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小数除法教学设计(精选多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小数除法教学设计(精选多篇).docx(13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3年小数除法教学设计(精选多篇) 推荐第1篇:小数除法教学设计 小数除法教学设计 一、教学理念 教师的教学方案必须建立在学生的基础之上。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教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我认为教学中成功的关健在于:教师的“教”立足于学生的“学”。 1、从学生的思维实际出发,激发探索知识的愿望,不同发展阶段的学生在认知水平、认知风格和发展趋势上存在差异,处于同一阶段的不同学生在认知水平、认知风格和发展趋势上也存在着差异。人的智力结构是多元的,有的人善于形象思维,有
2、的人长于计算,有的人擅长逻辑思维,这就是学生的实际。教学要越贴近学生的实际,就越需要学生自己来探索知识,包括发现问题,分析、解决问题。在引导学生感受算理与算法的过程中,放手让学生尝试,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并适时调动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方法,然后让学生自己去比较方法的正确与否,简单与否。这样学生对算理与算法用自己的思维方式,既明于心又说于口。 2、遇到课堂中学生分析问题或解决问题出现错误,特别是一些受思维定势影响的“规律性错误”比如学生在处理商的小数点时受到小数加减法的影 1 响。教师针对这种情况,是批评、简单否定还是鼓励大胆发言、各抒己见,然后让学生发现错误,验证错误?当然
3、应该是鼓励学生大胆地发表自己的意见、看法、想法。学生对自己的方法等于进行了一次自我否定。这样对教学知识的理解就比较深刻,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而且学生通过对自己提出的问题,分析或解决的问题提出质疑,自我否定,有利于学生促进反思能力与自我监控能力。 数学教学活动应该是一个从具体问题中抽象出数学问题,并用多种数学语言分析它,用数学方法解决它,从中获得相关的知识与方法,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应用数学的意识,感受教学创造的乐趣,增进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获得对数学较为全面的体验与理解。因此,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要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
4、技能、思想、方法,获得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 二、教学思路 一个数除以小数”即“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九册的重点知识之一。本节教材的重点是: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时小数点的移位法则。其关键是根据“除数、被除数同时扩大相同的倍数,商不变”的性质,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 1、所在班级情况,学生特点分析 在教学小数除法前一个星期,笔者对曾对班内十五位同学进行了一次简单的调查,我认为学生存在很大的教学潜能,这些潜在的“能源”就是教学的依据,教学的资源。从中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 学生对小数除法的基础掌握的比较巩固。 (2) 学生运用新知识
5、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存在比较明显的差异,但不同的学生具有不同的潜力。 (3) 优秀学生与学习困难生对算理的理解在思维水平上有较大差异。但对竖式书写都不规范。 我认为小数除法如果按照教材按部就班教学是很不合理的,不仅浪费教学时间,而且不利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小数除法,不利于知识的系统性的形成,更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建构。因此,我选择了重组教材。(把例6例7与例8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2、利用迁移,明确转化原理 理解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计算法则的算理是“商不变的性质”和“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后就用“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计算法则进行计算。为了促进迁
6、移,明确转化移位的原理,可设计如下环节: (1)、小数点移动规律的复习(2)、商不变规律的复习 3 (3)、移位练习 3、试做例题,掌握转化方法 明确转化原理后,让学生试算例题。在试做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比较,抽象出转化时小数点的移位方法,最后概括总结出移位的法则。具体做法如下: .学生试做例题6例题7,并讲出每个例题小数点移位的方法。 .学生试做例8 .引导学生概括总结出转化时移位的方法,同时在此基础上归纳出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计算法则。在得出计算法则后,还要注意强调: (1)小数点向右移动的位数取决于除数的小数位数,而不由被除数的小数位数确定。 (2)整数除法中,两个数相除的商不会大于被除
7、数,而在小数除法中,当除数小于1时,商反而比被除数大。 (3)要注意小数除法里余数的数值问题。对这一问题可举例说明。如:57.424,要使学生懂得余数是2.2,而不是22。 4、专项训练,提高“转化”技能 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把除数转化成整数后,被除数可能出现以下情况:被除数仍是小数;被除数恰好也成整数;被除数末尾还要补“0”。针对上述情况可作专项训练: .竖式移位练习。练习在竖式中移动小数点位置时,要求学生把划去的小数点和移动后的小数点写清楚,新点上的小数点要点清楚,做到先划、再移、后点。这种练习小数点移位形象具体,学生所得到的印象深刻。 .横式移位练习。练习在横式中移动小数点位置时,由于“划
8、、移、点”只反映在头脑里,这就需要学生把转化前后的算式建立起等式,使人一目了然。 (1)判断下面的等式是否成立,为什么? 三、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策略 教学重点: 会笔算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 教学难点:商的小数点为什么要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个位不够商1,怎么办? 解决策略:通过学生对商的估算,把估算值与精确值对比,知道被除数里有几个除数,商的整数部分就商几,商的整数部分的右下角点上小数点,余数的后面补0继续除;个位不够商1,就要在商的个位上写0,在0的右下角点上小数点继续往下除。 突破重难点的关键点: 理解商的小数点要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5 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9、 1要使下列各小数变成整数,必须分别把它们扩大多少倍?小数点怎样移动? 1.2 0.67 0.725 0.003 2把下面的数分别扩大10倍、100倍、1000倍是多少? 1.342, 15, 0.5, 2.07。 3填写下表。 根据上表,说说被除数、除数和商之间有什么变化规律。(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 根据商不变的性质填空,并说明理由。 (1)562828=201; (2)56280280=( ); (3)562800( )=201; (4)562.82.8=( )。 (重点强调(4)的理由。(4)式与(1)式比较,被除数、除数都缩小了10倍,所以商不变,还是201
10、,即562.82.8=562828=201) 6 (该环节的设计意图是通过学生的讲与练,理解其转化原理是:当除数由小数变成整数时,除数扩大10倍、100倍、1000倍被除数也应扩大同样的倍数。) (二)探究算理 归纳法则 1学习例6: 一根钢筋长3.6米,如果把它截成0.4米长的小段。可以截几段? (1)学生审题列式:3.60.4。 (2)揭示课题: 这个算式与我们以前学习的除法有什么不同?(除数由整数变成了小数。) 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个数除以小数”。(板书课题:一个数除以小数。) (3)探究算理。 思考:我们学习了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现在除数是小数该怎样计算呢? (把除数转化成整数。)
11、 怎样把除数转化成整数呢? 学生试做: 板演学生做的结果,并由学生讲解: 解法1:把单位名称“米”转换成厘米来计算。 3.6米0.4米=36厘米4厘米=9(段)。 解法2: 答:可以截成9段。 讲算理:(为什么把被除数、除数分别扩大10倍?) 把除数0.4转化成整数4,扩大了10倍。根据商不变的性质,要使商不变,被除数3.6也应扩大10倍是36。 小结:这道题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方法把除数转化成整数? (改写单位名称;利用商不变的性质。) (3)练习:完成例7 思考:你用哪种方法转化?为什么? 同桌互相说说转化的方法及道理。独立计算后,订正。例7里的余数15表示多少? 强调:利用商不变的性质,把被
12、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多少倍,由哪个数的小数位数决定? (由除数的小数位数决定。因为我们只要把除数转化成整数就成了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如0.7560.18=75.618。) (设计意图:在试做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初步感受转化时小数点的移位方法,为自主概括法则作铺垫) 2学习例8:买0.75千克油用3.3元。每千克油的价格是多少元? 学生列式:3.30.75。 8 (1)要把除数0.75变成整数,怎样转化?(把除数0.75扩大100倍转化成75。要使商不变,被除数也应扩大100倍。) (2)被除数3.3扩大100.倍是多少?(3.3扩大100.倍是330,小数部分位数不够在末尾补“0”。) (3)学生
13、试做: (4)比较例 6、7与例8有什么不同?(被除数在移动小数点时,位数不够在末尾用“0”补足。) (5) 练习:课本P49练一练第三题学生独立完成后,归纳小结。 (设计意图:对被除数小数点移位后补“0”的方法,教师可作适当点拨。学生试做后先不急于讲评,让他们对照教材中的两个例题,启发学生观察、比较两道例题的不同点与计算时的注意点。引导学生分析、比较,逐步抽象出移位的方法。让学生在充分积累经验的基础上归纳出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计算法则,会收到水道渠成的效果) (三)展开练习深化认识 1、(1)不计算,把下面各式改写成除数是整数的算式。 (2)下面各式错在哪里,应怎样改正? 2根据10.440.
14、725=14.4,填空: (1)104.47.25=( );(2)1044()=14.4; (3)( )0.0725=14.4;(4)10.447.25=(); 9 (5)1.0440.725=( );(6)1.0447.25=( )。 3(3)选出与各组中商相等的算式。 A.4.830.7 B.0.2250.15 4837 0.4837 48.37 22515 2.2515 22.515 4口算: 1.20.3= 0.240.08= 0.150.01= 2.84= 2.60.2= 4.64.6= 3.80.19= 2.50.05= (设计意图:旨在通过各种形式的练习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巩固法则
15、,强化重点,突破难点) (四)回顾总结 思考: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应怎样计算?讨论得出(填空):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计算法则是: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先移动()的小数点,使它变成();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被除数的小数点也( )移动( )(位数不够的,在被除数的( )用“0”补足);然后按照除数是()的小数除法进行计算。看书P46-49,划出重点词语。 板书设计(略) 教学反思 10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教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除数是小数的除法” 即一个数除以小数
16、,是小学数学第九册的重点知识之一。本节课的重点是: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时小数点的移位法则。其关键是根据“除数、被除数同时扩大相同的倍数,商不变”的规律,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进行计算。 我在教学这节课时,主要是让学生把新知转化成旧知,从而达成知识的系统性,为了让学生能自主探索,形成思维的碰撞,在教学中尝试放手,再次计算,反思总结等方式,虽有新课标的味道,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同样也出现了许多的问题,谈一谈自己的几点感受: 1、有针对性的复习,复习商不变的规律以及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计算方法,为学生自主探索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计算方法做好充分的铺垫。 2、从学生的思维实
17、际出发,激发探索知识的愿望。教学要越贴近学生的实际,就越需要学生自己来探索知识,包括发现问题,分析、解决问题。在引导学生感受算理与算法的过程中,放手让学生尝试,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并适时调动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方法,然后让 11 学生自己去比较方法的正确与否,简单与否。这样学生对算理与算法的理解用自己的思维方式,既明于心又说于口。 3、形式多样的巩固练习使学生更牢固地掌握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专项练习使学生更清楚的知道被除数和除数要扩大多少倍应该由除数来决定。 4、遇到课堂中学生分析问题或解决问题出现错误时,比如当学生讨论怎样转化7.984.2,交流时受到第一位学
18、生错误发言的影响,后面发言的几位学生明显在随意猜测,出现了多种方法,这种情况是之前几次试教时未出现的。当时这种情况发生后,教师针对这种情况,是批评、简单否定还是鼓励大胆发言、各抒己见,我的方法是逐个让学生说想法,再逐个排除,花了不少的时间,而且教师还是有引导学生的嫌疑。反思如果学生出现这样的状况,老师应还是把问题抛给学生:问这几种想法是否都正确呢?通过讨论,让学生自己发现错误,验证错误,学生对自己的方法等于进行了一次自我否定。这样对教学知识的理解就比较深刻,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而且学生通过对自己提出的问题,分析或解决的问题提出质疑,自我否定,有利于学生促进反思能力与自我监控能力。 5、另外
19、还有自己的一些想法:在转化7.984.2后,学生有两种想法:一种是转化成79.842,另一种是转化成798420,其实这两种方法都可以, 12 在这里问哪种更简单?为时太早。我是设计了一题:0.210.025,因为根据学生的思维倾向,一种根据被除数转化,一种根据除数转化,通过这题的转化,让学生意识到根据被除数转化,有时能把除数转化成整数,也就是我们已经能解决的问题,有时不能把除数转化成整数,也就不能解决这个问题,自然而然的想到方法的择优,那就是根据除数来转化。通过导师点评后,我的想法是:在两种转化方法揭示后,先出示: 1.5427420.3这样的题,让学生用两种方法转化,让学生感受到根据被除数
20、转化计算时会比较复杂,从而先来择优,再通过0.210.025这题,来达到转化方法的统一。 推荐第2篇:小数除法教学设计 特级教师王凌小数除法的课堂实录与评析 (2023-01-22 08:00:00) 转载 标签: 分类: 备课室优课点评辨课实录 思考能力 深刻理解 理念 层次 课堂实录 杂谈 计算课的教学一直以来是数学教学中的一大难题,以怎样的模式来上好计算课,教者们都在努力探索实践着。一次活动中初识了南京的特级教师王凌,他的一节小数除法的计算课教学让我耳目一新。 【课堂全景】 一、情境问题导入 师:同学们,有没有买过东西呢。那在买东西时顾客经常讨价还价,下面讲一个关于还价的真实的事情: 商
21、贩在卖苹果,一个顾客问:老板,多少钱一斤? 商贩说:一块五一斤 顾客说:“太贵了,这样吧。5块钱3斤卖不卖?” 听到这里,你有什么想法? 小贩想都没有想,说不卖。 师:大家有没有听出什么好笑的? 生:没有 师:大家再听一遍了。 生得出,一斤1.5元,3斤就是31.5=4.5(元),只要4.5元就行了。5元就比4.5元还要多。 师:类似这样的购物问题,既可以用小数乘法解决问题,也可以用小数除法解决问题,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小数除法。 (揭示并板书课题。) 评析:课伊始,王老师就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场景引入,这样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通过这一活动的场景的学习,使学生更数学生活中处处是数学,
22、数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中。 二、探索新知、旧知迁移 1、师:像刚才这类购物情况下,其实在我们生活中很多很多,请看(电脑出示情境图)这里面的情境。根据图中的对话,你了解了那些信息呢? 生:我可以算出四盒牛奶一共多少钱。 师:怎么算。 师:我有2元,能不能买一盒牛奶呢? 生:能,6.8除以4。 师:我们可以先估算一下吗? 生:1元多。 师:你是怎么估算的? 生:因为6除以4,应该商是1元多。 出示:买3块月饼8.7元,平均每块月饼几元多一些? 买5条同样的牙膏共用52.5元,每条牙膏几元多一些? 学生说如何估算。 评析:在这一环节中,王老师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并从中提出一些问题,并利用自己已有的认知基
23、础,用估算的方法进行计算,教师适时给予指导,让学生形成估算的技巧。 2、师:刚才我们的知道2元可以买一盒的呢?但还要找钱的,要知道找多少钱,必须先算出什么? 师:那6.84是小数除法,你学过吗?: 生:没有 师:那你能自己想办法算出6.84的商吗? 学生试做。 让做好的两位同学上台板演。 出现在余数有加点的,还有一种没有加点的。 比较这种算式有没有不一样。 生:一个有点,一个没有点。 师:2.8表示多少? 生:6除以4余下的。应该是2.8元。 师:2.8除以4,你是想成了多少? 生:28除以4。 没有点的同学,你上来说一说。 师:你这个28表示什么? 生:就是28角。 师:这两种都是28角,那
24、哪一种比较科学一些呢? 生:第一种。 师:第一种结果是1.7,这里为什么要加小数点? 生:结果17是17角,因为要用元做单位,所以要加小数点。 师:你们确性这个1.7元是对的吗?如果有人怀疑,怎么办? 生:验算 学生口头验算 评析:在这里,王老师自然的过渡,使学生进入了小数除法的认知学习过程中来。王老师在这个过程中,并没有直接讲授知识,而是让学生通过尝试计算来解决问题,利用旧知迁移、并通过比较、优化、验证等过程,使学生初步掌握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从而提高学生解决小数除法的计算能力。 3、师:刚才我们在做这道小数除数时,分别是以元和角的单位来计算的。其实不用元和角我们也可以来计算的。因为小数当中
25、就有单位,大家请看。 88其实就是由8个一与8个0.1组成的。 说说884的组成。 出示88473 学生自己借助小数单位,来算一算88473 学生动手算,让一位同学板演 师:做对的,举一举手。 师(指第一步算完余下的数和十分位上的8组成的28):这里的28,表示什么? 生:28个0.1 师(指商在十分位上的9):9表示什么? 生:表示9个0.1 师(指第二步余下的14):14表示什么? 生:14个0.01,依然说一说。 最后再问,商这里为什么要加小数点? 师:刚才我们是用元单位时,所以要加上小数点。这里你能用计数单位来说一说吗?小组内说一说。 师:谁说一说。 生:整数部分除以整数,因为整数部分
26、是以个为单位的,所以最后的单位应该还是个。 师:还要注意一下,在计算时,商的小数点要与下面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师:大家想一想,小数除法与整数计算方法一样吗? 生:一样的。 师:有什么不一样的吗? 生:要注意在商里加上小数点。 师:现在会做了吗? 生:会 评析:在学生初步掌握了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之后,王老师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索小数除法的算理,并在王老师的引导下,通过观察、思考、辨析、总结等形式使学生深刻理解了小数除法的算理,掌握了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也提高了学生解决小数除法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巩固深化、拓展练习 1、师:好了,练习纸打开,做第一条练习。学生独立完成。 与屏幕较一下, 9426=
27、157 94.26=15.7 87647=1252 876.47=125.2 师:如果你只算一个,能不能猜第二个呢? 生:能,只要看被除数的小数点就可以了。 师:看被除数的小数点,想什么? 生:想商的小数点。 2、出示练习题。 3、出示改错题。 师:这两道小数点没有加,应该是多少呢? 师:现在你们理解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了吗? 4、师:下面我要给你看一个人。她是谁? 生:杜丽 师叙述杜丽决赛的情况 师:最后五枪打出了52.5环的成绩,你能计算出它平均每枪打多少杯吗? 学生独立计算。 5、出示超市屏幕 两种规格的牙膏售价情况如下:如果买3支小牙膏,售价是8.7元,如果买4支小牙膏,售价10.8元。
28、购买哪种牙膏比较合算。 师:会算吗? 请大家做课堂练习的第三项。 师:买那种牙膏更上算? 生:四支的, 师:为什么 生回答单价低。 评析:在学习了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以后,王老师设计了一些有层次性的练习,让学生通过基础计算、改错、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层层递进,学生在这一系列的巩固练习中,进一步加深了对小数除法算理的理解、也巩固了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的掌握。 四、课堂总结、考查练习。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谁能说说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是怎样的?需要注意什么? 师:通过上面的练习看来小数的除法在生活中还是非常有用的。为了更好的掌握小数除法,我们再来做一道题好不好?大家将练习纸打开,直接做在练习纸上。 学
29、生练习 评析:在课即将结束之际,王老师及时引导学生对今天所学知识进行了回顾总结,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梳理,找出需要注意的问题。并带着这样的认识进行下面的练习,把所学知识的热情延续下去。 【总评】 听完王老师的这一节课,我有了一些感受: 1、“情境”使计算充满生机。 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是新课程倡导的课改理念。在这节课的开始,王老师就设计了学生熟悉的“买东西”情境,让学生置身现实真实情境中去探索知识,自然而然地引出了小数除法的学习。 2、“知识技能”在分析对比中落实。 小数除法这个内容的知识技能目标是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掌握小数除法的一般计算方法。而这个内容与整数除法密切联系。王老师
30、在教学中并没有直接讲授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而是让学生通过尝试计算,然后引导学生从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智慧地运用对比的方法,自然地将小数除法的知识嵌入了知识结构中来。 3、“练习”在递进的层次中进行。 为了让学生巩固新知识,王老师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练习内容,按不同的层次、循序渐进地安排学生进行适量的练习。让学生从单一练习到综合应用、简单应用到灵活应用的练习过程中深化提高,培养了学生的基本的思考能力。 分享 【51Test.NET-二年级记事作文:贴鼻子游戏300字】 今天,在作文课上,杨老师带我们玩有趣的贴鼻子游戏,田雨冉第一个上去画,她慢慢走到讲台桌前,戴上眼罩在原地转了几圈,开始画鼻
31、子。同学们有的开始尖叫,有的咧开嘴笑田雨冉刚画完,同学们就开始哈哈大笑起来!这时,田雨冉摘下了眼罩,发现自己画歪了,也开心地笑了。 当我上去画时,一开始还弄不清方向,可是经过同学们的提示,我慢慢的弄清了方向,在头上画了一个又小又圆的鼻子。还有好多同学也上去画了,也有些同学很遗憾,没有上去画。这个游戏很好玩,如果你想玩,可以在家里试一试哦! 推荐第3篇:小数除法教学设计 小数除法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 使学生理解并能够运用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发则; 2 能够运用计算法则进行简单的计算,增强学生的数感; 3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注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教学重、难点: 1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
32、的计算法则推导; 2 理解商的小数点为什么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课前准备: 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故事导入 熊猫妈妈买了3千克竹笋,用去7.2元;熊猫爸爸买了11千克竹笋,用去24.2元。谁买的便宜? 列式 7.23 24.211 二、明确目标,揭示课题 齐读课题后,问:你们想知道什么? (让学生提问题) 三、独立思考,自主探索 学生独立完成 7.23 的竖式计算。 四、小组讨论,突破难点 1、 余数写成12好还是1.2好?为什么? 2、 商是24还是2.4,对此,你又什么理解? 五、全班交流,深化难点 学生普遍交流。 教师强调:商的小数点要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其它的,与
33、整数除法的计算 法则相同。 六、质疑问难,巩固提高 1、巩固练习 9.426 747.614 9.4.26 74.7614 2、熊猫纠错题 3、 联系实际 3本数学书值11.55元,照这样计算,我们全班同学的数学书一共值多少元? 七、共同归纳,谈论收获 师:同学们,你们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让学生尽情地说) 推荐第4篇:小数除法教学设计 小数除法 第3课时 练习课 教学设计 授课班级:五年级 授课人:何晓霞 授课时间:2023.9.20 学习目标: 1.掌握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会用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3.使学生体会小数除法在实际生活中的
34、应用,发现数学的魅力,增加学生学习数学积极的学习态度。 学习重点:会用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学习方法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教学环节: 一、热身练习,开门见山 二、强化练习,尝试探究 知识点1: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复习计算方法) 导学 -检测 知识点2:除到被除数的末位仍有余数的计算方法。(复习计算方法) 导学 -检测 知识点3:被除数的整数部分不够除的计算方法。(复习计算方法) 导学 -检测 三、拓展练习,质疑问难 1.下面各题的商哪些是小于1的?用“ ”勾出来。 2.根据知识点判断正误。 3.列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 四、提升能力,深化运用 五、回顾小结,畅
35、谈收获 推荐第5篇:小数除法教学设计 小数除法教学设计 刘桂君 1教学设计学科名称:人教版课标小学数学五年级小学数学上册小数除法 2所在班级情况,学生特点分析:学生基础知识不是很扎实,需要在基础知识上多下功夫,以便更好地接受新知识。 3教学内容分析:一个数除以小数”即“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九册的重点知识之一。本节教材的重点是: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时小数点的移位法则。其关键是根据“除数、被除数同时扩大相同的倍数,商不变”的性质,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 4、教学目标: (1)、理解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的方法。 (2)、掌握除数是小数
36、的小数除法的方法。 5教学难点分析:除数扩大几倍,被除数也要扩大几倍。 6教学课时:一课时 7、教学过程: A、准备题: 计算:0.459 12.255 B、引入新课: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小数的除法。 C、讲授新课: 例 6:一根钢筋长3.6米,如果把它截成 0.4米长的小段。可以截成几段? 1、要求学生用自己想的方法独立完成。(有两种可能) a、3.6米 = 36分米 0.4米 = 4分米 36 4 = 9 (段) b、3.6 0.4 = 9 (段) 2、说一说两题的解题思路。 3、你从以上两种方法计算中,你觉得这两种方法有什么共同点? 4、说一说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可以怎么算? 师生小结:除数
37、是小数的除法,先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再计算。 例 7 : 0.065 0.05 = 1、除数是 0.05 ,在计算中该怎么办? 2、学生独立计算,一生板演。 3、让学生说说解题过程。 4、讨论:商的小数点要和什么对齐? 8课堂练习: 0.72 0.4 0.096 0.8 0.051 0.03 1、先说一说把每题除数转化整数的除法。 2、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 3、学生讲评,说一说错的原因。 9作业安排:P32 口算训练 第二题 (2)、P - 32 第三题第一排。 11 自我问答:在口算过程中,因注意哪些方面?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与除数是整数除法有什么不同? 推荐第6篇:小数除法教学设
38、计 小数除法教学设计 蕲春县第二实验小学:马西平 五年级(上册)第9394页例 5、“试一试”、练习题15 教学目标 1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自主构建、理解小数的除法计算法则,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使学生在经历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转化思想的价值,感受数学思考的严谨性。 3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设疑导入 谈话:同学们,我们学习了小数的加、减、乘以及小数除以整数的除法,今天我们继续研究有关小数的计算。 (出示场景图)在动物乐园里有两只蜗牛欢欢、乐乐正在树林里游戏呢,我们一起去瞧瞧!(呈现:欢欢每小时爬行3米,一共爬行6.12米;乐乐每小时
39、爬行4.2米,一共爬行7.98米。) 提问:要知道谁爬行的时间少一些?要先求什么?怎样列式呢?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6.123,7.984.2。 再问:你能估计一下,他们各自的时间大约是多少吗? 谈话:它们爬行的时间到底是多少呢,还需要进行精确的计算。先请大家算出欢欢爬行的时间。 学生练习后,提问:怎样计算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谈话:那么,怎样求出乐乐的爬行时间呢? 引导:7.984.2和我们以前学过的小数除法算式有什么不同? 揭示课题:除数是小数的除法。 二、合作交流,探索方法 1探索计算7.984.2的思路。 谈话: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是我们遇到的新问题,能不能把它转化成我
40、们以前学过的知识来解决呢?先请同学们想一想,然后在小组里互相说一说。 学生在小组里活动,教师巡视。 学生中可能出现以下两种情况: (1)分别把7.98米和4.2米转化成用“分米”作单位的数量,再进行计算; (2)分别把7.98米和4.2米转化成用“厘米”作单位的数量,再进行计算。 交流第一种思路时,提问:把“米”作单位的数转化成把“分米”作单位的数,就是把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10。这样就把除数是小数转化成了怎样的除法?(相机板书:7.984.279.842) 交流第二种思路时,提问:把“米”作单位的数转化成“厘米”作单位的数,就是把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100。这样就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了怎样的
41、除法?(板书:7.984.2798420) 讨论:上面的两种思路有什么共同的地方?(板书:除数是小数除数是整数) 追问:这两种转化都是可以的,这样转化的依据是什么? 师:在数学学习中当面对一个新问题时,我们往往把新问题转化成会解答的旧问题,从而解决新问题。由此看来,转化是我们解决问题的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 2探索竖式计算的过程。 谈话:通过大家的努力,我们已经把要研究的新问题转化成了自己熟悉的旧问题。那么,怎样用竖式算出结果呢? 提问:如果把7.984.2转化成除数小数的除法,就要把被除数和除数的小数点都向右移动几位?为什么这时的被除数是79.8?(板书) 再问:如果把7.984.2转化成整数
42、除法,就要把被除数和除数的小数点都向右移动几位?为什么这时的除数是420?(板书) 要求: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一个竖式,算出结果,并和同学交流。 指两名学生板演,评讲并反馈选择每种解法的人数。 提问:转化成798420也是可以算的,为什么选择这种转化方法的人很少呢? 师: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我们一起再来把7.984.2竖式的转化、计算过程在眼前展示一遍。你觉得在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是什么? 三、练习巩固,深化拓展 1专项练习。 出示:把下列除法式子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并想一想商的小数点的位置。 让学生说一说每一道题可以转化成怎样的除法算式,商的小数点在哪里。 2改错练习。 出示:下面计算的对
43、吗?把不对的改正过来。 引导学生结合估算判断正误,并改正。 师:计算时也可以先通过估算看看商大致一个怎样的范围,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计算正确率。 3先估再算。 谈话:下面各题,请同学们先估一估、再计算,看谁能把每一道题都算对。 出示: 5.761.8 7.050.94 0.6724.2 学生练习后,组织反馈。 【说明:估算是提高计算正确率的有效方法之一。上面的环节留给学生足够的思维空间,在判断、改错、计算的同时,将估算、验算等方法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反思能力,获得良好的数感,又有利于学生逐步养成把估算、计算、检验相结合的良好习惯,从而提高计算水平与能力。】 4总结计算方法。 提问:“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可以怎样计算?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5拓展练习。 (1)比一比,看谁算的既快又正确。 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