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探讨.docx

上传人:l*** 文档编号:6508151 上传时间:2022-02-04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5.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特殊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探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特殊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探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特殊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探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特殊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探讨.docx(1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特殊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探讨摘要:遗传与优生学是特别教育专业中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由于该课程内容繁多、概念相对抽象,同时不少特别教育专业学生在医学和生物学方面的学问较为薄弱,导致在学习过程中出现学习兴趣缺乏、理解能力差等问题。为此,教师应在强化课程意识的生成、培育学生学习力等方面进行改革,才能使特别教育专业遗传与优生学课程教学取得实效。关键词:特别教育;遗传学与优生学;教学改革特别教育是对有特别需要的儿童进行的旨在到达一般和特别培育目标的教育。其终极目的和任务是最大限度地满足特别儿童的个别化教育需求,发挥其潜能,关心其增长学问、获得技能、并完善人格,让其得以融入主流社会,获得完满生活。遗传与优

2、生学作为遗传学与优生学的交叉学科,目的在于用遗传学的理论与方法讨论人类遗传性疾病的发生、进展与遗传因素的关系,从而提供诊断、预防和治疗遗传病的科学根据及手段,为改善人类健康做出奉献。1随着医教结合理念在特别教育领域的兴起,遗传与优生学也渐渐成为了特别教育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为培育能够具有合格专业素养的特别教育从业者奠定重要基础。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完善和进展,遗传与优生学的教学内容也在不断更新,信息量不断扩大,传统的教学体系面临着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建构、教学组织方式等一系列需要进行改革的问题。因此在特别教育专业背景下,遗传与优生学课程的教学改革具有很强的现实紧迫性。遗传与优生学课程的教

3、学改革如何进行?这一问题已引起了部分学者的关注,并提出了一些思索和建议。但同时,我们也认识到,这一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解决,特殊是该课程的教学改革还有待于专家学者作进一步的探讨。笔者结合特别教育专业遗传与优生学的教学实践,针对该课程的教学改革谈几点自己的看法,希冀提供肯定的借鉴意义。一、遗传与优生学课程在特别教育专业中的重要性特别教育专业的毕业生将来面对的教育对象多是存在一些特别问题的儿童,因此,其遗传与优生学课程在该专业中便具有重要意义,表现如下:一有助于提高特别需要人群的生存质量。对于多数特别需要人群而言,身心障碍对其正常生活带来了肯定的负面影响。在和谐社会及以人为本的进展理念下,关注他

4、们的生存质量也就成为一项具有时代意义的光芒工程。不少特别需要人群存在的障碍特征,或多或少与其遗传因素相关。如,讨论说明:自闭症、学习障碍、智力障碍等均由神经递质失衡、基因突变等遗传因素导致。因此,如何从遗传医学的角度改善或杜绝类似遗传疾病的发生,也就成为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而这一现实问题正是遗传与优生学关注的现象。因此在特别教育专业中,开设遗传与优生学课程,让特别教育专业的学生通过对有关遗传与疾病基本理论学问的学习,把握出生缺陷儿童及遗传病儿童的健康咨询及干预、康复的基本技能,将有助于从遗传医学的角度提前预防或治疗那些由遗传因素导致的特别障碍疾病,提高他们的生存质量。二有助于增添特别教育的

5、专业性。特别教育是一项冗杂而系统的工程,涉及到如何为不同障碍类别的特别儿童提供“科学的评估与鉴定、个别化教育打算、教育与医疗等的康复支持,并最终让特别儿童获得足够的生活自理能力,回来主流社会。而这些,都是目前一般教育系统还不能独立完成的,因此特别教育存在的必要也就是解决目前一般教育所不能独立解决的问题,这也是特别教育相比于一般教育系统表达出来的专业性。就特别教育的对象而言,主要包括自闭症、智力障碍、肢体残疾、心情与行为障碍、学习障碍儿童等。现代讨论说明,多数障碍儿童的致病因素具有遗传性,如,自闭症可能是由于多个基因突变引起的,可能是由一种被称为HoxAi的变异基因编码所致,留意缺陷多动障碍AD

6、HD主要是由调整脑的留意和行为的神经递质多巴胺和和5-羟色胺失衡所致。2这说明,以这些障碍儿童为对象的特别教育,只有关注到遗传与优生的相关学问体系,才能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特别儿童教育康复。那么将遗传与优生学这门课程引入特别教育专业,培育真正懂得遗传与优生的特别教育从业者,也就会极大增添特别教育的专业性。二、当前遗传与优生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科技的进步使遗传与优生学的教学内容也在不断更新,但传统的教学体系面临着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建构、教学组织方式等一系列需要改革的问题。一课程学习能力要求与学生现有思维能力相脱节。不少特别教育专业的学生为文科背景,贵州师范学院文科考生更是多达总人数的4/5。我们

7、应当认识到,中学文理分科,导致以文科生为主的特别教育专业学生在规律推理、归纳能力以及对医学、生物学、生理卫生学等学科的基础学问捉襟见肘。而遗传与优生学作为遗传学与优生学的一门交叉学科,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实践性和综合性特征,要求学习者对上述学科的学问要有所把握。因此,该课程对学生多数文科专业背景的特别教育专业学生形成了不小的挑战。(二)学生参加热情不够。在遗传与优生学课程学习中,存在着部分学生参加热情不高的问题。产生这一现象的缘由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为如下:就学生而言,学生基础学问薄弱,产生畏难心理。遗传与优生学课程涉及学问面较广,涉及生理学、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等生命科学以及医学、社

8、会学、心理学及法学等方面的学问,同时对综合应用各种学问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求较高,这也就意味着学生需要肯定量的学问储备,才能顺利进行该门课程的学习。事实上,如上文所述,由于多数特别教育专业学生均为文科背景,学问结构显得较为单一,推理、整合各项学问的能力缺乏,因此也就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产生了畏难心理,也便提不起学习兴趣。就教师而言,教师的教学组织形式单一,对学生的差异教学关注不够。教学组织形式解决的是为达成既定教育目标,师生在教学活动中互相作用的结构形式,具有开放性及多元性的特点,并会随着政治经济文化的进展及人才培育具有动态性。良好的教学组织形式有一个基本特征,那便是能够关注到学生的差异化

9、教育需求,为其提供具有针对性的教育。但在教学实践中,由于部分学校设置该专业的时间较短,且阅历丰富的教师数量缺乏,以及招收学生人数偏多等现实问题,导致了实际课堂中的教学组织形式较为单一,仍主要以传统的班级授课制为主,导致教师难以依据每个学生的学习基础,进行差异教学,导致学生学习遗传与优生学的兴趣很难提高。三、遗传与优生学课堂教学改革的建议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在教学媒介的作用下彼此平等对话互动协作的过程,唯其如此,学生方可建构出属于自己的学问,并获得人格意义上的成长。这说明课堂教学有两点基本诉求:一是课堂教学必定涉及到教师、学生、教学媒介这三种基本要素,二是课堂教学具有以敬重学生主体性和进展性为己

10、任的价值取向。因此,本讨论在结合遗传与优生学课程教学中出现缺乏的基础上,敬重现代课堂教学所应具有的基本诉求,从教师、学生以及作为主要教学媒介的课程出发,立足于教师科学课程意识观的生成、学生个体“学习力的养成、完善课程考核评价体系这三方面图1,就如何深化遗传与优生学课程教学改革提出建议。一强化教师生成科学的课程意识观。教师课程意识是教师在课程与教学活动中所表达出来的对课程价值与课程系统的基本认识,是教师对课程设计与课程实施的倾向性和基本反映。3教师作为课堂教学改革的直接主体,其课程意识是否清楚、是否科学,直接确定着教学改革的成败。452-55因此,本讨论也就将促成教师科学合理的课程意识,作为遗传

11、与优生学教学改革的重点。具体而言,在遗传与优生学这门课程中,关心教师形成科学合理的课程意识观应当从如下方面入手:第一,强化教师的课程主体意识,发挥教师教学改革的主体地位。虽然我们在不断强调“将学生作为课程教学的主体,但课堂教学的设计、教学活动的组织等莫不依靠教师的主体作用,因此我们应当认识到“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照旧应当是课堂教学改革的首要原则。452-55所以在遗传与优生学的课堂教学改革中,应当让教师意识到自我扮演的主体地位,认识到课堂教学改革的受益者不仅只有学生,还包括教师,以此充分调动教师的主动性。同时学校管理者还要转变单一的自上而下的改革路径,让教师发挥主观能动性,为教学改革进行设计。第

12、二,加强教师课堂教学的设计意识。如前文所述,遗传与优生学课程内涉及医学、生物学等相关学问,同时多数文科背景的特别教育专业学生在医学、生物学方面的基础学问薄弱,因此要求教师具有良好的课程设计意识和能力,通过提升自我的专业素养,积累专业学问,开发能够结合学生的学习基础和课程教学要求的教学资源,扩大学科视野,在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社会现象中去理解遗传与优生学的相关理论,以理论和实践课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教学,合理选择教学内容,开阔学生的思维,实现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和谐共生。第三,催发教师课程教学的建构意识。在遗传与优生学课程中,强调教师的课程教学建构意识,要求教师不能仅仅把留意力集中在教学任务的完

13、成上,而应当关注到学生通过课堂获得的收获是否具有足够的意义。如在遗传与优生学的“遗传病的系谱绘制和分析试验课中,教师不仅仅只是关注到自己是否将“系谱绘制、“系谱分析等学问点讲出来,而是应当关注到学生是否通过这门试验课,获得了观看、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队协作精神的培育。二聚焦学生“个体学习力的养成。正如前文所述,遗传与优生学课程本身所涉及的学问信息量大、综合性强等特征,对于特别教育专业学生的学习产生了肯定的挑战。在强调终生学习的时代背景下,假如能让特别教育专业的学生把握遗传与优生学课程自我学习方法,则更具有主动意义。事实上,影响自我学习能力的核心要素是“学习力5,“学习力最初由美国系统力

14、学创始人佛睿斯特在1965年提出,特指个体所具有的潜在学习能力,是学习动力、学习能力、学习效力、学习毅力、学习创新活力和学习潜力等因素的综合表现,是人的学习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6冯国锋从学习过程角度提出学习力要素理分为发动学习的学习动力、维持学习的学习毅力、达成学习效果的学习转化力。7那么如何培育特别教育专业学生的遗传与优生学课程的学习力呢?本讨论依冯国锋,具体落实到特别教育学生遗传与优生学课程,认为应当从如下方面入手:首先,在激发特别教育专业学生对遗传与优生学课程的学习动力方面,教师要让学生充分明白该课程的意义,即不少特别人群的障碍或多或少均与遗传因素有关,遗传与优生学不仅可以解决遗传性障碍

15、疾病的预防及治疗问题,还可以为孕育优秀健康的下一代提供技术保障。其次,在培育特别教育专业学生在遗传与优生学课程的学习毅力方面,根本在于培育学生对遗传与优生学课程学习的主人翁意识和兴趣,这要求教学者转变教育观念,一是让学生由课程的接受者,转变为课堂学习的建构者,把课堂交给学生,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教师的关心下选择肯定的章节进行自我预备,在课堂上进行汇报,这样就让学生成为了教学的组织者,以此激发学生的责任和担当意识。二是教师要通过兴趣化的教学方法和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把学生学习主动性充分调动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8如在讲解“人类基因时,可以将基因在现实中的应用亲子鉴定、DnA指纹刑事侦破、

16、DnA探针与遗传性疾病诊断联系起来进行讲解分析,既增添了课程内容的悬疑性、趣味性,又使抽象的学问生活化,诱导和激励学生的学问探究欲望;在讲授DnA的复制过程时,可以利用现代化教学媒体手段,以动画形式将抽象的内容具体、直观、生动地呈现出来,这有助于教师对学问进行清楚合理的表述,也有助于增进学生对所学学问的理解。最终,在促成特别教育专业学生对遗传与优生学课程的学习转化力方面,关键是培育特别教育专业学生对本课程学问技能的应用与创新能力。为此,应在教学过程中增加肯定量的试验和实践活动,如,可以在DnA的测定、遗传疾病的调查等方面加强实践教学,让学生运用所学遗传与优生学学问去调查四周的特别障碍群体的遗传

17、特征,观看染色体的异样形态等。在创新能力培育方面,可以让学生在最正确学习状态下,逐步学会批判性地去思索遗传与优生学中的相关问题。又如,教师可以将社会伦理等问题引入遗传与优生学课堂,扩展学生视野,让学生学会用社会伦理学的视角去审视遗传病的相关防治方法是否合适等。三完善遗传与优生学课程考核评价体系。考核是评价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有效的考核不仅是评价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更能保障教学过程根据教学目的及人才培育方案的要求有序开展。因此对遗传与优生学课堂教学进行改革必定涉及到对相应考核方式的优化。现代教育评价学注重评价的进展性,即强调对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同等关注,以对学习过程的评估来促成学生对学问和技能

18、的把握,而非单纯地贴上成果好坏的标签,同时强调评价肯定要多元化、独特化。唯有如此,才能表达出评价对课堂教学的信度表征以及进展性原则。基于此,本讨论在建构遗传与优生学的课程评价体系的过程中,坚持以两点原则作为指导:一是就形式而言,凸出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关注到学生的学习看法以及思维的参加。具体而言,将遗传与优生学课程的教学评价界定为考勤、平常作业、课堂参加、期末考试等4方面的内容,其中考勤、平常作业、课堂回答及汇报均归属于平常成果,重在关注对学生的学习看法和课堂参加状况进行考察,具体权重如下表1所示:二是就考核的具体内容而言,在对学业基础学问进行评价的同时,更加关注对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创

19、造性思维以及协作精神等方面的考察。如,在试题的分布上,除了部分诸如“常见遗传病和出生缺陷类型、发生机制等基础客观题外,还应当设置系列综合的开放性题目,例如关于“遗传咨询方面的问题,让学生设计一套“开展遗传咨询的方案,让学生运用所学遗传与优生学相关学问,综合设计如何依据患者的病理状况设计咨询内容、方式以及留意事项等,以此考察学生对相关学问理论的整合能力以及对问题情境的综合分析能力。综上,遗传与优生学课程,是特别教育专业的一门很有现实意义但在学生学习、教师教学方面都存在诸多问题的课题,我们只有正视客观存在的问题,主动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改革探讨,才能让学生把握必要的学问,提升他们的学习能力,让遗传与

20、优生学课程的教与学均取得实效。参考文献:1卡吾赛&8226;阿曼,木也沙尔&8226;米吉提.农村医学专业遗传与优生学基础教学改革的探究J.科技创新导报,2022(11):108.2方俊明,周念丽.“医教结合的跨学科解读J.教育生物学杂志,2022(3):161-168.3泰勒.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英汉对比版)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14刘旭,梁婷.高校课堂教学改革:一种教师课程意识视角的思索J.教师教育讨论,2022(6):52-55.5段作章.教学理念向教学行为转化的内隐机制J.教育讨论,2022(8):103-111.6许佩卿.学习力及其作用J.教书育人,2022(30):75-77.7冯国锋.论大学的学习力教育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9):57-59.8蹇黎.遗传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22(12):5628-5630.作者:肖玲远 单位:贵州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13页 共13页第 13 页 共 13 页第 13 页 共 13 页第 13 页 共 13 页第 13 页 共 13 页第 13 页 共 13 页第 13 页 共 13 页第 13 页 共 13 页第 13 页 共 13 页第 13 页 共 13 页第 13 页 共 13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其他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