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doc(7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目 录第一章 背景与形势第一节 “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成效显著第二节 美丽建设任重道远第三节 抢抓“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机遇第二章 总体要求第一节 指导思想第二节 基本原则第三节 规划目标第三章 坚持战略引领,着力构建绿色生态发展高地第一节 构建绿色生态发展新格局第二节 全力筑牢生态安全格局第三节 打造生态经济发展新标杆第四章 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奋力打造两山转化样本第一节 建立生态产品调查评价机制第二节 创新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第三节 探索生态产业化的特色模式第四节 高水平推进生态示范创建第五章 实施重大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第一节 推动实施重
2、大生态保护修复工程第二节 强化自然生态保护监管第三节 维护生物多样性功能第六章 实施三水统筹,打造美丽河湖第一节 全力维护优良水体第二节 深化水环境综合治理第三节 提升水生态系统功能第四节 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保护第七章 应对气候变化,实施碳排放达峰行动第一节 全力推动碳排放达峰行动第二节 深化低碳发展试点示范第三节 提升气候变化适应能力第八章 聚焦臭氧防控,推动大气环境质量改善第一节 建立精准大气污染防控体系第二节 加强油路车全领域防控第三节 推动工业污染深度治理第四节 加大面源污染防控力度第九章 加强风险管控,推进土壤和地下水协同防治第一节 加强土壤污染源头防控第二节 实施土壤分区分类管理第
3、三节 探索土壤治理与修复新模式第四节 强化土壤及地下水协同防治第十章 树立底线思维,全面有效防范环境风险第一节 加快推进“无废城市”建设第二节 强化辐射综合监测及管理第三节 重视新污染物环境影响第十一章 改善人居环境,建设客家美丽乡村第一节 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第二节 强化农村污水垃圾处理第三节 推进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第十二章 改革创新赋能,提高基层生态环境治理能力第一节 构建多元共治的治理格局第二节 推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改革创新第三节 夯实生态环境治理能力第十三章 实施保障第一节 加强组织领导第二节 实施重大工程第三节 强化资金保障第四节 强化考核评估附件1 规划目标指标体系附件2 规划重点工
4、程第一章 背景与形势“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也是加快高质量发展步伐、建设生态发展区先行示范市的关键时期。必须把握大势,抢抓机遇,保持生态环境保护战略定力,统筹谋划“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奋力开创生态环境保护新局面,实现美丽与发展共赢。第一节 “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成效显著“十三五”以来,坚决贯彻落实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的决策部署,紧扣振兴发展、绿色发展主题,落实省委“1+1+9”工作部署和市委“123456”思路举措,加强全域生态保护,努力建设全省生态功能区先行地,高质量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生态环境质量位居全省前列。坚定践行新发展理念,擦亮绿色生态
5、底色。立足北部生态发展区定位,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道路,强化面上共抓保护、点上高效开发的发展导向大力发展与生态功能相适应的现代产业新体系。产业结构持续优化,2020年三次产业比为20.330.449.3,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较2015年提高4.4个百分点,先进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分别为23.5%、16.6%,绿色产业体系加速构建。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下降,2020年,SO2、NOx、COD和NH3-N排放总量分别比2015年减排31.6%、9.9%、16.9%和26.3%,超额完成省下达的减排任务。用水总量跨越峰值,“十三五”期间总体呈现下降趋势。厚植绿色生态
6、本底,首个国家储备林建设项目顺利实施,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成功申报江中上游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项目,持续开展“绿满”大行动,在城北地区率先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全市森林覆盖率达74.48%,位列全省第一。开工建设首个国家储备林基地建设项目,建设省级绿色矿山39个,完成垦造水田面积约2.5万亩,新增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71平方公里。开展“美丽美好家园”行动,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成效显著,获评“美丽山水城市”,生态优势进一步凸显。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生态环境质量保持全省前列。市委、市政府坚决扛起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政治责任,举全市之力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生态环境
7、质量持续改善。一是全力推进碧水保卫战。聚焦断面水质达标,大力推进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和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完成市县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问题清理整治工作,扎实推进“千吨万人”镇村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划、立、治”专项行动,水环境质量稳中向好。2020年,全市14个县级及以上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均达到或优于类,达标率100%;3个国考、10个省考、8个市控断面水质达标率、优良率均为100%;国考、省考断面达标率较2016年分别提高了33%、20%;流域水质明显好转,城市黑臭水体全面消除,水环境质量在全省处于领先水平。二是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聚焦AQI达标率,强化工业源、移动源、面源多源共治
8、,完成火电等重点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全市177条炉窑实施大气分级管控,150家VOCs重点企业整治销号;推广国车用燃油,督导城区21家加油站全面开展夜间错峰;划定高污染燃料禁燃区,并开展禁燃区内燃煤锅炉的淘汰工作,10蒸吨以下燃煤锅炉全部淘汰;城区烟花爆竹禁放区域扩大至116平方公里;实行网格化管理,严控秸秆禁烧;2020年PM2.5年均浓度下降至22微克/立方米,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98.6%,高于全省均值95.5%,标况AQI达标率连续五年位列全省第一名,是全省AQI达标率最高、臭氧浓度最低的城市之一。三是扎实推进净土保卫战。农用地详查取得阶段性成果,完成了8个县(市、区)耕地土壤环境质量
9、类别划定;把好建设用地准入关,编制了市建设用地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核算报告;完成了全市190个地块、3个工业园区信息调查及相关点位初步采样调查;全市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99.67%,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100%,超额完成了省下达的土壤污染防治“双90%”目标。坚持不折不扣抓好环保督察整改,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关切的突出环境问题。高标准推进环保督察整改,一批突出环境问题得到解决。强化环境执法监管,仅2020年全市出动执法人员14947人次,检查企业5243家次,开展了挥发性有机物重点企业执法、生猪养殖大户专项执法、危险废物重点单位环境安全隐患排查等执法检查,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维护人民群众环境权益。
10、多次与龙岩市等跨省相邻市生态环境部门开展现场联动执法,查处跨界流域禽畜养殖和工业污染环境违法行为。提高信访调处质量,2020年全市受理环境信访案件3951宗,当年办结率98.46%,目前已全部办结。一批涉生态环境保护的信访要案得到有效解决。市生态环境局通过“行风热线”节目,现场听取群众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回应群众关切。坚实推进基础制度和能力建设,生态环境治理水平明显提升。修订实施市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清单,严格落实环境保护“一岗双责”,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环保垂改工作顺利推进,建立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议事协调机制,市县两级成立了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全面实施排污许可制,扎实做好国家排污
11、许可证核发工作。印发市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启动调查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5宗。开展“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不留白色污染”主题实践活动。组建了市生态环保志愿者总队以及8个县(市、区)支队,加强生态环境知识科学普及。发布“指数”(市生态环境质量指数),设立“红黑榜”,政务微信等新媒体宣传工作取得了飞跃式发展。全力推进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全市县级以上生活污水处理设施11座,总处理规模54万吨/日,新增城市生活污水处理能力20万吨/日,新增县城以上污水管网228.751公里,改造城镇老旧污水管网150.505公里,完成三年攻坚建设任务;全市已建镇级生活污水处理设施107座,覆盖率100%,全市实
12、际新增处理能力10.36万吨/日,新增镇级污水处理设施配套管网529.349公里。积极开展“无废城市”建设前期工作,初步建立了全市固体废物风险源数据库,推动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处置能力不断优化提升。建设机动车排污监控平台和机动车遥感监测系统,建成3个机动车遥感监测点和2个黑烟车抓拍点,实现了机动车环保监管数据省、市和机动车检测站三级联网。专栏1 市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十三五”规划实施情况市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十三五”规划实施情况总体良好,27项指标中,除8项因统计口径变化等原因缺乏数据外,其余19项全部完成规划目标,其中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PM2.5年均浓度、地表水水质优良(达到或优于II
13、I类)比例等主要约束性指标超额完成目标。第二节 美丽建设任重道远当前,我市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阶段性成果,但是生态环境保护的结构性、根源性和趋势性压力尚未得到根本缓解,在碳达峰、碳中和战略背景下,绿色发展的动能亟待加强,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的压力和难度加大,美丽建设任重道远。统筹保护与发展的要求更高,保好水保生态任务较重。位于韩江上游,生态区位敏感,韩江水质安全关系着城东北地区及下游地区的可持续发展。现有8个省级工业园区,2个工业集聚地,部分园区位于江的上游,随着入园企业数量提升,园区规模的扩大,水污染物排放量不断增加,饮用水水源地的保护压力越来越大。区域生态本底优良,但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
14、推进,局部地区存在生态空间受挤占、湿地退化等问题。地处城南山地丘陵,属于水力侵蚀类型区的南方丘陵区之城南平原丘陵区,受特殊的地质条件、气候条件和开发建设活动影响,地水土流失问题突出,纳入城闽赣红壤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结构性问题依然凸显,绿色发展动能有待增强。2020年,产业结构虽然呈现“三二一”的格局,但与全省平均水平相比,第一产业比重偏大,占20.3%;第二产业比重偏小,占30.4%,且多为资源型、配套性产业,烟草、电力、建材占六成以上,缺乏先进制造业,产业转型升级进程偏慢。能源消费方面,煤炭等传统化石能源仍居主导地位,天然气和可再生能源等清洁能源比重较低,2020年,煤炭、石油、天然
15、气、一次电力及其他能源消费占比分别为33.55%、19.95%、0.58%、45.92%;非化石能源消费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为17.83%,低于全省平均水平(30.3%),能源结构仍待优化。资源能源利用效率亟待提升,2020年单位GDP水耗、能耗分别是全省平均水平的4.5和1.6倍,“十三五”期间单位GDP能耗总体上升;排污贡献较大的工业企业减排潜力不断收窄,节能减排工作步入瓶颈期。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难度加大,保优争先压力更大。大气臭氧污染问题日益显现,成为制约空气质量改善的关键因子。空气质量精细化管理水平不高,受城区建筑施工扬尘、机动车排放污染、燃放烟花爆竹污染、城乡结合部露天焚烧和不利气象
16、条件等因素以及“十四五”新增产业项目排放影响,全市空气质量继续在全省保优争先的压力更大。水环境稳定保持优良压力较大,国、省考部分断面水质还未能全面稳定达标,跨界河流受上游来水影响,畜禽养殖、种植业面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难度大,初雨面源污染和雨季污水溢流影响显著,个别支流监测断面部分时段仍会出现溶解氧、氨氮超标情况。市内大小河流共有水电站约1600多座,部分河流电站特别是边远山区支流电站,在枯水期未能有效落实生态流量,减缓了水体流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水体自净能力。重金属、危险废物、持久性有机物等环境风险日益凸显,保障环境安全的任务更加繁重。环境质量部分指标已经高位运行,进一步改善和提升的难度不断
17、加大。生态环境治理短板仍然突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亟待提升。经济发展基础薄弱,生态环境保护资金投入有限,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建设处于起步阶段。环境基础设施短板仍未补齐,污水管网存在缺口,污水收集率偏低。由于缺乏运行保障机制,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治污效能较差。大气VOCs治理基础仍较薄弱,收集率、治理率有待提升,非道路移动机械监管能力不足。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尚不健全,多部门联合监管和信息共享机制不够顺畅,全链条监管效果不显著,生态环境综合行政执法改革亟需加快深入推进,基层环境监管执法、环境监测、环境应急等能力薄弱,对“互联网+”、大数据、卫星遥感、无人机等先进信息技术的创新融合应用不足。环保
18、督察整改落实、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全覆盖等工作涉及面广、工作量大,任务较重。生态环境质量精细化管理、固定污染源协同管理、生态环境督查执法精细化管理、核与辐射全过程管控等信息化系统尚未建立。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尚未完全转化为公众的自觉行动,全民生态环境素养有待提升。第三节 抢抓“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机遇“十四五”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我市功能定位更加明晰,发展基础不断夯实、动力逐步增强、动能加快转换,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十四五”时期,市将锚定建设美丽总目标,积
19、极抢抓推进共同富裕、“双区”“两个合作区”建设、新时代老区振兴发展、全省构建“一核一带一区”、碳达峰碳中和等战略机遇,坚持生态立市,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加快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生态绿色发展高地,奋力开创生态环境保护新局面,增创生态文明新优势,争当生态发展区先行示范市,为美丽建设贡献力量、体现担当。第二章 总体要求按照“到2035年美丽目标基本实现”的总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响应人民对美好生态环境的期待,聚焦绿色发展、质量改善、生态保护、治理体系等领域,协同推进减污降碳,探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有效路径,争当生态发展区先行示范市。第一节 指导思想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
20、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围绕美丽建设的总要求,以高水平保护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总抓手,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以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为工作方针,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全力筑牢生态安全屏障,着力构建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加快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争当生态发展区先行示范市,为谱写苏区加快振兴、共同富裕新篇章提供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第二节 基本原则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
21、,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严守生态安全底线,推动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协同治理,系统保护。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是生命共同体,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求为导向,强化依法治污、科学治污、精准治污,统筹大气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治理,统筹水资源、水环境和水生态治理,构建生态环境全过程监管体系,防范环境风险。改革创新,健全制度。强化科技创新支撑,推动传统产业创新升级,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推进生态保护和发展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制度创新,增加制度供给,完善制度配套,拓宽绿色发展空间。多元共治,全民参与。充分发挥政府公共服务的职能作用,综合运用法律、经济、市场和
22、必要的行政手段,积极调动各方力量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加快夯实基层环境治理能力,构建形成政府、企业、公众共治的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第三节 规划目标展望2035年,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格局基本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广泛形成,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全面提升,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美丽基本建成。到2025年,生态环境更加美丽,生态屏障巩固提升,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成效明显,环境质量主要指标全省领先,生态系统碳汇增量不断提升,城乡环境美丽宜居,生态发展区先行示范市建设取得突出成果,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初步建立,环境风险得到全面管控,环境治理
23、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有效提升,为建设美丽打下坚实的基础。具体目标如下: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大气环境质量保持优良,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PM2.5年均浓度达到省下达的目标要求;水生态环境更美更优,县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优良比例、国考断面地表水水质优良比例均达到100%,水生态功能持续提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显著增强。重要生态空间得到有效保护,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不减少、功能不降低、性质不改变,森林覆盖率达到74.6%以上,重点生物物种得到有效保护,生态质量指数保持优,生态安全格局持续巩固,生态屏障质量逐步提升。绿色低碳发展水平明显提升。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进一步优化,单位GDP能耗、
24、水耗、碳排放强度持续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控制在省下达的要求以内,绿色低碳生活逐渐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追求和实践。环境风险得到有效防控。土壤安全利用水平稳步提升,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达到省下达的目标要求,全省工业危险废物和县级以上医疗废物均得到安全处置。注:生态保护红线为2020年12月省政府报送国家版本,后续以批复结果为准;生态质量指数由于指标核算方法尚未明确,暂采用省生态环境厅公布的2019年生态环境状况指数,2020年数据尚未公布;各项指标的指标属性,与国家和省有关要求保持一致。第三章 坚持战略引领,着力构建绿色生态发展高地紧紧抓住“双区”建设与构建“一核
25、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新格局的历史机遇,加强源头控制,深入推进绿色发展,以高水平保护推动高质量发展,着力构建绿色低碳协调发展新格局。第一节 构建绿色生态发展新格局一、强化生态环境分区引导建立健全“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实施分级分类管控。优先保护生态空间,生态保护红线按照国家和省的有关要求实施强制性保护,一般生态空间以维护生态系统功能为主,限制大规模、高强度的工业和城镇建设。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全面加强水源涵养,强化源头控制,禁止新建排污口,严格防范水源污染风险,切实保障饮用水安全。大气环境优先保护区实施严格保护,禁止新建、扩建大气污染物排放工业项目。强化面上共抓保护、点上高效开发的发展导向,
26、加快构建生态型、组团式空间格局,合理引导常住人口向中心城区及城镇转移,推动中心城区、县城、中心镇以及重大发展平台集聚开发。优化总量分配和调控机制,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优先向重点工业园区、重点建设项目倾斜,推动各类资源要素向中心城区、县城区、高新区等重点区域集聚。专栏2 市生态环境管控分区到2025年,建立较为完善的“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全市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固,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能源资源利用效率稳步提高,绿色发展水平明显提升,生态环境治理能力显著增强。全市共划定61个环境管控单元,其中优先保护单元25个,面积为7113.21平方公里,占全市面积的44.82%;重点管控单元28
27、个,面积为647.04平方公里,占全市面积的4.08%;一般管控单元8个,面积为8108.89平方公里,占全市面积的51.10%。优先保护单元主要分布在北部的蕉平山地、西部的罗浮山系,中部的莲花山系、南部的七目嶂以及东部的凤凰山等具有重要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水源涵养功能的区域;重点管控单元主要分布在城市城区、区县城区、产业园区、产业集聚地等;其余区域为一般管控单元。二、优化国土空间保护与发展布局立足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充分协调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构建与国土空间开发布局相适应的保护格局。深入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加快“三区三线”划定,推动形成城市化地区、农产品主产区、生态功能区三大空间格局。江区、县区、
28、兴宁市、五华县、广园等重点城市化地区,以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为重点,强化创新驱动和绿色引领,严格生态环境准入要求,加快完善生态环境保护基础设施,推动区域融合发展。五华县、兴宁盆地农产品主产区严格保护基本农田,保障农产品供给安全。兴宁北部、平远县、蕉城县所在的南城山地森林及生物多样性功能区,以及大埔县、丰顺县所在的韩江上游重要水源涵养区,全面加强生态保护力度,增强生态产品供给能力。三、主动融入区域绿色发展大局用足用好中央和省支持老区苏区振兴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强与赣州、龙岩等原中央苏区地区的交流互动和合作发展,争取获得生态发展方面更多更大的支持,加快原中央苏区生态振兴发展。全面对接城港澳大湾区、
29、深圳先行示范区、“一核一带一区”等区域发展战略,发挥所长,服务湾区所需,高水平建设湾区“后方大农场”,打造湾区“最美后花园”“最佳康养地”“最优体验场”。深化穗生态对口帮扶,以广园等产业园为主战场,加强产业共建,提升产业园区合作共建水平,推动谋划建设广特别合作区,发展“飞地经济”。推进与沿海经济带、地区生态发展合作,强化区域生态环保联防联治,促进“山海协作”联动发展。第二节 全力筑牢生态安全格局严格保护重要自然生态空间,加强水土保持和生物多样性功能维护,筑牢“一核三轴一带多廊道”的生态安全格局,巩固提升生态城市建设品质,厚植省东北部生态屏障。“一核”:在山系与水生态带交汇处依托良好的自然生态环
30、境,打造阴那山生态核心。以建设文化旅游特色区为契机,通过恢复植被群落、防治山体边坡植被退化,提升生态品质,建设景色秀美、品质优良的生态核心。“三轴”:依托山系形成三条山系生态轴。加强山脉的生物生境建设,营造原生植物环境,提高生物多样性;重点对饮用水水源集雨区周边生态涵养林进行植被恢复。“一带”:依托江构建以水为主题的滨水生态带。以防洪安全为前提,拓宽非城市建设区单侧河流绿带宽度至200米扩大洪水过水断面,增加下渗地面,减缓下游洪水压力,提升滨水两岸生态品质。“多廊道”:沿主要支流水系构建山、水、城之间有机联系的多条水系以及主体的生态廊道网络体系,构筑高效畅通的生态廊道网络系统。第三节 打造生态
31、经济发展新标杆一、加快构建绿色产业体系以产业集聚带、江韩江绿色健康文化旅游产业带建设为重点,深化穗产业共建,大力发展以先进制造业为主体的实体经济,加快构建绿色产业体系。以绿色低碳发展为导向,做大做强烟草、电力、建材、电子信息、机电制造等五大支柱产业,加快支柱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升级改造,优化完善环保设施配套,科学提升污染治理水平,强化生态环境管理服务支撑,助力培育一批百亿级龙头企业,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积极推动铜箔、高端印制电路板产业科学发展,严格产业生态环境准入,强化先进生态环境治理技术引导应用,提升清洁生产水平,防范生态环境风险,鼓励先进产能,倒逼落后产能淘汰,促进产业迈向价值链高端
32、。顺应碳达峰碳中和要求,加快培育互联网、生物制药、绿色食品、新能源等新兴产业,支持数字化和制造业融合发展,推进省级5G产业园、兴宁互联网产业园等建设,促进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创新一、三产业发展模式,推动特色产业生态发展。以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为依托,做强柚、嘉应茶、平远橙、客都米等优势传统产业,做优水产、油茶、药、花卉等特色产业,推动发展现代农业产业。以文旅、健康等特色产业为重点,加强生态品牌建设,全面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二、积极推进绿色制造升级将绿色低碳循环理念有机融入生产全过程,推行生态设计,建立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从源头减少废物产生和污染排放。瞄准国际同行业标杆,以建材、家具、线路板等为重
33、点,实施清洁生产、能效提升、循环利用等技术升级,严格执行废水排放标准,提高固体废物循环综合利用率,减少污染物排放量,推动行业污染防治从末端治理向源头预防转变,促进节能、降耗、减污、增效。充分发挥总量指标、排污许可等的引导和倒逼作用,推动解决铜箔、高端印制电路板等产业主要污染物总量指标问题,引导行业企业提标改造、减量替代、增产减污,提升绿色化水平。强化全产业链和产品全生命周期绿色发展,开展绿色产品设计、绿色供应链、绿色产品、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等创建,建设一批绿色制造试点示范项目,推广节能技术和节能产品,促进产业绿色化发展。推进生产系统和生活系统循环链接,以公共服务类项目、产业链关键补链项目为重点
34、推进园区循环化改造,支持再制造产业化、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及“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建设,鼓励工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协同处理废弃物。三、加快特色园区提质增效深入实施园区产值倍增、主导产业培育提升、环境优化计划,推动特色工业园区高质量发展。加快省级以上工业园区全面完成循环化改造工作,着力推进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建设,推动园区集群式、循环型、低碳化发展。加快补齐园区环境基础设施短板,重点加快产业集聚带核心区污水处理设施和其他园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推动生产废水深度处理和回用。深入开展园区环境综合整治,加强园区环境监管,提高环境风险防范处置能力。强化园区开发强度管控,推动园区低效产业用地再利用,建立低效产业用地退出
35、机制。完善工业园区绩效评价机制,建立健全节约集约用能、用水、用地激励和约束机制。清理产出效益低、环保排放不达标的企业,整合盘活园区低效和闲置的土地、厂房,支持中小微企业转型升级,为高端优质项目落户园区腾出主要污染物总量指标和生产空间。加强产业集聚带发展总体规划与国土空间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多规融合,建立产业集聚带联动协调机制。发挥广园龙头作用,统筹规划园区周边镇村建设,大力完善园区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助力推动广园与周边畲江、南、水车、水口、河东等镇融合发展。深化穗产业共建,积极规划建设广绿色生态循环经济园,推进高新区(广园)扩容提质,整合优化经开区,培育绿色产业集群,建设特色“园中园”,做优
36、做强汽车零部件、先进制造、大健康、大数据等产业,推动创建国家级高新区和经开区。第四章 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奋力打造两山转化样本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为核心,推进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加快完善政府主导、企业和社会各界参与、市场化运作、可持续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奋力打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样本。第一节 建立生态产品调查评价机制一、建立生态产品调查监测机制推进自然资源确权登记。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要求,对水流、森林、山城、湿地以及探明储量的矿产资源等自然资源的所有权和所有自然生态空间进行统一确权登记,清晰界定自然资源资产产权主体,划清所有权和使用权边界。探索开
37、展生态产品信息普查。利用网格化监测手段,开展空气、土地、森林、湿地、水资源等自然生态产品及其提供和蕴含的种植养殖、美学娱乐等生态产品基础信息调查。建立生态产品动态监测制度,及时跟踪掌握生态产品数量分布、质量等级、功能特点、权益归属、保护和开发利用情况等信息。二、探索开展生态产品价值核算参照国家生态产品价值核算(GEP)相关技术规范,鼓励有条件的县(市、区)先行开展以生态产品实物量为重点的生态价值核算,探索开展市GEP核算,系统掌握全市自然生态系统价值总量及动态演化、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率等内容。推进生态产品价值核算结果在政府决策和绩效考核评价中的应用。推动生态产品价值核算结果在生态保护补偿、生态环
38、境损害赔偿、经营开发融资、生态资源权益交易等方面的应用。第二节 创新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一、大力发展以碳汇为重点的绿色金融结合深化国家级农村金融改革创新综合试验区建设和内陆型综合保税区优势,加强与城港澳大湾区金融合作,支持金融机构加强绿色金融改革创新相关政策制度,推进构建绿色金融体系。加快培育“绿色金融+”模式,引导资金流向节约资源技术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充分发挥林业碳汇优势,全面摸查可作为林业碳普惠核证的范围及储量,挖掘碳汇交易潜力,支持各地向省积极申报林业碳普惠项目核证减排量备案和交易,支持对接全国市场开展林业碳汇交易。按照国家和省的部署,在合理科学控制总量的前提下,探索建立用水权、排
39、污权、碳排放权初始分配制度,逐步开展市场化环境权交易。二、健全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做好我市东江流域省内生态保护补偿试点工作,积极向省争取开展韩江流域上下游生态保护补偿,推动流域内地市之间根据自身财力情况和水质状况协商开展流域间补偿工作。积极争取省级加大对生态保护红线覆盖比例较高地区支持力度,推动引入生态保护红线作为相关转移支付分配因素。在条件成熟的江河湖库源头区、重点饮用水水源地等探索开展市级生态保护补偿试点。持续完善生态公益林、基本农田补偿制度,鼓励各县(市、区)动态更新激励性补偿方案,推动林农收入稳步增长。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加快推进多元化补偿。鼓励地方将环境污染防治、生态系统保护修复等工程与
40、生态产业发展有机融合,完善居民参与方式,建立持续性惠益分享机制。三、建立完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实施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加大对生态环境违法犯罪行为的制裁和惩处力度,积极推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的法治化,实现行政执法和司法无缝衔接。以中央和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发现需要开展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工作、突发生态环境事件、发生生态环境损害的资源与环境行政处罚案件等重要线索渠道为抓手,对符合条件的案件启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和磋商工作,强化生态环境修复与损害赔偿的执行和监督,在全社会推动形成资源环境有价的氛围和局面。四、完善环境经济政策按照国家和省的有关要求,健全污水处理收费机制,探索纳入管网运营费、污泥处置费
41、等成本,鼓励具备污水集中处理条件的建制镇全面开征污水处理费。鼓励建立农村生活污水垃圾治理收费制度。利用市场化机制合理确定再生水价格。探索在环境高风险领域建立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制度。第三节 探索生态产业化的特色模式一、建设北部生态旅游示范市以加快建设旅游名城为目标,加强旅游资源整合和系统开发,主动对接南城生态旅游公路建设,加强南城古驿道活化利用,构建北部生态旅游价值区块链。开展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推动旅游业由“景区旅游”向“全域旅游”发展模式转变。强化江、韩江、汀江沿江发展轴线,整合流域内生态、人文、红色、长寿等特色旅游资源,提升江韩江绿色健康文化旅游产业带。统筹推进红色革命遗址保护和
42、开发,加快开发森林康养、温泉康养、休闲健身等旅游功能,树立重大生态品牌效应,打造城港澳大湾区休闲承载区。深入挖掘客家、红色、生态等文化内涵,统筹发展生态旅游、红色旅游、乡村旅游以及户外运动、健康养生等幸福导向型产业,打造一批在省内外有影响力的体育品牌赛事活动,精心挖掘“乡村游”“研学游”等旅游新业态,促进旅游、文化、体育产业融合发展。二、擦亮生态农产品金字招牌依托山地及小气候资源优势,重点发展生态绿色农产品、林下经济、药材种植、畜禽生态养殖、养生休闲旅游,开发具有北部山区特色的名特优新产品。引导、支持和规范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加快打造以核心区为主体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引导农产品加工企业、流通企业
43、和服务企业入园,促进三产融合发展,引领支撑农业产业转型。推进“一县一园、一镇一业、一村一品”,培育产业生产基地和农业龙头企业,建立完善产业标准体系,促进特色产业集聚发展,高水平打造一批面向城港澳大湾区市场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创新林下经济发展新模式,依托乡村振兴项目,在革命老区依托产业基础,建设一批高标准的林下经济示范基地,发展山地特色种养产业,开发高附加值的林下经济深加工技术和产品。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智慧农业,培育农产品加工和冷链物流企业,加快建立农产品全过程溯源、农业电商等现代体系,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建设大数据农业物联网基地,对特色农产品溯源、流通环节全跟踪,为打造“全域绿色食品”品牌保
44、驾护航。充分发挥地理标志产品优势,持续推进“三品一标”等农产品品牌建设,打造一批有影响力的农业品牌。三、培育发展绿色健康产业发挥生态资源禀赋优势,加快构建医药制造、医疗服务、健康休闲旅游、健康运动、健康农业(食品)等绿色健康产业链。加强与科研院所、知名企业合作,培育发展医药与生命健康产业。以创建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试验区为契机,建设中医药领域高水平科研机构,推进市中医药科学院、广微测食品药品实验室、大南药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心等建设。加强客家野生南药资源普查,发展特色南药种植,积极发展以片树、红豆杉等龙头产业为重点的特色南药产业,扩大优化南药种植、拓展延伸中医药产业链条,促进中医药、医疗服务、健康养
45、生产业加快发展。第四节 高水平推进生态示范创建一、积极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加快谋划生态文明建设蓝图,完善市级层面生态文明建设顶层规划设计,推动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以县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为引领,带动全市各县(市、区)积极开展“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探索“两山”转化的实践模式,形成一批可复制、可借鉴的成功案例与典型经验,并向全市大力推广,把更多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到2025年,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有条件的县区率先成功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市级层面各项指标达到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申报要求,力争成功创建国家
46、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二、加快建设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完善文化生态保护体制与机制,积极推动客家生态文化资源调查、保护、修复与传承,改善传统文化生态环境,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及文化生态保护方式,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和传承发展。深入挖掘客家优秀传统文化的生态蕴意,与生态文明理念相融合,形成具有时代特征、客家特色的生态文化体系。大力开展文化传承活动,丰富完善传承机构、场所、方式,推进客家山歌、汉剧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进社区,唤起客家民众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营造崇尚生态文明的社会氛围。充分挖掘特色生态文化元素,创建一批生态文化教育基地,建设一批生态文化基础设施,创作一批生态文化作品,培
47、育一批生态文化企业,促进文化产业繁荣发展。依托客家文化聚落,加快建设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核心、具有客家文化鲜明特色的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海内外客家人共有的精神家园。到2025年,力争通过文化和旅游部对国家级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成果验收,成功创建国家级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区,持续扩大客家文化知名度和影响力。专栏3 打造“两山”示范样本1.“生态+旅游”工程:依托生态资源优势,打造多元化旅游业态,大力发展生态休闲旅游,丰富拓展观光旅游,提升发展乡村旅游,推动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深度挖掘“世界客都、长寿之乡”品牌内涵,推进“客都人家”、历史文化街区改造、江韩江绿色健康文化旅游产业带等建设
48、,提升旅游知名度和美誉度。2.“生态+农业”工程:建设柚国家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优化壮大柚、嘉应茶、客都米、平远橙、兴宁鸽、寿乡水等优势产业,加快发展花卉、南药、油茶等特色产业,面向大湾区市场,新建一批“菜篮子、米袋子、果盘子、茶罐子、水缸子”生产基地,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设施农业、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建设家庭农场、农业公园和农业公园综合体,丰富乡村经济业态。加强农业品牌建设,力争“十四五”时期新增3个农产品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3.“生态+康养”工程:依托优良生态、富硒带、长寿乡等资源,加快健康中医、健康医疗、健康养生、功能食品等产业发展,建设城闽赣边区域重要的医疗康养高地、全国知名的大健康新医疗产业基地、职业休养疗养和拓展培训综合中心。以创建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试验区为契机,发展特色南药种植,加快中医药科研成果在转化和发展。4.“生态+补偿”工程:争取省级层面统筹开展韩江流域上下游生态保护补偿。探索建设市生态产品交易平台,探索开展生态标签制度、林业碳汇、森林资源交易等补偿机制。5.“生态+碳普惠”工程:探索建立碳普惠工作机制,积极依托国家、省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和碳普惠制试点,整合“碎片化”的林权,加快推进试点乡镇开发公益林碳普惠项目。6.“生态+考核”工程:探索开展生态产品价值核算,科学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