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原理第一章导论.ppt

上传人:赵** 文档编号:65722905 上传时间:2022-12-06 格式:PPT 页数:55 大小:3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济学原理第一章导论.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经济学原理第一章导论.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经济学原理第一章导论.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学原理第一章导论.ppt(5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经济学原理经济学原理第一章 经济学家和政治哲学家们的思想,不论他们是在对的时候还是在错的时候,都比一般所设想的要更有力量。的确,世界就是由它们统治着。危险的东西不是既得利益,而是思想。凯恩斯经济学课程的重要性n对于你们来说,算是对经济学概貌的简单把握吧。n学习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对经济现象进行简单分析的能力。n在西方,经济学被称为“社会科学的皇后,最古老的艺术,最新颖的科学”。经济学是致用经济学经济学是致用经济学n经济学是教人如何找便宜的 但是千万不要单方面占便宜,记住帕累托“双赢”的理念。n经济学改变了历史并继续改变历史两个英国人的例子n经济学家在这个世界中扮演着起来越重要的角色 格

2、林斯潘 n经济学家正在越来越多地成为各国政府和总统们的高级顾问 斯蒂格利茨亚当斯密使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nAdam SmithEconomist and Philosopher 1723-1790 n1776 年出版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简称国富论)n对后世资产阶级经济学的发展有深远影响,对欧美各国的经济也有深远影响凯恩斯造就了资本主义的凯恩斯造就了资本主义的“黄金时代黄金时代”n就业、利息和货币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通论(19361936年)年)n现代西方经济学最有影响的英国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格林斯潘 n操纵着美国经济,在某种程度上也操纵着世界经济的火车头。n经济学家们正在越来越准确地预

3、测着现实的经济走向。n连恐怖头子拉登都是经济学学士。本.拉登 斯蒂格利茨 (Joseph E.Stiglitz)n美国纽约哥伦比亚大学教授,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之一 n1992年美国大选期间,克林顿的首席战略顾问斯蒂格利茨为了使竞选集中在关键问题上,所以在他的办公室贴了一条标语:“笨蛋,要谈论经济!”参考书目:n平狄克、鲁宾费尔德著,微观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n曼昆著,经济学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n斯蒂格利茨著,经济学(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n迈克尔.帕金,罗宾.贝德,微观经济学,人民邮电出版社n宋承先著,现代西方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复旦大学出版社=n伍柏麟、尹伯成主编,经

4、济学基础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 n黎诣远主编,西方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一节 经济学概述一、什么是经济学 狭义的经济仅指节约,广义的经济则泛指人类的一切谋生活动,中国古代就有“经国济民”之说,实际上是指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等治国方针,目的无非就是得到一个更好的处境。简言之,指导我们如何有效获得和利用各种资源的理论就是经济学。二、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二、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一)微观经济学(MicroMicroEconomicsEconomics)(二)宏观经济学(MacroMacroEconomicsEconomics)(三)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关系(一)微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

5、(micro-economics)是以单个经济主体为考察对象,研究单个经济主体的经济活动和经济行为以及相应的经济变量的单项数值如何决定的经济学分支。n微观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经济个体n微观经济学研究的问题是资源配置问题 n微观经济学研究的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 n微观经济学研究的方法是个量分析方法(二)宏观经济学(二)宏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是以整是以整个国民经济活动为考察对象,研究社会个国民经济活动为考察对象,研究社会经济中各个有关的总量的决定、变化及经济中各个有关的总量的决定、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的经济学分支。其相互关系的经济学分支。n宏观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

6、经济总量 n宏观经济学研究的问题是资源利用问题 n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中心理论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n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方法是总量分析方法。(三)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关系(三)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关系 尽管各自独立,相互区别,但作为西方现代经济学的两大组成部分,它们之间又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微观经济学只看见树木而不问森林;宏观经济学只看见森林而不问树木。由于个体的理性之和并非产生集由于个体的理性之和并非产生集体的理性,所以所有微观现象的简单相体的理性,所以所有微观现象的简单相加,不一定而且经常不是总体,因而在加,不一定而且经常不是总体,因而在微观经济学看来正确的行为在宏观却未微观经济学看来正确的

7、行为在宏观却未必正确必正确。例:上课点名对于教师和学生而言是一种成本的浪费,所以,轻易教师是不会点名的。在这种情况下,从单个学生的角度而言,谁都会产生侥幸的心理:教室那么多人我旷一次课教师是不会发现的。如果所有的学生都能保持这种“理性”的话,教室里学生廖若晨星的后果是可想而知的。所以,如果每个学生都理性的选择旷课,必然会招致教师的惩罚,这对班级而言是不理性的。所以,大家旷课要协商好,别同时旷课哟!第二节第二节 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一、经济资源与稀缺 劳动:人类的体力和脑力 土地:一切自然资源 资本:生产设备、中间品的投入 企业家才能:组合资源的方式和能力 取得 这些资源必须付出代价

8、,因此,它们是稀缺(Scarcity)的。Scarcity is Basic Premise of Economics稀缺是经济学的前提 经济资源以及用经济资源生产的物品总是不能满足人类无穷无尽欲望的事实,称为稀缺性稀缺性。没有稀缺就不存在任何经济学问题。稀缺法则The Law of Scarcity n 个人期望得到许多商品和追求许多目标,对每个人来说,至少有些商品是稀缺的。在一个社会里,每个个人都不可能满足自己的全部需要。因此,社会中的稀缺是普遍存在的。稀稀缺缺性性是是相相对对的的,它不是指物品或资源绝对数量的多少,而是指可用的物品或资源与人们的欲望相比总是显得不足。稀稀缺缺性性也也是是绝

9、绝对对的的,它存在于人类社会的一切时代和一切社会。选择要解决的问题选择要解决的问题 1.如何利用既定的经济资源;2.如何利用有限的时间;3.如何选用满足欲望的方式;4.如何牺牲次要的欲望满足重要欲望。二、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研究如何有效利用有限资源以求人类无限欲望的最大满足,即如何在生生产可能性边界产可能性边界上进行选择。具体为:生产什么(what)生产多少(how many)如何生产(how)为谁生产(who)资源配置问题资源配置问题图:生产可能性边界图:生产可能性边界GunsButterABCDEHW三、生产可能性边界三、生产可能性边界n1 1、AEAE是一条凹(是一条凹(sunkensun

10、ken)向原点向原点(originorigin)的曲线。的曲线。n2 2、表达了稀缺法则的存在性。、表达了稀缺法则的存在性。AE曲线把第一象限分成二个部分。比AE曲线更远离原点的空间中的点所表示的组合,在已定的条件下是不可能实现的3 3、一个经济必须做出选择。一个经济必须做出选择。n现实的生产,只能在AE曲线上选择一个点。n选择了B,就意味着必须放弃作出A、C、D、E的选择。其它亦然。4 4、选择是有机会成本的。选择是有机会成本的。n从A-E的各点的关系来看,在既定条件下,要增加大炮的生产,必须减少黄油的生产为代价。n反之亦然。结论:结论:经济学是研究人类社会如何充分利用稀缺资源,并合理有效地

11、配置于各种用途,以满足人们需要的一门社会科学。四、经济学的两个基本假定四、经济学的两个基本假定1、经济人假定、经济人假定 经济人(economical man)假定强调人们追求利益最大化。n如果说,稀缺是社会存在的经济概括,那么,经济人这个概念就是对社会意识的经济学概括。n经济学并不研究稀缺本身,而是研究在稀缺条件下人的行为,也就是研究经济人的行为。1-1 The Definition of Economic Man 经济人定义经济人定义n具有对稀缺作出适应性(具有对稀缺作出适应性(adaptabilityadaptability)反映能力的人,称之为经济人。反映能力的人,称之为经济人。n这种

12、人的行为(这种人的行为(behaviorbehavior),),也就称之为也就称之为对稀缺的适应性行为,或简称为适应性行对稀缺的适应性行为,或简称为适应性行为。为。1-2 The Model of Behavior 行为的模式行为的模式n“最大最大”:投入同样的代价,取得尽可能:投入同样的代价,取得尽可能大的收效。大的收效。n“最小最小”:取得同样的成效,力求投入最:取得同样的成效,力求投入最小。小。例:作弊行为出现的经济学分析例:作弊行为出现的经济学分析n效用预期值(效用预期值(expected valueexpected value)=作弊的收入期望作弊的收入期望成功的概率成功的概率n预期

13、成本预期成本=对作弊的惩罚对作弊的惩罚被抓的概率被抓的概率 (probabilityprobability)n在这里,老师的严厉程度是关键。在这里,老师的严厉程度是关键。1-3 Consumer and Producer 消费者与生产者n同样的支付实现效用的最大化,或享用同同样的支付实现效用的最大化,或享用同样的效用力求支付最小化,是消费者行为样的效用力求支付最小化,是消费者行为的基本目标。的基本目标。n同样的成本支付时力求收益最大化,或力同样的成本支付时力求收益最大化,或力求在同样的收益水平时,实现成本最小化,求在同样的收益水平时,实现成本最小化,是生产者行为的目标。是生产者行为的目标。结论

14、:结论:合乎理性的人合乎理性的人即即“经济人经济人”,是在经济活动中总是以利己为,是在经济活动中总是以利己为动机,并总是企图以最小的代价动机,并总是企图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利益的人。换取最大利益的人。2、完全信息假定、完全信息假定 具具备备完完全全的的知知识识或或信信息息是是一一个个比比较较松松散散的的概概念念,大大致致说说来来,它它的的含含义义是是熟熟知知全全部部市市场上的行情,以及与市场有关的知识。场上的行情,以及与市场有关的知识。市市场场主主体体在在进进行行决决策策时时总总是是拥拥有有全全部部的的知知识识和和信信息息。如如果果没没有有完完全全的的信信息息,决决策策就就不可能是经济的。不可

15、能是经济的。第三节第三节 经济学的研究方法经济学的研究方法n n一、边际分析方法一、边际分析方法n n二、均衡分析法二、均衡分析法n n三、静态和动态分析方法三、静态和动态分析方法n n四、实证和规范分析四、实证和规范分析n n五、经济模型五、经济模型一、边际分析方法一、边际分析方法n边际分析(marginalanalysis)是现代经济学的常用的分析方法。实质上,“边际”就是一阶导数,边际分析实质上就是将微分学引进了经济学。n它导致了西方经济学一次时代的革命,史称“边际革命”。边际分析是经济学中最基本的分析边际分析是经济学中最基本的分析方法,方法,研究一种可变因素的数量变动,研究一种可变因素

16、的数量变动,会对其他可变因素的数量变动产生多大会对其他可变因素的数量变动产生多大影响的方法。也就是说额外增加或减少影响的方法。也就是说额外增加或减少一个单位会产生多大的影响。一个单位会产生多大的影响。边际量边际量是经济中最关键的量。是经济中最关键的量。故事:半块饼子 有个人肚子饿极了,去买了块饼子,狼吞虎咽地吃起来。他觉得,从来没有什么食物有这样美味可口。他立刻又去买了六块饼子,一只又一只地吃着。奇怪的是,饼子的味道一块不如一块。吃第六块饼子的时候,他觉得肚子还饿,就又啃起第七块饼子来。可是,第七块饼子刚吃了一半,他就觉得肚子饱了。他心里后悔不及,逢人就说,“如果早知道吃半块饼子就饱了,我何必

17、花钱买那六块饼子呢?”二、二、均衡分析均衡分析 均均衡衡分分析析就就是是在在假假定定经经济济体体系系中中的的经经济济变变量量既既定定条条件件下下,考考察察体体系系达达到到均均衡衡时时所所出现的情况以及实现均衡所需要的条件。出现的情况以及实现均衡所需要的条件。均均衡衡分分析析可可分分为为局局部部均均衡衡分分析析和和一一般般均均衡分析。衡分析。a a)局部均衡局部均衡n局部均衡的方法,是马歇尔(Marshall)在经济学原理中所经常使用的分析方法。n这是分析一个产品、一个市场中的供需均衡问题,也可以扩展为对一些产品或一些市场中的均衡问题。为了进行这样的分析,就不能不排除其他产品或其他市场对正在进行

18、的均衡分析的影响。n所以,这种分析方法是建立在“其其他他条条件件不不变变”的假定前提下的。b b)一般均衡一般均衡n一般均衡是瓦尔拉斯(Walras)首先使用的分析方法。n这是以一个系统中所有的市场都能够同时实现均衡为前提的分析方法。三、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三、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 和动态分析和动态分析(一)静态分析(一)静态分析(二)比较静态分析(二)比较静态分析(三)动态分析(三)动态分析(一)静态分析(一)静态分析 静态分析是一种分析经济现象的均衡状态静态分析是一种分析经济现象的均衡状态以及有关的经济变量达到均衡状态所需要的条以及有关的经济变量达到均衡状态所需要的条件的分析方法。件的

19、分析方法。n “当价格是当价格是3 3,需求为,需求为5 5”,就是一个静态分,就是一个静态分析的结果。析的结果。(二)比较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 比较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是一种考察或比较原有是一种考察或比较原有的已知条件变化后均衡状态的变化情况的的已知条件变化后均衡状态的变化情况的分析方法。分析方法。比如比如:“价格上升,需求下降价格上升,需求下降”,“收入增加,需求曲线右移收入增加,需求曲线右移”等,等,都是比较静态分析的结果;都是比较静态分析的结果;(三)动态分析(三)动态分析 动态分析动态分析是一种考察经济体系的实际发是一种考察经济体系的实际发展和变化过程,分析经济体系中有关经济变展和变

20、化过程,分析经济体系中有关经济变量在时间过程中的变化、各种经济变量之间量在时间过程中的变化、各种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的变动对整个经济体系的影的关系以及它们的变动对整个经济体系的影响的分析方法。响的分析方法。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的关系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的关系 静静态态分分析析不不区区分分经经济济变变量量的的时时间间先先后后,把把它它们们仅仅看看成成既既定定时时点点的的变变量量,而而且且还还略略去去变变量量调整所需要的时间和过程。调整所需要的时间和过程。比比较较静静态态分分析析不不考考察察变变量量调调整整所所需需要要的的时时间间和和过过程程,但但考考察察外外生生变变

21、量量变变化化后后,对对均均衡衡状状态所产生的影响。态所产生的影响。动态分析则考察经济的实际变化过程。动态分析则考察经济的实际变化过程。四、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四、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一)实证分析(二)规范分析(一)实证分析(一)实证分析 实实证证分分析析是指超脱或排除人们对事物的主观价值判断标准,通过对事物运动过程进行客观描述,反映事物的一般现象,揭示事物内在联系及其运行规律的研究方法。实证分析是回答事物“是什么”的问题。(二)规范分析(二)规范分析 规规范范分分析析是是以以既既定定的的价价值值判判断断标标准准为为前前提提,来来分分析析和和评评价价事事物物发发展展状状态态的的研研究究方法。方法。

22、规规范范分分析析是是回回答答事事物物“应应该该是是什什么么”的问题。的问题。五、经济模型五、经济模型 经济模型经济模型是用来描述同研究对象有关的经济变量之间相互依存关系的理论结构。一个模型是指论述某一经济问题的一个理论。经济模型的表示方法经济模型的表示方法叙述法叙述法代数法代数法几何法几何法 经经济济模模型型是是在在一一些些假假定定的的前前提提下下建建立立的的(还还记记得得经经济济学学的的假假定定吗吗?),这这些些假假定定未未必必合合乎乎实实际际,但但它它们们能能够够保保证证经经济济分分析析的的精精确确性性,是是建建立立经经济济模型所必需的。模型所必需的。运用经济模型解决经济问题需要运用经济模型解决经济问题需要如下步骤:如下步骤:n 假定 n 构造经济模型n 得出结论 n 推广结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