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八节的作文腊八节的饮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腊八节的作文腊八节的饮食.docx(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有关腊八节的作文:腊八节的饮食“腊八节”是中国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从先秦起,腊八节都是用来祭祀 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腊八也就是阴历的十二初八,十二月中国人俗 称腊月,所以,也就有了腊八一说,那么“腊八节”是怎么由来的呢?有什么样 的传说呢?腊八节应该吃什么呢?有什么习俗呢?腊八这一天有吃腊八粥的习俗。我国喝腊八粥的的历史,已有一千多年。 最早开始于宋代。每逢腊八这一天,不论是朝廷、官府、寺院还是黎民百姓家 都要做腊八粥。到了清朝,喝腊八粥的风俗更是盛行。在宫廷,皇帝、皇后、 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从宫女赐腊八粥,并向各个寺院发放米、果等供僧 侣食用。在民间,家家户户也要做腊八粥,祭祀
2、祖先;同时,合家团聚在一起食 用,馈赠亲朋好友。腊月节,农历十二月,人们习惯称为“腊月”。据说秦始 皇统一中国以后,下令将每年十二月改称为“腊月”。而“腊”这一词到汉代 才正式出现。说起腊八节大家可能都不会陌生,若是讲起腊八节的来历知道的人就屈指 可数了。相传,在古印度北部,即今天的尼泊尔南部,迦毗罗卫国有个净饭王,他 有个儿子叫乔答摩悉达多,年轻时就痛感人世生、老、病、死的各种苦恼, 发觉社会生活徒劳无益,并对婆罗门教的神权极为不满,于是,在他29岁那 年,合弃王族的豪华生活,出家修道,学练瑜,苦行6年,大约在公元前525 年,一天,他在佛陀伽耶一株菩提树下,彻悟成道,并创立了佛教。史传,这
3、 一天正是中国的农历十二月初八日,由于他是释迦族人,后来佛教徒们尊称他 是释迦牟尼,也即是释迦族圣人的意思。据说在释迦牟尼成佛之前,曾经修苦行多年,饿得骨瘦如柴,决定不再苦 行。这时遇见一个牧女,送他乳糜食用。他吃了乳糜,恢复了体力,便端坐在 菩提树下入定,于十二月八日成道。夏历以十二月为腊月,所以十二月八日称 作腊八。中国汉族地区,将这一天作为释迦牟尼的成道日,于是腊八成了佛教节 0O佛教传入我国后,各地兴建寺院,煮粥敬佛的活动也随之盛行起来,尤其 是到了腊月初八,祭祀释迦牟尼修行成道之日,各寺院都要举行诵经,并效法 佛成道前牧女献乳糜的传说故事,用香谷和果实等造粥供佛,名为腊八粥。这 便是
4、腊八粥的来历。百丈清规说:“腊月八日,恭遇本师释迦如来大和尚 成道之辰,率比丘众,严备香花灯烛茶果珍羞,以申供养。”寺院在这天举行 诵经。.我国关于腊八粥的故事故事一据说,明太祖朱元璋小时候家里很穷,便给一家财主放牛。有一天放牛归 来时过一独木桥,牛一滑跌下了桥,将腿跌断。老财主气急败坏,便把他关进 一间房子里不给饭吃。朱元璋饿得够呛,忽然发现屋里有一鼠洞,扒开一看, 原来是老鼠的一个粮仓,里面有米、有豆,还有红枣。他把这些东西合在一起 煮了一锅粥,吃起来十分香甜可口。后来朱元璋当了皇帝,又想起了这件事 儿,便叫御厨熬了一锅各种粮豆混在一起的粥。吃的这一天正好是腊月初八, 因此就叫腊八粥。故事
5、二佛教的创始者释迦牟尼本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净饭王 的儿子,他见众生受生老病死等痛苦折磨,又不满当时婆罗门的神权统治,舍 弃王位,出家修道。初无收获,后经六年苦行,于腊月八日,在菩提树下悟道 成佛。在这六年苦行中,每日仅食一麻一米。后人不忘他所受的苦难,于每年 腊月初八吃粥以做纪念。“腊八”就成了 “佛祖成道纪念日”。“腊八”是佛 教的盛大节日。解放前各地佛寺作浴佛会,举行诵经,并效仿释迦牟尼成道 前,牧女献乳糜的传说故事,用香谷、果实等煮粥供佛,称“腊八粥”。并将 腊八粥赠送给门徒及善男信女们,以后便在民间相沿成俗。据说有的寺院于腊月初八以前由僧人手持钵盂,沿街化缘,将收集
6、来的 米、栗、枣、果仁等材料煮成腊八粥散发给穷人。传说吃了以后可以得到佛祖 的保佑,所以穷人把它叫做“佛粥”。南宋陆游诗云:“今朝佛粥更相馈,反 觉江村节物新。”据说杭州名刹天宁寺内有储藏剩饭的“栈饭楼”,平时寺僧 每日把剩饭晒干,积一年的余粮,到腊月初八煮成 腊八粥分赠信徒,称为“福 寿粥” “福德粥”,意思是说吃了以后可以增福增寿。可见当时各寺僧爱惜粮 食之美德。故事三早先年,有这么一个四口之家,老两口和两个儿子。老两口非常勤快,一 年到头干着地里的庄稼活。春耕夏锄秋收,兢兢业业奔日子。家里存的各样粮 食是大囤满、小囤流。他们家院里还有棵大枣树,老两口精心培育,结出的枣 又脆又甜,拿到集上
7、去卖,能卖好多好多银钱,小日子过得挺富裕。老两口紧紧巴巴地奔日子,就为给两个儿子娶上媳妇。眼看儿子一天天都到了该娶媳妇的岁数了,老两口也都老的不行了,老父 亲临死的时候嘱咐哥俩儿好好种庄稼;老母亲临死的时候嘱咐哥俩儿好好保养院 里的枣树,攒钱存粮留着娶媳妇。四口之家现在光剩下哥儿俩过日子了。哥哥看到这大囤满小囤流的粮食, 对弟弟说:“咱们有这么多的粮食,够了,今年歇一年吧!”弟弟说:“今年这枣树也不当紧了,反正咱们也不缺枣吃。”就这样,哥儿俩越来越懒,越来越馋。光知道一年一年吃喝玩乐,没几年 就把粮食吃完了,院里的枣树呢,结的枣也一年不如一年了。这年到了腊月初八,家里实在没有什么可吃的了,怎么
8、办呢?哥哥找了一把 小扫帚,弟弟拿来一个小簸箕,到先前盛粮食的大囤底、小囤缝里扫呀扫的, 从这里扫来一把黄米粒,从那里寻出一把红豆来,就这样,杂粮五谷各凑几 把,数量不多,样数可不少,最后又搜出几枚干红枣,放到锅里一齐煮了起 来。煮好了,哥俩吃起这五谷杂粮凑合起来的粥,两双眼对望,才记起父母临 死前说的话,后悔极了。哥俩尝到了懒的苦头,败子回头,第二年就都勤快了起来,像他们的父母 一样,不几年就又过上了好日子,娶了媳妇,有了孩子。为了记取懒的教训,叫人千万别忘了勤快节俭地过日子,从那以后,每逢 农历腊月初八那天,人们就吃用五谷杂粮混在一起熬成的粥,因为这一天正是 腊月初八,所以人们都叫“腊八粥。”1. :腊八随想2.3.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