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农民专业合作社调研报告(精选多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农民专业合作社调研报告(精选多篇).docx(14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3年农民专业合作社调研报告(精选多篇) 推荐第1篇:农民专业合作社调研报告 大力发展农民合作组织加快推进现代农业进程 *县人民政府 2023年7月 为进一步掌握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总结成功经验和做法,查找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我县成立以农业副县长为组长的专题调研组,组织县政府办、县农经总站、各乡镇通过采取发放调查问卷、深入村屯走访和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对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进行了全面调查。 一、发展现状和特点 近年来,我县坚持把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作为深化农村经营体制创新、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现代农业进程的根本途径,经过几年来的扎实推进,我县农民专业合作
2、社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局面。截止2023年6月末,全县已注册登记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个,其中:种植业专业合作社*个,养殖业专业合作社*个,农机专业合作社*个。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社员已发展到*人,其中:种植业社员*人,养殖业社员*人,农机社员*人。合作社注册资金达*万元。据统计,截止*年末,全县合作社经营实现盈利*万元,二次返利*万元,平均每位社员返利*元。 (一)组建方式多元化。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组建方式呈现多元化发展的趋势。一是大户创办型。合作社由种养大户牵头发起,依托种养大户的管理经验、资金、技术优势带头创办合作社。我县*合作社是在*的带动下,于*注册登记。目前,社员已由注册之初的6户发展到
3、24户。2023年合作社*。二是村集体组织牵头型。合作社 1由村集体组织发起,利用村党支部、村委会的组织优势,围绕本村的传统主导产业,组织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带领农民致富奔小康。如*。三是企业带动型。合作社由企业(公司)牵头发起,充分利用企业(公司)的技术、资金及市场优势,在连接社员和市场的服务环节上,发挥合作社的桥梁和纽带作用,结成紧密的产加销一条龙的生产体系。我县*专业合作社就是由*牵头创办,*,安置就业100余人,有力拉动了我县*产业的快速发展。四是部门牵头引办型。由农、林等涉农部门牵头发起,在统一生产、统一品牌、统一营销、统一服务等方面作用较为明显。我县*合作社是在原甘南县葵花协会的基础
4、上,于2023年11月组建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几年来,合作社始终致力于*。 (二)产业布局区域化。我县大多数农民专业合作社围绕当地已形成的传统产业、主导产业和特色产品开展生产经营活动,产业局域分布较为明显。我县*合作社结合本村农民种植红谷的传统,联合本村农户通过统一种植品种、规范种植流程、兴建精深加工企业、注册品牌商标等措施,提高了产品附加值,促进了社员增收,带动了本村农民从事*种植的热情,社员已有创建之初的8户发展到119户,占全村总户数的23%。另外,我县*等合作社都依托本地种养传统、优势产业以及地域优势带动了本村及邻近村屯的农户从事本合作社经营项目,使社员队伍不断壮大,呈现出“整村推进”的
5、趋势,有力的促进了我县“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发展趋势,加速了我县农业区域布局优化调整。 (三)合作空间开放化。我县部分农民专业合作社打破了农村区域的局限,形成跨区域的合作社,从而实现了地区间资源的优化配置。我县的*等合作社社员分布都呈现这一特点。*养殖专业合作社现有合作社成员共计336户,本地成员主要分布*7个乡镇16个村, 外地成员主要分布在*等地。各地社员充分利用本地的资源优势,根据各种植物的花期、品质,分类生产各种蜂蜜,集中到我县*统一加工、包装和销售,使社员间合作空间更加宽广,合作社产品的竞争力明显得到提升。 (四)技术服务专业化。我县部分成立较早、发展较为规范的合作社经过几年来
6、的发展,初步形成了标准化生产、专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一体化经营的经营体系。如*。 二、发展成效 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对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生产标准,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一)调优了农业产业结构。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围绕做大、做强本地传统、优势和特色产业,实现了农村资金、技术、劳动力、土地等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使我县农村经济结构、产业结构更加合理和优化。同时,合作社通过为农民进行购销、信息服务,指导农民调整种养品种,有力地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 (二)提高了农业生产标准。我县部分农民专业合作社在运营中,采用统一品种引进、统一购入生产资料、统
7、一生产管理、统一包装销售的模式。既促进了农产品生产的规模化、标准化,又降低了农户的生产成本和市场风险。另外,对一些符合地方特色、具有市场前景,单个农户无法做大做强的产业,在农户组成合作社后,通过合作社的示范引导,逐步形成了名、特、优农产品优势产业的区域化布局。 (三)提升了农民组织化程度。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小生产能否与大市场成功对接,直接影响着农民收入和农业生产的正常进行。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能够较好的发挥组织协调作用,带领“小生产”进入“大市场”,发挥了桥梁和纽带作用。同时,对规范成员行为、降低 生产成本、提高产品价格、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能力等方面,都起到了强大的组织支撑作用。 (四)促
8、进了农村经济持续发展。通过大力组建并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健康发展,提升了我县土地规模经营水平,初步实现了农业规模化发展,生产水平得到显著提高,促进了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从事建筑、经商、餐饮、加工等服务行业,加快了我县第 二、三产业发展步伐。 三、存在问题 近年来,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数量不断增加,合作形式不断丰富,合作范围不断扩大,发展质量不断提升。但通过调研情况看,仍存在一些问题急待解决。主要表现在,一是服务能力较弱。我县现阶段农民专业合作社对社员的服务能力仍然较弱,对社员生产技能培训不系统,经营领域拓展空间不够大,品牌建设步伐不够快等。另外,我县部分农民专业合作社存在着周转资金困难、公积金积
9、累不足、公共服务资金短缺等问题,影响和制约着合作社的发展。二是运营不够规范。个别农民专业合作社仍然存在管理与监督机制不健全、财务管理制度不严格、民主决策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另外,合作社与成员的利益关系还不够紧密,部分合作社的“二次返利”比例较小;有些合作社重盈利轻服务,重分配轻积累。这些问题都有待于进一步清理和规范。三是社员素质偏低。合作社要在市场中参与竞争,必须要有高素质的人才进行运作和管理。从我县情况看,合作社社员文化水平普遍偏低,懂科技、擅经营的管理人才缺乏,市场开拓能力不强,法律意识淡薄,难以适应合作社进一步发展的需要。四是业务指导薄弱。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一种市场经济行为,具有较强的政
10、策性、知识性和业务性,必须要有一支高素质的业务指导队伍。我县合作社建设的业务指导人 员配置不足、业务指导不够,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和制约着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和规范运作。 四、几点想法 (一)抓宣传培训,提高合作社成员素质。全面提高合作社从业人员素质是加快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要建立合作社从业人员的培训机制,设立专项培训资金,有针对性的为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培养出一批管理人才、理财能手、种养能人以及中介经纪人等实用人才。 (二)抓政策落实,扶持合作社加快发展。制定并落实符合我县实际的各项优惠扶持政策是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加速器。设立合作社发展专项资金,将各种支农资金优先向
11、典型示范社、特色产业社及优势产业社集中,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扶强壮大全县特色、优势产业;对示范社实行信贷优惠政策,降低贷款利率,简化信贷手续,解决合作社发展资金不足的难题;积极推进农业政策性保险,切实降低农业生产、经营风险。认真制定并落实相关扶持政策,帮助合作社解决实际运营中的困难和问题,促进其发展壮大。 (三)抓服务体系,确保合作社健康发展。健全完善的服务体系是促进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快发展的根本保障。发挥县农经总站作为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业务指导部门的职能,承担起合作社的指导作用,保障合作社的健康、持续发展。支持有实力的合作社围绕加工、销售等环节兴办经济实体,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条,实现对合作社
12、生产经营的的全程化、全方位服务。组织合作社参加各种农产品展销会、洽谈会和知名品牌评选活动,尤其要精心准备好我市绿博会的参展工作,加大合作社产品的宣传推介力度,为合作社产品的市场开拓创造条件。同时,优先对合作社提供农、畜产品的质量监督和检测服务, 提高农产品的安全性,增强市场竞争的能力。 (四)抓典型示范,增强合作社带动能力。树立典型,发挥示范作用是加快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催化剂。结合我县产业特点及优势,注重在实践中培育典型,树立榜样,通过典型引路,以点带面,实现整体推进。经常召开经验交流会,总结推广示范合作社的典型经验,通过表彰奖励,扩大社会影响力,带动更多的合作社步入规范发展的良性轨道,
13、做到数量与质量并重,发展与规范同步。 (五)抓协作配合,创设良好发展环境。健全完善各乡镇、各有关部门协调配合机制,做到紧密配合,互通信息,特别是注重各部门优惠政策的相互配套。建立并推行联席会议制度,定期或不定期交流意见。建立健全各项扶持、指导、考核及奖惩制度,形成工作合力,确保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工作顺利推进。 推荐第2篇:杨凌农民专业合作社调研报告 杨凌农村专业合作社摸底调查报告 根据关于开展农村*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快速发展调研的紧急通知精神,现将杨凌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调研情况介绍如下。 一、辖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基本情况 1、自2023年7月1日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施行以来,随着农民专业合作社发
14、展的环境不断改善,农民对专业合作社的意义有了更深的理解,在政府相关部门的引导和扶持下,农民创办合作社的积极性日益高涨。特别是杨凌现代农业示范园的建成,大批蔬菜专业合作社成立,据统计,截止2023年末,我区在工商局注册登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达292家,注册资本13875.26万元,入股农民1741户,全部为农户入股,无企业入股,占本区农户总数的8.7%,正常经营的合作社约50家。 2、正常经营的合作社组织方式种类大体可分四大类: 模式一 能人牵头的“合作社+农户”。其特点是由当地农村种植果蔬大户、贩销大户等致富带头人、村干部牵头发起组建,依托带头人的管理经验及资金、销售网络等优势进行联动。杨凌的多
15、数农民专业合作社属此类型,该模式是绝大多数合作社采用的模式,占总合作社的93%。 模式二 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其特点是由企业(公司)、农产品批发市场等农村生产经营主体牵头发起,充分利用企业(公司)长期形成的经营网络优势,在连接基地和市场等服 1 务功能上,发挥合作社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形成紧密的产供销一条龙、农工贸一体化的生产体系。该模式占合作社总数的4%。 模式三 专家+合作社+基地+农户。其特点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园艺教授长期稳定合作,进行技术指导,如陕西*果蔬专业合作社。该模式占合作社总数的2%。 模式四 公司化的合作社。其特点是按照公司制的标准要求建设的合作社,如杨凌*果蔬合作社
16、、陕西杨凌*专业合作。该模式占合作社总数的1%。 3、前三大农民专业合作社资金来源渠道。 陕西杨凌*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23年12月,注册资本1000万元。2023年12月29日,我行以农业设施抵押(农村产权抵押贷款)方式贷款150万元,利率8.367%,期限1年,现已还清,没有民间借贷。 杨凌*果蔬合作社创建于2023年2月,注册资本700万元,2023年11月1日,我行以大棚抵押(农村产权抵押贷款)方式贷款180万元,利率8.5%,期限3年,没有民间借贷。 陕西*果蔬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23年5月,注册资本500万元人民币。没有对外借款。 4、2023年经营情况。农民专业合作社实现产值约4
17、100万元,10家盈利,盈利额350万元,由于所有合作社正处于发展初期。都没有分红。*、*及*三家合作社实现产值分别为700万元、600万元、600万元,盈利额分别为70万元、60万元、 2 60万元。 5、2023年,农民专业合作社吸纳农户从业7000人,各专业合作社大力推广各类名优品种,为农户提供农化服务,技术指导,实现并建立一套体系(标准化体系)形成了多个龙头,打造品牌,带领广大农户共同致富,对杨凌及周边县、市进行技术服务、农资配套、有机认证、果品销售。 6、杨陵区政府出台杨陵区创建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实施方案,对创建省级百强示范社的合作社,由区财政给予5万元奖励并协助争取省上有关项目予
18、以扶持;对创建为区级示范社的奖励1万元;鼓励合作社在区内建立农产品直销点,对建立5个以上直销点的合作社,区财政补助1万元。*及*两家合作社已是省级百强示范社的合作社,并得到相关项目扶持,*合作社今年争创省级百强示范社合作社。 二、合作社发展情况 1、不能正常运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数242家,不能正常运行的原因为:能人牵头型合作社大部分成立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政府的补助,如杨陵区政府规定:对建设设施大棚且参加合作社的农户,每棚补助建棚资金2000元,这类合作社虽已成立,但从未规范运作,仍是单干,不能正常运行。 2、经调查,辖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遇到的困难和存在的问题:一是广大农民对合作社普遍存在模糊的
19、认识,缺乏了解,行动不积极,从入股农户占全县农户的比重可以看出;二是部分 3 合作社内部管理和运作机制不规范,设立的理、监事会有名无实,重大事务往往由个别人说了算;三是合作社农户大多只看到“利益共享”而不愿接受“风险共担”,合作社章程缺乏必要的约束力,容易激起合作社内部的矛盾。 三、辖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对农村*金融服务需求和满足情况: 1、当前农民专业合作社对农村*金融服务需求的主要业务品种有:“及时雨”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公仆情”公职人员担保贷款、“蔬宝通”农业设施抵押贷款。 2、银行对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的金融服务主要有:“及时雨”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公仆情”公职人员担保贷款、“蔬宝通”农业设
20、施抵押贷款。基本满足规范合作社的资金需求。 3、出台“及时雨”、“公仆情”、“蔬宝通”信贷产品管理办法,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 4、杨凌*加大信贷支持合作社力度,促进了合作社快速发展。 四、存在的问题 从目前看,我区农民专业合作社仍然处于初期发展阶段,在发展过程中,面临许多亟需解决的困难和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随着杨凌*农村产权抵押贷款、小额信用贷款的投放力度加大,辖区运作规范的合作社金融服务基本得到满足,挂名合 4 作社相对不能得到相对支持。 2、合作社不能顺利获得*支持的原因:一是运作不规范,管理不到位,大多数合作社只是有能人牵头成立合作社,实际仍是单干,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合作社
21、;二是部门之间协调沟通不足,指导和管理缺乏有效手段,工商部门只负责登记发照,合作社的管理和指导以农业局为主,各部门之间分工不明确,职能不具体,造成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指导和管理上的不到位,甚至缺位,出现了谁都管,又谁都不管的现象;三是农民的文化素质较低,市场观念和竞争意识较差,特别是能够领办专业合作社的带头人尤其缺乏。 3、合作社经营效果不明显,农民入社的积极性不高, 由于多数合作社规模小,运营差,在增加合作社农民收入上不明显,使得没入社的农民入社积极性不高,多数处在观望状态,造成合作社发展一度滞缓。 4、对于规范的合作社,*直接以合作社为承贷主体,对于管理松散的合作社,*以合作社会员为承贷主体
22、,基本符合当前合作社发展现状和要求。 5、外部融资情况。有10家合作社有银行贷款,共计金额478万元,贷款用途为经营周转。我*对合作社成员按每棚贷款1万元发放小额信用贷款,累计发放贷款3214万元,受惠农户821户;现有合作社依靠自身积累及政府贴息的银行贷款解决资金问题,没有民间借贷。 5 6.内部融资情况。多数农民专业合作社正处于发展初期,内部管理部规范,没有内部筹措资金的方式。 7.农民专业合作社在融资方面遇到的主要困难在于自身管理不规范,处于发展初期,较难获得融资。 8.农民专业合作社内部融资管理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内部管理不规范,管理不民主,较难获得内部融资。 五、工作建议 发展农民
23、专业合作社,即是广大农民的共同愿望和迫切需要,又是各级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为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议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合作社只有规范运作,加快发展,才能得到更多的信贷支持。一是加大宣传力度,强化人员培训,提高其参与合作社的能力和水平;二是规范内部运作,夯实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基础,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社运行机制,建立健全产权明晰、管理民主、服务全面、分配公平的内部治理结构,是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又好又快发展的基础。 2、相关部门积极与*协调配合,发挥支持整体作用。一是推动合作社规范化建设,区政府应重点培养多家章程规范、组织健全、制度完善、利益联结紧密、运行效率高、作用发挥好的合作社作为
24、示范点,发挥他们的示范带动作用,引导其他合作社逐步走向规范化、制度化,推动我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快速健康发展;二是加强组织领导,搞好指导和服务工作,区政府成立农民专业 6 合作社建设工作推进领导小组,对合作社的运行进行指导、监督、检查,随时纠正运行当中存在的违章违规问题,确保合作社健康有序发展,使合作社真正起到其应有的作用。 3、金融管理部门继续加大支持*发展力度,促使*持续支持合作社。 4、*要继续坚持服务三农经营理念,强化服务,更大地支持合作社又好又快发展。 5.农民专业合作社要健康发展,需要国家相关管理部门理顺合作社管理,逐步严格市场准入,改全面支持为重点支持,重点支持管理规范、市场运作良好
25、的合作社,真正发挥合作社的作用。融资方面,希望政府成立合作社贷款风险补偿资金,对无法收回合作社贷款给予代偿。 * 二0一二年 推荐第3篇:滦县农民专业合作社调研报告 滦县关于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的汇报 (2023年5月30日) 2023年以来,滦县认真贯彻落实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和国家、省、市关于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方针政策,坚持把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作为建设新农村的一项富民工程来抓,把提升农民组织化程度作为促进农民增收的着力点来做,精心组织、注重实效,全面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有效带动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农村稳定、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全面推进,合作社建设蓬勃
26、发展 2023年,我县在工商注册的各类专业合作社86个,共有社(会)员46735名,占全县农民总数的10.6%,带动农户16319户,占全县总户数12.2%,年末固定资产总额达8730.6万元,年经营服务总收入达3.5亿元,年经营纯收益达3500万元,返还社员利润达1014万元,农民专业合作社从事行业涉及蔬菜、果品、肉、蛋、奶等10多个领域,其中,种植业占20%,畜牧业占70%,其他行业占10%,全县13个镇(办事处)都至少建立了一个以上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有70%以上的合作社实行“统一购买农业资料、统一销售产品、统一进行技术指导”。 滦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因地制宜,形式多样,突出特色,具体有以
27、下四种形式: 1、由各类“能人”(大户)牵头,兴办专业生产技术服务和销售加工型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以科技传播或销售为依托,通过一定形式的技术承包、技术有偿指导,把分散的农户联系组织起来,形成集中的规模经营,联合成一定的组织形式。 2、依托龙头企业或市场创办的中介服务型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结合农业产业化经营,由龙头企业采用订单加服务的形式,把从事专业生产的农民组织起来,实现龙头与农户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3、村集体经济组织围绕农民的专业生产创办社区性的农民专业合作社。镇村合作经济组织组织农民进行合作服务,兴办农民专业合作社,既是完善统分结合双层经营体制的需要,又是新形势下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有效途
28、径。 4、农民经纪人合办专业合作社。由从事购销经营的农民经纪人组成的行业合作经济组织。经纪人是市场经济的产物,是带领农民进入市场的重要依托,要将其作为长期战略性任务来抓。 二、加强组织领导,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结合全县“一产富民抓调整”的总体战略,重点围绕花生、设施瓜菜、畜禽养殖、林果四大主导产业,建立各种农民专业合作社。本着抓突破与抓发展并重,抓发展与抓规范并重,抓规范与抓提高并重的思路,全力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 1、搞好宣传培训。农民群众的积极参与是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基础,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培树和广泛宣传典型,通过效益吸引、典型示范的方法引导群众参与到合作经济组织中来。使广大群众
29、深刻认识到“为什么参与组织”和“怎样参与组织”。我们适时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和镇村干部到外地参观学习和进行系统培训,使他们提高了认识,提高了办好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本领。 2、加大扶持力度。一是加财政大扶持力度。在工商部门注册 登记的,有办公地点、组织机构健全、财务管理规范、注册社员达到50名以上、年经营额在300万元以上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优先扶持3-5万元,全县每年最少扶持6个以上。同时积极鼓励和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申报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对农民专业合作社注册的农产品商标,县政府将对获省级以上名牌产品的奖励3万元,对获得中国驰名商标或中国名牌产品的奖励5万元;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开
30、展农产品质量认证,获得农产品有机认证的,补助认证费用的50%。二是加强扶持指导。按照有关政策和法律规定,指导和帮助农民专业合作社搞好经营,帮助他们搞好内部管理制度建设,完善民主管理、利益分配、风险保障等运行机制。三是强化服务。工商、税务部门在组织注册、税务登记等方面简化手续,提供必要的方便。农业、技监部门在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进行质量认证方面给予支持,财政、金融部门通过设立专项资金、增加小额信用贷款等措施,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提供了资金支持。 3、加强组织领导。各镇和县直相关部门把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作为深化农村改革的重大举措,在具体工作中,把立足点从领导转到“服务”上来,做到“搭台不唱戏,参与
31、不干预,协办不包办,献策不决策”。 切实杜绝乱收费现象,为其发展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保证合作组织依法经营,健康发展。以服务推动,靠典型引导。通过全县上下齐心协力,推动了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高了我县农业产业化经营工作水平。 三、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总量偏少,全县共有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86家,距离全县农民的需求还有很大差距。二是功能不强,带动能力较低。共有社(会)员46735名,占全县农民总数的10.6%,带动农户16319户占全县总户数的12.2%,常年性经营的占85%,经营紧密型的占62%,依托优
32、势较强的大型龙头企业的较少。四是行业合作社在我县是空白,农民专业合作社大多以地域为特色。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现状与我县农业大县的地位不相称,已成为我县转变增长方式和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的制约因素。 四、进一步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 1、采用典型引路、效益吸引的方法,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健康发展。一是抓创新。对近年来新成立的小马庄镇奶牛养殖专业合作社、滦县“燕滦” 专业合作社、滦县“绿园”花卉专业合作社、晒甲坨瓜菜专业合作社、雷庄镇食用菌专业合作社等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按市场化要求,规范组织结构和运作机制,建成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样板。二是抓培育。依据条件和可能,指导天申、北京双娃乳业、小川公司等龙头企
33、业积极创办专业合作社。三是抓重点。抓好古马的瓜菜、油榨的食用菌、杨柳庄的干鲜果品等特色产品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 2、继续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扶持力度。财政部门在年初预算中要拿出部门资金来用于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金融部门在贷款上要给予政策倾斜,工商、税务部门在收费要给予优惠,各相关部门在技术及办证方面要大力支持,以促进我县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快速发展。 3、对现有农民专业合作社促进其规范运作,对发展潜力大的积极吸收社(会)员,扩大带动面,并使现有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各项制度健全,使其规范运作。每年培育县级示范社20家。 推荐第4篇: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调研报告 强化监管力度 助推农民专业
34、合作社发展 自2023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颁布实施以来,农民专业合作社这一新型的经济组织发展迅速,为高效农业的发展和农民增收、农村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但我们在通过对姜堰市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调查中发现,农民专业合作社在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还伴生着一些问题,凸显出工商部门 的监管盲区。 一、目前农民专业合作社存在的问题 农民专业合作社主体的虚假问题。不少农民专业合作社规模很小,有的则纯粹就是家庭作坊式的,这种以家人为成员,实质上是家庭经营的种养殖户,并不符合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登记条件,属于借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名义从事经营的个体工商户,其目的是为了享受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扶持政策,
35、是虚假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调查显示,这类虚假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为数不少,占总数的近30%,它们的存在,扰乱了公平公正的市场经济秩序,成为农民专业合作社中的不和谐因素。 从事重热点行业经营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自律问题。农民专业合作社所涉及的重热点行业主要为食品经营和农资经营。姜堰市612户农民专业合作社中,实际从事食品经营和农资经营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有218户,占总数的35.73%。我们在调查中发现,218户从事食品经营的农民专业合作社,除了在设立时按规定领取了相关许可证外,没有1户能够建立健全各种制度和台帐,食品安全和农资质量都得不到应有的保障。 农民专业合作社超范围经营的问题。根据农业生产资料市场监
36、督管理办法的规定:“农民专业合作社向其成员销售农资的,可以不办理营业执照”。但在实地调查中,我们发现,有个别农民专业合作社也向成员以外的农民销售农资。由于农业生产资料的特殊性,特别是农药的销售涉及前置许可,这种向成员以外的农民销售农资的行为实质上已构成了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办法所指的无照经营行为。 二、大胆探索,强化监管,助推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 由于农民专业合作社登记条例并没有明确赋予工商部门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年度检验和日常监管职能,再加上不少工商干部认识偏差,认为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只能讲服务和扶持,不能讲监管,从而使得农民专业合作社处于监管的盲区,工商部门陷入只登记不监管的“尴尬”地位。 那么,工
37、商部门应该如何对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监管呢?我们对此也进行了一些思考。 一是对一般农民专业合作社实施类似于企业年度检验的定期监督检查制度。因为农民专业合作社无须申报年度检验,工商部门无法通过年检对其实施监管,我们认为应当建立起一种类似于年度检验的定期检查制度,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实施每年至少1次的定期检查,检查的方式可以是实地检查,也可以是书面检查。检查的重点除看合作社是否存在农民专业合作社登记管理条例第26条至28条所列的7项违法行为外,还应包括合作社经营是否正常、盈利亏损情况、经营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等各个方面。通过定期检查,规范合作社经营行为,收集合作社发展的一手资料,为政府决策提供准确的数
38、据。 二是对从事食品、农资经营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按重点行业进行特殊监管。目前农民专业合作社涉及的重点行业主要是食品经营和农资经营两种。根据食品卫生法和农业生产资料市场监督管理办法的规定,农民专业合作社均属于这两个法律法规调整的范围,因此农民专业合作社应当根据这两个法律法规的要求建立起相应的自律制度,工商部门对涉及这两个行业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也应按照省局经济户口管理办法的规定,实施特殊监管,除了每年的定期检查外,还应当实施不少于1次的实地检查,检查的项目、要求参照省局对食品经营者、农资经营者检查的规定。 三是用行政指导来弥补农民专业合作社监管手段的单薄。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赋予工商部门的监管手段只有责令
39、改正、撤销登记和吊销营业执照3种,一般违法行为是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就要吊销营业执照,监管手段过于单薄,容易陷入非左即右的监管误区。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农村家庭承包经营之后的一种新型的农村经济组织,承载着国家促进农民增收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希望。对这样一种特殊的经济组织,我们的监管手段应当更加柔软、更加人性化,以助推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健康发展为最终目的。而行政指导因为具有很强的行政性、鲜明的导向性和显著的非强制性,体现了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要求,能够很好的弥补农民专业合作社监管手段的单薄,应当成为工商部门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实施监管的重要手段。对在监管中发现的问题,情节严重的,当然要吊销营业执照;对一般
40、违法行为,在责令改正的同时,尽量采取提示、提醒、建议、告诫等柔性的行政指导手段,指导其规范经营,促进其健康发展。 推荐第5篇:农民专业合作社调研报告 2 农民专业合作社调研报告 内容提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国内农业的市场化、国际化进程不断加快,为适应农产品经营市场化和国际化的要求,xx县出现了一批农民专业合作社。这些农民专业合作社充分发挥了信息共享、能力互补、作业同步、技术传播和产业开发等功能,成为千家万户农民和千变万化市场对接的纽带和桥梁。农民专业合作社把分散的土地连成片,把分散的农民抱成团,把分散的资金捆在一起,通过积聚效应实现规模效益。通过对我老秘网县农民专
41、业合作社实地考察和调查,调研组根据所收集的资料和数据,深入地分析了目前我老秘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基本状况、特点和目前所面临的问题,并对今后如何实现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健康发展提出建议。 关键词: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议 xx县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县,全县辖20个乡(镇)、2个办事处、558个行政村,耕地面积114万亩,农业人口 109 万人,外出务工人员32万人。2023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颁布实施后,我老秘网县围绕农业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学习借鉴外地先进经验,结合本地实际,积极创新实践,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 一、xx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基本情况、特点及作用 农民专业合作
42、社已成为进一步激活农村生产力,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抓手。截止目前,全县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的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182家,其中种植业63家、畜牧养殖业72家、技术信息服务类41家,其他类型5家,注册资金20232万元,入股资本20232万元,入社农民2328户,辐射带动70000余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共有注册商标3个,获无公害产地认证5个。 在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方面,我们始终坚持市场引导、政府支持、典型带动和部门参与的发展模式,形成了农民自愿参加、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和自负盈亏的运行机制。就总体来说,目前我老秘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已呈现出发展势头强劲、区域分布广泛、产业优势明显、组织形式多样、融产
43、供销于一体等特点。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形式: 一是产业带动型。主要以裕祥槐山药专业合作社为代表。我老秘网县是山药种植大县,形成了以北城、东城、白集为中心,辐射石槽、莲池、赵德营等九个乡镇的15000多亩槐山药生产基地。但是由于药农生产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差,信息闭塞,生产经营具有很大的盲目性,严重影响了山药生产的发展。 为了构建信息交流的平台,提高药农抗风险能力,实现更高的经济效益,特成立了裕祥槐山药专业合作社,为广大入社药农提供市场信息和技术指导,并根据市场行情统收统销山药,一方面提高了槐山药的生产质量,另一方面增加了广大种植户的收入,亩产能达到2万元的效益。当地药农间流传着这样两句话:“十亩地
44、一座楼,全家吃喝不用愁,外面打工也艰难,不如回家去耕田,几亩山药打得好,一年也挣几万元。”老百姓真正尝到了合作社带给他们的实惠。 二是企业带动型。以裕华奶牛专业合作社和金源订单小麦专业合作社为代表。 付井镇68户奶牛养殖户,依托金丝猴集团的奶制品生产,发起设立了xx县裕华奶牛专业合作社。该合作社与金丝猴集团签订了长期供奶合同,并为入社农户提供良种繁育、奶牛防疫和鲜奶收购一条龙服务。目前入社养殖户已发展到 230余户,存栏奶牛由初始的1100多头发展到6000多头,鲜奶收购价由每公斤1.90元上升到2.35元,仅此一项每头奶牛年可增收3000多元,可为养殖户增加收入1400余万元。 纸店镇部分农
45、民依托中储粮xx直属库得天独厚的优势,成立了xx县金源订单小麦专业合作社。该社在2023年被评为无公害优质小麦示范基地。该社为广大种植户提供良种供应、肥料供给、技术服务、统一收购等服务。种植小麦规模2667公顷,并取得优质小麦产地认证证书。该社先后引进了郑育麦998 7、花培8号、新麦20 8、西农97 9、众麦1号等优良品种。其中郑育麦9987亩产达到了1200-1300斤/亩,优质郑育麦9987的收购价格达到了1.17元/斤。优质西农979更是达到了1.21元/斤的收购价格,让入社农民每亩地平均增收200多元。该社积极在周边村镇推广良种种植,吸纳更多农户入社,并且由县内带动,更辐射到安徽临
46、泉。该合作社让广大农民真正获得了实惠,加快了广大农民致富的步伐。 三是能人带动型。以刘湾镇博森苗木专业合作社为代表,通过农村能人的示范带动,实现了以合作社为平台,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产业化、规模化组织生产的格局。在能人陈征的带动下,成立了博森苗木发展合作社,为种植户提供苗木品种供应、技术指导、肥料供应和销售等一系列服务,专业合作社聘请了两位生产组织员和苗木栽培技术员,从育苗开始进行全过程的技术指导和处理生产环节中出现的问题,同苗农签订农商合同,明确了最低收购保护价格,保证产品收干收尽等优惠政策,使农民种放心苗木。因组织得力,让利于民,服务周全。深受苗农的欢迎。目前,建成了500亩的示范片。通过
47、示范片有效带动了刘湾镇1000亩苗木的发展。亩均产值 4000元左右,示范片内75户农民产值达60万元以上,户平均增加收入4000元。 四是自发组织型。以北城富盈生态养猪合作社为代表。我老秘网县是现代畜牧业发展先进县,特别是生态养殖、种猪繁殖销售最具代表性。北城养殖户在多年的生产经营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科技创新,自发组织成立了富盈生态养猪合作社,该合作社改变传统的饲养方式,引进先进的生态养猪发酵床技术。以麦糠、玉米芯、农业生产下脚料配以专门的微生态制剂益生菌来垫圈养猪。猪在垫料上养殖,猪的粪便在发酵床上一般只需要三天就会被有益微生物分解,极大地提高了饲料利用率同时减少了猪粪尿臭味,达到了生猪肠胃道微生物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