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诊断精选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诊断精选课件.ppt(5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关于新生儿缺氧缺关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诊断血性脑病的诊断第一页,本课件共有53页概述n n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HIE)是指在围产期窒息)是指在围产期窒息而导致脑的缺氧缺血性损害,并在临床上出现一系列而导致脑的缺氧缺血性损害,并在临床上出现一系列脑病表现,部分病人可有不同程度神经系统后遗症。脑病表现,部分病人可有不同程度神经系统后遗症。本症不仅严重威胁着新生儿的生命,并且是引起病残本症不仅严重威胁着新生儿的生命,并且是引起病残儿中最常见的病因之一。儿中最常见的病因之一。n n头颅头颅CTCT对脑部的改变极为敏感,可以早期发现并判断对脑部的改变极为敏感,可以早期发现并判断病变的程度病变
2、的程度,为临床诊疗提供可靠的依据。为临床诊疗提供可靠的依据。第二页,本课件共有53页脑部对缺氧缺血的易感区n n细胞丰富、血管多、代谢率高的区域,因其需氧量高,故对缺氧细胞丰富、血管多、代谢率高的区域,因其需氧量高,故对缺氧缺血的敏感程度也高。缺血的敏感程度也高。n n动脉末梢的边缘区,由于供血少,血压低,故也成为缺氧缺血的动脉末梢的边缘区,由于供血少,血压低,故也成为缺氧缺血的好发部位。好发部位。n n早产儿在脑室管膜下的生发层;足月儿为大脑皮层。早产儿在脑室管膜下的生发层;足月儿为大脑皮层。n n早产儿为脑室周围白质区;足月儿为顶颞部(大脑前、中、早产儿为脑室周围白质区;足月儿为顶颞部(大
3、脑前、中、后动脉末梢的交界区)。后动脉末梢的交界区)。n n选择易损性:由于脑组织内在特性(解剖或代谢)的不同,选择易损性:由于脑组织内在特性(解剖或代谢)的不同,而使之对损害具有特异的高危性。而使之对损害具有特异的高危性。第三页,本课件共有53页病理改变n n其病理基础是缺氧性脑病。主要表现为脑水肿、脑缺血坏其病理基础是缺氧性脑病。主要表现为脑水肿、脑缺血坏死可同时合并颅内出血,晚期主要为脑软化、脑萎缩。死可同时合并颅内出血,晚期主要为脑软化、脑萎缩。n nHIEHIE的主要病理改变由于解剖、血管分布特点而有早产儿的主要病理改变由于解剖、血管分布特点而有早产儿及足月儿的区别。及足月儿的区别。
4、n n早产儿:早产儿:侧脑室旁室管膜下出血,可发展为室管膜下侧脑室旁室管膜下出血,可发展为室管膜下-脑室出血;脑室出血;脑室周围白质软化可发展为孔洞脑。脑室周围白质软化可发展为孔洞脑。第四页,本课件共有53页病理改变n n足月儿足月儿 大脑皮质局灶性或多灶性神经元坏死、矢状旁回损伤大脑皮质局灶性或多灶性神经元坏死、矢状旁回损伤脑萎缩;严重急起的缺氧缺血脑萎缩;严重急起的缺氧缺血脑干损伤皮质及皮质下白脑干损伤皮质及皮质下白质的坏死、液化;质的坏死、液化;边缘区(分水岭)梗塞;边缘区(分水岭)梗塞;基底节改变,呈现大理石样纹状体,为过度髓鞘化、脱基底节改变,呈现大理石样纹状体,为过度髓鞘化、脱髓鞘
5、变化;髓鞘变化;合并颅内出血,以蛛网膜下腔出血及脑实质出血多见。合并颅内出血,以蛛网膜下腔出血及脑实质出血多见。第五页,本课件共有53页临床特点n n患儿多具有明显宫内窘迫史或产时窒息史。患儿多具有明显宫内窘迫史或产时窒息史。n n意识障碍是本症的重要表现。轻型仅有激惹或嗜睡;重型意识意识障碍是本症的重要表现。轻型仅有激惹或嗜睡;重型意识减退、昏迷。减退、昏迷。n n脑水肿征候是脑水肿征候是HIEHIE的特征,前囟饱满、骨缝分离、头围增大。的特征,前囟饱满、骨缝分离、头围增大。n n惊厥:多见于中、重型病例,惊厥:多见于中、重型病例,n n肌张力减低、生理反射减弱。肌张力减低、生理反射减弱。n
6、 nHIEHIE常见的后遗症:脑瘫、脑积水、智力低下、癫痫。常见的后遗症:脑瘫、脑积水、智力低下、癫痫。第六页,本课件共有53页临床诊断四条标准(20042004年)年)n n有明确的可导致胎儿宫内窘迫的异常产科病史或分娩过程中有有明确的可导致胎儿宫内窘迫的异常产科病史或分娩过程中有明显窒息史;明显窒息史;n n出生时有重度窒息史,指出生时有重度窒息史,指ApgarApgar评分评分1min31min3分,并持续至分,并持续至5min5min时仍时仍5 5分;分;n n出生后不久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并持续至出生后不久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并持续至24h24h以上以上n n排除电解质紊乱、颅内出血和产
7、伤等原因引起的抽搐,以及宫排除电解质紊乱、颅内出血和产伤等原因引起的抽搐,以及宫内感染、遗传代谢性疾病和其他先天性疾病所引起的脑损伤内感染、遗传代谢性疾病和其他先天性疾病所引起的脑损伤 必须同时具备以上四条者才能确诊必须同时具备以上四条者才能确诊第七页,本课件共有53页HIE的临床分度轻度()中度()重度()意 识兴奋、激惹嗜睡、昏睡昏迷肌 张 力正常或增高减低松弛原始反射正常或活跃减弱消失呼吸异常无呼吸暂停中枢性呼衰惊 厥无常存在多病程预后24hr3d正常 310d正常/后遗症 数小时数周死亡/后遗症第八页,本课件共有53页影像学检查的目的n n明确明确HIEHIE病变的部位和范围;病变的部
8、位和范围;n n确定是否合并颅内出血和出血类型;确定是否合并颅内出血和出血类型;n n进行动态系列检查评估预后:进行动态系列检查评估预后:由于生后病变继续进展,不同病程阶段影像检查所见不同:由于生后病变继续进展,不同病程阶段影像检查所见不同:通常生后通常生后3 3天内以脑水肿为主,也可检查有无颅内出血;生后天内以脑水肿为主,也可检查有无颅内出血;生后4-104-10天检查脑实质缺氧缺血性损害及脑室内出血;天检查脑实质缺氧缺血性损害及脑室内出血;3-43-4周后检周后检查仍有病变存在,与预后关系密切。查仍有病变存在,与预后关系密切。第九页,本课件共有53页CT检查n n要排除与新生儿脑发育有关的
9、正常低密度现象,即在早产儿要排除与新生儿脑发育有关的正常低密度现象,即在早产儿的额枕区呈现低密度为正常表现。的额枕区呈现低密度为正常表现。n n双侧大脑半球呈弥漫性低密度影,脑室变窄,甚至消失,提示双侧大脑半球呈弥漫性低密度影,脑室变窄,甚至消失,提示存在脑水肿。存在脑水肿。n n双侧基底神经节和丘脑呈对称性密度增高,提示存在基底双侧基底神经节和丘脑呈对称性密度增高,提示存在基底神经节和丘脑损伤,常与脑水肿并存。神经节和丘脑损伤,常与脑水肿并存。n n在脑大动脉分布区见脑组织密度减低,提示存在大动脉及其分在脑大动脉分布区见脑组织密度减低,提示存在大动脉及其分支的梗塞。支的梗塞。n n在脑室周围
10、,尤其是侧脑室前外上方呈对称性低密度区,提在脑室周围,尤其是侧脑室前外上方呈对称性低密度区,提示脑室周围白质软化,常伴有脑室出血,早产儿多见。示脑室周围白质软化,常伴有脑室出血,早产儿多见。第十页,本课件共有53页CT检查n n脑水肿:脑实质弥漫性低密度影伴脑室变窄。n n基底核和丘脑损伤:双侧对称性高密度影。基底核和丘脑损伤:双侧对称性高密度影。n n脑梗死:相应供血区低密度影。脑梗死:相应供血区低密度影。n n待生命体征平稳后进行,一般以生后待生命体征平稳后进行,一般以生后4-74-7天为宜。天为宜。n n有病变者3-43-4周后宜复查。周后宜复查。第十一页,本课件共有53页表现n n测定
11、脑实质的测定脑实质的CTCT值,正常足月儿脑白质值,正常足月儿脑白质CTCT值在值在20Hu20Hu以以上,上,18Hu18Hu为低密度。为低密度。n n两侧大脑半球片状或广泛性的低密度区;常见于额叶两侧大脑半球片状或广泛性的低密度区;常见于额叶及侧脑室旁脑白质内。及侧脑室旁脑白质内。n n脑室周围灰白质界面模糊或消失,或灰白质密度反转。脑室周围灰白质界面模糊或消失,或灰白质密度反转。n n脑梗死表现为相应供血区呈低密度n n常伴有颅内出血;以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室内出血常伴有颅内出血;以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室内出血常见。常见。第十二页,本课件共有53页脑梗死第十三页,本课件共有53页CT分度n
12、n轻度:散在局灶低密度影分布轻度:散在局灶低密度影分布2 2个脑叶内。个脑叶内。n n中度:低密度影超过中度:低密度影超过2 2个脑叶,灰白质对比模糊。个脑叶,灰白质对比模糊。n n重度:弥漫性低密度影,灰质白质界限消失,但基底节、小脑尚有正常密度。CT图像上形成所谓的图像上形成所谓的“反转征反转征”及及“白色小脑征白色小脑征”。注:中、重度注:中、重度HIEHIE常伴有颅内出血。常伴有颅内出血。第十四页,本课件共有53页正确认识脑实质低密度影n n正常足月儿脑白质正常足月儿脑白质CTCT值在值在20Hu20Hu以上,小于以上,小于18Hu18Hu为低密度。但为低密度。但需注意用需注意用CTC
13、T值来衡量脑损害有缺陷:重度患者值来衡量脑损害有缺陷:重度患者CTCT值也可大于值也可大于18Hu18Hu,甚至可达,甚至可达24Hu24Hu。n n由于早产儿脑的含水量高及髓质化尚不完整,并且缺乏髓鞘由于早产儿脑的含水量高及髓质化尚不完整,并且缺乏髓鞘形成。故早产儿的侧脑室周围额部或枕部呈低密度灶为正常形成。故早产儿的侧脑室周围额部或枕部呈低密度灶为正常发育过程,而非脑水肿脑损害表现。发育过程,而非脑水肿脑损害表现。n n由于脑水肿以脑室旁周围白质为主,脑干、丘脑、基底节由于脑水肿以脑室旁周围白质为主,脑干、丘脑、基底节区和小脑不易受累。区和小脑不易受累。CTCT图像上形成所谓的图像上形成所
14、谓的“反转征反转征”及及“白色小脑征白色小脑征”。第十五页,本课件共有53页正确认识脑实质低密度影n n足月儿出生后,低密度灶渐少,在足月儿出生后,低密度灶渐少,在4-8周(生后2月)月)额部低密度区消失。额部低密度区消失。n n早产儿出生后,当实际胎龄达早产儿出生后,当实际胎龄达4040周时,脑室周围呈弥周时,脑室周围呈弥漫性低密度区,属一种病理改变。漫性低密度区,属一种病理改变。第十六页,本课件共有53页早期诊断HIE颅内出血的必要性n n围产期窒息缺氧所致的颅内出血是目前围产儿死亡及围产期窒息缺氧所致的颅内出血是目前围产儿死亡及幸存者远期致残的主要原因。幸存者远期致残的主要原因。n n目
15、前由产伤引起的颅内出血发生比例已有明显下降,目前由产伤引起的颅内出血发生比例已有明显下降,缺氧性颅内出血发生比例开始上升。缺氧性颅内出血发生比例开始上升。n n早期诊断围产期新生儿缺氧性颅内出血已成为围产早期诊断围产期新生儿缺氧性颅内出血已成为围产医学的新课题。医学的新课题。第十七页,本课件共有53页蛛网膜下腔出血n n机理:机理:n n缺氧缺氧脑组织充血、水肿,脑血管壁透性增高脑组织充血、水肿,脑血管壁透性增高出血。出血。n n缺氧缺氧肝合成凝血因子发生障碍肝合成凝血因子发生障碍加重出血。加重出血。第十八页,本课件共有53页正确识别正常新生儿颅内高密度影n n正常新生儿横窦和乙状窦可呈条状密
16、度增高影,易误为枕部正常新生儿横窦和乙状窦可呈条状密度增高影,易误为枕部硬膜下血肿或蛛网膜下腔出血。硬膜下血肿或蛛网膜下腔出血。n n正常新生儿,直窦及纵裂池区正常新生儿,直窦及纵裂池区CTCT可表现为线状略高密度区。可表现为线状略高密度区。当蛛血时,此区密度增高,宽度增加,且宽窄不一。其宽当蛛血时,此区密度增高,宽度增加,且宽窄不一。其宽度度5mm5mm,可诊为新生儿蛛网膜下腔出血。,可诊为新生儿蛛网膜下腔出血。n n正常新生儿的上矢状窦区正常新生儿的上矢状窦区CTCT表现为三角形高密度,密度均、表现为三角形高密度,密度均、边缘锐利,且无张力。新生儿蛛血时,此区边缘欠规整及张边缘锐利,且无张
17、力。新生儿蛛血时,此区边缘欠规整及张力升高,且其中心区可呈略低密度,形成所谓力升高,且其中心区可呈略低密度,形成所谓“空三角征空三角征”,此为诊断该区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重要征象。,此为诊断该区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重要征象。第十九页,本课件共有53页早产儿正常第二十页,本课件共有53页正常灰白质分界正常灰白质分界(枫叶状)(枫叶状)第二十一页,本课件共有53页正常上矢状窦第二十二页,本课件共有53页正常纵裂第二十三页,本课件共有53页正常横窦易误诊为出血第二十四页,本课件共有53页轻度HIE尾状核头部出血第二十五页,本课件共有53页灰白质分界不清第二十六页,本课件共有53页中度中度HIEHIE并并蛛网
18、膜下腔出血、脑室出血第二十七页,本课件共有53页轻度HIE第二十八页,本课件共有53页中度HIE第二十九页,本课件共有53页蛛网膜下腔出血第三十页,本课件共有53页中度HIE合并少量蛛网膜下腔出血第三十一页,本课件共有53页中度HIE并少量蛛网膜下腔出血第三十二页,本课件共有53页蛛网膜下腔出血空三角征第三十三页,本课件共有53页16天后复查蛛网膜下腔出血吸收空三角征空三角征第三十四页,本课件共有53页硬膜外血肿第三十五页,本课件共有53页中度HIE并蛛网膜下腔出血、硬膜外血肿第三十六页,本课件共有53页重度HIE第三十七页,本课件共有53页重度HIE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及脑室内出血第三十八页,
19、本课件共有53页反转征灰白质界限消失第三十九页,本课件共有53页反转征灰白质界限消失中度HIE并少量蛛血第四十页,本课件共有53页HIE诊断中需注意的问题n n围产期急性缺氧(包括严重宫内窘迫和生后窒息)的新生儿,生围产期急性缺氧(包括严重宫内窘迫和生后窒息)的新生儿,生后的短时间内必定有神经系统症状,如果没有,就不能诊断后的短时间内必定有神经系统症状,如果没有,就不能诊断HIEHIE。n n对生后出现神经系统症状的的重症窒息病例,在对生后出现神经系统症状的的重症窒息病例,在6-126-12小时内症状小时内症状消失者,不能轻易诊断消失者,不能轻易诊断HIEHIE,需要观察。,需要观察。n n胎
20、心监护出现胎心无变异或晚期减速时,提示心脑严重缺胎心监护出现胎心无变异或晚期减速时,提示心脑严重缺氧,需高度警惕。氧,需高度警惕。第四十一页,本课件共有53页HIE诊断中需注意的问题n nCTCT扫描在不同时间可呈现扫描在不同时间可呈现HIEHIE的的5 5种神经病理类型:种神经病理类型:皮质及皮质下白质软化、脑梗死、基底核出血坏死、脑皮质及皮质下白质软化、脑梗死、基底核出血坏死、脑室周围白质软化、室管膜下脑室内出血。但对出生室周围白质软化、室管膜下脑室内出血。但对出生3-123-12天的天的新生儿,依靠新生儿,依靠CTCT扫描确定扫描确定HIEHIE的诊断及判断预后要慎重,至的诊断及判断预后
21、要慎重,至少需要进行少需要进行1 1个月的追踪复查。个月的追踪复查。n n要将脑白质低密度的范围、低密度的程度(要将脑白质低密度的范围、低密度的程度(CTCT值)和低密度的值)和低密度的形态三者结合,方可通过形态三者结合,方可通过CTCT图像客观判断有无脑损害。图像客观判断有无脑损害。n n对无围产期缺氧史或无严重宫内窘迫史,亦无神经系统症对无围产期缺氧史或无严重宫内窘迫史,亦无神经系统症状的患儿不能单凭状的患儿不能单凭CTCT低密度改变来诊断低密度改变来诊断HIEHIE或评估其预后。或评估其预后。第四十二页,本课件共有53页HIE诊断中需注意的问题n n头颅检查能清楚显示脑实质内低密度灶的部
22、位、范围,判断头颅检查能清楚显示脑实质内低密度灶的部位、范围,判断是否合并颅内出血及有否脑室积水,为临床正确诊断和评估提供是否合并颅内出血及有否脑室积水,为临床正确诊断和评估提供了客观依据,故在没有了客观依据,故在没有MRMR检查的情况下,为围产期窒息患儿重检查的情况下,为围产期窒息患儿重要的检查手段。要的检查手段。n n虽可敏感的发现脑部病变(脑水肿)虽可敏感的发现脑部病变(脑水肿),但由于胎儿颅内感染、但由于胎儿颅内感染、胎儿水肿以及一些先天代谢缺陷病等都可出现类似的影像学改胎儿水肿以及一些先天代谢缺陷病等都可出现类似的影像学改变。故仍需结合临床变。故仍需结合临床,方能减少误诊。方能减少误
23、诊。第四十三页,本课件共有53页附:“反转征”n n反转征:儿童弥漫性脑白质和灰质的密度减低、伴有灰白质界反转征:儿童弥漫性脑白质和灰质的密度减低、伴有灰白质界限不清或消失,或灰白质密度反转,而丘脑、脑干和小脑密度限不清或消失,或灰白质密度反转,而丘脑、脑干和小脑密度相对增高。相对增高。n n根据根据“反转征反转征”出现时间分急性和慢性出现时间分急性和慢性2 2期。期。n n“反转征反转征”的分期,急性期应以生后当时的分期,急性期应以生后当时CTCT扫描结果为准。一扫描结果为准。一般来说,生后般来说,生后3 3天多以脑水肿为主,其后为脑实质缺氧缺血性损害,天多以脑水肿为主,其后为脑实质缺氧缺血
24、性损害,所以生后所以生后5-10 5-10 天扫描较为可靠。慢性期以生后天扫描较为可靠。慢性期以生后3-83-8周为妥,此期周为妥,此期已出现明显脑软化、脑萎缩,脑实质密度明显低于急性期。已出现明显脑软化、脑萎缩,脑实质密度明显低于急性期。第四十四页,本课件共有53页“反转征”n n有人认为重症病人在有人认为重症病人在3 3个月时即可发生脑软化和脑萎缩,发生率个月时即可发生脑软化和脑萎缩,发生率约占约占HIEHIE病例的病例的20%20%。与此同时,丘脑与脑干的密度增高较急性。与此同时,丘脑与脑干的密度增高较急性期更加显著。期更加显著。n n“反转征反转征”主要发生在重度主要发生在重度HIEH
25、IE病例中,因此病例中,因此“反转征反转征”可可视为重度视为重度HIEHIE少见而重要的征象,可把它作为少见而重要的征象,可把它作为HIEHIE诊断及分级诊断及分级和评价预后的重要依据。和评价预后的重要依据。n nCT“CT“反转征反转征”是新生儿重度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一种重要是新生儿重度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一种重要CTCT征征象,但并非特异性,也可以在某些疾病中如外伤(虐待伤)、象,但并非特异性,也可以在某些疾病中如外伤(虐待伤)、病毒性脑炎等出现。病毒性脑炎等出现。第四十五页,本课件共有53页“反转征”n n因此,重度窒息儿大脑灰白质密度弥漫性减低伴灰白质界限消失因此,重度窒息儿大脑灰白质密
26、度弥漫性减低伴灰白质界限消失或密度反转以及基底节、丘脑、脑干和小脑密度相对增高是重度或密度反转以及基底节、丘脑、脑干和小脑密度相对增高是重度HIEHIE的特征性的特征性CTCT表现,是诊断急、慢性表现,是诊断急、慢性CT“CT“反转征反转征”的重要依的重要依据。急性期脑室受压变窄和慢性期脑室扩大主要与脑水肿据。急性期脑室受压变窄和慢性期脑室扩大主要与脑水肿和脑软化和脑软化/脑萎缩有关。脑萎缩有关。n n“反转征反转征”一旦出现,高度提示脑组织有不可逆性脑损伤存在,一旦出现,高度提示脑组织有不可逆性脑损伤存在,预后大多不良,即使存活也将发生脑瘫或智力障碍等后遗症。预后大多不良,即使存活也将发生脑
27、瘫或智力障碍等后遗症。第四十六页,本课件共有53页附:孔洞脑n n18591859年年HeschHesch首先提示孔洞脑,是指脑首先提示孔洞脑,是指脑是指内含脑脊液的空腔,常见于大脑是指内含脑脊液的空腔,常见于大脑半球半球,偶见与脑干和小脑半球。孔洞常偶见与脑干和小脑半球。孔洞常与脑室相通。如有明显占位效应,亦与脑室相通。如有明显占位效应,亦可称之为囊肿。可称之为囊肿。n n病理有胚胎期或婴幼儿未成熟脑的感病理有胚胎期或婴幼儿未成熟脑的感染外伤缺血等因素破坏脑实质所致。染外伤缺血等因素破坏脑实质所致。n n临床癫痫,智力发育障碍,神经症状。临床癫痫,智力发育障碍,神经症状。n nCTCT表现脑
28、实质内单发或多发大小不等近表现脑实质内单发或多发大小不等近圆形脑脊液密度空洞。可单独存在圆形脑脊液密度空洞。可单独存在亦可与扩大脑室相通,周边光滑。亦可与扩大脑室相通,周边光滑。第四十七页,本课件共有53页附:儿童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症 n n典型典型CTCT表现为:侧脑室体部与三角部扩大,外形不规则;三角部表现为:侧脑室体部与三角部扩大,外形不规则;三角部及体部周围脑白质明显减少,重者半卵圆中心的白质也明显减少;及体部周围脑白质明显减少,重者半卵圆中心的白质也明显减少;脑沟、裂加宽加深,皮层下灰质直接逼近脑室壁,其间几无白质脑沟、裂加宽加深,皮层下灰质直接逼近脑室壁,其间几无白质成分。成分。第四
29、十八页,本课件共有53页附:“空三角征”n n小儿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特征表现之一为矢状窦旁征小儿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特征表现之一为矢状窦旁征(空三角征)或称或称deltadelta征。征。n n空三角征亦见于静脉窦血栓形成增强图像。即三角形的空三角征亦见于静脉窦血栓形成增强图像。即三角形的静脉窦上周围强化而中心不强化,中心呈等密度或低密静脉窦上周围强化而中心不强化,中心呈等密度或低密度血栓影,常见于上矢状窦后度血栓影,常见于上矢状窦后1/31/3或顶部。或顶部。第四十九页,本课件共有53页上矢状窦静脉血栓男,35岁。头晕2天第五十页,本课件共有53页上矢状窦静脉血栓女,49岁。头痛耳鸣伴呕吐,抽搐,
30、无发烧史,肢体活动好可。第五十一页,本课件共有53页小结n n临床:多具有明显宫内窘迫史或产时窒息史;临床:多具有明显宫内窘迫史或产时窒息史;n nCTCT检查的目的:明确有否检查的目的:明确有否HIEHIE及及HIEHIE的部位和范围,是否合并颅的部位和范围,是否合并颅内出血和出血类型;内出血和出血类型;n n测定脑实质的测定脑实质的CTCT值,正常足月儿脑白质值,正常足月儿脑白质CTCT值值18Hu18Hu为低密度;为低密度;n nCTCT分度:轻度、中度、重度;分度:轻度、中度、重度;n nHIEHIE患者患者3-43-4周后宜复查评估预后。脑室周围白质软化、脑积水、周后宜复查评估预后。脑室周围白质软化、脑积水、孔洞脑。孔洞脑。第五十二页,本课件共有53页感感谢谢大大家家观观看看第五十三页,本课件共有5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