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感染精选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生儿感染精选课件.ppt(9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关于新生儿感染课件第一页,本课件共有96页按感染发生的阶段和感染途径不同分为按感染发生的阶段和感染途径不同分为宫内感染(约占宫内感染(约占2%)分娩过程感染(约占分娩过程感染(约占10%)出生后感染(占出生后感染(占80%以上)以上)按医院感染诊断标准,按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宫内感染宫内感染不属于感染,但常因诊断困难,消不属于感染,但常因诊断困难,消毒隔离不及时而成为医院感染流行毒隔离不及时而成为医院感染流行的导火线。的导火线。第二页,本课件共有96页新新生生儿儿感感染染感染来源广感染来源广易感因素多易感因素多病情变化快病情变化快易聚集或流行易聚集或流行病死率高病死率高社会影响大社会影响大第三页
2、,本课件共有96页新生儿感染是新生儿期发病率最高,威胁最大新生儿感染是新生儿期发病率最高,威胁最大的一组疾病。上海一组调查结果显示:的一组疾病。上海一组调查结果显示:3517例例新生儿,总发病率新生儿,总发病率1710/0000,其中感染占其中感染占90%徐秀华等报告徐秀华等报告19901993年全国共发生年全国共发生37起起医院感染流行事例,其中新生儿感染流行占医院感染流行事例,其中新生儿感染流行占60.7%,有死亡病例的,有死亡病例的9起全部为新生儿感染。起全部为新生儿感染。第四页,本课件共有96页为什么新生儿感染发病率高,为什么新生儿感染发病率高,且易发生聚集或流行且易发生聚集或流行新生
3、儿免疫功能低对病原体普遍易感;新生儿免疫功能低对病原体普遍易感;与公用医用器材、环境、生活用品接触机会多;与公用医用器材、环境、生活用品接触机会多;医院编织少,工作忙,未进行前瞻性监测;医院编织少,工作忙,未进行前瞻性监测;流水线护理操作,忽视了医务人员手的清洗消毒流水线护理操作,忽视了医务人员手的清洗消毒?第五页,本课件共有96页新新生生儿儿易易感感因因素素(一)免疫功能低(一)免疫功能低屏屏 障障功功能能化学屏障化学屏障 PH偏硷性,分泌型偏硷性,分泌型IgA低低机械屏障机械屏障 通透性高(缺氧、损伤)通透性高(缺氧、损伤)生物屏障生物屏障 常居菌群尚不健全,抗外常居菌群尚不健全,抗外来菌
4、定植力低来菌定植力低 非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第六页,本课件共有96页中性粒细胞贮存池小,仅为成人的中性粒细胞贮存池小,仅为成人的20%,当感染时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增,当感染时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增加的潜力小加的潜力小中性粒细胞趋化、粘附、聚合、变形中性粒细胞趋化、粘附、聚合、变形能力差,反应速度慢能力差,反应速度慢补体水平低(不能通过胎盘屏障)补体水平低(不能通过胎盘屏障)第七页,本课件共有96页 细胞免疫功能低细胞免疫功能低 趋化因子趋化因子 抗原(第抗原(第1次)次)抗原(第抗原(第2次次)转移因子转移因子 T淋巴淋巴 激活激活T 释放淋释放淋 移动抑制因子移动抑制因子 细胞细胞 淋巴细胞淋巴
5、细胞 巴巴 因子因子 促分裂因子促分裂因子 (4-8周)周)炎症因子炎症因子 新生儿的新生儿的T淋巴细胞未被激活,处于初始状态淋巴细胞未被激活,处于初始状态 当遇到抗原(病原体)时不能立即释放各种淋当遇到抗原(病原体)时不能立即释放各种淋 巴巴 因子。因子。第八页,本课件共有96页 抗原抗原 B淋巴淋巴 浆细胞浆细胞 产生免疫球蛋白产生免疫球蛋白 细胞细胞 IgG IgM IgA IgE IgD 与感染相关的免疫球蛋白有与感染相关的免疫球蛋白有IgG IgM IgA 体液免疫功能低体液免疫功能低第九页,本课件共有96页免免疫疫球球蛋蛋白白功功能能IgG:可通过胎盘屏障。对白喉、麻可通过胎盘屏障
6、。对白喉、麻 疹、溶血性链球疹、溶血性链球 菌、肺炎球菌菌、肺炎球菌 等有抵抗作用。等有抵抗作用。IgM:巨球蛋白,不能通过胎盘。对巨球蛋白,不能通过胎盘。对 G-杆菌有抵抗作用。杆菌有抵抗作用。IgA:是粘膜局部抗感染的主要因子是粘膜局部抗感染的主要因子第十页,本课件共有96页新生儿感染部位分布新生儿感染部位分布(湘雅医院资料湘雅医院资料湘雅医院资料湘雅医院资料)部位部位 构成比(构成比(%)血液血液 32.3 肺部肺部 17.4 耳鼻喉眼口腔耳鼻喉眼口腔 14.2 皮肤皮肤 10.1 胃肠道胃肠道 7.8 手术部位手术部位 5.4 其它其它 12.8第十一页,本课件共有96页新新生生儿儿血
7、血液液感感染染血液感染包括菌血症和病毒血症,以前者多血液感染包括菌血症和病毒血症,以前者多见。见。新生儿败血症:病原体通过某种途径侵入血新生儿败血症:病原体通过某种途径侵入血液循环,并在其中生长、繁殖、产生毒素液循环,并在其中生长、繁殖、产生毒素并引起连锁、失控性炎性介质释放所导致并引起连锁、失控性炎性介质释放所导致的全身性炎性反应,严重者引起多器官功的全身性炎性反应,严重者引起多器官功能衰竭。能衰竭。第十二页,本课件共有96页(一)感染途径(一)感染途径感染途径感染途径胎儿宫内胎儿宫内感染感染分娩期分娩期出生后出生后上行性感上行性感染染临近感染临近感染灶迁延灶迁延羊膜腔感染羊膜腔感染吸入吸入
8、产伤产伤心肺复苏心肺复苏感染病灶病原体感染病灶病原体血行扩散血行扩散血管内装置血管内装置输注血或血制输注血或血制品或营养液等品或营养液等第十三页,本课件共有96页(二)常见病原体及来源(二)常见病原体及来源分子量小脂分子量小脂溶性病毒为溶性病毒为主主TORCH感感染为代表染为代表生殖道常居生殖道常居菌菌性传播性性传播性病原体病原体主要为生殖道常主要为生殖道常居菌及感染病灶居菌及感染病灶微生物微生物B组溶血性链球菌组溶血性链球菌 葡萄球菌葡萄球菌 肠杆菌肠杆菌 厌氧菌厌氧菌 真菌真菌 衣原体衣原体 支原体支原体 淋球菌淋球菌HIV HBVHCV等。等。1、可通过乳汁、可通过乳汁分泌的病原体:分泌
9、的病原体:HIV HBV CMV HPV等。等。2、皮肤寄生菌及、皮肤寄生菌及污染菌污染菌 3、呼吸道感染、呼吸道感染或鼻咽部携带病或鼻咽部携带病原微生物。原微生物。4 G-杆菌、葡萄杆菌、葡萄球菌、真菌球菌、真菌宫内感染宫内感染分娩过程感染分娩过程感染出生后感染出生后感染第十四页,本课件共有96页第十五页,本课件共有96页70例新生儿输血及血制品后巨细胞病毒感染的调查例新生儿输血及血制品后巨细胞病毒感染的调查例新生儿输血及血制品后巨细胞病毒感染的调查例新生儿输血及血制品后巨细胞病毒感染的调查(郑惠童等,广州)(郑惠童等,广州)(郑惠童等,广州)(郑惠童等,广州)76例新生儿输注血或血制品后例
10、新生儿输注血或血制品后34月后月后CMVIgM(),阳性率(),阳性率8.57%输单一种输单一种27例,无一例阳性;例,无一例阳性;输注多种血源或多种血制品输注多种血源或多种血制品43例,例,CMVIgM阳性率阳性率13.95%母分娩前母分娩前CMVIgG,IgM均()均()婴儿输注血液或血制品前婴儿输注血液或血制品前CMVIgM()()第十六页,本课件共有96页珠珠海海市市健健康康体体检检HBV感感染染调调查查(许许许许文文文文宁宁宁宁等等等等:中中中中山山山山大大大大学学学学附附附附五五五五医医医医院院院院)不同职业不同职业HBsAg检测结果检测结果职业检测人数阳性人数阳性率(职业检测人数
11、阳性人数阳性率(%)行政事业干部行政事业干部577360111.40企业公司职员企业公司职员868799.10教师教师429286.53学生学生31002849.16工人工人309431210.08现役军人现役军人446214.71第十七页,本课件共有96页HIV母母婴婴传传播播性性感感染染母婴传播性感染占儿童和婴儿母婴传播性感染占儿童和婴儿HIV感染总数感染总数的的90%美国艾滋病研究小组界定方法:美国艾滋病研究小组界定方法:母血液中母血液中HIV(+)婴儿出生)婴儿出生48h内内HIV阳性阳性 (培养或(培养或PCR)为宫内感染;)为宫内感染;未接受母乳喂养,出生未接受母乳喂养,出生7天内
12、天内HIV(-),),7-90天转为阳性者为分娩过程感染;天转为阳性者为分娩过程感染;接受母乳喂养,且出生接受母乳喂养,且出生90天内阴性,天内阴性,90天天后转为阳性者为哺乳期感染。后转为阳性者为哺乳期感染。第十八页,本课件共有96页(三三)临临床床表表现现新生儿败血症早期临床表现不典型新生儿败血症早期临床表现不典型1不吃、不哭、不动、体温不升;不吃、不哭、不动、体温不升;2黄疸加深或延长;黄疸加深或延长;3伴有感染病灶或动静脉插管伴有感染病灶或动静脉插管4肝脾肿大肝脾肿大5 休克休克6DIC第十九页,本课件共有96页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外周血中性粒细胞20*1020*109
13、 9/L/L(33日)或日)或5*102020.血小板血小板 100*10100*109 9/L/L 有中毒有中毒颗颗粒粒硷硷性磷酸性磷酸酶积酶积分增高,四分增高,四唑唑氮氮蓝试验蓝试验阳性阳性急相蛋白增高:急相蛋白增高:CRPCRP触珠蛋白触珠蛋白a a1 1酸性糖蛋白酸性糖蛋白a a1 1抗胰蛋白抗胰蛋白酶酶其中其中CRPCRP最敏感,出最敏感,出现现最早。最早。ESRESR增高增高TNFTNF,IL-6IL-6、IL-8 IL-8 前列腺素前列腺素2 2增高增高血液培养阳性血液培养阳性鲎试验鲎试验(G G菌)菌)第二十页,本课件共有96页新生儿血液感染预防与控制新生儿血液感染预防与控制第
14、二十一页,本课件共有96页1开展生殖健康教育,养成洁身自好的良开展生殖健康教育,养成洁身自好的良好卫生习惯。好卫生习惯。2妊娠健康检查及血清特异性抗体测定,妊娠健康检查及血清特异性抗体测定,如某病原体如某病原体 IgM阳性或有现症感染进阳性或有现症感染进行治疗。行治疗。3尽量避免外伤、感染等引起胎膜早破的尽量避免外伤、感染等引起胎膜早破的诱发因素。诱发因素。4、定期产前检查、定期产前检查5、胎膜早破后、胎膜早破后70%在在48-72h内发动分娩,胎内发动分娩,胎膜早破后应让妊产妇卧床休息,密切观察膜早破后应让妊产妇卧床休息,密切观察 羊膜腔感染的早期表现,及时诊断和治疗。羊膜腔感染的早期表现,
15、及时诊断和治疗。(一)加强围产期保健减少或避免宫内感染(一)加强围产期保健减少或避免宫内感染新新生生儿儿感感染染预预防防第二十二页,本课件共有96页(二二)改善产房条件改善产房条件,提高接产水平提高接产水平,减减少产伤和吸入少产伤和吸入产前对骨盆大小、胎位、母产前对骨盆大小、胎位、母-胎儿状况胎儿状况 正确进行正确进行Apgar评分,评分,熟悉运用熟悉运用ABCDE复苏方案复苏方案必要的配套设施必要的配套设施第二十三页,本课件共有96页(三)保持婴儿室或母婴同室的洁(三)保持婴儿室或母婴同室的洁净度和适宜的环境温度净度和适宜的环境温度(四)加强脐残端、口腔粘膜、眼部、(四)加强脐残端、口腔粘膜
16、、眼部、会阴、腋窝、腹股沟等处皮肤会阴、腋窝、腹股沟等处皮肤护理护理(五)婴儿所用医用器材及生活用品保(五)婴儿所用医用器材及生活用品保证一人一用一消毒证一人一用一消毒第二十四页,本课件共有96页对有宫内感染的母婴与其它母婴对有宫内感染的母婴与其它母婴分开居住和护理,防止病原体传播分开居住和护理,防止病原体传播给其它婴儿。给其它婴儿。有某一感染流行趋势时分组护理有某一感染流行趋势时分组护理A感染组隔离治疗感染组隔离治疗B接触感染组隔离观察接触感染组隔离观察C健康或新生或新进者按常规健康或新生或新进者按常规护理和治疗。护理和治疗。(六)早期发现早期隔离(六)早期发现早期隔离第二十五页,本课件共有
17、96页 32起医院内新生儿感染流行事例的传染源起医院内新生儿感染流行事例的传染源起医院内新生儿感染流行事例的传染源起医院内新生儿感染流行事例的传染源 传染源传染源 产科婴儿室产科婴儿室 儿科新生儿室儿科新生儿室 起起起起 构成比(构成比(构成比(构成比(%)%)起起 构成比(构成比(%)从外院收入从外院收入从外院收入从外院收入 0 0.0 6 50.0 产母带入产母带入产母带入产母带入 5 25.0 0 0.05 25.0 0 0.0 工作人员工作人员 4 20.0 0 0.04 20.0 0 0.0 生活用品生活用品 2 10.0 1 9.12 10.0 1 9.1 医院环境设医院环境设医院
18、环境设医院环境设 4 20.0 0 0.04 20.0 0 0.0 施污染施污染施污染施污染 不明确不明确不明确不明确 5 25.0 5 40.9 合合合合 计计计计 20 100.0 12 100.020 100.0 12 100.0第二十六页,本课件共有96页(七(七)加强新生儿室(或母婴同室)产房加强新生儿室(或母婴同室)产房医用设施和医用器材的消毒处理及医用设施和医用器材的消毒处理及监测;监测;(八)增强医务人员责任心和洗手自觉性(八)增强医务人员责任心和洗手自觉性(九)保障人员编织;(九)保障人员编织;(十)提高管理制度的科学性和依从性。(十)提高管理制度的科学性和依从性。第二十七页
19、,本课件共有96页(十一)产房、婴儿室、新生儿病房、母(十一)产房、婴儿室、新生儿病房、母 婴同室的婴同室的医务人员应定期进行健医务人员应定期进行健 康检查,康检查,有急慢性传染病;有感有急慢性传染病;有感 染性腹泻、呼吸道感染等现症感染性腹泻、呼吸道感染等现症感 染者;有染者;有MRS等多重耐药菌株携等多重耐药菌株携 带者应暂时调离,防止病原体传播带者应暂时调离,防止病原体传播 给产妇和新生儿。给产妇和新生儿。第二十八页,本课件共有96页(十二)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十二)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治疗用药治疗用药:有针对性(抗菌谱、组织浓度、有针对性(抗菌谱、组织浓度、宿主耐受能力)宿主耐受能力)
20、抗菌活性强的杀菌剂抗菌活性强的杀菌剂 毒副反应小毒副反应小 严重感染静脉联合严重感染静脉联合混合感染给药混合感染给药第二十九页,本课件共有96页预防用药:预防用药:母有系统性或乳房现症感染母有系统性或乳房现症感染母有特殊病原体生殖道感染,母有特殊病原体生殖道感染,且经阴道分娩者且经阴道分娩者心肺复苏后心肺复苏后有或疑似宫内感染者有或疑似宫内感染者重度窒息重度窒息严重产伤严重产伤第三十页,本课件共有96页新新生生儿儿导导管管相相关关感感染染随着现代医学科学技术的迅速发随着现代医学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各种介入诊断治疗成为临床展,各种介入诊断治疗成为临床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随之而来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21、,随之而来的相关感染也成为医院感染监测的相关感染也成为医院感染监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介入相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介入相关感染涉及的范围广,专业多,关感染涉及的范围广,专业多,本节主要讨论静脉导管相关感染。本节主要讨论静脉导管相关感染。第三十一页,本课件共有96页由静脉插管引起的感染称为静脉导管感染由静脉插管引起的感染称为静脉导管感染或称为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或称为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它可以是导管局部感染,也可引起全身性它可以是导管局部感染,也可引起全身性感染即导管性脓毒症。感染即导管性脓毒症。有时并不出现全身性感染的临床征象,而有时并不出现全身性感染的临床征象,而表现为血培养和导管端培养得
22、到相同致病表现为血培养和导管端培养得到相同致病菌。因此,有些又称作为导管相关性菌血菌。因此,有些又称作为导管相关性菌血症(症(cateter-relstel bacteremia)。)。第三十二页,本课件共有96页美国每年有美国每年有1.5亿以上血管内装置用亿以上血管内装置用于静补液、给药、血制品、胃肠外于静补液、给药、血制品、胃肠外营养液、血液动力学监测和血液透营养液、血液动力学监测和血液透析。每年发生析。每年发生20万起以上医院内血万起以上医院内血液感染,基中大部分与血管内装置液感染,基中大部分与血管内装置有关。有关。第三十三页,本课件共有96页导导管管相相关关感感染染发发病病率率发病率因
23、导管类型、插入部位、留发病率因导管类型、插入部位、留置时间年龄大小、疾病类型、免疫置时间年龄大小、疾病类型、免疫损伤程度等不同而各异。损伤程度等不同而各异。波动范围波动范围3%60%,每,每1000个个导管使用日发生导管使用日发生1.72.4起感染的起感染的概率。概率。第三十四页,本课件共有96页导管相关性菌血症占医院获得性菌血导管相关性菌血症占医院获得性菌血症的症的20%30%,居于第三位。,居于第三位。在在ICU中,中心静脉插管较未插管者中,中心静脉插管较未插管者引起血液感染高出引起血液感染高出2030倍。倍。导管感染不仅增加医药费用,延长住导管感染不仅增加医药费用,延长住院时间,有时会导
24、致严重后果,病死院时间,有时会导致严重后果,病死率可达率可达10%20%。第三十五页,本课件共有96页静静脉脉导导管管相相关关感感染染病病原原菌菌表皮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需氧需氧G杆菌杆菌真菌(白色念珠菌为主)真菌(白色念珠菌为主)新生儿期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占新生儿期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占51%,其次为白色念珠菌、肠球菌需氧,其次为白色念珠菌、肠球菌需氧G杆菌(大肠埃希菌为主)。杆菌(大肠埃希菌为主)。第三十六页,本课件共有96页第三十七页,本课件共有96页第三十八页,本课件共有96页第三十九页,本课件共有96页中中科科院院阜阜外外医医院院300例例中中心心静静脉脉导
25、导管管至至病病菌菌 分分析析致病菌致病菌 尖端定居尖端定居 尖端定居尖端定居 皮下皮下 15cfu/cm2 15cfu/cm2 阳性阳性 株数株数 构成比构成比%株数株数 构成比构成比%株数株数 构成比构成比%MRSA 3 6.5 2 8.0 2 4.4 MRSE 28 60.9 17 68.0 22 48.9 其它其它G+菌菌 7 15.2 4 16.0 12 26.7 白色念珠菌白色念珠菌 5 10.8 2 8.0 4 8.9 铜绿假单胞菌铜绿假单胞菌 1 2.2 0 0.0 1 2.2 不动杆菌不动杆菌 0 0.0 0 0.0 1 2.2 肺炎克伯菌肺炎克伯菌 1 2.2 0 0.0 0
26、 0.0 阴沟肠杆菌阴沟肠杆菌 1 2.2 0 0.0 2 4.5嗜麦芽食单胞菌嗜麦芽食单胞菌 0 0.0 0 0.0 1 2.2 第四十页,本课件共有96页第四十一页,本课件共有96页第四十二页,本课件共有96页第四十三页,本课件共有96页第四十四页,本课件共有96页第四十五页,本课件共有96页第四十六页,本课件共有96页第四十七页,本课件共有96页第四十八页,本课件共有96页第四十九页,本课件共有96页第五十页,本课件共有96页第五十一页,本课件共有96页第五十二页,本课件共有96页第五十三页,本课件共有96页第五十四页,本课件共有96页第五十五页,本课件共有96页研究证明杀灭生物膜上及膜
27、内的细菌抗研究证明杀灭生物膜上及膜内的细菌抗生素浓度需比杀灭浮游菌抗生素浓度的生素浓度需比杀灭浮游菌抗生素浓度的1000倍倍第五十六页,本课件共有96页感感染染部部位位局部感染局部感染穿剌点的皮肤软组织穿剌点的皮肤软组织导管行程周围的管壁及皮肤导管行程周围的管壁及皮肤全身性感染全身性感染静脉导管相关菌血症静脉导管相关菌血症细菌性心内膜炎细菌性心内膜炎第五十七页,本课件共有96页 诊断诊断由于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导管相关性感染由于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导管相关性感染诊断较困难。临床上对于留置导管的患者诊断较困难。临床上对于留置导管的患者如果出现无法解释的发热、呼吸急促、甚如果出现无法解释的发热、呼
28、吸急促、甚至低血压、意识模糊等,实验检查白细胞至低血压、意识模糊等,实验检查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增高。或者插管局部出现炎及中性粒细胞增高。或者插管局部出现炎症表现,应高度怀疑导管感染可能。一些症表现,应高度怀疑导管感染可能。一些实验室检测技术有助于导管和相关感染的实验室检测技术有助于导管和相关感染的诊断,最常用的方法是导管尖端半定量培诊断,最常用的方法是导管尖端半定量培养以及经导管血和外周血抽血培养。养以及经导管血和外周血抽血培养。第五十八页,本课件共有96页(一)血培养(一)血培养1外周血培养:外周血培养阳性率低,但外周血培养:外周血培养阳性率低,但培养阳性对导管性脓毒症的诊断具有重要培养阳性
29、对导管性脓毒症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一旦培养阳性需作菌落数计数。意义。一旦培养阳性需作菌落数计数。2导管血培养:导管血培养经常受到污染,导管血培养:导管血培养经常受到污染,单纯导管血培养对导管性脓毒症诊断价值单纯导管血培养对导管性脓毒症诊断价值有限。必须同时进行导管血定量培养,并有限。必须同时进行导管血定量培养,并与外周血定量培养结果进行比较。如导管与外周血定量培养结果进行比较。如导管血培养与外周血培养微生物相同,且细菌血培养与外周血培养微生物相同,且细菌菌落数达外周血培养菌落数菌落数达外周血培养菌落数510倍,则提倍,则提示患者发生导管性脓毒症。示患者发生导管性脓毒症。第五十九页,本课件共有9
30、6页(二)导管尖端和导管鞘的培养二)导管尖端和导管鞘的培养 导管尖端和导管鞘的培养对导管导管尖端和导管鞘的培养对导管相关性感染的诊断是必要的。依据相关性感染的诊断是必要的。依据Maki半定量培养法,无菌操作取半定量培养法,无菌操作取导管尖端导管尖端5cm或导管皮下段或导管皮下段5cm在在血琼脂糖平板上滚动,培养后进行血琼脂糖平板上滚动,培养后进行菌落计数,如菌落数菌落计数,如菌落数15CFU,则,则提示细菌在导管尖端定植感染。若提示细菌在导管尖端定植感染。若导管尖端培养与血培养均为阳性,导管尖端培养与血培养均为阳性,且分离细菌相同,则极可能诊断导且分离细菌相同,则极可能诊断导管性脓毒症。管性脓
31、毒症。第六十页,本课件共有96页表皮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1972年年Bayston发现有些表皮葡萄球菌在体发现有些表皮葡萄球菌在体外培养时可产生一种粘附于管壁的粘液样外培养时可产生一种粘附于管壁的粘液样物质。物质。1982年年christernsen等报道静脉置管所致败等报道静脉置管所致败血症中血症中63%有胞外粘质物。有胞外粘质物。第六十一页,本课件共有96页以后进一步的研究发现表皮葡萄球菌胞外粘性物以后进一步的研究发现表皮葡萄球菌胞外粘性物质是质是一种定居因子或称粘附因子,而且可作为一种定居因子或称粘附因子,而且可作为区别该菌是否致病的实验室诊断方法。区别该菌是否致病的实验室诊断方法。能抵
32、抗抗宿主的免疫调节作用,能抵抗抗宿主的免疫调节作用,抑制免疫应答,抑制免疫应答,阻止中性粒细胞的趋化,阻止中性粒细胞的趋化,影响中性粒细胞表面影响中性粒细胞表面Csa受体活性受体活性抑制植物血凝素激发的抑制植物血凝素激发的T淋巴细胞的趋化淋巴细胞的趋化作用作用减慢抗生素的渗透和降低抗生素的活性。减慢抗生素的渗透和降低抗生素的活性。第六十二页,本课件共有96页粘质试验粘质试验定性方法:定性方法:已鉴定的表皮葡萄球菌接种于已鉴定的表皮葡萄球菌接种于5ml胰腺蛋白胨血清溶液中,胰腺蛋白胨血清溶液中,35静置培养静置培养24244848小时,吸出菌液,沿管壁加入小时,吸出菌液,沿管壁加入3%3%阿阿卒
33、兰,如管壁出现蓝色簿膜为阳性。卒兰,如管壁出现蓝色簿膜为阳性。定量试验:定量试验:已鉴定的表皮葡萄球菌接种于已鉴定的表皮葡萄球菌接种于5ml胰腺蛋白胨血清溶液中,胰腺蛋白胨血清溶液中,35静置培养静置培养24244848小时,吸出菌液用生理盐水磷酸缓小时,吸出菌液用生理盐水磷酸缓冲液洗冲液洗3 3次,再经次,再经BeuninBeunin固定,用结晶紫固定,用结晶紫染色,用分光光度比色,记录染色,用分光光度比色,记录ODOD值值0.120.12(-)0.120.24(+)(-)0.120.24(+)第六十三页,本课件共有96页19851985年年ChristensenChristensen证实证
34、实准确度:准确度:82.6%82.6%敏感性:敏感性:76.4%-90.6%76.4%-90.6%特异性:特异性:80.8%-95.8%80.8%-95.8%重复性:重复性:90%90%第六十四页,本课件共有96页严格掌握插管指征;严格掌握插管指征;对插管的操作者和护理人员进行培训,对插管的操作者和护理人员进行培训,掌握操作技巧和无菌操作技术;掌握操作技巧和无菌操作技术;选择好插管部位(避开破损或感染部位)选择好插管部位(避开破损或感染部位),插入前进行清洗、消毒;,插入前进行清洗、消毒;选择适宜导管型号,检查外包装有无破选择适宜导管型号,检查外包装有无破损及消毒有效期限损及消毒有效期限;尽可
35、能限制导管留置时间;尽可能限制导管留置时间;动态观察导管行程部位和体温、血像。动态观察导管行程部位和体温、血像。预防措施预防措施第六十五页,本课件共有96页1周围血管导管周围血管导管护理所有导管前必须洗手,采用卫生洗手或护理所有导管前必须洗手,采用卫生洗手或刷手用力磨擦手消毒刷手用力磨擦手消毒;用灭菌溶液清洗和消毒插管部位的皮肤用灭菌溶液清洗和消毒插管部位的皮肤;输液管不能比导管更换的频率快,除非在输输液管不能比导管更换的频率快,除非在输血或输脂肪乳剂后或停止灌注时才更换血或输脂肪乳剂后或停止灌注时才更换不必常规更换敷料不必常规更换敷料如果局部发生感染或静脉炎,应立即拔出导如果局部发生感染或静
36、脉炎,应立即拔出导管管第六十六页,本课件共有96页 2中心血管导管中心血管导管使用消毒溶液消毒插管部位;使用消毒溶液消毒插管部位;不要在插管部位应用溶剂或抗微生物软膏不要在插管部位应用溶剂或抗微生物软膏插管时,必须戴口罩、帽子、无菌手套和无菌衣插管时,必须戴口罩、帽子、无菌手套和无菌衣插入导管和放置导管敷料时要求外科洗手或用力插入导管和放置导管敷料时要求外科洗手或用力磨擦手消毒磨擦手消毒执行操作时应遵守正确的无菌护理,包括消毒插执行操作时应遵守正确的无菌护理,包括消毒插孔和管口的外表面孔和管口的外表面输液管的更换输液管的更换每三天每三天1次。然而,在输血、血制品、次。然而,在输血、血制品、脂肪
37、乳剂后以及停止灌注时,更换输液管是必要的脂肪乳剂后以及停止灌注时,更换输液管是必要的第六十七页,本课件共有96页更换输液管时也更换敷料,并严格遵守外科更换输液管时也更换敷料,并严格遵守外科无菌技术无菌技术使用无菌纱布或透明敷料覆盖导管部位;使用无菌纱布或透明敷料覆盖导管部位;怀疑感染时,不能更换导线;怀疑感染时,不能更换导线;导管腔数量的增加会增加感染的危险性。如导管腔数量的增加会增加感染的危险性。如有可能,尽量使用单腔导管;有可能,尽量使用单腔导管;抗微生物药物包裹的导管可以降低短期插管抗微生物药物包裹的导管可以降低短期插管(30天)的病天)的病人。针对这些病人的额外预防实践包括:人。针对这
38、些病人的额外预防实践包括:术前洗澡和在手术室的外科条件下进行植入术前洗澡和在手术室的外科条件下进行植入;和其他外科操作一样,局部准备包括清洁和用主要灭和其他外科操作一样,局部准备包括清洁和用主要灭菌剂进行的抗菌处理菌剂进行的抗菌处理;必须戴口罩、帽子、无菌手套和穿手术衣,插入导必须戴口罩、帽子、无菌手套和穿手术衣,插入导管和放置敷料要求外科洗手或用力磨擦手消毒管和放置敷料要求外科洗手或用力磨擦手消毒使用过程中,保持密闭系统,持续使用时输液管通常使用过程中,保持密闭系统,持续使用时输液管通常每每5天更换一次,间断使用时每次操作时更换,输天更换一次,间断使用时每次操作时更换,输血后以及停止灌注时更
39、换输液管是必要的血后以及停止灌注时更换输液管是必要的.第六十九页,本课件共有96页新生儿胃肠道感染新生儿胃肠道感染肠道膜菌群未建全,抗过路菌定植能力低肠道膜菌群未建全,抗过路菌定植能力低;IgM为巨球蛋白,不能通过胎盘屏障,为巨球蛋白,不能通过胎盘屏障,IgM值很低,抗值很低,抗G-杆菌能力差杆菌能力差;分泌型分泌型IgA低,肠道粘膜抗微生物能力差低,肠道粘膜抗微生物能力差;肠道粘膜簿嫩,通透性高肠道粘膜簿嫩,通透性高;按公斤体重计算所需热卡比成人高,消化道按公斤体重计算所需热卡比成人高,消化道负担过重;负担过重;消化酶活性低。消化酶活性低。第七十页,本课件共有96页新生儿流行性腹泻的主要病原
40、体:新生儿流行性腹泻的主要病原体:EPEC ETEC EHEC 鼠伤寒沙门菌鼠伤寒沙门菌 轮状病毒轮状病毒 志贺氏痢疾杆菌志贺氏痢疾杆菌 铜绿假单胞菌铜绿假单胞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 白色念珠菌白色念珠菌第七十一页,本课件共有96页感感染染途途径径 食入被污染的水、牛奶、水果汁;食入被污染的水、牛奶、水果汁;盛装食物或牛奶的容器污染或喂养进程中手盛装食物或牛奶的容器污染或喂养进程中手的污染;的污染;所进食物过多或过杂,消化不全所进食物过多或过杂,消化不全肠外系统性感染如严重脓毒血症、肺炎肠外系统性感染如严重脓毒血症、肺炎营养不良或广谱抗菌药物应用菌群失调营养不良或广谱抗菌药物应用菌群
41、失调第七十二页,本课件共有96页 鼠伤寒沙门菌感染的发病率在小儿沙门菌鼠伤寒沙门菌感染的发病率在小儿沙门菌感染中已跃居首位感染中已跃居首位,不仅可引起社区感染,不仅可引起社区感染,还可以造成医院内感染,甚至造成医院内还可以造成医院内感染,甚至造成医院内感染的暴发流行。感染的暴发流行。1979年以来,各地相继报道了多起儿科病年以来,各地相继报道了多起儿科病房与产科婴儿室、新生儿室由于该菌交叉房与产科婴儿室、新生儿室由于该菌交叉感染而引起此病流行。感染而引起此病流行。新疆新疆某医院儿科在某医院儿科在1996 年年1 月和月和1997 年年2 月曾先后两次在住院患儿中发生肠道鼠伤月曾先后两次在住院患
42、儿中发生肠道鼠伤寒的暴发流行,寒的暴发流行,29名儿童患者被感染名儿童患者被感染,不但不但使患儿病情加重使患儿病情加重,各种费用增加各种费用增加,并且因两并且因两次关闭病房从而极大地影响了科室的正常次关闭病房从而极大地影响了科室的正常工作。工作。第七十三页,本课件共有96页传染源主要是病人与带菌者传染源主要是病人与带菌者;自然界其他贮存宿主如;自然界其他贮存宿主如家禽、家畜、鼠类也可作为传染源。病人与带菌者家禽、家畜、鼠类也可作为传染源。病人与带菌者(包包括产妇、患儿括产妇、患儿)人院是造成鼠伤寒沙门菌的医院感染的人院是造成鼠伤寒沙门菌的医院感染的主要原因。主要原因。合肥合肥某医院婴儿室某医院
43、婴儿室1989年鼠伤寒爆发流行即是由一年鼠伤寒爆发流行即是由一名已感染鼠伤寒沙门菌产妇带入,产后名已感染鼠伤寒沙门菌产妇带入,产后48小时其婴儿小时其婴儿发病并造成婴儿室内交叉感染发生爆发流行,历时近发病并造成婴儿室内交叉感染发生爆发流行,历时近2月,造成月,造成58名婴儿中名婴儿中22人发病,发病率人发病,发病率38。开封开封濮阳某院濮阳某院1990年由于收治一名鼠伤寒沙门菌感染年由于收治一名鼠伤寒沙门菌感染性腹泻小儿住院,而造成该院儿科鼠伤寒沙门菌爆发性腹泻小儿住院,而造成该院儿科鼠伤寒沙门菌爆发流行,发病达流行,发病达40例。例。近年来儿科病房鼠伤寒沙门菌的医院感染仍有零星报道,近年来儿
44、科病房鼠伤寒沙门菌的医院感染仍有零星报道,由感染鼠伤寒的患儿或产妇或陪护患儿带入由感染鼠伤寒的患儿或产妇或陪护患儿带入 第七十四页,本课件共有96页鼠伤寒是一种肠道传染病,经粪鼠伤寒是一种肠道传染病,经粪口途径传口途径传播,鼠伤寒菌对外界环境因素抵抗力较强。播,鼠伤寒菌对外界环境因素抵抗力较强。它可以通过食物、水、接触、蝇、蟑螂等它可以通过食物、水、接触、蝇、蟑螂等传播。在医院内的传播主要通过被患者粪传播。在医院内的传播主要通过被患者粪便污染的食物、被服、医疗器械、工作人便污染的食物、被服、医疗器械、工作人员的手、玩具、门把、拖把等媒介,造成员的手、玩具、门把、拖把等媒介,造成交叉感染,甚至在
45、新生儿室、早产儿室、交叉感染,甚至在新生儿室、早产儿室、儿科病房造成流行或爆发流行。儿科病房造成流行或爆发流行。第七十五页,本课件共有96页申田等报道申田等报道135例医院鼠伤寒沙门菌感染流行因素,例医院鼠伤寒沙门菌感染流行因素,某院儿科病房某院儿科病房1993年至年至2002年每年均有鼠伤寒沙门菌年每年均有鼠伤寒沙门菌感染流行,罹患病儿逐年增多,而且在新生儿病房也感染流行,罹患病儿逐年增多,而且在新生儿病房也有流行;检查发现在有感染病例房间的床头柜、暖气有流行;检查发现在有感染病例房间的床头柜、暖气片、床单均有鼠伤寒沙门菌,阳性率片、床单均有鼠伤寒沙门菌,阳性率40%-62.5%,而,而无感
46、染病儿的房间的床头柜也检出鼠伤寒沙门菌无感染病儿的房间的床头柜也检出鼠伤寒沙门菌(8.33%),即使经),即使经1:100的的84消毒液消毒后,床消毒液消毒后,床头柜和暖气片的阳性率还有头柜和暖气片的阳性率还有33.33%和和16.7%。国家。国家规定儿科、新生儿室工作人员手及环境中不得检出沙规定儿科、新生儿室工作人员手及环境中不得检出沙门菌。门菌。第七十六页,本课件共有96页 预防与控制预防与控制由于粪口途径是感染性腹泻的主要传播方由于粪口途径是感染性腹泻的主要传播方式,因而有效地洗手是最简单、最重要的式,因而有效地洗手是最简单、最重要的预防措施。预防措施。加强食品、饮水卫生,妥善处理病人排
47、泄物加强食品、饮水卫生,妥善处理病人排泄物亦很重要。亦很重要。第七十七页,本课件共有96页乳汁污染是引起新生儿腹泻的重要因素,故乳汁污染是引起新生儿腹泻的重要因素,故无菌操作收集和储存乳汁是很关键的。无菌操作收集和储存乳汁是很关键的。病人入院时具有不明原因腹泻或住院期间出病人入院时具有不明原因腹泻或住院期间出现腹泻时,应对该病人进行肠道隔离,直现腹泻时,应对该病人进行肠道隔离,直到感染性病因被排除。到感染性病因被排除。第七十八页,本课件共有96页在医院产科的婴儿室、儿科病房、托幼机构在医院产科的婴儿室、儿科病房、托幼机构发现病毒性腹泻,鼠伤寒沙门菌肠炎等时,发现病毒性腹泻,鼠伤寒沙门菌肠炎等时
48、,及时隔离、及时隔离、治疗病人,治疗病人,对污染的环境进行消毒。对污染的环境进行消毒。第七十九页,本课件共有96页对有腹泻或肠道病原菌培养阳性母亲所生新对有腹泻或肠道病原菌培养阳性母亲所生新生儿隔离观察。生儿隔离观察。对任一出现水样或血性大便的新生儿,都应对任一出现水样或血性大便的新生儿,都应按肠道传染病隔离,直到腹泻的非感染性按肠道传染病隔离,直到腹泻的非感染性病因被确立才能解除隔离。病因被确立才能解除隔离。第八十页,本课件共有96页当医护人员出现急性腹泻时,应立即行大便当医护人员出现急性腹泻时,应立即行大便培养,并调离食物处理或与病人直接接触培养,并调离食物处理或与病人直接接触岗位;岗位;
49、当临床症状消失和两次大便培养(至少间隔当临床症状消失和两次大便培养(至少间隔24小时以上)阴性时,才考虑回原岗位工小时以上)阴性时,才考虑回原岗位工作。作。还应严格掌握抗生素使用指征,尤其是口服还应严格掌握抗生素使用指征,尤其是口服广谱抗生素,不滥用抗生素。广谱抗生素,不滥用抗生素。第八十一页,本课件共有96页第八十二页,本课件共有96页洗洗手手的的重重要要性性大量流行病学资料表明,医院感染通常是直大量流行病学资料表明,医院感染通常是直接或间接籍手传播,这一途径比空气传播接或间接籍手传播,这一途径比空气传播更具有危险性。更具有危险性。在阿根庭在阿根庭NICU进行一年的研究,结果表明进行一年的研
50、究,结果表明 提高洗手率使新生儿感染率从提高洗手率使新生儿感染率从20/1000 12.4/1000(P0.005)第八十三页,本课件共有96页医务人员手的污染比其它职业要严重医务人员手的污染比其它职业要严重病房医务人员不洗手前污染率病房医务人员不洗手前污染率100%一搬护理:一搬护理:1034CFU/手手 换药后:换药后:109CFU/手手表皮葡萄球菌占表皮葡萄球菌占60.48%金黄色葡萄球菌占金黄色葡萄球菌占10.78%甲型链球菌占甲型链球菌占9.58%摘自实用护理杂志,摘自实用护理杂志,1995,11(9):):43第八十四页,本课件共有96页皮肤细菌皮肤细菌人体皮肤的细菌分人体皮肤的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