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讲座复习进程.ppt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66078494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PPT 页数:44 大小:3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讲座复习进程.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讲座复习进程.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讲座复习进程.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讲座复习进程.ppt(4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知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讲座识讲座一、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背景一、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背景和意义和意义l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从世界范围看,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从世界范围看,目前每年有目前每年有100多万人死于自杀,我国每多万人死于自杀,我国每年有年有28万人自杀身亡,平均每两分钟就万人自杀身亡,平均每两分钟就有一人死于自杀有一人死于自杀,自杀未遂数量则是这个自杀未遂数量则是这个数字的数字的1020倍,也就是说,每年有倍,也就是说,每年有200多万人有过自杀行为,是全球自杀者总多万人有过自杀行为,是全球自杀者总数的五分之一。数的五分之一。l2020年以前全球儿童精神

2、障碍会增长年以前全球儿童精神障碍会增长50%,成为最主要的,成为最主要的5个致病、致死和致残原因。个致病、致死和致残原因。l在在17岁以下的儿童青少年中,至少有岁以下的儿童青少年中,至少有3000万人受到各种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的困扰。万人受到各种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的困扰。据估计有据估计有30%会发展为成人注意缺陷多动会发展为成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并且成年早期的犯罪、酒瘾、吸毒、障碍,并且成年早期的犯罪、酒瘾、吸毒、反社会人格障碍率是普通人群的反社会人格障碍率是普通人群的5至至10倍。倍。l在各大城市综合医院门诊病人中,约有在各大城市综合医院门诊病人中,约有70%至至80%的人所患疾病与心理社会

3、因素有关。的人所患疾病与心理社会因素有关。l有有6位获诺贝尔奖的华裔科学家指出,位获诺贝尔奖的华裔科学家指出,中国大陆的教育存在弊端中国大陆的教育存在弊端心理压力心理压力太大。太大。“没有任何一种灾难能像心理危没有任何一种灾难能像心理危机那样带给人们持续而深刻的痛苦。机那样带给人们持续而深刻的痛苦。”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l1、心理健康是社会进步的标志,、心理健康是社会进步的标志,也是社会进步也是社会进步的需要。的需要。l2、关注心理健康也是新课改的需、关注心理健康也是新课改的需要。要。二、心理健康的基本概念二、心理健康的基本概念l(一)什么是心理健康(一

4、)什么是心理健康1.“健健康康不不仅仅仅仅是是没没有有疾疾病病或或是是不不虚虚弱弱,而而是是身身体体、精精神神的的健健康康和和社社会会适适应应良良好好的的总总称。称。”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这这里里所所说说的的“精精神神的的健健康康和和良良好好的的社社会会适适应能力应能力”就是指就是指心理健康心理健康。心心理理健健康康,一一般般是是指指人人的的智智力力正正常常,情情绪绪良良好好,个个性性健健全全,能能适适应应环环境境,人人际际关关系系协协调,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标准的心理状态。调,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标准的心理状态。l(二)心理健康的标准(二)心理健康的标准1.智力正常智力正常2

5、.情绪稳定、心境乐观情绪稳定、心境乐观3.意志健全、行为协调意志健全、行为协调4.注意力集中注意力集中5.完整统一的人格完整统一的人格6.积积极极向向上上、面面对对现现实实,有有较较好好的的社社会适应能力会适应能力7.适度的反映能力适度的反映能力8.心理特点与实际年龄相符心理特点与实际年龄相符9.有正确的自我认知有正确的自我认知10.创造性、成就感创造性、成就感(四)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四)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1生理因素生理因素(1)遗传)遗传(2)母亲的异常分娩)母亲的异常分娩(3)生理疾病和外伤、中毒等因素的影响)生理疾病和外伤、中毒等因素的影响2心理社会因素心理社会因素(1)早期教育与家庭

6、环境)早期教育与家庭环境A家庭的自然结构对个体的影响。家庭的自然结构对个体的影响。B不良的家庭人际关系对个体的心理健不良的家庭人际关系对个体的心理健康发生不良影响。康发生不良影响。C家庭的教养方式也会对个体的心理健家庭的教养方式也会对个体的心理健康产生影响。康产生影响。l指责中指责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容易长大的孩子,将来容易怨天尤人怨天尤人。l敌对中敌对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容易长大的孩子,将来容易好斗逞勇好斗逞勇。l恐惧中恐惧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容易长大的孩子,将来容易畏首畏尾畏首畏尾。l怜悯中怜悯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容易长大的孩子,将来容易自愿自艾自愿自艾。l嘲讽中嘲讽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容易长大的孩

7、子,将来容易消极退缩消极退缩。l嫉妒中嫉妒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容易长大的孩子,将来容易勾心斗角勾心斗角。l羞辱中羞辱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容易长大的孩子,将来容易心怀内疚心怀内疚。l容忍中容忍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必能长大的孩子,将来必能极富耐性极富耐性。l鼓励中鼓励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必能长大的孩子,将来必能充满自信充满自信。l赞美中赞美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必能长大的孩子,将来必能心存感恩心存感恩。l嘉许中嘉许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必能长大的孩子,将来必能爱人爱己爱人爱己。l接纳中接纳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必能长大的孩子,将来必能心胸广大心胸广大。l认同中认同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必能长大的孩子,将来必能掌握目标掌握

8、目标。l分享中分享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必能长大的孩子,将来必能慷慨大方慷慨大方。l诚实中诚实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必能长大的孩子,将来必能维护正义维护正义。l友善中友善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必能长大的孩子,将来必能充满爱心充满爱心。l祥和中祥和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必有长大的孩子,将来必有平和心境平和心境。(2)学校环境)学校环境 教师的心理问题主要集中在教师的心理问题主要集中在6个方面:个方面:自卑心态严重;自卑心态严重;嫉妒情绪突出,在职务提拔等方面互相嫉妒情绪突出,在职务提拔等方面互相 猜疑;猜疑;虚荣心理明显;虚荣心理明显;焦虑水平偏高;焦虑水平偏高;性格忧郁孤僻;性格忧郁孤僻;逆反心理较强。逆反心

9、理较强。(3)“应激应激”和生活事件和生活事件“应应激激”一一词词最最初初含含义义是是指指“物物理理上上的的张张力力或或压压力力”。心心理理学学指指各各种种各各样样的的紧张刺激所引起的生理、心理的反应。紧张刺激所引起的生理、心理的反应。(4)大众传播媒介的不良影响)大众传播媒介的不良影响。社会生活事件评定量表社会生活事件评定量表三、怎样解决教师的心理问题三、怎样解决教师的心理问题1.教师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教师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1)工作繁重,心理压力大)工作繁重,心理压力大(2)教育体制改革引入竞争机制对)教育体制改革引入竞争机制对 教师的挑战教师的挑战(3)价值体系的多元化带来的惶惑)价值体

10、系的多元化带来的惶惑(4)教师交际范围狭窄,生活单调,)教师交际范围狭窄,生活单调,人际关系紧张人际关系紧张(5)教师普遍缺乏心理学知识)教师普遍缺乏心理学知识2.教师自我心理保健的方法教师自我心理保健的方法(1)注意心理调节,确保心理平衡)注意心理调节,确保心理平衡健康人的标志:健康人的标志:有力的心脏;有力的心脏;聪明的头脑;聪明的头脑;强健的体魄;强健的体魄;充沛的精力;充沛的精力;美好的心境;美好的心境;有序的生活。有序的生活。错误的思想方法有以下几种表现:错误的思想方法有以下几种表现:任意推断。任意推断。选择地概括。选择地概括。过度引申。过度引申。夸大或缩小。夸大或缩小。全部肯定或者

11、全部否定。全部肯定或者全部否定。把间接的原因当成直接原因。把间接的原因当成直接原因。(2)关心自己,善待自己)关心自己,善待自己处逆境时比于下,心怠荒时思于上。处逆境时比于下,心怠荒时思于上。(3)给自己做好社会定位)给自己做好社会定位(4)扩大交往,丰富生活)扩大交往,丰富生活(5)要用积极的心态对待生活)要用积极的心态对待生活放弃一些利益,放弃一些追求,放弃一些利益,放弃一些追求,放弃一些仇恨,放弃一些荣誉放弃一些仇恨,放弃一些荣誉。l1.中小学生情绪发展的特点中小学生情绪发展的特点小学生情绪发展的特点小学生情绪发展的特点l情感的内容不断丰富。情感的内容不断丰富。l情感的深刻性不断增加。情

12、感的深刻性不断增加。l情感更加富有稳定性。情感更加富有稳定性。l(2)初中生的情绪发展特点初中生的情绪发展特点l情绪活动具有外露性。情绪活动具有外露性。l情绪体验具有迅速性。情绪体验具有迅速性。l情绪活动具有两极性。情绪活动具有两极性。四、中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四、中小学生的心理特征2.中小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特点中小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特点小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趋势小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趋势l小小学学一一年年级级到到三三年年级级,处处于于上上升升时时期。期。l小学三年级到五年级处于平稳阶段。小学三年级到五年级处于平稳阶段。l小小学学五五年年级级到到六六年年级级,又又出出现现第第二二个上升期。个上升期。(

13、2)初中生的自我意识的发展特点初中生的自我意识的发展特点初中生时期是自我意识的主观化时期,初中生时期是自我意识的主观化时期,是自我意识开始逐渐成熟期,进入心理自是自我意识开始逐渐成熟期,进入心理自我的时期。在这一阶段中,学生的个性逐我的时期。在这一阶段中,学生的个性逐渐形成,能以他自己的倾向和价值观、世渐形成,能以他自己的倾向和价值观、世界观去对待社会,处理问题,实现各自的界观去对待社会,处理问题,实现各自的人生价值。一般来说,到了青年期,自我人生价值。一般来说,到了青年期,自我评价能力已经接近成熟,能够比较全面地评价能力已经接近成熟,能够比较全面地对自己和别人作出评价。对自己和别人作出评价。

14、l3.中小学生人际关系的发展特点中小学生人际关系的发展特点l(1)同伴交往)同伴交往l小学儿童的同伴交往有几个基本特点:小学儿童的同伴交往有几个基本特点:l与同伴交往的时间更多,交往形式更复杂。与同伴交往的时间更多,交往形式更复杂。l在同伴交往中传递信息的技能增强。在同伴交往中传递信息的技能增强。l儿童更善于利用各种信息来决定自己对他儿童更善于利用各种信息来决定自己对他人所采取的行动。人所采取的行动。l儿童更善于协调与其他儿童的活动。儿童更善于协调与其他儿童的活动。l儿童开始形成同伴团体。儿童开始形成同伴团体。l初中生选择朋友的标准主要包括几个方面初中生选择朋友的标准主要包括几个方面l有共同的

15、知趣和追求。有共同的知趣和追求。l有共同的苦闷和烦恼。有共同的苦闷和烦恼。l性格相近。性格相近。l在许多方面能相互理解。在许多方面能相互理解。l随着身体的发育和第二性征的出现,初中生逐渐随着身体的发育和第二性征的出现,初中生逐渐开始意识到同伴的性别问题,并对异性发生兴趣,开始意识到同伴的性别问题,并对异性发生兴趣,或者在异性同伴面前表露出漠不关心,或者在言或者在异性同伴面前表露出漠不关心,或者在言行中表现出对异性同伴的轻视,或者以一种不友行中表现出对异性同伴的轻视,或者以一种不友好的方式攻击对方。到了初中后期,男女生之间好的方式攻击对方。到了初中后期,男女生之间逐渐开始融洽相处,并且在大多数男

16、生与女生心逐渐开始融洽相处,并且在大多数男生与女生心中都会有一位自己喜爱的异性朋友。中都会有一位自己喜爱的异性朋友。(2)亲子交往)亲子交往 l 进入小学后,父母仍然是儿童的主要交进入小学后,父母仍然是儿童的主要交往对象,随着儿童独立性和批判性的不断增往对象,随着儿童独立性和批判性的不断增强,小学生儿童与父母的关系从依赖走向自强,小学生儿童与父母的关系从依赖走向自主,从对成人权威的完全信服到开始表现富主,从对成人权威的完全信服到开始表现富有批判性的怀疑和思考。有批判性的怀疑和思考。l 进入青春期后,随着独立意识和反抗心进入青春期后,随着独立意识和反抗心理的产生,初中生与父母之间的关系发生微理的

17、产生,初中生与父母之间的关系发生微妙的变化,他们进一步减少了对父母的依赖,妙的变化,他们进一步减少了对父母的依赖,增加了反抗性情绪。增加了反抗性情绪。(3)师生交往)师生交往刚上小学时,对教师充满崇拜和敬畏刚上小学时,对教师充满崇拜和敬畏。初中生从不盲目接受任何一位教师。初中生从不盲目接受任何一位教师。他们对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的评价,并且在他们对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的评价,并且在心目中总有一两个较为钦佩的教师。初中心目中总有一两个较为钦佩的教师。初中生所喜爱的教师一般具有以下特点:知识生所喜爱的教师一般具有以下特点:知识渊博,授课水平高,热情和蔼,关心学生渊博,授课水平高,热情和蔼,关心学生的成长,

18、有朝气。的成长,有朝气。五、中小学生常见的心理疾病及其防治五、中小学生常见的心理疾病及其防治(一)人格障碍问题(一)人格障碍问题 1.自卑自卑(1)自卑的表现及其危害 表现:表现:自我评价过低,自己瞧不起自己。自我评价过低,自己瞧不起自己。危害:危害:引起其他心理障碍,几乎所有的引起其他心理障碍,几乎所有的心理障碍都与自卑感有关;心理障碍都与自卑感有关;容易销蚀人的斗志;容易销蚀人的斗志;自卑的情绪长期笼罩的人,还会诱发许多自卑的情绪长期笼罩的人,还会诱发许多生理失调和病变,最明显的是对心血管系统生理失调和病变,最明显的是对心血管系统和消化系统有不良影响。和消化系统有不良影响。(2)自卑形成的

19、原因)自卑形成的原因没有形成成熟的自我概念而导致自卑。没有形成成熟的自我概念而导致自卑。生活中的挫折导致自卑。生活中的挫折导致自卑。身体上的缺陷身体上的缺陷导致自卑导致自卑。(3)自卑的预防和调试)自卑的预防和调试案例介绍案例介绍:蓝某,女,蓝某,女,9岁,小学三年级岁,小学三年级(4)班学生。学习成绩班学生。学习成绩一般,不够稳定。性格内向,胆子小,害羞。在学一般,不够稳定。性格内向,胆子小,害羞。在学校里,很少与老师、同学们交谈,老师找她谈话,校里,很少与老师、同学们交谈,老师找她谈话,她一声不吭,面无表情。上课时无精打采,眼睛无她一声不吭,面无表情。上课时无精打采,眼睛无神,对什么事情总

20、是提不起兴趣。平时独来独往,神,对什么事情总是提不起兴趣。平时独来独往,爱在一旁观看别人的活动,自己很少参加。她家庭爱在一旁观看别人的活动,自己很少参加。她家庭生活比较贫困,因而有点自卑。父母为个体户,文生活比较贫困,因而有点自卑。父母为个体户,文化程度不高,对孩子不够重视,父母忙着为生计奔化程度不高,对孩子不够重视,父母忙着为生计奔波,而忽略了与孩子的内心交流,她终日闷闷不乐,波,而忽略了与孩子的内心交流,她终日闷闷不乐,从来没有看见她脸上有笑容。从来没有看见她脸上有笑容。案例分析:案例分析:蓝某性格内向,寡言少语,不愿主动与人交蓝某性格内向,寡言少语,不愿主动与人交往,把自己封闭起来,因而

21、觉得生活了无意往,把自己封闭起来,因而觉得生活了无意趣,在情绪上以抑郁、悲伤为主要心境,在趣,在情绪上以抑郁、悲伤为主要心境,在意志行动上,表现为精神不振,不想动,遇意志行动上,表现为精神不振,不想动,遇事从消极方面进行归因,以悲观眼光看未来。事从消极方面进行归因,以悲观眼光看未来。其次,家庭环境不好,父母对她关心够,不其次,家庭环境不好,父母对她关心够,不重视感情沟通,使她缺少亲情。学习成绩也重视感情沟通,使她缺少亲情。学习成绩也不是很理想,常表现为自我评价低,对前途、不是很理想,常表现为自我评价低,对前途、希望看得非常悲观,自卑感随之产生。希望看得非常悲观,自卑感随之产生。辅导方法:辅导方

22、法:l1、经常会谈。不定期找蓝某交谈,对、经常会谈。不定期找蓝某交谈,对她表现出亲切,关怀的态度,并诚恳地她表现出亲切,关怀的态度,并诚恳地说明老师愿帮助她,使她产生信任感。说明老师愿帮助她,使她产生信任感。l2、设计心理问卷测试。由于蓝某不愿、设计心理问卷测试。由于蓝某不愿说话,一问三不答。根据其性格特征,说话,一问三不答。根据其性格特征,从她的家庭生活、学校生活、文娱活动从她的家庭生活、学校生活、文娱活动等各方面设计有针对性的心理问答,让等各方面设计有针对性的心理问答,让她参与测试。通过分析测试结果,全面她参与测试。通过分析测试结果,全面了解她的心理状况,做到心中有数。了解她的心理状况,做

23、到心中有数。l3、开展、开展“一帮一一帮一”活动。安排一个性格开朗,活动。安排一个性格开朗,能说会道,乐于助人的同学与她同桌能说会道,乐于助人的同学与她同桌,给同给同桌布置任务,让他每天与蓝某说五句话,桌布置任务,让他每天与蓝某说五句话,话题随意,并做好记录,及时反馈。通过话题随意,并做好记录,及时反馈。通过训练逐渐激发蓝某与人说话的欲望。训练逐渐激发蓝某与人说话的欲望。l4、指导交友,多参加各项集体活动。课外、指导交友,多参加各项集体活动。课外时间,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如丢沙包、时间,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如丢沙包、跳绳、邀请同学到家里参观小动物等活动,跳绳、邀请同学到家里参观小动物等活动,让

24、蓝某与大家一起参加,增进交流,使之让蓝某与大家一起参加,增进交流,使之体验到活动的乐趣,并感觉生活美好,友体验到活动的乐趣,并感觉生活美好,友谊可贵。谊可贵。l5、关注闪光点,多表扬,多鼓励。课、关注闪光点,多表扬,多鼓励。课堂上,尽量给蓝某表现的机会,对蓝堂上,尽量给蓝某表现的机会,对蓝某所取得的点滴进步进行夸张些表扬,某所取得的点滴进步进行夸张些表扬,使同学们羡慕她,接近她,让蓝某增使同学们羡慕她,接近她,让蓝某增加自信心,消除自卑感。加自信心,消除自卑感。l6、指导掌握学习方法。经常给她讲授、指导掌握学习方法。经常给她讲授解题思路,点拨难题,并做好方法的解题思路,点拨难题,并做好方法的归

25、纳、总结。让她学得轻松,使之对归纳、总结。让她学得轻松,使之对学习逐步产生兴趣。学习逐步产生兴趣。l7、保持书信或电话短信联系。让她把自己忧伤、保持书信或电话短信联系。让她把自己忧伤的事以文字形式发泄出来,以减轻心理压力。并的事以文字形式发泄出来,以减轻心理压力。并在回信过程中给予必要的心理辅导。教会她学会在回信过程中给予必要的心理辅导。教会她学会自我安慰,自我调节,遇到不愉快的事,应多从自我安慰,自我调节,遇到不愉快的事,应多从好的、积极的方面着想,保持开朗的情怀。鼓励好的、积极的方面着想,保持开朗的情怀。鼓励蓝某把自己高兴的事向知心朋友、老师、家长诉蓝某把自己高兴的事向知心朋友、老师、家长

26、诉说,让别人共享欢乐。通过通信,拉近与蓝某的说,让别人共享欢乐。通过通信,拉近与蓝某的距离感,给她营造一个轻松、愉快、平等的扭转。距离感,给她营造一个轻松、愉快、平等的扭转。l8、开发家庭环境中的支持力量。与家长保持联、开发家庭环境中的支持力量。与家长保持联系,争取得到家长配合,让家长对蓝某多施予爱系,争取得到家长配合,让家长对蓝某多施予爱心,从生活细节、学习方面入手,让她逐步感受心,从生活细节、学习方面入手,让她逐步感受到父母的浓浓暖意,体验到亲情的温暖。到父母的浓浓暖意,体验到亲情的温暖。2.冷热病冷热病边缘型人格异常边缘型人格异常l(1)冷热病的表现及其危害)冷热病的表现及其危害l表现:

27、表现:意识、情感和行为三个方面同意识、情感和行为三个方面同时不稳定。时不稳定。l危害:危害:有转化成精神分裂的危险。有转化成精神分裂的危险。l(2)冷热病的形成原因)冷热病的形成原因l自幼任性。自幼任性。l缺乏理智。缺乏理智。l意念障碍。意念障碍。(3)冷热病的预防和调适)冷热病的预防和调适l确立自己是群体中普通一员的观确立自己是群体中普通一员的观念。念。l加强自制力训练。加强自制力训练。l培养悔过之心。培养悔过之心。l突破意念障碍。突破意念障碍。l运用肌肉放松技术。运用肌肉放松技术。3.偏执偏执l(1)偏执的表现及其危害)偏执的表现及其危害l一种是狂妄型。表现为自负、傲慢、一种是狂妄型。表现

28、为自负、傲慢、爱争辩、好斗,对权力、地位有执着爱争辩、好斗,对权力、地位有执着的追求而又多疑过敏。的追求而又多疑过敏。l另一种是退萎型。表现为胆小怕事、另一种是退萎型。表现为胆小怕事、遇事退缩,常背地里切切私语,干事遇事退缩,常背地里切切私语,干事偷偷摸摸而又多疑过敏偷偷摸摸而又多疑过敏。(2)导致偏执的原因)导致偏执的原因 l早期失爱。早期失爱。幼年生活在不被信任、常被拒绝幼年生活在不被信任、常被拒绝的家庭环境之中。缺乏母爱,经常被指责和否定。的家庭环境之中。缺乏母爱,经常被指责和否定。l后天受挫。后天受挫。成长中连续地遭受生活打击,经成长中连续地遭受生活打击,经常遇到挫折和失败。如经常受侮

29、辱或冤屈。常遇到挫折和失败。如经常受侮辱或冤屈。l自我苛求。自我苛求。自我要求标准极高,并与自身存自我要求标准极高,并与自身存在某些缺陷之间构成尖锐的矛盾。但是从不公开在某些缺陷之间构成尖锐的矛盾。但是从不公开承认自身的某些缺陷。如个子不高、长相不出众、承认自身的某些缺陷。如个子不高、长相不出众、才能不突出等,其实,意识深层正为此自卑。才能不突出等,其实,意识深层正为此自卑。l处境异常。处境异常。某些异常的处境也使人偏执。如某些异常的处境也使人偏执。如没有学历的人,厌恶别人谈论学历,经济状况不没有学历的人,厌恶别人谈论学历,经济状况不好的人,回避谈论经济收入问题,单亲家庭的孩好的人,回避谈论经

30、济收入问题,单亲家庭的孩子,怕别人知道自己的家庭情况。子,怕别人知道自己的家庭情况。(3)偏执的预防和调适)偏执的预防和调适 l克服偏见。克服偏见。偏执的特点是偏于一点,不计其偏执的特点是偏于一点,不计其余,不看全面;偏于一时,不看过去,不看长远。余,不看全面;偏于一时,不看过去,不看长远。因此,必须培养自己辩证的思想方法,遇事重事因此,必须培养自己辩证的思想方法,遇事重事实,重证据,重逻辑,而不是凭主观随意和某种实,重证据,重逻辑,而不是凭主观随意和某种感受。感受。l培养爱心。培养爱心。对人、对世界、对生活的爱心。对人、对世界、对生活的爱心。l重组认知结构,克服自我束缚。重组认知结构,克服自

31、我束缚。通过拓展通过拓展自己的视野,改变原有的狭隘的自我观念。自己的视野,改变原有的狭隘的自我观念。l打掉深层次的自卑,扬起自信的风帆。打掉深层次的自卑,扬起自信的风帆。偏执的深层次根源在于自卑。因此,必须想办法偏执的深层次根源在于自卑。因此,必须想办法消除自卑。消除自卑。(二)学习心理障碍问题(二)学习心理障碍问题 l1.逃学逃学l(1)逃学的表现及其危害)逃学的表现及其危害l危害:危害:逃学不仅影响自己的正常学习,逃学不仅影响自己的正常学习,也干扰家庭的安宁,危害社会治安。也干扰家庭的安宁,危害社会治安。逃学生往往会成为社会犯罪团伙的成逃学生往往会成为社会犯罪团伙的成员。员。(2)逃学的原

32、因 l家长对孩子学习不重视是逃学最常见原因家长对孩子学习不重视是逃学最常见原因l学习困难,觉得在学校丢脸。因为学习不学习困难,觉得在学校丢脸。因为学习不好而逃学的人数最多。听不懂,学不会,还好而逃学的人数最多。听不懂,学不会,还经常成为老师、同学挖苦的对象。经常成为老师、同学挖苦的对象。l个别学生智力超常,感到在校个别学生智力超常,感到在校“吃不饱吃不饱”,单调乏味。单调乏味。l贪图享乐。贪图享乐。l心理性厌学。心理性厌学。(3)逃学的预防和调适 l重塑信心和希望。重塑信心和希望。l补上知识的链条。包括给他们补上知识的链条。包括给他们补课,帮助他们制订学习计划,补课,帮助他们制订学习计划,教给

33、他们学习方法。教给他们学习方法。l反复激励与强化。使他们体验反复激励与强化。使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到成功的快乐。2.厌学 l(1)厌学的表现及其危害)厌学的表现及其危害l表现:表现:把学习当成负担,听课不能把学习当成负担,听课不能专心致志,老惦记着玩点什么,没专心致志,老惦记着玩点什么,没有主动读书和学习的习惯。有主动读书和学习的习惯。l危害:危害:厌学会导致学习失败,直接厌学会导致学习失败,直接影响智力发育和能力提高。影响智力发育和能力提高。(2)厌学的原因 l错位的价值观念。错位的价值观念。l荒漠家庭的文化氛围。荒漠家庭的文化氛围。l教师、家长教育不当。教师、家长教育不当。l学习障碍。学

34、习障碍。(3)厌学的预防和调适 l案例介绍案例介绍l丁某,男,丁某,男,10岁,小学三年级学生。成绩岁,小学三年级学生。成绩较差,不遵守纪律,上课总是搞小动作,较差,不遵守纪律,上课总是搞小动作,注意力不集中。不肯写作业,常因不写作注意力不集中。不肯写作业,常因不写作业而旷课。常干扰同学上课,爱拿别人的业而旷课。常干扰同学上课,爱拿别人的东西,同学们不喜欢他。他自己抱着破罐东西,同学们不喜欢他。他自己抱着破罐破摔的态度,不接受同学的帮助。父母是破摔的态度,不接受同学的帮助。父母是个体经营者,无暇顾及他的学习,发现问个体经营者,无暇顾及他的学习,发现问题既态度粗暴,动辄出手。题既态度粗暴,动辄出

35、手。l案例分析案例分析l他不遵守纪律,干扰同学上课,爱拿同学的东西,他不遵守纪律,干扰同学上课,爱拿同学的东西,有的同学对丁某的屡教不改而排斥他,看不起他,有的同学对丁某的屡教不改而排斥他,看不起他,有的甚至讥讽和挖苦。这使他对班集体产生抵触有的甚至讥讽和挖苦。这使他对班集体产生抵触情绪,而不接受同学的帮助。情绪,而不接受同学的帮助。由于贪玩,完不成由于贪玩,完不成作业而旷课,又不愿意接受同学的帮助,学习成作业而旷课,又不愿意接受同学的帮助,学习成绩越来越差,导致恶性循环,没有了学习兴趣。绩越来越差,导致恶性循环,没有了学习兴趣。在学校中无法获得成功的体验,结果是自信的丧在学校中无法获得成功的

36、体验,结果是自信的丧失,从而丧失了对整个学校生活的兴趣。失,从而丧失了对整个学校生活的兴趣。l丁某的父母是个体经营者,工作时间和作息时间丁某的父母是个体经营者,工作时间和作息时间都不固定,少有时间顾及孩子的学习。可一旦发都不固定,少有时间顾及孩子的学习。可一旦发现孩子旷课或不完成作业,就态度粗暴,大打出现孩子旷课或不完成作业,就态度粗暴,大打出手。这种方式令丁某反感,产生逆反心理。手。这种方式令丁某反感,产生逆反心理。辅导方法l1、个别面谈。、个别面谈。l2、与家长沟通与协调。、与家长沟通与协调。l3、与丁某共同制定计划,对他作、与丁某共同制定计划,对他作出一些具体要求。出一些具体要求。l4、创造良好的环境。、创造良好的环境。l5、给予鼓励,重建自信心。、给予鼓励,重建自信心。结束!结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