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三历史教师教学计划范文模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高三历史教师教学计划范文模板.docx(1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3年高三历史教师教学计划范文模板 高三历史老师要用新的教学理念来指导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注意学习方法的指导,不断引到学生形成科学的解题方法。以下是我整理的高三历史老师教学安排,希望可以供应给大家进行参考和借鉴。 高三历史老师教学安排范文一 一、理论学习和教学探讨 本学期,学校大力提倡老师个人的学习,依据本人所从事的详细教学工作和自己的实际,这学期我仔细阅读了大量的有关教化教学方面的文章,不断变革自己的思想观念,用新的教化教学理论来武装自己。 首先,为打破自己原有的旧的思想观念,转变自己的心智模式,学会用系统思索的方法来指导详细的工作。通过不断的修炼,我感觉到自己的工作方式有了很
2、大的改变:我在教学中不仅仅只关切学生的学习成果,更关切学生的健康成长和终身发展;不仅仅本学科的成果,更关注学生的整体、全面的发展。 其次,仔细学习新的教学理论,提高自己的教学理论水平。本学期在教科室提出要进一步加强老师的理论学习,结合自己所教的历史学科,我在这一学期深化学习了历史新课程标准,不断反思自己的不足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最终,主动学习探究式教学的有关理论和实践探究式教学的理念。本学期学校以探究式教学为核心大力推动课堂教学改革。这一学期我仔细的听了学校各科老师的公开课,虚心学习他们的特长;同时,我还利用其他时间主动学习与探究式教学相关的理论,通过这一学期的学习,我对探究式教学有了更加
3、深刻的理解,教学水平有了肯定的提高。 二、扎实做好与教学有关的各项常规工作 1、仔细制定教学安排。学期之初,我就仔细的探讨高三历史的教材,依据学生的特点和教材的编排,并和学科的老师商议,共同制定了较为科学的高三第一轮教学安排。 第一轮复习的主要特点是单元复习,须要学生扎扎实实地驾驭基础学问,再学生已学过的学问基础上,适当加快了速度,既突出主干,又适当关照非重点。 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仔细落实教学安排,并且依据实际状况对教学安排做出适当的调整,以使安排达到更加的完善。 2、仔细备课,力争上好每一节课。备课不仅是备教材,仔细把握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更重要的是要备学生备学法和教法,依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
4、,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纳的教学方法。同时,力争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打算,课后刚好对该课作出总结,不断反思自己的不足使自己有更大的的提高。 3、坚持从末位抓起,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纳不同的教学方法,让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都有所收获。在课后,对导师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意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同时常常找学习成果不志向的学生谈话,增加其学习的动力和学习自信念。 4、用新的教学理念来指导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注意学习方法的指导,不断引到学生形成科学的解题方法。在教学注意培育学生的实力和自主学习的习惯,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老师在课堂上尽量少讲,而发动学生去探究,通过自身
5、的努力建构学问,体会到学习的欢乐,而老师只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帮助者、沟通者和参加者,我总是在课堂上极力的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真正的参加到课堂上来,让学生学得简单,学得轻松,学得开心。 5、狠抓历史基础学问,精确驾驭重要的史实、概念和结论,理清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阶段特征和内在联系,形成学科内容的主干系统和学问网络 6、驾驭基本的记忆方法和习惯,精确记忆基本史实,力求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学问,使学问网络化。 7、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和结论,这是形成历史思维实力的基本途径。 8、以单元为中心,学会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归纳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阶段特征和发展过程,从宏观角度把握历史。融会贯穿
6、,形成历史学问的主干。 9、复习策略 (1)每节课默写一个重点学问点。 (2)以老师讲解为主,侧重全面学问点。 (3)周测的进行,月考加强。 (4)强化学生复习资料:名导学师的学问梳理。 (5)用时间讲析资料上的练习。 10、学情 (1)学生基础性较差,识记实力差,有很多学问点学了即忘。 (2)除了优生以外,其他学生的学生自主性都很差。 (3)学习是不擅长思索,因为没有思索就没有问题。也就不能内化成自己的学问。 (4)学生主动与科任老师沟通,师生之间学科沟通较少。 11、学生获得学问状况 (1)学生所获得学问并不多,很多学问点出现遗忘,学以致用的实力没有达到。 (2)优生的成果未有很大的起伏,
7、文(180)班的朱_、莫_(183)班吴_,叶_、向_。等同学的成果都没有明显的提升。同时这些优生得分主要在选择题,对非选择题学生对问题,思路把握不准,有时会出现离题的现象。 (3)中等生成果都没有方法突破,其实很多中等生的基础学问不扎实,可能是复习是没有激发其学习的主动性和主动性,而只是被动的接受。 (4)差生成果一样持平,基本上非选择题是空白卷。只是乱填选择题。很多学问点讲过几次都没有方法作对。 三、对复习的反思 1、复习时(主要梳理学问)的时候,学生只须要简洁地回顾和记忆。不须要深化思索。在巩固练习中,由于对应的学问,刚刚呈现,只须要简洁再现,因而思维层次较浅,教学过程中基本上多是强化记
8、忆,强行灌输式的教学方式,难以激发学生参加学习的热忱。 2、复习过程中没有持之以恒的做一些好的策略,如上课前的默写、背书等这些在上届学生试验基础上体现出较好的学习方法没有能够坚持到高考的日子。 3、对学生没有作到充分了解每位学生特殊是优生的需求与不足。工作不够细,只是表面的作些,并没有真正细化分析,帮助学生找出学习当中的缺点和方法。 4、老师本人作题量不够,以致作题的实力质量下降。因为题量不够,很难站在高考的高度进行复习。所以高三老师肯定要保持肯定的模拟题的演练。 5、复习的针对性较差,往往面对的是全部的学生,可是每位学生的认知水平、基础学问都是不一样的。所以在教学中没能作到因材施教,导致中等
9、生、差生产生厌学的心情,最终导致放弃学习。 6、复习过程中没有充分与屯中老师的复习沟通,利用他们现有的资料,屯中老师刚好是我刚毕业时的师傅,没有和她的沟通学习是今年复习的一大失误。但与海口一中老师黄选英老师的沟通与沟通稍多些。 四、今后的高三复习工作应留意的问题。 1、复习要有针对性,追求有效性。教学追求有效性就必需有针对性的了解学生。详细做法 (1)每复习一个专题之前先提出老师自认为本专题的重点和难点的问题,给学生作答,从而了解学生对历史学问的缺漏点,大部分学生无法做答则细讲,和引导。多数人能够作答则少讲,少练。 (2)运用电子表格做一张学生学习状况表。此表的构件有利于了解学生抚恤后还没有驾
10、驭的内容,依据表中的反映状况帮助学习补充不足的学问,驾驭了则强化对学问的运用,只有这样才能在肯定程度上实现因材施教。假如这些工作做到位的话那么学生的基础打的是特别扎实了。 (3)运用多种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如小组探讨法、列表比较法、自学法、表演法。 2、要留意中学三年的历史学问的连接,从高一就要树立学习的思想意识,要对高一、二年级历史老师多听课沟通,使他们所教的内容有目的性,爱好性,平常高考教研分析要刚好在科组内反馈,使他们尽快成熟起来。 3、自己也要多看书,多作题,提高作题的质量,特殊是典型题的解题方法,只有学生驾驭作题的方法和具备肯定基础学问的前提下,才能应付高考中的试题,高考中的
11、题目不行能出现平常练过的试题,只能是相类似的题型,因此老师提高、驾驭、探究解题的途径和方法,是今后任教高三历史的重要工作。 4、加强老师的学科学问的学习,如读一些史学著作,加强对古文的阅读,提高古文的阅读实力。 5、亲密关注国内外重大历史事务,关注现实生活与历史史实的联系和比较。 6、留意与初中历史教材内容的连接和联系,加强与初中老师的沟通与合作,构建自己史学横向、纵向体系。 7、每次月考测试必需增加题量达到高考的题量,以通过考试带练,以便早点适应高考试题。 8、要制定具体的复习安排,细到第几周复习到哪一课。 五、今后努力的方向和工作的思路 1、进一步加强教学理论学习,深化进行探究式教学的探讨
12、,把探究式教学进一步的运用到实际教学中来,同时加强教学基本功的训练,在教学上多下功夫,努力使班级学生的成果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更大的进步。 2、针对高一三历史的教学特点及第一次怀化市统一命题考试成果,仔细探讨如何上好复习课,力争通过复习课让学生的成果有肯定的提高。 3、仔细的进行会考探讨,把握高考方向,使自己的教学更加科学,更有方向性。 4、进一步的做好学生的德育工作,做到教化和教学有效的统一。在教学中激发每一位学生的潜能,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 通过半年的教学,我感到最大的满意是教和学之间的互动进入一个良好状态,师生间同等民主的探究与沟通,推动了我教学水平的提高,同时也使学生感受到学习历史的乐
13、趣和意义。 高三历史老师教学安排范文二 一, 指导思想 以课程标准, 考试说明为指导, 以课本为依据, 充分探讨高考, 不断进行课堂教学改革, 探究高三教学模式, 增加历史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培育学生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和应试实力, 从而提高历史课的教学质量. 二, 工作目标 1, 以课本和课程标准为基本, 充分研读考纲, 从整体上把握复习的要求, 让学生加工教材, 理解驾驭基本的历史概念, 历史现象, 历史事务, 基本的历史发展脉络. 2, 变更教学观念, 大胆地进行课堂改革, 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培育和提高学生概括, 归纳, 分析, 综合, 比较, 迁移等基本的学科思维实力. 学会运
14、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评价问题的实力. 3, 采纳多种多样的方式方法, 让学生学会用基本的史学方法去相识和总结历史发展的规律, 从而增加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念, 增加年轻人责任感和爱国主义情感, 理解国家大政方针制定的历史依据及其正确性, 培育学生正确的历史观. 4, 加强教研, 探讨高考和高考试题, 注意学问的迁移和运用, 精选习题. 5, 进行有效学问落实, 把课堂上的基本学问做为落实的主渠道, 刚好进行 章结, 单元过关 和 月清. 6, 学生的学科成果在优秀率, 平均成果和及格率上有明显提升. 三, 高三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 缺乏对高三教学, 复习的整体把握和具体安排
15、及实施措施, 对高三只是有大致的阶段支配与复习进度, 对每一阶段的教学和复习目标, 复习策略和学生学习任务的完成没有细致考虑, 这种安排的盲目性, 必定导致教学的盲目性, 质量提高的盲目性. 2, 老师没有对大纲, 考试说明进行具体探讨. 大纲中对学问驾驭程度有明确要求, 考试说明中也有明确的考核目标和要求, 并有具体的解读说明, 老师只是在想当然的去教学. 3, 教学手段单一, 课堂效率低下, 对于新的教学方法, 模式及新理念缺乏学习和实践, 课堂中仍习惯于老师一讲究竟, 老师累, 学生睡, 效果差, 成果低. 4, 课堂教学中缺乏针对性, 高三教学没有高三的特点. 高三复习课, 绝大多数老
16、师都在就学问讲学问, 缺乏深层分析, 只是学问的简洁排列, 对主干学问把握不到位; 学生理解只偏留在表面上; 不能把握历史整体框架, 历史基本线索, 学生所学的学问是零散的, 无序的. 5, 缺乏对学生的基础学问理解和思维实力的培育. 近几年高考命题思路是特别明确的, 就是注意学生的实力培育, 注意学生的学科思维及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实力, 这就要求老师必需注意基础, 以大纲, 考纲为指导, 以课本为本, 注意基础学问的迁移与应用, 以培育学生思维实力为主线来统领学问. 6, 缺乏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 还习惯于只讲学问, 不讲方法, 学生不会主动学习, 结果老师教得辛苦, 学生学得辛苦而没有
17、太大的成效. 7, 缺乏对习题的筛选和高考试题探讨, 许多学校给学生发了许多资料, 让学生自己去做, 结果奢侈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效果也不是很好. 8, 缺乏将课本学问与现实热点, 重点问题的联系的实力, 只是单讲课本上的学问, 一遇到解决实际问题就无从下手, 不能进行有效的学问迁移. 四, 实行措施 1, 从整体上考虑和制定教学复习安排, 根据安排有条不紊的进行实施. 在安排的制定中要有总目标和阶段目标以及详细措施, 评价, 时间支配, 内容支配等内容. 2, 在每轮复习中应留意的问题. 针对近几年高级的命题特点和历史课实际, 一般采纳三轮复习法. 高三历史老师教学安排范文三 一,指导思想
18、 以课程标准,考试说明为指导,以课本为依据,充分探讨高考,不断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探究高三教学模式,增加历史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培育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应试实力,从而提高历史课的教学质量. 二,工作目标 1,以课本和课程标准为基本,充分研读考纲,从整体上把握复习的要求,让学生加工教材,理解驾驭基本的历史概念,历史现象,历史事务,基本的历史发展脉络. 2,变更教学观念,大胆地进行课堂改革,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育和提高学生概括,归纳,分析,综合,比较,迁移等基本的学科思维实力.学会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评价问题的实力. 3,采纳多种多样的方式方法,让学生学会用基本的史学方法去相
19、识和总结历史发展的规律,从而增加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念,增加年轻人责任感和爱国主义情感,理解国家大政方针制定的历史依据及其正确性,培育学生正确的历史观. 4,加强教研,探讨高考和高考试题,注意学问的迁移和运用,精选习题. 5,进行有效学问落实,把课堂上的基本学问做为落实的主渠道,刚好进行章结,单元过关和月清. 6,学生的学科成果在优秀率,平均成果和及格率上有明显提升. 三,高三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缺乏对高三教学,复习的整体把握和具体安排及实施措施,对高三只是有大致的阶段支配与复习进度,对每一阶段的教学和复习目标,复习策略和学生学习任务的完成没有细致考虑,这种安排的盲目性,必定导致教学的盲
20、目性,质量提高的盲目性. 2,老师没有对大纲,考试说明进行具体探讨.大纲中对学问驾驭程度有明确要求,考试说明中也有明确的考核目标和要求,并有具体的解读说明,老师只是在想当然的去教学. 3,教学手段单一,课堂效率低下,对于新的教学方法,模式及新理念缺乏学习和实践,课堂中仍习惯于老师一讲究竟,老师累,学生睡,效果差,成果低. 4,课堂教学中缺乏针对性,高三教学没有高三的特点.高三复习课,绝大多数老师都在就学问讲学问,缺乏深层分析,只是学问的简洁排列,对主干学问把握不到位;学生理解只偏留在表面上;不能把握历史整体框架,历史基本线索,学生所学的学问是零散的,无序的. 5,缺乏对学生的基础学问理解和思维
21、实力的培育.近几年高考命题思路是特别明确的,就是注意学生的实力培育,注意学生的学科思维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实力,这就要求老师必需注意基础,以大纲,考纲为指导,以课本为本,注意基础学问的迁移与应用,以培育学生思维实力为主线来统领学问. 6,缺乏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还习惯于只讲学问,不讲方法,学生不会主动学习,结果老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辛苦而没有太大的成效. 7,缺乏对习题的筛选和高考试题探讨,许多学校给学生发了许多资料,让学生自己去做,结果奢侈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效果也不是很好. 8,缺乏将课本学问与现实热点,重点问题的联系的实力,只是单讲课本上的学问,一遇到解决实际问题就无从下手,不能进行有
22、效的学问迁移. 四,实行措施 1,从整体上考虑和制定教学复习安排,根据安排有条不紊的进行实施.在安排的制定中要有总目标和阶段目标以及详细措施,评价,时间支配,内容支配等内容. 2,在每轮复习中应留意的问题.针对近几年高级的命题特点和历史课实际,一般采纳三轮复习法. 第一轮复习主要是抓课本学问落实,老师提出问题,学生详读课本,围绕主干学问进行梳理,形成内在的主体结构网络,在记忆的基础上对学问进行理解. 其次轮复习主要以主干学问为中心,以专题的形式,对历史学问重新加以梳理和加工,走出课本,让学生从宏观上把握历史发展的规律.不能把每节相关学问简洁列出来放到一起,要重点分析,归纳出历史发展规律,教会学
23、生学会把握规律,得出启示,提升学生纵横比较问题的难力. 第三轮:依据考纲,重新梳理课本,查缺补漏,老师少讲,让学生自己进行,并适当地进行综合练习. 3,要仔细研读大纲,考纲和考试说明.应当说,考试说明是依据大纲制定的,大纲是作为整个中学教学的依据,而考试说明只是为了高考的须要而定的.做为备考来讲,应当以教材为依托,全面复习,对考试说明没有列出的内容不必过分深究.高考题目大体上分两部分,一部分考查对基本学问的分解,另一部分考查较为深层次的实力.前者与教材关系较紧密,但不会是干脆照搬教材的某一部分内容,后者基本上是教材内容的拓展.因此,依托教材不等于捆死在教材上. 4,提高课堂效率,做好学问落实.
24、对于历史课来讲,老师不必四平八稳,应重点讲清重要的历史概念,历史现象和历史事务,讲清梳理历史脉络的基本方法,帮助学生加工整理学问,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总结出基本的历史规律,得出结论.学问落实要做到四清,把课本学问的记忆放在课堂上,在习题练习上,注意基本学问和基本技能以及学问的迁移实力. 5,适当练习.在每一轮复习中都要有适当练习,但选题肯定要留意层次性和代表性,切忌陷入题海战,在讲题中肯定要针对学生问题去讲解,并不是单纯的就题讲题,要举一反三,融会贯穿,让学生能窥一斑而知全貌.另外,选题尽量选一些新题,不要过于陈旧,学生会在新题新情境下开心的做题,效果更好些.留意主观题的检查与落实. 6,要处理好学科之问的关系.不能在复习时一味单干,应适当穿插些两门学科学问,适当串串门,使学生在平常学习中就养成基本的文综思维习惯,同时也有利于本学科的学习. 附:高三教学进度及考试支配 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时间:11.311.4 内容:中国古代史(全册)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时间:1.292.4 内容: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现代史(上,下册) 春节放假时间: 时间: 2.122.25 第三次调研测试: 时间:3.264.1 内容:全部(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现代史,世界近代现代史) 专题复习及 时间:4.14.30 第四次调研测试: 综合训练 时间: 5.15.30 教学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