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市“十四五”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规划要点汇总公共服务更加均等优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亳州市“十四五”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规划要点汇总公共服务更加均等优质.docx(1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亳州市“十四五”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规划要点汇总公共服务更加均等优质亳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三五”成效“十三五”期间,亳州市城镇新增就业30。8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59。2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低于4。2%,控制在省考核目标4。5%以内。实施市级人力资源市场信息化改造,启用建安“零工市场”,开发亳州稳就业平台,建立岗位和人员2个数据库。常态化开展“2+N”就业招聘活动,累计举办各类招聘会1650场,提供岗位89。38万个,吸引求职者18万人。开发公益性岗位1。5万个,安置3549人,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实名制就业帮扶7469人,就业帮扶率99。96%。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
2、实名制就业服务2。5万人,帮扶率90%以上;发放高校毕业生求职创业补贴1768人,共计197。91万元;开发就业见习岗位2。26万个,接收9206人。“十三五”末,全市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43。96万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17。05万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33。01万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363。19万人,与2015年相比分别增加了12。62万人(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85万人、14。11万人、29。18万人。连续5年完成共计10。55万人的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待遇调整工作,企业退休人员人均基本养老金由1929元增加到2454元。“十三五”期间发展成效列表要点重点内容
3、就业创业总体局势稳中向好“十三五”期间,全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系统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六稳”“六保”决策部署,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关于稳就业保居民就业工作安排,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优先政策,认真落实稳定就业支持创业若干政策措施,加强就业失业动态监测,主动防范和化解规模性失业风险,就业局势保持总体稳定。城镇新增就业30.8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59.2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低于4.2%,控制在省考核目标4.5%以内。实施市级人力资源市场信息化改造,启用建安“零工市场”,开发亳州稳就业平台,建立岗位和人员2个数据库。常态化开展“2+N”就业招聘活动,累计举办各类招聘会1650场,提供岗位8
4、9.38万个,吸引求职者18万人。在亳州市广播电视台开设人社保障之声“空中招聘”专栏,每周更新推送一期全市10家重点企业优质岗位信息。开展“助力就业起航、情暖退役军人”就业服务月活动,提供免费就业指导、职业介绍、创业培训等服务。开发公益性岗位1.5万个,安置3549人,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梳理汇总亳州市稳就业保居民就业政策“一本清”,向企业提供“菜单式”就业服务。深入开展“四进一促”专项活动,组织200多名干部走访企业1000余家,开展企业用工服务100余次。发布十项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依托“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求职登记小程序”,提供“一键直达”就业服务,实名制就业帮扶7469人,就业帮扶
5、率99.96%。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实名制就业服务2.5万人,帮扶率90%以上;发放高校毕业生求职创业补贴1768人,共计197.91万元;开发就业见习岗位2.26万个,接收9206人。积极开展长三角地区劳务协作,与26个城市签订“员工返程返岗复工协同联动协议”,在义乌市、无锡市等地设立7个亳州籍农民工服务站。开展“亳州老乡,请您回家”返乡创业活动,累计返乡创业成功3.1万个;发放创业扶持资金727.3万元,发放创业担保贷款30.85亿元;开展创业培训2.46万人,举办创业大讲堂18期,4000余人受益;举办“药都创赢”创业大赛2期,近200个项目参赛。社会保障体系持续完善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
6、,社会保险实现更广覆盖。2016年,全市启动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工作,同步实施职业年金制度。强化失业保险基金收支管理,扩大失业保险金支付范围。在我省率先制定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工作人员参加工伤保险政策。在我省率先开展补充工伤保险工作,探索工伤保险与商业保险合作新模式,提高工伤职工待遇保障水平。“十三五”末,全市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43.96万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17.05万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33.01万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363.19万人,与2015年相比分别增加了12.62万人(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85万人、14.11万人、29.18万
7、人。积极拓展社会保障卡功能应用,顺利通过全国第二代社会保障卡综合验收,实现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对外地转诊人员社保卡联网即时结算,全市社保卡持卡人数达514.3万人。全市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进展顺利,11.47万人入库,改革后符合条件退休人员待遇重新核算工作全面完成。连续5年完成共计10.55万人的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待遇调整工作,企业退休人员人均基本养老金由1929元增加到2454元。认真做好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工作,累计工伤认定3787人,组织劳动能力鉴定23次,共计2813人。人才人事工作成效显著加强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积极推进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分行业调
8、整岗位设置,全面推进聘用制度,进一步规范事业单位岗位聘用程序。推进中小学职称试点改革,构建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以社会和业内认可为核心、覆盖各类中小学教师的评价机制。获批建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8个。连续2年在我市开展国家人社部“万名专家服务基层”活动,在亳设立专家服务基地,年均继续教育培训5.5万人。完成公务员考录、市直事业单位招聘、“三支一扶”招募、各类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资格考试216场次,参考考生达到51万人次,5年来招聘事业单位人员1.35万名,招募“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494人。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每年完成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3.5万人以上。组织职业技能鉴定9万人以上,技能人才总量达到29.8万
9、人,高技能人才总量达到11.6万人。劳动关系更加和谐稳定深入实施劳动合同制度和集体合同制度,持续开展和谐劳动关系创建活动,规范企业用工管理,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达96.4%。加强裁审衔接机制建设,探索建立劳动人事争议案件处理标准体系,开展“百名仲裁员服务千家企业”活动,启用仲裁文书“邮政专递”业务,设立劳动仲裁法律援助工作站,劳动人事争议调解成功率达到69.7%,劳动人事争议仲裁结案率达到98.6%,劳动保障监察举报投诉结案率达到98%。建立健全农民工工资保障机制,宣传落实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按照“源头治理、全程监管、防治结合、标本兼治”要求,制定工程款支付担保管理办法农民工工资保证金管理办
10、法劳资专管员管理暂行办法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和工程款分账制管理办法建筑工人实名制管理实施细则。加强工程建设领域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规范化管理,开展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专项检查、根治欠薪执法月等活动。我市率先建立的工程建设领域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管理制度,被写进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治理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的意见(国办发20161号)。推动劳动监察领域信息化建设,在全省率先建成建筑领域农民工实名制登记及工资支付监管信息化平台,全市累计1287个在建工程项目纳入平台管理,入库农民工30余万人,农民工工资专户入账113.28亿元,通过监管平台发放工资89.57亿元。人社扶贫成果突出成立市、县(区)人社扶贫专班,
11、建立通报调度工作机制,全力推动人社扶贫工作,确保就业扶贫增收入、技能扶贫强素质、社保扶贫保生活、人才人事扶贫促发展。大力实施就业扶贫,让贫困群众端稳就业增收的“铁饭碗”。着力促进贫困劳动力就业,建立专项服务机制,在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农民工返岗就业等专项服务活动中将贫困劳动力作为重点服务对象,集中为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送政策、送岗位、送服务。持续规范扶贫车间建设运营管理,建立“一车间一档案”,开展精准对接帮扶。做好扶贫公益性岗位开发管理,全市开发扶贫公益岗位3.45万个。大力实施技能扶贫,持续促进贫困劳动力“强本领”。累计组织4354人参加种养殖、电工、厨师等技能脱贫培训。创新开展汽车驾驶
12、技能脱贫培训,2017年以来累计3021名贫困劳动者取得驾驶资格。大力实施人才人事扶贫,不断激活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源动力”。招募494名“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赴基层就业,落实艰苦边远地区县乡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政策,鼓励和引导大量优秀人才到我市基层干事创业。大力实施社保扶贫,兜牢贫苦群众民生“保障线”。落实新增贫困人口社保帮扶政策,新增人员全部纳入,到龄人员足额发放,确保应保尽保动态“清零”,代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17.75万人。为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坚定人社支撑。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提高全市城镇居民收入水平实现与全省同步稳定增长。2015年末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120元,至
13、2020年末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159元,总量突破34000元。“十三五”以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速7.9%。因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202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放缓,同比增长5.4%。公共服务能力有效提升面深化“放管服”改革,启动实施“减证便民”整治专项行动,26项证明事项采取告知承诺制,动态调整权责清单和行政许可事项目录。积极探索中小企业稳岗补贴、失业保险费返还等资金“免申即享”,会同数据资源管理部门搭建我市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平台,变“人找政策”为“政策找人”,全面梳理惠企政策,进行数据共享,不断优化业务流程。将惠企便民补贴业务由“申请、受理、审核、提交兑付材料
14、、核拨、拨付”六个流程优化为“数据对比、意愿确认、拨付到账”三个环节。全力推动“人社服务快办行动”,紧紧围绕人社部10个打包一件事,重设申请表单、再造办事流程,形成“一件事”标准化清单。全部落实25个“提速办”事项,每个“提速办”服务事项均达省厅办理时限的要求,其中失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就业登记、就业创业证申领等3个事项办理时限比省人社厅规定时限压缩了85%。深化“互联网+人社”行动,积极拓展网上办事业务覆盖面,对进驻安徽政务服务网214项政务服务事项进行全面逐项梳理,取消申请材料205项,申请材料减少55%。全面落实“一窗通办”工作,对人社窗口进行升级改造,推行“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
15、综合窗口出件”工作模式,实现综合柜员制办理。大力推进“社保卡应用”工作,在开通社保卡102项功能的同时,创新拓展住房公积金提取、惠农补贴发放、校园管理、社保公交一卡通等其他公共服务功能,逐步实现居民服务“一卡通”。搭建“出生一件事”主题办理模块,一次性办理出生医学证明、户口登记和社会保障卡申领等三项业务。干部队伍建设不断加强持续开展人社行风建设,坚持把行风建设作为推动人社事业健康发展、提升人社服务效能的有力抓手,建立健全行风建设组织体系,成立行风建设工作专班,通过开展练兵比武、“六个问题”专项持续整改、互评互学专项活动,不断打造让群众满意的人社服务品牌。坚持党建引领,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抓住关键
16、少数,坚持以上率下,转变工作作风。开展“严强转”专项行动、“讲严立”专题警示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三个以案”警示教育活动。对照全市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治建设监督检查参考指标,全面排查存在问题,推动各类巡视巡察反馈问题整改取得扎实成效。严格执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事业为上,人岗相适”、“注重选拔培养优秀年轻干部”三个原则,把政治素质高、工作能力强、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选出来、使用好,逐步形成梯次配备有序递进、后继有人的干部队伍结构。“十三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事业主要指标完成情况指标“十二五”末基数“十三五”规划目标“十三五”完成数一、就业1.城
17、镇新增就业人数(万人)27.781430.82.城镇登记失业率(%)44.24.2二、社会保障3.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9095以上96.14.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95以上-5.失业保险参保人数(万人)15.216.617.056.工伤保险参保人数(万人)18.929.433.01三、人才队伍建设7.专业技术人才总量(万人)7.59.29.2其中:高层次人才总量(万人)0.40.80.98.高、中、初级专业技术人才比例(5:29:66)8:42:5010:40:509.技能人才总量(万人)16.22029.8其中:高技能人才总量(万人)6.91111.610.引进外国专家和人才(
18、万人次)四、劳动关系11.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9795以上96.412.劳动人事争议调解成功率(%)6060以上69.713.劳动人事争议仲裁结案率(%)9292以上98.614.劳动保障监察举报投诉结案率(%)99.395以上98五、公共服务15.社会保障卡持卡人口覆盖率(%)常住人口全覆盖16.社会保障卡缴费和领取待遇应用目录平均开通率(%)-90-备注:1. 为五年累计数,()为2016年数。2.受机构改革职能划转影响,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引进外国专家和人才、社会保障卡缴费和领取待遇应用目录平均开通率等4项指标不再统计“十三五”完成数。亳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
19、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主要目标(一)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就业容量不断扩大,就业质量明显提高,就业结构更加优化,就业能力更加提升,就业环境更加公平,创业效应更加明显,就业局势保持总体稳定。“十四五”期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人数1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下,城镇调查失业率5。5%。扎实开展“亳州老乡,请您回家”返乡创业活动,全面推动我市全民创业高质量发展,新增初始创业人员10万人以上。高校毕业生总体就业率稳定在90%以上,吸引10万名高校毕业生来亳就业创业。(二)完善多层次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健全覆盖全民、城乡统筹、公平统一、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全面实施全民参保计划,
20、积极落实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失业保险省级统筹工作,拓展社保卡应用功能。到“十四五”末,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保持在95%以上,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52万人、18万人、36万人。(三)实施人才强市战略。造就一支规模宏大、结构优化、素质优良、具有竞争力和影响力,能够支撑和引领亳州科技创新、技术进步和社会发展的专业技术和技能人才队伍。到“十四五”末,全市专业技术人才总量达到11。9万人,技能人才总量达到40万人。(四)形成合理有序的工资收入分配格局。深化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健全完善事业单位工资水平正常调整机制;引导企业建立职工工资决定和正常增
21、长机制,完善最低工资和工资指导线制度。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增加、结构不断优化,增长高于全市经济增长、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五)保持劳动关系和谐稳定。提高劳动关系治理能力,进一步完善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形成规范有序、公正合理、互利共赢、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到“十四五”末,劳动人事争议调解成功率达到65%以上;劳动人事争议仲裁结案率达到95%以上;劳动保障监察投诉举报结案率达到98%以上。(六)公共服务更加均等优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水平明显提升。健全人力资源公共服务体系,促进人力资源优化配置。推进“智慧人社”建设,升级完善人社业务系统,加强业务协同和数据共享,构建
22、线上线下“一网通办”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一体化经办服务平台。推进以社会保障卡为载体的居民服务“一卡通”管理模式,全面发行第三代社会保障卡。到“十四五”末,社会保障卡持卡人数达到526万人,其中申领电子社保卡人口覆盖率达到70%。(七)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拓宽脱贫人口和边缘易致贫人口就业渠道,保持对小微企业、就业车间等载体的相关优惠政策稳定。逐步调整优化乡村公益性岗位。大力开展各类技能培训。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费代缴政策。实施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继续在待遇职称等方面实施特殊倾斜政策,鼓励和引导专业技术人才向乡村振兴重点地区流动。“十四五”时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
23、业发展主要目标指标“十三五”基数“十四五”目标属性一、就业1.城镇新增就业人数(万人)15预期性2.城镇登记失业率(%)4.53.城镇调查失业率(%)-5.5左右预期性4.大学生就业创业人数(万人)105.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人次(万人次)-10预期性二、城镇居民增收6.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经济增长、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预期性三、社会保障7.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9595以上预期性8.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万人)-52预期性9.失业保险参保人数(万人)18约束性10.工工伤保险参保人数(万人)36约束性四、人才队伍建设11.专业技术人才总量(万人)11.9预期性12.技能人
24、才总量(万人)40预期性五、劳动关系13.劳动人事争议仲裁结案率(%)9295预期性14.劳动人事争议调解成功率(%)6065预期性15.劳动保障监察投诉举报结案率(%)98预期性六、公共服务16.社会保障卡持卡人数(万人)-526预期性17.其中:申领电子社保卡人口覆盖率(%)70预期性备注: 为五年累计数。重点工作一、全面落实就业优先战略全面强化就业优先政策,以创业带动就业,统筹推进重点群体就业,加快提升劳动者技能素质,推动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加强失业预防和调控,健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等举措,全面落实就业优先战略。具体举措:(一)强化就业优先政策。(二)促进创业带动就业。(三)完善重点群体就
25、业体系。(四)破解企业用工难题。(五)提升职业技能培训质量。(六)加强失业预防和调控。就业优先计划就业优先计划一、高校毕业生来亳就业和创业引领1.适应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新需要,将就业创业有机融合,完善政策扶持体系,创新服务方式方法,建立涵盖毕业生校内校外各阶段、求职就业各环节、就业创业全过程的服务体系。2.常态化开展“2+N”招聘活动,健全未就业毕业生实名制数据库,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就业信息、职业指导和就业见习等就业服务。3.加强创业培训,实行注册登记便利化,利用好各种创业资源,加强高校毕业生创业公共服务。二、就业创业帮扶行动1.坚持创业带动就业,持续开展“亳州老乡,请您回家”返乡创业活动,深入
26、开展创业大赛、创业大讲堂、创业特训营等活动。2.开展“招聘进镇村”活动,在镇政府所在地设置固定的就业创业服务公示栏,张贴就业创业政策和企业招工用工岗位信息,利用村(社区)广播,宣传就业政策,精准推送岗位。3.加大职业培训、职业指导和职业介绍力度,增强就业创业能力和职业转换能力,妥善处理劳动关系,积极接续社会保险,促进转岗人员尽快再就业或自主创业,尽最大努力缩短其失业周期。4.面向重点群体,开展“131”行动,提供至少1次职业指导,推荐3个合适的岗位信息,提供1个培训项目。三、失业监测预警、预防调控项目1.建立失业动态监测、预测预警和预防调控“三位一体”工作机制。2.完善失业动态监测制度,建立失
27、业预测预警制度,实施失业预警和预防调控。四、推进公益性招聘1.以人力资源市场为载体,有效整合招聘信息,广泛与大中专、技工院校和市内规模以上骨干企业建立长效招聘联盟机制。2.强化招聘服务的即时性、有效性和针对性,充分发挥公益招聘联盟的引领作用,逐步形成“覆盖全市、辐射周边”的公益招聘新格局。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多举措抓好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工作,加强社保基金管理,提升社会保障服务水平等措施,建立更公平更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具体举措:(一)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加强统筹协调。(二)社会保险扩面征缴,推动全民应保尽保。(三)树立底线思维,维护社保基金安全。(四)提升社会保障治理效能
28、,改进经办服务。全民参保计划全民参保计划一、开展社保政策宣传1.深入实施“六进”专项行动,让社保政策“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业、进工地、进三产、进网络”,增强企业和群众依法参加社会保险意识。二、开展全民参保登记1.对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范围内的所有用人单位和个人进行参加基本社会保险登记,核查比对相关基本信息。2.加大电子社保卡推广运用,建立全面、完整、准确的社会保险业务基础数据库。三、做好重点群体参保工作1.大幅提高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等群体参加社会保险的比例。三、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深化人才人事体制机制创新,加强专业技术人才、技能人才队伍建设,营造适合人才创新创业的环境,打造新时代人才集聚高地。具体
29、举措:(一)推进人才体制机制改革。(二)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三)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四)做好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人才引进和培养工作。人才优先发展计划人才优先发展计划一、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1.每年完成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6万人次。2.依托企事业单位、专业培训机构等现有施教机构,建设一批专业技术人才继续教育基地。二、培训高技能人才1.深入实施高技能人才培养工程,鼓励支持技师学院举办预备技师班,开展新技工系统培养,积极开展地区、行业、部门职业能力大赛。2.加大家政从业者技能培训、员工制家政企业培训。三、“校企”技能人才培养工程1.深入开展校企合作,建立全面深入的校企合作关系。2
30、.完善技能人才培养体系,推进安徽亳州技师学院建设,建设亳州市公共实训基地。3.推动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教育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四、维护劳动关系和谐稳定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制度、劳动保障监察执法体制机制进一步健全,劳动关系治理水平全面提升,农民工工资支付得到有效保障。具体举措:(一)健全劳动关系协调机制。(二)加强劳动人事争议调处机制。(三)加强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四)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全面治理拖欠农民工工资行动计划全面治理拖欠农民工工资行动计划一、全面规范企业工资支付行为1.全面落实企业对招用农民工的工资支付责任,督促各类企业严格依法将工资按月足
31、额支付给农民工本人。2.督促各类企业依法与招用的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并严格履行,建立职工名册并办理劳动用工备案。3.推动各类企业委托银行代发农民工工资,推广实名制工资支付银行卡,开通农民工社会保障卡的银行账户工资支付功能。二、健全工资支付监控和保障制度1.开展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学习宣传贯彻、督导调研等工作。2.推进完善新生代新业态农民工权益维护制度,加快农民工平等享受基本公共服务、促进农民工融入城镇社会等工作。3.完善企业工资支付监控机制,推行企业工资支付日常监管和延期支付报告制度,建立和完善欠薪预警系统。4.推行在工程建设领域全面实行工资保证金制度,逐步将实施范围扩大到其他容易发生拖欠工资
32、的行业。三、推进企业工资支付诚信体系建设1.将劳动用工、工资支付情况作为企业诚信评价的重要依据,纳入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逐步形成失信联合惩戒机制。2.完善目标责任制度,将打击恶意拖欠农民工工资成效纳入对企业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四、依法处置拖欠工资案件1.完善“两法”衔接机制,严厉打击拒不支付劳动报酬违法犯罪行为。2.完善劳动保障监察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3.加强欠薪争议调解仲裁,及时处理欠薪争议案件。4.探索建立欠薪保障金制度。五、凝聚人社力量助力乡村振兴多措并举,做好乡村振兴人才保障服务、脱贫人员就业能力提升、劳务品牌技能培训等工作,全面落实各项优惠政策,不断提高农村劳动力收入,为全市实施
33、乡村振兴战略奠定坚实基础。具体举措:(一)实施脱贫人口稳定就业提升行动。(二)实施人才振兴乡村战略。(三)打造“亳州养生”品牌。人社助力乡村振兴行动计划人社助力乡村振兴行动计划一、促进乡村就业1.农村就业岗位开发。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振兴传统工业,培育一批家庭工厂、农村车间。2.农民工劳务协作对接行动计划。拓展市内外劳务合作范围,建立健全劳务输出对接机制,因人因需提供技能培训和就业服务。3.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工程。广泛开展就业技能培训、企业新录用农民工岗位技能培训、在岗农民工技能提升培训和创业培训。二、加强就业困难群体技能培训1.对劳动年龄内、具有劳动能力并有培训意愿
34、的农村人口实行免费培训项目清单制度。2.深入实施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计划,将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拓展。3.深入实施高技能人才培养工程,鼓励支持技师学院开设预备技师班,开展新技工系统培养,积极开展地区、行业、部门职业能力大赛。4.深入实施家政业提质扩容行动计划,加大家政从业者技能培训、员工制家政企业培训。三、加大人才振兴乡村力度1.引导各类人才向艰苦边远地区流动。2.开展劳务品牌技能培训,培养劳务品牌技能带头人,建设劳务品牌专家工作室,打造劳务品牌特色产业园区。3.加大政策倾斜支持力度。六、构建智慧人社统筹推进全市就业创业、社会保险、人才人事、劳动关系等业务信息智慧化建设,提升“互联网
35、+人社”便民服务能力建设,建设居民服务“一卡通”管理服务体系,强化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信息化支撑。具体举措:(一)推进人社信息化建设。(二)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三)推进居民服务“一卡通”建设。智慧人社行动计划智慧人社行动计划一、筑牢信息化建设基础1.加快实施就业公共服务人社平台项目,落实“全服务上网”要求。2.推进亳州市“稳就业”平台和外出务工人员信息系统建设。3.深化社会保障“一卡通”建设,加快第三代社保卡、电子社保卡发行应用。4.推动长三角区域居民服务一卡通办,逐步实现“同城待遇”。5.拓展社保卡在居民服务领域的应用。二、深入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1.完善全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电子档案的大数据应用,实现全体人员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存储数字化、业务办理网络化。2.推进人社大数据开发应用,通过数据共享、大数据分析,实现待遇资格认证业务自动办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