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情绪技能训练精.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情绪技能训练精.ppt(5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社会情绪技能训练第1页,本讲稿共59页本课程在设计时的几个基本假设:1、社会情绪技能是学来的行为,是可以教导的。2、行为管理问题乃是学生社会情绪技能缺陷的问题 3、社会情绪技能乃是学业技能的先备技能 4、社会情绪技能愈早教愈好 5、社会情绪技能教学的方式,基本上和学业的教导相似,亦可以用认知的方式来教社会情绪技能 6、EQ能影响一个人的成就,学历和机会第2页,本讲稿共59页一、社会能力 1、社会能力的不同定义 (1)乐能(Lerner、1997)定义为 a、能和他人发展正向的关系 b、具有正确的和年龄适当的社会认知 c、无不适应的行为 d、能表现有效的社会行为 (2)葛斯汉(Gresham、1
2、986)认为:社会能力是依照判断,评估某人工作表现是否适当的名词。他将社会能力分为:适应行为和社交技巧。如下图:第一讲 理论研究基础第3页,本讲稿共59页 儿童的社会性发展一、家庭中儿童的社会化过程 1、认知社会化 维果茨基认为,儿童的认知发展有一个社会基础,儿童与一个有能力的人间的交往对促进其社会技能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在促进儿童认知发展的过程中,儿童与成人间的相互配合是非常重要的。首先,儿童的发展水平必须达到“最近发展区”。其次,儿童能够积极主动地寻求帮助。再次,成人要能够敏感地觉察孩子的需求,及时作出反应或停止帮助。第4页,本讲稿共59页2、情感社会化 社会文化传统对儿童情感的社会化,
3、特别是情感的表现形式影响较大,影响方式有三种:a、某些社会对情感的表现方式有所限制;b、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中,有些情感占绝对优势;c、情感的表达方式具有文化特定性。父母的情绪水平对亲子互动的影响:情绪水平低的父母对儿童的支持较少,批评和干扰多,对孩子的消极情绪也较多;儿童则感到比较冷漠,从亲子交往中体验到的兴奋和乐趣也较少。第5页,本讲稿共59页3、亲子关系影响儿童社会化的机制(1)态度转变 态度转变指父母通过种种方式改变儿童的态度,使儿童接受,内化行为规范的过程。父母改变儿童态度的方法有:使用权利,爱的收回信息内化。(2)模仿 在社会交往中,儿童一方面通过直接观察他人的行为学会新的行为;另一方
4、面,通过观察他人行为产生的后果得到“替代性强化”。(3)认同作用(4)归因方式第6页,本讲稿共59页二、同伴关系和友谊 儿童的社会化过程基本上是沿着两条路线进行:最初几年主要在家里度过,与其相互作用的主要对象是父母;逐渐疏远与父母的交往走到同龄伙伴中去,形成同伴关系。同伴关系分为:同伴群体关系;友谊关系。同伴:儿童与只相处的具有相同社会认知能力的人 同伴关系: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儿童间的一种共同活动并相互协作的关系。1、同伴关系的功能 (1)良好的同伴关系有助于而已获得熟练成功的社会技巧。(2)良好的同伴关系能使儿童具有安全感和归属感有利于情绪社会化,有利于培养儿童对环境进行积极探索的精神。第7页
5、,本讲稿共59页 (3)儿童的同伴经验有利于自我概念和人格的发展。2儿童同伴关系发展的趋势 (1)婴儿期 范德尔的研究指出:大约2个月,婴儿能注视同伴;3到4个月能相互触摸和观望;6个月能彼此微笑和发出“哑哑”的声音;1岁出现社交行为,如大笑、打手势和模仿。从第二年起出现互惠性游戏。婴儿期同伴间的相互作用的发展阶段:a、客体中心阶段 b、简单相互作用阶段 c、互补的相互作用阶段第8页,本讲稿共59页 (2)学前期集体游戏平行游戏单独游戏T1T2 T3 T4 T5 T6观察类别总数发展阶段三类游戏的发展变化第9页,本讲稿共59页 3 儿童的友谊关系 友谊概念的五个阶段:阶段0:即时性游戏(约37
6、岁)阶段1:单方面游戏(约49岁)阶段2:公平气氛的合作(约612岁)阶段3:亲密和相互分享关系(915岁)阶段4:自主的相互依赖的友谊(12岁以后)(1)友谊关系的功能 a、友谊为儿童提供情感支持 b、友谊可以为儿童提供更多的玩耍、交往和娱乐的机会 c、友谊可以为儿童双方提供参照榜样 d、友谊可以为儿童社会支持和可靠的同盟 e、为儿童提供获得基本的社会技能的机会 f、友谊可提高儿童的自尊第10页,本讲稿共59页三、儿童的依恋 依恋是儿童早期生活中最重要的社会关系,是个体社会性发展的开端和作成部分。1、依恋的性质和发展 依恋:个体对某一特定个体的长久持续的感情联系。(1)依恋的特点 a、在对象
7、上,依恋具有选择性 b、在行为表现上,依恋者寻求与依恋对象身体的亲近。c、在对个体的心理意义或直接后果上,依恋双方特别是依恋者可从中获得一种慰籍和安全感。d、在具所具有的强烈的情感意义上,依恋遭到破坏后会造成依恋双方尤其是依恋者的分离焦虑和痛苦。e、在其赖以形成的基础上,依恋双放具有某种和谐性。第11页,本讲稿共59页 (2)依恋的发展 依恋建立的前提:a、识别记忆 b、客体永久性与人的永久性。依恋建立的标志:a、代表性 b、稳定性 c、普遍性 儿童的分离焦虑和与之同时出现的怯生现象,是公认的依恋形成的标志。(3)早期依恋的阶段性发展 a、前依恋期(02个月)b、依恋关系建立期(27个月)c、
8、依恋关系明确期(724个月)d、目标调节的伙伴关系(24个月)第12页,本讲稿共59页 根据依恋双方行为的整合程度与交往中合作性,协调性的发展状况,可以把学前期儿童的依恋关系分为和谐型、不完全和谐型、不和谐型。2、依恋理论 (1)精神分析理论 (2)习性学理论3、依恋的测量与类型 测量:陌生情境法 根据陌生情境法测定所得出其依恋程度,儿童依恋分为:安全型(TB)、回避型(TA)拒绝型(TC)4、影响依恋的因素 a、抚养质量 c、文化特点 b、母亲缺失 d、儿童的气质第13页,本讲稿共59页5、依恋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 a、依恋质量的现实意义 b、“性向假设”与早期依恋质量的持久影响 首先,在个
9、性特征方面,与不安全型儿童相比,安全型儿童以后表现出更强的探索的欲望与能力。其次,在游戏与社会交往中,安全型儿童也显得成熟,表现出良好的个性特征与社会认知能力。最后,在特定问题情境中,安全型儿童也表现出较强的问题解决的能力和良好坚持性及挫折容忍力。第14页,本讲稿共59页四、儿童社会认知发展 认知是人类个体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过程。客观世界包括无生物界、生物界和人类社会。1、社会认知能力与智力的关系 智力是保证个体有效得认识事物的稳固的心理特征的综合,既感知、记忆、想象、思维、语言和操作能力的综合,其核心是思维能力。美国心理学家佩里格雷尼运用韦克斯勒智力量表测查了小学36年级儿童的手段-问题解决能
10、力和人际理解能力跟IQ之间的关系,发现两种社会认知能力与IQ存在着中等强度的相关关系。2、儿童观点采择的发展 R。塞尔曼认为,观点采择在儿童的社会认知发展中处于核心地位。观点采择:个体把自己的观点和他人的观点区分并协调起来的能力。第15页,本讲稿共59页3、观点采择的特性 a、独立于刺激输入之外。b、需要把两种以上心理成分联系在一起。c、需要对自我进行控制。4、儿童观点采择发展 塞尔曼观点采择的阶段 0、自我中心或为分化的观点(36岁)1、社会信息的观点采择(68岁)2、自我反省的观点采择(810岁)3、相互的观点采择(1012岁)4、社会和习俗系统的观点采择(1215岁以后)第16页,本讲稿
11、共59页5、儿童的心理理论的发展 心理理论是个体对他人心理或心理状态以及心理与行为的关系的推理或认知。(1)4岁以前儿童对他人心理状态的区分 a、言语活动中对心理状态的区分 b、理解看见和知道之间的关系 c、理解外表与真实的区别 d、对他人行为的预测 (2)韦尔曼的“心理理论”发展的理论观点 a、阶段1(2岁)“欲望心理学的心理理论”b、阶段2(3岁左右)信念欲望为基础的心理理论 c、阶段3(4岁开始)个人的信念是对世界的解释第17页,本讲稿共59页6、儿童对社会规则的认知发展 社会规则认知的形成是儿童社会化的主要任务之一。(1)社会规则的来源 a、父母或老师的影响 b、法律规定 c、儿童的社
12、会互动 (2)社会规则范畴道德规则定义:对是与非,对与错的判断建构成分:公正观例证:福利,权利,公平分配资源,信任等。标准:客观性,普遍性,义务,不必依靠规则和权威,不可改变性。第18页,本讲稿共59页续上表习俗规则定义:在社会系统内对社会湖动起结构性作用的行为规范。建构成分:社会组织观例证:表达,服饰,性别角色,言谈举止等标准:具有偶然性,可改变性,情景性,相对性,受规则和权威的约束。谨慎规则定义:对自己有消极后果的行为建构成分:个人的概念例证:包括安全,舒适,健康等行为,如冬天戴手套,不要触摸电插座等标准:规则的效用,普遍性和规则的偶然性第19页,本讲稿共59页 (3)社会规则的认知发展
13、a、随年龄的增长对道德规则行为和习俗规则行为的判断、认识更加清晰。b、语言发展快的儿童比语言发展慢的儿童更早的区分道德规则行为和习俗规则行为。c、观点的熟悉性对较小儿童的反应影响,熟悉事件区分更清晰。d、社会规则具有文化特征。第20页,本讲稿共59页五、儿童自我的发展 个体的自我是一个由多种成分构成的动力系统,具有两个特征:一区别他人的“分离感”,二跨时间,跨空间的“稳定的同一感”我国学者对自我的定义:自我是由知、情、意三个方面同意构成的高级反映形式。知:自我认识,包括自我感觉,自我概念 情:自我的情绪体验,包括自我感受,自尊,自爱 意:自我控制和调节,包括自我控制和自我掌握 其中自我概念,自
14、尊和自我控制是个体自我系统的三个最主要的方面。第21页,本讲稿共59页1、儿童自我的发生 (1)儿童自我的发展顺序 自我认识自我命名自我评价出生后第一年,自我发展主要集中在自我认识方面,自身和物体分开,自己和他人分开,从而产生主体我。在12岁时,开始学说话,把自己称为“宝宝”,逐渐学会称自己为“我”。这是自我命名的过程。在12岁时,开始学说话,把自己称为“宝宝”,逐渐学会称自己为“我”。这是自我命名的过程。也标志客体我 的产生。23岁以后,儿童开始能把自己与他人加以比较,从而产生简单的自我评价。第22页,本讲稿共59页 (2)儿童自我意识形成的标准:a、儿童能够区分自己的动作,并意识到动作的目
15、的和动机。b、儿童能够使用自己的名字,c、儿童能够把自己与自己的动作分开,知道自己是活动的主体。d、儿童能用第一人称“我”来代表自己。(3)儿童自我发展的一般趋势 a、自我认知的内容从反映外部的、可观察的、具体的、有明确参照系统的自我特点到反映内部的、不能直接观察的、抽象的、参照系统模糊的自我特点。b、儿童自我的结构从简单的结构分化的、多重的结构,并逐渐出现层次性,最后形成复杂的、整合的自我结构系统 c、儿童的自我评价一方面从以他人评价标准发展到独立的自我评价;另一方面,儿童又在不断脱离自我中第23页,本讲稿共59页 心,自我评价的客观化程度逐渐提高。d、从自我的功能来看,社会适应性逐渐提高,
16、区分外部自我和内部自我的能力逐渐增强,儿童逐渐能够比较实际地判断社会交往情境,并根据这些判断而表现出复杂的社会自我。2、自我概念的发展 (1)谢弗尔森关于自我概念的结构模型英语一般自我概念情感自我概念身体自我概念学业自我概念社会自我概念历史数学科学同伴重要他人特定情绪状态生理能力 生理外貌第24页,本讲稿共59页 (2)自我概念形成与发展的前提条件 a、社会互动 b、社会认知发展水平 (3)自我概念发展的一般趋势 a、从简单到复杂 b、儿童一般自我概念的发展曲线是起伏变化的 c、儿童自我概念结构的复杂性岁年龄的增长而 不断增加 d、儿童自我概念的发展存在性别差异 3、儿童的自尊 (1)自尊的定
17、义:自尊是指个体对自己的情感和评价,是对自我价值的判断。包括四层意思。a、自尊是一种评价与体验。b、自尊是一种积极的评价与体验 c、自尊是个体对自我价值的评价与体验第25页,本讲稿共59页 d、自尊是在社会比较过程中获得的。(2)自尊的机构 a、单维结构模型 自尊=成就感(成功/抱负水平)b、二维结构模型 自尊由知觉的自我和理想的自我构成 c、三维结构模型 物质/情境模型自尊、超然/建构模型自尊、自我力量意思/整合模型自尊 d、四维结构模型 重要性、能力、品德、权力 e、六维机构模型 外表、体育运动、能力、成就感、纪律、公德与助人 f、八维机构模型 家庭关系、学校、生理能力、生理外貌、情绪稳定
18、性、音乐能力、同伴关系、健康第26页,本讲稿共59页 (3)自尊的分类 a、现实自尊与理想自尊 b、总体自尊与分化自尊 c、内部自尊与外部自尊4、影响儿童自尊的因素 (1)主体特点 a、外表吸引力 b、年龄 c、性别 (2)家庭因素 a、父母教养方式 b、父母的社会经济地位 (3)同伴关系 (4)教师 (5)学业成就 (6)控制源第27页,本讲稿共59页5、儿童自我控制与自我调节能力的发展 (1)自我控制的定义 自我控制是指在目标受到阻碍时,个体抑制其行为或改变行为发生的能力。(2)自我调节的定义 自我调节是指在没有外部指导或监视的情况下,个体维持其行为历程以达到某一特定目的的过程。(3)个体
19、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能力的形成必须具有两个条件:对价值的内化和技能的获得。(4)自我控制的机制 a、利用语言自我调节 b、制定计划 c、采用有效的注意策略 d、延迟对儿童需要的满足及抵制欲望第28页,本讲稿共59页 (5)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的发展 a、早期发展 第一阶段为神经生理调节阶段 第二阶段为知觉运动调节阶段 第三阶段为外部控制阶段 第四阶段为自我控制阶段 第五阶段为自我调节阶段 如图下:发展形式特征出现年龄中介变量控制与系统组织唤醒态状、早期活动的激活调节从母亲怀孕晚期到儿童3个月神经生理的成熟、父母间的交往、儿童的生活常规第29页,本讲稿共59页依从对成人警告性信号的反应 912个月出
20、现对社会行为的偏向、母子交往的质量冲动控制自我的发生、行为与语言间的平衡第2年出现成熟因素、照看者对儿童需要与情感的敏感性、降低压力的措施的采用自我控制社会品质的内化、动作抑制第2年中儿童对成人的要求进行反应34岁时利用外部语言进行自动调节,6岁时转换为内部语言的调节社会互动与交流、语言的发展及其指导作用自我调节采用偶然性规则来引导行为而不顾及环境压力第3年出现认知过程、社会背景因素续上表:第30页,本讲稿共59页 b、洛文格的自我冲动和冲动控制模型 第一:冲动阶段 第二:自我保护阶段 第三:一致性阶段 第四:良心阶段 第五:自主阶段 第六:整合阶段第31页,本讲稿共59页社会能力适应行为社交
21、技巧独立功能身体发展自我指挥个人责任经济职业活动功能性学科技巧学业表现技巧(教室生存技巧)合作行为社会主动行为肯定行为同伴增强行为沟通行为问题解决技巧 社会的个人效能社会适应能力核对表 如下图:第32页,本讲稿共59页1、注视眼前人的移动2、当被大人注意时会微笑3、当被大人注意时,会以发声来回应4、注视自己的手,并对之微笑或发声5、当与家人在一起时,会微笑,发声或停止哭泣以示兴奋6、对镜子中影象微笑和发声7、轻拍或拉大人脸上的东西(头发、鼻子、眼睛等)8、伸手拿别人给的东西9、扑向熟悉的人10、伸手拍镜子中的影象或另一个小孩11、拿住物品并玩弄至少一分钟12、无意间挤压或摇晃手中的玩具,使它发
22、出声音13、不需要陪伴,独自玩10分钟14、被照顾时,主动注视大人23分钟15、很愉快的在大人附近玩1220分钟16、发声引起他人的注意17、模仿玩捉迷藏18、模仿大人做拍手动作018个月第33页,本讲稿共59页19、模仿挥手说“再见”20、拿玩具,物品给大人,不是每次都放手让大人拿走21、拥抱,轻拍或亲吻熟悉的人22、听见自己的名字时,会四处寻找呼唤他的人,或伸手表示要抱23、模仿挤压或摇晃玩具使它发出声音24、玩弄玩具或其他物品25、那玩具或物品给大人并放手26、模仿另一为小孩的动作1、模仿大人做些简单的工作(如抖衣服)2、与另一个小孩一起玩3、与另一个小孩玩游戏(如推小车)5分钟4、当父
23、母不在身边时,仍能够继续原有的活动(可能短暂的哭)5、拥抱洋娃娃或柔软的玩具6、重复做一起他人发笑或注意的动作7、那书给大人并与大人一起看8、接近别禁止的事物时,在提醒下会远离并说:不可以9、按要求和别的小孩分享东西或食品10、被提醒时,会对同伴及熟悉的大人打招呼018个月18个月3岁第34页,本讲稿共59页11、能按要求从一房间带物品或招呼他人到此来12、对大人的命令或吩咐,有一半的内容会遵从13、听音乐或故事510分钟14、按照指示说:“请”、“谢谢”15、尝试帮助父母做一些家务事16、用大人的衣服做装扮游戏17、给予选择的机会,会做选择1、随着音乐唱或跳2、以模仿其他小孩的方式,遵从游戏
24、的规则3、不经提醒会向熟悉人打招呼4、在成人领导的团体游戏中遵守规则5、想网同伴的玩具时,会事先征求同伴的同意6、轮流按次序玩或做活动7、在一个由较大孩子领导的团体游戏中遵守规则8、在自己家中庭院范围内玩耍1、能与大人交流2、表演唱歌,跳舞3、独自做家务2030分钟18个月-3岁3-4岁4-5 岁第35页,本讲稿共59页4、不用提醒会道歉5、在公共场合举止适宜,无不良行为6、在使用他人的东西前,极大多数会事先征的别人同意1、会表达自己的情感,如愤怒,快乐和喜爱2、与45个小孩合作玩游戏,不需要大人随时监督3、向别人说明游戏的玩法或活动规则4、在用餐时能够加入席中谈话5、看到朋友遇到困难时,会加
25、以安慰6、选择自己的朋友7、自己拟订目标且实践8、会扮演故事中角色或利用木偶演戏45岁56岁第36页,本讲稿共59页(3)高斯汀的“利社会技巧”a、学前和幼儿期(分六类)初级社交技巧 学校相关技巧 交友技巧 处理感觉技巧 攻击的替代技巧 处理压力的技巧 b、学龄期(分五类)教室生存技巧 交友技巧 处理感觉技巧 攻击的替代技巧 处理压力的技巧 高斯汀认为,此课程对以下三类儿童特有帮助:a 退缩或攻击性的儿童。b 正常发展的儿童,但利社会技巧行为有缺陷。c 学习障碍,沟通障碍,行为问题,智能障碍或其他障碍的儿童。第37页,本讲稿共59页(1)教室技巧 a、听老师的话 b、当老师教你做某事 c、尽力
26、做事 d、跟随教室指令(2)基本互动技巧 a、视觉接触 e、回答 b、用正确的语调 f、合理 c、开始 g、轮流说话 d、倾听 h、问问题 I、结束话题3、社交技巧训练课程 沃克儿童有效的同伴和老师技巧课程 (ACCEPTS)第38页,本讲稿共59页(3)相处技巧 a、用有礼貌的话 b、分享 c、遵守秩序 d、帮助他人 e、用正确的方式碰触(4)交友技巧 a、早安 b、微笑 c、说恭维的话 d、交朋友(5)适应技巧 a、当某人说不 b、当你表达生气 c、当某人嘲笑你 d、当某人想伤害你 e、当某人叫你去做你不能做的事 f、当事情不顺利时第39页,本讲稿共59页二、情绪能力的发展 根据DSM-I
27、V-TR(APA、2000)的描述,自闭症儿童的社会能力缺陷主要在于无法理解别人的肢体动作或脸部表情,也不会和同伴建立满意的人际关系。杜旁(Dupont)的情绪发展阶段阶段阶段内容内容1自闭阶段(autistic)口语描述出来的理由通常显得很怪异,很难用口语将自己的需要或价值表达出来,可能需要帮他排序和串联句子间的关系。2自我中心享乐阶段(egocentric-hedonistic)感觉的理由和自己觉得高兴不高兴,舒服-不舒服,痛苦不痛苦,紧张放松有关。并和一般的情境(如天气,季节或时间)或自己的情绪有关,重视享乐,舒服,解除痛苦,从紧张中解脱。第40页,本讲稿共59页幼儿情绪的发展一、情绪的
28、定义: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反映,或者说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时产生的体验。二、情绪在幼儿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1、情绪影响幼儿行为的动机。2、情绪影响幼儿心理活动的组织。3、情绪影响幼儿性格形成的作用。4、情绪影响幼儿生长发育的作用。三、幼儿情绪发展的特点 1、孟昭兰的情绪理论 如下表:第41页,本讲稿共59页 情绪类别最 早 出 现 时 间 诱 因经 常显 露时 间 诱 因 痛苦出生后身体痛刺激出生后厌恶出生后味刺激出生后微笑出生后内部过程节律反应出生后兴趣出生后新异刺激3个月社会性微笑36周高频人语声3个月熟悉面孔出现,面对面玩耍愤怒2个月药物注射痛刺激78个 月身体
29、活动受限制个体情绪发生时间表 第42页,本讲稿共59页 情绪类别最 早出 现时 间 诱 因经 常显 露时 间 诱 因悲伤34个月治疗痛刺激7个月与熟悉人分离惧怕7个月从高处降落9个月陌生人或新异较大物体出现,惊奇1岁新异刺激突然出现2岁同前害羞11岁半熟悉环境陌生出现2岁熟悉环境中陌生人出现轻蔑同前欢快下显示成功3岁欢快情况下显示自己的成功自罪感同前抢夺玩具3岁做错事,如打破杯子 续上表第43页,本讲稿共59页四、幼儿情绪的发展趋势和特点 1、情绪的丰富和深刻化 情绪丰富表现为情绪体验的继续分化哈引起体验的动因不断增多;情绪的深刻化则表现为情绪从指向事物的表面现象转为指向事物的内在特征。研究表
30、明,儿童产生愤怒的原因有三:(1)生理习惯的问题:不愿意吃东西、睡眠和上厕等 (2)与权威的问题:被惩罚,受到不公平待遇等 (3)与人的关系问题:不被注意,不被认可等 2、情绪的稳定性逐渐提高 脑的发育和语言的发展,对情绪的稳定性提高有重要影响;首先,表现为情绪的冲动性、易变性减少。其次,表现为情绪从外露到内隐。再次,表现为某些相对稳定的社会性情绪的出现。3、情绪不断社会化 情绪社会化的表现为:第44页,本讲稿共59页 (1)情绪反应的社会性动因不断增加 (2)情绪中交往内容的增加和表情社会化 (3)高级社会情感的发展 a、道德感的发展 b、理智感的发展 c、美感的发展五、幼儿几种基本情绪的发
31、展 1、兴趣 兴趣的早期发展阶段 (1)先天反射性反应阶段(13个月)(2)相似性对象的再认阶段(49个月)(3)新异性探索阶段(9个月以后)幼儿期兴趣的发展 (1)兴趣比较广泛但不稳定 (2)兴趣比较肤浅而且易变化 (3)兴趣表现出年龄差异和个别差异第45页,本讲稿共59页 2、快乐 快乐对儿童生活的重大意义 (1)快乐的笑容是最有效的社会性刺激,是人际关系的纽带。(2)快乐感与成功感直接联系 (3)快乐使儿童感到轻松自如 (4)快乐和兴趣的相互补充能支持幼儿的各项活动,尤其是智力活动的最佳背景。3、痛苦和悲伤 (1)痛苦与悲伤同时发生,通常可以把哭看为悲伤和痛苦的表现形式。(2)分离被认为
32、是最基本和最普遍引起痛苦的原因。(3)痛苦是一种消极性的情绪,经常体验这种情绪不利于幼儿的身体发育 (4)痛苦具有一定的适应价值,能引起别人的注意 (5)痛苦可以激活愤怒。第46页,本讲稿共59页 4、惧怕 惧怕是因受到威胁而产生并伴随逃避愿望的情绪。引起惧怕的因素:环境事件,压力,认知过程、强大的、新异性刺激等。5、愤怒 愤怒是愿望不能实现或为达到目的的行动受挫时引起的一种紧张而不愉快的情绪体验。强烈愤怒会引起攻击行为,导致破坏,也会瓦解认知和智力活动。六、幼儿良好情绪的培养 1、合理的生活制度、丰富的生活内容,能让幼儿处于愉快的情绪之中。2、和谐的家庭生活、良好的情绪示范和教养态度对幼儿良
33、好情绪的发展作用极大。3、通过文学艺术作品培养幼儿高级情感。4、帮助幼儿克服不良情绪。第47页,本讲稿共59页3他律阶段一(heteronomou-s I)得到和拥有感觉的理由和基本依赖权威者 有关,这个阶段的理由大都和被动接受的主题有关,重视权威者所允许或给小孩的事情。可能会称某人为朋友,但主要是一此人是否拥有某物做为判断的标准。4他律阶段二(heteronomou-s II)去和做感觉的理由通常和是否能去某地或能做某事有关,成人是否允许和同意自己去做是主要的考量。会视其他儿童为同伴,重视是否能被允许去某地和做某事。5人际阶段一(interpersonal)归属同伴是主要感觉的理由,重视个人
34、和同伴间的比较,强调归属感,高度重视外表,希望自己的行为能和同伴一样,角色取替技巧差或尚未发展。6人际阶段二(interpersonal)相互关系感觉的理由和人际关系互动互惠的主题有关,重视个人和他人间能有一真诚的互动,角色取替技巧已发展出来,能观察他人的感觉,重视相互间的关系。第48页,本讲稿共59页7自主阶段(autonomous)感觉的理由主要和自我定位,自我引导以及自主性有关,这个阶段重视个人能表达出自己的行动,思想,感觉,重视个体的自主性。8统整阶段(integrated)感觉的理由主要和对自己及他人一致的,诚实的因素有关,坚持自己的原则和信念,能为完整统整的人,重视个体的统整性。第
35、49页,本讲稿共59页第二讲 教学策略的运用一、自闭症的学习问题1、不易学习认知课程2、不易和他人建立互动关系3、有表达和接受语言的障碍4、缺乏变通能力,对外在环境的改变无法做出正确的反应。二、自闭症儿童的教学策略 1、结构化的教学情境2、视觉线索的运用3、直接教学法4、观察学习5、强化物的使用第50页,本讲稿共59页三、行为管理制度的建立 1、了解自闭症儿童的好恶物品 2、建立团体和个别行为管理制度 a、团体行为管理制度 b、个别增强制度 c、注意事项第51页,本讲稿共59页1、尽可能让学生参与,同时配合视觉提示及学生容易理解的方式,放在醒目地方时刻提醒学生。2、合理应用强化物,避免强化物的
36、饱和。3、制定行为管理制度时,以增加正性行为为主,减少负性行为为辅,必要时,谨慎使用惩罚。4、忽视学生某些不适当的行为。5、及时撤除强化物,逐渐以社会增强来取代。6、对问题行为的处理。第52页,本讲稿共59页四、教材教具的制作 1、教材教具的使用原则 a、考量学生的身心特性 b、具有功能性取向 2、教具的制作五、学生问题行为的处理 1、功能评量(ABC)(1)经常采用的方法:晤谈法,观察法,评量表法 (2)晤谈的主要内容 a、问题行为 b、发生问题行为前的背景因素 c、不发生问题行为的背景因素 d、后果 e、过去策略2、ABC的关系:事前因素行为后果ABC第53页,本讲稿共59页时间范围 先行
37、事件问题行为行为结果备注ABC简表 第54页,本讲稿共59页3、问题行为的分类 a、引起别人的注意 b、获得东西或事物 c、逃避、延迟、减少事物或活动 d、逃避或避免人员 e、感官的刺激或满足 f、生理因素4、正向行为支持策略(1)消除诱因(2)改变环境(3)修改作息(4)增加选择的机会 a、选择活动 b、是否参与活动 c、决定活动的停止 d、决定使用什么方法完成 e、选择同伴第55页,本讲稿共59页(5)教学和课程的调整(6)教导功能性替代行为(7)肌肉放松法(8)医药的介入5、行为管理技术(1)区别强化(2)消退(3)反应损失法(负性惩罚)(4)暂时隔离法第56页,本讲稿共59页第三讲 自
38、闭症儿童社会情绪课程 一、注意看 1、目标 2、教材:强化物 3、准备活动 二、依指令做动作 1、目标 2、教材 3、准备活动 三、知道自己的名字 1、目标 2、教材 3、准备活动第57页,本讲稿共59页 四、分辨自己或他人的物品 五、表达自己的喜好 六、知道自己和他人的性别 七、自我介绍 八、认识高兴和不高兴的表情 九、知道自己和他人是高兴或难过 十、知道自己和他人害怕的感受 十一、知道自己和他人生气的感受 十二、容忍挫折第58页,本讲稿共59页结束语:无论你回去以后是否会运用我们今天所介绍的方法,只要你能保持一颗快乐的心。因为只有你快乐了,你才会想到更多的好方法来教导我们的宝宝!祝宝宝们天天进步!第59页,本讲稿共5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