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体育教学课件(精选多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体育教学课件(精选多篇).docx(14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3年体育教学课件(精选多篇) 推荐第1篇:体育教学说课课件 体育课说课稿 一、说课的内容 省编教材高中二年级篮球中的反弹传接球(主教材)与耐久跑(辅教材)。 二、指导思想 本课以山东省高级中学试用课本为依据,结合我校上课的实际情况,来安排教学内容。在教案的设计上本着求实、拓宽、创新、教改的思路展开。注意培养学生的勇敢、顽强、相互帮助、团结协作的的优良品质,从而更好地发展学生的个性。 三、教材分析 篮球反弹传接球技术是篮球运动中运用较为广泛的一种传接球技术,重点是手控制球的能力,时间、空间的判断能力。难点是传接球的准确性、成功率。耐久跑重点是耐久跑的呼吸节奏和方法,通过不同形式的跑,掌握正
2、确的呼吸方法,发展学生的有氧耐力,提高学生的耐力素质。 四、学情分析 1、高中学生身心发展渐趋成熟,已经具备了独立思考、判断、概括等能力,在身体锻炼中也具备了较高的基本运动能力。篮球是他们所喜爱的一项运动,有一定基础,但对单个技术的学习并不满足,而对学习对抗性练习特别感兴趣。 2、通过多年的学习,学生已认识到耐久跑是锻炼身体的重要手段之一,但对枯燥乏味、周期性强的耐久跑却心存畏惧,在跑的过程中极易出现呼吸与跑的节奏不相一致的状态,从而影响耐久跑的成绩。 本节课的教学就是让学生把动体与动脑很好地结合起来,给学生提供再认识所学知识、创造性应用所学动作的机会,从而增强教学效果。 五、教学目标 1、认
3、知目标:学习与了解反弹传接球的技术原理及其在篮球运动中的作用、耐久跑中的一些基本知识。 2、技能目标:通过本次课的学习,使80%以上的学生能掌握反弹传接球中反弹点的位置;90%以上的学生掌握正确的耐久跑呼吸方法。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学生团结协作和安全保健的意识,培养学生奋发向上的品质。 六、教法设想 1、反弹传接球采用比较、尝试教学法,使学生在与双手胸前传接球比较、尝试过程中得出反弹传接球的要点,再结合以往所学技术,进行练习,由浅入深,由易到难,逐步提高。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耐久跑采用绕障碍物跑(树)的方法,使内容丰富,增加趣味性。 3、采用练
4、习法,使学生在多次练习中掌握技术;用演示法,使学生的创造成果得到表现和肯定(让部分完成动作较好的同学做演示,教师点评后学生再练习)。 七、学法指导 本课采用观察-比较-讨论-练习-评价-巩固的学练流程,同时渗透德育和保健内容,让学生充分领会主动学习和创造性学习的方法。在体验、想象、演示、分析比较和多向交流中形成正确的动作表象,掌握一定的技术技能。 八、教学流程 一、准备部分:10分钟 1、热身小游戏:反弹传球打猎( 时间:7分钟) 教:提出要求、组织指导。 具体做法:全班男女同学各分成两组,一组围成一个圆圈,一组在中间。个面这一组同学利用反弹传接球,尽量使球打到里面这一组学生的身体上。里面这一
5、组同学利用闪转腾挪,想办法躲开球。凡被球打到的同学即被猎杀出局。直到全部被杀出局,然后两组交换。 这个练习既让学生达到了活动身体的目的,尽快进入课堂角色,又提高了学生的课堂情绪,同时让学生在正式接触反弹传接球之前对其有一个初步的认知。 2、徒手操练习:使学生的身体各关节得到充分的活动。(时间:3分钟) 二、基本部分:30分钟 (一)主教材-反弹传接球。( 时间:15分钟) 示范采用实例演示。(找两个有一定篮球基础的同学配合示范)提问:以前老师讲过,在身前有防守人的时候,传球可以分哪几种?回答:上三路和下三路。师:完全正确。以前我们学过上三路的传球,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反弹传接球,就是下三路的传球。
6、道理和上三路的传球一样,以撕破对方的防守完成进攻为最终目的。那么怎么样才能让你的进攻不被对手打断和破坏呢?这就需要你去选择适当的传球时机、选择适当的传球路线、选择适当的传球方法。反弹传接球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杀伤力极强的一种方法。 一、反弹点的选择(两脚外侧); 二、反弹路线的选择(要错开一定的角度); 三、分散对方的注意力。 学:听、看、论、练、演(做得比较好的学生进行下面示范,老师指导纠正)、再练习。 练习:三人一组,进行练习。 (二)辅教材 -耐久跑(时间:15分钟) 教:传授知识、线路指令、讲评练习。 讲解正确的呼吸方法和其它注意事项: 口鼻同时呼吸,吸气时用舌尖抵住上腭,使进入呼吸道
7、的较冷空气得到升温和润化。采用三步一吸三步一呼或两步一吸两步一呼的呼吸节奏。另外身体重心起伏不要过大。跑动路线:绕篮球场地,穿越树木和体育器械跑动。男生:300米5圈。女生:300米4圈。 学:障碍跑练习、反馈评价。 整理 - 放松-小结- 回收器材。(时间:5分钟) 1、走跳练习:四步跳;目的是放松学生的肢体。 2、意念放松。诱导语:闭上双眼,想像-阳光明媚,微风拂面,你坐在草地上,闻着花草的芳香,听着轻松的音乐,舒适极了,身心放松,放松,再放松。这个练习目的是让学生的心理得到充分放松。 九、学生身心状态预计 整堂课练习密度约为:28-32%,练习强度中上,耐久跑时强度达最高峰。 十、场地器
8、材设计 篮球场两块以及田径场周边自然地形,篮球20个。 推荐第2篇:小学体育教学教案课件 导语:小学的体育课主要教学生一些基础的运动及其动作规范,下面小编分享小学体育教学教案课件,欢迎参考! 【小学体育教学教案课件一】 学习目标:掌握快速跑的动作 学习内容:队列练习50米快速跑 重 点:在练习中能很好的发挥速度 难 点:在发挥速度的同时要注意正确的动作 学习步骤: 一、情景导入 教师活动: 1.组织复习队列练习.教师提出练习的要求.2.进行集体的练习.以四列队形进行练习.教师呼口令并提醒存在的问题.同时时常的要提醒动作的要领. 3.领做蛇行的队列练习.要求练习时队伍整齐.间隔距离相同. 学生活
9、动: 1.自己要领会齐步走的动作要领,并在练习中体现. 2.能够跟随教师的口令很好的完成练习. 3.在做蛇行队列练习时能很好的掌握要领并在练习中体现. 组 织:四列横队 一路纵队 二、合作探究、掌握技能 重 点:在练习中能很好的发挥速度 难 点:在发挥速度的同时要注意正确的动作 教师活动: 1.带领同学们做一些准备活动。高抬腿,加速跑。教师要及时的纠正准备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2.复习蹲锯式起跑的动作。 3.两人一组进行蹲锯式起跑的练习 4示范加速跑的动作,并提醒加速跑的动作.5.分组进行加速跑的并采用蹲锯式的起跑。 学生活动: 1.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的作好准备活动。让身体尽快的进入状态 2.要
10、根据蹲锯式起跑的动作来复习。并要灵活的运用要领。 3.发挥自己最大的能力,奔跑出自己的最快的速度。同时要用正确的奔跑姿势。 4.在练习时要注意发挥蹲锯式起跑的作用。 组 织:四路纵队和散点队形 三、放松身心,结束本课 舞蹈:幸福与拍手 学生自由散开在老师周围,开心的放松身体。 1、课后小结 2、安排回收器材 3、师生告别 场地器材: 课后小结: 1.在进行50米快跑的练习中要注意辅助练习动作的正确性.2.注意及时的纠正学生的摆臂动作. 【小学体育教学教案课件二】 学习目标:通过多种练习形式发展跳跃能力 学习内容:蹲跳起 重 点:初步学会蹲跳起动作。 难 点:做到两腿迅速蹬直、向上跳起。 学习步
11、骤: 一、情景导入 教师活动: 1.教师组织队列起步走和原地的二列横队成四列横队走 2.组织学生进行游戏“8”字形接力跑教师讲解游戏方法和要领。 3.组织游戏。先组织一次试练,指出存在的问题并进行纠正。继续组织学生进行游戏。教师进行裁判。 学生活动: 1.观看同学的示范,认真的听教师的讲解。 2.在教师的组织下热情的投入到游戏中去,并和同伴很好的配合进行游戏。 3.在教师总结后认识到游戏中存在的问题要积极的纠正。并更好的完成游戏。 组 织:以四路纵队完成游戏。 二、合作探究、掌握技能。 重 点:初步学会蹲跳起动作。 难 点:做到两腿迅速蹬直、向上跳起。 教师活动: 1.教师邀请同学做蹲跳起练习
12、。并进行比较。 2.教师进行动作的示范和技术要领的讲解。 3.组织学生进行练习。组织学生进行原地的蹲跳练习。并要提出哪位同学的动作完成的好跳动高。组织学生进行行进间的蹲跳练习。并组织学生看谁跳的快而好。 学生活动:1.认真的看示范和听讲解。 2.努力的完成练习把技术动作作好。同时要求更好的表现自己。体现出自己的优势。 组 织: 四路纵队。 三、放松练习,调节自身。 教师活动: 教师组织放松的练习。要使学生的身体尽量的放松。 学生活动:积极的投入到放松练习中去。让自己好好的放松。为下节课准备。 组 织:在蹲跳练习完成的队列上。 1、课后小结 2、安排回收器材 3、师生告别 推荐第3篇:小学体育篮
13、球教学课件 小学体育篮球教学课件是通过各种形式的练习,提高学生的运球水平。以下是小编分享的小学体育篮球教学课件模板,请参考! 一、指导思想 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思想意识。本课从学生的兴趣着手,让学生感受篮球运动的乐趣,喜爱篮球运动。在篮球运动中健身,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二、学情分析 五年级正处于身心发育的重要时期,活泼好动,对事物有一定的了解但却充满好奇,有较强的模仿能力,有一定的运动能力;五年级男生喜爱上体育课,尤其喜爱上球类项目的课,但大部分女生对球类特别是对抗性较强的篮球运动却羞于出手或是心存顾虑,虽然五年级学生对运球有一定的学习和练习,但在手型动
14、作上还存在较大的问题,结合以上两点考虑我决定采用降低难度、情景教学和音乐教学的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改变对篮球的认识。 三、教学目标 1参与目标:提高学生对篮球的兴趣及认识,了解篮球的起源与发展等知识,培养积极参加体育活动的意识。 2技能目标:通过各种形式的练习,提高学生的运球水平。 3身体目标:通过练习提高学生的速度、灵敏、肌肉力量等素质。 4心理和社会适应:通过各种形式的练习,培养学生创新、合作精神,增强竞争意识、团队精神、表现意识。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四、教材分析 篮球运动是广大青少年喜爱的球类项目,主要发展学生跑、跳、投 等基本活动能力,提高灵敏、速度、耐
15、力等素质以及动作的准确性、协调性,增强呼吸、循环、消化等系统的机能,以及培养学生勇敢顽强、机智果断、胜不骄、败不馁的优良品质和团结一致、密切配合的集体主义精神。运球在小学低中段已多次出现,但由于学生练习强度和密度以及兴趣的原因掌握的程度却并不是很理想,特别是手型和球感上。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手腕控球 2难点:全身协调发力控制球的方向 六、教法与学法 本课教法:通过配乐来提高学生运球的积极性,掌握节奏,体验手感,通过降低难度来吸引学生参与,消除部分女生对篮球的恐惧感。 本课学法:小组合作法,利用音乐节奏学习运球,降低难度。 七、本课教学构思: 1引起兴趣:通过行进间寻找答案,了解篮球运
16、动的起源与发展以激发学生的运动欲望。 2满足运动欲望:通过跑动和球操的形式来满足学生的运动欲望,起到热身的作用。 3发展运动水平:通过节奏练习原地运球和相互抢断等练习,发展学生的运动水平和篮球技巧。 4身心恢复:通过“有口难言”等游戏达到身心放松的效果。 5小结评优:通过讲评和小组评优等形式进一步激发学习兴趣。 八、教学特色 (1)利用音乐节奏练习运球,提高学生兴趣。 (2)队型变化多样合理。 (3)培养终身体育意识。 场地:根据课的内容统一设计布置场地。 器材:篮球40个,录音机1台。 练习密度预测:3235%,平均心率:115次/分。 推荐第4篇:体育理论课件 第一讲 学校体育概论 一、体
17、育的起源 “体育”的起源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人类学问题。同时体育的起源也是体育史研究必须解决的首要课题。但是许多体育史著作对体育起源问题略而不谈,包括由著名的美国史学家哈亨史密斯(Hacken Smith.C.W)著的西洋体育史。 许多人类学家、历史学家、体育学家做了许多的田野调查、考古发掘、资料整理。总结一下,大概有下面的一些说法:生存说、劳动说、模仿说、游戏说、余力论、精力过剩论、宗教祭祀说、生理舒展说、战争说等。 由于人所具备的自然和文化的双重属性,注定了体育的起源是复杂的、是多元的。 二、“体育”词语的出现 翻开我国的古代的典籍,“体育”这样的一个词汇是没有的。 在西方出现的也比较晚,“体
18、育”一词最早出现于1760年的法国报刊上,1762年,法国的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和文学家卢梭(17121778)用“体育”一词在爱弥儿中描述关于儿童身体教育的内容,他认为身体训练应该是整个儿童发展的组成部分。 三、体育的概念 我们这里所讲的体育是什么?Sports、Physical Education、Game、Play、Recreation我们经常比较的困惑,我们常挂在嘴边的“体育”到底是什么? 四、体育存在意义 罗伯特麦基考夫先生所著的体育史与体育哲学:强调人类的身体运动能力、健身、竞技和游戏从其存在之日起就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类的本性中所固有的运动特点和相互竞争以求生存的天
19、性,是人类产生身体运动文化愿望的生理心理基础。随着人类的进化,为了生存和荣誉的身体运动就成了人类文化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并且通过多种多样的体育运动形式表现出来。另外,参与体育运动带来的无限乐趣也是人们喜欢的重要原因。 五、体育的组成 国内,目前普遍认为体育由学校体育,竞技体育,群众体育三部分组成。 六、当代体育的功能 目前很多学者主张用本质和非本质来划分体育的功能。 七、体育功能的异化 (一)政治化的痕迹严重 德国体育史学家莱默尔先生说:“运动和政治永远分不开,运动最有兴趣的地方,也是政治家最有兴趣的地方。谁要从事育运动,谁就摆脱不了政治的影响。否则,就别参加运动。” 有社会学者这样描述奥林匹克
20、运动,它是“和平时期的战争”、“温和民族主义的舞台”。 (二)过渡的商业化开发 随着国际奥委会“TOP”计划的实施,奥运会得到的商业赞助成倍的增长,同时,缠绕在奥林匹克运动身上的枷锁也越来越重。奥林匹克运动的自由受到了“商业条款”的限制,许多非人性的、不合理的事件和现象困扰着我们。 (三)锦标主义的盛行 偶然间看到了CCTV5录播的2023体育风云人物颁奖典礼。作为一名体育工作者,也就有意无意的关心了一下。期间摘取了两个片段。 片段一中,嘉宾有些辞不达意,但是对北京奥运兵团的期望、对金牌的渴望了然若是。也不知道,他是否参与过那些项目,是否会站在10米台上,纵身一跳,以达到身心锻炼的目的。 锦标
21、至上主义带来了许多的严重后果,竞技体育的毒瘤兴奋剂 兴奋剂:为了提高运动成绩,所采用的各种药物或技术。 1、新陈代谢型类固醇(睾丸酮、康复龙、大力补等) 2、肽类激素(目前采用最多) 3、阻断剂(心得安、心得舒、心得怡等) 4、刺激剂(咖啡因、麻黄素等) 5、麻醉剂(可卡因等) 6、利尿剂(速尿、利尿酸等) 7、血液回输技术 八、高等学校体育的目的任务 我国高校体育的目的是: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有效地增强学生的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使其成为体魄健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高等学校体育任务: (一)进一步促进学生身体的正常发育和机能的发展,全面发展身体
22、素质,增强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 (二)掌握体育基本理论和卫生知识,学会正确的运动技术、技能和养成科学锻炼的习惯,为终身受益奠定基础 (三)培养良好的思想品质和道德修养 (四)发展大学生的体育才能,提高运动技术水平,适应国际大学生比赛和交往的需要。 复习题 1、体育的起源,有哪几种学说? 2、体育的概念及其组成? 3、体育的功能? 4、高等学校体育的目的和任务? 5、从哲学意义上如何体育存在意义和价值? 6、如何正确的对待体育功能的异化? 7、如何将“阳光体育运动”贯穿到我们的学习和生活? 体 质 第一节 体质的概念 一、对身体形态发育的评价 身高什么来决定呢? 人体之所以能够长高长大,那是因为
23、骨的两端和骨干之间的骼软骨在没有结束骨化之前不断增生,使骨长长;同时骨膜内的造骨细胞不断繁殖,使骨长粗。 二、对生理功能水平的评价 (一)心血管系统 它有节律地收缩和舒张是推动血液在心脏和血管中不停地流动,实现血液功能的动力。因此心脏的舒缩是生命活动的基础。 1心率 心率是指每分钟心脏搏动的次数。 正常人安静时心率平均为75次/分。 心率超过100次/分,称窦性心动过速;慢于60次/分,称窦性心动过缓。 2心肌 运动训练可使心脏增大,运动使74%的运动员心横径增大,两侧的心壁增厚,增加了心脏的容积,提高了心脏功能。心重与体重的比值增加。运动性心脏肥大,在功能上有极显著的差别。 3动脉血管弹性
24、经常运动锻炼的人的血管机能有所变化,动脉的弹性得到改善,毛细血管增多。 5血压 在一个心动周期中,心室收缩时动脉血压升高,在心缩期动脉血压达到最高值,称收缩压;心室舒张时动脉血压下降,在心舒末期动脉血压达到最低值,称舒张压;收缩压与舒张压之差称为脉压。 6台阶试验: 台阶试验是一项测试心血管系统机能的有效方法。 通过完成定量负荷的方法,测试身体的适应能力和潜力。 (二)呼吸系统 运动锻炼能够使呼吸器官的形态和机能发生变化,呼吸器官功能的良好变化是保证吸氧量充分的重要条件之一。 1肺活量 尽量吸气后再尽力呼出的气量为肺活量。 2呼吸差 呼吸差是深吸气胸围和深呼气胸围的差值,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身体
25、形态和呼吸器官的发育情况。 安静时,经常运动锻炼的人不超过1014次/分,呼吸的深度达到700800ml。 4肺通气量 肺通气量指每分钟呼出或吸入肺内的气体总量。肺通气量等于呼吸深度(即每次呼出和吸入的气体量)与呼吸频率(即每分钟内呼吸的次数)的乘积。 5憋气时间 憋气时间长短可以判断组织呼吸的强度和呼吸中枢的兴奋性。 (三)运动系统 1骨骼 运动锻炼能使运动器官各部结构和功能发生显著变化,如骨干变粗,骨密质加厚,骨的嵴、结节和骨凸部分都变粗糙等。 2肌肉 运动锻炼能使肌肉产生营养性肥大,静力性运动的肌肉肥大比动力性的运动更加明显。 3红肌纤维和白肌纤维 在大强度的刺激时,从事速度、力量训练者
26、,肌肉朝着快肌纤维型的白肌纤维方面转化。红肌纤维需在强度低、持续时间长的耐力训练中得到训练。 (四) 血液系统 1红细胞 红细胞的功能由血红蛋白完成,而血红蛋白必须存在于红细胞中才能发挥作用。如果红细胞破裂或溶解,血红蛋白从红细胞中逸出,它的作用就丧失。 经常进行运动锻炼的人,血液中红细胞数量和血红蛋白含量增多。 他们血液缓冲能力提高,PH值向酸性方面偏移,某些酶的活性提高。血液中的的硷储备也提高。 2白细胞 白细胞具有免疫的功能,使肌体免于病原微生物的侵害。在生病、进食后、白细胞会增高。运动中后,白细胞也有所增高。 3血小板 血小板的主要功能是促进止血和加速凝血的过程,它还具有保持血管内皮完
27、整性的作用。如果血小板过低,损伤出血时,血液就难以凝固。 三、对身体素质水平的评价 身体素质的评价: 速度素质、力量素质、耐力素质、灵敏素质、柔韧素质, 体现人走、跑、跳、投、攀爬等身体运动的能力。 四、对心理发展水平的评价 五、对人的自然适应能力的评价 六、影响体质各因素间的关系 相关性 身体形态发育与生理功能的关系: 生理与心理的关系: 生理与身体素质的关系: 生理与人的适应能力: 心理对身体素质、生理功能、人的适应能力的作用关系: 祝你拥有健康的体质! 科学体育锻炼 一、人体的运动系统 (一)人体的骨骼结构 正常成人的骨共有206块,多数成对分布,约有177块骨在肌肉的作用下直接参与运动
28、 人的运动虽然复杂,但基本上都是遵循杠杆原理进行的。对于人体来说,骨在力的作用下绕关节运动轴转动,并克服阻力做功称为骨杠杆。在运动实践中,可以利用骨杠杆,通过合理的技术动作获得更大的速度。 合理的体育锻炼给骨以适宜的负荷刺激,促使骺软骨细胞正常增殖,骨盐增加,加快骨的血液循环,使骨得到充分的营养,可以促进骨的生长发育。 长期坚持锻炼,可使骨密质增厚、骨变粗、骨表面的肌肉附着处突起明显;骨小梁根据张力和压力的方向排列更为整齐而有规律;骨的新陈代谢加强;从而对骨的形态结构产生良好的影响。由于骨形态结构的良好变化,骨变得粗壮坚实,提高了骨抗折、抗弯、抗压缩和抗扭转的能力。 (二)人体关节的运动 人体
29、有三种相互垂直的基本面和基本轴。关节的运动是指运动环节在人体基本面上绕某基本轴转动实现的。所谓运动环节,则指人体上能以关节为支点进行运动的某部分,如前臂、大腿等。 坚持系统的体育锻炼可使骨关节面的骨密质和关节面软骨增厚,能承受更大的负荷。体育锻炼使关节韧带和肌腱增粗,关节周围肌肉的力量增强,提高关节的稳固性。 有计划地坚持柔韧性训练,还可以使关节周围肌肉、韧带和肌腱的伸展性提高,对抗肌的协调能力增强,从而提高关节的灵活性,增大关节运动幅度。 关节运动幅度大、柔韧性好,有助于提高运动成绩,对减少伤害事故和预防损伤都有重要作用。 (三) 人体的肌肉 锻炼不但可使肌原纤维、肌纤维增粗,肌肉的体积增大
30、,而且不同的训练将使肌纤维出现选择性肥大。系统锻炼可使肌肉中的结缔组织增厚,这种改变使肌肉中弹性成分的力学性能提高;肌腱、韧带中细胞增殖变得坚实因而抗断能力增强。此外,系统训练还使肌肉收缩时参与活动的肌纤维数量增加。 四维健康观念 生理健康 生理健康指人体的结构完整和生理功能的正常。人体生理功能指以结构为基础,以维持人体生命活动为目的,协调一致、复杂而高级的运动形式。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是生理健康的发展。人的健康应包括心理健康,即性格、情绪、智力、心理年龄、心理活动等都处于一种正常状态。良好的心理健康应具备以下特征: 1有良好的自我控制能力和调节能力。 2对于外界的刺激有良好的应激能力。 3心
31、理经常处于平衡和满足状态。 良好心理健康应具备以下标准: 1有充分的安全感。 2有自知之明。 3善于平衡人际关系。 4正视现实。 5热爱生活,乐于工作。 6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 7善于学习,努力进取。 8适应一定环境条件并发挥个性。 9能适度地宣泄情绪和控制情绪。 10在现实社会条件下,适当地满足个人的基本要求。 社会适应能力 社会适应就是指人在社会生活中的角色适应,包括职业角色、家庭角色以及在工作、家庭、学习、娱乐、社交中的角色转换与人际关系等方面的适应。能胜任个人在社会生活中的各种角色,达到自我成就和自我实现。缺乏角色意识、发生角色错位是社会适应不良的表现。 道德健康 WHO把道德纳入
32、健康的范畴,强调健康的人或者希望自己健康的人,要注重白身道德的修养。它强调道德健康者应有以下特征:不采取损害他人利益的方式来满足自己的需要,具有辨别真伪、善恶、美丑、荣辱等能力,能按照社会行为的规范准则来约束自己与支配自己的思想和行为。 第二节 科学锻炼的基本原理 身体素质是在中枢神经系统的支配下,人体身体形态、机能和各种能力在身体练习活动时的一种综合体现。身体素质主要包括力量、速度、耐力、灵敏和柔韧等五大类素质,这些素质是由机体的形态结构、机能水平、能量物质贮备和代谢水平,以及健康状况所决定的。体育锻炼的主要内容就是发展力量、速度、耐力、灵敏和柔韧等身体素质,改善其形态和机能,增进其健康和提
33、高各种活动能力。 1、力量素质的概念 “力量素质”是指人体或身体某部位肌肉在工作时克服阻力的能力。 2、力量素质的分类 力量素质包括最大力量、相对力量、速度力量和力量耐力。 “最大力量”(又称绝对力量)是指排除体重因素,身体或身体某部位克服最大阻力的能力。 “相对力量”是指运动员每公斤体重所具有的最大力量。 “速度力量”是指肌肉工作时快速克服阻力的能力。 “力量耐力”是指肌肉长时间工作时克服阻力的能力。 体育锻炼提高力量素质的生理学基础 (1)肌肉肥大 (2)神经调节机能 (3)骨杠杆的机械效率 力量的发挥仅仅依靠肌肉的粗壮是不够的,没有合理的技术,即不能发挥出肌肉的力量,同时也难以达到肌肉力
34、量锻炼的最大化。 (4)肌纤维的组成 肌纤维按照收缩特性可分为快肌和慢肌纤维。快肌纤维收缩速度快,而且产生的张力也大,而慢肌纤维收缩速度慢,产生的张力也小。 力量练习的方法:PIRTS方案 从力量增长看,隔天训练效果更好。 研究表明力量急速地增加,消退也快;力量缓慢地增进时,力量保持时间较长。实验证实,力量增长后若每两周训练一次,力量就能基本保持原来增长后的水平。 如果每周练1至2次,必然要延长锻炼时间和增加强度,才能保证达到一定的运动量。如果每周锻炼67天(次),锻炼效果与每周练3次非常近似,而又易疲劳且损伤多,那就不值得了。为此,锻炼时间每周安排35次效果最佳。 速度素质练习 1、速度素质
35、的概念 速度素质是指人体进行快速运动的能力。 速度素质的分类: 速度在运动中表现为三种反应速度、动作速度、位移速度。 反应速度是指人体对刺激发生反应的快慢,如短跑的起动时间。 动作速度是指完成单个动作的时间长短,如器械出手速度。 位移速度,是指在单位时间通过的距离,或通过一定距离所用的时间来表示,如跑速、游速等。 体育锻炼提高速度素质的生理学基础 (1)反应速度主要决定于:1)感受器的敏感程度(兴奋阈值高低);2)中枢延搁 ;3)效应器(肌纤维)的兴奋性。 (2)动作速度的快慢取决于:1)肌纤维的百分比组成及其面积。快肌纤维%越大且快肌纤维越粗,肌收缩速度越快;2)肌力。肌力越大,就能更容易地
36、克服阻力(内部及外部阻力)完成工作;3)肌纤维兴奋性高时,刺激强度低且作用时间短就能引起兴奋;4)条件反射的巩固程度。在条件反射建立过程中,运动时也随条件反射的逐渐巩固、而日益缩短)。 (3)位移速度主要决定干步频、步长两个变量。 步频的加快有赖于下面几个因素:1)大脑皮层运动中枢兴奋与抑制的转换速度(即神经过程的灵活性;2)肌肉中快肌纤维比例及其肥大程度;3)提高各中枢间的协调性,能增快有关动作的速度,也能加大肌肉收缩的力量。 速度素质练习的方法 速度素质的训练主要是改善和提高神经系统的灵活性,磷酸原系统供能能力以及肌肉协调放松能力。 步频的提高有赖于神经系统灵活性的改善;从供能系统来看,主
37、要发展ATPCP系统。其训练方法有间歇训练法和重复训练法等。般是以10s以内的最大强度练习,如30 60m行进间跑、3060m起跑、篮球训练中的折返跑,运球跑、曲线变速等,但组间的休息间歇一般不应小于30s。速度素质的训练还应重视肌肉力量相关节柔韧性的练习般认为,发展快肌纤维的练习负荷应大些,动作速度要快些。 耐力素质练习 1、耐力素质的概念 “耐力素质”是指有机体长时间工作的能力。 2、耐力素质的分类 从生理学角度讲,耐力素质可分为心血管耐力和肌肉耐力。心血管耐力又包括了有氧耐力、无氧耐力和有氧与无氧混合耐力。 “有氧耐力”是指有机体在氢气供应比较充分的情况下,坚持长时间工作的能力。 “无氧
38、耐力“是指有机体在氧气供应不足的情况下,能坚持在较长时间内工作的能力。无氧氧化供能包括在无氧或氧供应不足的情况下由ATP和CP分解供能(称非乳酸能)和糖原无氧分解供能(称乳酸能)两种形式。 体育锻炼提高耐力素质的生理学基础 (1)有氧氧化系指糖(脂肪、蛋白质)在氧的参与下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大量能量,供二磷酸腺苷再合成三磷酸腺苷。供氧充足是实现有氧氧化的先决条件。 耐力运动的能量供应绝大部分是有氧代谢供能。耐力训练可使肌肉内各种氧化酶的活性提高,从而提高利用糖和脂肪作为能源合成ATP的能力提高,即提高有氧代谢供能的能力。在长时间耐力练习中,随着肌糖原、肝糖原逐渐消耗,脂肪供能的比例逐渐
39、增大,提高了动用脂肪供能能力。 (2)非乳酸能供能 在肌肉运动刚开始时,所有的能量都是内ATP、CP分解供给的。这时,糖的有氧氧化尚未参加。因为ATP、CP分解供能时不需要氧气,也不产生乳酸,故称非乳酸能。随工作强度的不同,这一时期一般可持续儿秒钟。例如,在3060米疾跑时,体内的能量供应就靠ATP、CP保证。60400米以内的短跑,在开始阶段也是靠ATP、CP的分解供能的。 (3)糖酵解供能 糖原酵解供能(乳酸能)是指由肌糖原分解为乳酸时释放的能量。此能量由ADP接受再合成ATP,这是在人体供氧不足时产生的。在进行剧烈运动时,需氧量量大大超过摄氧量,肌肉进行无氧代谢过程中葡萄糖分解生成的乳酸
40、暂时积存在体内,留待供氧充足时再继续氧化,因而欠下了氧债,称为乳酸氧债。 耐力训练的方法 有氧耐力为目的的训练方法常采用以有氧供能的练习为主,通常是采用强度较低、持续时间较长的匀速持续性练习(长跑、游泳等)及长段落的间歇训练。 有氧耐力训练中,强度控制一般常用心率作为指标。可按公式制定:安静时心率+(最高心率安静心率)60%。公式中60%可因人而异,训练水平较高者可以乘以70%训练水平较低者则乘以50%。最高心率可按“220一年龄”估算。 每次训练的持续时间对训练效果有明显的影响。一般认为耐力训练产生效果的最低限度时间为5min。训练频率一般则为每周3次左右。 人体的有氧供能能力是无氧供能能力
41、的基础。高度的无氧能力应建立在高度发展的有氧过程的基础上。因为高度的有氧能力不仅有助于更有效地进行氧化过程,最快地消除无氧过程中积累的乳酸,而且还能有效地提高肌肉中糖原的储藏量。而提高肌糖原的储藏量,就能扩大糖酵解的潜力。因此,即使是以速度耐力为主的中距离运动员,也应该在发展有氧能力的基础上再过渡到发展无氧训练。 灵敏素质练习 1、灵敏素质的概念 “灵敏素质“是指在各种突然变化条件下,运动员迅速、准确、协调地改变身体运动的能力。 体育锻炼提高灵敏素质的生理学基础 (1)各感觉器官功能的改善和提高 (2)运动技能数量及其巩固程度 掌握的运动技能愈多愈熟练,大脑皮层中神经联系的接通愈迅速、准确。
42、(3)大脑皮层的可塑性 (4)其它素质水平 灵敏素质发挥还需要一定水平的力量、速度、柔韧及耐力为基础,才能真正地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 灵敏素质的练习方法 让运动员在跑跳中迅速、准确、协调的完成各种动作,各种调整身体方位的练习,专门设计的各种复杂多变练习,各种变换方向追逐性游戏和对各种信号刺激做出正反应答动作反应的练习等。 柔韧素质锻炼 1、柔韧素质的概念 柔韧素质是指运动时关节活动的幅度或范围的能力。 体育锻炼提高灵敏素质的生理学基础 (1)跨关节的韧带、肌腱、肌肉和皮肤的伸展性 (2)关节周围组织的体积 灵敏素质的练习方法 柔韧素质训练的基本方法是拉伸法。拉伸法又可分为动力拉伸法和静力拉伸法两种。 运动技能形成的基本过程 1、泛化过程 这个过程表现在肌肉的外表活动往往是动作僵硬,不协调,出现多余的动作,而且做动作很费力。这是因为学习动作的初期,通过教师的讲解和示范以及自己的运动实践,只能获得一种感性认识,对运动的技能的内在规律并不完全理解。大脑皮质中的兴奋与抑制部呈现扩散状态,使条件反射暂时联系不稳定,出现泛化现象。在此过程,应该抓住动作的主要环节和动作掌握中存在的主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