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户与复式记账(2).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账户与复式记账(2).ppt(7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二章 账户与复式记账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 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的关系理解 会计要素和会计恒等式掌握掌握 账户结构、复式记账原理及借贷记账法的基础知识大学生活的花费与来源?l大学生的财产l现金l手机、MP3等l电脑l财产的来源l父母、亲戚给的l向亲戚朋友借的l自己赚的一个小问题一个小问题(续)对上述问题的回答,需要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l我们日常生活的开支和财产从哪里来的?l我们得到的“钱”又花在哪些方面?l我们得到的“钱”与我们日常生活的开支和财产有什么关系?第一节 会计要素会计要素的含义对会计对象进行基本分类形成的若干要素。若干要素。用于反映会计主体财务状况,确定经营成果的基本单位。静
2、态会计要素与动态会计要素。(一)、会计对象动态表现(一)、会计对象动态表现资金的筹集、资金的循环、周转和资金的退出资金的筹集、资金的循环、周转和资金的退出资金投入:资金投入:所有者与债所有者与债权人投入权人投入资金循环周转:资金循环周转:供应过程供应过程生产过程生产过程销售过程销售过程资金退出:资金退出:债务偿还债务偿还利润分配利润分配上交税金上交税金工业企业的资金运动工业企业的资金运动顺时针为资金运动方向顺时针为资金运动方向(二)、会计对象静态表现(二)、会计对象静态表现 对资金运动在某一瞬间相对静态的核算与监督,即资金运动的结果。补充交易(Accounting transactions)是
3、指发生在两个不同会计主体之间的价值转移。事项(Accounting events)主要指发生在会计主体内部各部门之间的资源的转移。经济业务经济业务即指那些发生在会计主体与会计主体之间或会计主体内部、导致各会计要素产生实际数量变化的经济活动。目前的习惯是将交易、事项,统称为“经济业务”1 1)资产的含义资产的含义 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并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并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益的资源。2)资产的特征)资产的特征 A A资资产产的的本本质质是一种经济资源B B资资产产的的成成因因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D
4、 D资资产产的的属属性性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C C 资资产产的的权权属属拥有所有权或控制了使用权资产资产一、资产3)资产的确认确认条件:与该资源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企业,即该资源有较大的可能直接或间接导致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流入企业;该资源的成本或者价值成本或者价值能够可靠地计可靠地计量量,即应当能以货币来计量。关键:判断是否存在未来经济利益关键:判断是否存在未来经济利益4)资产分类资产按流动性流动性可分为流动资产流动资产和非流动非流动资产资产A 流动资产概念及内容p流动资产是指企业可以在可以在1 1年内年内或者超过1年的一个营一个营业周期内业周期内变现或耗用的资产。
5、p流动资产主要包括:货币资金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及预付款项应收及预付款项l应收账款应收账款l应收票据应收票据l预付账款预付账款原材料原材料生产成本生产成本库存商品库存商品流动资产流动资产Text存货存货B 非流动资产包括的内容p包括有:长期资产、固定资产、商誉、无形资产、其他长期资产长期资产长期资产固定资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无形资产无形资产无形资产其他非流动资产其他非流动资产商誉商誉非流动资产 持有至到期投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投资性房地产、长期应收款、长期股权投资等非流动资产二、负债1)负债的定义 负债是指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预期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注意:注
6、意:负债的本质本质:是现在承担的经济义务或者责任负债的成因成因:是由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引起的负债的属性属性:负债的清偿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的流 出。负债的期限期限:债权人和负债到期日都可以合理的估计确定。2)负债的确认条件 与该义务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未来流出的经济利益能可靠计量3)负债的分类 按偿还期限长短可分为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流动负债:流动负债:短期借款短期借款应付及预收款项应付及预收款项 应付账款应付账款 预收账款预收账款 应付职工薪酬应付职工薪酬 应交税费等应交税费等负债负债非流动负债:非流动负债:长期借款长期借款应付债券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长期应付款按偿还期(一年或按偿还期
7、(一年或一个营业周期)一个营业周期)划分划分流动负债:在一年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偿还的债务。三、所有者权益1.1.所有者权益的所有者权益的概念概念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剩余权益。对于公司来说,所有者权益又称为股东权益。2.2.所有者权益的所有者权益的特征特征所有者权益是与与投资者的投资行为相伴投资行为相伴而生的。所有者权益是一种“剩余权益剩余权益”,也就是对企业资产中扣除了债权人权益后应由所有者享有的部分。所有者的“剩余权益”没有约定的偿付期没有约定的偿付期。从构成要素看,所有者权益包括所有者的投入资本、包括所有者的投入资本、
8、企业的资产增值企业的资产增值及及经营利润经营利润。3.确认:依赖于其他会计要素,尤其是资产和负债的确认及计量。4.所有者权益的来源及其内容:所有者权益的来源有三个:所有者权益的来源有三个:(1)所有者投入的资本所有者投入的资本(2)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3)留存收益留存收益 直直接接计计入入所所有有者者权权益益的的利利得得和和损损失失是是指指不不应应计计入入当当期期损损益益、会会导导致致所所有有者者权权益益发发生生增增减减变变动动的的、与与所所有有者者投投入入资资本或者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利得或者损失。本或者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利得或者损失。实收资本
9、(股本)实收资本(股本)资本公积资本公积资本公积资本公积盈余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未分配利润补充实收资本:投资者直接投入企业的部分资本公积:企业收到投资者的超出其在企业注册资本或者股本中所占份额的部分,以及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盈余公积:按规定比例从实现的利润中提取的部分。未分配利润:已经实现但留待以后年度分配部分。所有者权益与负债的区别:是否需要偿还是否需要偿还的区别:后者需要偿还,前者一般不需要享有权益内容享有权益内容的区别:后者只有按期收回本息的权利,前者具有参与利润分配和企业经营管理的双重权利清算时求偿权清算时求偿权的区别:后者拥有优先求偿权,前者无四、收入1.收入的概念:指
10、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2.收入的特征:1)收入来自来自企业的日常活动日常活动,而非偶发的交易或事项;2)收入会引起资产的增加、负债的减少或者二者兼而有之;3)收入能导致导致企业所有者权益的增加所有者权益的增加;(来自经营活动来自经营活动)注意与所有者投入资本的所有者权益增加相区别(来自筹资注意与所有者投入资本的所有者权益增加相区别(来自筹资活动)活动)4)收入只包括本企业经济利益的总流入只包括本企业经济利益的总流入,不包括为第三方代收的款项和为客户代收的款项。3.收入的确认确认: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很可能流入企业;经济利益的流
11、入会导致资产的增加或负债的减少或二者导致资产的增加或负债的减少或二者兼有;兼有;经济利益的流入额能够可靠的计量可靠的计量4、收入的分类五、费用)费用概念: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2)特征:()费用是在日常活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费用的发生会引引起起资资产产的的减减少少、负负债债的的增增加加()费用最终会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减少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减少3、费用的内容:直接费用直接费用: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其他直接费用 间接费用间接费用:制造费用 期间费用期间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按按经经济济用用途途4、费用的确认(1)费用确
12、认的标准(P40)(2)费用确认的原则划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原则配比原则-有因果关系,时间一致有因果关系,时间一致补充利得:由企业非日常活动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入。损失:由企业非日常活动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出。比如:固定资产清理收益或损失、罚款或赔偿收入或支出、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等。根据利得和损失的性质及其影响,又分为“直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和和“直接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利得和损失的特征1、利得和
13、损失与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不同,其发生具有偶然性偶然性,且发生频发生频率较低。率较低。2、利得类似于收入,但没有相应没有相应的费用和成本与之配比配比;损失类似于费用,但没有没有相应的收入与之配比配比。3、利得和损失源自不同的交易,其相互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不存在因果关系。六、利润 1 1)利润的利润的含义含义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反映企业的经营业绩情况。2)利润的特征 A 一定会计期间(月度、年度等)的经营成果收收入入-费费用用+利利 得得-损损失失利润利润B 会会增增加加企企业业的的资资产产C未分配前属于所有者权益,为投资者所有 直直接接计计入入当当期期利利润润的的利利得得和
14、和损损失失,是是指指应应当当计计入入当当期期损损益益、会会导导致致所所有有者者权权益益发发生生增增减减变变动动的的、与与所所有有者者投投入入资资本本或或者者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利得或者损失。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利得或者损失。3利润的组成()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日常活动产生)()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日常活动产生)()直直接接计计入入当当期期利利润润的的利利得得和和损损失失(非非日日常常活活动产生)动产生)练习:判断下列事项属于什么会计要素1.厂房、机器设备、办公楼共3500000元2.买回化工原材料35000元3.汽车3辆60000元4.从王老板处借500000元5.国家投资了36100
15、00元6.银河公司欠本企业货款256400元7.银行存款165417元、现金5612元8.购买材料欠供货商85 000元9.超市库存各种商品156400元10.服装店卖出服装5000元,进货价格为4000元 一一.会计恒等式(基本等式)会计恒等式(基本等式)资产资产=负债负债+所有者权益所有者权益第二节 会计恒等式资资金金负债负债所有所有者权者权益益资产资产资资金金资资金金资金存在形态资金存在形态资金来源资金来源资产(资金占用)=权益(资金来源)资产资产 =债权人权益+所有者权益 =负债负债(求偿权与收益)+所有者权益所有者权益(所有权与收益)会计上将企业资产提供者对提供者对企业资产的资产的种
16、种要求权要求权称为权益权益。会计恒等式的理解1、体现了资金的两个不同侧面:一为资金的存在形式;另一为资金的来源渠道2、资产与权益在总额在数量上的相等;3、各静态会计要素增减变动的相互关联,资产与负债、所有者权益成同向变动。(二)会计扩展的等式:会计扩展的等式:资产资产=负债负债+所有者权益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收入费用)在会计期间内会计期间内会计基本等式的扩展 收入收入费用费用=利润利润期间:期间:资产资产=负债负债+所有者权益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收入费用)期末会计上结帐后,又回到基本等式的形式:资产资产=负债负债+所有者权益所有者权益二、经济业务与会计恒等式的关系经济业务对会计等
17、式的影响(九大类型)(2)经济业务类型影响会计等式的规律 每项经济业务发生后,至少要影响会计等式至少要影响会计等式中的两个会计要素(或一个要素中的两个项目)中的两个会计要素(或一个要素中的两个项目)发生增、减变化发生增、减变化。其规律为:规律一:影响会计等式双方要素,双方同增同减,增减金额相等。规律二:只影响会计等式某一方要素,单方有增有减,增减金额相等。结论:1)任何一项经济业务的发生都不会破坏会计恒等式的恒等关系。2)等式两侧的对应关系是总额的对应总额的对应,并非逐项一一对应。一、会计科目设置的意义和原则 (一)设置会计科目的意义 对会计要素进行分类所形成的具体项目;设置会计账户的依据。流
18、流动动资资产产货货币币资资金金存存 货货应应收收预预付付款款短短期期投投资资现现 金金银行存款银行存款原原 材材 料料库存商品库存商品包包 装装 物物会会计计科科目目库存现 金会计账户会计账户银行存款原材料第三节 账户的设置(二)设置会计科目的原则二、会计科目的类别和级次(一)会计科目的类别(一)会计科目的类别按企业资金构成的内在联系和会计对象的特点分为按企业资金构成的内在联系和会计对象的特点分为 资产类资产类 负债类负债类 共同类共同类所有者权益类所有者权益类 成本类成本类 损益类损益类按其提供核算指标的详细程度分为总分类科目、总分类科目、二级科目、明细科目二级科目、明细科目按我国现行会计制
19、度规定,总分类科目一般由财政部统会计制度规定,总分类科目一般由财政部统一制定,明细分类科目一般由企业根据实际需要自行设一制定,明细分类科目一般由企业根据实际需要自行设置。置。会计科目的级次会计科目的级次 总分类科目总分类科目 明细分类科目明细分类科目 一级科目一级科目 二级科目二级科目 三级科目三级科目 库存商品库存商品 白白 酒酒 茅台酒茅台酒 五粮液五粮液 汾汾 酒酒 红星二锅头红星二锅头 啤啤 酒酒 青岛啤酒青岛啤酒 燕山啤酒燕山啤酒三、账户及其基本结构(一)、账户设置的必要性(一)、账户设置的必要性1、账户的概念所谓账户是根据会计科目的名称会计科目的名称(账户名称)(账户名称)设立,具
20、有一定具有一定结构结构(账户结构)(账户结构),用来分类、连续地记录经济业务,反映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动及其结果的一种工具。2、账户与会计科目的联系与区别联系联系:账户是根据会计科目开设的,会计科目是账户的名称,会计科目所规定反映的经济内容就是账户进行核算的内容。区别区别:会计科目只是对特定经济项目赋予的标准名称,目的是统一核算口径。而账户是根据会计科目开设在账簿中的,不但有名称,而且具有一定结构,会计正是借助账户的这种结构来实现核算职能的。(二)、账户的一般结构和格式日期凭证号码 摘 要借方贷方余 额借或贷账户名称(会计科目)上列账户中的借贷栏,分别登记增加额和减少额。账户可提供四项指标,即:期
21、初余额、本期增加额、本期减少额和期末余额。第 页 账户的简化格式-“T”型账户结构 账户核算指标之间的关系用公式表示:账户核算指标之间的关系用公式表示:账户核算指标之间的关系用公式表示:账户核算指标之间的关系用公式表示:例:例:会计账户能够提供的金额指标会计账户能够提供的金额指标账户的余额余额一般与记录的增加额增加额在同一方向同一方向。小结:小结:会计账户与会计对象、会计要素、会计等式和会计科会计账户与会计对象、会计要素、会计等式和会计科目之间的关系目之间的关系第四节第四节 复式记账原理复式记账原理一、一、记账方法记账方法 是指根据一定的原理、运用一定的记账符号和记账规则,在账簿中登记经济业务
22、的方法。记账方法按记录方式记录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单式记账单式记账法法和和复式记账法。复式记账法。记账方法的类型记账方法的类型单式记账单式记账复式记账复式记账借贷记账法借贷记账法增减记账法增减记账法收付记账法收付记账法1、单式记账、单式记账(1)特征)特征只记录重要的交易与事项只记录重要的交易与事项 如现金、银行存款、资本、债权债务如现金、银行存款、资本、债权债务仅从某一方面(而不是全面)记录所发生的仅从某一方面(而不是全面)记录所发生的交易、事项交易、事项 例:购买原材料例:购买原材料20000元,以银行存款付清,则该交易元,以银行存款付清,则该交易的单式记账记录结果如下:的单式记账记录结果如
23、下:银行存款银行存款 20000(减少)(减少)(2 2)单式记账的缺陷)单式记账的缺陷 不记录交易、事项引起的全部变化不记录交易、事项引起的全部变化 不记录全部的交易与事项不记录全部的交易与事项 例:例:8日,以银行存款日,以银行存款20000购买原材料,该交易的复式记购买原材料,该交易的复式记账记录结果如下:账记录结果如下:银行存款银行存款原材料原材料20000(增加增加)20000(减少减少)例:例:19日,销售商品,销售价款日,销售商品,销售价款30000元已存入银行。元已存入银行。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收入银行存款银行存款30000(增加增加)30000(增加增加)2.2.单式记账法和
24、复式记账法的比较单式记账法和复式记账法的比较单式记账法 复式记账法 概念 单式记账法是将每项经济业务只在一个账户中只在一个账户中进行登记的方法。复式记账法是单式记账法的对称,它是指每一笔经济业务发生后,同时在相同时在相互联系的两个或两个以上互联系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账户中,以相等的金额的账户中,以相等的金额进行登记进行登记的一种记账方法。特点 账户设置不完整,账户记录没有相互联系。在所有账户之间没有数字上的平衡关系,不便于检查账检查账户记录的正确性户记录的正确性。对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都要按规定的会计科目,至少在两个账户中相互联系地进行分类记录;对记录的结果可以进行试算平衡可以进行试算平衡。二、复
25、式记账法的基本原理u复式记账法的理论依据理论依据是“资产资产=负债负债+所有者权所有者权益益”的会计等式的会计等式。各单位所发生的经济业务,对会计等式的影响不外乎四种情况(前面已讲:等式两边同增、等式两边同减、等式左边一增一减、等式右边一增一减),但不会影响会计等式的平衡关系。u任何经济业务都会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方面u复式记账法就是对每项经济业务都要以相等的金额在两个或两个以上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进行登记,借以全面反映资金运动的来龙去脉的一种科学的记账方法。三、借贷记账法(一)借贷记账法的产生(二)借贷记账法的基本内容所谓借贷记账法,就是用所谓借贷记账法,就是用“借借借借”、“贷贷
26、贷贷”作为作为记账记账记账记账符号符号符号符号,以,以“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为为记账原记账原记账原记账原则则则则,在账户中记录项目增减变动情况和结果的一,在账户中记录项目增减变动情况和结果的一种种复式记账法复式记账法复式记账法复式记账法。注意注意:“借借”、“贷贷”纯粹是记账符号,是会计上的专门术语,既不能按其本来的字义去理解,也不能直接当作增加或减少,各自具有“增”、“减”的双重含义。会计学原理会计学原理1、借贷记账法的特点(1)记账符号 用来表示用来表示资产的增加,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减少;资产的增加,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减
27、少;费用的增加,收入、利润的减少费用的增加,收入、利润的减少用来表示用来表示资产的减少,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增加;资产的减少,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增加;费用的减少,收入、利润的增加费用的减少,收入、利润的增加“借借”(Debit,Dr)“贷贷”(Credit,Cr)(2)记账规则)记账规则“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理解理解 1.一项交易或事项同时记入多个账户一项交易或事项同时记入多个账户 2.记入借方的金额等于记入贷方的金额记入借方的金额等于记入贷方的金额会计学原理会计学原理(3)可设资产负债账户(双重性质账户)可设资产负债账户(双重性质账户)双重性质账户双重性质账户在一个账
28、户中既核算资产类会计要素内容,又核算负债类会计要素内容的账户。会计学原理会计学原理2、借贷记账法下账户的基本结构、借贷记账法下账户的基本结构在借贷记账法下,账户在借贷记账法下,账户在借贷记账法下,账户在借贷记账法下,账户按经济内容按经济内容按经济内容按经济内容分为分为分为分为资产类资产类资产类资产类账户、负债类账户、所有者权益类账户、成本类账账户、负债类账户、所有者权益类账户、成本类账账户、负债类账户、所有者权益类账户、成本类账账户、负债类账户、所有者权益类账户、成本类账户、损益类账户。户、损益类账户。户、损益类账户。户、损益类账户。账户的基本结构在借贷记账法下账户的基本结构在借贷记账法下账户
29、的基本结构在借贷记账法下账户的基本结构在借贷记账法下仍然分为左右两方,由于借贷记账法的记账符号是仍然分为左右两方,由于借贷记账法的记账符号是仍然分为左右两方,由于借贷记账法的记账符号是仍然分为左右两方,由于借贷记账法的记账符号是“借借借借”、“贷贷贷贷”,习惯上把一切账户的左方称为借,习惯上把一切账户的左方称为借,习惯上把一切账户的左方称为借,习惯上把一切账户的左方称为借方,右方称为贷方,基本格式如图所示:方,右方称为贷方,基本格式如图所示:方,右方称为贷方,基本格式如图所示:方,右方称为贷方,基本格式如图所示:会计学原理会计学原理借贷记账法下账户的基本结构借贷记账法下账户的基本结构会计学原理
30、会计学原理资产账户资产账户借方借方贷方贷方(期末期末)余余额额 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期初期初)余余额额期初借方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期初借方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期末借方余额期末借方余额成本、费用账户类似于资产账户,费用账户期末结转后一般无余额成本、费用账户类似于资产账户,费用账户期末结转后一般无余额(虚账户)(虚账户)会计学原理会计学原理 负债、所有者权益账户负债、所有者权益账户借方借方贷方贷方(期末期末)余余额额 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期初期初)余余额额期初贷方余额本期贷方发生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期
31、初贷方余额本期贷方发生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期末贷方余额期末贷方余额收入、利润类账户的结构类似于负债或所有者权益类账户收入、利润类账户的结构类似于负债或所有者权益类账户,收入账户期末结转收入账户期末结转后一般无余额(虚账户)后一般无余额(虚账户)会计分录1、会计分录概念:指根据复式记账原理,在记账凭证中明确应借、应贷账户的名称和金额所作的记录。2、会计分录在实际工作中是记账凭证中反映的,它是登记账簿的依据。3、会计分录书写形式是:借贷科目上下排列、左右错开、先借后贷。4、会计分录种类可分为:简单分录与复合分录l简单会计分录:一借一贷l 复合会计分录:一借多贷;一贷多借说说明明:为为了了反反映映经经
32、济济业业务务的的来来龙龙去去脉脉,清清晰晰地地反反映映账账户户之之间间的的对对应应关关系系,应应该该尽尽量量避避免免编编制制多多借借多多贷贷的的会会计计分分录录,但但在在经经济济 业业 务务 确确 实实 需需 要要 时时,也也 可可 以以 编编 制制 多多 借借 多多 贷贷 的的 会会 计计 分分 录录。5 5、(把把”丁丁”字账换成标准的文字会计分录形式字账换成标准的文字会计分录形式)简单分录的格式简单分录的格式 复合分录的格式复合分录的格式借:借:账户账户 金额金额 贷:贷:账户账户 金额金额借:借:账户账户 金额金额 贷:贷:账户账户 金额金额 账户账户 金额金额借:借:账户账户 金额金
33、额 账户账户 金额金额 贷:贷:账户账户 金额金额小结:会计分录的编制步骤小结:会计分录的编制步骤1 1、分析经济业务的双重影响,并确定所具体、分析经济业务的双重影响,并确定所具体影响的账户名称。影响的账户名称。2 2、根据账户结构的特点,将双重影响(增加、根据账户结构的特点,将双重影响(增加或减少)用或减少)用“借借”“”“贷贷”记账符号表示出记账符号表示出来来 。3 3、依次列出记账符号、账户名称和金额。、依次列出记账符号、账户名称和金额。4 4、检查确定应借应贷账户是否正确,借贷方、检查确定应借应贷账户是否正确,借贷方金额是否相等。金额是否相等。教学中会计分录的内容、格式及书写要求教学中
34、会计分录的内容、格式及书写要求 3 3、借贷记账法下的试算平衡、借贷记账法下的试算平衡(1)(1)试算平衡的含义试算平衡的含义 将一定时期内全部经济业务的会计分录都计入有将一定时期内全部经济业务的会计分录都计入有关账户后,应根据关账户后,应根据会计恒等式会计恒等式的平衡关系来的平衡关系来检查检查各各类类账户记录是否正确的方法账户记录是否正确的方法。(2 2)试算平衡的基本方法)试算平衡的基本方法 发生额平衡法发生额平衡法 A平衡公式:平衡公式:B平衡原理平衡原理: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1.1.收到投资者收到投资者 借:银行存款 400 000 投资。投资。贷:实收资本 4
35、00 0002.归还前欠货归还前欠货 借:应付账款 50 000 款。款。贷:银行存款 50 0003.用银行存款用银行存款 借:固定资产 100 000 购买设备。购买设备。贷:银行存款 100 0004.用盈余公积用盈余公积 借:盈余公积 80 000 金转增资本。金转增资本。贷:实收资本 80 0005.用商业汇票用商业汇票 借:应付账款 20 000 抵付货款。抵付货款。贷:应付票据 20 0006.购材料部分购材料部分 借:原材料 15 000 付款。付款。贷:银行存款 10 000 贷:应付账款 5 0007.归还借款、归还借款、借:短期借款 20 000 偿还货款。偿还货款。借:
36、应付账款 10 000 贷:银行存款 30 000 合合 计计 695 000 695 000注意:注意:每笔分录都体现了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有借必有有借必有贷,借贷贷,借贷必相等。必相等。重重要要启启示示:全全部部账账户户的的借借、贷贷方方发发生生额额合合计计数数,就就是是对对一一定定时时期内若干项经济业务发生额的分别汇总,因而必然相等!期内若干项经济业务发生额的分别汇总,因而必然相等!借、贷方发生额合计数可根据账户的登记汇总获得。借、贷方发生额合计数可根据账户的登记汇总获得。经济业务经济业务会计分录会计分录 C平衡依据平衡依据账户发生额账户发生额 以上部分经济业务的账户登记如下:借借 银
37、行存款银行存款 贷贷 期初余额 300 000 (2)50 000 (1)400 000 (3)100 000 (6)10 000 (7)30 000 本期增加发生额 400 000 本期减少发生额 190 000 期末余额 510 000 借借 应付账款应付账款 贷贷 (2)50 000 期初余额 80 000 (5)20 000 (6)5 000 (7)10 000 本期减少发生额 80 000 本期增加发生额 5 000 期末余额 5 000注意:注意:两类不同性质账户的结构及其登记方法。资产类账户资产类账户负债类账户负债类账户D平衡方法平衡方法编制“总分类账户发生额试算平衡表发生额试算
38、平衡表”借借 银行存款银行存款 贷贷 期初余额 300 000 (业务登记略)(业务登记略)本期增加发生额 400 000 本期减少发生额 190 000 期末余额 510 000总分类账户发生额试算平衡表总分类账户发生额试算平衡表 本期发生额本期发生额 借借 方方 贷贷 方方 银行存款 400 000 190 000 应付账款 80 000 5 000 (其余账户略)合合 计计 695 000 695 000 借借 应付账款应付账款 贷贷 (业务登记略)期初余额 80 000 (业务登记略)本期减少发生额 80 000 本期增加发生额 5 000 期末余额 5 000账户名称账户名称 余额试
39、算平衡法 A平衡公式:平衡公式:B平衡原理平衡原理会计等式的平衡原理会计等式的平衡原理会计账户会计账户资产类资产类负债类负债类所有者所有者权益类权益类资产资产 =负债负债 +所有者权益所有者权益会计要素会计要素短期借款 应付账款 实收资本 资本公积 会计等式会计等式 会计等式的相等关系通过各类相应账户的余额合计得以体现。会计等式的相等关系通过各类相应账户的余额合计得以体现。根据核算根据核算会计要素的会计要素的要求设置。要求设置。库存现金 原材料 C平衡依据平衡依据账户余额账户余额 以上部分账户的余额的情况如下:借借 银行存款银行存款 贷贷 期初余额 300 000 (2)50 000 (1)4
40、00 000 (3)100 000 (6)10 000 (7)30 000 本期增加发生额 400 000 本期减少发生额 190 000 期末余额 510 000 借借 应付账款应付账款 贷贷 (2)50 000 期初余额 80 000 (5)20 000 (6)5 000 (7)10 000 本期减少发生额 80 000 本期增加发生额 5 000 期末余额 5 000注意:注意:两类不同性质账户的结构及其余额的计算方法。资产类账户资产类账户负债类账户负债类账户 D平衡方法平衡方法编制“总分类账户余额试算平衡表余额试算平衡表”借借 银行存款银行存款 贷贷 期初余额 300 000 (业务登
41、记略)(业务登记略)本期增加发生额 400 000 本期减少发生额 190 000 期末余额 510 000总分类账户余额试算平衡表总分类账户余额试算平衡表 期末余额期末余额 借借 方方 贷贷 方方 银行存款 510 000 应付账款 5 000 (其余账户略)合合 计计 1 125 000 1 125 000 可以与发生额试算平衡表合并为一张表格。借借 应付账款应付账款 贷贷 (业务登记略)期初余额 80 000 (业务登记略)本期减少发生额 80 000 本期增加发生额 5 000 期末余额 5 000账户名称账户名称 第五节第五节 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1.1.
42、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的设置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的设置1 1)总账与明细账的含义)总账与明细账的含义 总分类账户总分类账户按照总分类科目设置,提供总括核算资料的账户。明细分类账户明细分类账户按照明细分类科目设置,提供详细核算资料的账户。原原 材材 料料 原材料甲材料 原材料乙材料 原材料丙材料总分类账户总分类账户明细分明细分类账户类账户 2 2)总账与明细账的关系)总账与明细账的关系 控制与被控制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总账对其所属明细账起统驭作用;明细账则对其所隶属的总账起辅助作用。相互配合相互配合的关系。核算内容相同,它们提供的核算资料相互补充。原原 材材 料料 原材料甲材料 62 000 12 000 原材料乙材料 原材料丙材料 40 000 10 000总括总括登记登记详细详细登记登记 2)2)平行登记的要点平行登记的要点 同期间同期间 同依据同依据 同方向同方向 同金额同金额 3.3.总账与明细账的核对编制试算表 也可采用公式平衡。如本期期初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也可采用公式平衡。如本期期初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总账期初余额95000=明细账期初余额合计95000(15000+80000)总账借方62000=明细账借方合计62000(12000+40000+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