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55论共同犯罪人的刑事责任.docx

上传人:温桑 文档编号:65732376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37.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7755论共同犯罪人的刑事责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7755论共同犯罪人的刑事责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7755论共同犯罪人的刑事责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7755论共同犯罪人的刑事责任.docx(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论共同犯罪人的刑事责任摘要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共同犯罪责任区别对待制度在我国逐渐确认,改变了传统刑法惩罚将共同犯罪人同罪论处的局面。随着共同犯罪案件社会危害性增高,犯罪率上升,研究我国刑法对共同犯罪人刑事责任认定模式,探究刑罚惩罚打击共同犯罪的社会效用并提升刑法的社会危害预防性、威慑性效用是本论文的重要课题。任何制度的研究都离不开基本理论所提供的逻辑性思考框架,因此,简单介绍共同犯罪人及其刑事责任的主流理论和基本原则,反思我国当下刑法立法的缺漏和不足,进而提出创新性见解和看法。关键词共同犯罪,社会危害性,罪刑法定,罪刑相适应,实害犯,危险犯一、 选题背景和目的(一)选题背景团伙诈骗犯罪在整

2、个社会中呈现团伙规模扩大、诈骗手段高超、危害结果严重的趋势。近年来的司法审判对于此类团伙作案的打击力度虽大,但也才存在着破案困难、责任认定不明、罪名难以落实等困难。虽然目前我国不少法学理论学者对此制度的完善的相关理论均有建树,如张明楷教授对共同犯罪认定,吴汉东学者对共同犯罪认定价值的分析,齐文远教授在刑法立法中的探索等,都为我国现代刑法中有关共同犯罪的立法理念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借鉴。需求是发展的内在动力,司法实务中因为处理具体案件而产生的问题也推动了我国司法立法不断朝着系统化、体系化、现代化、科学化、合理化、人文化等方向发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更好的提升司法立法、司法审判水平。共同犯罪刑

3、事数量的增多也从侧面反映了我国司法立法教化性、国家公权力威信严重缺失。因此理论研究有着现实价值和意义。(二)选题目的理论指导实践,实践推动理论发展。在这两者的彼此作用下,研究共同犯罪惩罚制度的立法价值和理论基础对于司法实践有着指导性的意义。本论文从我国当下司法界对于共同犯罪的理论认定以及相关司法条文对共同犯罪实体性规定等方面,指出我国共同犯罪司法立法的可取之处。最终基于目前现有的理论和指导思想,开创性的提出完善建议和相关评价。二、 共同犯罪理论概述刑法中对于共同犯罪的定义是“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相较于单独作案,虽发生频率较低,但是其实施犯罪行为所带来的犯罪结果和社会危害性则较为

4、巨大。而且,由于其内部组织以及分工较为复杂,所以在实务罪行认定和操作中往往有较大的技术性和难度性。这也是共同犯罪人刑事责任认定在理论界以及实务界至今仍存在较大争议的重要原因。尤其是如今大陆法系与英美法系彼此冲突却又相互借鉴,使得我国目前有关共同犯罪的相关理论有了新的发展。任何制度的研究都离不开基本理论剖析这一逻辑起点,因此,本论文从基本概念、特征、构成要件等抽象性、原则性的理论出发,进而研究立法技术和技巧。(一) 共同犯罪的概念“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法学界对于此定义较为权威的解释为,共同犯罪是二人以上的犯罪行为人出于共同合意和共同犯罪目的,彼此之间相互协作、分工,共同实施犯罪,

5、以达到最终的犯罪结果。需要注意的是,此处的共同犯罪必须是该多数人故意实施的犯罪,且彼此对于将要实施的犯罪行为有犯罪意识联络。(二) 共同犯罪构成要件在审理案件时,司法机关要首先认定参与犯罪的行为人的人数,然后根据参与该案件的主体人数,进而依据刑法对共同犯罪人的认定所列出的构成共同犯罪构成要件,然后才能根据审理共同犯罪案件的实体内容和程序过程,对不同犯罪主体分担共同责任做出裁决。但是,在实际的司法审判程序中,存在着许多形如共同犯罪的司法案件。该类案件披着共同犯罪的外表,但其实质上却与共同案件有着质的区别。例如,福建省安溪县追诉的手机诈骗刑事案件中的当事人王某某和刘某某,之所以将该类案件以共同犯罪

6、案件审理,其立法依据就是核准该案件是否符合立法中对认定共同犯罪案件构成要件的要求。1、 主观条件共同犯罪的主观一般条件通常是指共同犯罪故意。对其更为具体的解释则应从三个角度来说明:其一就是行为人具备犯罪的意思,即期待犯罪结果发生或者任由其发生不加以阻止。这是主观恶意的内在表现。共同犯罪行为具体实施必须有主观犯罪意思的思想指导,也只有在该故意犯罪内在意识指导下做出的造成严重刑事后果的行为,才能被司法机关追诉并给予其刑罚惩罚、追究其刑事责任。这一要件的规定,就是为了将共同犯罪区别于共同过失犯罪、故意犯罪与过失犯罪。区分故意与过失的重要原因,就是在对过失犯罪人的定罪量刑中会给予减免刑罚,甚至不追究其

7、刑事责任的判决。体现了司法审判的公平性和公正性。其二是行为人具备共同犯罪的意思。从字面意思理解,就是共同犯罪人对于犯罪计划是达成了一致同意和共识的,彼此之间形成了协力合作进行犯罪的意思。这一要件产生的原因就是,司法实践中会经常出现偶然性共同犯罪,即某甲临时性地抢劫被害人,而此时某乙则是出于私人恩怨对被害人进行殴打,这种犯罪行为发生的偶然性,自然不能以共同犯罪论处。因为若认定为共同犯罪,那么共同犯罪人则要对责任进行分担或者按比例分担,这就可能减少对某个人的刑罚处罚程度。但是,此种情况明显属于单独犯罪,在某个时间节点上偶然产生“共同表象”。因此,共同犯罪必须要将具备共同犯罪的意思作为构成要件,以实

8、现审判合理性。其三就是行为人之间具有共同犯罪意思的联络。司法实践中,有的人为了规避犯罪责任,假借共同犯罪之名,行单独犯罪之事。例如:某甲与某乙打算共同入室抢劫,某甲安排某乙在门外把风,某甲入室抢劫之后贪图女主人的美色,对其实施强奸。某甲的强奸行为由于超出了共同犯罪人意思联络实施犯罪的内容,因此,对于强奸罪的责任,某乙不需要承担,由甲一人承担。这就是公平、公正的司法价值的具体体现。2、 客观条件外观的行为表现形式给我们判断某项事物提供了很好的客观判断标准。为了补充主观意识的不可知性和隐蔽性,司法机关在对犯罪行为人审理过程中使用最频繁的判断方式就是对犯罪行为人客观行为的判定。“行为学说”也是为大多

9、数国家所采用的理论基础,因为大多数认为,行为与事实结果的发生存在着一定的因果联系,没有了行为的实施就不可能有危害结果的发生。但这种学说也存在着一种极大的弊端,即很有可能把司法惩罚作为报复的工具,而丧失了对犯罪行为人,例如过失犯罪行为人的教化作用。正如前文所述,司法惩罚的目的不在于其刑法惩罚性,而更多的关注点在于其教化意义,在于预防犯罪的长远性价值。即使是审理共同犯罪案件,也不能单一的将犯罪行为客观要件作为定罪量刑的依据。共同犯罪行为是共同犯罪构成要件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犯罪行为的实施,就不可能有犯罪结果的发生,也就没有司法审判程序中的追诉对象。而且犯罪行为由于其可感知性、可判断性、客观实在性,

10、是司法审判中衡量共同犯罪人刑事责任的重要事实依据。虽然犯罪行为的表现形式却是复杂的、多变的,但是,根据其责任分工形式以及犯罪行为发生过程,可以从不同角度对共同犯罪人的行为做出划分。例如,按照共同犯罪人内部工作分工,可以分为:主犯、从犯、胁从犯、教唆犯;依据发生过程则又可以分为:预备犯、实行犯。司法实践中较为常用的判定共同犯罪人行为责任的方式就是依据犯罪内部工作分工,将共同犯罪人分为以上四种类型,并分别承担不同的刑罚责任。3、 形式要件共同犯罪最为显著的形式特征就是主体为二人以上,即主体多数,区别于单独犯罪一人作案的形式上的特征。共同犯罪人数众多,彼此之间相互分工,相互协作,这种内部组织的有序性

11、,就必然增加了犯罪目的实现的可能性。而且,由于多数人参与犯罪,则给共同犯罪人提供了心理暗示和自信心理。因此,一些有重大危害的刑事案件多是由共同犯罪来完成的,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同时,由于多数人参与犯罪,因此每个人在犯罪实施活动中的角色定位和作用大小都不相同,每个人的犯罪意思、犯罪能力也不尽相同。这就需要司法机关在对案件事实收集过程中,要明确共同犯罪人主次作用的差异,以便合理解决行为人分担共同体责任的问题。三、 共同犯罪人的分类及其刑事责任承担作为特殊的犯罪类型,共同犯罪不仅在人数上具有多数性特征,而且犯罪结构合理分工、整体之间互相协作,也是共同犯罪的重要特征。之所以对共同犯罪人的刑事责任做出

12、特殊规定,其主要原因就在于司法学界考量了共同犯罪的内部任务分工、整体协作特征,增强了共同犯罪所带来的社会危害结果实现的可能,即不论是实害犯还是危险犯,其对法治社会的安定都带来极大的不和谐以及不稳定因素。共同犯罪的这些特点表明了司法机关在对共同犯罪事实认定过程中,增加了对不同犯罪人在整个案件中角色定位步骤,并根据其行为对推进案件结果事实发生的“贡献”将共同犯罪人分为:主犯、从犯、教唆犯、胁从犯等,并据此裁量刑罚。这种共同犯罪人刑事责任认定的区别对待方式,是罪刑法定以及罪刑相适应抽象性原则的具体化表现。(一) 主犯刑法第26条对主犯做出了明确的规定,认为“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或者在共同

13、犯罪中其主要作用的,是主犯。”在对法条解读过程中要注意,这一定义指的是两种不同形式的共同犯罪中的主犯的概念:一是对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起组织、领导作用的行为人;另一种是在一般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行为人。从这两种不同组织形态的角度来分析,犯罪集团相比于 一般的共同犯罪,更具有规模性、计划性、组织性、内部有序性、主观严重恶意性,这必然就伴生着社会危害严重性。因此,刑法对于集团犯罪主犯的惩罚和打击更甚。具体表现在刑法第26条第3款:“对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按照集团所犯的全部罪行处罚。”体现了司法的严厉性。(二) 从犯从犯在整个作案计划到实施过程中的作用是仅次于主犯的一类共同犯罪人。其主要

14、特点就是辅助性,即为帮助主犯达成犯罪目的,实现犯罪结果做出了一定贡献的角色。对此,刑法第27条第1款做出了相应的规定。依据从犯对于社会的危害性角度的思考,我国将主从犯做出区分是有现实价值的。因为,大多数共同犯罪刑事案件,犯罪人的主观犯罪执意强度、仇视社会程度、犯罪能力是存在差距的。刑罚对犯罪行为人做出惩罚的主要目的不仅仅在于惩罚,而是在于以罚来实现对犯罪行为人的教育、教化的目的,这是直接目的。间接目的就是,通过对犯罪行为的惩治,树立国家强制力的权威,杜绝犯罪,减少潜在犯罪因子。因此,司法审判中,司法机关对从犯做出判决时,往往会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做到严宽相济。福建省手机信息诈骗案中,刘某某

15、作为协助主犯的从犯,法院对其刑罚处罚为判处有期徒刑一年九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一万元,而作为主犯的王某某则判处六年三个月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人民币六万一千元。由此可见,主从犯区分的现实意义。(三) 胁从犯胁从犯是指那些被迫参加犯罪的行为人,他们由于主观消极性和被协迫性,其作案心理相较于主犯和从犯的强烈作案心理是有一定的差距的。因此,从司法实践总结来看,胁从犯由于较弱的作案意愿、作案能力的虚弱性,所以其所带来的社会危害性较为微弱。所以,在大多数司法审判中,胁从犯往往跟机器犯罪情节的轻重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在此处值得一提的是,胁从犯身份转换的特殊情形。具体是讲,行为人起先虽是被胁迫参与犯罪,但是,在

16、预备犯罪或者实行犯罪的过程中,胁从作案行为人积极参与并对整个犯罪结果的实现起了重要的作用,则司法机关可以根据刑法的相关规定,将胁从犯认定为从犯或者主犯,并依从犯、主犯的刑罚惩处。(四) 教唆犯刑法第29条对教唆犯的定义是,故意唆使他人实施犯罪的人。其犯罪行为的具体表现就是:其一,教唆犯必须存在唆使他人参与犯罪的客观行为,即教唆犯引诱、威胁、欺骗无犯罪意思但是有刑事责任能力人参与犯罪,并产生犯罪意思的行为。法律中对于被教唆对象做出了强制规定,即受教唆的人必须是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之所以对被教唆者进行限制,是因为我国刑法中明确规定了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时,应从重处罚,否则只需根据其在犯罪中的

17、作用和贡献定罪。不满十八岁的青少年出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萌发时期,尚未形成对事情的正确、客观、准确的认识能力,因此,该类人有很强的可塑性。若被犯罪行为人教唆犯罪,则很可能受不良影响走上歧路,即使日后对其再次教育,都很难摆脱犯罪行为对其心智的负面影响。出于对未成年人的特别保护,对教唆犯教唆未成年人犯罪的强制规定有很大的现实必要性。其二,教唆犯必须主观恶意、故意。这是共同犯罪构成要件中最基本的要素。四、 共同犯罪人刑事责认定制度基本原则(一) 公平公正公平公正是人类最基本的道德诉求。刑法作为维护社会稳定,定纷止争的司法工具,其对每个人公平正义的实现程度对其宗旨的实现有着不可分割的重要意义。共同

18、犯罪人对共同责任的分担亦是如此。由于责任分工、作用体现的不同,决定了司法机关在对共同犯罪人的刑事追责不能一概而论。平衡每个犯罪人的责任承担,才能从根本上实现刑罚公平公正。这是司法审判中最基本的原则。(二) 罪刑相适应在司法学界曾对于“恶法(不)是良法”这一话题进行过激烈的讨论,暂且不说最终的争辩结果,但从辩证角度来看,本论文所持有的观点是“恶法不是良法”。若从历史性角度分析,“恶法”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作为良法被统治者所适用,而且取得了极大的社会效果。但从发展的眼光来看,当下的社会是法治社会、人权至上的文明社会,以往的野蛮式刑罚已经难以起到威慑犯罪、维护社会治安的效果。因此,从现代法律人长久以来的

19、经验总结结果来看,过重的刑罚是“恶法”,只有罪刑相平衡才能带来极大的社会效应。因此,刑罚不是以惩罚性为主要功效,其更重要的工具作用即预防犯罪、矫正犯罪、规制犯罪。犯罪行为与刑罚承担相适应,不仅可以使主犯、从犯、胁从犯、教唆犯承担与其行为对应的责任,而且规避了部分犯罪人利用共同犯罪逃脱、减免刑罚的侥幸心理。刑法权威性的树立,最有效的手段就是严惩犯罪,但仍要兼顾“严宽相济”。(三) 罪刑法定权力作为一把双刃剑,不仅害人而且害己。在人民主权的现代社会里,我们作为国家的主人有不被非法侵犯自己合法利益的权利。国家司法机关又是执行这一保护义务的行为主体,如若司法权力被滥用,则会给受害人、加害人双方甚至整个

20、社会带来很大的负面效应。为了避免滥用司法职权,重判或者轻判行为人的刑事责任,共同犯罪刑事责任制度的法制化显得尤为重要。共同犯罪的主体多数性、内部构成复杂性,就更需要立法明确规制不同行为人的刑罚责任。这样才能使犯罪行为人服法,才能威慑预备犯、潜在犯守法。(四) 主观恶意惩罚主观故意是共同犯罪构成要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刑法对于故意犯有着极为严格的刑罚惩罚规定,是出于对维持社会稳定、维护政权稳固、保护其他公民人身财产权力的保护等因素的考虑。主观恶意性也可以看出该行为人对社会、对他人的仇恨程度,一般来讲,共同犯罪的实施会有很长时间的事前准备阶段,周密部署阶段,行为准备阶段。这个时间跨度的持续性也可见该

21、犯罪行为人的执念程度,以及社会危险性。这也是共同犯罪人刑事责任承担方式会在刑法总论中做出特别规定的重要原因。(五) 客观作用区分共同犯罪人的刑事责任裁量的重要标准就是参看行为人在犯罪过程中所做出的行为,对实现犯罪结果有多大的现实作用。“作用大重罚,作用小轻罚”是定罪量刑的重要方法。综合考虑司法审判的几个基本原则,将客观行为作用作为定罪量刑的重要依据是符合司法理念和价值的。五、 评析我国共同犯罪人刑事责任认定制度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对于共同犯罪的相关立法理念、法条制定、基本原则确定等的完善带来了极大的实效意义和价值。德日国家对于共同犯罪人刑事责任认定制度的探索,促成了世界范围内的对于共同

22、犯罪人刑事责任认定区别对待的立法改革风潮。我国在这股热潮中汲取成功经验,探索出中国特色的审理共同犯罪案件的刑事审判制度。(一) 共同犯罪人刑事责任制度进步性简析张明楷教授在研究我国共同犯罪刑事问责制度发展史中指出,我国传统的共同犯罪人刑事责任制度,采用的是犯罪人分担共同犯罪责任一致性原则,即每个人不论内部分工,作用体现都一致判处与其行为所造成的危害结果相适应的刑罚处罚。从该制度的性质来看,这是极为严厉的严法。虽然从表面看来,这种司法审判方式切实履行了司法机关依职权惩罚犯罪行为的职责,但是却欠缺对严法所带来的社会效益、犯罪预防作用、教化作用等长远考虑。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这种严法非良法。随着“

23、严宽相济”司法理念的不断深入,以及刑罚预防性作用的重视,共同犯罪人区别对待,依作用划分责任承担内容的审判技巧被司法机关以及立法机关所关注。如今的共同犯罪人刑事责任差异对待则是这一理论研究成果在实务中的体现。这不仅能极大地发挥刑罚惩罚的公平公正价值,而且落实了刑罚相一致这一基本原则,是良法的表现。(二) 共同犯罪人刑事责任制度的缺漏1、事实认定繁琐,加重了司法审判成本将犯罪要件内容分化,虽然有助于司法机关准确判定共同犯罪的界定范围,也明确了界定标准,但是细化意味着证据取证严谨,加重了司法机关的负担。因此,即使理论学界对于当下的共同犯罪人刑事责任惩罚制度大都持一致肯定的态度,而且大胆并创新地提出了

24、很多更接近现实价值观需求的实体以及程序上的规定,但是理想与现实总存在差距。在实际的司法操作中,这一制度的实效性的发挥却面临着认定主体作用过程繁杂、困难的问题,加重了司法机关查明真相所投入的司法成本。而且,由于内部组织活动的隐蔽性以及各个行为人主体意识的一致联络性,彼此之间包庇主犯的行为也时有发生。这是司法审查、审判中最不乐观的现象。因此,有的司法机关为了提高诉讼效率,尽快结案,往往在对事实审查中草草了事,缺失了案件审查、审理的严谨性;案件事实也缺乏真实性、可信性。2、除主犯以外其他刑事责任人罪行认定问题共同犯罪人刑事责任认定的一大特色就是对除主犯以外的刑事责任人在处以刑罚时会减轻、免除刑罚处理

25、。至于法官审判时应该对此类犯罪人减免刑罚弹性范围却少有规定,即法官对此有较大的自由裁量权力。但由于法官个人认知的局限性和素养有待考量,这就极有可能为腐败提供滋生的土壤,导致司法公平正义难以实现。这是我国立法、执法、司法所必须考虑的问题,但现实是我国对此并没有强制性规定,一方面倡导学习西方“自由裁量”原则的适用,但这种“移花接木”的立法技巧显然不够合理科学。主要原因就是很多人忽视了本土文化根深蒂固的、盘错复杂的潜在影响力。所以,未来的立法创新活动,应该将固有文化作为基石,然后再在这基础上借鉴西方立法原则、创新立法模式。4、 欠缺刑罚对犯罪预防、教化效用的考虑刑罚的犯罪预防性和教化性是最有价值、最

26、有社会效益的功能表现。我国立法真的实现法律这一效益了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不论从犯罪率逐年上升这一数据可以看出,单从公民对法的认知和态度上就可以看出,我国法制建设“任重道远、道阻且长”。虽然从英美法代表国家美国和英国,以及大陆法代表国家德国和日本来看,这些国家法律体系虽较为完善,但是各国仍旧没有实现零犯罪率。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情况发生,是因为人性始终会有阴暗和丑恶的一面。但其他国家还是会积极向这些国家学习借鉴,是因为这些国家在法律在大多数人心中有很大的威慑力,犯罪率也能控制在较好的范围内。这就是法律教化作用和预防性的具体体现。六、 完善我国共同犯罪人的刑事责任制度的建议共同犯罪人刑事责任认定改进

27、从其立法缺漏和不足来看,改进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点:1、 制定专门法,规制共同犯罪行为共同犯罪与单独犯罪是有较大区别的,而且我国当下刑法中,有关定罪量刑的相关规定大多是针对单独犯罪罪名认定以及刑罚惩罚规定,而没有具体针对刑法立法总则中所区分的主犯、从犯、胁从犯、教唆犯这四种犯罪身份的实体性规定。但从实务中发现,不论是法官还是辩诉双方在法庭中,都较难对主犯以外的其他犯罪人刑事责任承担做出较为合理、公正的判断。而且,由于没有法律引以为据,犯罪嫌疑人难以对判刑结果持信任态度,案件就难以从结果上、机会上做到公正和公平,这是司法审判最大的误区和难点。因此,修改刑法并创设专门规制共同犯罪人有重大的社会效益。2

28、、 完善证据取证体系制度这是对司法事实侦破技术提高的要求,因为,共同犯罪人极容易出于“集体意识和团队精神”包庇重要的主犯,使其得以减刑或免刑,这样社会潜在危害就难以消除。因此,正确区别共同犯罪人不同能力和作用,对其处以与其行为相适应的刑罚是降低社会潜在危害力、打击犯罪、击破犯罪心理的重要手段。这就要求我国司法立法、执法加强对证据取证能力的培养,这是解决此类问题的重中之重。3、 落实普法教育“知法、懂法”才会“守法”,我国法盲率占全国人数相当大的比例。这给社会带来的危害不仅仅有法治社会建设进程缓慢,而且好多刑法对于这些法盲来说“形同虚设”,社会危害性极强。普法教育不仅要政府的参与,而且还要借助社

29、会团体的力量,让守法意识深入人心。七、 结论本论文针对共同犯罪人刑事责任制度的谈论,是基于共同犯罪的社会危害性来考虑的。这种危害性不仅是从对受害者损害程度以及损害可能性来定义,更多的是一种潜在的社会威胁和社会不稳定因素,重则危害政党安全、政权稳定。我国经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秩序渐成体系都得益于党的领导和法治建设,任何危害社会公共利益、国家安全和民主利益的行为都是法治所打击的对象。本论文在简单概括出我国有关共同犯罪人认定以及对应的刑事责任制度的内容的同时,指出我国司法立法的几个不足之处:1、 事实认定繁琐,加重了司法审判成本2、 除主犯以外其他刑事责任人罪刑认定问题3、 欠缺刑罚对犯罪预防、教化

30、效用的考虑针对这几点立法缺漏,论文又提出了几条改进建议:1、 制定专门法,规制共同犯罪行为2、 完善证据取证制度3、 落实普法教育共同犯罪是犯罪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危害性较大的一类犯罪形式。出于对社会稳定的考虑,我国对共同犯罪要有较强的重视。不仅要认识到当下立法不足,还要针对性的提出改进措施,促进法制社会的建设。参考文献:1刘宏立,论共同犯罪中的共同行为D吉林大学,2005:13-352周雪梅,共同犯罪主从犯刑事责任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5:34-403齐文远、吴汉东,刑法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155-1684周达、陈刊,论共同犯罪中的刑事责任问题J法制博览,2012(10):16

31、65莫载超、黄鸿远、肖璐璐,共同犯罪中的刑事责任问题J文史博览,2015:52-546陈可倩,德、意、中共同犯罪人认定标准比较研究J法商研究,2015(1):185-1927张绍谦,论我国刑法的公正价值J公民与法,2011(9):2-48张明楷,刑法学M法律出版社,20119张明楷,共同犯罪的认定方法J法学研究,2014(3):3-1010张明楷,共同犯罪是违法形态J人民检察,2010(13):5-811柳忠卫,论共同犯罪的转化犯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4(3):57-6612钱叶六,我国犯罪构成体系的阶层化及共同犯罪的认定J法商研究,2016(2):147-15213谢望原,共同犯罪成立范围与共犯转化犯之共犯认定J国家监察院学院学报,2010(4):80-8914王作富、庄劲,共同犯罪与构成身份新论J法学专论,2003(11):8-1115刘明祥,主犯正犯化质疑J法学研究,2013(5):113-12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大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