要太多。教学要有等待。学生生理、心理的能量守恒。) 教学的表演化问题; 教学中评价表扬的异化; 此类问题的产生与评课导向有关。 追问三: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面对全体学生? 关怀而非冷漠; 理解而非说教; 尊重而非霸道; 教师需要处理课堂小麻烦小纠纷突法危机的技巧。 追问四:如何实现教学形式的教育价值? 适宜、适当的教学形式是课堂教学顺利进行的保证。 在教学中必须反复追问教学形式的教育价值。 重视仅仅追求教学形式的负面影响。 追问五:学生作业形式、功能如何拓展? 作业是学生延伸性的学习活动。 品社课程标准解读(优秀) 思品课程标准解读(版) 新课程标准品生、品社教学模式 小学品社课程标准学习心得 小学品生与品社课程标准版(材料) 小学思品课程标准 小学音乐课程标准解读 英语课程标准解读 小学美术新课程标准解读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