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间文学概论(第三版)教学资源库 概念解释 1特征与关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民间文学概论(第三版)教学资源库 概念解释 1特征与关系.docx(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课程代码:章 名:页码序号:序号概 念概念解释1民间文 学的口 头性民间文学的口头性是民间文学最显著的外部特征,其含义主要有三点:一 是口头创作,二是口头流传,三是口头保存。民间文学口头性的显著标志 是用口头语言包括方言土语来进行创作和传播。民间文学是口耳相传、口 传心授的文学,口头表达借助表情、动作、音乐、舞蹈等因素使作品呈现 出立体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民间文学的传统艺术特色。2民间文 学的群 体性民间文学的群体性是民间文学区别于作家文学的重要特征。民间文学的群 体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 )在形成方式上,民间文学是民众群体创作、 群体传播、群体加工、群体保存的。(2)在内容上,民间文
2、学反映特定群 体的生活、思想、感情、观念等。(3)民间文学集中体现特定群体喜闻乐 见的艺术形式,是众人智慧和才艺的结晶。3采风采风指民间文学工作者到民间去采集歌谣、故事、谚语等民间文学作品及 其它风俗资料。狭义的“采风”仅指采集民间歌谣,即“采诗”。“风”有 二义:一指“风俗”“民风”,二指民间文学流传于口头,“来去如风”,故 要采之以利久存。4民间文 学的传 承性传承性指民间文学在流传、演变过程中枳淀下来的那些相对稳定的因素,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内容上的传承性,指一些群体性的观念和意识 是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代表着民族文化的传统特色,往往根深蒂 固,相对稳定,代代相传,这使民间
3、文学有一些常见的主题和人物类型。 (2)指民间文学长期以来惯用的艺术形式,包括情节构造、讲述方式、修 辞手法等方面,都有相对稳定的传统形式,这些形式由为民众喜闻乐见, 得以代代相传,成为民间文学的艺术特色。5母题母题英文Molif的译名,1932年由美国的汤普森提出的概念,乂叫情节单 元,指故事、神话、叙事诗等叙事性民间文学作品中的最小叙事单位,它 可以是情节的构成部分,也可以是某种思想观念、形象或意象。若干母题 的有机组合构成情节,母题的变换和新的组合构成新的情节,从而形成新 的作品。6异文异文指民间文学在流传过程中产生的与原型基本相同而有局部差异的作 品。7赋赋是一种叙事方式,指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或典型细节,进行直接、具体、 精炼的叙述,即南宋朱熹所说“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8比即比喻,朱熹解释为“以彼物比此物二在民间文学作品中,民众善于用 自己生活环境中熟悉的事物来打比方,以生动形象地传情达意。9兴兴又叫“起兴”,就是在民间文学作品主要是民歌的开头,先从眼前的或 常见的景色、物件说起,以自然生动地引起下文的一种表达方式,即朱要 所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