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综合能力测试(三)语文试题含答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综合能力测试(三)语文试题含答案.pdf(1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1广东省 2023 届高考综合能力测试(三)广东省 2023 届高考综合能力测试(三)语文参考答案语文参考答案1.参考答案:B1.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B 项曲解文意,该选项内容来源于材料一第 5 段,原文说“表现真与善的文艺作品往往不如历史虚无主义来得更吸引人,历史虚无主义以其哗众取宠、猎奇求怪的特性俘获文艺创作,渐渐带来文艺创作对真与善的遗忘”。2参考答案:C2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C 项内容来源于材料一第 3 段,据原文所举学术领域是负反馈机制和文艺领域更多呈现出正反馈情形两例可知:学术领域的负反馈机制有积极意义,文艺领域的正反馈也可能强化历史虚无主义而带来更大负面影响。故不能望文生义地
2、理解正、负反馈机制的效果。3.参考答案:A3.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A 项所言电视剧属文艺作品,丑化革命先驱、为反面人物翻案、颠覆中国近代史,这正是材料二所批判的文艺领域中的历史虚无主义例证。B 项虽然学者观点属于历史虚无主义,白毛女也属文艺作品,但学者法学论文属学术作品。C 项赫鲁晓夫所做政治报告属于政治作品。D 项不属于历史虚无主义例证。4.参考答案4.参考答案:想彻底灭亡一个国家,首要的方法是让它的历史消亡;如果没了共同的历史文化认知,民族便没有了根基,国家就彻底灭亡了。历史虚无主义会削弱、危及民族优秀的历史传统、历史意识和历史精神、动摇做人和立国之本,应予以坚决抵制;要增强民族历史自觉
3、、捍卫民族历史尊严。(每点 2 分,言之有理,即可酌情赋分)【这句话出自龚自珍的定庵续集卷二古史钩沉二。2013 年 1 月 5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时曾引用这句话。】5.参考答案5.参考答案:创作角度:文艺创作者要以科学历史观指导文艺创作,自觉抵制历史虚无主义,做严肃生产者与负责任的传播者;接受角度:广大受众要坚持正确的审美观,对历史虚无主义保持警惕,做严谨鉴赏者与理性消费者。(每点 2 分,言之有理,即可酌情赋分)6.参考答案:B6.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察觉到大树倒塌的可能,预感到危险的到来。”理解有误。依据文
4、中“只听见空中又一声微微的叹息其实,他们并没有真正听到这个声音,这不过是一种感觉,好像在静止的空间里即将出现什么行动的预兆。”基德有可能预感到危险的到来,但无法提前推测察觉到大树的倒塌。7.参考答案:C7.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爱憎分明,通过激烈的冲突展示人性的挣扎与灵魂抗争”分析有误,首先“爱憎分明”不符合作者对人物的情感态度,“爱”或许有一定道理,但“憎”无从谈起;同时“激烈的冲突”也不恰当,文中的三位人物之间其实并不存在“冲突”,更非“激烈”,在求生这个问题上,三者是有共识的,即使是2“梅森”重伤后的求死也是为了保得家人、朋友的生存。8.参考答案:8.参考答案:“一个注定要死的人”指的
5、是重伤难以活命的梅森;(1 分)“三条可能活下去的生命”指的是基德、露丝以及露丝怀中尚未出生的孩子(1 分),同时“可能活下去”也预示着生存条件的严苛(1分)。此刻,梅森身受重伤,极寒的雪野环境,食物的短缺,容不得基德、露丝作太久的犹豫与停留,他们必须为求得自己的生存而不得不舍弃对梅森没有实质意义的救助(2 分)。生与死的“选择题”让人倍感悲壮(1 分)。9.参考答案:9.参考答案:小说把人物放在饥饿寒冷和面对死亡的极端环境中。基德和梅森正穿越严寒冻结的密林,梅森被倒伏的大树砸中;通过对寒冷、饥饿和死亡的描写,展现了淘金者之间的友情,同时又表现了人对冷酷野蛮现实的反抗;小说表现了作者独特的创作
6、风格,富有记录时代风貌的深远意义。(每点 2 分,言之有理,即可酌情赋分)10.参考答案:D10.参考答案:D好古嗜学,凡周、汉以降金石遗文、断编残简,一切掇拾,研稽异同,立说于左,的的可表证,谓之集古录。11.参考答案:A11.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师说“古之学者必有师”的“学者”含义是“求学的人”。12.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欧阳修初到夷陵,反复阅读夷陵县往日已办结的案卷,发现许多错误判决案例,而非阅读自己旧日处理的案卷。13参考答案:13参考答案:(1)你父亲做官的时候,常常在夜间点着蜡烛审理(处理)官府公文,多次停下来叹息。(“烛、治、废”,各 1 分,大意 1 分,共 4 分。烛,
7、点着蜡烛;治,审理、处理、研读;废,停下。)(2)如今(魏泰)素要土地,给慢了尚且不行,又怎么可以拒绝呢?(“缓、且、却”,各 1 分,大意 1 分,共 4 分。缓,迟缓、慢;且,尚且;却,拒绝。)14.参考答案:14.参考答案:为文之道上深受欧阳修影响:代父所拟奏表,神宗读后喜爱,误认是欧阳修所作;为政之德上深受欧阳修影响:坚持正义,性格刚强,明知魏泰朝中有人,得罪不起,毅然拒绝其无理要求;(答出 1 点即可得 2 分,2 点 3 分,其他答案酌情给分)【参考译文】【参考译文】欧阳修天性刚毅,看到正义的事就勇敢去做,即使有陷阱圈套在前,一触即发,他也会奋不顾身。因流放驱逐而流落,达到多次,但
8、志气还是一如既往。刚贬职夷陵县时,没有什么排遣愁闷,就取出原来已办结的案卷反复查看,发现案卷中是非颠倒、违法曲断的错误数量之多,难以计算。于是他仰天长叹说:“这么一个偏远的小县,尚且如此,天下(冤假错案之多)就可想而知了。”从此以后,他遇事不敢疏忽怠慢。当有学问之人求见欧阳修时,他跟他们谈话,从不涉及文章的事,只谈政务、刑狱问题。他说好的文章只滋益自身的思想,而政务、刑狱(的处理情况)则关系到众人(利益)。凡他任职的几个郡,不炫3耀治理政绩,不追求名声荣誉,为政宽松简易而不烦扰,因此所任职的地方百姓都感到安适。有人问他:“为政宽松简易,而政事并没松懈失误,是什么原因呢?”他说:“把放纵无度作为
9、宽,把省略必要的东西作为简,那政事就会(出现)松懈失误,而且百姓也会蒙受其害。我所说的宽,是不做苛刻急迫的事;简,是不做繁杂琐碎的事罢了。”欧阳修幼年时失去父亲,母亲曾经对他说:“你父亲做官的时候,常常在夜间点着蜡烛处理官府公文,多次停下来叹息。我问他什么事情,他便说:是死刑案子,我想寻求保全犯人生命的可能,却没有找到。我说生路可以寻求吗?他说:(为犯人)寻求生路而不成功,被判死刑的人和我就都没有遗憾了。经常为死囚寻求生路,仍然还有失误造成不该死的人被处死,然而世间(的官吏)却常为犯人寻找处死的理由呀。他平日教导别的子侄,经常用这些话,我都听熟了呀。”欧阳修听了这段话,终生照做不忘。(欧阳修)
10、喜爱古代文化并酷爱学习,凡是周代、汉朝以来的金石遗文、断章残篇,他都一概搜集(起来),仔细考察研究它们的异同之处,把自己的研究心得写在金石文字后面,一一加以确凿的考证,取名为集古录。他奉皇帝的命令纂修唐书,又独立写成了五代史记,笔法严谨而文字简练,多取法春秋笔法。(欧阳修)排行居中的儿子欧阳棐,字叔弼,广泛阅读,记忆力强,擅长写文章。十三岁的时候,看到父亲欧阳修写鸣蝉赋,站在一边不肯离开,欧阳修摸着他的脑袋说:“儿子啊,他日能写我这样的文章吗?”于是写好了送给他。欧阳修去世,他代欧阳修写遗表(古代大臣临终前所写的章表,于死后上奏),神宗读后喜爱这篇文章,以为是欧阳修自己写的。服丧期满后,做襄州
11、知州。曾布掌管政事(任宰相),曾布的大舅子魏泰依仗声威和权势来襄州居住,圈占公私田地园圃,强买民货,郡县没有人敢盘诘查问。到这时候,又强指州门东侧荒废的官邸旧址为无主土地,(向地方)索要这块地。地方官吏详细写成公文送到,欧阳棐说:“谁说州门东侧(土地)是无主土地?”拒绝了魏泰的索求。官员们都说:“魏泰横行于汉南很久了,如今(他)索要土地,给慢了尚且不行,又怎么可以拒绝呢?”欧阳棐最终坚持不给。魏泰很生气,向曾布中伤欧阳棐,欧阳棐因此被调往潞州。15.参考答案:D15.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这是一首感怀诗,也可以说是一首哲理诗,阐述了日月轮转时间飞逝的客观现实,劝谏人坦然面对一切,诗中并无具体的
12、景物描写。16.参考答案:16.参考答案:尾联写作者已经跟自己的身心做了约定,不论困厄、显达,是生是死,都不惊慌忙乱。(2分)作者面对时间飞逝,生命短暂的现实(2 分),表达了对自然、生命、人事变化的从容淡然,对命运无常的洒脱豁达。(2 分)17.参考答案:17.参考答案:(1)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2)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3)西风紧,北雁南飞背西风,酒旗斜矗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西风残照,汉家陵阙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4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18参考答案:18参考答案:翘首以待精益求精名副其实答案解析:翘首以待:形容殷切盼望。前面提到“长征七号火箭成功发射”,后面
13、也提到“迎接的到来”,可推断得出答案;精益求精:比喻已经很好还求更好。从后面提到的“创造了世界最快纪录”“进行了 10 项技术改进”等信息可以推断得出;名副其实:名声或名称与实际完全一致。前面提到高密度发射对中国航天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而事实证明了中国已完成了挑战,具备了相对应的实力。(评分标准:对一个空 1 分,共 3 分,如有其他答案,符合语段情境,且为成语,均可酌情赋分)19参考答案:19参考答案:但研制团队以“打一发进步一发”为目标,不断向着更精准、更高效、更可靠的方向奋力迈进。答案解析:原文第一处错误是搭配不当,应该是“以为目标”;第二处错误是语序不当,导致语意不连贯。根据下文的内
14、容顺序,应该是“更精准、更高效、更可靠”。(评分标准:改对一处 2 分,共 4 分,考生作答时可以写修改后的句子,也可类似答案解析之处之处错误进行针对性修改)20【参考答案】20【参考答案】拟人。赋予“长七火箭”人格化特征,使语言表达生动活泼,通俗易懂。比喻。把“长征七号火箭将天舟五号精准送入预定轨道”比作为“投出漂亮的空心球”,生动形象地表达了入轨精度的准确,中国航天技术的高质量发展。(评分标准:每种手法 2 分,共 4 分)21.参考答案:D21.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引用是指在说话或写作中引用现成的话,如诗句、格言、成语等,以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修辞方法。引用的作用常见有两种,一是可使所表
15、达的语言简洁凝练,生动活泼,增添感染力。二是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提供有力的论据,增强说服力。“十月小阳春,无风暖融融”,此处的引用是使语言凝练,言简意明,同时使形象鲜明,内容丰富,增强语言的表现力。选项 A 的引用是使语言凝练,言简意明,同时使形象鲜明,内容丰富,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增强可读性。选项 B 的引用以一个俗语概括了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是以相互知心为基础的,道出他们爱情的可贵之处,也反映了他们执著痛苦的心情。语言凝练,言简意明。选项 C 的引用是形象生动地解释“这种人”,语言生动,通俗明白。选项 D 是引出论证的对象,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提供有力的论据,增强说服力。22参考答案:22参考答
16、案:各地立冬特色美食很多降水的形式呈现多样化秋天已进入尾声(评分标准:每空 2 分,共 6 分)23.作文23.作文【命题思路】5在 20 大报告中,勇于创造、团结奋斗、踔厉奋发这些关键词被多次提及反复强调。本作文题以汉字“一”为切入点,深入挖掘“一”所包含的丰富的精神意蕴和时代价值,力求引导学生在品味中国汉字之美的同时关注现实生活,思考现实问题,汲取精神力量。【整体感知】1.写作材料这则作文题的材料一共由七句话构成,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句为第一个层次,指出中国汉字具有“博大精深”的特点,统领整一则材料。第二、三句为第二个层次,指出“一”的造型十分简单,且始终未变。第四至第七句为第三个层次,
17、指出“一”的意蕴最为丰富,并从“创造”“团结”“力量”三个角度来阐释“一”的意蕴。通过分析材料可知,这个题目要求考生:以对“一”这个汉字意蕴的解读为切入点,在充分理解“外形简单”与“意蕴丰富”之间辩证关系的同时,深入剖析“一”所凝聚的精神价值。2.写作任务:(1)假如你是中国汉字博物馆的导游,你会怎样向游客们介绍汉字“一”?题目创设了一个现实生活场景:汉字博物馆,明确了写作者身份:博物馆导游,明确了读者身份:游客。考生在写作时必须考虑汉字博物馆这一场景,表达上体现一定的互动交流特点,才算完成了相关写作任务。(2)结合材料写一篇解说词。“材料”即题目中的一段材料(楷体字部分)的全部内容。“结合”
18、就是说,在写作时必须充分实现对材料的分析,即在文章写作中应该体现出材料的内在逻辑,叙述脉络,提炼出核心意思;材料中关于“一”意蕴丰富相关表述的末尾用了省略号,意味着考生可以挖掘除材料给予的三个角度之外的其它意蕴。但是,对其它意蕴的挖掘必须建立在汉字“一”看似简单但却是意蕴丰富的这一基础之上。“解说词”对考生提出了文体要求(即可为现场的导游解说词,也可为供游客阅读的文字解说词)。3.写作要求:自选角度:选好一个角度切入。确定立意:立意紧扣材料。明确文体:要有文体意识,文体特征要鲜明。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4、评分标准(建议平均分:45 分)(1)评分
19、区间55-60 分6审题审题:从字形简单却意蕴丰富两个方面介绍汉字“一”,落实“汉字博物馆导游向游客介绍汉字一”的情境要求。在意蕴揭示、材料支撑上充分、丰富,体现“中国汉字博大精深”的特点,深入挖掘“一”所包含的丰富的精神意蕴和时代价值,在品味中国汉字之美的同时关注现实生活,思考现实问题,汲取精神力量。行文行文:观点深刻,语言优美,结构严谨,论据妥帖、丰富,论证严密、有力,字迹美观。50-54 分审题审题:从字形简单却意蕴丰富两个方面介绍汉字“一”,“汉字博物馆导游向游客介绍汉字一”的情境要求有所体现。对汉字“一”的意蕴有所揭示,材料支撑有力,既有精神意蕴历史文化的积淀,也有现实当下的思考勾联
20、。行文行文:观点清晰明确,语言晓畅,结构严谨,论据恰当、丰富,论证严密,字迹工整。45-49 分审题审题:对汉字“一”的字形、意蕴丰富有所揭示、解说,有一定的材料支撑,能结合当下赋予汉字“一”现实意义。行文行文:观点明确,语言通顺,结构完整,论据恰当,论证严密,字迹工整。42-44 分审题审题:介绍汉字“一”,或字形特点,或精神意蕴,但不够具体、明确,有材料,但材料与观点之间的联系不够紧密。行文行文:观点清晰,语言通顺,结构完整,论据恰当,字迹工整。36-41 分审题:审题:介绍汉字“一”,但不够集中,材料支撑不足。行文行文:观点清楚,语言通顺,结构完整,能运用论据论证观点,字迹清晰。不提材料,偏离题意,36 分以下。套作 20 分以下,抄袭 10 分以下,抄袭考卷文本视作无效部分,正常评分后扣减字数不足的部分。(2)扣分方面无标题的,扣 2 分;不足字数者:400 字以上的文章,按评分标准评分,少 50 个字扣 1 分;400 字以下的文章,20 分以下评分,不再扣字数分;200 字以下的文章,10 分以下评分,不再扣字数分;只写一两句话或标题的,给 1 分或 2 分。只有空白卷给 0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