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六年级上册文言文《伯牙鼓琴》名师教案选编(六篇).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64654394 上传时间:2022-11-30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43.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编版六年级上册文言文《伯牙鼓琴》名师教案选编(六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统编版六年级上册文言文《伯牙鼓琴》名师教案选编(六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统编版六年级上册文言文《伯牙鼓琴》名师教案选编(六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编版六年级上册文言文《伯牙鼓琴》名师教案选编(六篇).docx(2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统编教材六年级上册文言文伯牙鼓琴教学设计(一)教学分析伯牙鼓琴讲述了春秋时期俞伯牙与锤子期的故事。伯牙与子期生为知己,后子期病死,伯 牙摔琴断弦,从此再不弹琴。故事荡气回肠,耐人寻味,千百年来广为流传。六年级的学生对 文言文的表达形式已有了初步感知,也了解了一些阅读文言文的基本方法,知道借助注释理解 基本内容。但由于文言文特有的表达方式与学生日常使用的白话文之间有着较大的差异,因此, 学生对于文言文仍有着初学的新鲜感与认知上的陌生感。所以在教学方法上,可以指导朗读和 引导想象为主,渗透学法的指导。在课堂上以“读”为本,体会人物形象,在琅琅书声的浸润 陶冶中,读出古文特有的韵味。在教学中要渗透文

2、言文阅读的基本方法,通过看注释、联系上 下文、结合生活经验、增补等方法理解文章的意思,感受文言文精练、隽永的语言特点。另外 要注意的是,文言文的教学要注重自读自悟,人文内涵只要有所体会即可,不必强行灌输。 教学目标.会写“哉、巍、弦”等5个生字。1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伯牙鼓琴。2 .能根据注释和“资料袋”的内容理解词句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3 .积累中华经典诗文,感受朋友间真挚的友情。教学重点.凭借注释和工具书读通、读懂内容,在此基础上记诵积累。1 .感受朋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纯真友情;体会音乐艺术的无穷魅力。教学难点能够抓住词语以及音乐来展开想象,感受艺术之美,体会

3、情感。以读为本,以读促悟,抓住重 点词句,结合课下注释和资料袋。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音乐激趣,揭示课题1.导入课题。(1)播放高山流水古筝演奏视频,引导:听了这首乐曲,大家有什么感受呢?(2)导入:这首动人的乐曲叫高山流水,诉说着流传千年的知音难觅的感人故事。让我们 一起来学习伯牙鼓琴的故事。教师板书课题,提示:“琴”的下半部分是“今”,不是“令”。 2.理解课题。(1)学生齐读课题,教师指导学生读好停顿。(2)指名学生说说对课题的理解。(课件出示伯牙鼓琴图片) 点拨:“鼓”就是弹奏的意思。“伯牙鼓琴”就是伯牙弹琴。 二、自由朗读,读通课文1.(出示学习提示)学生自读课文。3 .从“

4、鼓”字引导,学生说说理解文言文的方法。4 .当我们深入课文的时候,会对课文有更深入的理解,再读读课文,想想哪些地方你读懂了, 哪些不懂的可以和同学交流。5 .预设交流我读懂了 “伯牙鼓琴,锤子期听之”,这句话告诉我们伯牙弹琴,锤子期听他弹琴。师:读了这一句,同学们有同学要质疑吗?伯牙弹得好吗?锤子期会欣赏吗?我们看下去就 懂了。我读懂了 “方鼓琴而志在太山”,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伯牙在鼓琴的时候,心里想着高山,琴 声里就会出现高山(板书:伯牙鼓琴 锤子期听)师:锤子期说的“善哉”什么意思?(很好,很棒!)师:这里的“善哉”表示赞叹。同学们,你还读懂了什么?引导学生交流自己的阅读体会。我觉得伯牙弹琴

5、的技术高超,心中想什么,就能弹出什么。我读懂了伯牙不论弹什么,锤子期都能听出来,就是说,他们之间心意相通,是知音。6 .假如现在你是锤子期,听着伯牙的琴声,你仿佛听到了什么?你会怎样赞美他?(生自由发 表意见)五、拓展延伸,升华情感1 .引导升华,拓展探究。(1)师:我们的课外资料里也有介绍,伯牙是音乐家,他的琴声里肯定不仅仅是泰山、江河 吧?还会有哪些景色?(预设答案:还会有鸟语花香,春天百花盛开,冬天白雪皑皑)师:是啊,也许他的琴声还表现了 “清风徐徐”(再次出示词语读一读)现在你就是伯牙, 我们都是子期,当伯牙鼓琴,志在清风 生答:“善哉乎鼓琴,徐徐兮若清风。师:当伯牙鼓琴志在明月生答:

6、“善哉乎鼓琴,皎皎兮若明月。师:好一个善听的子期,好一个善弹的伯牙。这就是知音。凡伯牙所想到的,锤子期真的都 听懂了,实在难得。这就是一(预设答案:知音).理解文本,探究知音。师:在遇到锤子期前,他会缺少赞美吗?为什么偏偏视锤子期为知音?(预设答案:因为其他人听不懂,而锤子期能听懂他的琴声。)师:那么,别人对他的赞美是什么样的?(学生自由说)你能想象别人那种空虚的赞美吗?(学生自由说)师:可以想象,当擅长鼓琴的伯牙,志在太山,没有人会像子期说 生:巍巍乎若太山。(板书:志在太山巍巍)师:当伯牙志在流水。没有人会像子期说一生:汤汤乎若流水。(板书:志在流水汤汤)师:当他没遇到锤子期,听不到子期的

7、赞美时,心情会是怎样的?(预设答案:失望、寂寞、忧虑、渴望)师:后来,终于遇到了子期,他的心情怎样的?(预设答案:快乐、激动、充满希望、欣慰)师:此时,他们仅仅是音乐上的知音吗?(预设答案:他们还是生活上的知音,是人生的知音)师:知音的相遇是心灵的交融,是快乐的,幸福的。但是,人间的知音,真是太少了,让我 们通过读书再来感受知音相遇的那份感受和那份柔情。(学生感情读文)师:同学们的朗读让我们看到了真正的知音。但课文最后一句。“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 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伯牙为什么认为子期是最后的知音?(预设答案:1.因为子期能听懂伯牙的琴声。2.因为他们之间就像亲人一样。)(板书:死

8、绝弦).丰富内容,拓展课文师:伯牙在断绝琴弦的时候,也断绝了什么?(预设答案:1.断了他的前程。2.断了他的心弦。3.断了他的希望。)师:伯牙断了琴弦,留下无边无际的孤独、寂寞。当你理解这样的心情的时候,再读读这段 话。(学生再有感情地读最后一句)师:据史料记载,子期死后,俞伯牙曾经来到子期的墓前悼念他,写下了一首短歌。你们想 知道吗?(配乐,教师深情朗诵):出示课件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但见一杯土,惨然伤我心!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子期子期兮,你我千金义;三尺瑶琴为君死,此曲终兮不复弹!摔碎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在对谁言!春风满面皆朋友,欲

9、觅知音难上难。六、积累背诵,拓展延伸.师:课文虽然很短,但写出了一个动人的故事。读了这个故事,你感动吗?你想安慰伯牙、 赞美伯牙、或是鼓励他吗?将你此刻内心的想法写出来。(学生动笔写感受,然后交流)1 .师:听了你们的见解,老师也忍不住在想,其实,我们每个人难道不是在苦苦寻觅吗?有道是“千古知音最难觅”,如果遇到了知音,我们应该珍惜也许一无所获,但是事情不在 于结果,而在于追求。愿你们能从这个故事中感受到人生的温暖。让我们再一次深情地朗读课 文。(生齐读课文).师:伯牙绝弦成了知音的代名词,后人还根据这个典故编写了一首乐曲高山流水。 全班学生再次在音乐声中朗读课文。2 .师生分角色读。3 .引

10、导背诵。统编教材六年级上册文言文伯牙鼓琴教学设计(四)教学目标.会写“哉、巍、弦”等5个生字。1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伯牙鼓琴。2 .能根据注释和“资料袋”的内容理解词句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3 .积累中华经典诗文,感受朋友间真挚的友情。教学重点.凭借注释和工具书读通、读懂内容,在此基础上记诵积累。1 .感受朋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纯真友情;体会音乐艺术的无穷魅力。教学难点能够抓住词语以及音乐来展开想象,感受艺术之美,体会情感。以读为本,以读促悟,抓住重 点词句,结合课下注释和资料袋。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欣赏乐曲,揭示课题1 .教师导入:上课之前,

11、我们先来欣赏一段古琴演奏。教师播放乐曲高山流水,同学们一 起欣赏。2 .揭示课题:这首曲子就是被誉为中国十大古曲之一的高山流水,这节课就来学习与它有 关的故事一一伯牙鼓琴。板书课题:伯牙鼓琴,学生齐读诗题。二、了解文中人物(1)教师提出问题:你知道这个故事中的人物吗?预设:伯牙、锤子期。教师板书:伯牙锤子期(2)教师出示人物介绍伯牙,春秋时期楚国郢都(今湖北荆州)人。他虽为楚人,却任职晋国上大夫,且精通琴艺。锤子期,春秋时期楚国(今湖北汉阳)人。相传锤子期是一个戴斗笠、披蓑衣、背冲担(农具)、拿板斧的樵夫。三、初读课文,学习字词。1 .初读课文(1)自由阅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好停顿。

12、(2)学生自由读课文。2 .学习字词(1)教师出示词语:锤子期少选汤汤乎复为鼓琴者教师指名读词语,同学间注意纠正字音。(2)学生明确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教师引导学生关注容易写错的字,让学生相互提醒容易 写错的部件和笔画。重点指导“哉”字的书写:半包围结构,要写好关键部件“戈”,保证字的重心稳定,“戈”字 的后两笔要注意先撇后点。重点指导“巍”字的书写:上下结构,要注意写好“禾”的点和“女”的撇点。四、理解大意.教师提出要求:请结合注释内容,理解文章的意思。1 .学生根据注释内容疏通文意,教师巡视指导。2 .汇报交流(1)伯牙鼓琴预设1:本文选自吕氏春秋本味。吕氏春秋是战国末期秦国的相邦吕不韦组

13、织门客编 写的著作,又称吕览。预设2: “鼓”是弹奏的意思,“伯牙鼓琴”是伯牙弹琴的意思。(2)伯牙鼓琴,锤子期听之。预设:这句话的意思是伯牙弹琴,锤子期听他弹琴。(3)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锤子期日:“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预设1: “志”的意思是心志,情志。预设2: “太山”泛指大山、高山,一说指东岳泰山。预设3: “善哉”的意思是好啊。预设4: “巍巍乎若太山”的意思是像大山一样高俊。“巍巍”形容高大的样子。“若”的意思 是像。预设5:这句话的意思是伯牙想着高山时弹琴,锤子期说“弹得好呀,像大山一样高峻”。(4)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锤子期又日:“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预设1: “少

14、选”的意思是一会儿,不久。预设2: “汤汤乎若流水”的意思是像流水一样浩荡。“汤汤”指的是流水大而急的样子。预设3:这句话的意思是不一会儿,伯牙又想到流水,锤子期说:“弹得好呀,像流水一样浩荡。”(5)锤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预设1: “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的意思是认为世上再没有值得他为之弹琴的人了。预设2:这句话的意思是锤子期死后,伯牙摔琴断弦,终生不再弹琴,认为世上再没有值得他 为之弹琴的人了。3 .读一读学生按照教师要求根据节奏划分齐读本文。五、想象画面.伯牙的琴声里有怎样的画面?善听的锤子期听到了这样的曲子又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呢?预设1:方鼓琴而

15、志在太山,锤子期日:“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教师板书:志在太山 巍巍乎若太山预设2: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锤子期又日:“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教师板书:志在流水汤汤乎若流水.请你联系生活经验,想象“太山”“流水”的画面。(1)学生结合图片想象巍峨的高山、险峻的高山、绵亘蜿蜒的高山(2)学生结合图片想象浩荡的流水、波澜壮阔的流水、波涛汹涌的流水.想象一下伯牙听到锤子期的话后会有怎样的感受呢。预设:子期能从我弹奏的乐曲中听出我心中的所想、所感,我真是太高兴了,子期真是我的知 音啊。六、交流对最后一句话的感受.教师提出问题:锤子期死后,伯牙做了什么?为什么?预设:锤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

16、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教师板书:死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 (1)我们从伯牙的行为中能感受到什么呢?请结合“资料袋”,交流一下你的感受吧。(2)学生阅读“资料袋”内容,小组内交流感受。(3)汇报交流预设:因为友人的逝去,毁坏了自己心爱的乐器,而且终生不再鼓琴,我们可以从中感受到伯 牙失去“知音”之后的那种悲痛欲绝的心情,也可以看出两人建立在相互了解、相互欣赏基础 上的无比深厚的情谊。七、尝试背诵.让我们按照方鼓琴一一少选之间一一锤子期死的顺序,尝试背诵伯牙鼓琴这篇课文吧。1 .学生尝试背诵。八、主题概括,拓展延伸.主题概括本文讲述了一个千古流传的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伯牙

17、与锤子期的真挚情谊令 人感动,表达了朋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真挚友情,以及知音难觅、珍惜知音的情感。教师板书:知音难觅.拓展延伸俞伯牙摔琴谢知音(节选)伯牙诵云:“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但见一杯土,惨然伤我心! 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子期子期兮,你我千金义。历尽天 涯无足语,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统编教材六年级上册文言文伯牙鼓琴教学设计(五)教学目标.通过朗读、品味、比较、联想等多种方式学习课文,在学懂的基础上背诵伯牙鼓琴。1 .初步运用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等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感受常用的文言词汇,增加文言 文的阅读体验。

18、2 .紧扣单元教学目标,感受文化艺术之美。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诗句大意,感受艺术之美。教学难点能够抓住词语以及音乐来展开想象,感受艺术之美,体会情感。以读为本,以读促悟,抓住重 点词句,结合课下注释和资料袋。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 .课件出示与知音相关的句子。知音共饮醉当歌。知音世所稀。千金易得,知音难寻。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2 .学生自由朗读,找出诗句的共同点。(都有“知音”一词。).教师过渡,板书课题。过渡:从刚才我们读的这些诗句中,我们可以看出知音是何等珍贵。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 于知音的文言文,它讲述

19、的是春秋时期一个动人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一一伯牙鼓琴。(板 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弄清题意。姆“鼓”是什么意思?(弹。)这里的“琴”指的是七弦古琴。(教师可出示古琴图片。)二、初读课文,检测预习.自由读文,注意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1)学生大声读课文,读两至三遍,争取读通课文。(2)指名学生读课文,读后评价并相机正音。需注意的字音:“少选之间”的“少”读三声s hao,不要读成s hao 0“汤汤乎若流水”中的“汤”读s hang,不要读成tG ng。“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第一个“为”读二声w玲i ,表示“以为,认为;第二个“为” 读四声w。i ,表示行为的对象。朗读时要读好语气词

20、“哉” “乎”,初步体验古文朗读的节奏和韵味。1 .教师示范读课文,引导学生注意停顿,试着用“ / ”标记。(课件出示正确的朗读停顿。)伯牙/鼓琴,锤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锤子期日:“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 /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锤子期又日:“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锤 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2 .全班根据朗读停顿齐读课文。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回忆学习文言文的方法。过渡:“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同学们能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了。课文中有一些难字、不 常见字,你们是怎么理解它们的呢?我们以前也学过文言文,大家能说说

21、有哪些学习文言文的 好方法吗?(学生举例,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小结板书:借助文中注释、工具书、相关资料;联系上 下文;反复朗读,用心思考。).学生再读课文,读懂课文,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1)结合课文下的注释,再读课文,读不懂的地方可以做上标注。(2)学生尝试自己复述故事。(伯牙弹琴,锤子期听他弹琴。伯牙在弹琴时心里想着高山,锤子期说:“你弹得真好呀,就 像那巍峨的太山。”不一会儿,伯牙心里又想到流水,锤子期又说:“你弹得真好呀,就像那 奔腾不息的流水。”锤子期死了以后,伯牙摔琴断弦,终身不再弹琴,认为世上再没有值得他 为之弹琴的人了。).教师适当补充人物背景知识。过渡:学到这儿,我们都知道

22、伯牙鼓琴讲述了伯牙与子期之间的知音故事,那么大家是否 知道他们两个人的身份呢?他们是怎么相识的呢?这个故事最早是从民间口头流传下来的,历 史上并无确切记载。相传伯牙是当时著名的琴师,善弹七弦琴,技艺高超。他既是弹琴能手,又是作曲家,被尊称为“琴仙”。而锤子期只是一个山村里的樵夫,以砍柴为生。他们俩相识 于伯牙探亲回家途中。伯牙在汉江边弹琴,锤子期正巧遇见,于是就有了一段动人的故事。一 个是著名的琴师,一个是普通的樵夫,伯牙为何会为子期之死而破琴绝弦,终身不复弹琴?我 们接下来就一起品读一下课文。四、品读欣赏,深入探究.品读课文,感悟“知音”。过渡: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的是一篇关于“知音”的文言

23、文,你能围绕“知音”把课文分成 两部分吗?学生尝试划分层次,概括层意。第一层(前三句话):伯牙遇知音,欣喜万分。第二层(最后一句话):伯牙失知音,悲痛欲绝。1 .品味知音相遇之“喜”。(1)默读课文前三句话,思考:伯牙为何视锤子期为知音?从哪里可以看出来?(2)课件出示相关语句。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锤子期日:“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锤子 期又日:“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师:因为锤子期能听懂伯牙的心声、琴声,所以伯牙视他为知己。锤子期虽然只是一个普通的 樵夫,但音乐是不分贵贱的,这份艺术上的共鸣是极其难得的。锤子期从伯牙的音乐中听懂了 他这个人,而不仅仅是音乐本身。

24、学生或许能说出其中的原因,但难以深刻理解其中蕴含的知 音难求的深意。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说说他与好友心有灵犀的感觉,有时只需一个眼神就能明白 对方说的话,这种心心相印的感觉是令人非常愉悦的,能让人体会到友谊的奇妙之处。而作为 音乐家来说,音乐就是自己的事业和追求,如果有人能听懂自己的音乐,明白自己的志向和胸 怀,这难道不是件奇妙而美好的事情吗?所以伯牙才会这么珍视锤子期这位朋友。(3)想象拓展,说话训练。过渡:作为“琴仙”的伯牙,会用琴声表达他的见闻、思绪、情感。文中只提到了他“志在太 山”“志在流水”,那么请大家展开丰富的想象,说说他的琴声中还会出现哪些景物。出示词语,学生齐读。杨柳依依清风徐徐

25、白雪皑皑明月皎皎师生合作,完成句式训练。伯牙鼓琴而志在清风,锤子期日:“善哉乎鼓琴,徐徐乎若清风。”伯牙鼓琴而志在白雪,锤子期日:“善哉乎鼓琴,皑皑乎若白雪。”伯牙鼓琴而志在明月,锤子期日:“善哉乎鼓琴,皎皎乎若明月。”小结:只要是伯牙心里想的,锤子期全都知道,他真是伯牙的一一(学生补充“知音啊” )o “相识满天下,知音能几人! ”得到人生的知己,如果用一个字来概括伯牙当时的心境,那就 是一一(学生补充“喜”)。是啊,如果要用一个词来形容伯牙此时的心情,那就是一一(学 生补充“欣喜万分” )o(4)学生齐读前三句,读出伯牙得遇知音的喜悦心情。2 .品味失去知音之悲”。(1)故事补白,渲染失知

26、音之痛。过渡:伯牙与子期因琴相识,相处甚欢,并约好明年中秋老地方再见。第二年中秋,伯牙如约 赶来,可是万万没想到的是,等来的却是子期病逝的消息。面对子期冰冷的坟墓,一位老人告 诉他,子期病逝前一再叮嘱自己死后要把遗体葬在江边,等他的知音伯牙来的时候,能再听到 他的琴声。可是,知音死了,伯牙的琴还有谁能欣赏得了呢?伤心欲绝的伯牙以一种极端的方 式悼念子期,他是怎么做的呢?请大家齐读最后一句。(2)学生齐读课文最后一句,说说最后一句话的意思。(3)出示补充资料。过渡:相传伯牙在破琴绝弦之前,在子期坟前吟诵了一首诗,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但见一杯土,惨然伤

27、我心!伤心伤心复 伤心,不忍泪珠纷。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子期子期兮,你我千金义,历尽天涯无足语。 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4)教师配乐范读诗歌,将学生的情感推向高潮。(5)学生配乐朗读诗歌,思考:从这首诗中,你体会到伯牙怎样的心情?用一个字来形容。(悲,痛。)用一个词来形容。(伤心欲绝,肝肠寸断,撕心裂肺。).质疑探讨,升华情感。(1)伯牙破琴绝弦,“绝”的仅仅是“弦”吗?他在破琴绝弦的同时也断绝了什么?师:破琴绝弦意味着他将不再以琴师为业,也就断了自己的前程。这更可见伯牙对和子期的这 份友谊的珍视。(2)讨论:你怎么看待伯牙破琴绝弦这一举动?你是赞成还是反对?预设:学生可自由发

28、言,对于这一举动,可能有些学生会不赞成。比如伯牙是一位有名的音乐 家,他从此以后不再弹琴,对音乐艺术的发展来说,这是多大的损失啊!而且,锤子期虽已不 在人世,但可能还会有人能听懂伯牙的音乐,可能他还会遇到一位知音,可他摔了琴,就等于 放弃了这个机会。学生思维活跃,可能会有各种观点,言之有理即可,教师不必过多评判。小结:同学们的发言都很有道理。但我想提醒大家的是,伯牙和子期的故事是一个传说,可能 是真的,也可能是不存在的。后来的人把这个故事记载成文,或多或少都有些艺术上的修饰成 分。“三尺瑶琴为君死”,正是因为这种可歌可泣的举动凸显了伯牙对知音的一片赤诚,这个 故事才有着这么动人的力量,被人们一

29、代又一代地讲述、传颂。五、朗读悟情,背诵积累.有感情地朗读全文,结合板书试背全文。1 .播放音乐高山流水,齐读课文,结束全文。教师:一曲高山流水,一段动人的故事千古流传!高山流水也成了知音的代名词,虽然 当年伯牙所做的高山流水已经失传,但是后人为了纪念这个动人的故事,也创作了一曲高 山流水。让我们伴着这首曲子,再齐读课文,能够背诵的同学可以背下来。小结:同学们,学习了今天这个故事,我想大家在今后的生活中遇到了很懂自己的人,你就可 以称他是你的一一(生:知音。)尽管我们知道,知音难觅,知音难求,但我们依然怀抱着愿 望在生命中寻寻觅觅着我们的一一(生:知音!).延伸拓展,作业设计。(1)读一读明代

30、小说家冯梦龙在警世通言一书中记载的有关“伯牙绝弦”的故事。(2)试着将课文改写成一个400字左右的现代文。统编教材六年级上册文言文伯牙鼓琴教学设计(六)教学目标.能够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1 .能够借助注释、课后资料袋等说出文章的大意,说出自己的感受。2 .能够抓住词语以及音乐来展开想象,感受艺术之美,体会情感。教学重点.能够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1 .能够借助注释、课后资料袋等说出文章的大意,说出自己的感受。教学难点能够抓住词语以及音乐来展开想象,感受艺术之美,体会情感。以读为本,以读促悟,抓住重 点词句,结合课下注释和资料袋。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31、.你们知道什么是知音吗?人们常说,人生苦短,知音难求,人的一生要找到与自己心心相息 的知己的确不容易,春秋时期,楚国的俞伯牙和锤子期是怎样成为知己的呢?让我们一起到伯 牙鼓琴中去探讨吧!2 .板书课题,学生齐读。二、揭示课题.谁来读一读课题?(读得好)咱们一起读。清晰响亮,字正腔圆,非常棒! “鼓”是什么意 思?(弹)1 .你怎么知道的?(看文后注释).知道题目的意思吗?(伯牙弹琴)2 .看注释是我们学习的一种方法。(板书:1.借助注释)大家真正读懂了这个题目的意思。我 们学文言文就要学会变通。(板书:2学会变通)三、范读引路朗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生字,读通句子。用“/”画出长句子的停顿,多读

32、两遍。同桌互相听读,修正读得不准的字音和不恰当的停顿。2.检查朗读,评价修正。(1)指名朗读,相机正音。提示:“少选”的“少”读shdo,不要读成shio; “汤汤乎”中的“汤”读shdng,不要读成t ang; “以为”的“为”读w负;“复为”的“为”读wdi。(2)教师范读,指导学生读准节奏。伯牙/鼓琴,锤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锤子期日:“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 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锤子期又日:“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锤子期死,伯牙/破 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3)指名赛读,指导学生读好语气词“善哉乎”“巍巍乎”“汤汤乎”中的“乎”

33、。(4)全班齐读课文。三、借助注释,知晓文意.默读课文,借助注释及插图说说课文的意思,用“? ”标出不理解的词句,和同桌讨论。1 .交流句子的意思。课件出示:方鼓琴而志在太山姆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1)教师引导:谁能借助注释说说这两句话的意思?(2)指名交流。预设:“方鼓琴而志在太山”意思是(伯牙)想着高山时弹琴。“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意思是 不一会儿,(伯牙)又想到流水。课件出示: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3)理解词语:请结合图片,说说“巍巍乎”“汤汤乎”的意思。预设:“巍巍乎”,(山峰)巍峨高耸入云。“汤汤乎”,(流水)浩浩荡荡,奔腾不息。(4)引导:谁能结合注释

34、说说句子的意思?(指名说)预设:弹得好呀,就像那巍峨高山。弹得好呀,就像那浩浩汤汤的流水。(5)指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指导读好“善哉乎”“巍巍乎” “汤汤乎”。课件出示: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6)表演体会“破琴绝弦”的意思。指名学生说说“破” “绝”的意思。预设:破,摔碎。绝,扯断。“破琴绝弦”意思是伯牙摔琴断弦。(7)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的意思。1、请大家自由地读一读这篇古文,读不懂的词句就看一看下面的注释,想想它的意思,然后 反复多读几遍,争取把它读通顺。自己读自己的。2 .古文已经和我们有了第一次亲密接触,说

35、说你的初步印象(都是难的印象).你们数数这篇文言文有几句话?只有四句话,就讲了一个故事。所以说文言文最大的特点就 是:语言简练,内容丰富,涵意深刻,所以它们读起来有点深奥。第一次感觉有难度很正常, 接触多了,你就会发现它很美很有意思,古文的朗读和现代文的朗读不一样,光读通顺了,读 流利了还不行,还要读出文言文特有的节奏和韵味。下面我们再来读一遍,这一遍在读的时候, 注意文言文的节奏和韵味。这样吧,老师带着你们读好吗?音乐起,领读。3 .看来大家读得挺起劲儿,能不能自己找找那感觉?自由读。(板书3反复诵读).检验朗读:老师想请一位同学大声读一读,第一次接触文言文,老师还没有作任何讲解,他 就能读

36、得这么通顺,这么流利,而且,很有文言文的节奏和韵味,给这位同学鼓鼓掌。请四人 小组朗读。看来,同学们的朗读没问题了,我们一齐读一遍,注意感受文言文的节奏和韵味, “伯牙鼓琴”,读。4 .师:读得越来越有味道,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我们虽然没有读到百遍,四、五 遍已经有了,那么,文中的意思是不是已经自现了呢 四、研读交流伯牙鼓琴,锤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锤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 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锤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锤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 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伯牙在弹琴,锤子期听他弹。当伯牙弹奏到意在描绘泰山的乐曲时,锤子期

37、(仿佛就看到了高 山)说:“弹得真好啊!我好像看到巍巍的大山! ”一会儿,当伯牙又弹奏到意在描绘流水的乐 曲时,锤子期(仿佛就看到了江河)又说:“弹得真美啊!我又好像看到浩浩荡荡的江河!” 锤子期死后,伯牙悲痛万分,拉断了琴弦,把琴摔破,发誓终身再不弹琴。他认为世上再也没 有谁能成为自己的知音了。(一)品读伯牙绝弦的原因:1 .出示句子: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谁来讲一讲?(生:锤子期死了以后,伯牙觉得世界上再也没有人听懂他 的琴声了,就摔破了他心爱的琴,终生不再弹了。).刚才那个同学说是伯牙觉得这个世界再也没有知音了。2 .他永远地告别了弹琴,他彻

38、底地放弃了弹琴。而且,这里的绝弦绝不是一般的绝弦,它实际 上是在向世人宣告,他怎样?(从此永不弹琴了。)察其言,观其行才能走入人物的内心世界, 为什么伯牙会有如此举动呢?我们还得了解文中人物的特点开始。3 .出示句子: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锤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 在流水,锤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你从哪个字和哪个词能感受到锤子期能听懂俞伯牙的琴声呢?谁来说说你的意见?伯牙弹 琴,他弹出巍峨高山。志是想的意思,你从哪里看出伯牙的琴声有高山的意境?为什么会想到高山呢,你们从课前查找资料伯牙学琴的故事中就能找到答案。4 .当伯牙鼓琴,心里想着高山的时候,

39、锤子期的心中浮现了怎样的高山呢?谁看到了?(锤子 期看到了高高的泰山)哪个词让你感受这山特别的高?(巍巍)那好,咱们把这高高的感觉读出来,谁来读?(一名男生起来读)孩子,我感觉这山还不够高,女孩,你来!听她这么一读,你看出了什么? 请把你看到的读出来了。山高了,你朗读的水平也高了,咱们一起来读。(学生齐读)师:还有哪个词让你感受到锤子期会听?(我从锤子期日:“善哉!” “善哉”这个词听出来 的。)“善哉”用今天的话说是什么意思?假如是你听到伯牙的琴声,你会说什么?(伯牙, 我听了你的琴声,我知道你的心就好像比泰山还要高。)所以,善哉!这个“善哉”是什么意思?(太好了,十分的好,妙啊!)师:妙哉

40、,妙啊,那咱们就把那种妙哉,妙啊的感觉带到这句话中去读。(自由有感情地读)老师也要对你说,善哉!(请几个同学读)咱们一起来赞美赞美!(全班有 感情地齐读)3.“汤汤”的理解:想象画面读出情感、感受,同学们,听他这样读,你门看到了什么样的画 面?(我看到了一条很长很长的江河,还听到了波涛澎湃的声音)那把你听到的读出来。(生 声情并茂地读第三句)读得真好!咱们把掌声送给她。(学生掌声)善哉!谁还想读?你来, 可爱小女孩。对,读书就得这样,想着画面读出情感(板书:6.想象画面)咱们一起读这句。 4.师:我们的课外资料里也有介绍,伯牙是音乐家,他的琴声里肯定不仅仅是泰山、江河吧? 还会有哪些景色?生1

41、:还会有鸟语花香。生2:春天百花盛开。生3:冬天白雪皑皑。师:是啊,也许他的琴声还表现了 “清风徐徐”(再次出示词语读一读)现在你就是伯牙,我 们都是子期,当伯牙鼓琴,志在清风一一生答:“善哉乎鼓琴,徐徐乎若清风。师:当伯牙鼓琴志在明月一一生答:“善哉乎鼓琴,皎皎乎若明月师:好一个善听的锤子期,好一个善弹的伯牙。这就是知音。身在宫廷,伯牙虽然是著名的乐 师,名满天下,可是没有人听懂他的音乐,只有锤子期才听出伯牙的志向,伯牙的胸怀。这子 期才是伯牙的知音哪,这知音二字(师板书:知音)概括了千言万语,同学们,此时的伯牙是 怎样的心情?用一个词语来形容(伯牙是非常高兴的心情。)是啊,是眉稍眼角都带笑

42、,你把 这高兴之情读出来。还有什么心情?再读一读。好一个喜出望外的伯牙,同学们,此刻的伯牙 可能是春风满面,喜出望外。因这世上知音难寻,可他得到了。“所以伯牙所念”咱们一起读。(老师意味深长地引导)可能伯牙也是百感交织,喜极而泣,因为知音难寻。咱们再来读。(二)播放音乐,出示图画,体会到的情感不同,读出的味道也就不一样。这对知音约定第二 年中秋在老地方见,可是当伯牙赶去的时候,看到的是锤子期那冰冷的坟墓。原来分手后不久, 子期就病死了。在子期墓前,伯牙写下了一首短歌,来追悼自己的知音链子期。大家轻声读一 读,你仿佛听到伯牙在说什么?看到他在做什么?在想什么?出示伯牙在墓碑前的一首短歌,忆昔去年

43、春,江边曾会君。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但见一杯土,惨然伤我心!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此曲终兮不复 弹,三尺瑶琴为君死!师:同学们,你听到了什么?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我听到了伯牙的哭泣声,他在向老天爷问, 为什么?为什么?我好不容易才寻找到的知音,为什么这么快就让他失去生命?)读出这个句 子,把伯牙的这种责问读出来。(我仿佛看到了伯牙把琴摔坏了,而且再也不弹琴了)他是在 怎么地摔琴啊?(很伤心,而且很悲痛。)那你把悲痛之情,读出来。摔碎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再对谁弹?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读!(出示句子:锤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44、琴。)(三)拓展延伸:善鼓琴的伯牙,名满天下的伯牙,居然从此(生齐说:绝弦),如果你就是 伯牙,你见着这绝弦,想对子期说什么?把你最想说的话写下来。请一个学生把他想说的话读给大家听听。生:子期,你死了以后,没有人听懂我的琴声。想到你在时,能听得懂我的江山江河。现在我 还能找谁来听我的琴呢?所以我只能摔破琴,从此不再弹琴。生:子期,我已经砸破了琴,掷了弦,世上除了你,我就没有了知音。我继续弹琴,有何用呢? 师:这绝的是弦,不绝的是对知音的怀念之情哪!生:子期,你死了,我弹琴何用,谁又能听得懂呢?师:是啊!生:虽然我有超高的造诣,但你死后,没有人能够了解我,欣赏我,一切都是徒劳的,我从此 不再弹琴

45、了。师:虽然有很高的造诣,但是我从此不再弹琴。同学们,我们在这绝弦中感受到的是伯牙对知 音的怀念之情。但是我们古代的精典,古人的情怀,往往值得我们用一生的时间去阅读,去领 悟。今天我们领悟到的是此时此刻的情怀。两千多年来,不同的人读故事有不同的体会,相信 同学们以后再读伯牙绝弦。从这绝弦中领悟到更多更多。后人根据这故事,为了纪念这知 音之情,谱成了这首高山流水。拿起书,听着琴声,我们再来回味着这个故事。(放音乐高 山流水学生齐读课文)(四)背诵古文谁把这故事记在了心里,谁来试一试?熟读成诵啊!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读懂了伯牙鼓琴 这个故事。读出了情感,读出了体会,习得了方法,最后熟读成诵。古文就

46、是这样,要读书百 遍,(学生:其义自见)。预设:伯牙摔琴断弦,终生不再弹琴,他认为世上再也没有值得他为之弹琴的人了。3.指名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的意思。预设:伯牙弹琴,锤子期听他弹琴。伯牙想着高山时弹琴,锤子期说:“弹得好呀,就像那巍 峨的高山。” 一会儿伯牙又想到流水,锤子期说:“弹得好呀,就像那浩浩汤汤的流水。”锤子 期死后,伯牙摔琴断弦,终生不再弹琴,他认为世上再也没有值得他为之弹琴的人了。四、品读“鼓琴”,体验“知音”.朗读课文,圈画语句。自由朗读课文,用“”画出描写伯牙鼓琴的语句,用“况况”画出铺子期听琴的句子。1 .汇报交流。(1)指名朗读,相机出示句子。伯牙鼓琴,锤子期听之。方

47、鼓琴而志在太山,锤子期日:“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 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锤子期又日:“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2)引导:读着句子,你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画面?(3)教师引读,学生接读。教师:伯牙鼓琴,锤子期痴迷地听着。伯牙想着高山弹琴,锤子期情不自禁赞叹道一一学生: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教师:伯牙鼓琴,锤子期忘我地听着。伯牙想着流水弹琴,锤子期情不自禁赞叹道一一学生: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2 .想象拓展。(1)引导:伯牙的琴声不仅表现了高山流水,还表现了哪些美丽动人的场景?课件出示:杨柳依依炊烟袅袅清风徐徐白雪皑皑明月皎皎波光粼粼金光闪闪(2)引导:相识满天下,知音能几人?模仿句式,想象写话,体验知音心有灵犀一点通。课件出示:伯牙鼓琴而志在高山,锦子期日:“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伯牙鼓琴而志在白雪,锤子期日:“善哉乎鼓琴,皑皑乎若白雪。伯牙鼓琴而志在清风,锤子期日:“善哉乎鼓琴,徐徐乎若清风。(3)小结:我们一边读句子一边想象画面,可以像锤子期一样,感受伯牙心中所念,感受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