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凭箜篌引》唐诗鉴赏整理5篇 古诗李凭箜篌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李凭箜篌引》唐诗鉴赏整理5篇 古诗李凭箜篌引.docx(2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李凭箜篌引唐诗鉴赏整理5篇 古诗李凭箜篌引下面是我共享的李凭箜篌引唐诗鉴赏整理5篇 古诗李凭箜篌引,以供参考。李凭箜篌引唐诗鉴赏整理1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吴丝蜀桐制作的精致箜篌,在深秋里弹奏,灵彻的琴声,使空中的云彩凝滞,仿佛在俯首谛听。(吴丝蜀桐:吴地之丝,蜀地之桐。此指制作箜篌的材料。张:调好弦,打算调奏。高秋:指弹奏时间,深秋天气。)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湘娥感动泪洒斑竹,素女倾听满怀哀愁。这是乐师李凭,在京城演奏箜篌。(江娥:尧的女儿,舜的妻子。舜死后,她泪下沾竹,文悉为之斑。素女:传闻中的神女。中国:即国之中心,意谓在京城。)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乐声
2、时而像昆山玉碎,时而像凤凰悠鸣,时而使荷花泫露而泣,时而使香兰含笑开口。(昆仑玉碎,形容乐音嘹亮。昆山,即昆仑山。凤凰叫,形容乐音和缓。芙蓉泣露、香兰笑:形容乐声时而低回,时而轻快。)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长安城十二门前,消融了寒秋的冷光,二十三弦的清响惊动了九霄之上的紫皇。(十二门:长安城东西南北每一面各三门,共十二门,故言。这句是说奇妙的乐声使得覆盖着长安城的寒气也被消融了。紫皇:道教称天上最尊的神为“紫皇”。这里用来指皇帝。)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乐声冲上女娲炼石补天的地方,惊得五色石破,引来秋雨啾啾。(补天的五色石(被乐音)震破,引来了一场秋雨。逗,引。)梦入神山教
3、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梦幻中进入神山教神妪弹奏,乐声使老鱼跃波倾听,瘦蛟翻江跳舞。(李凭在梦中将他的绝艺教给神仙,惊动了仙界。)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月宫里吴刚彻夜不眠倚着桂树,寒露斜飞,打湿了凝神静听的玉兔。(吴质:即吴刚。“旧言月中有桂,有蟾蜍。故异书言月桂高五百丈,下有一人常斫之,树创随合。人姓吴名刚,西河人,学仙有过,谪令伐树。”露脚:露珠下滴的形象说法。寒兔:指秋月,传闻月中有玉兔,故称。)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
4、蛟舞。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作者简介李贺年少时代就有才名,惋惜仕途坎坷,明珠暗投,一生抑郁,于是形成了凄艳诡谲的诗风,故被称为“诗鬼”。其作品继承前代主动浪漫主义传统,驰骋想像,运用传闻,熔铸词彩,创建出种新颖奇丽的境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李凭箜篌引是李贺的代表作,大约作于811-813年,当时李贺在长安任奉礼郎。解题历来写乐曲的诗,大都利用人类五官通感的生理机能,致力于把比较难于捕获的声音转化为比较简单感受的视觉形象。箜篌演奏技艺到唐代达到了极高的水平。1、李凭,宫廷乐师,闻名宫廷器乐家。关于他当时的身价与声名史书上是这样记载的:“天子一日一回见,王侯将相立马迎。”他精湛的技
5、艺同样也受到了诗人们的热忱赞许。所以李贺才用他色调奇丽、富于感染力的诗笔写下了我们今日要学习的这首诗歌。2、箜篌:从西域传来的大型弦乐,有大箜篌、小箜篌、竖箜篌、卧箜篌四种。李凭善弹的是竖箜篌,体曲而长,二十三弦,弹时如琵琶竖抱在怀,用两手齐奏。李凭箜篌引唐诗鉴赏整理2李凭箜篌引赏析200字李凭箜篌引的作者是李贺,被选入全唐诗的第390卷第1首。李凭箜篌引唐代:李贺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译文在深
6、秋的夜晚,弹奏起吴丝蜀桐制成精致的箜篌。听到奇妙的乐声,天空的白云凝合起来不再飘游。湘娥把泪珠洒满斑竹,九天素女也牵动满腔忧愁。出现这种状况,是由于乐工李凭在京城弹奏箜篌。乐声嘹亮好听得就像昆仑山美玉击碎,凤凰鸣叫;时而使芙蓉在露水中饮泣,时而使香兰开怀欢乐。嘹亮的乐声,融和了长安城十二门前的清冷光气。二十三根弦丝高弹轻拨,打动了高高在上的天帝。高亢的乐声直冲云霄,冲上女娲炼石补过的天际。好像补天的五彩石被击破,逗落了漫天绵绵秋雨。幻觉中仿佛乐工进入了神山,把技艺向女仙传授;老鱼兴奋得在波中跳动,瘦蛟也翩翩起舞乐悠悠。月宫中吴刚被乐声吸引,彻夜不眠在桂树下逗留。桂树下的兔子也伫立倾听,不顾露珠
7、斜飞寒飕飕!注释李凭:当时的梨园艺人,善弹奏箜篌。杨巨源听李凭弹箜篌诗曰:“听奏繁弦玉殿清,风传曲度禁林明。君王听乐梨园暖,翻到云门第几声?”“花咽娇莺玉嗽泉,名高半在玉筵前。汉王欲助人间乐,从遣新声坠九天。”箜篌引:乐府旧题,属相和歌瑟调曲。箜篌:古代弦乐器。又名空侯、坎侯。形态有多种。据诗中“二十三丝”,可知李凭弹的是竖箜篌。引:一种古代诗歌体裁,篇幅较长,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有五言、七言、杂言。吴丝蜀桐:吴地之丝,蜀地之桐。此指制作箜篌的材料。张:调好弦,打算调奏。高秋:指弹奏时间。这句说在深秋天气弹奏起箜篌。空白:一作“空山”。列子汤问:“秦青抚节悲歌,响遏行云”。此句言山中的
8、行云因听到李凭弹奏的箜篌声而凝定不动了。江娥:一作“湘娥”。李衎竹谱详录卷六:“泪竹生全湘九疑山中述异记云:舜南巡,葬于苍梧,尧二女娥皇、女英泪下沾竹,文悉为之斑。一名湘妃竹。”素女:传闻中的神女。汉书郊祀志上:“秦帝使素女鼓五十弦瑟,帝禁不止,故破其瑟为二十五弦。”这句说乐声使江娥、素女都感动了。中国:即国之中心,意谓在京城。昆山玉碎凤凰叫:昆仑玉碎,形容乐音嘹亮。昆山,即昆仑山。凤凰叫,形容乐音和缓。芙蓉泣露、香兰笑:形容乐声时而低回,时而轻快。十二门:长安城东西南北每一面各三门,共十二门,故言。这句是说清冷的乐声使人觉得长安城沉醉在寒光之中。二十三丝:通典卷一百四十四:“竖箜篌,胡乐也,
9、汉灵帝好之,体曲而长,二十三弦。竖抱于怀中,用两手齐奏,俗谓之擘箜篌。”“紫皇”:道教称天上最尊的神为“紫皇”。这里用来指皇帝。女娲:中华上古之神,人首蛇身,为伏羲之妹,风姓。淮南子览冥训和列子汤问载有女娲炼五色石补天故事。石破天惊逗秋雨:补天的五色石(被乐音)震破,引来了一场秋雨。逗,引。坤山:一作“神山”。神妪(y):搜神记卷四:“永嘉中,有神现兖州,自称樊道基。有妪号成夫人。夫人好音乐,能弹箜篌,闻人弦歌,辄便起舞。”所谓“神妪”,疑用此典。从这句以下写李凭在梦中将他的绝艺教给神仙,惊动了仙界。老鱼跳波:鱼随着乐声跳动。源自列子汤问:“瓠巴鼓琴而鸟舞鱼跃。”吴质:即吴刚。酉阳杂俎卷一:“
10、旧言月中有桂,有蟾蜍。故异书言月桂高五百丈,下有一人常斫之,树创随合。人姓吴名刚,西河人,学仙有过,谪令伐树。”露脚:露珠下滴的形象说法。寒兔:指秋月,传闻月中有玉兔,故称。李凭箜篌引赏析200字一音乐是一种诉诸于听觉的时间艺术,它的音响只存在一瞬,转瞬即逝。音乐形象比较抽象,难以捉摸,要用文字将其妙处表达出来就更困难了。李贺这首诗在众多的描写音乐的唐诗中脱颖而出,获得读者的挚爱,人们将李贺这首诗与白居易的琵琶行、韩愈的听颖师弹琴 并列为“摹写声音之至文”,这是有道理的。但是李贺这首诗与白居易、韩愈的诗不同。白居易的琵琶行、韩愈的听颖师弹琴主要通过比方、象声等手法,力图描绘出音乐的形象。如“大
11、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大珠小珠落玉盘”;“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 ”“喧啾百鸟群,忽见孤凤凰”等就是。李贺在诗中虽然也用了“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两句来描写李凭弹箜篌的音乐形象(这两句当然写得很妙),但李贺主要不是运用描写的手法去精雕细刻音乐的形象,而是着重写“感”,写音乐给人的感受,写音乐剧烈的、惊心动魄的艺术力气。在描绘李凭箜篌弹奏的乐声给人们的感受、描绘乐声艺术效果时,诗人李贺没有按一般的思维轨迹去叙述;而驰骋自己大胆的幻想和丰富的联想,形成奇妙变化、令人应接无暇的艺术境界来表现乐声。这里试以新诗的形式,把它翻译出来。吴丝蜀桐制成精致的箜篌,奏出的乐声漂浮在睛朗的深
12、秋。听到奇妙的乐声,天空的白云凝合,不再飘游;那湘娥把点点泪珠洒满斑竹,九天上素女也牵动满腔忧愁。这高妙的乐声从哪儿传出?那是李凭在国都把箜篌弹奏。像昆仑美玉碰击声声嘹亮,像凤凰那激扬响亮的歌喉;像芙蓉在露水中唏嘘饮泣,象兰花迎风开放笑语温柔。整个长安城的大街小巷,犹如沉醉在一片寒光中那样清幽。二十三根弦丝高弹轻拨,天神的心弦也被乐声吸引。高亢的乐声直冲云霄,把女娲炼石补天的天幕震颤。好像天被惊震石震破,引出漫天秋雨声湫湫。夜深厚,乐声把人们带进梦境,梦见李凭把技艺向神女传授;湖里老鱼也奋起在波中跳动,潭中的瘦蛟龙翩翩起舞乐悠悠 。月宫中吴刚被乐声深深吸引,彻夜不眠在桂花树下徘徊逗留。桂树下的
13、兔子也伫立倾听,不顾露珠儿斜飞寒飕飕!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诗人李贺犹如一位奇妙的魔术师,他驱使着大自然的静物、动物,调动了神话传闻中众多的神人的形象,来写出乐声剧烈感人的艺术效果,表现了李凭弹奏箜篌的超群艺术。这其中有天空中的白云、湫湫的秋雨,潭中的老鱼、瘦蛟,神话传闻中的湘娥、素女,紫皇、神妪,吴刚、玉兔等等。李凭弹箜篌的乐声连没有感觉的静物、无知的动物都为之感动,连高踞仙界的神仙们也被乐声紧扣心弦。这样,抽象的、难以捉摸的乐声以及它奇异的艺术效果,形象而详细地呈现在读者面前,使读者沉醉在奇异的艺术境界之中,引起丰富的幻想。诗人的想象是奇妙的、别出心裁的。例如音乐引动鱼鸟,前人也曾写过,列子
14、一书说:“瓠巴鼓琴而鸟舞鱼跃。 ”这种描写还是一种常规的思维轨迹。然而,李贺却是写“老鱼”写“ 瘦蛟”,这样的艺术形象就非常奇异了。又如,诗中写到“ 教神妪”,如按一般思维程式,就会说李凭的技艺超群,是神女所传授的,这样的说法就已经是夸张了,这样的描写许多,不用例举。但李贺却说李凭教善弹箜篌的神女弹奏,这就不同寻常。再如,白居易写乐声“银瓶乍破水浆迸” ,这样描写思维轨迹是一般读者能把握的;但李贺却说乐声把女娲炼五色石补天之处震破,引出一天秋雨 ,这样的写法就新奇了。此外,芙蓉哭泣、香兰笑,这样的描写也不一般。我们这里可以看到李贺想象奇异,描绘意象新颖的艺术特色。诗人在这首诗中的幻想、联想,还
15、有一个很显明的特点,那就是它的跳动性。这首诗诗人的思维活动时而地下,时而天上;时而动物,时而植物;时而神人,时而天帝。他叙述的脉络没有肯定的次序,而是随着诗人想象的流淌,想象所至,笔之所至。这样写法,既在内容上使诗的意境内蕴丰富,变化多样,也在形式上使诗的意境具有一种流淌摇曳之美。神异的美,奇妙的美,流淌摇曳之美,这就是李贺这首诗具有的艺术美感。李凭箜篌引赏析200字二李凭是梨园弟子,因善弹箜篌,名噪一时。“天子一日一回见,王侯将相立马迎”,身价之高,好像远远超过盛唐时期的闻名歌手李龟年。他的.精湛技艺,受到诗人们的热忱赞许。李贺此篇想象丰富,设色奇丽,艺术感染力很强。清人方扶南把它与白居易的
16、琵琶行、韩愈的听颖师弹琴同日而语,推许为“摹写声音至文”。诗的起句开宗明义,“吴丝蜀桐”写箜篌构造精良,借以衬托演奏者技艺的超群,写物亦即写人,收到一箭双雕的功效。“高秋”一语,除了表明时间是九月深秋,还含有“秋高气爽”的意思,与“深秋”、“暮秋”之类相比,更富含蕴。二、三两句写乐声。诗人有意避开无形无色、难以捉摸的主体(箜篌声),从客体(“空山凝云”之类)落笔,以实写虚,亦真亦幻,极富表现力。美丽悦耳的弦歌声一经传出,空旷山野上的浮云便颓然为之凝滞,仿佛在俯首谛听;擅长鼓瑟的湘娥与素女,也被这乐声触动了愁怀,潸然泪下。“空山”句移情于物,把云写成具有人的听觉功能和思想感情,好像比“天若有情天
17、亦老”(金铜仙人辞汉歌)更进一层。它和下面的“江娥”句相互协作,相互补充,极力烘托箜篌声奇妙奇妙,具有“惊天地,泣鬼神”的魅力。第四句“李凭中国弹箜篌”,用“赋”笔点出演奏者的名姓,并且交代了演奏的地点。前四句,诗人有意突破按依次交待人物、时间、地点的一般写法,另作细心支配,先写琴,写声,然后写人,时间和地点一前一后,穿插其中。这样,突出了乐声,有着先声夺人的艺术力气。五、六两句正面写乐声,而又各具特色。“昆山”句是以声写声,着重表现乐声的起伏多变;“芙蓉”句则是以形写声,刻意渲染乐声的美丽好听。“昆山玉碎凤凰叫”,那箜篌,时而众弦齐鸣,嘈嘈杂杂,仿佛玉碎山崩,令人不遑辨别;时而又一弦独响,犹
18、如凤凰鸣叫,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芙蓉泣露香兰笑”,构思奇妙。带露的芙蓉(即荷花)是屡见不鲜的,盛开的兰花也的确给人以张口欲笑的印象。它们都是美的化身。诗人用“芙蓉泣露”摹写琴声的悲抑,而以“香兰笑”显示琴声的欢快,不仅可以耳闻,而且可以目睹。这种表现方法,真有形神兼备之妙。从第七句起到篇终,都是写音响效果。先写近处,长安十二道城门前的冷气寒光,全被箜篌声所消融。其实,冷气寒光是无法消融的,因为李凭箜篌弹得特殊好,人们沉醉在他那奇妙的弦歌声中,以致连深秋季节的风寒露冷也感觉不到了。虽然用语浪漫夸张,表达的却是一种真情实感。“紫皇”是双关语,兼指天帝和当时的皇帝。诗人不用“君王”而用“紫皇”,不
19、单是遣词造句上追求新颖,而且是一种奇妙的过渡手法,承上启下,比较自然地把诗歌的意境由人寰扩大到仙府。以下六句,诗人凭借想象的翅膀,飞向天庭,飞上神山,把读者带进更为宽阔深广、奇妙奇丽的境界。“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乐声传到天上,正在补天的女娲听得入了迷,竟然遗忘了自己的职守,结果石破天惊,秋雨倾泻。这种想象是何等大胆超奇,出人意料,而又感人肺腑。一个“逗”字,把音乐的强大魅力和上述奇瑰的景象紧紧联系起来了。而且,石破天惊、秋雨霶霈的景象,也可视作音乐形象的示现。第五联,诗人又从天庭描写到神山。那奇妙绝伦的乐声传入神山,教令神妪也为之感动不已;乐声感物至深,致使“老鱼跳波瘦蛟舞”。诗
20、人用“老”和“瘦”这两个似平干枯的字眼修饰鱼龙,却有着完全相反的艺术效果,使音乐形象更加丰满。老鱼和瘦蛟原来羸弱乏力,行动艰难,竟然伴随着音乐的旋律腾跃起舞,这种稀奇不意的形象描写,使那无形奇妙的箜篌声浮雕般地呈现在读者的眼前了。以上八句以形写声,摄取的多是运动着的物象,它们联翩而至,新颖奇丽,令人目不暇接。结末两句改用静物,作进一步烘托:成天伐桂、劳累不堪的吴刚倚着桂树,久久地立在那儿,竟忘了睡眠;玉兔蹲伏一旁,任凭深夜的露水不停在洒落在身上,把毛衣浸湿,也不愿离去。这些饱含思想感情的美丽形象,深深印在读者心中,就像皎洁的月亮投影于水,显得幽深渺远,逗人情思,发人联想。诗的最大特点是想象奇妙
21、,形象显明,充溢浪漫主义色调。诗人致力于把自己对于箜篌声的抽象感觉、感情与思想借助联想转化成详细的物象,使之可见可感。诗歌没有对李凭的技艺作干脆的评判,也没有干脆描述诗人的自我感受,有的只是对于乐声及其效果的摹绘。然而纵观全篇,又无处不寄予着诗人的情思,曲折而又明朗地表达了他对乐曲的感受和评价。这就使外在的物象和内在的情思融为一体,构成可以悦目赏心的艺术境界。李凭箜篌引唐诗鉴赏整理3李凭箜篌引感情李凭是梨园弟子,因善弹箜篌,名噪一时。下面来赏析下李贺的古诗李凭箜篌引。李凭箜篌引唐代:李贺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十二门前融冷
22、光,二十三丝动紫皇。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译文在深秋的夜晚,弹奏起吴丝蜀桐制成精致的箜篌。听到奇妙的乐声,天空的白云凝合起来不再飘游。湘娥把泪珠洒满斑竹,九天素女也牵动满腔忧愁。出现这种状况,是由于乐工李凭在京城弹奏箜篌。乐声嘹亮好听得就像昆仑山美玉击碎,凤凰鸣叫;时而使芙蓉在露水中饮泣,时而使香兰开怀欢乐。嘹亮的乐声,融和了长安城十二门前的清冷光气。二十三根弦丝高弹轻拨,打动了高高在上的天帝。高亢的乐声直冲云霄,冲上女娲炼石补过的天际。好像补天的五彩石被击破,逗落了漫天绵绵秋雨。幻觉中仿佛乐工进入了神山,把技艺向女仙传
23、授;老鱼兴奋得在波中跳动,瘦蛟也翩翩起舞乐悠悠。月宫中吴刚被乐声吸引,彻夜不眠在桂树下逗留。桂树下的兔子也伫立倾听,不顾露珠斜飞寒飕飕!注释李凭:当时的梨园艺人,善弹奏箜篌。杨巨源听李凭弹箜篌诗曰:“听奏繁弦玉殿清,风传曲度禁林明。君王听乐梨园暖,翻到云门第几声?”“花咽娇莺玉嗽泉,名高半在玉筵前。汉王欲助人间乐,从遣新声坠九天。”箜篌引:乐府旧题,属相和歌瑟调曲。箜篌:古代弦乐器。又名空侯、坎侯。形态有多种。据诗中“二十三丝”,可知李凭弹的是竖箜篌。引:一种古代诗歌体裁,篇幅较长,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有五言、七言、杂言。吴丝蜀桐:吴地之丝,蜀地之桐。此指制作箜篌的材料。张:调好弦,打
24、算调奏。高秋:指弹奏时间。这句说在深秋天气弹奏起箜篌。空白:一作“空山”。列子汤问:“秦青抚节悲歌,响遏行云”。此句言山中的行云因听到李凭弹奏的箜篌声而凝定不动了。江娥:一作“湘娥”。李衎竹谱详录卷六:“泪竹生全湘九疑山中述异记云:舜南巡,葬于苍梧,尧二女娥皇、女英泪下沾竹,文悉为之斑。一名湘妃竹。”素女:传闻中的神女。汉书郊祀志上:“秦帝使素女鼓五十弦瑟,帝禁不止,故破其瑟为二十五弦。”这句说乐声使江娥、素女都感动了。中国:即国之中心,意谓在京城。昆山玉碎凤凰叫:昆仑玉碎,形容乐音嘹亮。昆山,即昆仑山。凤凰叫,形容乐音和缓。芙蓉泣露、香兰笑:形容乐声时而低回,时而轻快。十二门:长安城东西南北
25、每一面各三门,共十二门,故言。这句是说清冷的乐声使人觉得长安城沉醉在寒光之中。二十三丝:通典卷一百四十四:“竖箜篌,胡乐也,汉灵帝好之,体曲而长,二十三弦。竖抱于怀中,用两手齐奏,俗谓之擘箜篌。”“紫皇”:道教称天上最尊的神为“紫皇”。这里用来指皇帝。女娲:中华上古之神,人首蛇身,为伏羲之妹,风姓。淮南子览冥训和列子汤问载有女娲炼五色石补天故事。石破天惊逗秋雨:补天的五色石(被乐音)震破,引来了一场秋雨。逗,引。坤山:一作“神山”。神妪(y):搜神记卷四:“永嘉中,有神现兖州,自称樊道基。有妪号成夫人。夫人好音乐,能弹箜篌,闻人弦歌,辄便起舞。”所谓“神妪”,疑用此典。从这句以下写李凭在梦中将
26、他的绝艺教给神仙,惊动了仙界。老鱼跳波:鱼随着乐声跳动。源自列子汤问:“瓠巴鼓琴而鸟舞鱼跃。”吴质:即吴刚。酉阳杂俎卷一:“旧言月中有桂,有蟾蜍。故异书言月桂高五百丈,下有一人常斫之,树创随合。人姓吴名刚,西河人,学仙有过,谪令伐树。”露脚:露珠下滴的形象说法。寒兔:指秋月,传闻月中有玉兔,故称。赏析全诗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14句):李凭出场其次部分(5、6句):正描乐声第三部分(714句):侧描音乐效果第一部分: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起句开宗明义,“吴丝蜀桐”写箜篌构造精良,借以衬托演奏者技艺的超群,写物亦即写人,收到一箭双雕的功效。“高秋”
27、一语,除了表明时间是九月深秋,还含有“秋高气爽”的意思(写出了演奏环境),与“深秋”、“暮秋”之类相比,更富含蕴。“张”字不仅仅是演奏的抽象动作,而且很简单引起这样的联想:音乐的情韵高远饱满,直上云天。二、三两句写乐声。诗人有意避开无形无色、难以捉摸的主体(箜篌声),从客体(“空山凝云”之类)落笔,以实写虚,亦真亦幻,极富表现力。美丽悦耳的弦歌声一经传出,空旷山野上的浮云便颓然为之凝滞,仿佛在俯首谛听;擅长鼓瑟的湘娥与素女,也被这乐声触动了愁怀,潸然泪下。“颓”字恰恰和“张”字构成了一种对比,前者饱满,后者无力,“颓”字形象地描绘出流云被音乐击中那一刹那的情态。“空山”句移情于物,把云写成具有
28、人的听觉功能和思想感情,好像比“天若有情天亦老”(金铜仙人辞汉歌)更进一层。它和下面的“江娥”句相互协作,相互补充,极力烘托箜篌声奇妙奇妙,具有“惊天地,泣鬼神”的魅力。第四句“李凭中国弹箜篌”,用“赋”笔点出演奏者的名姓,并且交代了演奏的地点。前四句,诗人有意突破按依次交待人物、时间、地点的一般写法,另作细心支配,先写琴,写声,然后写人,时间和地点一前一后,穿插其中。这样,突出了乐声,有着先声夺人的艺术力气。其次部分: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正面写乐声,又各具特色。“昆山”句是以声写声;而“芙蓉”句则是以形写声。“昆山
29、玉碎凤凰叫”,用“昆山玉碎”来相容乐声,表现乐声极其激扬,具有很强的爆发力和压倒一切的气概。“凤凰”在传闻中是一种名贵的神鸟,居住在昆仑山。“昆山玉碎”后,栖居其上的凤凰的叫声自然是凄厉宛转,悲伤的心情在其中绵延着重表现乐声的起伏多变。“芙蓉泣露香兰笑”,构思奇妙。带露的芙蓉(即荷花)是屡见不鲜的,盛开的兰花也的确给人以张口欲笑的印象。它们都是美的化身。诗人用“芙蓉泣露”摹写琴声的悲抑,以哭泣的声音摹写乐声的凄惨,又以露水一点一滴在残荷上滚动、滑落的视觉感受比方乐声的悲切,好像比“凤凰叫”还要和缓。而以“香兰笑”显示琴声的欢快,“笑”具有诉诸听觉的属性,还能给人“笑靥如花”的视觉感受,不仅可以
30、耳闻,而且可以目睹。这种表现方法,真有形神兼备之妙刻意渲染乐声的美丽好听。思索:“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是诗中仅有的干脆描摹音乐的诗句,胜利地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这样写具有怎样的艺术效果?“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胜利地运用了通感的艺术手法。两句诗都是“以声类声”,但也可以唤起形象感。“以声类声”不是通感,但这两句诗可以唤起音乐的形象感,以形类声,就构成了通感。“昆山玉碎”可以唤起山崩地裂的形象感,形容乐声乍起的壮丽;“凤凰叫”可以唤起孤独哀鸣的形象感,形容乐声的幽怨;“芙蓉泣露”可以唤起露滴残荷的形象感,形容乐声的凄凉;“香兰笑”可以唤起兰花盛开犹如笑靥的形象感,形同乐声的
31、欢快愉悦。“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写乐声由欢快转为清冷,回到了音乐的主体心情。下句承接“十二门”所营造的时空感来写。自然地把诗歌的意境由人寰扩大到仙府,奇妙地写出清冷的乐声从人间传到天界。此时,整个宇宙仿佛也只有箜篌的旋律存在。首句的“高秋”和这里的“十二门”“紫皇”等意象营造出无限广袤的宇宙时空,仿佛万物皆空,箜篌的乐声包涵了整个世界。第三部分: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诗人凭借想象的翅膀,飞向天庭,飞上神山,把读者带进更为宽阔深广、奇妙奇丽的境界。“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这两句诗写乐声传到天上,在女
32、娲炼石补天的地方,连五色石都被乐音震破,引来了一场秋雨,把音乐的震撼力描摹得无以复加。“秋雨”又能够让人产生丰富的联想:“秋雨”是一个忧愁的意象,“石破天惊”之后气概磅礴的秋雨,象征遮天蔽日的茫茫愁绪;秋雨落地的声响,恰如紧凑繁复的乐声。乐曲就在这种震天动地的凄冷心情中结束了。这种想象是何等大胆超奇,出人意料,而又感人肺腑。一个“逗”字,把音乐的强大魅力和上述奇瑰的景象紧紧联系起来了。而且,石破天惊、秋雨霶霈的景象,也可视作音乐形象的示现。神山上教神妪弹奏箜篌,仙境中苍老瘦弱的鱼和龙听到乐曲声都随之追风逐浪,在波涛中翩翩起舞。月宫中的吴刚听到乐曲声也遗忘了砍树,倚在桂树上凝神倾听,不知困倦;桂
33、树下的玉兔听到乐曲声也浑然入境,全然觉察不到寒露打湿了全身。诗人回味整个演奏过程,奇妙的乐曲使人宛在仙境,进而想象出仙界神灵的痴迷状态,从音乐效果的角度渲染出乐曲的奇妙。李凭箜篌引唐诗鉴赏整理4李凭箜篌引全诗运用一连串出人意表的比方,传神地再现了乐工李凭创建的诗意浓郁的音乐境界,生动地记录下李凭弹奏箜篌的超群技艺。版本一李凭箜篌引唐诗鉴赏整理5唐李贺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梦入神山叫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诗鬼之名绝非虚得。李凭是
34、梨园弟子,因善弹箜篌,名噪一时。天子一日一回见,王侯将相立马迎,身价之高,好像远远超过盛唐时期的闻名歌手李龟年。他的精湛技艺,受到诗人们的热忱赞许。李贺此篇想象丰富,设色奇丽,艺术感染力很强。清人方扶南把它与白居易的琵琶行、韩愈的听颖师弹琴同日而语,推许为摹写声音至文。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闻名诗人。有雁门太守行、李凭箜篌引等名篇。著有昌谷集。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一个代表者。
35、他所写的诗大多是慨叹生不逢时和内心苦闷,抒发对志向、理想的追求;对当时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和人民所受的残酷剥削都有所反映。留下了黑云压城城欲摧,雄鸡一声天下白,天若有情天亦老等千古佳句。李贺的诗作想象极为丰富,常常应用神话传闻来托古寓今,所以后人常称他为鬼才,诗鬼,创作的诗文为鬼仙之辞。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李贺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27岁英年早逝。李凭:当时的梨园艺人,善弹奏箜篌。杨巨源听李凭弹箜篌诗曰:听奏繁弦玉殿清,风传曲度禁林明。君王听乐梨园暖,翻到云门第几声?花咽娇莺
36、玉嗽泉,名高半在玉筵前。汉王欲助人间乐,从遣新声坠九天。箜篌引:乐府旧题,属相和歌瑟调曲。箜篌:古代弦乐器。又名空侯、坎侯。形态有多种。据诗中二十三丝,可知李凭弹的是竖箜篌。引:一种古代诗歌体裁,篇幅较长,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有五言、七言、杂言。吴丝蜀桐:吴地之丝,蜀地之桐。此指制作箜篌的材料。张:调好弦,打算调奏。高秋:指弹奏时间。这句说在深秋天气弹奏起箜篌。空白:一作空山。列子汤问:秦青抚节悲歌,响遏行云。此句言山中的行云因听到李凭弹奏的箜篌声而凝定不动了。江娥:一作湘娥。李衎竹谱详录卷六:泪竹生全湘九疑山中述异记云:舜南巡,葬于苍梧,尧二女娥皇、女英泪下沾竹,文悉为之斑。一名湘妃
37、竹。素女:传闻中的神女。汉书郊祀志上:秦帝使素女鼓五十弦瑟,帝禁不止,故破其瑟为二十五弦。这句说乐声使江娥、素女都感动了。中国:即国之中心,意谓在京城。昆山玉碎凤凰叫:昆仑玉碎,形容乐音嘹亮。昆山,即昆仑山。凤凰叫,形容乐音和缓。芙蓉泣露、香兰笑:形容乐声时而低回,时而轻快。十二门:长安城东西南北每一面各三门,共十二门,故言。这句是说清冷的乐声使人觉得长安城沉醉在寒光之中。二十三丝:通典卷一百四十四:竖箜篌,胡乐也,汉灵帝好之,体曲而长,二十三弦。竖抱于怀中,用两手齐奏,俗谓之擘箜篌。紫皇:道教称天上最尊的神为紫皇。这里用来指皇帝。女娲:中华上古之神,人首蛇身,为伏羲之妹,风姓。淮南子览冥训和
38、列子汤问载有女娲炼五色石补天故事。石破天惊逗秋雨:补天的五色石(被乐音)震破,引来了一场秋雨。逗,引。坤山:一作神山。神妪(y):搜神记卷四:永嘉中,有神现兖州,自称樊道基。有妪号成夫人。夫人好音乐,能弹箜篌,闻人弦歌,辄便起舞。所谓神妪,疑用此典。从这句以下写李凭在梦中将他的绝艺教给神仙,惊动了仙界。老鱼跳波:鱼随着乐声跳动。源自列子汤问:瓠巴鼓琴而鸟舞鱼跃。吴质:即吴刚。酉阳杂俎卷一:旧言月中有桂,有蟾蜍。故异书言月桂高五百丈,下有一人常斫之,树创随合。人姓吴名刚,西河人,学仙有过,谪令伐树。露脚:露珠下滴的形象说法。寒兔:指秋月,传闻月中有玉兔,故称。在深秋的夜晚,弹奏起吴丝蜀桐制成精致
39、的箜篌。听到奇妙的乐声,天空的白云凝合起来不再飘游。湘娥把泪珠洒满斑竹,九天素女也牵动满腔忧愁。出现这种状况,是由于乐工李凭在京城弹奏箜篌。乐声嘹亮好听得就像昆仑山美玉击碎,凤凰鸣叫;时而使芙蓉在露水中饮泣,时而使香兰开怀欢乐。嘹亮的乐声,融和了长安城十二门前的清冷光气。二十三根弦丝高弹轻拨,打动了高高在上的天帝。高亢的乐声直冲云霄,冲上女娲炼石补过的天际。好像补天的五彩石被击破,逗落了漫天绵绵秋雨。幻觉中仿佛乐工进入了神山,把技艺向女仙传授;老鱼兴奋得在波中跳动,瘦蛟也翩翩起舞乐悠悠。月宫中吴刚被乐声吸引,彻夜不眠在桂树下逗留。桂树下的兔子也伫立倾听,不顾露珠斜飞寒飕飕!诗的首句。高秋一语,
40、除了表明时间是九月深秋,还含有秋高气爽的意思,与深秋、暮秋之类相比,更富含蕴。二、三两句写乐声。诗人有意避开无形无色、难以捉摸的主体(箜篌声),从客体(空山凝云之类)落笔,以实写虚,亦真亦幻,极富表现力。第四句李凭中国弹箜篌,用赋笔点出演奏者的名姓,并且交代了演奏的地点。五、六两句正面写乐声,而又各具特色。昆山句是以声写声,着重表现乐声的起伏多变; 芙蓉句则是以形写声,刻意渲染乐声的美丽好听。昆山玉碎凤凰叫,那箜篌,时而众弦齐鸣,嘈嘈杂杂,仿佛玉碎山崩,令人不遑辨别;时而又一弦独响,犹如凤凰鸣叫,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芙蓉泣露香兰笑,构思奇妙。带露的芙蓉(即荷花)是屡见不鲜的,盛开的兰花也的确给
41、人以张口欲笑的印象。它们都是美的化身。诗人用芙蓉泣露摹写琴声的悲抑,而以香兰笑显示琴声的欢快,不仅可以耳闻,而且可以目睹。从第七句起到篇终,都是写音响效果。诗人凭借想象的翅膀,飞向天庭,飞上神山,把读者带进更为宽阔深广、奇妙奇丽的境界。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乐声传到天上,正在补天的女娲听得入了迷,竟然遗忘了自己的职守,结果石破天惊,秋雨倾泻。这种想象是何等大胆超奇,出人意料,而又感人肺腑。一个逗字,把音乐的强大魅力和上述奇瑰的景象紧紧联系起来了。而且,石破天惊、秋雨煅霈的景象,也可视作音乐形象的示现。那奇妙绝伦的乐声传入神山,教令神妪也为之感动不已;乐声感物至深,致使老鱼跳波瘦蛟舞。诗人用老和瘦这两个似平干枯的字眼修饰鱼龙,却有着完全相反的艺术效果,使音乐形象更加丰满。最大特点是想象奇妙,形象显明,充溢浪漫主义色调。诗人致力于把自己对于箜篌声的抽象感觉、感情与思想借助联想转化成详细的物象,使之可见可感。李贺的诗意象叠加,意境晦涩,独成一家,惋惜天不佑英才,短短27岁,华年早逝,令后人慨叹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