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学基础教学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疾病学基础教学大纲.docx(1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疾病学基础教学大纲【目的要求】掌握:健康、亚健康、疾病的概念了解: 1.疾病发生的原因2. 疾病发生的机制3. 疾病的经过的转归4. 疾病的治疗和预防【目的要求】熟悉: 微生物种类了解: 1.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2. 医学微生物学【目的要求】上篇第一章绪论第二章 微生物学概论第三章细菌学掌握: l 细菌细胞壁的结构及与染色性(革兰染色 )、致病性和对药物敏感性的关系2. 特殊结构的功能或医学意义3. 细菌生长繁殖的条件和方式 ; 消毒、灭菌、无菌及无菌操作的概念4. 机会致病菌、细菌的毒力物质5. 人工主动免疫和人工被动免疫的原理、用途及比较6. 结核分枝杆菌的生物学性状、免疫、结核菌素试验7.
2、 脑膜炎奈瑟菌的主要致病物质、所致疾病8. 白喉棒状杆菌形态染色、外毒素、类毒素和抗毒素在致病和防治中的作用9. 肺炎链球菌的形态染色、 主要致病物质和所致疾病10. . 支原体概念11. 志贺菌属与沙门菌属的致病物质和所致疾病、微生物学检查和防治原则12. 霍乱弧菌的致病性13. 葡萄球菌、A 群链球菌的主要致病物质、所致疾病14. 破伤风梭菌、产气荚膜梭菌等致病性和防治原则15. 淋病奈瑟菌所致疾病; 沙眼衣原体的致病性16. 、立克次体的概念17. 我国有关的立克次体病传播方式和所致疾病18. 钩端螺旋体的生物学性状、致病性与免疫性、标本采集及防治原则熟悉: 1 细菌的大小和基本形态,
3、细菌 L 型的医学意义2. 质粒的概念3. 核糖体、异染颗粒、核质、生长因子4. 细菌的生长曲线5. 细菌生化反应定义, 细菌的合成代谢产物, 细菌在培养基中的生长现象6. 噬菌体、温和噬菌体和溶原性细菌的概念7. 细菌的变异现象8. 转化、转导、接合、溶原性转换的概念9. 防腐与清洁的概念10. 细菌的分布11. 高压蒸汽灭菌、干烤、紫外线和滤过除菌法; 常用消毒剂的种类和用途12. 正常菌群、感染的发生与发展13. 特异性和敏感性; 标本的采集与送检14. 获得性免疫产生的方式、主要生物 制品15. 结核分枝杆菌所致疾病和防治原则16. 脑膜炎奈瑟菌的生物学性状 、标本采集和防治原则17.
4、 肺炎支原体所致疾病18. 流感嗜血杆菌的形态、培养、抗原性、所致疾病19. 百日咳鲍特菌形态; 所致疾病; 免疫性;菌苗预防20. 嗜肺军团菌的形态; 致病性。21. 大肠埃希菌致病性、卫生细菌学检查22. 志贺菌属与沙门菌属的生物学形状23. 霍乱弧菌的生物学性状、免疫性24. 幽门螺杆菌的生物学性状与致病性25. 葡萄球菌形态染色、培养、分类、致病性葡萄球菌的鉴别要点、防治原则26. A 群链球菌形态染色、培养特性、致病性, 抗 “ O 试验及意义27. 破伤风梭菌、产气荚膜梭菌等生物学特性28. 无芽胞厌氧菌致病条件、感染特点和标本采集29. 放线菌属的主要生物学形状、所致疾病和诊断3
5、0. 铜绿假单胞菌形态、培养和致病性31. 淋病奈瑟菌的的形态染色、培养特性、微生物检查与防治32. 梅毒螺旋体 生物学性状、所致疾病、免疫性33. 沙眼衣原体的发育周期、形态、培养34. 溶脉脉原体与人类疾病的关系35 鼠疫耶尔森菌、炭疽芽抱杆菌、布鲁菌、伯氏疏螺旋体的形态染色、致病及免疫36立克次体形态染色、培养特性、抗原构造、免疫性、防治原则了解: 1细菌的理化 性状和能量代谢2. 培养菲的种类和用途3. 噬菌体的生物学形状, 毒性噬菌体, 噬菌体的应用4. 细菌遗传变异的物质菲础和遗传变异的实际意义5. 物理消毒灭菌法的种类, 常用消毒剂的杀菌机制、影响因素6. 宿主的免疫防御机制7.
6、 病原菌的检验程序, 常用血清学试验的原理, 酶免疫技术、分子生物学技术8. 结核分枝杆菌的致病物质、微生物 学检查法9. 白喉棒状杆菌培养、微生物检查法10. 肺炎链球菌与甲型链球菌的鉴别要点11. 流感嗜血杆菌的微生物学检查12. 肺炎支原体的形态、培养、微生物学检查13. 大肠埃希菌生物学形状、微生物学检查14. 沙门菌属的抗原构造15. 霍乱弧菌的微生物学检查、防治原则16. 葡萄球菌抗原构造、免疫性和微生物检查17. 链球菌抗原构造、免疫性和细菌学检查18. 破伤风梭菌、产气荚膜梭菌免疫性和微生物检查19. 无芽胞厌氧菌主要种类、所致疾病微生物检查和防治220. 淋病奈瑟菌的抗原构造
7、、分型、变异和致病物质; 梅毒螺旋体检查方法21. 沙眼衣原体的种类、抗原构造、抵抗力、微生物学检查22. 溶腺脤原体的其他性状23. 钩端螺旋体的抗 原构造与分类、钩端螺旋体的检查方法24. 鼠疫耶尔森菌、炭疽芽袍杆菌、布鲁菌其他生物学性状、致病物质和检查方法25. 立克次体的分类、致病机制第四章病毒学【目的要求】掌握: 1 . 病 毒的概念、病毒的结构、化学组成及其功能、病毒的增殖2. 病毒的水平传播和垂直传播、病毒的持续性感染、干扰素的抗病毒作用3. 病毒感染标本的采集和送检、病毒感染的预防4. 流感病毒的形态结构、分型和变异5. 人类肠道病毒的种类、共同特征、脊髓灰质炎病毒的特异性预防
8、6. 虫媒病毒的概念、乙型脑炎病毒的流行环节7. 汉坦病毒的流行环节和肾综合症出血热8. HI V 的 传 染源、传播途径、感染过程9. HBV 的 形 态结 构、 抗原抗体系统及其在临床诊断中的意义10. HAV、HBV 和 HCV 肝炎病毒的传染源、传播途径、致病与免疫性、诊断、防治原则11. 单纯庖疹病毒和水疽 带状庖疹病毒的潜伏感染12. 狂犬病病毒的感染与预防原则熟悉: 1.病毒的大小、形态、对称性、病毒的异常增殖2. 病毒的传播方式、感染的类型、致病机制、病毒感染与免疫3. 病毒的分离培养方法、血清学诊断的原则、抗病毒治疗4. 流感病毒的致病性、免疫性、防治原则5. 副粘病毒的病毒
9、形态结构、麻疹病毒的致病性、免疫性6. 腮腺炎病毒、风疹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的致病 性、 免疫性7. 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的致病性8. 乙型脑炎病毒的生物学性状、致病性、免疫性、防 治原 则9. 登革病毒的传播途径、所致疾病10. 汉坦病毒的形态构造、分型11. 逆转录病毒的定义和特点、形态与结构、变异性和致病机制12. HAY、 HBV 和 HCV 的 核 酸类型、培养、抵抗力、致病机制13. 疤疹病毒的种类、共同特点、巨细胞病毒致病性、EB 病毒致病性14. 狂犬病病毒和人类轮状病毒的生物学性状、致病性15 . 朊粒 的生物学性状及所致疾病了解: 1.病毒的遗传和变异、病毒的分类2. 病毒
10、感染的天然免疫3. 病毒增殖的指标、血清学诊断方法、病毒感染的快速诊断4. 流感病毒的微生物学检查5. 副流感病毒的致病性、腺 病毒的主要生物学性状和致病性6. 呼吸道合胞病毒的致病性、免 疫性7. 鼻病毒、冠状病毒和呼肠病毒的致病性8. 脊髓灰质 炎病毒、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的生物学性状9. 人类肠道病毒的微生物检查10. 乙型脑炎病毒的微生物学检查311. 森林脑炎病毒传播途径、所致疾病12. 汉坦病毒的检查、防治13. 新疆出血热病毒致病性14. 汉坦病毒肺综合症15. HI V 的复制、微生物学检查原则、防治原则16. 逆转录病毒的种类及特性17. HTLV- 1 、 2 型的致病性1
11、8. 肝炎病毒的基因结构与复制、动物模型、丁型、戊型、庚型肝炎病毒19. 巨细胞病毒、EB 病毒的生物学性状20. EB 病毒的感染类型、人类疤疹病毒 6、7、8 型、疤疹病毒的检查和防治21. 人类轮状病毒的微生物学检查22. 肠道腺病毒、杯状病毒、星状病毒的致病性23. 人乳头瘤病毒的生物学性状、致病性24. 人类细小病毒 B19 的致病性第五章真菌学【目的要求】掌握:1.真菌的概念、形态和结构2.白假丝酵母菌和新生隐球菌的生物学特性、致病性和微生物学检查熟悉:1.真菌的培养特性、致病性和免疫性2.皮肤瘤真菌的种类和致病性了解:1.真菌变异性和抵抗力、真菌感染的防治原则2.表面感染真菌、皮
12、下组织感染真菌、地方性流行真菌、曲霉3. 毛霉4. 卡氏肺玸菌【目的要求】第六章医院感染掌握:1.医院感染的定义、医院感染与传染病的区别2.医院感染常见的细菌、病毒和真菌以及由他们引起的感染3.手的消毒、室内空气消毒、器械物品的消毒灭菌熟悉:1.医院感染发生的内在因素、 医院感染发生的主要部位2.医院感染的微生物特点、医院感染的传染源和传播途径3.环境消毒、隔离措施和合理使用抗生素了解:1.与医院感染诊断相关的特殊情况2.医院感染常见微生物的生物学特点3.环境消毒、隔离措施和合理使用抗生素第七章寄生虫学【目的要求】掌握: 1 寄生虫和宿主概念, 宿主类型, 生活史和感染期等概念2. 寄生虫生活
13、史各发育阶段与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的关系3. 蛔虫、钩虫、蜕虫和鞭虫的成虫和虫卵的形态4. 旋毛虫幼虫囊包的基本形态5. 常见肠道线虫感染的病原诊断方法46. 带绛虫的成虫、埏尾蚴及虫卯的形态特征、两种带绛虫感染的病原检查7溶组织内阿米巴的形态特征、病原学检查和应用, 与结肠内阿米巴的鉴别8贾第虫滋养体和包囊、阴道毛滴虫滋养体的形态特征、及其病原学检查9. 肝吸虫成虫和虫卵的形态特点、成虫寄生部位、排离方式与病原学诊断10. 棘球蚴的形态特征和包虫病的病原检查11. 卫氏并殖吸虫的成虫和虫卵形态 , 两种肺吸虫的致病性12. 弓形虫假包觉(速殖子)、包襄和卯噬的形,态病原检查和免疫诊断方法的应用
14、13. 班氏和马来微丝蚴的鉴别、淋巴丝虫人体内生长发育过程及其特点14. 曰本血吸虫成虫和虫卵的形态结构, 生活史特点, 病原学诊断15. 间日症原虫和恶性症原虫在人体内发育特点和形态特征, 病原检查方法的应用16. 杜氏利什曼原虫无鞭毛体的形态特征、在人体内的寄生部位和病原学检查17. 医学节肢动物对人体的危害性, 庐蜡、蠕形蜗的形态、寄生部位和病原检查18. 病媒节肢动物主要种类与传病关系熟悉: 1.寄生虫与宿主的相互作用、抗寄生虫感染的免疫特点2. 寄生虫病流行的基本环节和影响流行的因 素3. 常见肠道线虫在人体内发育过程、寄生特 点、及其致病性4. 两种带绛虫的生活史特 点和致病作用5
15、. 溶组织内阿米巴的生活史、对人体的致病作用和阿米巴病的临床类型6. 贾第虫的生活史、致病作用7. 隐抱子虫卵裳形态、致病作用和病原检查 方法8. 肝吸虫的生活史特点、致病特点及临床诊断9. 细粒棘球绛虫的生活史特点和致病作用10. 卫氏并殖吸虫生活史、致病特点和病原检 查11. 弓形虫的生活史、致病和传播12. 两种丝虫的致病特点和病原诊断方法13. 日本血吸虫尾蚴、童虫、成虫及虫卵对人体的致病14. 间日症原虫和恶性症原虫的生活史特点及两者差别、致病作用和免疫15. 杜氏利什曼原虫的生活史、致病作用和免疫16. 乱对人体的危害性17. 蚊、蝇、圣、輩嫌对人体的危害性、三属蚊的鉴别了解: 1
16、.寄生虫病的传播和流行特点2. 寄生虫病对人类健康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危 害性3. 常见肠道线虫的分布、流行和防治原则4. 带绛虫病和襄虫病的流行特点和影响流行的因素5. 溶组织内阿米巴和贾第虫的分布、流行因素和防治原则6. 隐袍子虫病的流行特点7. 肝吸虫病和包虫病的流行特点、影响流行的因素和防治原则8. 卫氏并殖吸虫病流行特点及防治原则9. 弓形虫病流行特点10. 淋巴丝虫病的流行特点和防治原则11. 曰本血吸虫病的流行环节、影响流行的因素和防治原则12. 三日症原虫和卵形症原虫在形态和生活史方面与间日症原虫的区别513. 症原虫的分布、流行特点、影响流行 的因素和防治14杜氏利什曼原虫的分布
17、、流行特点和防治原则 14皮肤寄生节肢动物的防制原则和措施16病媒节肢动物的防制原则和措施第八章免疫学基础【目的要求】掌握1. 免疫、固有免疫应答、适应性免疫应答的概念2. 免疫系统的组成及基本功能3. 免疫器官、免疫组织的组成及功能熟悉淋巴细胞再循环的概念及生理意义了解: 1. 不适宜的免疫应答与疾病关系、了解免疫学的应用2. 免疫学发展简史3. 克隆选择学说第九章抗原【目的要求】掌握1. 抗原、抗原表位、半抗原、免疫原性、抗原性的概念2. TD 抗原和 TI 抗 原的概念及 其区别; T 细 胞表位 和 B 细 胞表位 的区别熟悉: 1.影响抗原免疫原性的因素2. 特异性反应和交叉反应的概
18、念; 交叉反应的产生机制了解了解超抗原的概念第十章免疫分子【目的要求】掌握: 1 I g、Ab、单克隆抗体的基本概念2. l g 的基本结构、Ig 的酶解片段3. Ab 的生物学功能4. 补体的组成、命名及生物学功能5. 细胞因子的概念、生物学功能6. 分化抗原、粘附分子的概念、功能熟悉: 1. 各类 Ig2. 补体的三条激活途径3. 细胞因子的分类、来源及作用特点4. 分化抗原的命名了解1. Ab 在医学上的应用2. 补体的理化性质3. 细胞因子与疾病4. 分化抗原与临床第十一章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及其分子【目的要求】掌握: 1.MHC、 MHC 分子和 HLA 复合体和 HLA 分子的概念
19、2. HLA 基因结构及其多基因特性3. 经典的 MHC I 类分子、 II 类分子结构、分布及其生物学功能熟悉: 1. MHC 基因多态性的概念及其生物学意义2. MHC肤相互作用的分子基础及特点了解: 1. HLA 与临床医学2. 非经典的 HL A I 类、 II 类基因、免疫功能相关基因及炎症相关基因63. 小鼠H- 2 基因复合体第十二章免疫细胞【目的要求】掌握1. 免疫细胞的概念、种类2. NK 细胞的功能、效应机制及其表面调节受体3. T、B 细胞的分化、成熟过程和 T 细胞的胸腺选择及其生物学意义4. TCR- CD3、BCR I ga 、I gB 的分子结构及其功能5. T、
20、B 细胞的共受体、协同刺激分子的概念及其功能6. T、B 细胞的亚群和功能及 Tc 杀伤靶细胞的效应机制7. APC 的概念、功能及种类熟悉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的特征、功能了解: 1. 免疫细胞其他表面分子2. 免疫细胞的分化、发育第十三章免疫应答【目的要求】掌握:1.免疫应答和固有免疫应答2.PRR 和 PAMP的概念、种类及其作用3.CD8+ T 细胞杀伤靶细胞的效应机制熟悉:1.T、 B 细胞活化的双 信号学说及其参与细胞和分子2.体细胞高频突变、Ig 亲和力成熟、Ig 类别转换及其意义了解:1.T、 B 细胞活化的信号转导2.内源性抗原和外源性抗原的加工途径3.抗体产生的一般规律和粘膜
21、免疫应答第十四章疾病的遗传学基础【目的要求】掌握: 遗传性疾病的分类了解: 1.医学遗传学发展简史2. 医学遗传学和人类基因组研究第十五章人类染色体和染色体病【目的要求】掌握:1.染色体的分类及其命名和书写原则2.染色体畸变的类型3.人类染色体畸变的国际命名体制4.常染色体病5.性染色体病熟悉:1.染色体的结构2.染色体的分组了解:1.细胞遗传学研究和细胞的来源2.染色体分析的现代技术及其他的技术应用3.染色体畸变的原因第十六章单基因遗传病【目的要求】掌握: 1.单基因遗传病的遗传方式2. 外显率和表现度73. 基因多效性4. 患者性别对常染色体遗传病的影响5. X 染色体失活6. 亲代印迹7
22、. 亲缘系数和近亲婚配8. 遗传异质性9. 遗传早现10. 拟表型熟悉:单基因病概述了解:1. 概率和概率比2. 确认与校正3. 发病年龄第十七章多基因遗传病【目的要求】掌握:1.多基因遗传病的易感性、易 患性和发病阙值2.遗传度的计算3.多基因遗传病的遗传特点熟悉:1.身高与多基因遗传2.正态分布了解:1.多基因病概述2.多基因遗传病易感基因定位的策略和方法第十八章遗传病的预防【目的要求】掌握: 1 单基因遗传病再显危险率的估计熟悉1. 染色体病再显危险率的估计2. 多基因遗传病再显危险率的估计了解: 1 遗传登记和随访2. 遗传保健下篇第一章细胞、组织的适应和损伤【目的要求】掌握: 1 .
23、 萎缩的概念、心脏萎缩的病变特点和脂褐素的形成2. 肥大、增生、化生的概念及鳞状上皮化生及其意义、肠上皮化生及其意义3. 变性的概念4. 细胞水肿的发 生机制和病变特点5. 脂肪变性的发生机制和病变特点6. 玻璃样变的类型和病变特点7. 坏死的概念、基本病变(核的改变); 类型; 结局8. 凋亡的概念熟悉病理性萎缩的类型了解: l . 脑萎缩、肾压迫性萎缩的病变特点82. 肥大(高血压左心室肥大)、增生、化生和结缔组织化生3. 细胞、组织损伤的原因、发生机制4. 淀粉样变、病理性色素沉着和病理性钙化5. 凋亡的形态特点第二章损伤的修复【目的要求】掌握: 1.再生的概念2. 生长因子的概念3.
24、肉芽组织的概念熟悉1. 细胞再生潜能及其与细胞周期的关系2. 纤维性修复的概念3. 肉芽组织的成分及形态、作用及 结局4. 创伤愈合的基本过程、类型了解: 1.各种组织的再生过程2. 细胞再生与分化的分子机制3. 与再生有关的主要生长因子、抑素与接触 性抑制、细胞外基质在再生中的作用4. 瘢痕组织和骨折愈合第三章血液循环障碍【目的要求】掌握: 1.充血的概念、类型2. 动脉性充血的概念3. 静脉性充血的概念、原因、病变及后果、 肝淤血、肺淤血4. 血栓形成的概念、形成条件及机制、 血栓形成过程和血栓的形态、血栓的结局血栓对机体的影响5. 栓塞及栓子的概念、栓子的运行途径、血栓栓塞6. 梗死概念
25、、原因、梗死病变和类型、贫血性梗死常见器官、病理变化、出血性梗死发生条件、常见器官、病理变化、梗死对机体的影响和结局7.血液高凝状态与止凝血功能障碍发生机制8.DIC 基本概念、DIC 发生发展的机制9.促进 DIC 发生、发展的主要原因和机制10.DI C 的主要临床表现及其产生基础熟悉:1.引 起 DI C 的原发病和触发凝血系统活化的主要因素2.急性 DIC 分期、分型及其特点了解:1.动脉性充血原因、病变及后果2.出血(自学)3.脂肪栓塞、气体栓塞、羊水栓塞、其它栓塞4.梗死形成的条件5.贫血性梗死的概念及影响。出血性梗死的概念及影响6.正常凝血与抗凝血过程7.DI C 的诊断和防治原
26、则第四章炎症与发热【目的要求】掌握: 1.炎症的概念92. 炎症的基本病理变化: 变质; 渗出: 血流动力学改变、血管通透性增加、臼细胞渗出和吞噬; 增生3.炎症的结局4.炎症的组织学类型5.发热的概念、发热激活物的种类 及其作用6.发热机体的功能与代谢改变熟悉:1.发热的时相及热代谢特点2.内生致热原和中枢性发热介质生成、种类及其作用了解:1.炎症介质在炎症过程中的作用2.炎症的经过3.影响炎症过程的诸因素4.热型及意义第五章肿瘤【目的要求】掌握: 1.肿瘤的概念、肿瘤性增生、非肿瘤性增生、肿瘤的组织结构2. 肿瘤的异型性3. 肿瘤血管形成的概念、肿瘤的演进与异质化的概念4. 肿瘤的生长方式
27、与扩散、恶性肿瘤的浸润与转移机制、肿瘤的分级5. 良、恶性肿瘤的区别6. 肿瘤的命名原则与分类7. 上皮性肿瘤: 良性、恶性好发部位、形态特点、生长特性8. 癌前病变、非典型 性增生、原位癌9. 间叶性肿瘤的好发部位、形态特点、生长特性10. 癌基因、抑癌基因、多步癌变的分子基础 熟悉: 1.肿瘤的肉眼形态2. 神经外胚叶源性肿瘤好发部位、形态特点、多种组织构成的肿瘤的好发部位、形态特点3.凋亡调节基因和 DNA 修复调节基因4.端粒和肿瘤了解:1.肿瘤生长的动力学、肿瘤的生长速度2.肿瘤的分期、肿瘤对机体的影响3.环境致癌因素及致癌机制4.影响肿瘤发生、发展的内在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第六章水、电
28、解质和体液紊乱【目的要求】掌握: 1.低钠血症和高钠血症的概念与分类2.低渗性、高渗 性、等渗性脱水的概念、原因、发生机制及其对机体的影响3.水中毒的概念、病因、发生机制及其对机体的影响4.水肿的概念与发生机制5.低钾血症的概念、原因、发生机制以及对机体的影响6.高钾血症的概念、原因、发生机制以及对机体的影响7.评价酸碱平衡状况的常用指标8.四种单纯性酸碱平衡紊乱的原因、机制、代偿调 节机制、对机体的影响熟悉: 1.正常体液、电解质的组成及分布、以及水 、钠代谢的规律和特点2.体液平衡紊乱和水、钠代谢紊乱的分类3.正常钾代谢104. 酸碱平衡的调节机制5. 四种单纯性酸碱平衡紊乱的防治原则 了
29、解: 1.各类水、钠代谢紊乱的防治与护理原则2. 钾代谢紊乱的防治与护理原则3. 酸性物质、碱性物质的来源4. 混合型酸碱平衡紊乱第七章应激【目的要求】掌握: l . 应激、应激原的概念2. 应激反应的基本表现3. 应激性溃疡的发生机制熟悉: 1.急 性期反应、了解热休克蛋白在应激反应中的作用意义2. 应激与心理、精神障碍了解: 1.应 激时机体的功能和代谢变化2. 应激的细胞反应第八章呼吸系统疾病【目的要求】掌握: 1.慢 性阻塞性肺病的概念2. 慢性支气管炎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病理变化、临床病理联系3. 小叶性肺炎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病理变化、临床病理联系及结局4. 结核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基
30、本病变及转化规律、原发性肺结核病和继发性肺结核病的的特点5. 缺氧类型、基本概念、发病原因和发病机制6. 各型缺氧时血氧变化的特点和机体代偿与失代偿变化7. 呼吸衰竭、 I 型和II 型呼吸衰竭的概念8. 呼吸衰竭发生的原因、发病机制及其血气变化的特点熟悉: 1. 肺硅沉着症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和并发症2. 常用的血氧指标及其意义和影响因素3. 呼吸衰竭对 CNS和循环系统功能影响的机制4. 呼吸衰竭时对呼吸系统的变化及对呼吸功能的影响了解l慢性支气管炎的概念2. 机体对缺氧耐受性的因素3. 氧中毒概念、发生原因和机制4.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病机制5. 呼吸衰竭的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第
31、九章循环系统疾病【目的要求】掌握: 1.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变化2.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症3. 心肌梗死的类型、病理变化、合并症4. 原发性高血压的概念与诊断标准、类型与病理变化5. 休克的概念和分期与发病机制6. 心力衰竭的概念、心衰发生原因和诱因7. 心衰发病过程中心脏代偿的机制及其意义118 . 心力衰竭发生的基本机制熟悉: L 动脉粥样硬化的概念、病因和发病机制2心肌梗死的生化改变3.休克的病因和分类4.休克各期的临床表现5.心力衰竭的分类和心外代偿的6.心衰时肺脏的临床表现了解:1.心绞痛的概念及类型2.心肌纤维化和冠状动脉性猝死3.原发性高血压的病因与发病机制4.感染性心内膜炎、心瓣膜
32、病、心肌病和心肌炎的特点5.休克的细胞代谢改变及器官功能障碍6.心力衰竭时心肌改建的失代偿的原因和机制7.休克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8.心力衰竭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第十章消化系统疾病【目的要求】掌握: 1.消化性溃疡的病理表现、结局及并发症2. 病毒性肝炎的基本病变3. 肝硬化的概念、病因和发病机制、病理变化、临床病理联系4. 血吸虫性肝硬化的病理变化和临床病理联系5. 肝性脑病的概念6. 肝性脑病的发病机制熟悉: 1消化性溃疡的病因和发病机制2.肝性脑病的分期与分类3.影响肝性脑病发生发展的因素4.肝肾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及其对肝功能衰竭的影响了解:1.门脉性肝硬化结局2.坏死后性肝硬化的病因、病理表
33、现和胆汁性肝硬化分类、病因、病理变化3.消化道肿瘤的病变特点4.肝功能衰竭的病因学及分类5.肝性脑病的防治原则第十一章泌尿系统疾病【目的要求】掌握: 1.肾小球肾炎的病因、发病机制、基本病理变化2. 肾盂肾炎的病因、发病机制3. 急性肾盂肾炎的病理变化、慢性肾盂肾炎 的病理变化4. 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发病机制5. 少尿型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主要功能代谢变化和临床表现6. 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发病机制7. 慢性肾功能衰竭时机体的主要功能代谢变化和临床表现熟悉: L 急性肾盂肾炎的临床病理联系、慢性肾盂肾炎的临床病理联系2. 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病因与分类3. 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病因与分期12了解: l . 急
34、性肾盂肾炎 的合并症、结局2. 慢性肾盂肾炎的结局3. 急性肾功能衰竭的防治原则4. 尿毒症的发生机制和对机体的影响第十二章免疫系统疾病【目的要求】掌握: 1. 超敏反应的概念2. 各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3. 自身免疫 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概念、特征和分类4. 免疫缺陷病的概念、分类与主要临床特点5. 免疫缺陷病的代表由矣病; AI DS 的病因、传播途径和发病机制与免疫常学异6. 移植的四种基本概念7. 引起同种异体 移植排斥的靶抗原MHC 和mH 的概念及特点8. 直接识别和间接识别的基本概念9. 肿瘤抗原、肿瘤特异性抗原和肿瘤相关抗原的概念10. 机体抗肿瘤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机制11.
35、肿瘤免疫逃逸机制12. 主动免疫治疗、被动免疫治疗的基本概念及特点13. 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疗法的基本概念及特点熟悉: 1 常见超敏反应性疾病及其发生机制2. 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 机制和免疫损伤机制3. AIDS 的防治原则4. 移植排斥反应的类型及发生机制5. HLA的配型及意义6. 肿瘤抗原分类及不同肿瘤抗原的特点7. 机体抗肿瘤的非特异性免疫应答机制8. 常用的免疫疗法及有关制剂了解: 1.超敏反应的分型原则2. 超敏反应的预防3. 自身免疫 性疾病的治疗原则4. 原发性免疫缺陷病及其发病机制5. 骨髓移植、异种移植和GVHR及 HVGR6. 同种异体移植排斥反应的防治7. 肿瘤的免疫诊断和免疫防治原则8. 有关免疫治疗的新进展第十三章内分泌系统疾病【目的要求】熟悉糖尿病的类型及病理变化了解 糖尿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