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测量技术第2章第1部分课件教学文案.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子测量技术第2章第1部分课件教学文案.ppt(3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电子测量技术第2章第1部分课件(3)真值与最佳值。真值是指被测量本身具有的真实值,一般用A0表示。真值一般不可知。理想情况下,在排除系统误差的前提下,当多次测量的次数趋近于无穷时,被测量的算术平均值称为该值的数学期望,数学期望即为真值A0。但是测量次数是有限的,满足一定测量精度的、有限次测量的算术平均值就是最佳值A。(4)示值。示值也称为测量值,是指测量器具的读数装置所指示出来的被测量的数值,一般用x表示。(5)测量误差。测量误差是测量结果与被测真值的差异。通常可以分为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两种。(6)测量准确度。测量准确度是指测量结果与真值之间一致的程度。(7)测量精度。测量精度是对测量值重复性
2、程度的描述。常见的误差的来源有以下几个方面:1仪器误差2方法误差3人身误差4环境误差进行测量时,首先应从源头堵住测量误差的产生。2.2 测量误差及其表示法2.2.1 测量误差的来源1绝对误差及其表示法 绝对误差定义为测量结果与被测量的真值的差值。绝对误差为 式中 绝对误差;被测量的读测值;被测量的真值。2.2.2 绝对误差与修正值 实际应用时,常用精度高一级的标准器具的示值作为实际值来代替真值。式中 绝对误差;被测量的读测值;A 被测量的实际值。2修正值及其含义 把与绝对误差大小相等、符号相反的量值称为修正值。式中 绝对误差的修正值。修正值通常由上一级标准检定或由生产厂家给出,利用测量之值与已
3、知修正值相加,可计算被测量的实际值。如用某电流表测电流,电流表的示值为0.83mA,查该电流表的技术说明书该电流表在0.8mA及其附近的修正值是+0.01mA,那么被测电流的实际值为:由此可以看出,修正值与测量示值具有相同量纲,其大小和符号表示了示值偏离真值的程度和方向,上例中测量示值比真值偏小0.01mA,故修正值为+0.01mA。1实际相对误差 定义为绝对误差与被测量的实际值的百分比值。式中 实际相对误差;绝对误差;A 被测量的实际值。2.2.3 相对误差及其表示法2示值相对误差 或称标称相对误差,定义为绝对误差与读数值的百分比。式中 示值相对误差;绝对误差;被测量的读数值。3满度相对误差
4、 或称引用相对误差,定义为绝对误差与测量仪器满度值的百分比。式中 满度相对误差;绝对误差;被测量所在量程的满刻度值。4仪表准确度等级 式中 s 仪表等级;满度相对误差最大值。常用电工仪表分为0.1,0.2,0.5,1.0,1.5,2.5,5.0共七个等级。仪表等级越大,满度相对误差越大,测量的准确度就越低。当仪表等级s一定时,最大满度相对误差也确定。式中 某确定量程绝对误差的最大值;满度相对误差最大值;某确定量程刻度的满度值。一般的测量仪器在同一量程不同示值处的绝对误差不可能处处相等,所以满度误差实际上是一种相对允许误差,是一个误差保持在规定极限内的级别。该级别规定了误差允许的最大范围。在这个
5、范围中仪表测量误差满足 式中 绝对误差;某确定量程绝对误差的最大值。1量程选择 由于满度误差是一种相对允许误差,是一个大致范围,准确的相对误差应根据示值相对误差判定。若n其中测量的绝对误差为n那么测量示值相对误差为 2.2.4 仪表选择的一般原则在s一定的情况下,从式(2-112-11)可以看出,示值 越接近满刻度值 ,示值相对误差值 值越小,测量准确度越高;而示值越小,示值相对误差越大,测量准确度越低。只有当示值与满刻度值相等时,示值误差才等于满度误差的最大值。2仪表等级选择 在进行仪表选择时,我们应注意,同样量程的仪表,当然仪表等级数越小,测量越准确;而对于不同量程、不同等级的仪表,我们应
6、该根据被测量的大小,兼顾仪表级别和量程上限,合理选择仪表。按照误差的基本性质和特点,可把误差分为系统误差、随机误差和粗大误差三大类。不同的误差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2.3 测量误差的估计和处理2.3.12.3.1 系统误差的判断和处理1系统误差的定义和产生原因 系统误差是指等精度测量时,误差的数值保持恒定或按某种函数规律变化的误差。系统误差产生的原因可能很多,但主要是仪器误差、环境误差、方法误差以及理论误差。2系统误差的特点系统误差具有以下特点:(1)系统误差是一个恒定不变的值或是确定的函数值。(2)多次重复测量,系统误差不能消除或减少。(3)系统误差具有可控制性或修正性。3系统误差的判断 测量
7、结果是否含有系统误差,可根据系统误差的特点来判断。常用方法有以下几种:(1)理论分析法。凡属测量方法或测量原理引入的误差,只要对测量方法和测量原理进行定量分析,就可以找到误差的大小。(2)校准和对比法。当怀疑测量结果可能有系统误差时,可用准确度更高的测量仪器进行重复测量以发现误差。(3)改变测量条件法。多数情况下,系统误差为恒差。若改变测量条件,如改变测量者、测量方法和测量环境条件等,然后将测量条件改变前后的数据进行比较,若改变后出现另一确定的恒差,即可判断存在系统误差。(4)剩余误差观察法。剩余误差是指任意一次测量值 与算术平均值 之差,用 表示。剩余误差观察法就是将各个剩余误差制成表格或曲
8、线,来判断有无系统误差。为了直观起见,通常将剩余误差画成曲线。这是一种较常用的方法。如图2.1所示。(5)公式判断法。通常有马林科夫判据和阿卑-赫梅特判据,可分别用来判定有无累进性系统误差和周期性系统误差。4系统误差的处理 产生系统误差的因素很多,消除系统误差的途径有如下两种。(1)消除系统误差产生的根源。在测量工作开始前,尽量消除产生误差的来源,或设法防止受到误差来源的影响,这是减小系统误差最好、最根本的方法。(2)采用典型测量技术消除系统误差。在测量过程中,可以采用一些专门的测量技术和测量方法,借以消除或减弱系统误差。如零示法、微差法、代替法和交换法等。1随机误差的定义和产生原因等精度测量
9、同一量时,误差的绝对值和符号均以不可预定的方式、无规则变化的误差称为随机误差。随机误差是不可预测和不可避免的,随机误差是许多因素造成的很多微小误差的总和。2.3.22.3.2 随机误差的估计和处理2随机误差的特点(1)在多次测量中,绝对值小的误差出现的次数比绝对值大的误差出现的次数多。(2)在多次测量中,绝对值相等的正误差与负误差出现的概率相同,即具有对称性。(3)测量次数一定时,误差的绝对值不会超过一定的界限,即具有有界性。(4)进行等精度测量时,随机误差的算术平均值的误差随着测量次数的增加而趋近于零,即正负误差具有抵偿性。3随机误差分散程度的计算 根据统计学,一组测量数据可由总体平均大小和
10、分散程度来描述。算术平均值说明了测量值的总体平均大小;测量数据的分散程度通常则用测量的方差和标准差来表示,标准差是将方差开方,取正平方根。由于实际测量只能做到测量次数为有限次,从实用目的出发,我们用贝塞尔公式来计算有限次测量数据标准差。贝塞尔公式定义:当n为有限次时,可以用剩余误差来计算标准差的估计值。剩余误差(或称残差)为各次测得值与算术平均值之差。式中 剩余误差;测量值;测量值得算术平均值。式中 标准差的估计值;剩余误差;n 测量次数;测量值;测量值的算术平均值。小,表示测量值集中;大,表示测量值分散。另外,当n=1时,值不定,说明一次测量数据是不可靠的。标准差的估计值还可以用贝塞尔公式的
11、另一种表达式求出。式中 标准差的估计值;n测量次数;测量值;测量值的算术平均值。4随机误差的处理原则 由于随机误差的抵偿性,理论上当测量次数n趋于无限大时,随机误差趋于零。只要我们选择合适的测量次数,使测量精度满足要求,就可将算术平均值作为最后的测量结果。1粗大误差的定义和产生原因 粗大误差又称疏失误差或粗差,它是在一定的测量条件下,测量值明显偏离实际值所造成的测量误差。粗大误差是由于读数错误、记录错误、操作不正确、测量条件的意外改变等因素造成的。由于粗大误差明显歪曲测量结果,这种测量值称为可疑数据或坏值,应予以剔除,只有在消除粗大误差后才能进行进一步测量。2.3.32.3.3 粗大误差的判断
12、和处理2测量结果的置信概率与置信区间 置信概率(或称置信度)用来描述测量结果在数学期望附近某一确定范围内的可能性有多大,一般用百分数表示。这个确定的范围称为置信区间,即是极限误差的范围。对于同一测量结果,所取置信区间愈宽,则置信概率愈大,反之愈小。3可疑数据的剔除方法 剔除有限次测量数据中可疑数据,可按置信区间划分,即采用莱特准则。莱特准则定义,在测量数据为正态分布、且测量次数足够多时,如果某个测量数据的剩余误差的绝对值满足条件 就可以认为该测量值是可疑数据,应剔除。式中 标准差的估计值;剩余误差;测量值;测量值的算术平均值。1系统误差远远大于随机误差的影响时,可忽略随机误差,按系统误差进行处理。2若系统误差极小或已得到修正,按随机误差处理。3系统误差与随机误差相差不大,二者均不可忽略时,应分别按不同的办法处理,然后估计其最终的综合影响。2.3.4 测量误差一般处理原则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仅供参考!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仅供参考!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谢谢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