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新课程标准《品生、品社》教学模式.docx

上传人:w**** 文档编号:81591287 上传时间:2023-03-24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5.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新课程标准《品生、品社》教学模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3年新课程标准《品生、品社》教学模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新课程标准《品生、品社》教学模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新课程标准《品生、品社》教学模式.docx(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3年新课程标准品生、品社教学模式 新课程标准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堂 教学基本模式 模式(一):“创设情境模拟表演”式教学模式 本模式适合于“我们在社会中成长”这一领域中的社会常识的学习。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虚拟生活场景,即虚拟生活中的一些活生生的事例;另一种是模拟社会角色,即在课堂上让学生模拟社会角色,现场表演。 这一教学模式大体可分以下几个环节进行: 自读文本,自主设计 首先让学生结合课文文字与生动的插图,自主理解课文内容。与此同时,使学生头脑中建立文本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自行组织,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自主设计模拟表演的方案,并在小组内讨论表演的方法与步骤,分

2、配角色,进行表演。 创设情境,模拟表演 创设情境,可以借助多媒体手段,或播放一段生活录象,或展示一处社会场面。在上一环节的基础上,教师组织并参与学生的模拟表演活动,让最具代表性的小组在全班公演。学生模拟表演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学生感受社会生活的过程,是社会生活原型在学生头脑中的再现。学生身临其境的表演,强化了学生对社会生活的感性认识。为 1 下一环节的学习打基础。 评价反馈,提升感知 模拟表演之后,可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对表演的内容发表自己的看法,既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又训练学生的思维。同时也是学生对社会现实生活现象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一次飞跃;是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的有效过程;是形成学

3、生辨别是非能力、辨别美丑能力的有效途径。合作讨论的过程中,学生会不断提升自己的感知,在错误与正确的交互认识中,学生会逐渐明晰自己的观念,达到掌握知识,形成正确态度和价值观、社会观的目标。 模式(二):“参与实践体验探究”式教学模式 “创设情境模拟表演”适合在课堂中进行,而“参与实践体验探究”教学模式,适合于课外实践活动。本模式是学生走出课堂,了解社会,认识社会,培养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社会课要把社会实践活动纳入到课堂教学中来,社会即课堂,课堂即社会,树立大课堂观、大社会观。要给学生留有足够的专门的时间,提供足够的条件,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体验社会生活,感受我们生活的区域和环境。如讲到走进

4、劳动者这一章节,在学习粒粒皆辛苦时,就可以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创设条件,组织学生去田间地头认识本地的典型农作物,同时让学生体验农村生活。凡是能创造条件让学生亲自实践的课,就要放开手,制定周密计划,亲自带领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去银行、保险公司,办理一次存款、取款业务,填写一份存款单、保险单,去邮局寄一封信,发一次电报,成立“社会志愿者服务 2 小分队”,参与社区服务。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体验参与的快乐。在达到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培养学生走向社会,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 这一模式的基本环节有: 激情引趣,设问引思 激情,是激发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热情;引趣,是引发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兴趣。设问引思,

5、是提出问题、是激情引趣的有效手段。 展示思路,设计方案 提出问题之后,就要对问题进行思考,进行分析,展示学生的思维,理顺学生思路,规划参与实践的方案,论证进行活动的可行性,制定参与实践的具体步骤,设计带着怎样的问题去实践,明确要达到的预期效果。 参与实践,体验探究 实施这一环节,学生是主体,让学生亲自去感受、去体验、去探索、去实践,教师是组织者、是引导者、是参与者、是合作者,甚至是服务者。例如了解家乡的水资源状况,就可以让学生分组活动,各组带有不同的任务,到不同的地点,搜集不同的材料,教师只给学生提供某些便利,提供必要的安全保障。 归纳总结,指导实践 让学生参与实践,是为了增长见识,丰富阅历,

6、将感性认识提升到理论知识,并进而指导实践,因而必须进行归纳总结。在上一环节的基础上,组织学生交流汇总,谈自己的感受,谈自己的收获,谈自 3 己的想法,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才能,对社会行动提出合理化建议。 模式(三):“综合学习合作讨论”式教学模式 品德与社会课程中的社会活动、社会环境部分,将地理、历史、社会常识和法律常识等知识融为一体,其中所涉及的领域包罗万象。因此,在教学中要实现与语文、数学、音乐、美术、自然、科技、哲学等学科的整合,开展综合性学习,让学生在自主、合作的氛围中讨论、交流,进而进行合理的归纳综合,实现儿童个体的社会化,是这一模式的主旨。该模式可以从以下四个环节进行:

7、 课前收集,自主整理 收集和分析社会信息的能力是学生认知社会的基础,是学生获取社会知识的重要途径。收集信息是分析信息的前提,分析信息是将获取的信息加工处理、内化为学习者心智结构的过程。而社会活动、社会环境的知识领域为学生课前收集资料提供了极大的空间。因此,上课伊始,根据课文内容搜集相关知识信息便成了首要任务。一般的课文内容,放在前一周进行;对于需要长时间搜集、整理的内容,则放在前几周甚至前几个月进行。 收集社会信息的途径有多种,阅读报纸、杂志、课文;听广播、讲座;看电视、文艺节目;参观、访问、调查、上网等等。 在收集信息的基础上,同时应注意学生分析社会信息的能力。针对所获取的社会信息,对照书中

8、内容及主题,进行合理的筛选、甄别, 4 将所收集到的资料分门别类地整理出来。只有这样,才能将课前搜集、自主整理这一环节落到实处,才能为下一环节学习提供强大的资源保证。 创设情境、激情引趣 “情感”既是社会课教学的素质目标之一,又是学生求知的动力。在教学中应运用多种形式,创设一定情境,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情境可以师生共同创设,可以由学生利用上一环节搜集的资料自主选择感兴趣的内容,教师除自创外,想方设法利用学生搜集的资料想出各种办法。如通过学生熟悉的或感兴趣的具体事例导入新课,运用栩栩如生的描绘,吸引学生;再如针对课文内容,可选取相关内容的歌曲,通过优美动听的旋律,满足学生欣赏美的需要,使学生产生

9、愉快的心情,如身临其境一般,进入美的天地;又如灵活运用电教媒体,可以提供学生丰富的感性材料,激发学生的情感,既能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会情感,又能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 小组合作、交流讨论 这个阶段在课堂开始时进行。这一阶段分为两个步骤进行,首先是小组内部的资料交流梳理,然后是班级内的也就是小组之间、小组和老师之间的交流互动。 小组内部讨论时,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由发表意见。小组内部的资料要研究透彻,以便在接下来的汇报交流中做到心中有数。 然后小组之间进行汇报交流,达到资源共享。 5 这一环节是这一课的核心部分,经过了上一环节的小组内部交流,学生已经了解了本组研究的内容,但是对于其他组的

10、研究内容却不知道或知之甚少。于是,小组的汇报成为了其他小组了解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当然在这一环节中一定要提醒学生认真听取其他组的汇报,否则是不会获取知识更不会提出有价值的问题的。 课内巩固、课外延伸 所谓课内巩固,指在教学中,针对本节内容,通过灵活多变的形式,如巧妙进行小结,整合交流的内容,精心设计练习等以达到对本节内容的巩固、升华。一堂成功的社会课,不仅要有良好的开头,而且还要有完美的结尾。小学社会课堂教学的结尾应该是一个能激励学生思考、探索、想象、联想、创造的“省略号”,而不应该是到此为止的“句号”。 所谓课外延伸,就是在教学中,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对知识点进行适当的延伸,将学生有可能适用的常识、经验等补充进去,使学生能够触类旁通,收到一举多得的效果。可以是教师的点拨,学生课下再留心生活,获取新信息,达到新认识;也可以引导学生处处留心,并精心设计课外习题,找到新鲜的话题和结合点,促进学生的心理认同。 新课程标准品生、品社教学模式 小学品生与品社课程标准版(材料) 品社课程标准解读(优秀) 小学品社课程标准学习心得 小学思品课程标准 小学品生课程标准学习心得 品生、品社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整理) 快乐教学品生品社 小学品生品社课程的特点 品生品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