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国历史文化中的爱人.docx

上传人:l*** 文档编号:66376938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7.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中国历史文化中的爱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23年中国历史文化中的爱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中国历史文化中的爱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中国历史文化中的爱人.docx(1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3年中国历史文化中的爱人 孔子曾把“仁”讲成“爱人”(论语颜回)。孟子把这一思想运用于政治上,提出“保民而王”、“与民偕乐”的观点。认为,国君应该施给人民以爱,时刻想着人民的忧乐。这是孟子提出的施政的指导思想,即当国君的不能只想到自己,还要想到人民。在孟子看来,这主要不是道德问题,而是政治问题,一个统治者能否作到这一点 ,关系到国家的安危和兴亡。他曾多次与齐梁等国的国君谈到这个问题。他说,身为国君不能只考虑到个人“独乐”,或与少数人乐;而必须做到“与人乐”,“与众乐”,这样才能得到真正的、长久的快乐。他认为,国君爱“园囿”并不要紧,只要“与民同之”,即使园囿再大,也会“民以为小”。国君“

2、好货”(爱财产)也不要紧,但须“与百姓同之”,使得“居者有积仓,行者有裹粮”。国君“好色”也不要紧,但须“与百姓同之”,做到“内无怨女,外无旷夫”。总之,国君无论自己“好”什么,都不能忘掉人民的“好”。如果能适当的满足人民的要求,最众就能统一天下,“今王与百姓同之,则王矣”相反,如果百姓“老弱转之沟壑,壮者散而之四方”,国君却“仓廪实,府库充”,那就使人民离心离德,最后导致覆亡。他说,文王等贤君都能“与民偕乐”,所以政治清明,国泰民安;而桀纣等暴君则只是一味“独乐”,结果被人民憎恨而国破家亡。 孟子的基本立场是维护“亲亲”、“尊尊”原则的,讲“爱有差等”,要人们首先爱自己的父母,尊敬尊贵者,主

3、要着眼的是统治者的利益。但同时他也看到了问题的另一面,要求统治者“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尽心上),把“恩”推及于百姓,把爱自己的心推及于人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无幼,以及人之幼。”(梁惠王上)他认为,能否做到这点,关系甚大,“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这是因为,只有如此,才能争取民心,获得人民的支持与拥护。他说:“三代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人仁。”“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失尔也。”(离娄上)又说:“乐民之乐这,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

4、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梁惠王下)孟子的这些话,是在向封建国君阐述“王天下”的道理时讲的,自然是只为“权势者”着想,是从如何使百姓“亲其上,死其长”(梁惠王上)出发的。而且,黎民与君主的地位并不平等。孟子曾称统治者为“民牧”,把君民关系看作牧羊人与羊的关系,民与只是君的财富,是被保护者,被施与者,他们之间并没有正真正的“爱”。所谓“与民谐乐”,不过是统治者发善心,给人民一点恩惠,从而使被统治者更加驯服而效死命。不言而喻,这乃是典型的封建主义思想。但是,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孟子感受到了人民的巨大力量,意识到人民的支持与否对于维护统治地位的重要作用,比较深刻的总结了前代的统经验

5、,继承了“民本”思想的优良传统,其眼光还是颇为敏锐的。当然,在封建时代,要求统治者“与民谐乐”,只能是一种幻想。但是,千百年来,许多有远见的思想家一不同得方式重复这一要求,热诚地追求和向往这一思想。这表明,它在一定程度上是符合人民的愿望的。 从“保民”的思想出发,孟子还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尽心下)的著名命题,把人民提到了比土谷神社和国君更重要的地位。他论证说:“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而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诸侯危社稷,则变置。牺牲既成,粢盛既洁,祭祀以时,然而旱干水溢,则变置社稷。”(同上)这是说,天子只有得到人民得拥护,才能做的成、作地稳;土谷神社只有能保佑人民,它

6、的设立才有意义。如果国君无道,危机到国家的存在,从保佑这个国家出发,救应该换掉国君;如果祭祀很周到,还发生水旱灾害,就必须变置社稷;唯有人民是国家的根本,丧失不得,所以最为重要。孟子还把桀纣这样的暴君称为“残贼之人”,认为杀掉他们也完全应该。说“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为闻弑君也。”(梁惠王下)封建社会,君王至尊,拥有无上的权威;小民至微,只有被奴役驱谴的份儿。但是孟子再这普遍存在的现象背后,揭示出似乎违反一般常识的道理,在某种意义上肯定了人民的历史地位和作用,这是难能可贵的。“民贵君轻”的观点,与“人民创造历史”的唯物主义观点在本质上并不相同,但在“重民”这一点是相同的,因而在历

7、史上一直闪耀着真理和智慧的光辉。它是人民群众在风起云涌的阶级斗争中显示出巨大威力这一事实,在剥削阶级思想家头脑中的曲折反映。第 一、儒家思想与中国旅游文化 两千多年来,儒家的旅游观对于中国人民的旅游活动产生了至巨至深的影响。对儒家的旅游观可从近游思想、远游思想、重民传统和尚古意识四个方面认识。 中国人有着不喜远游崇尚近游的思想。这是因为受传统文化影响的中华民族的内倾思想,出于孝道的考虑,民族性格特征多少地阻抑了中国人旅游的动机。从孔子思想体系的总体来看,仁贯穿其中,成为联结各个范畴的媒介,同时,又是各个范畴和言行的总纲。而从宗族血缘关系来看,孝悌是为仁之本,提倡孝悌,注意培养人们具有孝悌的品德

8、,是孔子仁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因此,孔子曾经要求做儿子的做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至于远游,孔子则把它视为扩大阅历,结交名流,增进学问的重要途径。论语开宗明义就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是孔子对于为他而纷至沓来的客人的欢迎词,也是对当时人际交往频繁,旅游之兴盛的社会现象的一种良性指导。所以儒家认为志在四方是男子汉应有的抱负和基本的形象特征。在中国历史上,受与民同乐思想的薰陶,产生了一大批将仁政实施与旅游开发结合进行的地方官,如柳宗元、白居易、欧阳修、苏东坡、范仲淹等,他们把旅游看成政治的一部分,不肯脱离政治来谈旅游,在借旅游怡情的同时,又考察民情。这就是重民传统的

9、体现。中国有着好古传统,珍惜自已民族的历史,爱护先辈留下的遗迹信念传承至今。两千年前,儒家创始人孔子就多次表白他崇拜古代文化: 信而好古,述而不作。两千多年来,中国的旅游文化就是在这种信而好古价值取向影响下发展起来的。可以说,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在自身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能像中国这样富于历史责任感,这样重视旅游史料的保存。孔子虽没有提到旅游的思想,但其言行和治学之道,思想之道影响着中国旅游文化的发展,对旅游文化旅游思想有着深刻的影响。 两千多年来,儒家的旅游观对于中国人民的旅游活动产生了至巨至深的影响。对儒家的旅游观可从近游思想、远游思想、重民传统和尚古意识四个方面认识。 就一个民族的普遍心理

10、而言,中国人有着安土重迁,不喜远游崇尚近游的思想。这可从中国民间的俗语好出门不如歪在家,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时难,看景不如听景中反映出来。这是因为受传统文化影响的中华民族的内倾民族性格特征多少地阻抑了中国人旅游的动机,它发源于儒家。从孔子思想体系的总体来看,仁贯穿其中,成为联结各个范畴的媒介,同时,又是各个范畴和言行的总纲。而从宗族血缘关系来看,孝悌是为仁之本,提倡孝悌,注意培养人们具有孝悌的品德,是孔子仁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因此,孔子曾经要求做儿子的做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上也说:父母全而生之,子全而归之,可谓孝矣;不亏其体,不辱其身,可谓全矣。故君子一举足而不敢忘父母道而不径,舟而不游,

11、不敢以先父母之遗体形殆。儒家之提倡近游,目的就是为了减少非正常死亡和伤残现象,从而实现其老者安之,少者怀之和斑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的仁政思想。这种近游观的出现,与春秋时期的黄河流域,在生产水平尚很低下的时代,劳动力很宝贵的社会经济条件相吻合的。从这个意义上讲近游作为一种旅游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在当时无疑是有其进步意义的。 儒家主张和看重近游,是因为这种短途旅游既可达到健康身心和陶冶性情的目的,又可和家人同享天伦之乐。然而儒家并不是无条件反对远游。按孔子的表述分析,父母去世后,儿子远游自然不在限制之列。因为儒家学说以重人伦为核心。父母在世之日,儿子久游不归,一则令父母担忧;二则儿子也不能对父母

12、尽关心赡养的义务。孔子只是要求做儿子的出门之前必须制订好游览计划,把游览路线、时间、何时归来这类情况告诉父母,使父母心中有数。同时,孔子也十分重视远游的作用,把它视为扩大阅历,结交名流,增进学问的重要途径。论语开宗明义就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是孔子对于为他而纷至沓来的客人的欢迎词,也是对当时人际交往频繁,旅游之兴盛的社会现象的一种良性指导。孔子还将游览视作个体人格发展的理想之路,他认为只有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才能使自己成为一个真正的君子。所以儒家认为志在四方是男子汉应有的抱负和基本的形象特征。这用意很清楚,他们给所有的人规划了两种自我实现的途径:当孝子

13、或当忠臣。为家庭或为国家。前者的奋斗目标在于使家庭幸福,后者的奋斗目标却是为国家太平。由于儒家阳刚进取,积极入世的人生态度是身在庙堂之上,即一心想参政,因此,在儒家学说中,为父母做牺牲和为君国做牺牲,都属于仁人志士。明乎此,我们就容易理解在中国旅游史上为什么近游理论较远游理论同样发达,探险旅游同怡情旅游一样受我国人民的重视。 研究儒家思想的人便会发觉,儒家的与民同乐、民贵君轻的思想也渗透在中国旅游文化之中。在孟子梁惠王中有一段关于与民同乐的论述。孟子认为,贤者与民同乐,故能乐其乐。而不贤者虽有池沼等游乐对象,因其不能与民同乐,故快乐难以持久。他引用诗经中赞美文王的以民力为台为沼而民欢乐之的有关

14、句子;和尚书中所引夏朝民众仇恨商纣王独乐的民谚,从正反面举例说明与民偕乐和独乐的区别。以此来启发和讽刺梁惠王。 一部中国旅游文化史,始终贯串着这一重民传统。这种把发展旅游和实施仁政结合起来,通过旅游来体现仁政的观点,对中国古代旅游资源的开发、旅游文化的建设、旅游文化特色的形成,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在中国历史上,由于这种与民同乐思想的薰陶,产生了一大批将仁政实施与旅游开发结合进行的地方官,如柳宗元、白居易、欧阳修、苏东坡、范仲淹等,他们把旅游看成政治的一部分,他们不肯脱离政治来谈旅游,在借旅游怡情的同时,又考察民情。重民传统也表现在历代帝王不敢肆意远游上,凡置国家大事和人民疾苦于不顾,而一味远游

15、的君主,无一不受到民众的遗责。 珍惜自已民族的历史,爱护先辈留下的遗迹,在文明的世界里,这几乎是尽人皆知的常识。而这传统尤以中国为突出。在两千年前,儒家创始人孔子曾多次表白他崇拜古代文化:他认为周代的政治制度和学术文化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他对尧舜统治时期也向往不已。他描述自已的立身是信而好古,述而不作。两千多年来,中国的旅游文化就是在这种信而好古价值取向影响下发展起来的。在旅游资源开发和旅游者欣赏口味方面,这种特点体现得异常鲜明。就旅游点的建设来看,中国古人对于开辟自然风景游览点的兴趣,远不如建设有古迹的旅游点浓烈,他们对于保存古代旅游文化有着极为强烈的责任感。可以说,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

16、家在自身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能象中国这样富于历史责任感,这样重视旅游史料的保存,中国人世世代代都在严肃地记载着他们开发旅游资源的历史以及他们对山水美的认识,这都可以从历代留下来的各风景名胜的碑刻史料和有关山水名胜的各种山经地志中感受出来。 克已复礼、兴灭继绝、信而好古,述而不作。可以说这四句话大致概括了孔子的文化观。在中国文化史和世界文化史的讨论中,谁也不曾否认孔子在整理和传授古代文化、保存文化遗产方面的历史功绩。由于大一统的儒家思想自汉武独尊儒术以来一直占据着统治地位,因此给中国古代旅游文化带来了很多独具的特点,如尚古重文、兴灭继绝的文化意识,就曾对我国的旅游文化带来良好的影响。鸟瞰中国的旅游

17、文化史,重视修志,保存真实的史料,以供来者参考,实在是我国古老而又绵延不断的传统。在中国古代,几乎没有一处名山大川没有人为之撰写志书的,一些不出名的山水名胜也因有旅游者的游记而传世。 儒家思想的积极入世的人生态度深深地影响了中国的旅游文化,孔子的知者乐水,仁者乐山开创了儒家人本主义的比德说旅游观。他将山水与不同思想修养、气质特点、个性品格紧密联系起来,使山水人格化、气质化;凡是人具有的美德,都可以赋予山水;而且人可以通过游览山水达到娱乐、长寿的目的。与孔子开创的注意道德价值的旅游观-比德说相左的,是老庄开创的注重个性情感的旅游观-情感说。与儒家同时代生衍,并深深影响着我们民族的心理状态,思维方式和精神面貌的道家思想,以其清静无为的消极出世态度书写了另一种逍遥自在的去追求顺应自然、返朴归真的旅游审美文化。 中国历史文化中的爱人 中国历史文化 中国历史文化礼仪 有趣的中国历史文化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中国历史文化常识汇总 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目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