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粮食安全和应急物资保障“十四五”规划.docx

上传人:热心****k 文档编号:65738068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46 大小:2.8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州市粮食安全和应急物资保障“十四五”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苏州市粮食安全和应急物资保障“十四五”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州市粮食安全和应急物资保障“十四五”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州市粮食安全和应急物资保障“十四五”规划.docx(4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苏州市粮食安全和应急物资保障“十四五”规划苏州市粮食安全和应急物资保障“十四五”规划苏州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苏州市江南城市发展研究所2021年5月10日目 录前 言3一、发展基础4(一)取得成效4(二)发展环境6二、总体要求8(一)指导思想8(二)基本原则8(三)发展目标9(四)空间布局12三、建设高质量粮食安全保供体系13(一)夯实多元粮源基础13(二)增强收储调控能力14(三)提升应急保障水平15(四)深挖市场保供潜能18(五)完善保供政策支撑19四、建设高质量粮食仓储物流体系20(一)优化仓储物流布局20(二)畅通粮食物流通道23(三)提高互联互通水平24五、建设高质量粮食产业发展体系26

2、(一)加快产业提质增效26(二)做精粮油特色品牌26(三)优化粮食产后服务27(四)培育特色粮机产业28六、建设高质量应急物资储备体系29(一)健全体制机制29(二)推进设施建设30(三)拓展储备主体32(四)提升响应能力32七、建设高质量科技和人才支撑体系33(一)科技创新驱动33(二)人才建设支撑35八、建设高质量粮食与物资储备监管体系36(一)加强法制建设37(二)提升执法水平37(三)强化安全生产39(四)推进节粮减损40九、重点工程41(一)建设项目41(二)投资概算42(三)预备项目43十、保障措施43(一)坚持党的全面领导43(二)强化组织保障43(三)强化用地保障44(四)强化

3、资金保障44(五)强化监督保障44前 言粮食和物资储备是国家安全、经济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是有效应对各类重大突发事件、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基石。“十四五”时期,是苏州加快建设“强富美高”新图景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的关键时期,是苏州在全国率先“勾画现代化目标”、在江苏“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中展现更大作为的重要阶段。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十九届五中全会关于粮食和物资储备改革发展的重大部署,根据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2021-2035)“十四五”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江苏省“十四五”粮食流通和物资储备发展规划和苏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

4、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特编制本规划。规划系统阐明了苏州市 “十四五”时期保障粮食和应急物资储备安全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主要任务、重点工程及保障措施,是指导全市粮食安全和应急物资储备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依据。一、发展基础(一)取得成效“十三五”时期,苏州适应粮食安全主要矛盾变化,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以确保全市粮食供应和物资储备安全为中心,深入贯彻落实苏州市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十三五”规划所确定的八大任务,抓改革、促转型、保安全,全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重点领域实现新的突破。坚持政策引领,收储保供凸显新成效。全面落实粮食价外补贴政策,实行订单收购和优质优价收购,有效掌控储备粮源。“十三

5、五”期间,累计收购粮食280.7万吨(小麦93.6万吨、稻谷187.1万吨)。目前,全市原粮储备能够满足120天的市场供应量,市本级(姑苏区、园区、新区)的成品粮储备能够满足15天的市场供应量,其它市、区能够满足10天的市场供应量。应急保供网络体系基本建立。现有粮食应急供应点335个,应急加工企业30个、应急配送中心6个、应急储运企业9个、价格监测点48个,基本能满足全市粮食应急加工和应急供应需求。应急物资保障发挥作用。应急物资储备制度和管理技术不断提升与完善,物资储备品种日益丰富(涉及4大类和26个品种)。初步规范了物资储备和猪肉储备管理工作,有力提升了物资储备现代化管理水平。新冠肺炎疫情期

6、间,应急防疫物资采购及时、供给充足,有力保障了苏州一方的平安,在苏州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坚持目标引领,物流设施趋于现代化。以“国家粮安工程建设试点示范市”建设为契机,不断推进“安全粮库、智慧粮库、绿色粮库、美丽粮库”建设,完善粮食物流园区功能,基本建成以中心库为主体、骨干库为重点、收纳库为支撑的粮食仓储体系,初步形成设施现代化、储粮科学化、管理规范化、服务优质化和队伍专业化的发展格局。“十三五”期间,全市累计建成装机容量2.02万吨低温烘干设施,省级粮食物流产业园和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榜上有名,粮食行业总仓容155.4万吨,其中市县两级地方国有粮食储备企业总仓容117.1万吨。坚持品

7、牌引领,粮食产业呈现新质态。以“优质粮食工程”建设为抓手,高质量发展粮食产业经济,产业规模、科技创新、品牌建设等取得显著成效。“十三五”期间,粮油加工企业工业总产值逐年递增,优质粮油产品产值占粮油加工业总产值的比例达到了80%。拥有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1家、省级龙头企业12家。投资3.3亿元,完成14个重点项目。创建“好粮油行动示范县”1个,“江苏好粮油样板店”5个。全市拥有省级名牌7个,市级名牌17个,驰名商标3个,省著名商标4个,市知名商标17个。培育出“沙家浜”、“禾中旺”、“虎丘”、“润众”、“亭林”、“金香溢”、“江南味道”等一批粮食品牌,基本实现“一市一品”建设目标。202

8、0年,苏州市获评全省首个“江苏省粮食科技创新示范市”。坚持法治引领,依法管粮迈上新台阶。紧密围绕“人防、技防、法防、群防”要求,建立了“部门联动、市县互动”的联合执法工作机制。认真执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工作要求,启动苏州市粮食安全保障条例预研工作,完成苏州市地方储备粮油管理办法规章立法后评估。着力于有效落实粮食流通市场监管、政策性库存检查、行业规范指导等职能,圆满完成“大快严”、“大清查”等重点监管行动,全面消除粮食流通领域风险隐患,获评“全国粮食流通监督检查示范单位”称号。着力强化粮食质量检测水平,投资1204.68万元,完成6个国家“优质粮食工程”质检子项目建设,实现全市质监机构全覆盖。

9、总体上看,“十三五” 期间,全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工作有了长足发展,但是与高质量发展要求和人民美好生活需求相比,粮食安全面临新挑战,各类风险防控和应急物资保障任务繁重;制约粮食安全和应急物资储备的体制机制性障碍尚未根除;基础设施结构和布局不够合理,仓储设施、物流设施、应急设施现代化水平亟待提升;粮食产业链不均衡,头部企业对中小企业带动性不强;中小企业的创新动力不足,新技术应用、新产品开发、新成果转化短板弱项亟需解决;信息化建设地区间不平衡,平台间的互联互通存在脱节现象;人员老化与结构不合理,人才短缺问题依然较为突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任重道远。(二)发展环境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世界百年未有之

10、大变局加速演变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开局起步相互交融,推动苏州粮食安全和物资保障走在全国前列面临新机遇与新挑战。从国际看,受全球极端气候、新冠肺炎疫情以及大国竞争的影响,国际粮食安全水平有所下降,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更是加剧了我国粮食和重要物资的国际贸易风险。苏州作为粮食流通大市,产销对接需求较大,随着全球粮食供求关系和贸易格局新变化,我国粮食进口稳定性带来巨大风险,迫切需要提高粮食产业链与供应链的稳定性。与此同时,受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刻影响,全球产业分工格局和创新格局面临重塑,产业融合更加明显,智能化、绿色化备受重视,也为粮食和物资储备发展带来机遇。 从国内看,“十四五” 时期

11、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发展阶段。立足高质量发展要求,粮食和物资储备安全重要性日益凸显,切实端牢14亿中国人的饭碗成为我国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尽管面临着粮食供需结构性、体制性、周期性问题相互交织所带来的困难和挑战,但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显著,随着我国“立足国内、适度进口”粮食国际国内双循环新格局的形成,以及粮食安全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都为苏州构建更高层次、更高质量、更高效率、更可持续的粮食安全和物资储备安全保障体系提供了有利条件。从区域看,“十四五” 时期,区域协调合作共赢进入加速期,各

12、类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配置的发展格局正在催化形成。随着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一体化深入推进,苏通跨江融合发展、苏锡常都市圈融合上海大都市圈建设、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联动发展等快速推进,区域性政策协同、平台共建、信息互动、资源共享、应急共保等成果不断涌现,将更有利于苏州积极探索跨地区、跨行业的粮食物资合作和联动机制建设,提升全市粮食安全保障能力、物资储备效能和保障效率。从自身看,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连续奋斗和拼搏实干,苏州成为全国综合实力走在前列的特大城市,经济社会发展迈上了新台阶、实现了新跨越,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随着城市能级的提升和人口规模的持续增加,年度产需平衡缺口仍呈增长态势,稳定地产粮自给

13、率压力增大。必须顺应时代要求,呼应人民期待,自觉践行“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新使命新定位新追求,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防风险、稳市场、保安全,推动粮食和物资储备安全保障体系建设走在全省前列,为全省安全稳定大局做出贡献。二、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和苏州工作系列重要讲话指示精神,深入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和江苏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率先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要求,紧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机遇,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全面提升苏州粮食安全和应急物资储备

14、保障能力为目标,重点推进“粮食安全保供、粮食仓储物流、粮食产业发展、应急物资储备、科技人才支撑、粮食与物资储备监管”六大体系的高质量建设,真正形成“保供优质、储备充足、运作高效、科技领先、安全发展”的苏州特色,为建成“强富美高”新图景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提供坚实的粮食和物资保障。(二)基本原则 精确定位,率先发展。认真贯彻国家粮食与物资储备安全战略新要求,以全面提升苏州粮食安全和应急物资储备保障能力为目标,积极探索具有苏州特色和示范内涵的现代化形态,突出重点、补齐短板,在粮食安全保障体系上争当表率,在物资储备体系建设上争做示范,在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前列。优化供给,稳健发展。坚守粮食安全底

15、线,坚持量质并举,精准施策,提高收储调控能力,实施优质粮食工程,提高现代流通效率,增加优质粮食供应,更好地满足居民日益丰富和多元化的需求。守住粮食安全和物资储备安全保障底线,确保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创新驱动,绿色发展。坚持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大力推进理念创新、体制创新、机制创新、科技创新和模式创新,引导粮食产业的提质增效和转型升级,为人民群众提供丰富多样的健康产品。积极推进绿色生产、绿色储存、绿色加工和绿色消费,有效促进节粮减损,坚持资源节约和低碳循环发展,推动建设爱粮节粮型社会。市场引领,开放发展。统筹利用好全球资源和国内国际两个市场,构建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

16、粮食市场。鼓励引导企业采用股份合作制、混合所有制等形式,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产权制度,形成利益共同体。加强国际国内交流合作,推动形成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粮食安全新发展格局。(三)发展目标到2025年底,实现收储保供体系多元化、应急保供运行制度化、产业发展规模化、粮食物流网络智能化、行业科技创新运用常态化,建成全省现代化粮食和物资储备工作的标杆城市。收储保供体系高效运转。“十四五”期间,强化本地粮的政策性收购,创新与产区的产销合作模式,拓展与社会储备的联动机制,强化各级批发市场的“蓄水池”功能,构建高效运转收储保供体系。到2025年底,粮食购销活力进一步增强,保障市场供需平衡应急保供能力显著增强。

17、“十四五”期间,以市县两级批发市场为平台,以地方储备为支撑,以储备加工企业、配送中心、应急供应网点为依托,以应急演练为抓手,建成2小时可达任何供应网点的粮食应急保供体系,粮食应急加工能力达到0.8万吨/日。新建8个应急物资储备库。到2025年底,形成市县两级、互联互通的“1+8+N”应急物资储备基础设施网络。粮食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十四五”期间,年度地产粮食收购量保持在55万吨以上,年度粮食总产量达到89万吨。到2025年底,形成4-5家辐射带动能力强、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园区、大型加工企业和企业集团,力争粮油加工业产值达到400亿元,其中粮机产业产值达到10亿元。粮食流通效率明显提升。整合和优

18、化仓储物流设施布局,着力提升沿长江、沿内河、沿铁路粮食物流通道质量,推进物流园区和高标准仓库建设,促进设施设备现代化、仓储管理精准化、物流网络智慧化。到2025年底,市县两级地方国有粮食企业总仓容达141.11万吨,建设6个粮食物流(产业)园区(包含3个粮食物流枢纽),构建“通道+线路+枢纽节点”的粮食物流体系。科技创新活力持续释放。推进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升行业队伍素质。推进信息化技术运用,依托市粮食应急保供与监管系统平台的正式上线运行,到2025年底,实现省、市、县三级平台的互联互通,确保全市储备粮存储点、各物资库之间信息化运用全覆盖,中心库智能化覆盖率

19、达到100%,绿色储粮占比100%。表1 “十四五”期间苏州粮食与应急物资储备高质量发展指标类别指标单位2020年2025年粮食安全保障能力粮食生产面积 万亩178180年度粮食总产量万吨8889域外粮食生产基地万亩4060粮食批发交易市场年交易总量万吨152.7195粮食应急配送中心 个67粮食应急加工能力 万吨/日0.60.8粮食应急加工企业个3035静态储备大米量 万吨0.81.2粮食物流流通能力物流(产业)园区个56(省级)粮食物流产业园个23全市粮食物流“四散化”率%90100粮食基础设施水平市县两级地方国有粮食企业总仓容万吨117.1141.11中心库绿色储粮占比%15100中心库

20、智能化覆盖率%50100全社会粮食烘干装机容量万吨2.022.22粮食产业发展水平粮油加工业总产值 亿元388400好粮油示范县个12推进“中国好粮油”品牌 个610年度地产粮食收购量 万吨5555引进行业人才名 136500物资储备保障能力物资储备规模落实率%-100市级物资储备中心个1(租用)1(新建)县级物资储备库个2(租用1、现有1)8物资储备库建设规模万平方米0.582.86专栏1 “十四五”苏州粮食收储仓容需求规模储备规模确定。根据国务院关于完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政策措施的意见(国发200616号),按照“产区保持3个月销量、销区保持6个月销量”的要求,核定和充实地方储备粮规模。城乡

21、口粮消费量参照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提出的中国居民平衡膳食模式的人均粮食需求量计算方法:城乡口粮消费量=城镇人均口粮消费量城镇人口总数+农村人均口粮消费量农村人口总数。通过二次指数平滑法预测,并结合人民收入、生活水平等因素,得到苏州市2025年城镇、农村人均口粮消费量分别为0.1吨和0.12吨。根据“十四五”苏州人口发展规划,至2025年底,苏州市常住人口将达到1300万,其中城镇人口1040万,农村人口260万。根据上述数据,苏州市2025年6个月的粮食储备规模为67.6万吨。储备环节仓容需求。考虑到将来轮换速度的加快以及全社会仓容的利用,在67.6万吨储备需求的基础上,按经营周转仓容

22、占45%的比例进行调整,得到苏州市储备环节仓容需求为98万吨。收购环节仓容需求。以苏州粮食商品量为基础,并用收获次数测算的系数进行调整得到收购仓容需求。苏州市粮食播种面积基本稳定在180万亩,粮食产量89万吨。根据收购环节入仓对应仓容=商品量峰值系数储备环节入仓量1/3,计算得出苏州市收购环节仓容需求为47万吨。仓储设施规模需求。根据上述测算,到 2025 年底,苏州市粮食收储设施规模总需求为145万吨,其中储备仓容需求为98万吨,收纳仓容需求为47万吨。苏州市现有仓储设施仓容为117.1万吨,得到2025年苏州市收储仓容缺口为27.9万吨。根据现有列入的重点项目,到“十四五”末,全市市县两级

23、地方国有粮食企业总仓容将达到141.11万吨,完成全市粮食收储设施总需求的97.3%。(四)空间布局围绕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和高效物资储备体系建设,对接国家长江经济带发展、长江三角洲一体化发展战略和“一带一路”倡议,统筹粮食产业经济发展、粮食收储调控和物资储备保障,着力构建与市场化主体相适应的粮食和物资储备发展格局。粮食产业发展布局。依托全市粮食生产功能区和物流节点,推动粮食产业集群发展,引导粮食产业向园区集聚,提升配套服务功能,优化政策环境,集聚生产要素,发挥比较优势;结合地域发展现状,实施分区施策、培育引导和错位发展,形成昆山面粉精深加工产业集群和张家港油脂加工产业集群,推进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

24、。粮食收储设施布局。根据全市安全保供的需求,围绕结构调整、功能提升、布局优化的总要求,加强国有粮油仓储物流设施的保护和监管,“淘汰一批、整合一批、提升一批、新建一批”仓储设施,健全“中心库+骨干库+收纳库”库点架构,促进生产与储备、产业与资源、流通与保供相匹配,形成与粮食种植区域相衔接的库点布局。依托全市综合交通运输骨干网及枢纽,构建以“三线六园”为骨干的高效共享粮食物流网络。物资储备设施布局。按照就近储备、调运迅速、保障有力、成本节约的原则,优化物资储备设施布局,建设形成“1+8+N”的物资储备设施格局,即1个市级物资储备保障中心、8个县级物资储备库、N个乡镇(社区)级应急供应点。各级物资储

25、备库的建设规模,原则上应满足本级启动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级响应所需救灾物资储备需求,并适当兼顾其他类别应急物资的储备需求。三、建设高质量粮食安全保供体系严格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制,重点围绕“稳定粮源、收储调控、应急保障、市场保供、政策配套”等方面,多措并举、多管齐下,着力构建更高质量、更高效率、更可持续的高效稳固粮食安全保供体系,确保粮食市场稳定供应。(一)夯实多元粮源基础稳定粮食产能。严守耕地保护红线,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全面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有效稳定粮食产能。坚持品种培优、品质提升、

26、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提升优质粮食供应能力。深入开展粮食绿色高质高效创建,全面应用绿色高质高效技术,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突出机艺融合化、全程机械化、生产智能化、服务社会化要求,加快建成一批“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优化提升粮食服务保障能力。“十四五”期间,确保年度粮食生产面积稳定在180万亩以上,年度粮食总产量89万吨以上。确保优良食味水稻品种应用面积72%以上,稻麦主要农作物商品种子覆盖率稳定在80%以上,主要粮食作物耕种收机械化率达96%。深化产销合作。积极参与中国粮食交易大会、粮食产销合作洽谈会、交易会,调剂品种余缺,构建稳定的粮食产销合作关系。积极开拓网上粮食交易平台

27、资源,在全国、全省范围内公开竞价采购粮源。深化战略合作,创新运作模式,积极推动域外粮食产销对接,有效建立优质粮食生产基地。鼓励企业结合经营需求,加大与域外粮食主产区合作力度,选育优质或功能性品种,提升绿色优质粮油产品供给水平。力争“十四五”期间,在产区建立60万亩(其中苏北40万亩、东北20万亩)优质粮食生产基地。(二)增强收储调控能力健全多元储备格局。贯彻国家地方储备体制机制改革要求,建立健全政府储备和企业储备互为补充的粮食储备体系。加快部门协同,推动承储企业政策性储备职能与经营性职能分离,强化政府储备公共产品属性。加快落实规模企业维护粮油市场秩序的社会责任,科学确定承储企业、承储品种、承储

28、规模,逐步形成以粮食经营者、大型粮食生产企业、市场及大型超市、农村集体经济合作社等为主的社会责任储备体系,充分发挥社会责任储备在应急保供和防范风险中的缓冲作用。完善储备管理制度。积极稳妥推进储备管理体制改革,优化调整储备粮管理模式、运行方式和费用标准等。加强储备安全管理,压实承储企业在储备保管、安全生产、质量安全和资金管理等方面的主体责任。强化质量管理,加大储备粮粮食质量和食品安全指标检验监测力度,确保储备粮质量合格率100%,宜存率100%。完善轮换制度,加强轮换管理,严格执行地方政府储备轮换架空期,确保地方政府储备粮月底实物库存不低于省政府下达计划的70%。加强地方储备监督检查,严格责任追

29、究和问责制度,确保储备粮数量真实、质量良好和储存安全。(三)提升应急保障水平完善应急保障“一张网”。建立健全以粮食应急配送中心、应急加工企业、应急供应点、应急投放点为基础,覆盖全域的粮食应急保障供应网络。加快吴江松陵粮食应急配送中心建设。各县(区)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应根据粮食应急加工需要,新增一批市、县级粮油应急加工企业。按照苏州市粮食应急预案的规定,加快应急供应网点建设,提高应急供应网点覆盖面,提高应急投放效率。到2025年底,确保落实粮食应急配送中心7个、粮食应急加工企业35个、粮食应急保供点360个(专栏2)。优化应急保障“一站式”。统筹不同运力物流资源,优化应急运输线路,构建全程“一站式

30、”、全市无盲点、城配一体化的全市运力一张网,提高粮油应急运输协调保障能力。充分发挥应急配送中心作用,支持粮食应急配送中心建设城乡一体化网络,加强城区、板块、乡镇(街道)和社区配送的有效衔接。鼓励骨干粮油企业、物流企业、快递电商等单位推进集装单元化、智能投递设施、无人配送等“无接触式”物流设施设备建设和推广应用,打通“最后一公里”配送网络,实现粮食应急配送全程无缝衔接。健全应急保障“一条龙”。健全应急指挥统筹协调机制,规范平时和应急时的各成员单位工作职能、指挥程序、主要任务、应急储备、应急征用等内容,提高应急保障快速反应能力。建立健全“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分工负责、粮源统一调配、社区核对人口、网点

31、对接社区、定点定量供应”的应急供应运行机制,提升应急保障供应能力。健全粮食市场监测与预警机制,进一步防范化解应急风险,有效应对突发事件,提高应急响应处置能力。修订完善各县(区)粮食应急预案,加强应急队伍建设,组织开展应急演练,增强协同,提高应急处置和实训实战能力。 强化军粮供应“高标准”。认真执行军粮供应政策,积极推进军民融合发展,紧贴部队实际需求,高标准丰富供应品种。坚持主副并进、以副补主、量质并重,提升军粮保障能力,确保部队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的供应保障。加强军粮质量监控,建立检测一本账,严格落实“一批一检一报告”,严把质量关,确保军粮供应安全。专栏2 苏州粮食应急供应网络建设以粮食应急配送

32、中心、应急加工企业、应急供应点、应急投放点为基础,覆盖全域的粮食应急保障供应网络。应急配送中心。规划在现有6个粮食应急配送中心的基础上,新增吴江松陵粮食应急配送中心,形成7个粮食应急配送中心。图1苏州市粮食应急配送中心布局图应急加工企业。重点选择国有粮油加工企业、地方骨干粮油加工企业,特别是优先选择日处理稻谷100吨以上的具备小包装粮油生产能力和承担军粮加工等任务的企业,以便更好地满足应急供应和质量安全的需要。各县(区)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应根据粮食应急加工需要,确定一批市、县级粮油应急加工企业,原则上各县(区)确定2-5个粮食应急加工企业。在无大型粮油加工企业和食品加工企业的地区,可在苏州市域范

33、围内有条件的地区选取合适企业进行应急粮油加工委托,保证全区域粮油应急保供能力。应急供应网点。积极争取地方政府支持,新建或升级改造部分社区菜市场和粮食供应门店,作为应急保障的骨干供应网点。原则上每个乡镇、街道设立至少1个应急供应点,城区人口集中的社区,按照每3万人设立一个应急保供点的要求,充分利用和整合现有资源,把符合应急条件的卖场、超市等纳入粮食应急供应网点,加快应急供应网点建设,提高应急供应网点覆盖面。应急投放网点。通过网格化管理体系,将功能性社区、物业服务小区纳入应急投放网点,提高应急投放效率。(四)深挖市场保供潜能专栏3 苏州现代粮食批发市场建设项目“十四五”期间,持续优化市、县两级粮食

34、批发市场体系。(1)迁建:迁建苏州市粮食批发交易市场、太仓市粮食批发交易市场。(2)完善:完善张家港市、常熟市、吴江区、相城区等地粮食批发市场公共仓储设施与平台。表2 苏州市“十四五”期间粮油批发市场建设规划级别区划名称性质年交易量/万吨电子交易平台/万吨现状规划现状规划市级吴中区苏州市粮食批发交易市场迁建94.5130有(24.5)有(30)区县级常熟市常熟市江南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安定粮油市场-2.63无无区县级张家港市张家港市青草巷农副产品批发市场-7.28无无区县级太仓市太仓市粮食批发交易市场迁建1520无无区县级昆山市昆山市粮食批发交易市场贸易公司-2525无无区县级吴江区苏州市城南

35、中凯批发市场管理有限公司-6.77无无区县级相城区苏州市相城天隆粮油贸易有限公司-1.72无无合计152.7(其中电子平台交易量24.5)195(其中电子平台交易量30)加快粮食市场升级。通过典型示范、科学布点、提升功能,引导全市多层次、多样化粮食批发市场发展,充分发挥粮食批发市场保供稳价“蓄水池”作用。深化“一市一场”建设,迁建苏州市、太仓市粮食批发交易市场,持续优化以苏州市粮食批发市场为龙头,以县域粮食批发市场为骨干的现代粮食批发市场体系(专栏3)。确保“十四五”期间,全市粮食批发交易市场年交易总量不低于195万吨。做强粮食经营主体。培育、发展和壮大地方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等从事粮食收购和经

36、营活动的多元粮食市场主体,增强粮食市场发展活力。对标国际大型农业企业,深化地方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做强做优一批具有竞争力、影响力、控制力的骨干国有粮食企业,有效发挥粮食流通中主渠道作用。对标国内特色化、专业化经营的优势中小流通企业,促进一大批中小粮食企业健康发展,繁荣粮食流通。倡导并扶持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培育粮食交易新业态。鼓励国有粮食企业依托现有收储网点,主动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开展合作。积极发展“互联网+粮食”新业态,大力发展粮食电子商务,推广“网上粮店”等新型粮食零售业态,促进线上线下融合。鼓励市场商户在大型电商平台设立线上网点,积极发展B2B、B2C、O2O

37、等交易模式,打造“电商平台+线下体验+集中配送”模式,推动传统交易市场的转型升级。(五)完善保供政策支撑完善粮食配套政策。以稳定粮食生产为出发点,严格落实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稻谷生产者补贴等中央惠农政策,以及良种购种补贴、粮食价外补贴等地方政策,调动农民务农种粮的积极性。适度提高水稻、小麦价外补贴水平,充分发挥政策性收购托底作用,稳定地产粮源。完善与域外粮食产区产销合作扶持政策,积极推动与域外产区签订优质粮食生产基地建设和粮食购销合同,落实协议粮源。完善社会责任储备财政扶持政策,通过支持粮食仓储设施建设、优先安排承担政策性粮食购销业务、给予贴息贷款、适当配套保管轮换费用补贴等措施,支持企业建立企

38、业社会责任储备。创新粮源保障机制。发挥市场价格形成机制的作用,建立粮食收购价格事前协商、事中报备、事后反馈的协调机制,增强区域协同效应。畅通信息互通机制,加强市县之间、地区之间、政企之间有效互动,促进市场动态、行情走势、收购进度的数据共享,提高收购的主动性与联动性。拓宽粮源调剂机制,优先在全市范围内推行产销衔接、调剂余缺,实现互利共赢。四、建设高质量粮食仓储物流体系统筹全市粮食仓储物流设施建设和布局,加快仓储物流设施的现代化改造,优化粮食物流骨干网络,全力打造绿色高效的粮食仓储物流体系。(一)优化仓储物流布局推进仓储设施建设。按照粮食产购储加销需求,结合苏州粮食产业的总体部署,按照相对集中、流

39、通高效的原则调整库点布局,优化形成与粮食生产功能区、粮食产业集群发展、跨区域粮食物流通道及重点线路、区域应急保供等诸多因素协同匹配的仓储设施空间布局(专栏4)。通过“淘汰一批、整合一批、提升一批、新建一批”仓储设施,构建“中心库+骨干库+收纳库”的库点架构(专栏5)。到2025年底,市县两级地方国有粮食储备企业总仓容达141.11万吨。专栏4 苏州粮食仓储设施布局构建由中心库、骨干库和收纳库组成的高质量粮食收储格局。中心库:新建张家港中心库,扩建相城区粮食储备库、吴江平望中心库、张家港沙洲中心库、太仓地方粮食中心储备库、江苏苏州国家粮食储备库,异地新建木渎粮食中心库。骨干库:拆除重建吴江金家坝

40、库点、七都库点,异地新建震泽库点、扩建松陵库点。收纳库:新建周市粮库、淀山湖粮库,迁建中穗粮油有限公司和常熟古里粮油饲有限公司库点,升级改造吴江北厍库点。 图2 苏州市粮食仓储设施布局图专栏5 苏州粮食仓储设施规划建设项目分类区划名称性质仓容/万吨现状规划中心库市直苏州市金仓粮食物流中心升级改造6.46.4江苏苏州国家粮食储备库升级改造6.36.3相城区相城区粮食储备库扩建4.86.38吴中区吴中区胥口粮食管理所4.664.66吴中区木渎粮食储备库异地新建4.8510吴江区吴江平望中心库扩建5.69.22昆山市吴淞江储备库升级改造7.767.76张浦储备库5.415.41娄江物流园5.585.

41、58张家港市张家港市粮食购销总公司(沙洲中心库)扩建7.688张家港市粮食购销总公司(妙桥库)4.234.23新建中心库新建6常熟市江苏常熟国家粮食储备库1010太仓市太仓市地方粮食中心储备库扩建3.99.5吴江区苏州市吴江粮食购销有限公司(震泽库)异地新建0.682.63苏州市吴江粮食购销有限公司(松陵库)扩建1.524.66苏州市吴江粮食购销有限公司(七都库)拆除重建0.451.61苏州市吴江粮食购销有限公司(金家坝库)拆除重建0.982.75昆山市千灯粮库1.91.9张家港市张家港市粮食购销总公司(乘航库2.27、塘市库1.69)3.963.96常熟市常熟市大义储备粮库有限公司(2.5)

42、常熟市练塘储备粮库有限公司(2.5)55太仓市太仓市粮食购销有限公司(璜泾库1.6、直塘库1.22、九曲库1.19)4.014.01收纳库吴江区苏州市吴江粮食购销有限公司(北厍库)升级改造0.660.66梅堰库(1)、菀坪库(0.84)等淘汰4.55昆山市正仪粮库0.450.45锦溪粮库0.940.94周市粮库新建0.15淀山湖粮库新建0.741.5张家港市张家港市粮食购销总公司(周家桥库、港口库)1.531.53张家港市粮食购销总公司(东沙库等)淘汰3.78常熟市常熟市古里粮油饲有限公司迁建0.40.55江苏中穗粮油有限公司迁建0.51.5常熟市辛庄粮油饲有限公司0.50.5常熟市金王庄粮油

43、贸易有限公司0.40.4常熟市沙家浜粮油饲有限公司0.70.7常熟市海虞(0.2)冶塘(0.4)、淼泉(0.1)、谢桥(0.2)、福山(0.1)、莫城(0.2)杨园(0.3)等1.51.5太仓市太仓市粮食购销有限公司(时思库等)3.533.53吴江区粮食批发市场1.241.24合计117.1141.11完善仓储设施功能。淘汰一批落后老旧仓储设施,加大对“小散旧”粮食仓储设施整合新建(迁建、重建),对闲置或不宜储存粮食的仓库,通过功能改造,储存储备物资,提高资产利用效率。推广建设适合散粮中转储存、机械化程度高、用地少的筒仓、浅圆仓、楼房仓及钢板仓等仓型,提高占地少、机械化程度高的仓型比例,满足产

44、销高效中转对接需求。推广采用高效、环保、智能组合装备实现收购全程自动化,解决进出仓效率低、仓储工作环境差等问题。大力推进“绿色仓储”和“智慧仓储”建设,实施仓房保温隔热性改造及气密性提升工程。新建粮库同步配套建设低温烘干设施和数字化管理系统,通过现代储运技术及数字化、智能化建设,整体提升苏州粮食仓储设施水平,实现粮食保质保鲜、常储常新。到2025年底,全市粮食低温烘干装机容量达到2.22万吨。(二)畅通粮食物流通道优化物流骨干网络。充分利用全市江河湖海交通优势,发挥水运在苏州粮食运输方式中的主体作用,进一步优化提升长江集中物流通道、内河分散物流通道、原粮铁路快速通道和成品粮临港快速物流通道,实

45、现公铁水多式联运和多种装卸方式的无缝对接,形成集中、便捷、快速、安全、畅通的南北物流。强化标准引领,促进储备仓库、运输工具和中转设施间的高效衔接。强化物流节点功能。对接省“三横三纵”粮食物流重点线路,提升全市在长江线路、沿海线路、京沪线路、运河线路等线路上的粮食物流(产业)园区粮食物流功能。新建塘桥(太仓)粮食物流园,推动吴淞江粮食产业园、张家港粮油产业园等五大园区的提档升级,完善装卸和散粮等现代化的中转物流设施,实现粮食海运、内河、铁路、公路的无缝对接,提高流通节点运作效率。强化园区的组织服务功能,扩展粮油加工能力,推进园区内各主体间开展实质性合作,把粮食产业园建设成集基地建设、加工转化、仓储物流、品牌创建、线上线下交易融合发展为一体的产业集群。到2025年底,形成6家多式联运、功能齐全、管理先进的现代化粮食产业园区,其中新增1家省级粮食物流产业园,并把吴淞江粮食产业园打造成国家级现代粮食物流产业示范园区(专栏6)。(三)提高互联互通水平加快标准化建设。加快仓储物流设施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完善制度,规范行为。加快储备粮管理业务规范化和数据标准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成人自考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