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53浅谈民俗文化对朝鲜族舞蹈风格特征的影响.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9653浅谈民俗文化对朝鲜族舞蹈风格特征的影响.doc(1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浅谈民俗文化对朝鲜族舞蹈风格特征的影响摘要朝鲜族人聚居在我国东北三省各地,其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朝鲜族人能歌善舞,具有厚重的民族意识和独特而又鲜明的民族风格。深受其民俗文化的影响,朝鲜族舞蹈风韵浓郁,有“鹤臂柳手虎步”和“一顺边”的体态特征,有动静分明的步态,舞姿松弛自如,优雅且潇洒。朝鲜族舞蹈风格是源于其民族意识与心理性格、宗教信仰、古代习俗和社会文化等诸方面,朝鲜族人民将这些民俗和从社会交往而生的情感充分地反映在其舞蹈思想中,产生了鲜明的个性和独特的艺术魅力。关键词:朝鲜族舞蹈;民俗文化;风格特点On the influence folk -custom culture on
2、the style characteristics of KoreanAbstract:Korean people live in the three northeastern provinces of China, the nation has a long history and profound culture. Korean people can sing and dance, with a heavy national consciousness and unique and distinctive national style. It is deeply influenced by
3、 its folk culture. The Korean dance has rich and graceful dance features, such as Crane-arm and Hand-tiger Step and One-to-one-side posture, with graceful and chic dancing. Korean people s dancing style is derived from their national consciousness and psychological character, religious belief, ancie
4、nt custom and social culture. The Korean people fully reflect these folk customs and emotions from social interaction in their dance thoughts. A distinctive personality and unique artistic charm.Keywords: Korean dance; folk culture; style characteristics目录绪论1一、朝鲜族民俗文化2(一)朝鲜族民俗的社会基础:贫穷朴素2(二)朝鲜族民俗在发展中
5、嬗变:复合多元2二、朝鲜族舞蹈的风格特征3(一)朝鲜族舞蹈的体态特征3(二)朝鲜族舞蹈的动律特征3三、舞蹈创作风格体现文化内涵3(一)舞蹈风格体现文化内涵4(二)舞蹈创作体现文化内涵4(三)舞蹈形式体现文化内涵4四、民族文化对舞蹈风格形成的影响5(一)农耕文化的影响5(二)民俗文化的影响5结语6参考文献7致谢8绪论我国民族民间舞享有“艺术舞蹈之母”之誉,是世界民族舞的瑰宝,也是中华民族数千年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随着不同的地理地域、历史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变化而演进,具有独特、浓郁的文化内涵。朝鲜族舞蹈是屹立于中华民族民间舞蹈之林中的佼佼者,发端于古代社会,有强大的艺术感染力,是朝鲜族传统文
6、化的精华所在。在东方舞蹈种类中,朝鲜族舞蹈亦以优美潇洒、精深复杂的特征而闻名。本篇通过探讨朝鲜族民俗文化和朝鲜族舞蹈风格特征,试图发掘二者之间深远的文化渊源。一、 朝鲜族民俗文化在历史发展进程中,朝鲜族既继承和发扬了自己固有的传统文化,保持了民族生活方式中的优良传统和民族风格,又在与其他民族的社会交往过程中,积极汲取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其总体上呈现出朴素简约、复合多元的特征。(一) 朝鲜族民俗的社会基础:贫穷朴素朝鲜族的民俗文化带有朴素、粗放的风格,显得原始、简约。这与朝鲜族作为民俗传承主体的一些特点密切相关。从历史上看,朝鲜族民俗的主要负载者和传承者是出身贫寒的下层社会平民及其组成的社会群体
7、。迁入中国的朝鲜族大致有如下三个类别:一是潜入私垦的北部边民和遭遇天灾而逃荒的北部难民。二是被日寇抢夺土地而失去生计基础的破产农民。三是因日寇强制移民而迁来的“开拓民”。 朴婷姬,吕秀一.论解放前中国东北朝鲜人社会与在日朝鲜人社会的特点及其形成的原因J.东疆学刊,2010(1):64-69.上述的朝鲜族迁入者,在经济和社会地位上都属于缺衣少食、无权无势的穷苦农民。据历史资料记载,清末民初,朝鲜族人口中农民一直占90%左右,其中绝大多数是佃农 权立.中国朝鲜族史研究(2)M.延吉:延边大学出版社,1994:69.。民族主体反映了朝鲜族民俗的社会基础是贫穷少实,而诞生于其上的民俗文化自然是朴素简约
8、。朝鲜族民俗具有的朴素简约的特征主要体现在饮食风俗、生活习俗、及娱乐活动等方面。就饮食风俗而言,朝鲜族饮食质朴简单、重实效,朝鲜族人依照现实劳动的需要来安排饮食生活,饮食对他们而言只是生存的基本手段之一,因而朝鲜族的传统饮食中精美考究的难以寻见,而具有普遍性、实效性特点的食品稍多。譬如朝鲜族传统饮食中的冷面、狗肉汤、泡菜都是大众性饮食。朝鲜族民俗的朴素简约,集中表现为其文化承载者是平民百姓,而这种特性正是朝鲜族能够长期保持民族固有的传统生活习俗的重要奠基。因为民俗传承主题是民俗文化得以保存和继承发扬重要保证。我国朝鲜族大多为朝鲜半岛中下层的穷苦贫民,朝鲜族民族文化的生命活力正源于平民习俗。(二
9、)朝鲜族民俗在发展中嬗变:复合多元朝鲜族民俗文化也具有复合和多元的特征,这体现在朝鲜族文化在发展中吸取其他民族文化,交融碰撞之下,使朝鲜族民俗文化更添几分风韵。朝鲜族在我国扎下根,并开始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之一员生活以来,以兼收并蓄的积极态度吸取汉族等其他民族的风俗文化来充实和发展自己的民俗文化,并同周边的汉族等其他兄弟民族进行生活文化的双向交流,使朝鲜族风俗和周边的汉族等其他民族风俗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会通交融。如朝鲜族在饮食文化方面,积极吸取汉族优秀的烹调技艺,使朝鲜族饮食也讲究形色美观、香馥四溢、滋味隽永,并使汉族的饺子和炒菜等成为朝鲜族日常饮食的一部分。又如在节日习俗上,朝鲜族逐渐接受汉
10、族的传统节日习俗,朝鲜族聚居的延边地区汉族也在长期同朝鲜族一起生活的过程中,逐渐吸收朝鲜族的民俗文化,并使之成为延边地区汉族生活文化的一部分。这样,朝鲜族和汉族互相接受对方的生活文化,并把它们融进各自的日常生活当中,从而形成了双向交流、多元共存的风俗文化格局,这也是朝鲜族民俗文化的中国特色之一。二、 朝鲜族舞蹈的风格特征朝鲜族舞蹈有着独特的民族个性与审美风格,优雅流畅的动作、婉转多变的韵律、细腻刚劲的内在情感融合在一起,极具审美色彩。(一)朝鲜族舞蹈的体态特征艺术源于生活,也反映生活,朝鲜族的舞蹈艺术亦然。朝鲜族舞蹈具有体态独特非常:双脚自然张开,呈八字形,双膝随之靠拢,臀部向内收回,胸部略含
11、,稍微收腹、垂肩,气息沉稳向下松弛,整个人散发出一种含蓄典雅的神韵,曲线优美温婉。朝鲜族的基本体态对人体的横向和竖向都有要求,如横向上是“圆”,即无任何突兀,纵向上则是“拧”,表现在动作神态上,则有“抻”和“推”等不同的动作。朝鲜舞蹈讲究“鹤臂柳手虎步”、“一顺边”的体态。“虎步鹤臂柳手”意为仙鹤般的手臂、杨柳般柔软的身条、老虎般的沉稳轻盈的步调。“一顺边”则是指左手左脚或右手右脚同起同裸,意贯整体,优雅顺畅。这两种体态是朝鲜族人生活的写照,极其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独特的审美心理。(二)朝鲜族舞蹈的动律特征动律是民族舞之间相互区别的重要因素。朝鲜族舞蹈的动律则表现在“长短”和“呼吸”之上。朝鲜
12、族舞蹈的律动,是内在美与外在美的融合,它通过特有的“长短”节奏形式和呼吸方法,表现出舞蹈的独特风韵。“长短”指舞蹈的节奏和音乐,这是伴奏者通过杖鼓演奏而出。“长短”又包括乐器的节奏、节拍、速度、风格等,不同的舞蹈风格对“长短”的要求截然不同。如“古格里长短”“安旦长短”、“它令长短”等,任何一类“长短”都有与相应的鼓点和敲击演奏方式,这是内容与形式融合而一的体现。“古格里长短”松缓柔和,“安旦长短”轻快活泼,“他令长短”刚劲有力。在朝鲜族舞蹈中,节奏不同则呼吸不同,从而产生不同的舞蹈动态。因此,舞者杖鼓和技艺水平,会对舞蹈产生重要影响。“呼吸”起于丹田,从头至脚,意贯全身。在朝鲜族舞蹈中,“呼
13、吸”常常是被视为影响舞蹈风格的关键因素。“呼吸”是“长短”与舞蹈姿态的统一,是朝鲜族舞蹈的活力来源。在舞蹈中,节奏影响呼吸,呼吸又影响体动,从外至内,又从里至外,这种动律是民族舞蹈的一朵奇葩。朝鲜族舞蹈中“长短”与“呼吸”作用,内外互动,使舞蹈舞姿灵动优美,产生独特的审美效果。因为朝鲜族舞蹈的动律始终贯穿于舞者的气韵之中,他们是以呼吸作为舞姿的动力,并带动全身肢体,并在不同的长短节奏中产生不同的律动,或是含蓄和谐的韧性律动,或是跳跃活泼的顿式律动,或是轻快流畅的弹式律动。上述风格特征构成了朝鲜族舞蹈流畅飘逸、细腻柔美、动静结合的风格特点,使整个舞蹈婀娜多姿、松弛自如、潇洒流畅,是朝鲜族艺术魅力
14、之所在。三、 舞蹈创作风格体现文化内涵朝鲜族舞蹈文化有逾百年的历史,是在古朝鲜和朝鲜半岛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而后迁入中国又深受中国儒释道文化的影响,形成其独特的舞蹈风格。(一) 舞蹈风格体现文化内涵舞蹈是人们按照现实生活和艺术创作的规律对客观现实的审美化反映,朝鲜族舞蹈亦然,它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形成一种含蓄典雅的风格,这与其民族文化风格密不可分。朝鲜族人们在历史上多次遭受外来民族和国家的侵略,其民族意识是坚强不屈、柔韧非常。后来在中国儒释道文化的影响下,又发展成内敛含蓄的思想观念。表现在舞蹈艺术上,从整体上看,朝鲜族舞蹈细腻优雅,祥和庄重,呈现出一种柔美刚劲的风格特征。譬如朝鲜族舞蹈中对“
15、力”的重视,每一种舞蹈的张弛、伸缩和收发都有与众不同的要求,但是大体上仍表现出柔和典雅的情趣和审美风格。(二)舞蹈创作体现文化内涵对古代的朝鲜族人而言,幸福是朴实简单的,最直接的幸福是源自于生存中的快乐。这种乐天的观念意识使得朝鲜族人形成明朗潇洒的生存观念和乐天的处世之道。因此,他们首先关注的也是生活中的心愿。在朝鲜族的人生仪礼中,诞生礼、婚礼、寿庆礼是举行朝鲜族特有的“接大桌”仪式的传统三大仪礼,因而朝鲜族民间有“能接大桌三次,才算一生有福气”之说 许辉勋.朝鲜族民俗文化及其中国特色M.延吉:延边大学出版社,2007:182.。朝鲜族的“接大桌”习俗,正是乐天的人生价值观的体现。朝鲜族舞蹈直
16、接表现其简单质朴的民族意识的作品俯拾皆是。比如长鼓舞,是将长鼓放置在腰间,或以左右手持鼓鞭、鼓槌击鼓面,或以手直接拍打鼓面,边击边舞。宋代沈括梦溪笔谈载:“唐之杖鼓, 本谓之两杖鼓, 两头皆用杖, 今之杖鼓一头以手拊之, 则唐之汉震第二鼓也。” 袁炳昌, 毛继增.中国少数民族乐器志M.北京: 新世界出版社, 1986.此文中的“杖”指的就是敲击长鼓的“鼓鞭”,朝鲜族人民善于将民间活动与舞蹈相结合,艺术与现实在舞蹈创作中融为一体。(三)舞蹈形式体现文化内涵首先,朝鲜族民族舞蹈区别于其他民间舞,在于其有“鹤”的步伐、屈伸、飞翔等舞蹈形态。这些风格鲜明的舞蹈动作穿插在舞蹈中间,使得朝鲜族民族舞蹈整体
17、上呈现出飘逸、潇洒、灵动的审美特征。朝鲜族把鹤看作是长寿和幸福的象征,把鹤栖之地视为吉祥之地。朝鲜族舞蹈中鹤的神态、鹤的意境、鹤的舞姿从而呈现典雅飘逸、柔美潇洒的审美风格,则是仙鹤心态、观念和心理的艺术升华。用“鹤”的形态和动作来表达,究其源与朝鲜族的鸟图腾崇拜有关,也是古代朝鲜族人巫俗活动。这些是朝鲜族特有的崇鹤的审美情趣,并在其舞蹈中表现出来。其次,迁移到中国来得朝鲜族人也受儒家文化的影响,如其生活中古朴自然的思想观念。当然,道家思想中修身养性、乘鹤飞升的思想也影响了朝鲜族人,如其舞蹈风格和韵律特征中的潇洒飘逸正是道家推崇的理念。上述的鹤的图腾中承载长寿的希望,具有仙风道骨,与仙道和人的精
18、神品格有着密切的联系。儒释道思想在朝鲜族的民间舞蹈中达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其中,最具代表性是莫过于“僧舞”。“僧舞”被誉为朝鲜族民俗舞蹈的精华,是佛教宗教意识与民间舞蹈融为一体的最佳范例。四、民族文化对朝鲜族舞蹈风格特征形成的影响文化传统是一个民族世世代代积累而成的文化财富,是一个民族得以发展的动力源泉。 潘蛟.解构中国少数民族:去东方化还是再东方化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报),2009(2):12-13.朝鲜族历来以能歌善舞著称于世,其舞蹈风格深受民俗文化的影响,从而形成了独特而鲜明的民族风格。朝鲜族舞蹈种类多样、风格各异,如“扇子舞”、“纱绢舞”、“农乐舞”、“假面舞”、“长
19、鼓舞”、“钗舞”、“剑舞”“、拍打舞”等多种舞蹈广为称颂。如今,我们可以在舞蹈顶水舞、淘米舞、喜悦和长白瀑布等优秀的舞蹈中,看到身穿小巧短衣、下着拖地长裙、襟垂飘带的朝鲜族姑娘们翩然起舞,在他们富有活力的舞姿领略朝鲜民族文化底蕴。朝鲜族舞蹈风格特点的形成深受其民俗文化影响,一是农耕文化的影响,二是民俗文化的渗透。(一)农耕文化的影响象帽舞由于独特的气候条件和土壤条件,朝鲜族是以种植水稻为主的农耕民族,朝鲜族舞蹈的有许多来源于水田劳动中生产动作的节奏和动作。譬如挥手撒种时的近处朝前勾手挥、远处肩上勾手挥、手臂挥过肩膀之上等,朝鲜族舞蹈的基本动作形态是直接取材于此的。农乐舞,是朝鲜民族舞蹈中最古老
20、的舞蹈形式之一,是古代大丰收后朝族人聚集在一起饮酒作乐的遗风,也是反映传统农业生产生活中祭祀祈福、欢庆丰收的民间艺术。农乐舞将朝鲜族是集演奏、演唱、舞蹈为一体的舞蹈,既表现出朝鲜族积极向上民族气概,又反映了朝鲜族人能歌善舞的民族特长。象帽舞是农乐舞中的最高表现形式,每逢节日庆典,朝族人舞动欢乐的舞姿,扬起五彩缤纷的象帽,线条流畅的长长飘带旋转如风,五彩斑斓的环形绕在舞者周围,美哉美哉。象帽舞历史悠久,是与农乐舞同生的舞种,其内容丰富多变,对舞者的技巧要求极高,高超的舞蹈艺术才会产生极强的审美效果。(二) 习俗文化的影响顶水舞、假面舞 艺术起源于人类生产劳动,舞蹈是人类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舞蹈
21、中的动作和节奏与劳动休戚相关,在劳动动作重复过程中,有规律的节奏因此而生,再伴以呼喊或打击石块和木棍,这就是舞蹈的原生模样。顶水舞的产生亦是如此。顶水舞如其名,是舞者头顶水罐起舞,也是朝鲜族最传统的舞蹈之一。在农忙时节,朝鲜族妇女们常头顶水罐将饮水或米酒等送至田间地头,顶水舞即在这种生活习俗基础上形成,后来成为最普遍的民间舞蹈之一。 舞者顶的水罐,原是生活中的实物,后来为了便于起舞,多用纸糊的罐型道具,在表层上绘以漂亮的花纹,轻巧别致。随着道具的变化,舞蹈动作也相应发展。顶水舞以“挫垫步”、“踏波步”、“碎步”为基本步伐,主要动作有“甜泉舀水”、“玉指弹珠”等。舞蹈通过模拟顶罐行进中的各种生活
22、动作,抒发欢乐喜悦的内心感情,舞姿轻松优美。再如假面舞,它起源于新罗时代,是过去农民在节日庆典上进餐时候所表演的舞蹈,以滑稽、夸张的动作讽刺统治阶级,有调节气氛的作用。假面舞是舞者常常佩戴夸张的人物表情或动物面孔的面等拟人化面具,以此来表演舞蹈。恩格斯言:“人们自己创造着自己的历史”。 德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506.朝鲜族历经艰苦,民风却依然淳朴,其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和乐天的民族意识,在舞蹈中呈现出含蓄典雅又刚劲有力的特点。结语民俗文化是民族舞蹈生存和发展根本土壤,民俗文化作为艺术创作的源泉,不仅为舞蹈艺术增添浓厚的文化内涵,同时也提供了广阔悠长的传承空间
23、,直接决定了舞蹈风格的形成与发展。反之,民间舞蹈作为一种有形有色的文化载体,不仅记载着民俗文化的历史,也在发展中实现对民族风俗与文化的传承。总而言之,朝鲜族的舞蹈风格是在朝鲜族特有的民俗文化的影响下形成的。朝鲜族的巫俗信仰促成了舞蹈中的文化元素;农耕生活中手和脚的动作以及全身的姿态发展成为朝鲜族舞蹈的基本形态并促成了农乐舞的盛行;在中原儒释道的思想影响下,则形成了朝鲜族民间舞蹈中对自然、自由的向往和追求,使朝鲜族舞蹈成为内外合一的艺术形式,具有柔和协调的艺术美感,从而达到优美飘逸的境界。参考文献1朴婷姬,吕秀一.论解放前中国东北朝鲜人社会与在日朝鲜人社会的特点及其形成的原因J.东疆学刊,201
24、0(1).2权立.中国朝鲜族史研究(2)M.延吉:延边大学出版社,1994.3许辉勋.朝鲜族民俗文化及其中国特色M.延吉:延边大学出版社,2007.4袁炳昌, 毛继增.中国少数民族乐器志M.北京: 新世界出版社, 1986.5潘蛟.解构中国少数民族:去东方化还是再东方化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报),2009(2).6德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致谢本论文实在导师XXX教授悉心指导下完成的,导师渊博的专业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对我影响深远。本论文从选题到完成,每一步都是在导师XXX的指导下完成的,在此,谨向导师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本论文的顺利完成,离不开各位老师、同学和朋友的关心和帮助。在此感谢XXX老师的指导和帮助;感谢XXX大学XXXX的关心、支持和帮助。在论文期间,得到诸多关心和帮助,在此表示深深的感谢!-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