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专业合作社工作总结(精选多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专业合作社工作总结(精选多篇).docx(8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3年专业合作社工作总结(精选多篇) 推荐第1篇:农民专业合作社工作总结 东赵乡农民专业合作社工作总结 培育和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当前创新农村经营体制,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新农村建设,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载体。近年来,我乡紧紧围绕培优、培强两大工作重点,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稳步健康发展。截止2023年底,全乡累计在工商部门注册登记农民专业合作社45个,涉及19个村,注册社员371户,注册资金3374万元,辐射带动农户1140户,2023年合作社组织成员人均收入7125元,比非成员高出18%,具体工作如下: 一、围绕“优”字,实施新举措。 1、健全组织机构 2023年7月
2、我乡即成立了东赵乡农民专业合作社指导组,主要负责政策咨询、业务指导、宣传培训、登记备案等工作。 2、明确工作目标, 根据区工作要求,结合我乡合作社发展实际,制定了我乡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目标,并以村为单位,小村最少一个,大村3到5个。 3、优质服务 在农村专业合作社注册登记的工程中,为申办人提供指导服务,即:编印一份申报程序,告知申办人,提供一套文件格式,将以申办成功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全部资料复印件装订成册,使办理过程规范。 二、走多特色路 我乡紧紧依托优质水果、蔬菜、种植,生猪、蛋鸡养殖等特色产业,鼓励种植养殖大户,农民经济人,村干部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使他们成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带动者、组织者
3、和实施者,合作社的形式呈现出多样性、多领域发展趋势。种植合作社18家,占40%,养殖合作社20家,占44%,服务类合作社6家,占13%,村干部组织承办合作社10家,占22%。 三、做大做强为目标、规范化管理上水平 做大做强是我乡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社工作的目标,在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工程中,我乡始终把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管理水平与辐射实力作为增加合作社凝聚力、吸引力的重要措施。 1、组织人员培训,扎实做强基础。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管理人员素质高低,决定合作社的发展前途,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实施以来,我乡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培训班和财务管理人员培训班,通过培训增强了他们民主管理意识,提高了经济管理能
4、力。 2、实施示范创建工程,提高做大做强的能力。示范创建工作主要围绕相关实施细则确定的合作社组织机构的建设、内部规范管理、服务模式完善、利益分配机制等四个方面进行。面前有5个农民主要合作社申报市级示范合作社。 3、推广联合社模式,增加做大做强的实力。为了切实帮助农民专业合作社解决资金、技术、产品销售等方面的实际困难,推广联合社模式,让合作社的生产、服务、销售与推广融为一体,创新了模式和机制,服务了农民,壮大了合作社,增加了农民收入。李墕村 联合社投入600万元对加入联合社的合作社统一提供生产资料,统一无偿服务,统一销售农产品。 通过以上工作,全乡农民专业合作社已形成稳步、健康、规范的发展事态,
5、呈现出勃勃生机。 今年我乡以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主线,抓好示范创建活动,落实各项扶持政策,加快合作社成员培训进程,做好品牌培育工程,推广联合社模式,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活动,全面做大做强农民专业合作社。 东赵乡经管站 2023年4月13日 推荐第2篇:茶叶专业合作社工作总结 2023年#茶叶专业合作社工作总结 #茶叶专业合作社在政府及各有关部门的关心支持下,通过合作社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度过了不平凡的一年,并已逐步向正常有序的趋势发展,回顾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以茶农及成员的思想认识为突破口,做好宣传发动工作。 受07年茶叶市场营销中相互炒作的影响,造成0 8、09年茶
6、叶产业的不景气,导致09年茶农、茶厂对茶叶生产失去信心,对茶园不认真管理,茶厂不愿加工,甚致出现茶农毁掉茶园的现象,面临如此困境,合作社担起自己的职责,组织人员分别到合作社服务的村寨,进行正面宣传,耐心细致的跟茶农解释,茶叶产业是我县发展经济的主要产业之一,很多人在茶叶生产上得到过实惠,价格处于低谷是暂时的,茶叶产业是我们农民朋友不能丢,也丢不起的产业。通过我们的宣传提高了茶农的认识和认可,调动了茶农和茶叶初制厂的生产、加工积极性。 二、加强茶园改造管理 近年来,当地政府和各有关部门对龙陵茶叶产业比较重视,安排了不少的扶持资金,部分茶区有了改观,但大部分地区仍处于粗放管理,低产茶园比重大,平均
7、每亩单产仅50多公斤,经济效益低 下,为整合和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大低产茶园改造和良种推广力度,提高质量,提高单产,以点代面带动全县茶叶产业的发展。我们专业合作社投资30万元对低产茶园实施改造,分片区示范,重点在龙江乡勐外坝基地实施低产茶园标准化改造转换示范400亩,其次是有代表性的在其它乡(镇)进行改造示范和新品种引进示范,目前,茶园示点、示范已初见成效,同时也带动了周边茶农的效仿。 三、强化科技培训,提高农民技能 龙陵县有丰富的茶叶资源,是国家农业部全国出口茶叶生产基地县,云南省有机茶、无公害茶示范县。近年来,随着欧盟对进口茶叶农残的检测范围幅度扩大,农药残留限量标准提高
8、,茶叶出口面临严峻挑战,特别是当地低档次茶叶市场需求相对饱和,在国内、国外出现卖茶难,经营效益差的现象,如果我们专业合作社不转变观念,不提高科技意识,在今后的运作中就会很被动。为此,专业合作社虽处于起步困难的时期,仍然决定聘请市、县有关专家和技术人员对合作社成员进行技术培训,一是种植栽培、加工技术培训;二是对有机茶、无公害茶示范培训。方法是:代表集中统一培训;到外地实地参观学习培训;接受培训的代表又到乡镇组织茶农培训。通过不断的学习培训,很多茶农对种植、采摘技术有所提高,加工技术有所改进,知道茶叶发生病虫害如何防治,哪些化肥农药可以在茶园上施用,哪些不能用,用了有农药残留的会对人体有害。09年
9、我们专业合作社开展技术培训940人(次),相关费用开支14万元。 2 四、加大基础设施的投入和改造 民丰茶叶专业合作社有茶叶初制厂30个,很多设备已是上世纪80、90年代购置的,现在有很多厂房和机械设备已老化淘汰,合作社未成立前,有部分茶厂靠自身的条件没有办法改造和更新,生产的产品质次,成本高,产品不适应市场需求,为提升产品质量,合作社投资40万元,对10个茶厂的厂房和设备进行更新改造,从而改善了加工环境,也提高了产品质量。 五、加大力度拓展营销业务 专业合作社的组建旨在按照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要求,拉动茶叶从产前到产中、产后的加工,储存、销售等环节的纵向合作,合作社能把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农民组织
10、起来,由各茶叶初制厂有计划、有规模的组织生产,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利益机制。从而,产品销售渠道是否顺畅,销售得好与差,是整个业务经营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在营销上不等客上门,主动出击,在充分调查了解市场的基础上,组织营销人员到全国各地跑市场、找信息、要订单。市场需要什么类型,什么档次的产品,我们就组织生产什么产品,对市场行情的变化做到心中有数。目前,我们专业合作社已投50万元在下关、昆明、广西、广东、湖南等地设立了销售点。形成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的专业合作组织,产品已销往全国各地,并有部分产品出口。通过合作社的努力,在国际金融危机,茶叶行业不景气的情况下,生产、销售干茶1060余吨,产值
11、、产量都有所提升。 3 六、强化合作社内部管理,健全财务制度 民丰茶叶专业合作社是由农民种茶大户、茶叶加工厂、营销人员在传统联合经营的基础上,由茶农自愿入股成立的,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服务、民主管理”的联合经营模式,现有入社成员470户(农民占98%),注册资金526万元,有规模化种植茶园4000余亩,茶叶加工厂30个,辐射5乡(镇)23个行政村,服务茶农40560人,可采茶园25000亩。可算初具规模的专业合作社,如果没有严格的管理制度和规范的财务制度,即变它的模式符合当前农业产业发展的趋势,最终会因管理不善,账务不清而中途妖折,为使合作社健康,持续发展,发挥它应有的作用,专业合作
12、社健康、持续发展,发挥它应有的作用,专业合作社根据章程选举并成立了理事会和监事会,建立健全财务制度。实施措施是:全社一盘棋,合作社根据市场行情,制定的收购价略高行情价,由茶叶初制厂统一收购鲜叶,统一加工产品,产品生产出来后再由合作社统一销售,谁不按规定执行都要受到相应的处罚。这样的运作模式,节约了流通环节费用,有了规模效益,降低了生产成本。通过年终核算,专业合作社2023年收购鲜叶4240余吨,生产销售干茶1060余吨,实现产值1007万余元,实现利润18.6万(已提取公积金和公益金),帮助茶农实现收入763.2万元。成员鲜叶收购价高0.1元/kg,加利润分配,入社成员净增61万元,户均净增1
13、298元。 七、专业合作社目前存在的问题 4 主要是: 1、基地标准培裁技术示范推广范围小,很多茶区学不到经验,有待推广; 2、种植加工技术落后,产品价值提升不高,有待加强学习培训; 3、产品市场销售份额小,有待加强市场培植和信息网络建设。解决存在问题,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需要全体成员共同出主意,想办法,鉴于我们专业合作社处于起步阶段,筹资困难,要办好专业合作社,需要得到政府和各有关部门的关心支持,在科技信息、资金项目上请给予扶持。 总之,#茶叶专业合作社的成立,从经营理念上带动了龙陵茶叶产业的发展,提高了茶农的种植、加工等技术,很大成度的解决了农民存在的实际问题,茶农得到实惠,出现很多
14、茶农要求入社的良好势头。同时,由于我们合作社在经营上讲诚信,价格合理公道,目前经营业务已辐射龙陵县三分之一的茶厂及德宏州和腾冲县的很多茶厂。 实践证明,民丰茶叶专业合作社只要走标准化、规模化、专业化的发展思路,注重名、特、优产品开发,着力于在茶农之间,市场与茶农之间,政府与茶农之间搭建沟通桥梁,真正为成员服务,对发展农业产业,提高农民收入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茶叶专业合作社 5 2023年12月28日 6 推荐第3篇:农业专业合作社工作总结 2023年以来,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呈现出突飞猛进的发展。截止2023年11月底,全县在工商局登记注册农民专业合作社148家,在民政局登记的协会12家,合作
15、社总资产7730+3748万元,社员出资总额280万元,入社社员54412人,辐射带动农户4.2万户。合作社的成立对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具体工作如下: 一、制定发展规划,搞好调查摸底。将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纳入乡镇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之中,制定并下发了工作实施方案,转发沧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通知,明确发展目标和具体的工作措施。对现有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龙头企业、种养大户与经济能人等情况进行详细调查,并把重点放在那些具备成立条件、并有意向成立合作组织的人员和组织上。 二、积极培树典型,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2
16、023年在全县范围内建立和培育了一批有较高知名度、有自主品牌、有规模和实力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通过电视媒体、印发宣传资料、实地进行观摩、开展经验交流等多种方式方法进行广泛宣传,让人民群众真正认识和了解成立或加入农民 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益处,使合作组织的建设变推动为主动。到目前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协会共计160家,圆满完成年初市农牧局给我县下达的工作目标,其中8个农民专业合作社被评为市级示范社,有3农民专业合作社被评为省级示范社。 三、鼓励引导创办,搞好规范指导。鼓励和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生产合作、销售合作、科技服务合作社;发展产供销一体型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由农民合作创办、农
17、村集体经济组织领办,依托企业、乡镇农技推广站、供销社等团体,按照自愿、互利原则兴办合作经济组织。鼓励和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生产合作、销售合作、科技服务合作社;发展产供销一体型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由农民合作创办、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领办,依托企业、乡镇农技推广站、供销社等团体,按照自愿、互利原则兴办合作经济组织。 四、抓服务办实事,提高建社效率。在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中,我们首先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对前来咨询农户、组织,热情接待,热心服务。全年共接待电话咨询100余次,到实地指导服务20余次。 五、积极争取各级财政资金,大力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2023年我县共争取中央、省、市
18、财政资金共计万元,为家合作社的快速发展提供了资金支持。 六、明年工作计划 (一)抓培训,加强教育,提高基层管理人员的理论业务水平和农民的综合素质。 (二)抓典型,重点扶持,增强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能力。 (三)抓规范,加强指导,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社凝聚 力。 (四)抓监督,强化管理,最大限度地发挥示范作用。 (五)抓宣传,大造声势,营造合作社发展的良好氛围。 推荐第4篇:蔬果专业合作社工作总结 领导的重视,合作社成立以来得到了在福州市创新办、市委组织部、市环保局、永泰县委、县政府、县委组织部、县农办、大洋镇党委、政府、领队长林裕煌、副队长苏涵霖等领导和驻友们的大力帮助、支持下。特别是福州市环保局局
19、党组书记、局长辛承安同志在百忙中三次抽出时间到我村调研、市农办严金官主任、市农办党委书记副主任陈水俤、李武处长几次到我村检查指导。还有省领导原副省长潘心城、省农办林伯英副主任、副市长陈为民、市政协副主席李纯粹、捆绑单位市台盟黄小如主委、气象局陈玉珠局长、纪检组长侯彩萍、县领导黄忠勇书记、林承超县长、郑立副书记、郭宜超常委副县长、县委织部陈荣生部长、县农办领导、市人大代表一行28人等到珠洋村视察、2023年7月1日市委方清海副书记带领市农业局、市委农办、市气象局、市财政局、建设局等有关部门到珠洋村调研合作社成立以来所做工作,并得到了领导的肯定。省、市、县新闻单位还多次报道珠洋村发展状况,特别是省
20、委、省农业厅、省农办主办的改革开放三十年,专门报道珠洋村农民合作社的发展。主要做法是 一、因地制宜、成立合作业 发展农村经济,让农民增收,村财增收,是每位下派干部最迫切的心愿。珠洋村地理位置偏僻,海拔高,远离省城、县城,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制约。但是从另一个角度考虑,海拔高,气温低,可以发展反季节蔬菜、水果,这又成了珠洋村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优势因素。 【与本文相关的文章】【返回 农村农业工作总结 栏目列表】 二、让首批参社人员先产生效益,带动其他村民共同参与。 首先是村财和福建蓝丰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预支购买菜种、有机化肥(蓝丰公司赠送)、农药等,待收成产生效率,再回收成本。让他们先富起
21、来带动周边群众自动参与,特别是去年的经济危机,使部份外地务工人员返乡参加合作社。通过一年多的发展由当初只有十八人至今已达一百多人参与。种稙面积由当初不值五十亩发展至今累积达二仟亩。 三、合作社的成立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合作社不断壮大发展。 范文网(FANWEN.CHAZIDIAN.COM) 五、存在问题。 一是资金不足,无法建保鲜仓库,提高收益和购买电脑,上网公开发布农民合作社的种植、养殖情况信息。二是技术人员不足,有些病虫害要带到福州请专家“就诊”、三是三名聘用专职人员都未发补助(出纳、仓管、技术和信息员)。 六、下一步。 一是继续发展壮大合作社,扩大种植面积及品种和养殖。二是争取资金建一
22、个保鲜仑仓库和有机化肥、农药、种子等的储存仓库。三是聘请一名专职的高级农科人员。五是争取资金修建灌溉主渠(河道清淤和加固)达到五十万一遇。六是为满足福州市民的要求,准确在福州开设一个超市专卖合作社的产品。 需要领导帮助解决的问题有;资金不足 【与本文相关的文章】【返回 农村农业工作总结 栏目列表】 推荐第5篇:蔬果专业合作社工作总结 永泰县高盖山蓝丰蔬果专业合作社位于永泰县西部永泰县大洋镇珠洋村,距福州约 100公里、离县城33公里、离镇约3公里,是同安镇、霞拨乡、大洋镇交界处,海拨640米,冬寒夏凉,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在1228毫米,年平均气温17,极端最高气温33,极端最低气温-2,日
23、光时间长,无霜期长。农民合作社成立于XX年年9月份,当初只有十八人,发展至今己达一百一十八人。种植各种蔬菜面积由XX年年不足50亩,发展至今累积种植面积达2210亩不包括水稻569亩,畜禽养殖累积9013头,林竹面积63亩,创造总值达二千多万元,大大地提高了农民的收入。 领导的重视,合作社成立以来得到了在福州市创新办、市委组织部、市环保局、永泰县委、县政府、县委组织部、县农办、大洋镇党委、政府、领队长林裕煌、副队长苏涵霖等领导和驻友们的大力帮助、支持下。特别是福州市环保局局党组书记、局长辛承安同志在百忙中三次抽出时间到我村调研、市农办严金官主任、市农办党委书记副主任陈水俤、李武处长几次到我村检
24、查指导。还有省领导原副省长潘心城、省农办林伯英副主任、副市长陈为民、市政协副主席李纯粹、捆绑单位市台盟黄小如主委、气象局陈玉珠局长、纪检组长侯彩萍、县领导黄忠勇书记、林承超县长、郑立副书记、郭宜超常委副县长、县委织部陈荣生部长、县农办领导、市人大代表一行28人等到珠洋村视察、2023年7月1日市委方清海副书记带领市农业局、市委农办、市气象局、市财政局、建设局等有关部门到珠洋村调研合作社成立以来所做工作,并得到了领导的肯定。省、市、县新闻单位还多次报道珠洋村发展状况,特别是省委、省农业厅、省农办主办的改革开放三十年,专门报道珠洋村农民合作社的发展。主要做法是 一、因地制宜、成立合作业 发展农村经
25、济,让农民增收,村财增收,是每位下派干部最迫切的心愿。珠洋村地理位置偏僻,海拔高,远离省城、县城,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制约。但是从另一个角度考虑,海拔高,气温低,可以发展反季节蔬菜、水果,这又成了珠洋村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优势因素。 珠洋村主要以外出务工,和种植各种农作物为收入。农作物主要以种植水稻为主,每亩年产粮食一千斤右左,按照每斤一元计算,一年每亩只能收入一千元左右。当我于XX年年8月份被福州市委下派到该村以后,就深入群众、田间开展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资料。坚持从实际出发,立足村情,着力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用活、用好项目资金,大力发展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经调研可种植蔬菜、水果
26、等面积较大,其中可种植蔬菜800多亩,种殖蔬菜年亩产值达一万多元。在调研中还发现余能涛夫妻俩利用自己的一亩耕地种植各种蔬菜年收入在一万元右、刘其杯同志也有同感。可种殖茶叶、李果、毛竹、杨梅共有1000多亩。种植蔬菜丰富,有悠久的传统,地处海拔630多米属无公害高山蔬果。但由于地理位置和农村市场的局限性,蔬果因价格问题成熟后销路难,大多数积压腐烂。在这情况下,农民久盼能通过某个组织或某个公司销售出去, 我作为市挂职的第一书记听说后很是担忧。如何使在家的20农民发动起来,发展种植、养殖走向致富,带动30在外务工底收入人员返乡一起走向富裕。通过多次翻阅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和上网查阅其他地区
27、的做法。在与县农办几位领导商讨后,认为可以联合农民成立专业合作社,通过合作方式与福州蔬菜公司联合起来把生产产品推销出去,是个可行的办法。为此,我专门请示大洋镇主要领导。镇领导非常支持镇党委书记张剑锋、镇长温智育还特派经管站站长檀怡敏同志协助,在市、县有关领导的协调下,在农办和工商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福建蓝丰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真诚手合作下特说明;潘月华总经理多次到珠洋村协调,还表示坚决无偿地为社员服务,并赠送每个社员半吨有机肥,价值1000多元,在珠洋村广大农民群众的共同努力下。经协商同意,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要求与福建蓝丰现代农业发展有现公司,采取入社自愿、退社自由、民主管
28、理、民主经营、自负盈亏、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与福建蓝丰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共同组建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于XX年年9月份成立福州市第一家农民专业合作社。采取“公司+农户”经营模式,充分依托蓝丰现代农业有限公司的人才、技术、市场优势。在商品流通、组织购销、科技服务方面开展合作,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促进和增加农民的农业收益。与优势企业联合开展生产、销售反季节蔬菜、水果,让生产与销售、生产与技术、生产与信息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优势互补。2023年12月份被中共永泰县委评为“科普工作先进单位”。省、市新闻单位多次报道过,特别是2023年元月18日福建省委、省农业厅、省农办主办的改革开放三十年新农村
29、发展建设,省电视台教育频道还专门报道珠洋村农民合作社发展状大约10分钟。福州市电视台于2023年6月8日第一套 18时40分和第三套21时,福州新闻“报道珠洋村农民合作社发展和新农村建设”。2023年7月1日市委副书记方、纪检书记清海同志还带领市委农办、农业局、气象局、财政局、建设局等部门在县委书记黄忠勇、县长林强、副书记郑立等有关领导和相关部门的陪同下到珠洋考察,亲自查看合作社基地、听取村第一书记叶儒有的汇报和与社员交谈,了解生产状况和产生效率等。对合作社的发展讲了,“六个很好”。2023年7月12日19点30分省电视台经济频道还专门报道珠洋村农民合作社。 二、让首批参社人员先产生效益,带动
30、其他村民共同参与。 首先是村财和福建蓝丰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预支购买菜种、有机化肥(蓝丰公司赠送)、农药等,待收成产生效率,再回收成本。让他们先富起来带动周边群众自动参与,特别是去年的经济危机,使部份外地务工人员返乡参加合作社。通过一年多的发展由当初只有十八人至今已达一百多人参与。种稙面积由当初不值五十亩发展至今累积达二仟亩。 三、合作社的成立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是使农田的价值提高,由原每亩单净种植水稻产值只有一千元左右,提高到最高达二万元,最低也有七千元左右。二是合作社实施种植、销售信息共享(蓝丰公司负责),农药单价约降价30、化肥单价约降价15、种籽单价约降价20统一采购据统计为社员减少投
31、资约二十万元,技术统一指导,产品统一集中出售,实现了降低种植成本,增加产出效益,提高农民收入的效果。三是使农民打开市场,了解行情,解决后顾之忧,放心扩大再生产,走向集团化,走进大市场如刘其杯同志在成立合作之前夫妻俩亩年只有种二至三亩,而今发展种植马柃薯12亩、西红市53亩、大白菜21多亩、青瓜53多亩等、长年聘用当地农民工十多人。四是减少福建蓝丰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有机肥的成本,由其生产直接销售给农民,减少广告费。五是提高农田的作用率,发挥海拨高、气温低的优势,研究制定一年四季种植各种品种(春、夏、秋可种槟榔芋、生姜、西红市、青瓜、四季豆、等,冬季可种植芥菜、观音菜等通过冰霜冻非常吃)。六是农
32、民合作社与福州市气象局农业研究站,共建试范基地,气象局还免费赠送合作社马铃薯种一千多斤,优良稻谷种100斤(合计总价约一万元)。马铃薯己收成,亩产达4000多斤,亩产值达5000元左右。七是聘请县农业局、县科委有关专家免费为社员讲授种植、养殖技术,不断提高他们的技术技能。八是福建蓝丰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免赠送给农民合作社有机肥50吨约十万元,各种种仔20斤约三仟元,各种农药50瓶袋约伍千元。九是在这国际金融危机的情况下,解决部份农民工返乡就业难的问题。如陈乡长2023年返乡种西红市13亩、槟榔芋9亩,当年净收入达8万多元,远高于在外务工。今年更加扩大发展,己种西红市约23亩、槟榔芋12亩等。2
33、023年就更多返乡如:张志花、余能钻等种植西红市、大白菜、槟榔芋等、余世旺返乡与其父一起发展养猪、李仕文返乡养羊等。十是2023年11月12日农民合作社参加2023年第二届亚太批发市场大会即第三届中国福州国际农副产品展。参展产品有;大白菜、槟榄芋、生姜红姜、花菜、粥鸡、煊鸭等。中共福州市委方清海副书记、市农办严金官主任、陈水俤副主任、贸发局林厚新局长、郭水平副局长等,到珠洋村的参展点检查指导,对布置很满意。通过这次的展销会大大地提高珠洋村的知名度和对珠洋村特色产品的了解。参展四天来共出售大白菜500斤、槟榄芋XX斤、生姜红姜3000斤、花菜500斤、粥鸡200头、煊鸭200头等,金额达3935
34、0元。最后一天还供不应来、许多市民在问福州那里有我们的生姜、槟榔芋、大白菜等产品买,并建议我们在福州设一个专卖店。福州电视台12日晚6点40多分、9点多、11多三次报道珠洋村参展点。 四、合作社不断壮大发展。 农民合作社成员由XX年年9月份当初只有十八人发展至今已达一百一十八人。种植蔬菜面积由XX年年不足50亩,发展至今累积种植面积已达2210亩不包括水稻569亩,畜禽养殖累积9013头,林竹面积63亩。2023年农民合作社共筹集资金186万,发展种植槟榔芋130亩、西红市150亩、席草80亩、花菜60亩、长豆80亩、四季豆60亩、青椒19亩、青瓜65亩、姜70亩、日本白皮蚕豆30亩、上海青5
35、0亩、大白菜50亩、观音菜50亩等累积共计约980亩。发展养猪330多头、养羊160多头、养鸡鸭各约XX多头,大大地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最高社员一人净增收入六万元以上,最少社员一人也净增收入一千多元,平均每个社员净增收约七千元,全村人均平均净增收提高三百多元不包括在外务工的收入。特别是2023年以来的经济危机,部份农民工还乡看到2023年在家发展种、养的社员收入比其在外务工还多的情况促进下,2023年部份农民工也还乡加入农民合作社,壮大合作社的新生力量,农民合作社不断发展壮大。据统计至2023年11月份共筹集资金343万元,发展种植西红市271亩、生姜93亩、槟榔芋152亩、莴笋杆52亩、大白菜
36、130亩、马柃署11亩、四季豆12亩、黄秋葵10亩、青椒39亩、席草52亩、地瓜132亩、扁豆12亩、青瓜398亩、花菜12亩等共计1232亩,种殖水稻263亩,预计种植面积比2023年翻一翻。发展养猪331多头、养羊80多头、养鸡鸭各约1800多头等,预计种、养数量累积比2023年翻一翻。 预计社员人均收入会比2023年翻两翻。大大地提高了农民的收入。 五、存在问题。 一是资金不足,无法建保鲜仓库,提高收益和购买电脑,上网公开发布农民合作社的种植、养殖情况信息。二是技术人员不足,有些病虫害要带到福州请专家“就诊”、三是三名聘用专职人员都未发补助(出纳、仓管、技术和信息员)。 六、下一步。 一
37、是继续发展壮大合作社,扩大种植面积及品种和养殖。二是争取资金建一个保鲜仑仓库和有机化肥、农药、种子等的储存仓库。三是聘请一名专职的高级农科人员。五是争取资金修建灌溉主渠(河道清淤和加固)达到五十万一遇。六是为满足福州市民的要求,准确在福州开设一个超市专卖合作社的产品。 需要领导帮助解决的问题有;资金不足 推荐第6篇:水稻专业合作社工作总结 2023年工作总结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颁布以来,各级政府重视农民专业合作社组建,以“一村一品”特色产业为依托,助推农户万元增收。我积极响应政府号召,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始终围绕我乡农业产业结构,带动农民经济发展。重庆市黔江区水市乡鸿秋水稻种植专
38、业合作社因此成立。下面我对此项目在2023年的工作作出总结和2023年的工作思路作汇报。 一、鸿秋水稻专业合作社的建设 合作社组织管理结构完善。于2023年3月25日成立以来,本人冉锦州经社员推举任理事长,胡长新、张静等4位为理事会成员,张农玉良等5位为监事会成员,社员218户。具备实施农业项目的技术条件。研究员1人,高级农艺师6人,艺师3人。投资总额50万元,于今年10月完成田间收获。获得800斤/亩的优质红早水稻,总面积约300亩。合作社拥有办公、仓储等用房面积380平方米。供电、供水、通讯、加工、包装等配套设施齐全。 二、加强专业技术培训及农药物管理 为规范立足于生产绿色有机稻米高度和高
39、产低耗化控栽培法,引进新品种、新技术,合作社充分利用“田间学校”对广大社员进行多次技术培训。切实解决了社员在种植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保证基地种植物有效管理,严格控制农残生产出合格产品,本合作社对农药、化肥从购进及使用全过程进行了一系列控制,并制定了系统管理程序,责任到人。 三、创新运作模式,促进农民增收 合作社为了保证红早水稻质量和使广大社员达到利润最大化。要求社员做到“四个统一”:统一优质水稻品种。统一使用投入品,如农药、化肥。均实 行优惠,同时严禁使用禁用药物,严格执行休药期。统一种植管理技术,对社员一律实行免费技术服务与培训、免费技术咨询。合作社积极争取政策,求得党政重视与支持。统一水稻
40、收购,社员不经中间环节,社员也免了运输费用,由合作社出面寻找市场统一对外销售。目前,红早水稻与常规水稻的产量等同,常规水稻的市场价格大约1.3元/ 斤,而红早水稻收购价格是2元/斤。如此一来,社员每斤水稻净赚0.7元。 四、合作社存在的问题 由于合作社刚成立不久,也还存在许多问题。问题一:由于合作社没有收取社员费用,合作社的运作等工作经费十分短缺。问题二:社员融资、贷款难。问题三:由于水市地处偏僻,地域属高地,公路崎岖。所以在运输上困难。问题四:销售渠道困难。这些都希望政府在农村专业合作社上的发展方面给予大力的扶持和加大支持力度,并且给予解决。 五、2023年合作社下步工作的打算 目前,本合作
41、社正在探索合作模式,延伸产业链,积极探索“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合作模式。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实施标准化、规模化、市场化种植。使社员们的利益更大化。与有关单位的紧密合作,成功推广一大批农业实用新技术,保证本乡粮食生产的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把水市鸿秋水稻专业合作社打造成重庆市市级示范合作社。 冉 锦 州 2023年11月19日 推荐第7篇:农机专业合作社工作总结 农机专业合作社工作总结 创新谋发展 合作奔小康 腾农农机专业合作社位于枝江市问安镇双合村,依法于2023年4月1日在枝江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注册成立,法人代表唐昌荣,现有资产480万元,合作社成员102人,拥有各类大型机械60余台套
42、,其中:大型耕整机4台套,插秧机42台(高速乘坐式2台);高性能联合收割机4台套;2400平方米高标准智能连栋育秧大棚一座(已于2023年7月16日顺利通过验收);全自动播种机2台套;500平方米机库一栋;120平方米维修车间一间。 腾农农机专业合作因地制宜,整合农机资源,利用3000余亩流转土地,建立水稻生产机械化、油菜生产机械化示范基地,利用合作社组织化、规模化的优势,为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的推广应用提供平台,推动了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的推广应用。仅一年时间,合作社成员由成立时的12人发展到现在的102人,资产由成立时的60万元增加到现在的480万元,2023年服务创收720万元,流转土地
43、由成立时的100亩增加到现在的1500余亩,服务规模、服务范围、投资规模逐步提升,社员人数逐步增加,呈现出欣欣向荣蓬勃发展态势。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建章立制 规范运作 为进一步加快合作社发展的步伐,促进合作社规范化建设,腾农农机专业合作社成立以后,依据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各项政策要求,及时制定了财务管理及分配、货币资金管理、社员管理、档案管理、机械管理等一系列管理制度,配齐办公设施和日常维修设备与工具,设立机械台账和维修记录,建立与健全作业合同、作业档案,并指定专人管理。使合作社各项活动有章可循。并经过民主选举成立了社员代表大会、理事会、监事会,明确领导成员工作职责及会员的权力和义务,制定出行
44、之有效的合作社章程,为农机专业合作社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实行“一独立六统一”的管理方式保证合作社工作有序进行 自合作社成立以来,按照“风险共担、利益均沾”和“民办、民管、民受益”原则,将服务所得利润实行按劳分配和按股分红相结合,以组织机耕、机插、机收等一系列农机作业、供应成员农业生产中所需的生产资料、并引进农机新机具、新技术,开展技术培训、技术交流和咨询服务为业务范围,采取“基地+农户”的形式开展农机服务。为了使合作社的各项活动能够有序开展,合作社采取“一独立六统一”的运作模式具体运作。“一独立”即实行单机核算,由机具所有人自负盈亏;“六统一”即统一联系业务、统一作业质量
45、标准、统一技术培训、统一零配件供应、统一收费标准、统一签订作业服务合同。根据农作物播种先后,统筹安排,机动灵活,有组织地进行连片作业,切实提高作业效率。具体作法如下: 一是狠抓技术培训,确保服务质量。合作社成立以来,始终把社员的技术培训放在首位,从机插秧和油菜直播技术入手,共举办机插秧技术培训班6次,油菜直播技术培训班4次,油菜收割技术培训班2次。分别召开水稻机插、油菜直播等现场会8场次,共培训农民技术员50余人,现场培训农民机手58人,为合作社实现优质服务提供了保障。 二是实行“订单作业”。与周围村庄、农户签订农田作业服务合同,按合同或订单为农户进行统耕、统收等机械化作业,解放了农村劳动力,
46、促进了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开辟了农民致富新途径。如2023年和问安镇双湖村签订1000亩机耕机插订单合同;分别与仙女镇高峰村和董市镇的石坪村签订200亩机耕、机插、机收订单合同,提高了机具利用率,增加合作社的收入。 三是实行“一条龙”服务 。协助周边乡镇开展夏季小麦机收、麦杆还田,开展水稻机械化育插秧和水稻机收、秸杆还田、油菜精量直播等“一条龙”作业,使“三夏”变“两夏”,“三秋”变“两秋”。如2023年“三夏”“三秋”期间,将本社经营的1000亩流转土地以及周边村庄的部分土地实行统一耕整、统一机插、统一机收,各个环节都由合作社负责,机械化程度提高,生产时间缩短,与往年机手单打独斗、农户各自为战
47、的情况相比,可减少57天时间,解决了农民农时季节的后顾之忧。 四是组织跨区作业,拓宽收入渠道。合作社充分利用其组织化、规模化作业的优势,组织社员和机具到周边村镇进行对外作业,以最低的价格、最佳的质量为全市农民提供耕、种、收等系列服务,这样,既拓宽了收入渠道,增加合作社的收入,又提高了腾农农机专业合作社的知名度。2023年年初,腾农农机专业合作社分别与问安镇的双湖村、方家畈村、张家桥村、袁马头村、仙女镇的高峰村、董市镇的石坪村等签订作业合同,为其农户提供耕整、育秧、机插、收割等一条龙服务,实现收入近10万元。 五是开展承包流转土地和“土地代管”等农机服务,合作社合理利用现有人力和机械资源,大胆承包流转土地1000余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