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3.多维视角下的北京中心城高度控制探索.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03.多维视角下的北京中心城高度控制探索.pdf(1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多维视角下的北京中心城高度控制探索多维视角下的北京中心城高度控制探索徐碧颖徐碧颖摘要摘要:近二十年来,北京城乡建设飞速发展,中心城区总体空间格局面临严峻挑战。本文立足于北京城市自身特征和发展阶段,综合考量城市特色风貌、运行规律、认知体验等多项内容对建筑高度控制的影响,建立从宏中观到中微观的高度控制体系,推动空间格局方案从定性向定量化方向发展,强化城市设计成果融入现行规划管理体系,探索特大型城市总体空间形态的控制方法。关键词关键词:建筑高度控制,城市设计,总体空间形态,参数控制,北京案例建筑高度,构成城市空间形态的关键要素之一。建筑高度控制在我国城市规划中源于对文物景观的保护及局部地区建筑形态等
2、相关内容的把控,已有较成熟的经验;但是,在城市总体空间形态,尤其是超大尺度城市总体空间形态的视角下,如何把握建筑高度控制,塑造秩序井然的城市总体空间格局,实践不多,争论不少。过去二十年,北京城乡建设飞速发展,城市迅速“长高长胖”。期间对城市总体空间形态的控制内容和方法进行过多次讨论,却莫衷一是。城市总体空间格局面临严峻挑战。为了更好地彰显大国首都景观格局和风貌特色,落实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宏观战略,2015年,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开展了“北京中心城高度控制规划方案”专题研究。该研究立足于城市自身特征和发展阶段,综合考量城市特色风貌、运行规律、认知体验等多项内容对高度控制的影响,建立从宏中观到中
3、微观的高度控制体系,推动空间格局方案从定性向定量化方向发展,强化城市设计成果融入现行规划管理体系,探索特大型城市总体空间形态的控制方法。本文是基于该研究成果的一些思考,希望对重建城市空间秩序,提升空间品质,加强三维空间资源的科学配置与精细管理具有积极意义。1 北京中心城现状城市空间形态与问题北京中心城现状城市空间形态与问题目前,北京中心城大部分地区已基本建成,建筑高度体现了规划长期控制的结果,呈现出规制宏博、舒缓开阔的空间形态。然而,控制效果虽然显著,但从个体认知来看,城市总体空间形态却并非理想。根据“中心城空间形态调查”结果显示,北京市民普遍认为现状建筑高度“该高的不高,该低的不低”(见图
4、1、图 2),可以看到,“高”和“低”并非高度控制的绝对标准,缺乏逻辑和秩序是当前中心城总体空间形态最为突出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城市建设与山水环境的呼应基本丧失,空间识别性薄弱。现状高层建筑在中心城四个象限呈圈状均质分布,并未形成明显的整体高度分区(见图 3)。高层住宅建设规模巨大,标志性建筑淹没其中,难以形成丰富多样、张弛有度、各具特色的城市空间。第二,城市风貌协调面临严峻挑战。至 2014 年,旧城内经调整超出原控规高度指标的用地约占旧城总用地规模的 13%,王府井、西单、前三门大街和两广路附近集中了大量 24-30米建筑,东西二环内侧分布一定数量的 45-80 米建筑,局部
5、高点甚至突破 100 米,这些建筑与传统空间形态在高度、体量和肌理上都存在巨大差异,在中轴、视线走廊和城门节点等关键位置冲突尤为强烈,城市景观格局管控日益紧迫(见图 4)。2 北京中心城现行高度控制方法与问题北京中心城现行高度控制方法与问题目前,北京中心城基本实现控规全覆盖,高度控制基于控规所确立的“片区-街区”层面高度分区,涉及具体地块的高度指标调整基本遵循“一事一议”和“相临地块等值”原则。由于高度控制相关因素众多,涉及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城市总体格局构建、首都职能及城市安全防护等方方面面,对于这些内容缺乏宏观层面的统筹研究,以及定性、定量、定位的确切结论,导致大部分地区的高度控制局限于单一
6、地块或局部地区讨论,缺乏对城市空间的全盘考虑,秩序建立更无从谈起。此外,现行的 7 项控规指标中涉及空间形态层面管控的仅建筑高度一项,对比平面布局上容积率、绿地率、空地率等多项指标的共同作用,充分体现了传统控规更多从土地功能利用的角度出发,对城市三维空间的关注相对较少,直接导致高度指标刚性控制程度偏弱,面临频繁调整。图1 现状建筑高度公众认知比例示意图图2 不同地区居民对现状建筑高度认知比例示意图图3 中心城现状建筑高度60米及以上建设用地分布示意图图4 旧城内外建筑风貌缺乏协调示意图由此,需要进一步从宏观空间格局出发,谋划城市整体高度控制,为规划管理提供科学依据。3 高度控制的影响内容高度控
7、制的影响内容城市整体高度控制的本质是塑造理想的城市空间形态,应当从宏观层面综合考量对形态及高度具有重要影响作用的各项内容,分析现有城市形态成因,预测未来空间发展趋势,因势利导,最终形成富有特色的城市空间。因此,大尺度城市整体高度控制是多维视角审视和多元需求考量的综合结果,需要细致梳理甄别,更好地引导城市空间格局的塑造。高度控制的影响内容主要包括城市的山水格局、历史文化、气候环境、运行规律和认知体验。其中,山水格局和历史文化是城市特色风貌的重要组成部分,聚焦空间形态的人文意义,体现与众不同的场所精神,是城市独特景观格局的根基所在;气候环境探索了城市建设的垂直界面形态与局部微气候环境间的关系,创造
8、健康城市生活;运行规律是指特大型城市作为一个有机生命体所具有的内在发展规律,关注经济和社会力量对空间形态的作用方式,预测三维空间资源的发展方向;认知体验是公众对城市空间的直观感受,发掘归纳空间美学的客观规律,使高度控制和形态优化满足群体审美需求,更有利于取得大众共识,奠定公共政策的基础。图5 区域山川格局示意图图6 中心城重要“观山视廊”布局示意图图7中心城滨水10 分钟步行可达3.1 山水格局山水格局在传统营城思想中,自然山水是城市定位和空间构图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北京作为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的杰出典范,充分展现了恢宏深远的总体山川构图:西北方向山峦起伏,层次丰富,西侧太行山脉连绵 20 多公里
9、,北侧燕山山脉自西向东展开,直达山海关一带,近城的浅山地区呈环抱之势,元、明、清三朝的都城定位都综合考虑了山脉轮廓及山峦形式的具体影响1(见图 5)。在城市内部,一些重要位置经过精心设计,提供了远眺山峦的景观路径,是城市宏大空间构图中重要的隐性轴线(见图 6),提供给城市居民对自然山川最直观的空间感受,正如梁思成先生所描述的“西山的峰峦透过牌楼和阜成门城楼融汇出绝色好景”,是城市特色风貌传承的重要内容。在“水”方面,北京属于海河流域的北系,永定河、温榆河绕城而过,北运河带给城内丰富多样的小尺度水网,是传统城市规整格局中的灵动所在。在中心城范围内,如果将所有河道暗沟均纳入核算,滨水 10 分钟步
10、行可达范围可覆盖总用地规模的 79%(见图 7),为市民生活提供了优美舒适的自然空间。因此,现代城市建设应当进一步传承并发扬天人合一的营城理念,严格控制近山地区、观山轴线等处的建筑高度,加强滨水廊道两侧建筑高度及形态的有序引导,实现城市建设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3.2 历史文化历史文化历史文化是塑造城市空间形态特色的重要影响内容,造就城市独特的气质和场所精神。对北京中心城而言,旧城始终是城市空间形态塑造的关键性地区。然而,对传统风貌的保护应不仅仅局限在旧城内,进一步加强中心城整体格局的把控,统筹旧城内外重要轴线和关键节点地区的联动,是形成城市特色景观格局的重要手段。以中轴为例,北京旧城中轴线北
11、起钟鼓楼、南至永定门,长约 7.8 公里,是传统君权秩序和礼制文化的直接体现。建国后,中轴线分别向两端延伸拓展,在北端奥体公园成为重要的城市功能区,进一步强化了中轴的文化属性。因此,在空间形态上应加强重要节点的规划设计,把握空间节奏,并严格控制整个中心城范围内中轴线地区的建筑高度,保障以景山万图9景山北望中轴现状城市风貌示意图图8景山南望中轴现状城市风貌示意图图10百万庄空间模式示意图春亭为代表的多个传统制高点向轴线南、北眺望,皆能形成规制有序的空间效果(见图 8、图 9),构筑北京总体格局的中轴脊梁。此外,城市的历史不应是断代史,北京的历史文化保护不应仅仅停留在明清古都的相关内容,应加强对近
12、现代历史地区特色风貌的保护与传承。比如,一些在建国初期建设的居住区集中反映了当时对苏联规划模式的借鉴,空间特征显著(见图 10),是城市发展过程中难以磨灭的印记。此类地区由于建成时间长,基础设施、居住条件等均面临挑战,在更新改造过程中应重点关注城市肌理和空间形态的延续。3.3 气候环境气候环境城市物理环境中的声、光、热、风等因素都和城市建筑的垂直界面形态以及界面之间的空间形态直接相关2,特大型城市应当充分考虑城市建设与区域及局部地区微气候间的密切联系,通过城市设计确定空间形态和建筑界面,改善微气候环境,创造健康城市生活。相关研究3表明,北京地区地形地貌复杂,风向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气流方向和城
13、市小风区情况多样,对建筑高度和城市形态提出了具体要求。比如,根据城市风向和风速特点,中心城东部地区扩散能力较好,可适当增加建筑规模、提高建筑高度;西北部建筑物不宜过高,保障上风向清洁空气输入城市;西南部建筑物不宜过高,引导污染物快速扩散。此外,通过气象模拟,应增加城市南部地区通风走廊数量,保障绿色空间的规模和品质,对提升城市气候的舒适度效果显著。因此,应当严格控制中心城规划绿隔、通风走廊等气候敏感地区的建筑高度,积极将绿色生态引入城市,缓解热岛效应,改善局部微气候,提高城市发展的宜居性,获得更为健康、安全的城市生活。3.4 运行规律运行规律城市空间形态一方面是规划控制的直接结果,另一方面也集中
14、反映了城市经济、社会发展运行的客观规律。建筑高度并非是一个简单、独立的规划指标,而是多种作用力共同影响、综合控制的结果。从现代城市发展史来看,高层建筑大规模出现的本质即是城市经济价值驱动土地使用方式的转变,实现稀缺城市用地资源的高效利用,有效提高投资效益与城市运作效率。因此,对城市运行规律的研究在有效解释现有城市形态成因的同时,也帮助我们更好的预测并合理干涉,引导形成更为科学有序的空间形态。比如,高层建筑往往意味着单位面积上较大的建设规模,带来大量人流聚集。传统规划思路为实现良好的视觉效果,往往沿交通干道布置高层建筑。从中心城现状来看,80 米以上的高层建筑沿环路及放射路分布特征明显(见图 1
15、1),导致一些远距离使用人群对道路交通过度依赖,在局部地区甚至带来超负荷压力。为了改善这一局面,应当加强高层建筑布局与轨道交通站点的耦合,提升公共交通对城市功能的支撑,促进空间形态与城市功能的匹配。此外,高层建筑往往出现在土地价值较高、城市经济较为活跃的地区。因此,可适当加强建筑高度与土地价格的匹配,增强三维城市空间的综合利用,进一步提升土地价值。3.5 认知体验认知体验凯文林奇总结人们对城市形态认知的五项要素包括:路径、边界、区域、节点和地标,通过这些要素的相互关系,建立起空间的直观感受,最终形成人们心中的总体城市形态。因此,研究公众认知体验的内在规律,对形成空间形态的关键性地区精细管控,能
16、够高效提升城市的空间品质,塑造优美的空间形态,令市民获得愉悦的空间体验。对北京城市来说,公众认知对城市空间的期望包括对大国首都空间形态的期待,以及对日常生活空间品质的要求,其载体分别是城市形态的战略性节点和生活性的公共空间。第一,战略性节点是指能够观赏城市宏观格局的眺望点及塑造空间形态的关键性地标,两者是“看”与“被看”的关系,是城市整体形态体验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现代城市中,高层建筑一方面提供了观赏空间格局的绝佳视角,另一方面,由群体构成的天际线是非常重要的城市景观。在中心城,传统的景山、钟鼓楼等制高点以及国贸三期、奥体观光塔、中央电视塔等超高层建筑是公众认知城市整体形态的战略性眺望点(见图
17、 12)。同时,CBD、大望京、丽泽商务区,以及重要门户地区的天际线塑造成为中心城空间形态引导的关键性位置,以更好的展示城市特色景观风貌,创造丰富的城市眺望体验。第二,日常生活性的空间体验是城市空间品质最直观的感受,其中很大部分体现在对街道空间的认知上。对北京而言,天空占比较大,舒缓开阔,行道树茂盛成荫的街道,是城市特有的线性公共空间(见图 13)。因此,加强对两侧实体界面的管控,针对北京街道特色对临街建筑高度、街墙高度等精细控制,能够有效强化市民对城市空间特色的认知和认同,提升城市魅力。图11 中心城南二环至南三环地区高层建筑与轨道交通站点分布示意图4 高度控制的方法研究高度控制的方法研究城
18、市整体高度控制作为总体城市设计中具有较强实践性的内容,需要在综合考量各类高度影响要素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科学、有效的高度控制方法,谋划城市未来空间形态的发展方向。本次研究建立了北京中心城“四级高度控制体系”(见图 14),即城市本底控制、高度要素调节、特别地区设计修正、街道高度要求(见图 15-18),从宏观到微观层层深入,科学综合了 11 类共计 25 项高度控制要求,共计明确了 3.4 万 4 余个地块高度指标,统筹空间形态与城市功能、统筹群体美学认知与专业技术判断、统筹场所人文特色与经济社会规律,旨在建立特大型城市层次分明的空间秩序,促进中心城空间形态的有机演进。在研究过程中,重点探索了
19、定量控制、空间模拟和指标优化三个方面的高度控制方法。图12CBD 制高点眺望城市景观示意图图13东三环CBD 桥区街道景观示意图图14北京中心城四级高度控制体系示意图图15原规划空间形态示意图图16 城市本底控制空间形态示意图图17高度要素调节空间形态示意图图18 特别地区设计修正空间形态示意图4.1 定量控制定量控制一直以来,“量”与“形”的关系始终是城市设计领域的关注焦点,为了更好地确定物质形态,需要精准的数据或指标控制。然而,当城市设计内容涉及社会经济等多方面时,往往依赖定性描述,难以实现精确控制效果。因此,研究空间形态的定量控制方法成为高度控制的关键内容。当前,依托于 GIS 等计算机
20、软件能够实现大量数据的快速有效处理,使得通过参数引导、固化超大尺度的城市整体空间形态成为可能。北京中心城的高度控制尝试将各类影响要素参数化,一一划定控制范围,确定控制幅度,叠加控制效果,拟合城市形态模型,科学引导形成富有空间特色并符合空间规律的三维城市格局。考虑到中心城尺度巨大,构建城市总体格局至关重要,因此,整体高度的定量控制划分两个级别:第一,优先考量涉及城市本底形态的重要内容,主要包括现状高度、生态敏感地区和战略特色地区。其中,现状高度综合反映了城市各历史时期的建设情况和多年规划管理的实践积累,是下阶段空间引导的基础所在,因此,将之作为所有定量控制的评估基数;生态敏感和战略特色地区通过参
21、数设置建立了高度控制与山水格局、气候环境间的紧密关系,并在宏观层面突出旧城保护和 CBD 建设的战略意义。需要指出的是,“本底控制”这一级别的各项参数确定了城市的基本形态特征,对整体高度控制的效果显著,因此,这些分区划定和参数设置应通过反复模拟和综合比较确定,为高度控制的逐步深入搭建框架。第二,综合评估城市运行规律对空间形态的直接影响,提出各影响要素的参数,促进与经济社会发展方向相一致的形态优化。影响要素主要包括交通优势、功能匹配和区位价值三个方面,其中,交通优势要素反映了 TOD 的基本理念,即人群聚集度与建筑规模的正向关系,间接导致建筑高度的合理提升(见图 19、图 20);功能匹配要素反
22、映了以公共空间为先导的规划思考,即公共建筑应当成为城市空间的视觉焦点(见图 21);区位价值要素反映了城市土地经济价值的客观规律(见图 22)。需要指出的是,与本底控制各项参数的控制范围相对宏观以及控制程度基本一致不同,这一级别的各项参数直接深入到地块层面,在整个中心城范围内均质铺开,并在各独立的范围内呈现出规律变化的趋势,因此,参数的设置并非单一值,而是根据控制因子的不同属性细化范围和参数值,精细调节城市形态。以“轨道交通站点”因子为例,如前所述,通过该项因子旨在耦合城市形态和公共交通支撑,因此,基于站点自身的多样性和对地块影响的复杂性,在参数设置上综合考虑了地块周边轨道站点的等级、数量和距
23、离,划定 4 个级别 9 个因子值,共计影响地块 13565 个,约占中心城用地总个数的 40%,直接优化了各地块高度的控制结果。4.2 空间模拟空间模拟空间模拟是城市设计的重要工作方法,基于计算机技术的模拟能够搭建大尺度城市模型,创造不同视角的直观感受,通过多场景比较,为特定地区的高度控制提供科学依据。在中心城的高度控制中,通过多种方式的空间模拟,合理划定控制范围,确定高度控制要求。以四季青地区的空间模拟为例,该地区位于北京市第一道绿化隔离带内、城市西北部浅山地区,紧邻三山五园,区位敏感,简单的宏观参数控制无法确定具体高度指标。因此,结合地区生态格局保护要求及未来建设发展需求,对该地区进行
24、9 米、12 米、15 米和 18 米的多情景建筑高度模拟,并通过四环、五环、香山等多个重要观察点的交互眺望,比选视觉效果,最终确定该地区建筑高度(见图 23、图 24)。此外,由于空间模拟辅助判断是认知城市形态的有效方法,其内容包括人眼观察的舒适视距、视度、视野比例,以及空间审美规律等,因此,在一些以空间认知为导向的地区该方法尤为适用。比如在北中轴地区,应当严格控制以保证在景山制高点上能够欣赏到传统轴线的规整秩序,并眺望到整体城市建设与北部连绵山景的良好关系。通过实地观测和视廊分析,划定鼓楼面宽三倍所夹视域及背景范围为中轴控制区,控制区内建筑高度投影到鼓楼界面时不得超过鼓楼上层檐口高度;划定
25、景山万春亭观测点 25 度核心视角为观山控制范围,建筑高度不图19 轨道交通站点因子控制图图20 单位面积车公里控制图图21 用地性质因子控制图图22 基准地价因子控制图超过山脊线的 2/3。根据两项控制要求,经过空间叠加模拟,确定控制区内各地块建筑高度,保障良好的视觉效果。4.3 指标优化指标优化现行控规指标体系通过建筑高度的高限值控制各地块形态,然而在一些重点地区,单一地块高度指标难以满足城市空间的精细化控制要求,因此,为了更好地引导总体空间形态,需要进一步丰富高度指标的控制方式,重点处理空间形态各组成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包括建筑群体间的关系,以及建筑与其他空间要素的关系,从建立良好空间秩序
26、入手,探索高度控制指标的优化方法。第一,在高层、超高层建筑聚集区,由多个建筑或构筑物共同构成的城市天际线是极富特色的重要景观,群体建筑高度控制是天际线塑造的基础。此类地区若简单控制各地块建筑高度的高限,容易忽略各建筑高度之间的相互关系,往往难以形成良好的群体视觉效果。比较世界知名天际线景观可以看到,形态优美、特征鲜明的天际线共性显著,往往整体形态统一,呈现“凸”型或“凹”型,仅有 1 个曲线弧度的轮廓线;并且制高点高度是地区平均建筑高度的 4 倍,是第二高度的 1.6-2 倍,具有绝对性的统领效果。因此,城市天际线地区的高度控制应当突破各地块相对独立且单一的建筑高度高限指标,提出高度比例控制方
27、法,明确天际线整体形态和分级高度控制要求,并协同高点位置、形态、体量、立面、色彩等多项城市设计要求,构建基底协调,重点突出的天际线景观。比如,CBD 地区天际线是中心城战略性地标景观,研究提出地区建筑高度的分级管控,即制高点建筑高度不小于周边地区平均高度的 5-6 倍(500 米),第二级建筑高度约为周边地区平均高度的 4 倍(300 米),区域内大部分建筑约为周边地区平均高度的 1.5 倍(100-150米)。并通过各级别用地规模的比例控制形成视觉效果突出的城市级天际线。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在一般城市节点地区,制高点建筑高度往往控制在周边地区平均高度的 1.5 倍左右,且规模适当控制,构建主从
28、分明、层次清晰的城市总体空间形态(见图 25)。图24 西山400米处眺望9-15米、15-18米情景比较示意图图23 地区模拟视点分布示意图第二,建筑垂直界面是限定公共空间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种情况下,建筑高度或形态本身已不再是控制目的,合理有效的处理建筑界面与相关限定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塑造舒适宜人、富有特色的城市公共空间,成为建筑高度控制的首要目标,因此,该类地区往往通过特定计算公式,控制公共空间界面的建筑高度。在中心城滨水地区,通过“D/H 值”控制河道蓝线外 200 米范围内的地块建筑高度。其中,D 为建筑到临近河道蓝线的距离,H 为建筑高度。合理的 D/H 选值往往随着所处区位、
29、河道宽度等内容的变化而变化,形成丰富多样的滨水空间感受。比如,在河道蓝线宽度较小的地区,D/H 值控制在 1 左右,形成尺度较小、亲切宜人的滨水空间;在河道蓝线宽度较大的地区,D/H 值控制在 2 左右,视域开阔,适合观察建筑群体形态。同样的方法也适用于街道高度控制上,充分认知行道树参与街道空间塑造的北京特色,对不同级别、不同断面的道路分别进行“D/H 值”的控制,形成舒适宜人的城市公共空间网络。5 高度控制的制度管理高度控制的制度管理城市设计参与规划管理需要通过合理的制度化建设,将对空间形态的蓝图式设计转化为具有普遍适应性的公共政策,保障城市建设管理公平合理。从北京现行管理体制来看,有两类问
30、题亟待解决:一是如何将城市设计内容有效纳入规划管理,促进空间形态控制的常态化?二是如何应对宏中观城市设计研究与中微观城市设计方案间可能出现的矛盾,提升规划管理的可操作性?因此,高度控制的制度设计需进一步探索更具开放性和适应性的技术平台,以及宽严兼济、公平有效的管理手段,保障城市研究有效指导项目实践。第一,建立城市规划管理的三维工作平台。目前,北京的规划管理主要基于二维平面的图25 地标节点建筑高度结构控制方法示意图控规指标,随着下阶段城市建设重点逐渐转向品质化发展,城市设计工作将陆续展开,关于空间形态的各项控制指标将逐步完善,因此,建立三维规划管理平台能够直观反映城市设计各项控制引导要求,有助
31、于城市建设的精细管理。基于高度控制研究,中心城初步建立了全覆盖的三维空间模型,需进一步对接既有指标要求,不断增强自我动态调整能力,提升平台的适应性,为规划管理提供科学依据。第二,明确高度控制的分级管理政策。优先建立城市高度控制的负面清单,在城市历史文化及特色风貌地区必须严格控制建筑高度。在中心城,严格控制区约占中心城集中建设区总用地规模的 40%,各地块新建建筑应严格遵守所在分区的基准高度,并根据特定控制要求进行高度校核。在此基础上,划定对城市公共空间具有重要影响,需要引导形成空间特色的地区,主要包括城市地标节点地区等,建立专家或专业部门的城市设计审查机制,形成适合该地区的最优空间方案,优化地
32、块建筑高度指标。此外,一般地区可制定弹性管理政策,在不影响宏观格局的前提下,对接规划导向性内容,建立高度奖励机制,细化奖励条件,明确调控区间,加强三维空间的精细管理。6 结语结语城市空间形态控制是一项宏观层面的城市设计工作,涉及要素复杂,高度控制是其中一项基本性内容。本次北京中心城的高度控制探索了多种影响内容综合考量下特大型城市整体高度控制方法,旨在为确立总体景观格局和特色风貌奠定基础。目前,北京在新一轮总规战略要求指导下,正逐步开展城市设计工作,进一步研究与高度相关的各项城市设计要素。同时,城市空间的构建并非一朝一夕,尤其在以建成区为主的北京中心城地区,需充分利用存量用地,严格遵循控制要求,
33、循序渐进,方能逐步推动城市空间形态的不断优化。希望中心城的整体高度控制研究是这一系列工作的良好开端,更进一步创新城市设计工作方法,建立城市设计参与规划管理的有效机制,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与修正。注释注释“中心城空间形态调查”是本次高度研究在基础资料收集阶段所开展的公众参与活动,基于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平台,共计回收有效问卷 1320 份,受访人群超过 60%在北京居住 10 年以上,超过 80%居住在五环内,直观反映了普通市民对北京中心城的空间认知。“中心城空间形态调查”问卷第 10 题为“您认为目前北京城区建筑高度如何?”56%的受访者认为北京现状建筑高度“缺乏逻辑,该高的不高,该低的不低。”2
34、0%的受访者认为现状高度“挺合适的”,7%的受访者认为现状高度“偏低”另有 15%的受访者认为现状建筑偏高。街区现状平均高度的计算方法为:街区现状平均高度=(现状地块建筑高度地块面积)/地块面积。其中,现状地块建筑高度采用“地块建筑高度极值”计算,反映使用人群对各地块建筑空间的直观感受。部分规模较大地块,如高等院校、部队大院等,使用“地块建筑平均高度”计算,避免采用高度极值所带来的计算误差。本表格通过 google earth 提供的影像和街景模式,测算各城市 CBD 地区建筑高度和建筑规模数据。参考文献参考文献1张杰.中国古代空间文化溯源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224225.2丁沃沃.城市设计:理论?研究?.城市设计,2016,1:6878.3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基于气象条件的北京市域空间布局研究Z,2013.作者简介作者简介徐碧颖,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高级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