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21 文言文二则 伯牙鼓琴 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编版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21 文言文二则 伯牙鼓琴 教案.docx(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伯牙鼓琴教案 (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做到熟读成诵。2理解文章内容,感知文言文的特点,领悟“知音”的内涵。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读自悟,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等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理解词句意思,读懂故事内容,并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2抓住关键词句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补充资源,感受“高山流水”“知音”的真正内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感受朋友间真挚的友情,感悟音乐艺术的无穷魅力。(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词句的意思,读出自己的感悟,感受朋友之间互相欣赏,彼此理解的真挚友情,体会文言文所表达出音乐艺术的无穷魅力。教学难点:
2、借助多媒体,理解“知音”的真正内涵,体会伯牙、子期那种高山流水般的志向和胸怀。四、教学方法、过程及整合点教学过程:一、诗词导入,揭示“知音” 1出示几句关于知音的诗句,让学生找出共同点。今天咱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知音”的文言文,讲述的就是两千多前春秋时期的一个动人的故事,故事名字叫“伯牙鼓琴”。(教师在黑板中上板书课题。)二、回忆课文,感知“知音”1、读课文,回忆课文内容。2、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本文讲了什么故事?三、品读课文,感悟“知音”(一)品读课文第一部分。1、伯牙鼓琴,为谁而鼓?鼓得如何?1.课文中哪些句子中俞伯牙和锺子期是“知音”呢?(用原文中的话来回答)2.指导朗读。读到“巍巍乎”你仿
3、佛看到了怎样的”太山“?你想到了哪些词语?把这些感觉读出来。读到“汤汤乎“你的脑海中跳出了哪些词语?把这些感觉读出来。3.伯牙心中所想,锺子期都能准确的道出来,同学们,子期还能从伯牙的琴声中听出什么来?(补充清风、明月、春雨、云雾等)4.他们不仅仅是音律相通,更有心灵的相同,志向、情怀的相通。除这人之外,世界上再也没有人能懂伯牙了。(二)品读第二部分1、钟子期死后伯牙是怎么做的?2、你从哪些词语体会到伯牙的心情?3、知音死了,伯牙的琴还有谁能欣赏得了呢?伯牙悲痛万分,久久伫立在子期墓前,长歌一曲后,把琴摔个粉碎,至死不再弹琴。我们一起怀着悲痛的心情来读下面一首短歌。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但见一抔土,惨然伤我心!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4揭晓钟子期和伯牙的身份。(一位是身居高位,集古琴家、作曲家于一身的琴仙。一位是戴斗笠、披蓑衣、背干柴、拿扁担的樵夫。是什么原因让这两位身份不同,地位悬殊的人走到了一起?又是怎样的原因让伯牙毅然决然地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呢?)让学生体会艺术的魅力。5、小结四、课外作业,巩固运用1、背诵课文。2、课后搜集表现知音、友情的诗文和名言名句。3、用现代汉语改写这个故事。五、板书设计 伯牙鼓琴 知音难觅珍惜友情 知己难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